世界歷史/古羅馬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10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變為封建制國家,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上古時期[编辑]

根據傳說,當特洛伊城遭到希臘人進攻的時候,維納斯女神的兒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隨者逃出來,沿北非西行穿過迦太基,來到羅馬。

根據現代的研究,義大利半島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到了新石器時代,利古里亞人從非洲經過西班牙,法國來到義大利。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銅時代,一些講印歐語的部落從多瑙河和喀爾巴千山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其中一支拉丁人進入拉提烏姆平原,約於公元前800年移至後來羅馬城所在地,居於帕拉提烏姆等山丘。與此同時或稍後,薩賓人居於鄰近山丘。其後伊特拉斯坎人也來到這裡。

羅馬王政時代是指古羅馬在公元前753年到前509年這一時期,又稱為羅馬王國,伊特魯里亞時期。 此時的古羅馬還沒有成為強大的帝國,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鎮,尚未建立共和國,是一個傳統的君主制國家。

王政時代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公民大會(Popular Assembly)。後來又出現了貴族與平民之分。王是由選舉產生的。元老院相當於王的顧問團,開始是100人,成員都是貴族,由国王指定。

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羅馬歷史家(特別是Titus-livi)七個王的陳述屬於半神話,沒有實際的歷史根據。

和許多其他同時代的義大利城邦國家不同, 羅馬的君主制不完全是世襲的。 當一個王去世時,城市就進入了一個空位時期。城市由一名臨時執政者統治,臨時執政者將有權提名下一位王的人選。臨時執政者由元老院提名,任期不確定。一旦臨時執政者找到了一個王的候選人,他要將這個人選提交給庫里亞大會(Comitia Curiata),一個人民的大會。如果這個人選被庫里亞大會通過, 元老院將批准這個投票。從理論上講,人民選舉出了他們領導,但元老院掌控著整個過程。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希臘人向義大利南部移民,並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紀,以帕拉提烏姆為中心開始部落聯合過程,由單一的拉丁人部落聯合包括薩賓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個部落組成羅馬人公社。公元前7世紀末至前6世紀末,羅馬人公社處於伊特拉斯坎人的統治之下。此時,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的過渡。前5世紀末,高盧人從阿爾卑斯山以北進入波河平原。這些部族經過長期融合同化,形成了義大利人的祖先。

羅馬的創立[编辑]

傳說中,羅馬城是最先由第一王羅穆盧斯於前753年建立的,羅馬人相信自己是戰神瑪爾斯,特洛依戰士Aeneid的後代。羅穆盧斯和其兄弟瑞摩斯在神話里被認為是由狼養大的,而兩人長大後羅穆盧斯為了命名羅馬城的權力而將瑞摩斯殺死,隨後建立了以羅穆盧斯命名的羅馬城。羅馬城的建立標志著王政時代的開始。

托裡斯·奧斯蒂呂斯王時期[编辑]

在托裡斯·奧斯蒂呂斯王的時代,羅馬和毗連的城鎮阿爾巴(Alba)經常打仗,使得老百姓飽受困苦。托裡斯·奧斯蒂呂斯和阿爾巴的國王Mettius Fuffetius下決心要停止鬥爭,但是為了決定哪個城市的國王得到最高地位,Mettius Fuffetius提出了這樣一個辦法:讓幾個士兵搏鬥,哪個城市的士兵獲得勝利,那個城市的國王將成為最高君主。

恰好,羅馬和阿爾巴兩個地方各有一對三胞胎,而且羅馬的三胞胎(他們被名為「Horatii」)和阿爾巴的三胞胎(「Curiatii」)同時出生。因此,托裡斯和Mettius選了這兩對三胞胎作為各自城市的代表。

比賽開始不久,兩個Horatii已經死了,幸存的那個Horatius幸虧沒有受傷,而Curiatii兄弟一個也沒有死但各個受不同程度的傷。幸存的Horatius裝作逃亡,Curiatii兄弟中了他的計追趕他,但因為他們受不同的傷,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他們無法同時趕上Horatius。因此Horatius不必一對三和他們斗,他分開和每一個打仗,把他們逐一殺掉。

這樣,羅馬獲得了勝利,托裡斯·奧斯蒂呂斯也成為阿爾巴的君主。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凯撒·儒略)時期[编辑]

公元前578年到公元前前534年是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統治時期,此間,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推行改革,改革內容包括:

將能服兵役的公民按財產劃分為 5個等級,每個等級提供數目不等的軍事百人隊, 共計193個百人隊。 創立百人隊大會,取代了庫里亞大會的宣戰、選舉、審判權力。193個百人隊,每隊有一票表決權。 把氏族部落按地區劃分為 4個。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改革完成了古羅馬由氏族制向國家的過渡。

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時期[编辑]

傲慢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是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女婿,但卻率士兵沖入王宮殺死了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自己當上了王,也是最後一位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當政後,暴虐無道,公元前510年被羅馬平民驅逐出羅馬,為首的人是盧修斯·朱尼厄斯·布魯特斯,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兒子。


羅馬人民決定不再需要王,而是選出兩名最初稱行政長官(Praetores),後改名執政官,任期一年。第一任執政官是盧修斯·朱尼厄斯·布魯特斯和盧修斯·塔克文·柯拉汀。 公元前509年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

羅馬王列表[编辑]

羅馬王政時代7個王中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後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

羅馬國王 王名 在位 民族

羅穆盧斯(Romulus) 前753年-前716年 拉丁

努瑪·龐皮留斯(Numa Pompilius) 前717年-前673年 薩賓

托裡斯·奧斯蒂呂斯(Tullus Hostilius) 前672年-前641年 拉丁

安庫斯·瑪爾提烏斯(Ancus Marcius) 前641年-前616年 薩賓

盧修斯·塔克文·布裡斯庫(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前616年-前575年 伊特魯立亞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Servius Tullius) 前575年-前535年 伊特魯立亞

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 前535年-前509年 伊特魯立亞

羅馬共和國是古羅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也有觀點主張尤利烏斯·凱撒擔任終身獨裁官的公元前44年作為共和國的結束時間。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Comitia Tributa)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 。部族大會由平民和貴族構成。

驅逐國王后的最初十六年,羅馬陷入了長期的所謂「騷亂」之中。公元前494年,當時羅馬同鄰近部落發生戰爭,而羅馬平民拒絕作戰,帶武器離開羅馬,史稱「平民運動」, 在這種情況下,貴族被迫承認了平民選舉保民官和召開平民大會的權力,,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會獲得特裡布斯會議(Comitia Tributa)稱號,但其決議僅對平民有效。 公元前454年羅馬成立一個由貴族和平民構成的十人立法委員會。 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員會頒佈了一部法典,並刻在10個銅表上, 被稱為十二銅表法。 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志著羅馬法的誕生。公元前367年李奇尼亞·塞克斯提亞法(lex Licinia Sextia)規定每年必須有一位執政官由平民擔任。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

前264年-前146年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沿岸霸權發生了三次戰爭,被稱為布匿戰爭。前215年-前148年發動4次馬其頓戰爭。

前264年-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主要是在在地中海上的海戰。開始在西西里島交戰,接著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敗。

前218年-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三個中最著名的戰爭。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6萬大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羅馬則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迦太基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領地,交出艦船,並向羅馬賠款。

前215年-前204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羅馬戰敗

前200年-前197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前171年-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前149年-前148年--第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第三次布匿戰爭(前149年-前146年),羅馬主動進攻,長期圍困迦太基城,最後迦太基戰敗,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阿非利加行省。 ,征服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公元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鬥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鬥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鬥爭。並且在前133年-前123年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涌入軍隊。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義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佔領羅馬。

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

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政治。

前48年, 尤利烏斯·凱撒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佈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

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李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政治。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結束了,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個古代羅馬的國家,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在當時佔據了整個地中海。通常把羅馬帝國分為前期帝國時期(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時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從後期帝國中分出3世紀危機時期(193年—284年)。羅馬本來使用拉丁語,但隨著領土擴張至希臘、中東一帶,希臘語變成了主要語言。就連當時成書的新約聖經也是用希臘語寫成。由於語言上的分歧,羅馬帝國在五世紀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羅馬帝國自建立以來,一直對外擴張,是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級大國。

歷史[编辑]

羅馬帝國的建立[编辑]

後三頭同盟瓦解後,屋大維、安東尼分掌羅馬的東西部,雙方矛盾日趨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希臘的亞克興會戰。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埃及女王認為安東尼獲勝無望,將自己的軍隊撤回埃及,安東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維隨後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東尼自殺,埃及也被羅馬佔領。

前27年,屋大維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權,恢復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於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的絕對權力,成為元首(Imperator,或可譯作「凱旋大將軍」)、元帥、最高的代行執政官、終身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第一元老等,並獲得了「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屋大維的這場精彩的演出宣佈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前期帝國時期[编辑]

自屋大維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進入前期帝國時期。屋大維在位期間,對外侵略,將帝國版圖擴大到了多瑙河以南。屋大維的統治為隨後的百餘年帶來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穩定局面,稱之為羅馬和平時期。

14年奧古斯都過世後,養子提比略繼位,開創了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到克勞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時,對外發動戰爭,攻佔了不列顛南部、日耳曼尼亞、敘利亞和非洲北部地區。到尼祿繼位(54年—68年在位),由於他統治殘暴,引起人民反抗,並導致了猶太戰爭。經過一些行省總督爭奪皇位的內戰,韋斯巴薌最後在69年建立了弗拉維王朝。

弗拉維王朝經過提圖斯和圖密善兩位皇帝的統治,涅爾瓦於96年繼位,開創了安托尼烏斯王朝,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五賢帝時代。這五位皇帝謙虛,愛戴臣民,這段時期也是自奧古斯都之後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羅馬帝國的基礎設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貨幣制度都在這個年代得到統一,並通行全國。有文人將這個年代稱讚為「人類最幸福的年代」。

五賢帝時代權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個皇帝選擇其承繼人,然後收養他為義子,如此避免了權力交替前後的政治動亂。由於這些皇帝沒有血緣關係,五賢帝時代不能算為一個朝代。以下為五賢帝時代的五位皇帝。

96年—98年 涅爾瓦(Nerva)

98年—117年 圖拉真(Trajan):在位時開拓疆土,在他死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極限。東到美索不達米亞,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顛,北至喀爾巴阡山脈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為了帝國的內海。

117年—138年 勇帝哈德良(Hadrian)健全了帝國的官僚機構。

138年—161年 安托尼烏斯·披烏斯(Antoninus Pius):此時羅馬帝國達到極盛。

161年—180年 哲學家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Marcus Aurelius):此時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也乘虛而入。帝國的實力開始出現頹勢。

180年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被殺,由親生兒子康茂德(Commodus)繼位。192年康茂德被殺,安托尼烏斯王朝告終。

後期帝國時期[编辑]

參看東羅馬帝國

193年—284年間,隨著叛亂事件增加,軍隊的力量不斷增強,從而威脅到皇帝的施政。50年內有26位軍人篡位,歷史將這些篡位者稱為「軍人皇帝」,也稱為三十僭主。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世紀危機時期。塞維魯王朝(193年—235年)滅亡後,政局混亂,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259年—273年),在東方產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62年—272年)。奴隸和隸農起義遍及義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裡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國政權,最終把這個混亂局面收拾過來。他把皇帝的權力、以及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兩位正帝(奧古斯都 Augustus)及兩位副帝(凱撒 Caesar)共同治理,使羅馬帝國得到暫時的安定,稱之為多米那特製(也叫四帝共治制Tetrarchy)。當時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個正帝的位置給了馬克西米安,讓他統治帝國的西部,而自己則成為東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統治者是戴克裡先。這也被認為是羅馬帝國分裂的淵源。另一方面,雖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對基督教的迫害失敗,使他死後再次引來混亂。

306年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統一帝國,廢除四帝共治制。雖然同樣強力執行專制,但卻選擇和基督教勢力妥協,並於西元313年公佈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合法化;與此同時,將國都遷往東部拜占庭,並改國都名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鬥爭重新開始。他的三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分治帝國。

狄奧多西一世(379年—395年在位)當政時一度恢復統一,並將基督教立為國教。但他死後,帝國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於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452年侵入義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東哥德族的領袖狄奧多里克(Theodoric)率領東哥德族人打敗奧多亞克,自立為義大利統治者。於是,西羅馬帝國的中心地帶——義大利半島——成了東哥德王國的土地。

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神聖羅馬帝國[编辑]

嚴格地說,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沒有合法的直接關係,相反地,它是作為羅馬帝國侵略者之一 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但是西元962年,羅馬教廷承認了神聖羅馬帝國是西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後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國也承認了它的這一地位。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侖一世推翻,宣告解體。


行政區劃:

羅馬帝國諸行省 基利家省 猶太/巴勒斯坦 加利利 撒馬利亞 不列顛 高盧 Aquitania 比利時 Lugdunensis 拿玻里 日耳曼 下日耳曼 上日耳曼 西班牙 Terraconensis Gallaecia et Asturia 琉息太尼亞(又譯路西塔尼亞、盧西塔尼亞)(Lusitania) Baetica 非洲 科西嘉-撒丁 埃及 敘利亞 亞細亞 塞普勒斯 加拉太 馬其頓 西西里 阿拉伯 本都 庇推尼 加帕多家 昔蘭尼加 亞該亞 達基亞 茅利塔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