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学/記憶:修订间差异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Teresalee0806留言 | 贡献
Garyyao1216留言 | 贡献
→‎記憶的有趣現象:​ 內容擴充:舌尖現象
第1,129行: 第1,129行:


這個伸縮效應可能對大家來說很模糊,可以做一個生活中的小實驗來映證伸縮效應。你可以手上戴著手錶,先看其他地方10秒鐘,等數到5、4、3、2、1,迅速移動視線到手錶的秒針上,這時會發現,你看到的第一秒鐘感覺會比後續的的2的3秒來的久。這類型的暫時性幻覺特稱為停錶錯覺(Chronostasis),原因是當眼睛接受到新的刺激時,會需要時間把畫面呈現在視網膜,並且傳遞到大腦才能看到畫面,這段時間理論上是看不到東西一片黑矇矇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人類看到的畫面應該要一直有黑影閃爍不停才對。事實上大腦為了彌補這段時間的空白,新看到的畫面會自動向前補償,以避免有黑影閃爍的情形,而結果就是你轉過頭看向秒針的第一秒也向前補償,因此同樣的畫面看了兩次,所感受到的時間也因此而伸縮。
這個伸縮效應可能對大家來說很模糊,可以做一個生活中的小實驗來映證伸縮效應。你可以手上戴著手錶,先看其他地方10秒鐘,等數到5、4、3、2、1,迅速移動視線到手錶的秒針上,這時會發現,你看到的第一秒鐘感覺會比後續的的2的3秒來的久。這類型的暫時性幻覺特稱為停錶錯覺(Chronostasis),原因是當眼睛接受到新的刺激時,會需要時間把畫面呈現在視網膜,並且傳遞到大腦才能看到畫面,這段時間理論上是看不到東西一片黑矇矇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人類看到的畫面應該要一直有黑影閃爍不停才對。事實上大腦為了彌補這段時間的空白,新看到的畫面會自動向前補償,以避免有黑影閃爍的情形,而結果就是你轉過頭看向秒針的第一秒也向前補償,因此同樣的畫面看了兩次,所感受到的時間也因此而伸縮。

==== (六)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520.7440&rep=rep1&type=pdf 舌尖現象](Tip of the Tongue(TOT)/Presque Vu) ====
有沒有在試著闡述事情、說故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字怎麼說就是說不出來呢?這個字往往感覺好像就快要說出來了,感覺、想法、畫面都有了,就是說不出來那個確切的詞彙。這個,就是舌尖現象,就像英文中說的,字好像擱淺在舌尖,就是說不出來(法文意思:接近看到)。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研究者提出多可能的假說:
#堵塞效應(Blocking Effect):簡單來說,當受到一個回憶字彙的信號時,除了能回憶起正確的詞彙外,也可能將其他關聯的詞彙也被引發,而當兩者同是被引發,人迅速意識到關聯詞彙並不是他要的詞彙,進而迅速的抑制詞彙的發出,就連正確的詞彙也被抑制了,導致詞彙無法產出,其中,這些造成抑制效果的關聯詞彙稱為Blockers,而當Blockers被移除後,舌尖效應就會被解決。然而,這個假說難以被證明,因為,我們難以判斷實驗中給受試者的訊號是否真的為有效的刺激,能有效引起實驗者預想的字彙組。因此,做出來的的結果,往往只有微小且難以測量的差異,不太能有效支持這個假說。當然,也有研究者反對這個假說,認為blocker其實沒有影響,或這有助於目標單字的回憶。
#不完全引發假說(Incomplete-activation hypothesis):認為舌尖反應是因為目標辭彙未能受到充分刺激而成功被啟動,以至於單字可以被意識到,但不能被成功表達出來。
#傳導不足模型(Transmission-deficit model):這個假說奠基於另一個理論,認為語意和語音資料被存放在腦中相當不一樣的區域中。這個假說認為,輸入的刺激已經強到能夠促成語意區的活化,但卻沒有辦法將信號接著傳送到語音區,是故能感覺到語意的存在,卻無法表達出單字。
#信號熟悉理論(Cue-familiarity theory):該理論認為,只要是和一個辭彙緊密關聯的一個外來信號被接收到,不論對方是否知道該辭彙,就能夠引發舌尖現象。這些外來信號會引發回憶作用,而這就會造成好像快要得到目標辭彙,卻一直停留在強烈感覺的階段。過去的實驗指出,不斷重複出現的信號,較容易造成舌尖效應,這個實驗被認為能夠支持這格理論。
#關聯啟發(Accesibility Heuristic):該假說認為,舌尖效應會被大量相關的記憶引發,因為主觀上感覺對於一個辭彙的了解,有賴於我們對於一個辭彙所擁有的背景知識,而目標辭彙本身卻不是。就像是,當對於一個辭彙,有越多的概念、記憶能夠被引起,人們覺得自己知道這個概念,但字彙本身卻不是如此。過去的實驗(1997)也被認為可以解釋這個假說,但是同樣的實驗結果,也可以用來解釋堵塞效應。

那怎樣的記憶最容易引起舌尖現象呢?由最近的研究(2015)指出,舌尖現象產生可能跟學習的過程有關:當一個人無意識地、不經意的學到了一個新知時,這樣的新知就會更容易因發生舌尖現象。另外,雙語或多語使用者對於非專有名詞,比起單語使用者會更經常經驗到舌尖效應,尤其是在非主要的語言中,但這個效應並不出現在專有名詞中,較早習得的語言也較不會經驗到舌尖現象;其他像是用藥、咖啡因、情緒、年紀(灰質流失相關)等也可能會造成更頻繁的舌尖效應。

最後,如果遇到舌尖現象時,該如何應對?研究者也眾說紛紜,有些研究者認為,持續地在舌尖現象的狀態下思索目標辭彙可以幫助學習;但另一批研究者則認為,這樣會造成不斷的學習「錯誤」的訊息輸入--辭彙關聯,反而有礙於學習。
([https://www.verywellmind.com/lethologica-tip-of-the-tongue-phenomenon-4154947 參考資料])

可見這方面的研究,仍待更多研究者的投入以闡明。


== 增進記憶力的方法 ==
== 增進記憶力的方法 ==

2018年12月27日 (四) 09:11的版本

章節摘要

一、核心觀念

記憶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沒有長期記憶,我們就無法習得技能,沒有短期記憶,我們連一般日常生活行為都無法順利進行。記憶是客觀存在的,是物質系統變化的痕跡的即時狀態。記憶可分為廣義記憶和狹義記憶二大類。廣義記憶泛指大自然的記憶和生命體力活動的記憶,此大自然的記憶堪稱是人類最早的記憶;狹義記憶單指大腦的記憶。根據人類的約定俗成,狹義記憶簡稱為記憶。究竟記憶是如何形成,我們又是如何透過「回想」來取得對於過去的記憶?遺忘又是經由什麼樣的機制發生,是否有其正面效果?再者,記憶的強度或速度能否被有效地測量,而我們對記憶又觀察到了哪些其他特殊的現象呢?本章節透過介紹記憶的基本概念與原理,使讀者能建立起對「記憶」的概念(這也需要用到記憶!),也是讀者繼續研讀後續數節應用層面的基礎。

二、最新研究

本章節中簡易地介紹了一些近期於記憶相關的科學領域獲致的成果,主要探討兩個有趣的主 題:「睡眠與記憶」和「錯誤記憶」。睡眠與記憶一節帶領我們認識到「聲波對睡眠時記憶 增強的影響」,與「記憶的目的性造成睡眠時記憶保存的差異」。錯誤記憶一節則檢視何種 情境下可能造成錯誤記憶的產生,例如「觀察他人動作時的記憶膨脹現象」與「證詞的可靠 性」。透過本章,讀者能夠了解近期記憶領域學者所關注的一些研究方向,也透過實例對記 憶相關的心理學其研究方法和記憶的測定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章節首先介紹「記憶與疾病」相關的議題,如「人際創傷者的過度概化記憶」、 「精神分裂症對記憶的影響」。第二節介紹「工作記憶與創造力的本質與其相互影響」。第 三節剖析口譯人員高度專業化的能力,檢視「已存在於長期記憶中的內容是否對口譯能力產 生影響」。第四節感官記憶透過引入「圖像記憶」與「聲像記憶」的概念,介紹「記憶在聲 樂教學上的應用」。讀者在閱讀完本章後,能對記憶的各個面向有更全面性的認識,同時感 受到「記憶」雖然無形無影,卻在我們生活中的工作、學習各方面占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 位。

四、生活應用

本節中集中探討了生活中關於記憶的有趣現象與應用,為何有時聽了流行歌或所謂的「洗腦 歌」,一樣的旋律就老在腦中盤旋,揮之不去?為何有時魔術師能在表演中展現出驚為天人 的「瞬間記憶」,其背後是否有其科學根據?透過本章,讀者也能運用自身對記憶的知識, 成為人人稱羨的「記憶神童」或「記憶魔術師」!

五、書籍影音

本節介紹與記憶相關的科普書籍、科普文章、網路影音與電影,提供讀者更身歷其境的探索 機會,接觸與自身相關的「記憶」議題。

核心觀念

人類在生活實踐中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練習過的動作、體驗過的情感等,在事情經過之後,印象並不會完全消失,其中有一部分會作為經驗在人腦中保留,以後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重新恢復。這種在人腦中對過去經驗的保留和恢復的過程就是記憶。記憶是包括思維在內的一切智力活動的重要環節,是我們腦的重要功能之一。記憶是人類學習各種行為的基礎,也因為記憶,個體能夠思考、理解、判斷。記憶可以幫助我們規劃未來,也能重溯過去發生的事件,因此記憶對人類而言十分重要,學習和記憶又是高等動物和人類對外界環境的最主要的一種適應方式。其實記憶即是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形態,將外界訊息轉為記憶有固定的程序,而這些記憶又因為性質不同,可以分成三個種類;測量記憶與遺忘的方法,亦有三種。透過這個章節的介紹,我們將幫助讀者更加了解記憶的機制與特點。

一、概覽

記憶是神經系統獲取、儲存可用技能和知識的容量 (1) 記憶的性質:由多個記憶所構成,包含回憶及技能性的知識 (2) 我們有三種記憶的儲存,各個有其能夠記住得總量和時間

(一) 記憶的三個運作階段:編碼、儲存、檢索

記憶處理的基本原理與電腦儲存資料相似

  1. 編碼(encoding):資訊被接收後,被轉換成神經的編碼。編碼是訊息的收錄,指將外在環境的刺激,轉換成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的歷程,外在環境的刺激包含聲音、氣味、文字、顏色等,這些訊息都需經過編碼的過程,才能儲存在記憶中。編碼的過程中,會將較為客觀的感覺轉換成主觀上有意義的體驗。
  2. 儲存(storage):資訊儲存在大腦。儲存是訊息編碼後,保留在記憶中的歷程,方便之後檢索使用。根據完形心理學者提出的「記憶痕跡理論」(trace theory),訊息收錄後會在神經留下紀錄,即為記憶痕跡。他們認為經過學習的活動後,這些訊息會在大腦皮質產生深淺不一的皺紋,這些痕跡之後會逐漸消失,最後造成遺忘。
  3. 檢索(retrieval):資訊在需要的時候被提取。檢索是找出儲存在記憶裡的訊息。在檢索訊息的過程中,通常會先將訊息解碼(decoding),其為編碼的反轉換,因而將訊息還原成編碼前的樣子。如果沒有記憶檢索,編碼和儲存即失去作用。

記憶失誤可能發生在任何階段。編碼失誤(一開始未正確的轉譯為記憶可接受的編碼或表徵)、儲存失誤(未適當的儲存訊息進入記憶中)、提取失誤(表徵與記憶間的連結不夠強)都可能造成遺忘。

(二) 遺忘的現象

遺忘四論

  1. 消退理論 (記憶痕跡衰退 memory trace engram) :記憶在生成後,長時間不被利用就會慢慢消失,但卻有許多現象是消退理論無法解釋 的,例如人們經常回憶起很久以前的往事等。
    1. 記憶痕跡因費用而消退(Passive decay through disuse):
      記憶因長期的廢棄不用,在人體自然的作用下,逐漸消除遺忘,若無法做到則形成疾病,如超憶症。
    2. 記憶痕跡因系統變形而有所偏向(Systematic Distortion of the memory trace)
      指個人所記憶的內容因時光消逝而遺忘,同時還產生記憶扭曲的現象,並依照變形記憶與事實的差異度。
  2. 干擾理論:與其說是喪失了記憶,不如說是一段特定的記憶被抑制或受到其他記憶的干擾。具體而言,人們的記憶不只會消退或消失,更有可能互相干擾、影響。其中依照記憶產生的先後而互相影響的情形,分為順向干擾及逆向干擾。
    1. 逆抑作用(Proactive inhibition):即新學習的記憶妨礙舊學習的記憶。例如說搬新家之後,總是忘記新家的電話號碼(受新記憶影響)。
    2. 順抑作用(Retroactive inhibition):即舊學習的記憶防礙新學習的記憶。例如說先學會了如何打桌球,當在學習打羽球時因為桌球與羽球的發球方式不同而影響到學習羽球的發球(受舊記憶影響)。
  3. 記憶檢索困難(clue depend forget):當人對受到的刺激解碼不完全時,會進入看似「知道卻想不起來的」狀態。因為人類將同一記憶分為不同部分存放,若無法透過解碼全部取回時,即會造成此現象。
  4. 動機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常見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即因某些過去發生的事情,導致腦部產生防衛機制,壓抑住某些想法或記憶。

遺忘形成的原因:

  1. 情緒的波動:如上台演講常因緊張導致忘詞。
  2. 腦部的毀損:腦神經經由藥物,撞擊,疾病等因素傷害,常會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記憶損失。
  3. 記憶的容量:人的記憶量是有限的,這句話的含意是指短期內無法記憶太多事物,而非總體記憶量有限,因人類終其一生並不可能用完大腦的容量。
  4. 年齡的衰退:根據尋戴克(E.L.Thorndike)在1928年的實驗,人在8-25歲答學習記憶的高峰,其中以25歲最佳,此後便隨年齡而能力逐步衰退。
  5. 刺激的欠缺: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失憶症的病人看到某些場頸後恢復記憶,這正是刺激導致的記憶復甦,只是一般情況下缺少刺激因素,來讓我們挖掘深層的記憶。
  6. 動機的有無:人腦的記憶如同大海,我們通常不知道底層記憶的存在,要有某些契機或動機才會回想起,例如國小時候背的唐詩,若經過仔細思索,我們仍能想起兩三首。
  7. 注意的不集中: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做許多件事,導致記憶不完全或十分模糊,舉例來說,學生經常邊玩手機邊念書,最後致使學習效果不佳。
  8. 學習的干擾:即前後學習的事物若十分相似,便容易混淆。舉例來說,我們經常容易將某些類似的英文單字搞混,即是此因造成的。
  9. 學習素材的難易:倘若學習素材新奇有趣,簡單又精確,則容易記憶,但若學習的素材單調乏味,艱澀又模糊,則不易記憶。

(三) 補充

  1. 注意是記憶的門檻:若給予注意,則信息可以進入感覺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反之,若缺乏注意 ,則信息很難進入記憶系統。
  2. 複誦可分為維持性複誦與仔細複誦
    • 維持性複誦:單純地重複唸出想記住的訊息,以便保留在短期記憶中,在此情況下,這類複誦並沒有 使用到太多的注意,因此信息很難進入長期記憶。舉例來說,媽媽的朋友打電話到家裡,但媽媽不在家,當對方告訴你他的電話號碼時,你只是單純複誦並且短暫記起,若沒有在當下拿筆寫下號碼,等媽媽回家時你可能已經忘記號碼。
    • 仔細複誦:與維持性複誦相比,仔細複誦最大的不同是對一個信息給予特別的注意,如同背單字時不只簡單的複誦,可能還會搭配手寫來加強記憶。仔細複誦較易將信息輸入長期記憶當中。
  3. 短期記憶如同電腦的記憶體。經過一段時間後,短期記憶中的訊息不是喪失,就是進入長期記憶。

記憶的介紹

當我們試圖記住某些事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什麼?記憶到底是什麼?記憶如何運作?記憶有不同種類嗎?如果有,這些分類又是什麼?依照什麼樣的分類規則?不同記憶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這些關聯又如何連結?記憶如何被測量?如何改善記憶?心理學家可以透過「記憶內容可否被清楚意識」、「記憶的階段」、「記憶的歷程」將人們的記憶做分類,如下表:

分類依據 名稱
記憶內容可否被清楚意識 外顯記憶
內隱記憶
記憶的階段 感官記憶
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
記憶內容的歷程 編碼記憶
儲存記憶
檢索記憶

(一) 記憶的歷程

日常生活中,人們隨時透過感覺器官接收各式各樣的訊息。有些訊息短暫地停留在腦中,有些則被牢牢記住。外在訊息形成記憶的過程,就像電腦運作程序一樣,資料輸入後,但如果沒有存檔,關機後資料就會全部流失,就像沒有輸入過一樣;如果有存檔,就會形成記憶。事實上,人類要將這些訊息轉化成記憶,至少需要三個訊息運作階段,包 含「編碼(encoding)」、「儲存(storage)」和「檢索(retrieval)」。

1. 編碼

將外界得到的刺激轉化成一種可被大腦儲藏起來的記憶之過程,也就是將接收到的資訊在腦中加以整理成記憶 。就好比程式語言,人類必須 使用程式語言才能與機器溝通,而外界的刺激不能直接被大腦接受,必須經過適當的轉換。常見的編碼有兩種形式:語音編碼和視覺編碼。

(1) 語音編碼

在記憶一段數字、字母或單字等訊息時,我們常會經由不斷複誦,將訊息記錄至腦中, 此過程稱為語音編碼。然而缺點之一是發音相近的訊息常會使形成記憶更加困難。

(2) 視覺編碼

數字、字母等訊息若用視覺來記憶會衰退得很快,然而儲存非語音訊息時,我們就無法 使用語音編碼,此時視覺編碼便顯得特別有用。視覺編碼的能力於個體之間差異極大, 有些人甚至能以媲美照相機的功能將圖片保留在腦中,稱為全現心像(Klüver H., 1932)。

(3) 訊息的收錄

可依照刻意記憶與否分為意圖性學習(intentional learning)與隨興學習(incidental learning)。前者如為了準備考試讀書以加強自己的記憶,後者如閱讀小說,也可能記得小說裡的情節。許多學習(如幼兒學習語言)是在隨興之中逐漸累積而成的的記憶。因此,是編碼時的處理方式而非學習時的意圖才是影響訊息能否成為長期記憶的重要因素。

如果編碼時採取淺層的知覺性處理(如雙字詞裡哪個字的筆劃數較多),直接測量時,其記憶表現會不如深層的意義性處理(如評量字詞愉快的程度或造一個有意義的句子),此現象稱為「處理層次」效果。深層處理可將訊息做有意義的連結並影響工作記憶(Rose & Craik,2012)。

深層處理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越精緻越好。有一個研究讓實驗參與者在學習階段裡判斷一個字是否適當地遷入一個有漏字的句子裡,如:判斷「包裹」是否適合嵌入「快遞員_到我家」。參與者並不知道之後會被要求回憶字詞。一半句子是簡單的,另一半是豐富而複雜的,如:這個瘦小的快遞員,必須找人一起搬很重的_上樓。結果發現,會議表現是後者較好,可能是因為參與者較容易形成一個心像,將刺激做引申登錄(elaborative encoding),有意義的連結句子裡的所有字詞,因而有助於隨後的提取(Clark & Tulving, 1975)。閱讀文章之前若有主題相關的訊息,讀者便能理解文章內容而增強記憶(Bransford & Johnson, 1972)。即使是非文字的圖片,研究結果也支持理解意義的重要性( Wiseman & Neisser, 1974)。

編碼時訊息的特徵決定了記憶表徵的內涵和強度。編碼可以相當多元,可以感官引發的聽、視、嗅、味、觸覺來登錄一個經驗,也能以聯想的心像來登錄一個刺激。此現象顯示知覺與記憶的界線其實相當模糊。登錄時被注意到的訊息才有機會被保留,越是吸引注意力,隨後的記憶效果越好。例如,在一連串的刺激項目中有一個較為凸顯的刺激,其後該項目的記憶表現較佳,此現象稱之為馮瑞斯妥夫效果(von Restorff effect)。例如,突顯性可以來自刺激的情緒性,例如研究發現目擊證人對武器的記憶特別好(Loftus, Loftus, & Messo, 1987; Fawcett, Russel, Peace, & Christie, 2013)。另一類型的突顯刺激便是與自己相關的訊息,此現象稱為「自我關聯效果」(self-referect effect)。此效果可能來自於其處理較為精緻也較有組織,可以增加記憶的表現(Symons & Johnson, 1997)。而學習階段請參與者自己想出答案,稍後的記憶表現會比實驗者提供答案來得好,成為「創造效果」(generation effect)。

隨興學習也可發生在無察覺的狀態,稱為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人們無意圖性學系、無察覺自己在學習即湳以表達自己學到甚麼知識的情況下,行為與神經機制會表現出對環境中某些規則的敏感度。內隱學習有助於人們在動態且多變化的環境裡處理訊息。當環境脈絡與目標刺激的位置有其規則時,內隱學習使人們得注意力快速被引導至目標上,即使人們無法再辨識此規則(Chun & Jiang, 1998)。

2. 儲存

記憶系統以能記得的時間分類儲存,分為三類,分別為感覺儲存、短期儲存與長期儲存,在Richard Atkinson 和Richard Shiffrin 的記憶模型中,訊息的儲存都是經過感覺儲存所,再經短期記憶儲存所,最後才會來到長期記憶儲存所。在這模型中,儲存所會用收錄、儲存和回憶來處理訊息,收錄就是將感官所接收到的訊息轉換成人們可接受的訊號,儲存就是將訊息保留,回憶就是在需要使用資訊時可從儲存所中提領資訊。

學者認為記憶可以分成短期與長期兩類。短期記憶有容量限制,是眼前想得到的訊息;長期記憶是眼前沒在意識中,但存於腦中的訊息,容量原則上幾近於無限。

不同的記憶儲存區塊

(1) 我們有三個不同的記憶儲存區

(2) 每個神經元組有以下幾點不同: (a) 持續性(Duration):資訊能保留的時間長短 (b) 容量(Capacity):資訊所能儲存的量

(1) 感覺儲存

很快就忘記,需要運用注意力記憶以變成短期記憶

有明顯的證據可以證明感覺儲存記憶所存在,在這記憶所中主要以儲存圖像為主,所以可以被稱為影像記憶儲存所,這個記憶所可容納非常少的資訊,且大部分資訊都一下就消失,因此人們通常不會察覺這些這些資訊的消失,需要被記憶的資訊會經由這個記憶所在被送到短期記憶所。

1. 感覺記憶的儲存: 在我們的感官接收到刺激之後,外在刺激即使已經消失,但由刺激所引起的感覺仍然存在的心理現象,就稱之為後覺 (aftersensation)。

 (1)觸覺訊息: 當蛇爬過身體後,還是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
 (2)視覺訊息: 又稱為影像記憶,其暫留時間約0.25秒,在閱讀時,我們的眼球會急速跳動,停留時間低於0.25秒時並不吸收訊息,高於0.25秒才會有接收。
 (3)聽覺訊息: 回聲、餘音,保留時間約10秒。

2. 注意:

指個體對於環境中的各種刺激只對一個或一部分產生強烈的反應,並從中獲取知覺經驗。而個體對這個部分特別注意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熟悉度、重要性、或是新奇度等。

注意力與記憶的關聯

1. Parallel processing v.s. serial processing

(1) 單一特徵(single feature)是透過平行處理

(2) 連結任務(conjunction task)是透過序列處理

(3) 序列處理需要更多的專注力才能完成

2. 注意力過濾訊息

(1) 注意力通常能選擇性的分配

(2) Broadbent’s theory

(a) 遇到有潛在危險時會吸引注意力

(b) 遇到社交相關訊息時亦會提高注意力

3. Change blindness

(1) Experient:一位實驗者去問路人要怎麼去某地方,在問的時候實驗者換 了一個人,而路人不知道實驗者有換

(2) Result:路人只專注在怎麼去,沒有專注在問路的人上

(3) Conclusion:這個現象是因為我們對視覺訊息的不專注

 (1)瓶頸理論 (bottleneck): 發現很難同時注意兩種訊息。
    a.過濾模式:就像老師上課講了一大篇只注意到了考試要考哪裡的那幾句,只讓有限訊息通過,其餘的則直接忽略。
    b.減弱模式:在睡覺時聽見有人說了自己的名字,即使聲音不大也馬上醒過來。對某些特殊字詞的閾值較特別,容易注意與辨認。
    c.記憶選擇模式:可以辨認任何訊息,但只注意重要的。
 (2)容量理論 (capacity): 
    a.容量模式:注意力的容量是有限的,依照工作的難易程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配。例如動手術比較無法一心二用,但較簡單的技能,比如開車,可以一邊開車一邊說話或聽廣播。
    b.多元模式:個體可以選擇將瓶頸置於何處

3. 辨識:依照以往所學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對刺激做初步的認識。

4. 形之辨識:指感覺器官收到刺激後,在進行編碼之前,個體知覺上知道這個刺激是代表什麼意義的,並對該刺激有一個初步認識。

5. 史初普效應 (Stroop effect): 指認字自動化,在綠底紙寫上紅字,受試者大多回答底色是紅色,之後的類似自動化效應都是如此。

6. George Sperling的實驗:

(a) 看快速閃現的字卡(上有三排英文字母列)後寫出記下來的字母, 實驗有分成要求受試者寫出完整內容及聽到特定音頻後,寫出某一 列的英文字母兩種情形。第一種為測試感官記憶的能力,第二種為 測試在閃現完延遲 0.15 至1 秒不等的時間內,受試者的作答情況

(b) 結果: 甲、在要求受試者寫出完整內容的測驗中,受試者約能寫出 4~5 個英文字母 乙、在第二種試驗中,音頻延遲越久出現,受試者作答情況越差

(c) 結論: 甲、感官記憶約只能持續 1/3 秒鐘然後很快就消逝 乙、專注力必須參與才能使感官記憶變成短期記憶


局部報告實驗 (Partial-Report Experiment) 在1960年,George Sperling在他的哈佛博士論文奠定的基礎上出版了一篇有著重大影響力的論文。Sperling開始觀察到當人們粗略地被排山倒海的大量資訊衝擊時,他們只能抓到當中的某些或是說局部的資訊。舉例而言,12個號碼被排列成3列,每一列4組,那一般人在短時間內能夠記下的大概就4到5個數字。這個數量,就被稱為span of apprehension (意會的跨度組距),這個詞彙已經存在快一個世紀,它被視為一個人能夠從大量資訊來源中取得的最大資訊限額。然而,人們有兩個直覺感官會告訴自己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人們能夠看到的資訊比他們能夠說出來的資訊還多,只不過看到之後很快就忘了;實驗中的受試者表示「當我們在唸出那4、5個號碼時,其他的資訊就沒有辦法繼續保留在腦海中了。」第二個直覺,是視覺停留的效果能夠較持久些。這直覺很容易觀察到,舉例而言,你帶著一本書到黑暗的空間,隨機翻看一頁你沒有看過的頁面,照相機閃光燈閃的瞬間,你看到了書中大部分的內容,但是卻無法記下或唸出當中的內容。除此之外,雖然閃光燈僅持續約莫幾毫秒,當書本的像卻能停留約0.5秒。

George Sperling用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方法檢測以上提到的兩個直覺能力,即局部報告流程(partial-report procedure)。實驗如下,排列整齊的一組英文字母,在觀察者眼前閃過一段極短的時間,約莫二十分之一秒。排列的英文字母必須是可變動的、隨機的,且不帶有任何意義的;英文字母的排列方式為一列3個,共4列,所以是12個英文字母。實驗情況分為兩項:第一,在標準情況下,在此稱之為全面報告情況(whole-report condition), 受試者被要求盡量報出他們可以記下的所有字母;第二,我們稱之為局部報告情況(partial-report condition), 受試者被要求只需報出其中一列的英文字母。特別一提的時,實驗設計了聽覺提示這項考量,高音表示唸出最上面那排的英文字母;中等音階表示中間那排,而低音則表示最底層那排的字母。在局部報告情況下,George Sperling將受試者可報出的平均字母數量乘上列數以估計受試者可報出的字母數量。因此,舉個例子說明,如果一位受試者能報出的資訊數量為一排4個字母中的3個,則推斷他一定是每排中都能唸出其中的三個字母(因為受試者事前並不知道他會被要求唸出哪一排的字母,他可以唸出3個字母就表示被要求其他的列的答案時,他也應該能唸出3個正確的字母,直到這個直覺的消失),所以總和就是3*3=9。當列數增加時,受試者在全面報告的情況下可以唸出的字母數量提升到約4.5個後就無法再增加,為多個結果統計的結論。然而,在局部報告實驗中,可報的字母隨著列數的增加不斷上升,這意味著第一直覺確實存在:他們可以報告出的資訊比他們在全面報告的情況下可以提供的還多。

在第二項實驗中,George Sperling保持著每一列的字母數目,但改變時間的間距,即是拉長資訊消失距離提問的時間,讓受試者需要將資訊儲存較長的時間才能答對出現過的字母。舉12個字母的例子而言,George Sperling得出的實驗數據結果有著戲劇化的改變,即當間距拉長到約300毫秒,可以報出的字母數目就有了明顯的下降,這意味著我們記憶在約莫三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就消逝了。

7. 視覺停留效果

視覺暫留(Visible Persistence) :時間整合實驗(The Temporal Integration Experiment) 在George Sperling完成並發表其論文不久後,就出現了一系列證明視覺暫留保存記憶的實驗。眾多實驗當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為Di Lollo提出的範例模型(paradigm) 莫屬。在Di Lollo的範例模型中,主要呈現給受試者看的畫面是一個5乘5的方格,一共就是25個格子。第一次閃過的畫面是當中有12個格子填上了小點點的25方格格局;第二次閃過的畫面是另外補上了12個小點點的25方格格局,兩者疊合在一起看的話,就能發現當中只有一個格子是沒有被小點點補上的,此實驗就是要求受試者找出沒有小點點的格子。實驗結果發現,當第一個畫面閃過和第二個畫面閃過的中間間隔時間較短時,找出沒有小點點的格子的機率就大幅提升;然而當間隔時間拉長到150毫秒時,受試者的表現則出現明顯落差。這意味著,當間隔時間拉長時,受試者對於第一個畫面的記憶隨時間消逝了,第一個畫面在視覺上的可見度降低了,無法和第二個畫面整合在一起,畫面無法疊合則找不出空白的格子。

(2) 短期儲存

A. 可記得相對少量資訊持續數秒鐘

B. 特徵:

(a) 約能持續 20~30 秒鐘(3 秒時記憶有 80%,18 秒剩10%)

(b) 記憶能力為 7 ± 2 件物品

C. Chunking:將訊息依個人經驗進行有意義 的組織,使毫無關聯的事物連結在一塊, 有助於事物進入短期記憶並維持更久 (extending short-term memory capacity)

由於感覺儲存的訊息並不會一直存在腦中,人類需要注意到特定訊息才會使其進入到短期儲存。短期儲存的訊息通常經20秒後即衰退,且容量十分有限,就語音訊息來說記憶的廣度只有5~9個記憶塊(chunk)。短期記憶對訊息的儲存具暫時性、動態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對於短期記憶的存在,曾經提出過多方面的證據加以論證。作為一個方面的證據,也曾援引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在容量、保存時間、編碼等方面的差別。但記憶塊其實是「一組有意義的訊息單位」,比如lanoitanretni,乍看之下是13個記憶塊,遠超出短期記憶所能儲存的量,但如果按音節分為la-no-it-an-ret-ni,則只剩6個記憶塊,這是因為音節原先就已儲存在長期記憶中,對我們有意義。若進一步發現此單字只是international的倒寫,則記憶塊只剩1個。同樣的16241911189516421949乍看是20個記憶塊,不可能記得。但若我們將之分割為台灣歷史的幾個重要年代,則記憶塊只剩5個,只要看過一次,將能輕易地按正確順序回想全部數字。因此,若能找到適當方法將訊息組織為記憶塊,將可在無法拓寬記憶廣度的情況下增加記憶量。短期記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訊息容量的有限性和相對固定性。雖然人們在記憶能力方面存在個體差異,但僅就短期記憶的容量而言,幾乎所有的正常成人都約為7,並在5~9之間波動(詳見Miller發表的「神奇數7加減2:我們處理訊息能力的某些限制」的論文,明確的提出了短期記憶的容量為7正負2。其後,人們在這個方面做了大量的實驗,使用了原點、硬幣、無意義的音節、數字、單詞、字母以及動作等實驗材料,均得到一至的結果,故現在這個看法已經得到人們的公認。)。 短期記憶的編碼:

1.容量有限,像是某人跟你說了一串電話號碼,你當下可以記住再撥出去,但可能等等就忘了。
2.全現心像: 只當面對刺激消失之後,還能將剛剛所見到的事物像照相機照起來一樣一一指證。

有關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還有視覺性編碼和語義性編碼等。除了音、形、義編碼方式外,還有策略性編碼的觀點,即短期記憶編碼方式是隨著情境不同而不斷改變的一種策略。

a.聽覺編碼:

Conrad的實驗為短期記憶的聽覺編碼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他的實驗發現短期記憶錯誤的產生是以聽覺特徵而不是以視覺特徵作為基礎的,實驗中要求受試者記憶數個由6個字母所組成的字母列,而字母列中的字母包含B、C、F、M、N、P、S、T,而受試者在記憶錯誤時,多數皆是因為聽覺上的混淆,也就是將正確字母的讀音以類似之字母取代,例如將F記憶為讀音相似之S、或是將B記憶唯獨音相似之V、或是將P記憶為讀音相似之B。即使是視覺呈現的刺激材料,進入短期記憶時發生了形音轉換,其編碼仍然具有聽覺性質或者是聲音性質。Wickelgren用數字和字母進行的實驗也得到類似的結果。不僅如此,Conrad的另一項研究顯示,當記憶材料不是字母或者是字詞而是圖畫的時候,聽覺編碼還是存在的。此外,他還研究了先天失聰的學生的混淆情況。結果發現,說話好的耳聾學生有聲音混淆錯誤,而說話不好的耳聾學生則有其他的錯誤。由此推測,善於說話的耳聾學在短期記憶編碼的過程中將視覺符號轉換為在功能上與語音代碼相似的一種代碼。這就說明了,即使在聽覺有缺陷的人身上,聽覺編碼也可能存在著。台灣的學者鄭昭明以漢字作為研究的材料,也發現了漢字短期記憶編碼的聽覺特性。與此不同的是,王乃怡的研究發現,雖然聽力正常的人出現的錯誤內容與所提供的語音線索基本上為一致的,但缺乏語音知覺的聾人在對漢字材料的儲存上與提取的訊息處理過程中,沒有使用語音編碼。 值得一提的是,聽覺編碼的存在是以聽覺混淆作為其證據的。但是聽覺混淆現象或者至少其中一部分也可能有另一種解釋。我們知道,在閱讀的過程中,在視覺接受字詞訊息的同時,總伴有內部言語。這樣相應的訊息就可以轉換成言語運動器官的動作模式。因此,聽覺混淆現象也可能是言語運動或發音的混淆所致。由於聽覺混淆和發音混淆難以區分,而字母、字詞的聽覺代碼與口語代碼都是不同形式的言語代碼,所以常將聽覺的(auditory)、口語的(verbal)、言語的(linguistic)代碼聯合起來稱為AVL單元,聽覺代碼常包含這幾個方面的意思。

b.視覺編碼:

短期記憶中存在聽覺編碼已經是廣為人們所接受的結論,但是聽覺編碼並不是短期記憶唯一的編碼形式。視覺編碼也是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之一。Posner透過字母的視覺配對和名稱配對的實驗證實,至少在部分時間裡,訊息在短期記憶中是以視覺編碼的。 漢語是圖形文字,傾向於表意,不同於拼音文字的英語。英語中存在著一套拼寫語發音相對應的規則,而漢語形體本身與其發音並無直接的關係。有些實驗顯示,漢字短期記憶的視覺編碼是明顯。莫雷以漢字為材料,用訊號檢測論的方法對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進行了研究。實驗的自變項為字型的複雜程度、字義的使用頻率以及噪音的類型。結果顯示,形近字的干擾作用較大。這說明漢字總體上來說是以形狀編碼為主的。劉愛倫等的研究也顯示,視覺呈現方式下對漢字的回憶成績明顯優於聽覺呈現方式下的回憶成績。並且從聽覺呈現轉換成視覺呈現時,出現了明顯的前攝抑制釋放。這意味著漢字短期記憶確實存在視覺編碼。王乃怡透過對聽力正常人和聾人的研究顯示,形碼在漢字短期記憶的處理歷程中對正常人與聾人來說都是很敏感的,且對聾人似乎有更強的作用。鄭湧以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中國大學生為受試者,以英文為實驗材料進行的實驗。結果發現在聽覺呈現轉換為視覺呈現時,兩組受試者均出現了前攝抑制釋放,證明了視覺編碼的存在。同時,實驗也顯示,非專業組受試者總體上偏好於形狀編碼,而專業組編號於聲音編碼。

c.語意代碼:

除了聽覺編碼和視覺編碼外,短期記憶還有語意編碼。語意編碼是一種與意義有關的抽象編碼,不帶有任何一個感覺通道的特性。語意編碼曾一度只被認為是長期記憶的本質特徵。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短期記憶也有語意編碼。Wickens採用前攝抑制設計,得到了「自前攝抑制釋放」的結果,由此證明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一樣,也有語意編碼,使得若前後識記材料有意義聯繫時(字母與字母),表現出前攝抑制的作用,而在前後識記材料失去意義聯繫的時候(字母與數字),則出現前攝抑制的釋放。Baddeley的實驗中,讓受試者比較相似字義的單字串列,例如big、long、large、wide、bread等,及字義不相似的單字串列,若如同聽覺編碼實驗中,受試者表現出容易遺忘相近字義的字,則理論上受試者在參與語意實驗時會較容易忘記語意相似的字,但結果卻呈現記憶語意相似字串列的結果只比記憶語意不相似字串列的結果差一點,Wickens應用了各種不同範疇刺激進行實驗,如分母/數字、分類詞、感覺印象詞以及陰性/陽性名詞,都獲得了類似的結果。Shulman採用了Waugh和Norman的探測法,以「同一配對」中的語意混淆錯誤為依據,也證明了語意編碼的存在。 喻柏林採用中文語詞材料,在控制受試者的輸入編碼條件下發現,語意訊息也能和語音訊息一樣在短期記憶中得到儲存和提取,而且語意編碼比語音編碼有更好的回憶成績。莫雷的研究顯示,若涉及到有利於語意編碼的材料時,受試者短期記憶編碼方式會顯示出語意編碼的特徵。王乃怡也發現,無論聽力正常的人或者是聾人,在近義和反義字表的反應中,多數都顯示出語意的積極作用。還有許多研究為短期記憶的語意編碼提供了證據。 上述實驗結果均顯示,短期記憶中存在語意編碼。但是Baddeley等人認為這些結果的出現可能與長期記憶的訊息儲存、處理以及提取策略有關,並非一定就表示語意編碼在短期記中存在。這種說法也有道理。事實上,長期記憶庫中的訊息確實會對短期記憶產生影響。組塊就是長期記憶對短期記憶影響的一個極好的例子,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短期記憶的組塊或語意處理。 綜上a.b.c所述,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不只是聽覺編碼,還有視覺編碼和語意編碼。那麼,這些編碼方式是如何被運用的呢?莫雷認為,短期記憶編碼可能是隨情境而不斷改變的一種策略。例如: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在漢字情境中宇在英文字母情境中是不同的。而且對於不同類型的漢字,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也會作出相對應的變動。劉愛倫、鄭湧的實驗結果也證實了,顯示通道(視、聽)的改變也會引起短期記憶編碼方式的改變。 ※短期記憶的編碼水準及相關因素: 短期記憶編碼方式中,聽覺編碼和視覺編碼是基於刺激的外部特點,屬於感知編碼水準,語意編碼則較為抽象,是對刺激內部意義的解釋,有思維活動的介入,屬於高級心理活動的編碼水準。從處理水準來看,前者較淺,後者較深。喻柏林認為語意編碼的記憶成績優於語音編碼可能與受試者處理訊息的深度有關係。 另外,短期記憶編碼方式與主體的知識經驗密切相關。前面提到短期記憶是隨情境的改變而變換編碼策略的。顯然策略的選擇離不開主體的認識經驗。主體的知識經驗越豐富,相應的編碼策略的選擇就有利於高水準的編碼。從短期記憶與心理發展的關係來看,編碼水準與年齡階段之間關係密切。黃英關於中學生記憶英語單詞編碼方式的實驗研究顯示,若將形音編碼、形音義編碼、意義編碼分別設定為三級、二級、一級的處理水準,那麼中學生一級處理水準的意義編碼發展緩慢,二級處理水準的形音義編碼發展的較快,三級處理水準的形音編碼的人數比例隨年齡的增長呈現下降的趨勢。 短期記憶的儲存:

1.因容量有限所以記憶也有限,如果沒一直複習很容易就忘記。
2.記憶廣度:只一個人對於一次出現的刺激能記住多少的量。
3.酸浴理論:酸浴在科學中是只把鐵塊放入具腐蝕性酸性溶液中分解的過程,受時間和酸度的影響。此理論由 Posner 提出,說明了短期記憶的遺忘是干擾和痕跡消退的交互作用。記憶中項目之間的相似度會產生干擾,時間越久和相似度越大感擾也就越大,而越不相似的項目則可留在酸浴中較長的時間,鮮少會遺忘。
4.意元集組:小意元計意為5~9個項目,把訊息中的各個小意元結合成為大意元,再以大意元為單位去記憶。
5.運作記憶:把對事物的訊息與性質做進一步理解以後用複習的方式予以保留,當遇到問題時,提取此知識到短期記憶中來思考與解決。

容量有限理論的解釋: 短期記憶容量有限且固定的理論已經獲得較為一致的認可,但圍繞該理論的解釋卻存在著不同。 Waugh和Norman及Atkinson和Shiffrin認為,短期記憶的訊息儲存在通道裡。當通道被訊息全部佔據以後,新輸入的訊息就極有可能擠掉最先進入通道的訊息。訊息不斷的進入,這種替換就不斷的發生,而短期儲存空間始終保持著有限性。Miller認為,每個通道只能放進一個組塊。組塊數必須與通道數吻合,否則,多餘的組塊進不了短期記憶的有限儲存空間,或者新的組塊將替換最先進入通道的組塊。Klatzky將短期記憶比喻為一個工作檯,他包括工作空間和儲存空間。工作檯既可以用來儲存各種項目,也可以用來對有關訊息進行處理。由於工作台空間是有限的,因此這兩種空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據此觀點,短期記憶容量是可變的。 與此觀點類似,Baddeley等也認為STM容量不固定,他用複誦迴路來說來解釋短期記憶容量的有限性。他認為短期記憶痕跡只能維持兩秒鐘,如在此期間不及時加以複誦的話,痕跡就會很迅速的衰退。因此短期記憶有一個複誦迴路專司複誦,短期記憶的容量實際上反映了在兩秒鐘之內能夠加以複誦的項目數量。按照此觀點來說,短期記憶容量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他取決於一個項目複誦所需的時間長短。需要複誦時間多的項目容量就小,需要複誦時間少的項目容量就大。因此,短期記憶容量受固定時間內發出的音節數的限制。喻柏林用漢字單字詞、雙字詞、四字成語和七字句為實驗材料的研究顯示,漢字音節數對短期記憶容量的影響是由於字型在視覺上的複雜程度有所不同所造成的,結果不支持Baddeley的複誦迴路說。馮玲等人的實驗再次顯示,發音長短顯著不同的詞語在記憶保存數量上無顯著的差異,因此漢字詞的短期記憶容量應該考慮到字型即視覺特點。

短期記憶—語音迴路:

1.短期記憶有容量限制,在可複誦時人同時保存於意識中的語音短期記憶是7 + 2 "chunks"(George Miller, 1957)但有人認為更低,僅有4+2(Cowan, 2001)。若是多音節字會低於七項。

2.意義可整合的項目可以組成群,一群可被視為一單位(chunk)。容量高低不全然受制於群組的意義度,因為多音節字容量會降低,讀音相同的字也會降低容量。

3.語音短期記憶涉及語言接受區(Wernicke area)與產生區(Broca area)兩者間的神經震盪活動,它會受articulation suppression。Data from Baddeley (1975).

在Baddeley的短期記憶模型中,存在著一語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這回路有兩部分,一是語音倉儲,一是複誦機制。若在給予刺激後,要求受試者默唸或朗誦某些無關的聲音,會干擾到複誦機制而減弱記憶,此稱 articulation suppression。

短期記憶—視覺空間:

1.Luck and Vogel (1997)發現,短暫的呈現有特定方向的彩色線條列陣會只記得約四群。但是不論一個刺激有幾種特徵,如果一刺激有四種特徵,受試者就會記得16種特徵。故同一列陣會綁在一起。

2.Ranganath et al. (2004)發現在短期記憶維持單一物體會興奮腹側視覺通路對應的表徵區。

3.Delay paired associate作業臉A與房X配對,延宕期間沒有刺激,受試者預期的是反應項。Delay matching associate則為臉A出現,稍後問出現的是A或B臉?受試者在延宕時間要維持的是刺激項臉A。實驗結果: 在DPA作業延宕期間會興奮的是反應項相關區,DMA作業延宕期興奮刺激項區 。

短期記憶的訊息提取: 將短期記憶中的項目回憶出來,或者當該項目再度呈現時能夠確認,都是短期記憶的訊息提取。由於短期記憶中訊息保存時間短,提取作業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使人感到其提取的過程很簡單。但是進一步研究顯示,情況遠非如此。實際上,短期記憶的提取過程是相當複雜的。他涉及許多問題,並引出不同的假說,迄今沒有一致人看法。

短期記憶是否為長期記憶所必須?

短期與長期記憶是序列性還是同時平行發展的?若為前者無短期則無長期記憶。若為後者,則可沒有短期記憶但有長期記憶 。 Atkinson and Shiffrin (1968) model 認為如此,假定在STM的時間的表現決定以後的記憶好壞。長期與短期記憶是序列關係。 然而有一短期記憶有問題者(數字廣度僅為1),長期記憶卻依然正常,可以記得一串的對聯列表。似乎支持短期與長期是平行的。 不過隨後研究顯示此人無法學會新字。短期記憶有不同形式,語音短期記憶對新字學習是需要的,但是已經學會的舊字可以在沒有STM下形成聯結,但學對聯列表可不需要語音短期記憶。 所以此人有缺陷的是語音短期記憶,而非其他行是的短期記憶。

(3) 長期儲存

A. 長期記憶包括累積而成的知識庫

B. 特徵:

(a) 持續數小時到數年

(b) 容量極大,甚至可能無限

C. 覆誦(Rehearsal)容易使訊息由短期進入長期記憶

D. 有意義的事物較容易形成長期記憶

從訊息處理的觀點來看,長期記憶是相對於感覺記憶和短期記憶而言的,一般指訊息儲存時間在一分鐘以上,最長可以保存終生的記憶。按照James的看法,長期記憶構成了一個人「心理上的過去」,它是個體經驗積累和心理發展的前提。長期記憶中儲存著我們關於世界的一切知識,為我們的一切活動提供必要的知識基礎。認知心理學對長期記憶的研究有兩個鮮明的特點。第一,長期記憶不再被看成單一的實體,而是被分為不同的類型或系統,如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表象系統和言語系統等。第二,著眼於長期記憶的內部處理過程,重視訊息的內部表徵和組織。近些年來,認知心理學對長期記憶的研究主要針對語意記憶,並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模型。這些研究與人工智能(AI)的有關研究相互滲透,成果十分引人注目。 長期記憶所幾乎可以儲存無限量的訊息,其中的訊息來自先前短期儲存的訊息。若我們想取出長期儲存的記憶,必須先將其送回短期儲存槽以供使用 。 而海馬迴(Hippocampus)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大腦皮質下方,具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

一、長期記憶的類型: (1)情節記憶與語意記憶(兩者皆屬於陳述記憶): Tulving提出了訊息在長期記憶中儲存的兩種形式: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情節記憶接收和儲存的是關於個人的特定空間的情景或事件以及這些事件時空關係的訊息。它是個人經驗中特殊事件的記憶,包含事件的脈絡和當時個人內在狀態。它是屬於個人的、主觀的知覺經驗。當一個人在提取情節記憶時,會需要時間和事件內容作為線索來輔助。情節記憶的特點是它是主觀的、經驗的記憶,比如回想起生日時會想到好吃的蛋糕這件主觀又經驗的記憶內容。執得一提的是,情節記憶也儲存將發生的事,比如一個學生記得後天要考試,這也算情節記憶。

語意記憶是運用語言的時候所必須用到的,它接受和儲存的是各種知識。它是指對於知識的記憶,是一個人透過學習,習得知識的累積。語義記憶的組織,是透過語意上的相關性去連結不同的概念。語意記憶的特點是他所形成的訊息是客觀的、精確的,跟個人的主觀經驗較無關係。當提取語意記憶時,所牽涉到的是主觀的思考,比如想數學公式時不太會去做個人主觀經驗連結。

為了分析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的不同機制,Tulving提出應從幾個方面對兩者進行比較。首先,兩個系統所處理的訊息不同;其次,兩個記憶系統的運作不同;第三,兩者在應用方面不同。

將長期記憶劃分為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種作法還得到一些病例的支持。例如,有些失憶症患者特別難以回憶特定的情境,但是他們可以對此作一般的言語描述。這說明患者的情節記憶受到了更大的損壞。也有相反的情況,某些智力落後症患者可以記住一些個人的具體事件,但很難記住運算規則和吉他抽象的東西。這說明他們的語意記憶受到了更大的損壞。儘管如此,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也有許多共同點,在某些情況下,很難將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截然分開。如他們都包含表象。香蕉的表象是語意記憶的一部分,剛才吃過的香蕉的表象則保存在情節記憶中。現在傾向於將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看作一個連續體的兩端,在他們之間很難畫出一條嚴格的界線。對特定時間和地點的情節記憶,經過在不同背景上的多次重複,就會逐漸概括而成為語意記憶。這與概念形成過程是相似的。

(2)描述性記憶和非描述性記憶: 語意記憶和情節記憶的界線不是絕對的,兩者都是有關事實的知識,所以有一種觀點認為無需再去細分兩者的類型,而可以將它們都稱為描敘性記憶。所謂描述性記憶是指有關事實的知識,可以透過言傳一次性的獲得,經過意識性的回憶就可以直接提取。例如,外語課上學習的生詞,日常的生活常識,以及對各種生活事件的記憶。與描述性記憶相對,非描述性記憶是關於怎樣去做的知識。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不可言傳的,如人們的各項技能。以前人們是用「程序性記憶」來表達這個概念,但是近來人們覺得用「非描述性記憶」這個術語能更好的描述反映失憶症病人身上所保留的學習能力。例如,失憶症病人可以學習和記住動作和知覺技能(如光點追蹤以及鏡中字的閱讀),而動作和知覺技能是典型的程序性記憶。另外,失憶症病人還表現出正常的古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並顯示出語意促發效應。如果用合適的方法還可以測出他們學習新的認知作業的能力。由於失憶症患者所表現出的這些技能,用「程序性記憶」這個說法就不大合適了,所以近來人們逐漸傾向於用「非程序性記憶」來描述這些性質不同的學習技能

(3)表象系統和言語系統: Paivio的雙重編碼理論從訊息編碼的角度將長期記憶分為兩個系統,即表現系統和言語系統。表象系統以表象代碼來儲存關於具體的客體和事件的訊息,它構成了非言語思維的表徵方式;言語系統以言語代碼來儲存言語訊息,具有聽覺-運動性質。這兩個系統彼此獨立又互相聯繫。Paivio認為,長期記憶中,除了語意代碼外,還存在一種表象代碼。語意代碼又稱為命題代碼,是一種抽象的意義表徵,具有命題的形式。表象代碼是記憶中事物的形象,有著與實際知覺相似的性質,並且與外部客體相類似,所以表象代碼被看作類比表徵。這兩類代碼的存在都有一些實驗上的證據。現在一致公認的是,語意代碼在長期記憶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表象代碼是否存在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海馬迴與時空情景的關聯: Tolman 認為動物腦中有一處對於空間中所有線索留下紀錄(cognitive map);另一位Okeef則記錄某一細胞,發現其對老鼠在特定空間位置時之反應較強,其中,老鼠頭部的方向也會影響強度。一開始老鼠在裡面時細胞沒反應,等到他熟悉環境後細胞就有反應。每個細胞都有Place field(似visual field)。

Locale system: 在學習時,知道自己位置和空間位置,形成圖譜(絕對位置); Taxon system: 用某東西指引另一東西的位置(相對位置) 。

認知輿圖理論與實驗證據: 海馬迴儲存了與環境相對應的空間輿圖(以外界空間相對位置為基準),他獨立於動物的自身觀點,到某一地方,海馬迴某一細胞(space cells)就有反應 。 實驗:莫氏水迷津-->海馬迴受損影響表現 人的海馬迴也是,無論想像或實際處於該處都有反應。

細胞空域的形成受經驗的影響: 海馬迴表徵空間的方式,可能只是不同細胞對應不同位置(topological),也就是說,海馬迴中細胞的距離關西未必反映環境中的距離關西(視網膜細胞-環境:topographical),可能海馬迴中細胞間距離是反映某種重要特質(如:有沒有東西吃) 。

海馬迴涉及靈活運用記憶應付問題: 實驗:老鼠聞某一位味道(a or x),其指涉的接下來的味道相反,要從b or y中擇一 Eichenbaum認為,海馬迴的存在,能夠靈活運用規則性知識。

記憶與常人的海馬: 後側海馬迴與空間記憶有關 。 計程車司機海馬後方較正常人大 -->有兩種解釋:1.開久了海馬會變大(神經變多or突觸增加) 2.海馬小的在考試時被淘汰了,考上的海馬本來就大

長短期記憶是次第或並行歷程?

長期記憶定要有短期記憶才出現嗎?若然,則無短期記憶者,一定沒有長期記憶。但是病人KF的verbal STM很差,而長期記憶卻是正常的,這顯示兩者好像是獨立運作的。 但此現象可能有另外解釋:KF空間視覺長短期記憶皆正常。刺激只要用視覺方式呈現,KF短期記憶表現較佳。 Baddeley認為工作記憶可分為空間視覺以及語文聲音兩類。

神經影像的研究顯示與這兩種工作記憶有關的區域包括:(D),Broca’s area (B),語音迴路(P)以及前葉動眼區 (F)。 視覺工作記憶PFD,語文工作記憶涉及PBD。KF後者受損,但是前者可能完好。

不同形式長期記憶

1.長期記憶可以分成可陳述性(declarative)記憶與不可陳述性(nondeclarative) 記憶。前者在意識中能夠說得出來。
2.可陳述性或外顯記憶涉及意識,可分為事件(episodic)記憶或知識記憶(semantic)。
3.不可陳述性或內隱記憶無法在意識中提取,如技巧、感知表徵、或條件反應。
4.觸發作用即一種感知記憶,看同樣物體第二次會有較快的辨識,雖然不記得曾經看過。有好幾種方式可以偵測到這種記憶效果。

大部分認知心理學家將長期記憶分為兩個類別,外顯和內隱,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是長期記憶中可以被回想和有意識深思熟慮的知識。另一方面,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則是我們無法有意識回想的知識,但在沒有察覺下,就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或想法。這些不同種類的記憶連結腦中的不同部位。

外顯記憶:語意的和情節的 外顯記憶可以分為語意的和情節的。語意的記憶(semantic memory)是意義的記憶,包括文字、事實、理論和概念-陳述性知識,他在學校很重要。這些記憶不需要與特殊經驗連結,它是以命題、影像和基模儲存。

1.命題和命題網路:命題是知識的最小單位,它能判斷真假。這個陳述:「1.他借了桌布2.這桌布是古董」命題共有的訊息彼此間相關,認知心理學家稱為命題網路(propositional network)。例如上處兩個命題共有的訊息是桌布(他借了桌布和這桌布是古董)。存在網路中的是意義而不是確切的字或字的順序。相同的命題網路存在這個命題:「這古董桌布被他借了」。這意義相同,這意義是以一組關係存在記憶中。 大部分的訊息有可能是以命題網路的方式儲存和表徵。當我們想要回憶一些訊息的時候,我們可能轉換他的意義(像命題網路中的表徵)為熟悉的說法或句子或心理圖片。同時,因為命題是以網路存在,回憶一些訊息能觸發或活化其他的訊息。但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網路,因為他們不是我們意識記憶的一部分。這個情形很像當我們用母語形成一句話的時候,並不會意識到內在的文法結構,我們不會為了要說一個句子而做一個圖表。

2.影像:影像(image)是基於訊息的結構或現象的表徵。當我們形成影像時(像你在做一個問題時),我們會試著去記住或創造訊息的物理特徵和空間結構。例如:當人們被問到他們的客廳窗戶有多少片玻璃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會在「他們心裡的眼睛」中形成窗戶的影像,並開始數有幾片-當有越多片時,反應所花的時間就會越多。如果訊息指是以像「我的客廳的窗戶有七片玻璃」這樣的命題表徵,每個人大約花相同的時間來回應,不論這數字是多少7或者是27。然而,就像我們所說的,研究者並不同意影像確實的是如何儲存在記憶中。有些心理學家相信影像和圖片一樣儲存;有些則相信我們將命題儲存在長期記憶當中,當有需要時才將它轉換到工作記憶中成為圖片。 有可能包含每種程序的特徵-有些影像的記憶,有些語言或命題陳述的記憶。「你心裡的眼睛」看到的影像與實際影像並不完全相同。要完成心理影像複雜的轉換較實際影像的轉換困難。

3.基模:命題和個別的影像用在表徵個別的概念和關係時是好的,但是通常我們對一個主題的知識會結合影像和命題。為了解釋這種複雜的知識,心理學家們發展了基模的概念(Gagne,Yekovich,&Yekovich,1993)。基模(schemas)是組織大量訊息的抽象知識結構。一個基模(單數形式)是表徵一個事件,概念或技巧的樣式或指南。 基模告訴你一個類別的典型特徵,對一個物品或情境的預期是甚麼。當我們將基模用在一個特定的情境時,這型態有填滿特定訊息的「開槽」。而且基模是個人的。例如,我的古董基模比起一個古董收藏家,發展的較不豐富。這跟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所談到的基模有非常類似的概念。 當你聽到,「它借了這古董桌布」這個句子時,你知道的甚至比兩個命題還要多。這是因為你有借、桌布、古董和他這個人的基模。沒有人告訴你,但你知道的有,借出桌布的人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條桌布了,因為它已經在他那裏了。他有責任還桌布給借他的人。這些訊息並沒有明確的陳述出來,但它是我們基模中對於「借」的意義的一部分。其他的基模會讓你想到,桌布不是塑膠做的(如果它真的是古董的話)、他可能邀請客人來吃飯。如果你認識他,你對他這個人的基模甚至能讓你預測,他會在甚麼情況下歸還這個桌布。 另一種基模,故事文法(有時候稱為內容或故事結構的基模)能幫助學生了解或記住故事(Gagne,Yekovich,&Yekovich,1993;Rumelhart & Ortony,1977)。故事文法可能像:謀殺案的發現、尋找線索、確定兇手致命的錯誤、設下讓嫌疑犯供認的妙計、兇手進入圈套......迷案獲得解答!也就是說,故事文法是可以適用於很多個別故事的一般典型結構。為了瞭解一個故事,我們選擇適當的基模。然後,我們用這個架構來決定哪些細節是重要的、要找哪些訊息,以及要記住甚麼。基模就好像是故事中應該發生甚麼事的理論。基模用「質問」內容的方式引導我們,指出我們預期要找的特定訊息,讓故事有意義。如果我們活化「謀殺謎案基模」,我們可能會對線索或是兇手的致命錯誤產生警覺。如果沒有適當的基模,要了解一個故事、教科書或教室中的課程,會是一個非常慢且困難的過程,就像你沒有地圖,卻要在新的城市找路一樣。用來表徵日常生活情境中事件的典型順序之基模稱之為「腳本(script)」或是「事件基模」。三歲大的兒童有他們生活中熟悉事件的基本腳本。

4.情節的記憶:記憶的訊息與特定地方及時間產生連結,尤其是訊息是有關你個人生命的事件或情節,成為情節的記憶(episodic memory)。情節記憶是有關你已經經歷過的事件,因此我們通常可以知道事件何時發生。相反的,我們通常無法描述何時獲得語意記憶。例如:要你回想你何時發展「不公平」這個詞的意義之語意記憶,你可能會有困難。但是你可以輕易地想起,你感覺到被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情節記憶也保留事件順序的軌跡,所以他也是儲存笑話、八卦和電影情節的好地方。

內隱記憶:有三種關於內隱或是意識之外的記憶:古典制約、程序記憶和初始效果。

古典制約:由巴夫洛夫提出,是指刺激間的連結所造成的記憶。原本中性的制約刺激會因為和非制約刺激多次的共同出現,而引起和非制約反應(非制約刺激出現時引起)類似的制約反應。舉例來說:當你有一個考試時有些意識之外的記憶可能會引起你的焦慮感。或當你聽到牙醫的鑽子聲音的時候,就會心跳加快一樣。古典制約最著名的實驗是狗分泌唾液實驗。實驗中巴夫洛夫每次都穿白色實驗衣,把狗罐頭倒入狗餐盤,此時,狗流了口水。這屬於非制約反應,是由非制約刺激(巴夫洛夫把狗罐頭倒入狗餐盤)引起的。某天,巴夫洛夫僅穿著白色實驗衣,並未帶狗時,卻夜引起狗的唾液分泌。這是因為穿著實驗衣這個制約刺激已經經由多次和非制約刺激的共同出現被狗連結起來,因此才會在單除出現時引起制約反應(狗後來的流口水)。古典制約的特性:

1.消弱:若古典制約學習完成,連結已建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只出現制約刺激,不再出現非制約刺激的話,制約反應將會越來越弱,連結會弱化直至消失。

2.自發恢復:當上述消弱現象發生時,個體偶爾會再出現制約刺激時,仍出現制約反應。

3.類化:當古典制約學習完成,連結建立後,此時與制約刺激很相像的刺激也會引起制約反應。

4.高次制約學習:當古典制約學習完成,連結已建立時,此時把原本的制約刺激當作非制約刺激,以另一個制約刺激和它共同出現,也會形成新的連結,而新的制約刺激可以引起一開始非制約刺激引起的反應。

第二種內隱記憶是技巧、習慣及如何做事的記憶,稱為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程序記憶是有關於程序知識的記憶,也就是技術性知識記憶,那些告訴你如何做的知識所形成的記憶。比如:如何開車。在形成程序記憶時,可以透過反覆練習來慢慢達到自動化,也就是不假思索,不涉及有意識思考即能提取程序記憶的效果,完成程序的動作。一個人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來學習一個程序-像是如何滑雪、網球發球或是分解方程式,但是一旦學會,這些知識傾向被長時間的記憶,程序記憶像條件--行動規則般地被表徵,有時它又被稱為產物。產物(productions)明確說明在甚麼情況下做甚麼事情:如果A發生,就坐B。一個產物可能類似「如果你滑雪時想要滑得快一點,背部就要稍微彎下」,或是「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加學生的注意,以及讓已經專注的學生比平常還要更加的專注,那就稱讚學生」。人們無法說出他們所有的條件-行動規則,甚至不知道他們在遵循這些規則,但是他們卻是不知覺的這麼作。程序練習的越多,行動越自動化,內隱記憶也越多。

內隱記憶的最後一種是初始(priming),或經由一些意識之外的程序,活化已經存在長期記憶的訊息。初始(priming)是指先前經驗會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之下,影響一個人當下的判斷和行為。一個人在遇到一種刺激之時,可能會激發相關聯的內存(記憶),從而影響判斷。初始的類型很多,有重複初始:一個刺激的重複導致影響後來的判斷;概念初始:相關概念的刺激影響後來判斷;語意初始是指一個「語意」的創造影響了後來的想法;感知初始是指以感官接收到的刺激影響後來想法;反向初始是只當人們意識到了他們「正在被初始」,而在刺激呈現過度的狀況下人們覺得它有偏見,因而影響產生反向判斷。你可以已經從下面的填字問題,看到初始的例子。如果你寫的是MEMORY,而不是MENTOR或MEMBER或METEOR或其他ME開頭的自。那麼,初始可能已經扮演了腳色,因為「memory」這個字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初始可能是提取記憶系統中相關事物的活化和延伸的重要程序。

(4) 記憶穩固(memory consolidation)

訊息在收錄到長期記憶前,必須經過「穩固」(consolidation)歷程才能留下穩定的記憶。在西元一世紀時,一位羅馬演說家在期訓練課程提及睡眠會使講稿的記憶變得更加成熟,現代實驗證據確實發現學習後睡眠有助於訊息的儲存(Walker & Stickgold, 2006)。十九世紀末,一位法國學者注意到因意外使腦部受衝擊的人,甦醒之後常常不記得意外是如何發生,甚至連意外前一段時間的事情也忘記了。他認為這逆溯失憶症源於新收錄的記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穩定留在記憶當中,若過程中腦部受到打擊,記憶便無法穩固(Ribot, 1882)。此外,許多失憶症患者的逆溯失憶梯度(retrograde amnesia gradient)顯示越是新纖的記憶愈容易受到腦部受損的衝擊。

他讓參與者學習無意義的音節列表,發現在學完十分鐘內的幾次回憶測試中,失誤會越來越少,據此他們認為剛學完時,多數項目在腦中還是處於尚未穩固的狀態,所以容易發生錯誤。他們也發現若菜學習與回憶測試間插入期他心智活動,回憶效果將變差。但若插入活動與學習間隔越遠,干擾效果就越小(Muller & Pilzecker, 1900)。因此他們認為學習後有某些生理活動在神經迴路中持續,而這是使記憶連結固定所必需的。另一項支持記憶穩固的證據來自於憂鬱症病人,醫學界發現「痙攣腦部電擊治療」可緩解憂鬱症狀,但也發現在這種電擊治療後,病人常會忘記電擊治療前一段時間的事情。這份醫療報告吸引了生理學家與心理學家的注意,有兩個言暨先後報告在老鼠學完迷宮作業後,給予痙攣性腦部電擊會妨礙爾後的記憶,更有趣的是,電擊的時間越接近學習,干擾的效果越大;如果學完後格半天才給予電擊,記憶就不會受影響。加拿大心理學家海伯在經典著作《行為建構》一書中,提出了記憶的雙痕跡理論(the dual trace theory)。他認為事件發生後早期的記憶有賴於事件刺激引起的神經震盪活動,當這些震盪活動在腦中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會造成神經網路在結構上的永久性變化,成為長期記憶的基礎。

墨戈(James L. McGaugh)注意到海伯的理論正好可以解釋腦部電擊的效果,腦電擊干擾了海伯所謂的神經震盪活動,故阻礙了長期記憶的行程。若是如此,則學習後加強腦部的相關震盪活動應該可以促進記憶。墨戈發現在鞋後立即注射神經刺激確實能促進老鼠的長期記憶。後續研究發現海伯所謂的生化改變涉及了神經細胞內的蛋白質合成(Barondes & Cohen, 1966),且學習確實可以助長神經突觸的增加( Chang & Greenough, 1984)。腦中新合成的某些蛋白質可能就是突觸生長之所必須,也是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不可或缺的因素(Davis & Squire, 1984)。最近有研究發現運動有助於記憶的穩固,在學習後一段時間運動的參與者,48小時候記憶表現優於不運動的控制組或學後立即運動組。這顯示運動在穩固的某些階段裡,提供有意於訊息儲存的促進因子。

對於記憶需要多少時間來穩固,不同研究顯示的時間從短於幾秒到長達數年。對於此巨大的差異,認知心理學家Larry R. Squire提出下列看法:記憶穩固是個連續的歷程,可大致分為:突觸穩固、系統穩固兩階段。前者是訊息在記憶關鍵區海馬迴建立統合性神經連結,透過神經共振活動產生結構與生化變化,使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通常數小時內可以完成。後者指聯繫記憶中關鍵訊息的神經連結由海馬迴一到大腦皮質做永久性儲存,要花上較長的時間。學習後施予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會影響前者,逆溯性失憶梯度是幾小時;而切除海馬迴會影響後者,逆溯性失憶梯度是幾個月,甚至幾年(Squire & Avarez, 1995)。

記憶穩固理論的一項挑戰是有研究發現,在記憶完成穩固並測得正常記憶表現後,施予干擾腦部運作的處置還可以削弱再測時的回憶表現。因此有學者認為記憶其實從未穩固而可以被干擾(Lewis, 1979)。Karim Nader 則以實驗證據顯示,已經穩固的記憶在提取後會變得不穩定,因而需再度穩固曾能重回穩定的狀態。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記憶穩固可以排除其他無關訊息的干擾需要長期保存的關鍵資訊,但記憶活化後的再穩固可以使得再提取舊記憶應付新挑戰時,融入新增的資訊。再穩固的歷程使的個體應付環境的知識能夠與時俱進。

補充:睡眠周期可依照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粗分為快速動眼期睡眠(REM stage)以及非快速動眼期睡眠(non-REM stage)。而非快速動眼期睡眠又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中在第二階段(stage 2)腦波主要為 theta wave (4-7 Hz),並且會伴隨一個比較快的波形的產生--睡眠紡錘波(sleep spindles),這個波形頻率大概是 13Hz 。除此之外,也會有一個 1~2Hz 的 peak ,高振幅的 peak 產生,我們稱作 K-complex。當進入第二階段的睡眠,腦波即會產生 K-complex 跟 sleep spindles。此階段被認為跟記憶力的穩固有相當重要的關聯。

3. 檢索

在我們需要取出記憶時,需先檢索。檢索的方式是在短期儲存中逐項搜尋,而搜尋每一個訊息的時間約為40毫秒。換言之,檢索的速度與儲存項目的總量有關。 即使訊息被儲存保留了,但若在此歷程失敗,記憶痕跡也無從展現。這第三歷程便是提取記憶,也就是各種回憶的歷程。提取的情境脈絡(如:是否有其他刺激的干擾、提取的線索是否有效)會影響提取能否成功。

如果提取時的情境與登錄時的情境相同,記憶表現會較佳,此現象稱之為「登錄特殊性效果」(encoding specificity effect),它展現了情境依賴性學習(context-dependent learning)對記憶的影響。有一個經典研究發現在陸地學習並在陸地回憶者,其表現較在陸地學習但在海底回憶者為佳(Godden & Baddeley,1975)隨後研究發現在安靜或吵雜的環境下學習與測試記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Grant et al., 1998);甚至學習與測試時房間的異同也會影響記憶表現的好壞(Smith, Glenberg, & Bjork, 1978)。

這種情境依賴性學習也適用於學習與測試時訊息的處理層次。一個研究操控聲音或意義的登錄,以及提取時給予聲音或意義的提示來探討此問題。整體而言,以意義處理的記憶比以聲音處理的表現好,這支持了處理層次效果的主張。然而,不同的提取線索對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不同的效果。意義的提取線索有助於回憶鼓勵聲音處理的材料(Fisher & Craik, 1977)。同樣的,若記憶測試需依賴知覺性處理(如兩個刺激是否同音)決定正確與否時,深層處理的記憶表現反而較差(Morris, Bransfordn & Franks, 1977)學習與測試處理層次的相似性對記憶表現的影響被稱之為「適當轉移效果」(transfer aprropriateness effect)。

這些效果顯示,學習時每個刺激會與其出現脈絡中的訊息結合。這些脈絡中的訊息包含了之前的經驗表徵,也包含了當下的情境訊息。提取時重要的線索的有效性,在相同的情境裡,人可以利用情境裡的蛛絲馬跡當作線索來提取登錄時的訊息。然而,當一個線索對應多個記憶痕跡(如腳踏車每天停放在不同地點,這線索(如腳踏車)便無法迅速提取正確答案(如今天停在哪裡)。這種情境脈絡效果和巴甫洛夫在實驗室訓練好的動物卻無法在教室中表現如出一轍。

(二) 記憶的研究歷史

記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也因此記憶的儲存一直是哲學、心理學及生物學三大學門的中心議題,第一位將實驗法帶進心理學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在1908時曾說過:「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但是只有一段短暫的歷史。」這句話其實同時也適用於記憶的研究。在19世紀末以前,記憶的研究大多是屬於哲學的範疇,多是思辨性的討論;20世紀開始,研究的重心才逐漸進入以實驗為主的心理學及生物學,而一般認為科學的記憶研究方法是始於1880年艾賓豪斯的工作,他們的研究主軸則放在兩個問題上:1. 記憶的各種形式是如何在大腦中組織?2. 記憶是如何儲存的?

哲學式的記憶研究

根據史料的記載,最早有關記憶的研究主要討論如何提高記憶的操作。

從西元前五世紀開始的古希臘時期,愛琴海一帶的哲學家便開始討論記憶的問題:赫拉克利特透過實際觀察發現對閱讀材料的記憶比聽覺材料的記憶更精確;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則提出各種不同的記憶模型,如蠟丸模型(wax tablets)、大型鳥舍模型(aviary model)、文書模型(scribe model)等,其中蠟丸模型指將記憶痕跡比喻成蠟丸上的痕跡,大型鳥舍模型則將每種記憶表徵為不同類型的鳥,文書模型則假設每個個體內部都有一個私人秘書,紀錄自己的經歷。這些模型多少描述了關於記憶的心理狀態,且他們也指出一些正確的記憶現象,像是對於沒有特別注意的事物會迅速遺忘(柏拉圖提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操作會下降(亞里斯多德提出)等。

自從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人類具有先驗的知識、也就是某些外界的知識是生來便有的,在他之後的哲學家便不斷在試圖解釋我們如何學習有關外界的新知識、這些知識又是如何儲存在記憶中、而哪些心智的知識是天生的、後天經驗對這些天生知識的組織架構又能夠影響多少等問題。這些哲學家主要使用三種方法來研究記憶和各種心智歷程,包括意識的內省法、邏輯的分析、以及辯論等,但這些方法都具有無法讓所有人達到共識的問題,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同意所謂的事實(fact)為何。

到了羅馬帝國時期,人們對記憶研究的重點轉移至實用方面的探索:人們對記憶術的研究。記憶術是一種記憶事物的方法,為將新的材料和原本已知的事物連接起來的一種技術,其中最常用到的就是Loci法。這種方法要求記憶者在腦中把要記憶的項目放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的一系列位置上,當記憶者再次在腦中回憶起這個場景並且依次瀏覽這些位置的時候,需要認出的項目就會很容易被提取出來。

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關注的焦點仍然放在記憶的實際應用層面,不同的是主要是視覺藝術的使用。例如,這時期的藝術家在裝飾教堂座位的時候,對教堂長椅的各座位加上編號,這樣以來每個人都有許多位置可以用於Loci記憶術。藝術家們還在教堂的天花板、牆壁畫上聖經裡精美的場景,幫忙人們記重要的日期和事件。一直到16世紀,人們對記憶術的鍾愛改為對記憶理論的偏好,有些人認為思想以及對思想的記憶是由相互聯繫的小思想片段構成的,所以要理解記憶的話,聯想比視覺影像還要來得重要。

實驗心理學的興起

直到19世紀中葉時,實證科學在物理、化學等科學學門上在解決許多自古以來無法解決的問題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便開始吸引行為和心智研究者的注意,哲學在探索心智的歷程上逐漸被實證的研究取代,心理學終於從哲學中獨立出來,而艾賓豪斯便是這些實驗心理學家中的代表人物。

艾賓豪斯在1880年左右供將記憶的研究帶入了實驗室,藉科學的方法對人類的記憶進行研究,是心理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誌。艾賓豪斯將記憶作為一個心理過程,將它分為學習、保存、聯想和復現四個階段來研究,而之所以如此分段便是為了能夠客觀的將研究標準化,有利於控制實驗的條件,在分析時也能夠予以量化。他以自己為受試者,用無意義的音節與詩歌作為材料,用完全記憶法和節省法來測量:(1)聯想和複習次數的關係;(2)學習材料的長短變化對於學習的影響;(3)保存和重複學習次數的關係;(4)遺忘與時間的關係(遺忘曲線);(5)同一材料的直接聯想和間接聯想、前行聯想和倒行想的強度。使用這個方法,艾賓豪斯發現了記憶的兩個重要原則:第一,他發現記憶有不同的生命期限,有些記憶很短,而只能記得數分鐘,有些則能夠維持幾天甚至幾個月。第二,他發現重複會使得記憶維持得較久,也就是一般常說的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概念,而經由足夠的重複次數,可以將原本那些只能記得數分鐘的無意義字序,在記憶中保存比原先長上許多的時間。

艾賓豪斯對心理學的貢獻良多,而主要有:

  1. 他的研究讓人們明白記憶也可以用實驗的方法去研究,研究者可以變化記憶作業的某些方面,然後觀測記憶表現的變化。像是變化對特定學習材料的複誦次數,考察能正確回憶的音節數的變化。
  2. 他的實驗第一次揭示了記憶的重要特性,最著名的就是保存曲線。後人在此基礎上用了不同的識記材料和不同的檢查保存量的方法,得到更加豐富的實驗結果。他還指出學習的容易程度和數量之間的關係並非一對一相關,困難程度不隨著長度增加而成比例增加。隨後的保存量是先前學習程度的函數,如果過度學習,重學節省的分數顯然高於學習到僅僅掌握程度時的分數。他是第一個注意到練習分布效應的研究者,並且第一次認真地測量了遺忘曲線。
  3. 他的研究打破了實驗法不能研究高級心理歷程的一個盲點,為心理學的科學化有相當大的貢獻。

在艾賓豪斯提出研究成果的幾年後,德國的心理學家慕勒(Georg Muller)和皮爾柴克(Alfons Pilzecker)認為這些可以維持數天的記憶是經過時間凝固化(consolidated),而這些被故化的記憶是相當強而有力的,足以抵擋干擾。在他們之後的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便將這些發現給予了一個更清楚量化的分野,把這些維持時間長短不一的記憶劃分為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和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在艾賓豪斯和詹姆士做這些研究的同時,俄國的精神科醫師科薩克夫(Sergei Korsakoff)發表了第一篇有關記憶缺失的論文,而其後便將這個現象稱為「科薩克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是現在最被廣為研究的失憶症例子,而對於記憶缺失的研究對於研究記憶也提供了許多有用的訊息。這些心理學家的成果為心理學在記憶上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突破,使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

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生物學的革命
  • 行為主義的革命

在達爾文提出種族間心智的特質是個連續向度,也就是人類的心智能力是由低等動物演化而來之後,20世紀初期便有學者開始以動物來研究學習與行為的關係,而這些客觀的、實驗室為主的學習心理學便發展出了講求實證的傳統,一般便稱為行為主義(behaviorism)。行為主義者認為行為現在已可以像其他自然科學一樣進行研究,而心理學家只需要去研究那些可以觀察得到的東西,根據刺激去測量行為的反應等。但行為主義者的研究方法因為過於想要科學化,便將自己受限於一個較為狹隘的範圍內,將最有趣的心智處理歷程,如知覺、注意力、學習和記憶的內在利成排除在外。

  • 認知心理學的革命

因此在行為主義壟罩整個美國心理學界的記憶研究時,仍有一些學者將心智歷程當作主要的研究中心,並以英國的心理學家巴特勒(Frederic C. Bartlett)為首,以認知的取向來研究記憶。巴特勒是在自然的情境下研究記憶,取用日常生活的事物作為材料,而他的研究顯示記憶是我們想像的更為脆弱並且容易受到扭曲,而記憶的提取也並非只是被動地將儲存在腦海中的訊息撥放出來而已,巴特勒說:「回憶並不是去將那些固定的、沒有生命的脆弱片段痕跡重新激發起來,它是一個想像的建構或重新建構,是我們對過去反應或經驗的整體態度,再加上一些凸出的細節,這些細節通常以影像或語言的形式出現。」因此到了1960年代時,巴特勒的努力終於使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知到行為主義的狹隘,並了解到知覺和記憶不僅與環境訊息有關,也與記憶者本身在心智上的建構有所關連,從而導致認知心理學的產生,研究者不僅要分析刺激和其所激發出的反應,還必須關心刺激和行為間的內在歷程。而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亦推動了記憶學說的發展,記憶的多儲存說將記憶的歷程分為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並將控制系統引進記憶過程。但由於這些控制系統與內在歷程並沒有一個可以客觀量測的方法,只能停留於理論架構而無法實驗研究,並沒辦法告訴我們其實際的運作歷程為何。

  • 生物學的革命

不過幸運的是,當認知心理學掀起革命時,生物界同時也發生了一場革命,在分子部件的層次上,人類首次解開了遺傳訊息的秘密,對於基因的架構和蛋白質的表現有了初步認識,了解細胞的內部功能與彼此之間如何傳遞信號,提供生命歷程的概念架構,並能夠認識有關記憶儲存的細胞和分子機制;而在系統部件的層次上,則將認知的功能對應到大腦的特定區域,科學家受認知歷程內在表徵研究法驅使,運用正子斷層掃描以及功能性核磁共振等體內造影儀器,去記錄活的、清醒的動物大腦內神經細胞活動的情形,並了解人在做認知活動時大腦的情形,使我們能夠研究當人知覺到感覺刺激、去做動作、學習或記憶時大腦發生了些什麼。

隨年代演進對記憶類型的研究

1890年代時,詹姆士首先依據意識經驗,提出了記憶的二分說,他認為負責意識活動的暫時記憶與儲存大量訊息的記憶有很大的不同。到1950年代,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成為記憶研究的熱門話題,而有許多研究者沿著艾賓豪斯的研究方向繼續探索影響長期記憶能力的因素。

到了1970年代,現代心理學掀起研究自傳體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的熱潮,指的是對與自己有關訊息的記憶,它的遺忘模式並不遵循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因為有證據顯示,奇特的、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件在長時間內不會遺忘。

1970年代中期時,前瞻性記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種記憶指關心的是對將來要發生的事情的記憶能力。比如說:我記得明天中午有一堂課要上。

而記憶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方向則是內隱記憶。最早使用「內隱的」(implicit)和「外顯的」(explicit)等術語的是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他把對過去事件有意識的回憶稱為外顯的回憶,而把未進行有意識或明確意識到的回憶,但其行為受近期事件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的現象稱為內隱的再認。自從艾賓豪斯的研究以來,記憶研究大多數是外顯的、有意識的編碼和提取活動的研究,不過近幾十年來內隱記憶引起許多心理學家的興趣,成為大家研究的最新方向。

(三) 記憶的類別

記憶(memory)是指個人經由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將訊息保存的心理現象。這些訊息有 些只在短期內能被想起,有些則能長期牢記於心。保存時間的差異與訊息的種類、記憶系統 有密切關聯。根據訊息被保存的時間長短,我們可將記憶分為「感官記憶」、「短期記憶」 和「長期記憶」。 舉例說明此三種記憶。 想像一下你經過一家雞排店,你注意到雞排的香味,也聽到排隊人潮的喧嘩,這是短暫的感 覺記憶。 回到家中後,你決定打電話叫外送,於是你查閱電話簿,並且播出七個數字。在你查到電話 號碼到撥出號碼之間,你的短期記憶會維持你對號碼的印象。但若是電話佔線,你必須稍後 再撥一次時,可能就得再查一次電話號碼,因為除非你相當專心試圖記住這個號碼,否則相 關記憶會快速消失。 此外,若你被告知一星期後有優惠時段,你需仰賴長期記憶使自己下週能再回憶起與此優惠 時段相關的訊息。

1. 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
(1)簡介

感官記憶是指個體經由身體的各種感覺器官接受訊息後,所作出短時間儲存。這種記憶 容易瞬間忘記,所以又稱為「瞬間記憶」或「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因為感官 記憶的容量有限,訊息會以原始狀態儲存,而未轉換成有意義的主觀體驗,另外此種記 憶的儲存容量有限,訊息大約僅維持一至兩秒。 根據接收訊息的感覺器官不同,記憶存在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例如:視覺刺激(如乘車 過程看到路邊的廣告招牌)可以保留三分之一秒至一秒,是神經元被激活後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這種視覺記憶又稱為「影像記 憶(iconic memory)」。聽覺刺激可以保留兩秒,這種記憶又稱為「餘音記憶(echoic memory)」。 感官記憶十分重要,因為它可以使人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訊息,並經由篩選排除其中不 重要的資訊,僅注意與自己較為相關的部分。此階段接收到的訊息若受到注意,則可以 從感官記憶進一步轉變為短期記憶。

(2)相關研究

心理學家史頗靈(George Sperling)於1960年發表了有關視覺感官記憶的研究。實驗內容是呈現一個時間50毫秒的字母矩陣,讓受試者說出其所看到的字母。第一批受試者須報告所有字母,他們花了約一秒說出了4.5個字母後便無法再說出其他字母;第二批受試者在實驗前被告知,在矩陣消逝後會聽到高、中、低三個音調,然後他們必須說出對應的第一、二、三列字母。因為受試者事先不知道音調高低出現順序,所以若能正確說出音調所對應的字母,代表感官記憶在那瞬間包含了矩陣上所有字母。為了研究感官記憶的時間長短,此實驗變因為音調訊號在字母矩陣消失前或後幾秒出現。結果顯示,若音訊在矩陣出現前或和矩陣同時出現,受試者可說出大多數字母;若是音訊出現在矩陣消失後,受試者只能成功說出約一半的字母,隨時間拉長,正確率下降。 此研究顯示了感官記憶兩個重要特徵: a.時間極短:視覺感官記憶只能維持幾百毫秒,被稱為殘影記憶;聽覺記憶則可維持2至4秒,被稱為餘音記憶 b.容量大:可保留多數感官訊息

(3)感官記憶與聲樂教學

感官記憶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感官記憶對個人相當重要,可以使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訊息。如打字員的打字, 接線生的轉接服務,都是使用瞬間記憶,才能完成工作。訊息僅保留至打完該字或接線動作 完畢後即消失,以便進行下一個的工作。訊息的立刻消失能夠空出較多專注力,以便於及時 處理其他較重要的資料。感官記憶可以使個人排除大量無關的資料,而僅注意到與自己有關 的部分。 此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持續保持注意的感官記憶能夠輔助身體去將訊息轉換成短期記憶, 進而變成長期記憶,因此在很多動態行動的學習上,感官記憶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 《黃河之聲》期刊中,介紹到了有關於聲樂的感官記憶對於學習聲樂的影響性。

1. 聲樂教學中的圖像記憶:

學習聲樂的人若在演唱時遇到困難,透過老師的示範去將聲音形象化並在腦海中去想像 聲音的位置、喉頭的穩定、氣息的控制或聲音的色彩等視覺畫面,根據感覺記憶形象 性、直接編碼的特性,使得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克服演唱時遇到的障礙。

2. 聲樂教學中的聲像記憶:

聲像記憶是以感覺訊息原有的形式來儲存,是外界刺激的複本,具有作用時間較長的特 性,例如一位學生不管怎樣都無法做到聲樂老師對聲音的要求,老師會透過親自示範或 播放示範影片把自己或撥放的聲音在學生腦海中呈現,和圖像記憶比起來在腦海有較長 的停留時間,可以使得學生能對接收到的訊息做加工,也就是在較長的時間內去抓到聲 音的呈現方式,透過模仿和理解,並且反覆去練習,將自己的問題改善,還能增加學生 對聲樂的掌控程度。 圖像記憶和聲像記憶是密切相關而不是獨立的,常常伴隨運動記憶、情感記憶等交織在 一起,因此聲樂中增強感覺記憶是很重要的,在聲樂教學中,除了專業上的技術指導和 知識的教導外,去啟發學生讓他們的眼睛、耳朵、肌肉都能參與感覺記憶和對聲樂的記 憶之中,都能大幅提升教學的效率以及水平。

2.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STM)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1)簡介

是位於感官記憶的事件和較持久的長期記憶間的中介記憶歷程(intermediate memory process),個體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後,產生感官記憶,而只有被特別注意、經辨識的感官記憶會被儲存,以將較重要的訊息暫時儲存進短期記憶。短期記憶可以立即被接觸取得,故又稱為「立即記憶」。另外,短期記憶是可意識的,被認為是意識內函的來源。這種記憶假如沒被維持在意識層面,大約可以保存二、三十秒至一分鐘不等,但若能持續受到意識層面的關注,則此記憶可一直維繫下去,這也是為甚麼它也被稱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短期記憶可使我們維持、更新當下情境的表徵,並提供環境背景,讓理解事物和解釋新知覺更容易。

人類的記憶系統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短期感覺儲存(Short-term Sensory Store)、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和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肌肉運動知覺或環境信息的輸入會先入短期感覺儲存的階段,這個階段位於記憶系統的最外圍,能夠儲存受到外在刺激後的結果,但存在的速度極短,大約只有1/4秒,新的訊息流入後就會取代舊的訊息,不過也有部分訊息能夠被保留,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短期感覺儲存的部分訊息,經選擇性注意力機制選擇後,則會進入短期記憶的階段,但容量有十分有限,大約在7個組件附近,存在的時間也並非太長,如果並沒有持續投注注意力於一個訊息上,大約30秒後記憶即會消失。

經由短期記憶進入大腦,經過重複演練後,部分的訊息能夠成為長期記憶,被長期保留在大腦皮質中。一旦進入了長期記憶,其容量無限,且持續的時間也無限,「遺忘」並不是指記憶從腦中消失,而只是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當前所需的訊息。

(2)生物學基礎

當人接受刺激時,神經會產生神經衝動,經由特定神經路徑傳送至中樞神經,產生感覺,有假說認為這些神經突觸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減少它們本身的神經傳導物質,這個缺失會形成一個記憶痕跡,但隨著時間拉長,神經傳導物質再次補充,最後記憶痕跡會消失,因此短期記憶是暫時的,所以有些很少接觸的事情,會因為時間而忘記。大腦前額葉在短期記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短暫儲存短期記憶,在短時間內可以及時提取,應付類似的刺激。

(3)相關研究

心理學家米勒(Miller)在1956年發表的研究,當一個人接觸新的事物時,每次大約只能記得五到九件事,即平均七件(加減二件事),也被稱為「神奇數字:七加減二」,這個記憶容量被稱為「記憶廣度」(memory span)。另外,學者考溫於2001年提出了「神奇數字四」的概念。此研究表示,若控制了複誦與長期記憶的攝入後,短期記憶的容量縮減為只有四個刺激單位,結果與前述史頗靈的全體報告雷同;並且若視覺刺激難以判斷、區隔時,視覺短期記憶容量將低剩約一個單位。短期記憶可維持的時間也很有限,如果個人接收到訊息後沒有機會複誦,約20秒後,其中的短期記憶會隨時間遺忘;反之,透過一些特定方法如背誦、聯想等,可以再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但是,後續研究表明,短期記憶不只是像儲存倉庫一般,記憶被動往卻,這便有了後續關於工作記憶的研究。兩者差別在於工作記憶除了儲存更多了處理訊息的功能,是調節感官與長期記憶兩者之間的中間者,為思考重要機制以及諸多認知功能的基石。

(4)工作記憶

貝得力(Baddeley, 1995)提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概念,他認為工作記憶包括三種特點:對接受的訊息不斷複誦、對接受的訊息產生視覺心象、將訊息加以思考、推理並判斷。簡而言之,工作記憶要求對於接收到的訊息,不只短暫停留在腦海中,還對其進一步思考運作。其詳細分類:工作記憶分為執行中樞及其下的三個系統: (a.)視覺空間模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負責暫存及處理視覺和空間影像的訊息(b.)語音迴路(phonological loop)負責暫存及口說或心裡複誦語文訊息 (c.)情節緩衝(episodic buffer)在2000年Baddeley將情節緩衝加入工作記憶中,是一個有限容量的系統,負責把視覺、空間、聽覺、語音等各式各樣工作記憶中和長期記憶的訊息整合在一起,部分進行溝通,像電影情節一樣。在Baddeley的工作記憶模型裡,每一個系統都分開不一樣的。語音迴路很容易被破壞,但是視覺空間模板,不會被語音迴路或複誦能力所影響。 執行中樞的最主要功能為調節、統整、處理其子系統的跨感官訊息,大致可分為四項:選擇注意力與抑制、分散注意力、轉移注意力以及激發觸接長期記憶。 工作記憶暫存我們複雜心智功能(分析、推理等)所須運用到的記憶項目。工作記憶暫存的內容包括剛學到的以及已存在記憶系統的項目。例如,我們在學數學時可以將剛學到的新定理與之前就學過的定理同時放入工作記憶區然後推敲新定理的應用。

長期工作記憶概述: 繼Baddeley和Hitch於1974年提出工作記憶模型之後,許多研究者開展了有關工作記憶系統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針對該模型的兩個子系統的作用而進行的。直到最近,人們才開始重視對中央執行系統的研究,特別是對訊息處理中長期記憶中訊息提取和儲存動態特性的研究。長期以來,工作記憶一直被看成是對認知處理中任何一個環節上的訊息進行的暫時儲存。但是Ericsson和Kintch指出,如果用這種定義和相應的機制來解釋所有的工作記憶現象,就會出現兩個問題:(1)目前的各種工作記憶容量的測量方法是否能夠用來解釋專家,或人們從事非常熟悉的認知活動時所表現出的非常廣的工作記憶容量?(2)短暫儲存的工作記憶是否能夠解釋非常熟悉的認知活動被中斷以後,無須很大的努力就可以迅速恢復的現象?他們指出,工作記憶是認知處理過程中隨訊息的不斷變化而形成的一種連續的工作狀態,其中除了暫時儲存訊息的短期工作記憶(short-term working memory,ST-WM)外,還存在另外一種機制,即基於長期記憶的、操作者可以熟練使用的長期工作記憶(long-term working,LT-WM)。長期工作繼中的訊息可以穩定地、較長期地保留,同時又可以透過短期工作記憶中的提取線索,建立一個短暫的提取通路。因此,長期工作記憶中的訊息可以進行快速地、動態地更新,而不是像傳統理論那樣,假定長期記憶中的訊息都是相對固定的,提取和儲存的速度較緩慢。但是長期工作記憶和短期工作記憶是有區別的,他們所提供的持續時間和為了訪問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所需的線索均不同。 先前的記憶理論多以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差別為基礎,可以在特定的領域和活動中使用長期記憶作為短期記憶的有效延伸。在Chase和Ericsson的熟練記憶理論基礎上,人們發現,專家和熟練操作者可以克服相似訊息的前攝抑制。根據長期工作記憶的概念,個體依賴特定的控制處理用可提取的形式來編碼長期記憶中被注意的訊息,特別是由獲得知識和提取線索所組成的提取結構。根據這個概念,可以方便地解釋熟練操作者在他們已獲得知識和特殊記憶技能的活動中擴充工作記憶的能力。而且,訊息在長期工作記憶中的訊息儲存意味著:工作記憶中可訪問訊息的多種形式在熟練活動被中斷以後仍然保留在長期記憶中,所以若再次激活必要的提取線索,就可以容易的恢復。這種熟練操作者可以獲得長期記憶有效儲存和提取策略的架設與以往的工作記憶模型相矛盾。

(5)操作廣度(operation span)

操作廣度(SPAN)為使用最廣泛的工作記憶測量方法之一。以語文操作廣度作業為例,受試者需判斷算式是否正確,再記住運算的結果。由運算正確率及記憶運算結果次數可推出受試者的工作記憶容量。另外,此研究發現工作記憶容量與智商及學業成績都有高度相關。

(6)工作記憶與創造力之關聯

林曉昀《工作記憶廣度與創造力表現之關聯》 過去對工作記憶之研究,認為創造力認知歷程與工作記憶應該具有某種相關性。透過探究創 造力的認知結構及處理的相關機制,邱發忠(2005)認為創造力是個體認知結構與認知處理 的交互歷程。認知結構意指創造是在長期記憶知識系統、工作記憶知識系統及後設認知系統 等認知結構裡運作;而處理則意謂創造的認知處理包含了刺激的登錄、激發與抑制、提取、 轉換、遠距聯結等的處理。而認知結構之一的工作記憶是現今很重要的研究議題。 Koestler(1964)認為創造力是概念連結的能力—把先前已經存在但毫無關聯的「參照架構」 (frames of reference)連在一起。基本上創造力只是運用平常的認知歷程產生優異產品。研究 發現參與者運用傳統的認知歷程(如類比的轉化),將記憶中已具備的知識再生利用,就能 產生頓悟頓悟是指突然性的解決問題,靈感突如其來,而此前自己往往並沒有意識到在想問 題,也難以說明是如何獲得答案的,而這些處理的歷程都可能涉及工作記憶系統裡的運作。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林曉昀於2013年4月在創造學刊上發表《工作記憶廣度與創造力表現之 關聯》,實驗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工作記憶廣度與創造力表現之相關程度」,第二 部分為「干擾工作記憶對頓悟性思考表現之影響」。 第一部分的實驗「工作記憶廣度與創造力表現之相關程度」,目的有二:一為探討工作記憶 作業表現與創造力作業(擴散性思考作業與頓悟性問題作業)有無關聯;二為從工作記憶之 語音環廣度、視覺空間廣度與創造力作業之語文、圖形表現的相關程度,探討工作記憶為一 般化或特定化系統。 由第一部分實驗結果觀察工作記憶廣度作業總分與不同創造力作業總分的相關程度,創造思 考測驗語文和圖形部份與工作記憶廣度不同作業皆無相關,而頓悟性問題測驗語文和圖形部 份與工作記憶廣度不同作業有達相關,之後將從工作記憶廣度與頓悟性問題測驗表現的相關 來探討工作記憶為一般化或特定化的假設。頓悟性問題測驗的語文或圖形表現優劣與工作記 憶的語音環或視覺空間廣度大小彼此的關聯程度沒有差異,因此,從本實驗一結果顯示工作 記憶為一般化而非特定化。 第二部分的實驗「干擾工作記憶對頓悟性思考表現之影響」,目的為檢驗工作記憶表現與頓 悟問題表現之關聯性是否來自於工作記憶的影響,而非其他因素。此外,也再次檢驗工作記 憶為一般化或特定化的假設。由於實驗一結果顯示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得分與工作記憶作業表 現無關聯,因此在實驗二就僅檢驗頓悟性問題測驗來進行相關假設考驗。 第一部分實驗是讓參與者直接進行工作記憶廣度作業與創造力作業,以瞭解兩種作業表現之 關聯程度;第二部分實驗則是讓參與者在進行創造力作業時,同時進行工作記憶干擾,以瞭 解干擾工作記憶後,個體進行創造力作業時的表現是否不同於未干擾時的創造力作業表現, 並再次檢驗工作記憶是一般化或特殊化的假設。 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實驗的頓悟性問題測驗語文部份總分達顯著差異;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 實驗的頓悟性問題測驗圖形部份總分則未達顯著差異。由此可知,實驗二使用的干擾作業會 影響個體進行頓悟性問題測驗的表現,且是語文部份受到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頓悟問題(語文或圖形)表現的好壞,並未能推論是特定來自於工作記憶的

語音環或視覺空間廣度大小的助益。在實驗二裡仍同實驗一顯示工作記憶為一般化而非特定 化。

3.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LTM)

一、簡介

短期記憶經過一段時間的複誦,可以轉換為容量極大的長期記憶,其儲存在腦海中的時間可長至數月或數年,甚至終身不忘,是人們解決各種日常生活問題的重要工具。人類的長期記憶是無限量的,是個體刻意注意和練習的結果,讓短期的記憶經過整理後變成長期記憶,尤其在情緒激動或壓力的情況下,產生的荷爾蒙會幫助長期記憶,讓記憶的內容長久不忘。 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除了訊息保留時間長短不同外,另一個差異是短期記憶的容量較為有限,長期記憶的容量則相對無限制,因此長期記憶可儲存過去的經驗、知識等大量訊息。此外,影響長期記憶的因素包含時間、複誦、鎂光燈效應(flashbulb effect)、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tition effect)與雷斯多夫效應(Restorff effect)等,以下分述。

(1)時間 (TIME)

根據巴立克(Bahrick, 1975)等學者的研究,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能正確保持很長 一段時間,但是時間過得越久,遺忘得也就越多。

(2)複誦

專心複誦的過程可以促使我們仔細對訊息內容進行紀錄,並藉以加深印象。複誦分為兩種類型:a.維持複誦(maintenance rehearsal):單純背誦而不賦予其意義,例如:背電話號碼。b.引申複誦(elaborative rehearsal):將電話號碼賦予其特別意義,將產生良好記憶效果。

(3)鎂光燈效應(flashbulb effect)

戲劇化、震撼或是驚人的事件會使人印象深刻-知道這些事情的存在或是在哪個時間點存在,就像snapshot一樣,因為多與自身相關或是當下的警覺性比較高。舉例而言,當事人對於921大地震發生當下、車禍發生當下、開學第一天發生的事情、婚禮上突發的事件等特別的生活經驗會比較容易成為長期記憶。鎂光燈效應只能代表對這些事情印象很深刻,對於這些事情的內容卻不一定是正確的。在The Conversation中,拉法耶特學院的心理學副教授在"Flashbulb對戲劇性事件的記憶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準確"寫到,"他們發現雖然每個人都有生動且完整的回憶,但有些回憶卻發生了很大變化。"[35] 因為當人在回想事件時,不只回想那事件發生的記憶,也包括情緒的記憶在內,而情緒的記憶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所以內容不一定是正確的。

(4)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 effect)

可將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區分。由艾賓浩司最早發現,回憶的正確率會隨事件刺激發生的時間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個人在回憶一連串連續項目時,會因項目的先後順序影響記憶效果。其中,若是此記憶為長期記憶,則連續項目的最初的項的回憶成功機率最高,稱為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若連續項目最後出現的刺激回憶成功機率最高,則此記憶停留在短期記憶中,稱為新近效應(Recency Effect)。另外,研究顯示長期記憶較差但短期記憶正常的人多是內側盧葉受損;而反之,長期記憶正常但短期記憶缺失的人多是頂葉與顳葉受損。前面項目記得比較好,回憶的成功率最高的原因是-當一個人在記一連串的項目時,每次都會重頭開始複誦,所以最初的項目就複習(複誦)很多次。短期記憶慢慢成為長期記憶。最後項目成功機率高是因為-最近接收到或聽到的訊息還記憶猶新,所以容易回憶。 在生活中我們寫作或是演講都能運用到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和新近效應(Recency Effect)。像是要寫一篇好的文章的方法就是需要有一個好的開頭來吸引讀者興趣,然後在作文的最後面需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當一個讀者在閱讀一篇很長的文章時,文章中間的內容會因為文章太長使讀者不易記住中間的內容,但是讀者對文章的開頭與結尾卻印象深刻。這是因為文章開頭只受到倒攝抑制(retroactive interference),文章結尾只受到順攝抑制(proactive interference),而文章中間的內容則是受到順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兩個的影響。相同的,在演講時在一開始講得很好和在結尾的時候講的很好,中間不太好也不會對整的演講影響太大,因為聽眾不會清楚記得中間的內容。

(5)雷斯多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也稱萊斯托夫效應

指個人在學習或接收資訊時,容易記住內容裡最特殊的部分,像是課本中的粗體字斜體字或是不同顏色的標註,而個人在閱讀或學習時以螢光筆或是畫底線標註皆為加強雷斯多夫效應,故特殊的部分較普通部分容易回想。

二、生物學基礎

數次刺激可以經由神經傳導,留下短暫的記憶痕跡,產生短期記憶,而當這個刺激重複輸入,這條神經傳導路徑經過多次的溝通後,軸觸和樹突間會形成較緊密的連結,甚至會產生新的受體接收軸突放出的神經傳導物質,兩者的傳導有更高的專一性,這種緊密的連結較難分離,時間比較無法影響此連結,便成為長期記憶。長期記憶儲存在大腦各處,我們常聽到海馬迴會影響長期記憶,並不表示長期記憶儲存在此,而是累積多次短期記憶,要轉換成長期記憶前,這些記憶需要海馬迴的整合來形成長期記憶,也有人認為它是促成神經突觸緊密連結的關鍵。海馬迴出問題會出現後面提到的一種失憶症--順行性失憶症,患者無法形成新的長期記憶,因此他只能記住病發前的記憶,時間彷彿停在病發前,在這之後的記憶都是稍縱即逝的短期記憶。

海兔經典實驗

關於記憶的形成與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神經與身經間形成新的突觸(synaptic),而形成突觸的過程,目前研究所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古典制約模式與操作制約模式,而為了研究這樣的神經突觸形成過程,科學家傾向於尋找神經組織較簡單的動物,以及一對一的行為反射,科學家肯德爾(Kandel)在一個名為海兔的無脊椎動物身上尋找到一種簡單的反射行為:鰓縮反射(Gill-withdrawalreflex),肯德爾利用刺激海兔造成鰓縮反射設計了此經典實驗。

海兔介紹

海兔(Aplysia)又稱為海蛞蝓,是一種軟體動物門的無脊椎動物,生存於海中,利用背上的鰓呼吸,若將背上的皺摺打開,可發現鰓與虹吸管藏匿其中。每當海兔遭受危險時,大部分種類的海兔在遭遇敵害時會經由水管收縮來釋放彩色雲霧來矇蔽掠食者,藉由突觸的電位變化而同時擊發眾多的神經元,這迅速的神經反射是動物面對危險時不可或缺的。另外,海兔為雌雄同體的生物,在交配時,海兔會以多隻首尾相接的方式進行交配,生物學家稱之為交配環。

實驗設計

肯德爾首先要教導海蝸牛(海兔)學習受到那些刺激要將鰓縮起來,然後檢驗分析那些神經細胞參與反應,結果發現學習可以導致神經電位的改變。

學習的基本形式分成非關連性 (nonassociative) 和關連性 (associative) 二大類。非關連性學習有如:

(1) 習慣 (habituation) :在古典制約中有一個發現是神經的表現量會隨著只有制約刺激,而抽開非制約刺激的情況下,表現量會逐漸降低,有點類似遺忘的過程。而在海蝸牛的身上可以發現,如果每隔一段時間重覆輕觸海蝸牛的尾部,在第一次輕觸時,海蝸牛以為具有傷害性,會產生保護性反射動作將鰓縮起來,即為前述的鰓縮反射(Gill-withdrawalreflex),同時突觸的神經電位也會變大。不過接下來幾次,科學家進行重覆輕觸其尾部,此時海蝸牛漸漸發現,我受到這樣的刺激,我不會被傷害,海蝸牛已經學習到這樣的輕觸不具傷害性,所以會將其忽視而變成一種習慣,如此,鰓縮反射突觸神經電位也不再變大。

(2) 導致過敏作用 (sensitization) :用有害的刺激,例如用電極刺激海蝸牛的尾部,讓其學習到這是需要害怕的刺激,其突觸神經電位會變大,鰓縮起來的保護性反射動作,則是隨著刺激的強度而維持數分到數小時。關連性學習有如典型的條件作用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用一個有害的刺激配對一個中性的刺激,讓海蝸牛學習到在這樣狀況的中性刺激也會產生害怕的反應,使其除了鰓會縮起來外,突觸神經電位也會變大。此處進階研究下去,由於鰓縮反射的基本神經迴路是藉由皮膚上的感覺神經元(sensory neuron)與連接鰓的L7運動神經元(motor neuron)形成的單突觸反射,如果持續以電極(electrode)偵測L7運動神經元接收到的電訊號,我們會發現在經過多次有害的刺激後,會新生一條L29 neuron與感覺神經元行程軸突—軸突突觸連結(axoaxonic synapse),由於L29 neuron會產生serotonin調節感覺神經元上的G蛋白偶聯受體(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增加突觸後神經元的反應,因此Sensitization of the Gill-Withdrawal Reflex。

實驗總結

肯德爾經由對海蝸牛學習和記憶的研究,探究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作用機制,其發生的地點都是在突觸。而經過不同方式的刺激,海蝸牛分別會有不同種類的非關聯性學習(nonassociative learning),一個是對刺激的習慣,造成鰓縮反射逐漸降低。另一個是過敏作用,由於多次有害的刺激,導致鰓縮反射的突觸後神經元反應訊號增加。以上為肯德爾對海兔實驗的結論,了解了學習與記憶的初步神經連結可能性。

三、類型

長期記憶概念上可透過「習得知識 (memory with knowledge)」的有無分為兩大類,含有知識之「陳述記憶」與通常為習慣或技術等無知識之「非陳述記憶」。

分類依據透過「是否對特定記憶內容產生有意識的內省(whether conscious introspection about the contents of the particular memory trace is absent[1])」(Fabbro, 1999),白話來說就是你不能透過絞盡腦汁思考出「非陳述記憶」裡的內容。

行為與神經科學家利用不同記憶測量方式將長期記憶作了以下的分類:

(1)陳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 Explicit)

一輩子所累積的經驗、知識與學習是可以用語言所描述或以心像呈現的皆可稱為『陳述性記憶』,陳述性記憶是不完美且容易被扭曲的,卻同時可以是相當正確的。 又可以稱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或意識記憶(conscious memory),儲存於腦內側盧葉 (hippocampal and neocortex)。「可陳述」指能夠明確想起某個事件或事實的一種記憶,又可分為以下兩種:

a. 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

與習得的抽象知識相關,以概念為組織元素。用來儲存非個人經驗的一些事實性知識,以網路的方式組成,並以屬性階層和語意關聯性連結網路。舉例:美國第一任總統是喬治華盛頓。

b. 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對個人經驗的特定事件有關,可儲存附加於特定事件的觀察性的資訊。包含事件整體脈絡如:事件時間、地點、人物、活動等;以及當時個人情緒、感官、意念等。可由有意識的回想經驗而從中提取出。另外,情節記憶能夠提供語意記憶基本支持的系統。舉例:去年跨年在台北101跟男朋友吃了昂貴的燭光晚餐。

陳述記憶獨特的運作方式有以下四種:

一、登錄陳述性記憶

『登錄』表示所碰到的東西曾被注意、處理、準備儲存於記憶中,當登錄的程度精緻且深層時,這個記憶會比淺的、隨便記憶的來得好。當我們對於一件事思考越久就越容易記得越清楚,越去研讀記憶就越好。偏好會主導我們的注意力,注意力則決定登錄的品質與數量,因此興趣與偏好便決定了記憶本質與強度。

二、儲存陳述性記憶

永遠儲存的記憶並沒有分別的儲藏地點,實驗數據僅顯示脊椎和無脊椎動的記憶儲存都有相同的原則,記憶是儲存在與知覺和處理記憶相同的大腦結構中,目前為止沒有方法可以直接指出記憶是大腦的哪裡,當然也沒辦法找出某一物體存在大腦的位置。雖然沒有單一的記憶儲存倉庫,且記憶並非散於神經系統的各處,而是大腦幾個區域合起來才代表一個表徵,每一個區域的貢獻也不同。登入一個經驗並構成該經驗的紀錄時,稱為『engram』。陳述性記憶的engram散佈於大腦不同區域,這些區域都有特殊的知覺與訊息處理歷程,這個原則也幫住我們了解什麼樣的人可以在特殊的領域有不同成就。舉例來說:職業運動選手可以記得以前球賽的細節、圍棋大師可以記得以前比賽的棋譜,但這些專家的知識並不是記憶的能力,而是藉由經驗得來的能力,使其可以登錄和組織某些特別的訊息。

三、提取陳述記憶

記憶是個重新建構的歷程,而不是重演過去發生的事情。心理學家Endel Tulving 和哈佛大學的薛克特強調提取『線索』的重要,記憶儲存的好不代表日後可以成功的提取。想要有效的回憶,提取的線索必須有效,最有效的線索就是這件事的特點。記憶提取與登錄時的心情與情境也有關,劍橋大學Alan Baddeley和Duncan Godden做了一個研究,當潛水者站在沙灘上或十呎的海水下記憶四十個沒有相關的字,然後測量這兩個情境中他們的記憶,結果顯示:在水底的字於水底測試時有較好的成績,在沙灘上的字於在沙灘上測時有較好的成績。整體來說,登錄與提取情境相同時,回憶出來的字會多出百分之十五。

四、陳述性記憶的遺忘

除了極少數的情況,例如:重大消息或目睹一件意外發生會使記憶深刻外,時間會使原本清晰充滿細節的記憶消弱。這個隨時間消失的記憶就是我們熟悉的遺忘現象。正常的記憶並不是事件的每一個細節,由於忘記細節,才能形成概念,逐漸將不同的經驗訓練累積,形成知識。

(2)非陳述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 Implicit)

又可以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儲存於多種不同腦區。「非陳述」是指屬於無意識,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且不能被表達的記憶形式。當人學習過某知識,雖然無法主動回憶起來,但透過做了某一特定動作時,可觸發這個記憶。代表這些知識的記憶依舊存在,只是以一種無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依照在腦中儲存位置可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a.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

是對有先後順序活動的記憶,儲存在紋狀體 (basal ganglia systems)。與技能(動作與技巧)和習慣有關,如:騎摩托車、游泳、樂器演奏等活動,在熟能生巧後,就不必刻意去記住每一個步驟。

b.古典制約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ing)

簡介(巴甫洛夫制約或反應制約 )

又稱為古典條件學習,是一種聯結學習。包含情緒反應(儲存在杏仁核)以及肢體學習(儲存在小腦),由刺激間互相連結而習得的。

實驗例子

最有名例子即巴甫洛夫的古典制約實驗:狗面對食物會無意識自動的分泌唾液,而在多次搖鈴後給予狗食物,則之後只要響鈴,狗便會不由自主地分唾液。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先天性的,而聲響之所以能夠引起唾液分泌,源自動物個體的所經歷的經驗。詳細探討其機制,實驗可簡化為三部分:(1)制約之前:食物為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 → 唾液分泌為非制約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UR);鈴聲為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NS),狗無反應(2)制約過程:食物(非制約刺激) + 鈴聲(中性刺激) → 狗分泌唾液(非制約反應)(3)制約後:鈴聲(制約刺激=中性刺激) → 狗分泌唾液(制約反應=非制約反應)。簡單來說就是中性刺激與非制約刺激多次結合後,將中性刺激轉為制約刺激而能引發制約反應。與天生的非制約刺激引發非制約反應(「非制約反射」)不同,制約刺激引發制約反應是需要學習的,稱「制約反射」。

神經機制 : Hebb's Rule

俗稱為「突觸可塑性」:若兩個突觸前神經元時常同時向一突觸後神經元刺激,可導致突觸傳遞效能的增加,兩神經元聯結就會變強;反之則會變弱。

消弱 (Extinction)

若要削弱對峙約刺激的反應,需反覆多次讓非制約刺激不伴隨制約刺激,簡單來說就是鈴響後不再餵食,一段時間反覆執行後,則學習到的反應就會逐漸消失。

生活中例子

看到充太飽的氣球會害怕,因為預期氣球會爆破;看到醫院或牙醫會害怕,預期被打針;看到跑車聯想到美人;看到速食店著名標誌,預期有東西吃。

c.習慣化(Habituation)敏感化(Sensitization)

皆屬於非聯結學習。屬於反射路徑的一種。指重複執行而自動化的行為。習慣化指重複接受刺激後,在短期會造成運動神經元變遲鈍,而長期則是會導致神經突觸減少。是一種重複刺激造成神經與行為反應降低而產生一種對某刺激「習慣」的現象。例如:人住在馬路旁久了,就不覺得吵了。而敏感化則是和習慣畫有相反的效果,被外界刺激後,神經與行為反應反而增強了。敏感化通常發生在面對強而有害外的界刺激,效應持續的時間較習慣化短,對刺激的針對性也較低,是可以快速保護自身的反應。例如:看鬼片一直受驚嚇刺激,有任何微小動靜時,反應就會很大(如尖叫)。

d.知覺學習(perceptual learning)與促發效果(priming) 皆處存在大腦皮質。知覺學習是在刺激下無異是習得的;促發效果則先前的經驗無意識中影響了行為,包含:重複促發(發生快,展現在知覺和概念層次)與語意促發(來自前一個刺激,而使後者發生較快)。 在第五章意識的無意識歷程(nonconscious processes)中有提到閾下知覺(subliminal)是無意識的受到刺激的影響。 隱式促發( subliminal priming ) 就是當一個人接觸到的一個新資訊會留在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中,而這些新資訊沒有刻意地被回想,但是因為這些資訊是最近才接觸加上時間的初始效應,這個新資訊在人的腦中會比其他的資訊還要脫穎而出。這個新資訊會無意識的第一個跳出來,影響人的思考、記憶回想,以及回答問題。

四、長期記憶相關研究

崔豔娟《交替傳譯中長時工作記憶研究》 當我們從外界接收訊息後,我們的大腦會先對訊息作初步的整理、歸類,然後暫存在短 期記憶中,接著,較為重要的訊息會被更進一步儲存在長期記憶中,可能會一段時間都 不再想起,但當我們有需要使用的時候,便會再次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來到短期記憶來 使用。 一、以口譯人員為例探討長期記憶與記憶訓練  需要大量長期記憶的工作首選非口譯人員莫屬,口譯工作和筆譯的最大不同之處便是口譯需 要即時且正確的處理大量的訊息,而不能反覆思考來源的信息,並查閱字典、仔細校對,短 暫儲存的工作記憶想必不敷使用,因此口譯工作者的長期記憶資料庫必須非常龐大才能應付 如此工作量。於是,自20世紀中期以來,因為對口譯工作者的需求大量增加,許多語言學、 認知心理學、記憶心理學等學者,開始研究口譯工作者的大腦運作過程、語言的快速轉換方 法、長時記憶的儲存與提取方式,乃至得出一套有效培養口譯工作者的教學方法,對口譯教 育做了不少改革。 因此,崔豔娟在〈交替傳譯中長時工作記憶研究〉[23]裡想要了解長時記憶對口譯工作的影 響。採用實證法,對20名大學英語專業的研究生,進行兩個不同材料的長時工作記憶檢測實 驗,在每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聽一段英語聽力材料,然後回答作者設計的10道客觀選 擇題。這兩段材料均在一分到一分半時間的長度。每篇中包括10 個句子,而每個句子大約是 20個單字。  在實驗裡,他採取兩個實驗去探討這樣的問題,在實驗1使用英語專業學生必定拜讀過的經 典名著《傲慢與偏見》作為材料;實驗2則是以一篇最近新聞發表--關於未來電動車的科技展 覽說明,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都非常陌生的,而實驗結果如下圖:   可以發現受試者在實驗1明顯作答的較為出色,平均分數比實驗2高出了12.5分,這是因為 受試者對實驗1的材料《傲慢與偏見》通常都已經有足夠的認識,也就是說長期記憶資料庫裡 已經有這些資訊的存在,因此在作答時能夠快速的長期記憶提取出資訊來作答。   也就是說,受試者對熟悉的材料的處理比不熟悉的好,這說明了長時記憶對口譯的重要 性非常高,口譯工作者為了追求口譯的速度和正確性,必須要時常閱讀,吸收新知,才能保 有對語言的敏感度和長期記憶資料庫的活絡。這項研究也表明了長期記憶是可以透過大量的 學習、訓練來增進,而不是有限制性的。

(四) 記憶的測量

心理學家通常使用以下三種方式測量個人的記憶能力,包括:回憶法、再認法、節省法。

1. 回憶法(recall method)

回憶法可以用來測量短期與長期記憶和遺忘的狀況。通常研究者會讓受試者記憶某些資 料,然後記錄隨著時間流逝,受試者可回憶的資訊量。在實驗室中,研究者要先用聯想法讓受試者記得某些資料,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記錄受試者回憶的量,經過的時間可以分、時、月、年為單位,在受試者回到實驗室時,要給他看之前的資料,讓他回憶出其聯想到的關鍵字,以他回答的正確率作為回憶分數。 在實際測驗時,又可以分為兩類:依序回憶法(serial recall method)和自由回憶法(free recall method)。 依序回憶法限制受測者依照一定的順序回憶,自由回憶法則不限制。一般而言,依序回憶法的難度較高,因為這是要受試者把他之前學到的東西完整表現出來,包括學到各項資料的先後順序,故後者較前者記得較多。在回憶正確率中,依序回憶法和自由回憶法前幾個資料和最後幾個資料都會記得特別清楚,而中間的資料會比較模糊不清楚。這在前面長期記憶的序列位置效應有提到。

2. 再認法(recognition method)

再認法會對受試者呈現已學過材料與其他無關材料,並要求其辨認,讓受試者分辨他學過哪些沒學過哪些。考試測驗卷上出現 的是非題、選擇題等,都是以「再認」測量學過的知識。由於「能認得」未必可等同於「能記得」,一般而言再認較回憶來得容易。 Roger N. Shepard在實驗室中使用再認法測量記憶的問題,首先讓受試者看過五百四十張單字卡,單字卡上面各有一個常見的英文單字,再來呈現一系列的單字卡,上面有他學過的「舊字」和沒學過的「新字」,結果正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而如果不用單字,改用彩色圖片,正確率更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代表圖像的再認度比單字還要高。

3. 節省法(saving method)

又稱為再學習法(relearning method),也是測量記憶的方法。實施節省法時,會要求受試 者再次學習以前學過的材料,並達到比初次學習時更熟稔的程度。通常再次學習時所需 要的練習次數,會小於初次學習。透過紀錄兩次學習需練習的次數,可以計算出再認分 數,分數越高,記憶力越強。 節省法再認分數計算公式:(初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再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初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100%

(五) 記憶的建構性

有時候,我們記憶的東西其實比我們實際經驗的要來得多,或是在某些方式上不同於現實經 驗。心理學家在研究人們如何處理和記憶有意義的資料上得到了一個新的觀念:記憶作用是 一種連續性之主動、建構性的知覺歷程。根據這個觀點,當我們在進行記憶 -- 組織資料使之 有意義時,通常會添加一些細節讓整個結構較為完整,或者改變一些情節,使資料與個人記 憶貯存中的其它訊息能夠更為協調。 當得到的訊息不完整時,我們通常會添補不足的部分讓它成為一幅「完整的圖形」,這就是 記憶的建構性歷程,對不完整的圖形也會有類似作用。在記憶作用中,這個歷程可能包括把 資料並入一個我們認為有意義的背景中,或者是推論出行動之前的事件——比如行為者所沒 有表明的動機及預期的結果。舉例來說,我們看到兩位朋友剛好要離去,並聽到一位說: 「……在十點到十點半之間。」我們可能會「記憶」聽到他們在計畫下一次見面的時間,雖 然實際上他們可能是在談論完全不同的話題。 改變訊息使它符合記憶中已經存在的記憶知識是一種扭曲的作用。當一個新的想法或經驗與 我們的價值觀、信念或強烈感受到的情緒有所不相容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加以改變,使之與 我們的概念保持一致。

1. 先驗圖式

建構性歷程的研究是研究記憶最為有趣的一個方向。這研究主要是在探討人們如何組 織、解釋和保留有意義的刺激輸入。研究者所持有的一般性原則是:你記憶的方式以及 你記憶些什麼,決定於你目前的情境以及你已經知道的事。 大部分我們所知道的事物是以先驗圖式(schemas或schemata)的方式貯存起來。先驗圖 式是指我們對特定的物件、人、情境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所持有的先入觀念,先驗指先於 經驗獲得的知識,圖式則指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網絡。先驗圖式導致我們主動預期在 各種概念和範疇的未來樣例中,將會發現那些屬性。 舉例來說,「成年禮」這個名詞可能會喚起大部分學生一幅大家集中在講堂,看著小時 候的照片,並為父母奉茶這樣的畫面。這就是我們對「成年禮」的先驗圖式,但對原住 民來說,「成年禮」所引發的將是另一種相當不同的先驗圖式。

2. 目擊者的證詞

在國外法庭上的陪審團往往相當側重目擊者的證詞,因為目擊者宣稱他們在事件的現 場,親眼看到事件發生的經過。但假使記憶會經過我們重新建構以調和先驗圖式,那這 些目擊者的證詞有多大比例可以信任呢?心理學家羅福特(Loftus,1974)及他的同事在實 驗室中證實,即使目擊一個場景,我們仍能被輕易地誤導以致記憶並沒有發生過的事 情。 建構性記憶的能力不僅在取得準確目擊者證詞上製造了難題,也可能遮蔽我們對某件事 實或真相的視線。儘管有些缺失,但建構性記憶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層面,建構性 記憶經由提供正確的背景使我們理解、解釋、記憶最少或片段的證據,因此有助於我們 對世界的觀點變得合理且具有意義,若沒有建構性記憶,我們的記憶將只是一部抄寫下 來的文稿,失去豐富性和趣味性。

3.記憶建構:長效增益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

1973 Tim Bliss與Terje Lomo刺激穿透神經紀錄齒狀回粒狀細胞,發現一連串高頻刺激(100 Hz, 30 s) 可使粒狀細胞對以後刺激會產生較強的反應,且可以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這個現象被稱為長效增益作用。它有一些特質使其深受重視,被視為學習與記憶的可能細胞機制。

長效增益作用協同性(cooperativity):低頻低強度刺激連續給予,不能導致細胞膜強大的去極化作用,不會產生LTP。若將刺激的強度與頻率提高,則很快會產生LTP。而且LTP的效果有累加的作用。高頻刺激的次數越多,效果越大,也越持久。有如學習具有練習效果一般。高頻強烈刺激的必要性顯示出有足夠輸入的興奮扮演關鍵的角色。這種需要足夠數目足夠強度輸入才能留下記憶痕跡的特性謂之協同性。足夠的輸入強度使得突觸後細胞能有相當興奮。

長效增益作用專一性(specificity):CA1之錐形細胞(pyramidal cells)的頂部 樹突apical dendrites具有兩輸入:來自CA3的薛佛分支Schaffer collateral(SC)與來自異側同區域的交聯纖維commissural fibers (CF)。 如果只在SC給予高頻刺激,則以後只有SC的測試會顯出LTP,而CF完全沒有接受高頻刺激,在測試時不會產生LTP,雖然兩個輸入共享一個突觸後細胞。反之亦然。故光有突觸後興奮不能保證該細胞每一突觸皆興奮。 這樣的結果顯示LTP對於輸入的神經具有專一性。一如學習時只會記得讀過的資料,沒有練習的材料就不會有好的記憶一般。

長效增益作用聯結性(associativity):長效增益作用具有聯結性。一個弱的輸入給高頻刺激不會產生LTP;一個強的輸入給高頻刺激會產生LTP。但是如果弱輸入與強輸入同實施與高頻刺激,則這個弱的刺激便可以產生 LTP。這種LTP謂之聯結長效增益作用 (associative LTP) 。或者兩個原本各自不足以興奮突觸後神經的刺激一起出現,就足以興奮突觸後神經,並同時造成LTP,以後任何一個刺激出現皆可興奮突觸後神經,顯示兩個特質已經透過共同興奮突觸後細胞而聯結。所以,聯結性LTP的存在可以使刺激相互聯絡,形成一個共同的細胞集團(cell assembly)。

長效增益作用與Hebbian Rule:Tom Brown利用電生理技術固定突觸後細胞電位發現,只將突觸後細胞去極化,突觸前不刺激,不能引發LTP。 固定突觸後的細胞不產生去極化,突觸前給予高頻刺激也無法引起LTP。唯有兩者具備,才能引起LTP。 直接將突觸後細胞去極化,突觸前只要低頻刺激加以興奮也可產生LTP。這些結果顯示突觸前後細胞共同興奮是引發LTP充要條件。 這種運作使得神經細胞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證實Hebb所提出的法則得到。於是產生LTP突觸通常被稱為Hebbian synapses。 產生LTP依賴突觸後NMDA受體,它偵測突觸前後同步興奮。突觸前的興奮釋放出麩氨酸加突觸後興奮是啟動NMDA受體的關鍵。 NMDA受體興奮會打開鈣離子管道,鈣離子一旦進入細胞,就會造成突觸結構與聯繫的改變,增加受體數目,促進神經傳導素釋放。

長效減損作用(Long term depression): 低頻刺激會產生長效減損作用(long-term depression)。其特徵和長效增益作用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 1.具有輸入專一性 2.可長久維持 3.需依賴NMDA受體與鈣離子 4.不同於LTP之酵素介入 5.刺激頻率較低,所需時間較久。(LTD:1 Hz, 10 min; LTP 100 Hz, 1 s)。 6.涉及的細胞內生化反應不同。 7.LTP/LTD代表神經系統可以因為經驗而改變其聯結的強度。但是LTP 不全然代表記憶生成,LTD也不全然代表記憶減弱。只代表細胞聯結變化。

關於長效減損作用(Long term depression)的分子機制如下: Long term depression因為興奮性突觸後電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頻率較低,使膜電位去極化程度無法讓所有NMDA上堵住通道口的Mg2+釋放,進而使進入的Ca2+減少,較少的Ca2+濃度活化去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讓原有AMPA去磷酸化以減少離子通透性,進而造成長效減損作用(Long term depression)。 另外,長效增益作用(Long term potentiation)會造成突觸後神經元膜上AMPA容量(post synaptic AMPA capacity)增加,此機制與PSD-95蛋白質相關,PSD-95能讓更多AMPA可以放上細胞膜;相反地,長效減損作用(Long term depression)則會造成AMPA離開細胞膜,然而這部分的分子機制仍有待研究揭秘。

(六) 記憶研究的方法論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遇見各種讓人尷尬的記憶現象。例如有時候努力想回憶的事情記不起來,不過卻能簡單的回憶出相關的另一件事。這種現象稱為記憶失誤(memory slips)。比如說在街上遇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一下子記不起來他的名字,卻意外地想起了他的綽號。有時候很熟悉的事,在某個關鍵的時刻偏偏就是想不起來,這種記憶阻塞(memory block)的現象,對於有考試症候群的人可能體會很深。在這種情況下,明明有事先準備做某件事,卻實際上去做了另外一件事,看起來似乎心不在焉(absentmindedness)的樣子。還有另外一種情況,自己很確定明明知道正確答案,不過在當時就是想不起來,一旦答案出現,就可以立刻正確的辨別出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記憶的性質又是什麼?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記憶?我們又該如何測量和評價記憶表現呢?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記憶的處理

人們在特定記憶作業上的行為方式稱為記憶表現。記憶表現可以用不同的指標來測量。例如,回憶的精確性、再認的速度、表現的主觀方面(人們判斷他們對給定記憶作業所花費的努力)等。記憶處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記憶的獲得、訊息的保存和訊息的提取。人們對刺激的記憶可能是有意的(intentional)、也有可能是無意的(incidental)。當記憶作業是有意的,獲得的處理是外顯的編碼;在無意的記憶作業中,受試者不是有目的的進行學習,獲得的處理稱為不隨意編碼或不隨意學習。傳統的觀點認為外顯編碼比隨意學習會導致更好的表現,但是近期對內隱記憶的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不經過外顯編碼的學習可能比有意學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1. 外顯的回憶(explicit remembering)

如果記憶的處理和先前經歷的有意識的回憶有關就稱為外顯回憶。外顯回憶既可以是有意的(intentionally),也可以是不隨意的(involuntarily)。例如說,你可以有意識地回憶某個親朋好友的生日,也可能有些時候一些往事會自動浮現在腦海中。這些情況均屬於外顯的回憶,因為它們都在記憶的意識層面。

外顯記憶通常用回憶和再認來測量。再認是指決定某項目是否是先前出現過的項目。回憶是從記憶中生成或提取訊息。回憶又可以分為線索回憶和自由回憶。因為回憶比再認還需要更多的心理歷程,所以除了一些特定的情況外,再認比回憶還要來得容易。日常生活生活中,人們常常能夠記住一個人的臉,卻忘了他的姓名,因為前者提供了比後者多的提取線索,使得再認比回憶簡單。另外一種情況是考試的時候,多選題往往比寫作文還要簡單。當然,如果選擇項目的相似性很大,那麼選擇題也會不容易,因為此時對所需的辨別力要求很高。

2. 內隱的回憶(implicit remembering)

內隱的回憶是指非特意地回憶先前的事件,但先前的經驗對當時的表現產生了影響,這些影響反應在受試者對一些作業的表現上。這乍聽之下似乎不可能,但是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卻常發生。如果說你宿舍的門上一直掛著門簾,每次當你進出房門時都要先開門簾才能出入。有一天,由於某種原因所以宿舍門上的門簾被撤走了,可是你下意識地在出門的時候揮了一下手,想要撥開門簾,卻發覺少了往日一樣的觸覺時,你才意識到門簾已經被撤走了,並且理解了剛才自己自然地做那個動作的原因。當你看見門的時候,就「回憶」起了以前在這個地方的動作訊息,而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正在提取這種訊息。這種對提取的意識性只有當缺少往日的觸覺訊息負回饋的時候才出現,這就叫做內隱的回憶現象。

由於內隱的回憶人們常常都意識不到,所以研究的方法有別於傳統的測量方法。研究者們創造了多種類型的測驗來研究這種記憶現象。例如模糊字辨認、詞彙決定、知覺辨認、同音字拼寫、偏好判斷、習慣化、人臉辨識……等等。

3. 記憶研究中的自變項的性質

記憶研究中一個關鍵的目的是辨別影響記憶表現的因素。這些變項在幾乎所有的作業中都會發現,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類別:機體變項(organismic variable)、先行變項(antecedent variable)、作業變項(task variable)。記憶研究就是要探明這些變項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以及在什麼條件下會影響記憶的表現。

機體變項是指影響一般記憶表現的永久性或相對永久的機體特性。例如說個體的智力水準、集中注意的能力、注意廣度、成就動機和身心狀態等等。先行變項是指暫時影響機體水準的變項。例如睡眠、藥物對集中注意程度的影響,獎懲對動機水準的影響等。作業變項由給定條件下的一些特性組成。主要有四種類型:(1)指導語變項:透過指導語要求受試者如何執行記憶的作業,例如指導語中是否要求受試者在記憶時形成視像會對記憶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又如研究內隱記憶時所採用的配對比較方法,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在作業形式的內部心理操作上都一致,僅靠不同的指導語來分離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操作;(2)呈現變項(presentational variables):透過刺激呈現的不同方式影響記憶的表現,例如刺激呈現的時間長短對於最終的保存會有所影響;(3)刺激變項:透過呈現不同類型的記憶材料來影響記憶的表現,例如有意義的材料比無意義的音節更利於辨識與記憶。有些研究採用現場實驗,這個時候工作間、場所或者娛樂場地均會成為變項。即使是實驗室實驗,實驗的環境條件的變化,也可能會影響記憶的呈現。

記憶表現的評定
1. 初級測量(primary measure)

有很多方法可以測量某一個人對某件事的記憶。所有的初級測量都能反應出記憶中含有多少訊息。一種比較典型的操作性定義訊息量的方法是用精確度來表示。對於一個主題,如果受試者答對了所有的題目,那我們通常認為他已經掌握了相對的訊息;如果受試者對各題回答得均不正確,那麼我們常說他對某事一無所知。這種測量方法常常會引起爭論,因為即使受試者答錯了所有的問題,也不能說他對某事一無所知,而可能是因為所測量的問題沒有給受試者機會讓他表現出他對此事的了解程度。

當我們在評定記憶的時候,有一種比較嚴格的方法是:只有在受試者每個反應都很精確而且嚴格按照原來的順序時,才被判定為正確。另外一種較為寬鬆的評分方法是如果受試者能記住原先呈現材料的中心思想,就可以得分,但這種評分方法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記憶中可能包含原先材料中沒有的項目,這就讓評分會比較複雜。另一方面,受試者省略的項目常被認為不在受試者的記憶當中,其實省略並不一定代表不知道。有時候受試者是由於太緊張或暫時的阻塞而無法回憶。一些學生經常在考試的時候出現這種螢況。考試時可能出現的另外一種情況是當考生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往往會用猜測的方式來答題,有時候僅靠猜測也會得出正確的答案。所以很難確定某個回答是真正在他的記憶中,還是是受試者用猜測得出的,除非有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受試者確實擁有某種知識。同樣地,當人們不願意表露已經知道的某事時,他們可能會回答不知道。要證明這種情況的存在也需要額外的知識,在通常的再認測驗中,猜測的可能性就更大。

2. 次級測量(secondary measures)

記憶的表現也可以透過次級測量來評價。次級測量不是考慮正確提取的訊息量大小,而是關心記憶有哪些方面,是對記憶訊息進行質的評價。其中一種類型是回憶或再認項目所需要的時間,通常記憶得越牢固,訊息提取得越快,提取時所需的反應時間越短。例如,向受試者呈現一張慈表,透過按鍵盡快地回答。如果受試者回答正確,那麼反應時越快說明記憶越牢固。另一類型的次級測量是檢查受試者對學習和提取的主觀情感和態度。例如:讓受試者對自己的回答做出自信心評價。

3. 初級測量和次級測量的關係

初級測量所包含的記憶歷程可以由次級測量來提供。但是兩種測量之間的關係不是一一對應的。例如說一個人如果對學習材料很熟悉,那麼他的記憶反應速度當然會很快。這種情況下兩種測量之間的關係是相關的。但是雖說記憶越牢固,反應越快,但是有時候沒有記憶僅憑猜測也會做出快速的反應。所以如果研究者僅僅憑藉反應速度就下定論的時候,很可能會做出錯誤的結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正確—速度權衡(trade off)。由於同一情境下,人們所感受到的壓力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很難確定速度(次級測量)與準確性(主測量)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

傳統記憶作業

過去人們主要進行外顯得測量,測試常常在實驗室裡頭進行,作業是對先前呈現過的材料有意識地提取。回憶或再認時使用的材料有言語項目(單詞、數字、無意義音節、句子或段落)、幾何圖形、人物臉譜或是圖畫等等。

1. 自變項的變化

Ebbinghaus之後的幾十年,許多心理學家仍舊遵循他的研究方向,探討人們如何進行簡單的記憶處理,和先前幾個章節提到的一樣。通常,這些作業要求學習無意義音節表或是單詞表。為了確保項目呈現的精確性還有連貫性,人們發明了一種東西叫做「記憶鼓」。透過記憶鼓,實驗者可以變換一系列可能會影響記憶效果的自變項,比如說熟性、意義關聯程度、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相對頻率以及單詞的抽象程度等。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與電腦的廣泛使用,一些透過精心設計的軟體已經可以取代記憶鼓而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為了方便今後的研究工作,有一些研究者從不同方面將單詞進行了分類。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因素並不相互獨立,例如:抽象性和熟悉性之間就存在相關,具體的單詞常比抽象的單詞更常出現,熟悉度更高。一旦熟悉度高、使用頻率高、具體和相互關聯的詞一般都會提高記憶。所以在選擇詞表的時候要很小心,不要不小心錯誤解釋了自變項的效應。

2. 記憶能力的評價

評價記憶有一些標準的方法,通常要求受試者學習一個詞表,然後要受試者按照順序回憶,這個程序我們稱呼它為「系列學習」。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詩歌、單字等材料的學習都叫做系列學習。檢查短期記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測量受試者能正確按順序回憶的最大項目數量。有時候,我們會允許受試者用任何順序回憶項目,這種方法則稱為自由回憶學習,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系列位置效應。還有另外一種線索回憶,在測試的時候給受試者提供一些線索,而這些線索是一些潛在的自變項,可以從許多向度來變化。例如:為了幫助受試者回憶「紅」這個字,線索可以是語意的(一種顏色),也可以是詞形的(糸部),還可以是語音的(ㄏㄨㄥˊ),而且線索越多,對於受試者來說操作越好。配對聯想學習程序是線索回憶的一種,在這個程序中,給受試者一對對單詞要求識記。每對單詞前一個項目叫做刺激,後一個項目叫做反應。學習幾遍詞表之後,隨機呈現刺激詞,要受試者回憶相應的反應詞。詞對之間的特性可以變化,像是它們的關聯程度、模糊程度和抽象程度,研究者可以考察這些特性是否會對學習與記憶產生影響。這種關於配對學習的研究對於外語學習和教學的改進很有幫助。

再認測驗通常有兩種形式:多選題和是非題。實驗室中進行再認測驗常常採用學習─測試程序。給受試者呈現一系列的項目,其中只有一半是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過的,受試者要判斷出各項目是「新的」(先前為呈現過)還是「舊的」(先前已經呈現過)。結果可以用信號檢測法加以統計。這種方法有一種變形的形式,叫做「單項目探測法」(single-item probe technique)。探測法要求受試者學習一個短的詞表,然後出現一個探測項。如果探測項在詞表中,受試者就反應「是」,如果不在詞表中,就反應「否」。受試者的反應透過盡快按按鍵來表現。不過由於經由這種方法測量到的結果,受試者反應的正確率通常很高,所以常常將反應時作為主要的依變項。

新近的記憶作業

上述傳統的記憶作業雖然有實用的價值,不過若是只憑藉它們來理解人類記憶的多樣性還遠遠不夠。因為很多記憶現項和特定的作業相連,自變項在不同的作業中產生作用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從事記憶研究蛇後,必須仔細選擇要研究的某種記憶現象的作業,比較不同作業之間自變項的效應。

(七) 記憶的分類

記憶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以及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

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情節記憶是指一個人過去所親身經歷過的,發生在可明確指出的特定時空的個人經驗,例如一個人在開學典禮中的經歷,或是記憶中在自己婚禮發生的事,都可以算是情節記憶的一部分。

情景記憶是跟自身相關事件(時間,地點,相關情緒,以及其他語境,知識,時間,地點,知識為何)的記憶,可以明確陳述或變相。它是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發生的過去個人經歷的集合。例如,如果一個人在6歲生日時記得這個派對,這就是一個情節記憶。它們允許個人以比喻的方式回溯,以記住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發生的事件。語義和情境記憶共同構成了聲明性記憶的範疇,它是記憶的兩個主要部分之一 - 另一個是內隱記憶。 “情節記憶”一詞是由涂爾文於1972年創造的。他指的是知識與記憶之間的區別。知道更具事實性(語義),而記憶則是一種位於過去(情節)的感覺。

涂爾文已經完全定義了情景記憶回憶的三個關鍵屬性。這些是主觀的時間感(或心理時間旅行),與自我的聯繫和自主意識。自主意識是指一種特殊的意識,伴隨著記憶的行為,使個體能夠在主觀時間內意識到自我。除了涂爾文之外,其他人還提到了回憶的重要方面,包括視覺意象,敘事結構,語義信息檢索和熟悉感。記錄到情景記憶中的事件可以觸發情節學習,即由於事件而發生的行為變化。例如,被狗咬傷後對狗的恐懼是偶然學習的結果。情景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回憶過程。回憶是一個過程,它引發與特定事件或經歷相關的上下文信息的檢索。

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

語意記憶代表了一個人對通泛知識的理解,而與單一發生過的記憶事件無關,就如同一個人分辨不同種動物的能力,或是在學校學習過的科學知識,獨立於特定的時空記憶。

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


記憶的生理機制

就如同被儲入DVD、隨身碟的資訊一般,LTM最終也將被存入大腦之中。LTM維持記憶與大腦神經元之間聯繫的強化息息相關。當這些由神經建構的網絡更加頻繁地對彼此發送訊號時,神經元的畫學突觸在連絡上會變得更有效率,而這些變化創造了記憶。這個過程便稱為「長期增強作用」(LTP,longterm potentiation),是指加強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以達到更經常刺激的結果。當然,由於突觸的改變並非瞬間一蹴可幾的,所以LTP也是循序漸進。我們將LTP發生與記憶儲存的週期合稱為固化(consolidation)。

LTP主要發生在突觸上的改變,故神經傳遞物以及賀爾蒙都有機會影響到記憶的生成。如:壓力大時,人們會分泌更多的麩胺酸(Glutamate),而麩胺酸這種神經傳遞物質會促使記憶的生成(LTP),我想這也是考前我們似乎能記比較多的原因吧!此外血清素(serotonin)、腎上腺素(epinephrine)、雌性激素(estrogen)皆有助於記憶的形成。

有個迷思要澄清,便是記憶不僅僅發生在大腦的皮質而已;如外顯記憶中,海馬迴(Hippocampus)便扮演了記憶前處理的重要腳色。海馬迴幫助我們編碼使我們能夠更清楚兩件不同記憶之間的連結(Eichenbaum,1999);此外,海馬迴也可切換記憶,短暫地把記憶引導到大腦的其他部分,如皮質。少了海馬迴,我們的外顯記憶將變得效率低下且雜亂無章。除了海馬迴外,小腦(cerebellum)和杏仁核(amygdala)分別是處理內隱和情感記憶。

遺忘的現象

  記憶是人腦儲存資訊的形式,但人腦不可能無止盡的存下所有資訊,而遺忘就是刪除資 訊的機制。遺忘是記憶機制中極重要的一環,它能使人過濾掉多餘的訊息,僅保留重要的部 分,並藉此減輕大腦空間壓力。牽動著遺忘的因素非常多,時間、心理狀況、生理狀態、還 有事件本身。有趣的是,相對於人對記憶所擁有的主動權,遺忘卻是人所不能掌控的,通常 人能夠主動選擇去記憶但無法選擇遺忘。記憶遺忘來自多個因素:消退、干擾、提取失敗以及抑制。干擾可來自事件之前的干擾,稱為前向干擾;也可以來自事件之後的經驗,稱之為逆溯干擾。提取失敗可能來自於以提取出的訊息阻擋了當下的提取歷程,也可能是在提取之前訊息時抑制了競爭的訊息。人們也可動機性的抑制某些訊息的保留,來達成行為目標。

記憶與遺忘: 提取記憶有兩種形式:回憶(較難)(例如:給予一點點線索,說出全貌)與再認(較易)(給予內容看是否認得)。

一般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常以考試來測試學生提取記憶的能力 。考試題型舉例:當出是非題時,為單一測度;而選擇題則屬於強迫選擇 。

(一) 遺忘的速度

1. 學習與保留曲線

保留曲線通常用以說明學習過後中長期記憶的的保留情形或者遺忘情形,又可以稱為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此曲線將學習後保留的量隨時間流逝產生變化的情形繪成一條曲線,其中橫軸表示學習完成後經過的時間,而以縱軸表示記憶保留的百分數。這一曲線是心理學家赫爾曼·愛濱豪斯依照自己所設計並實行的實驗結果所提出的。在他所設計的實驗之中,要求受試者(在本實驗中為他自己)記憶一些毫無意義的亂數字母組合,並在每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後要求受試者覆誦,以此檢查受試者的遺忘率,得到了這一曲線。因此,這一曲線又被稱為愛濱豪斯遺忘曲線。愛濱豪斯認為,記憶可以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這二種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記憶的保持隨時間的變化有顯著差異。人平時的短期記憶的建立過程是人以其專注的學習去處理輸入的信息後獲得。此種短時記憶再經過進一步強化後才能成為長時記憶。長時記憶並不代表他就能夠長期維持,如果不經過及時的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仍會被再次遺忘,但如果經過了及時的複習,長時記憶就能夠繼續保持下去。然而針對愛濱豪斯所設計的實驗,卻也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愛濱豪斯所設計的實驗,因為是記憶毫無意義的亂數字母組合,而使此實驗缺乏可比性及參照姓。在此實驗中,也未確實區分再認知的遺忘及完全遺忘。

在愛濱豪斯的實驗中,他也比較了記憶不同種類東西所需要的時間,若要記住12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需要反覆覆誦165次、若要記住36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需要增加反覆覆誦次數至54次,然而若是要記憶住六首詩中的480音節卻只需反覆覆誦8次,由此可知紀錄有意義的素材相較於全無意義的素材來的更加容易,也因此可畫出不同種類的記憶曲線。若將記憶12個沒有意義的音節、36個沒有意義的音節、六首詩中的480音節的記憶曲線一起畫在座標平面上,在短時間內可發現36個沒有意義的音節之記憶曲線會下降的最快,也就是最陡;而六首詩中的480音節之記憶曲線則是下降最慢、圖形最不陡的,在長時間下,則是36個沒有意義的音節之記憶曲線在最低點:而六首詩中的480音節之記憶曲線在最高點。

除了會因為記憶事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記憶曲線,也會因為每個人先天的生理特點,或是後天的生活經歷而有不同,導致有著不同的記憶習慣、記憶方式、記憶特點而造成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記憶曲線。

記憶曲線(The Memory Curve)

(1) 初始效果(Primacy effect):進入長期記憶,清楚記得

(2) 新近效果(Recency effect):仍在短期記憶,清楚記得

(3) 中間項目:正要進長期記憶且短期記憶還未形成,比較不能記得 →系列位置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指人們對於先發生與最後發生者有比 較深刻的印象

保留曲線通常具有兩個特徵:第一,在停止練習之後,曲線最初呈陡降現象,代表記憶的快速消退,其後遺忘速度則漸漸 緩慢下來,使曲線逐漸呈現平緩樣貌,而這樣的圖形也代表著遺忘的過程並不是以固定速度再遺忘,而是會因時間的差別,在記憶的最初階段時快速地遺忘記憶,在一段長時間後仍寄的的則非常不容易被遺忘;第二,曲線最後不會和橫軸相交,表示學過的材料並不會全部被遺忘,仍會有少數殘留。 保留曲線的形式有很多變化,其變化通常受兩種因素的影響: 第一,學習材料的性質,如果所學習的材料大多屬無意義的音節或勉強背誦的數字(例如愛濱豪斯創造此曲線時所使用的無意義字母組合),則停止練習後將快速遺忘,保留曲線陡然下降的情形更為明顯,而若為有意義、系統的技能學習,記憶的保留量則會有顯著的提升。 第二,測量記憶的方法,茲介紹如下。,再認法,節省法居中。 (一)回憶法 又稱復現法;再生法,主要測量短期記憶,比較困難,所以測到的保留量較少。又可細分為二種 (1)自由式回憶,並不規定材料回憶的順序,不限制材料在回億過程中出現的先後。 (2)序列式回憶,與自由式回憶相反,要求回憶時必須依循學習材料時所使用的順序。 (二)再認法 學習者對於學過的資料重現眼前,予以確認。比較容易且最為常用,所測到的保留量也較高。再認作用之所以能發生,需要時間與空間的定位以及熟知之感兩大要素,是舊經驗與新印象聯合的結果。ex.選擇題考試 (三)節省法 又叫再學習法,學習者重新學習他以前學習過的東西時的效率。難度以及保留量介於以上二者之間,較少使用。

(二) 遺忘的原因

1. 記憶痕跡的消逝——消退理論

對遺忘的一種解釋是消退。消退是指如果訊息不被運用,就會逐漸喪失,這樣的說法看 似合理,但問題之一為人們經常回憶起很久以前的往事,單靠消退理論並無法解釋為何 有些記憶短期後便消失,有些卻長時間保存完好。 心理學者提出記憶痕跡的理念來解釋學習、記憶、遺忘的歷程。他們認為經過學習活動 後,在腦部會遺留一些痕跡,亦即學習的結果會在大腦上留下變化,使大腦皮質產生深 淺不一的皺紋。學習後若經過一段時間不再練習,則原來留下的痕跡經過新陳代謝作用 之後,會逐漸變化而消失,形成遺忘,然而目前腦部痕跡的說法只是假設性的推理,並 無生理學上的驗證。

2. 記憶的干擾——干擾理論

記憶與其說是喪失了,不如說是被抑制或受到其他記憶的干擾。簡而言之,指新舊學習材料的彼此影響,依發生的時間順序可以分:

(1) 順向干擾 (Proactive interference):

舊記憶影響新記憶的提取和存取 ,例如: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心理學測驗中想起生物學的內容 ; 朋友重辦手機門號後,當你想打電話給他時,會回想不起新號碼,是由於舊號碼的干擾。

(2) 逆向干擾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新記憶影響舊記憶的提取與存取,例如: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生物學的測驗中想起心理學的內容。

干擾抑制的克服

(一)近因機制與干擾抑制

熟練地操作者具有的記憶能力能夠滿足工作記憶的需要,他們能透過兩種不同的機制來克服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即近因和精細編碼。傳統的學習理論將近因效應歸因於短期記憶中的儲存。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長期記憶中儲存的訊息(幾天前或幾個月前的儲存)也有近因的現象。Baddeley和Hitch發現,對近期某類訊息的良好回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也許與時間段上的暫時分離有關。只要近期編碼與先前編碼的暫時分離能十分充分,使得此次編碼富有特色,那麼提取就會是精確的。即使是不熟練的受試者也常使用相同的提取結構來編碼詞表並能提取新近的項目。由於記憶技能的獲得,編碼和儲存項目的精確性在增加,近因和暫時的分離可以作為中介成為可靠提取的有效線索。記憶專家的操作反映了他們能對近因訊息進行熟練地使用。在數字廣度作業中,要求記憶專家同時進行言語報告,分析報告的結果顯示,在回憶詞表之前,他們均以相反的順序提取數字編碼。而且,他們在數表呈現過程中對數組進行編碼時,不斷回憶起測驗早期遇到的相似的數組。通常被回憶起的早期數組與當前編碼的數組有兩個相同的首數字。另一項利用Brown-Peterson範例的研究發現,受試者第一次的回憶很精確,而且訊息的消退不是中間插入活動所用時間的函數。只是在重複三、四次後,前攝干擾逐漸累積,出現典型的結果,即回憶是干擾活動時間的函數。Walter Schneider等人認為用近因可以解釋這種現象。而且,他們透過綜述發現,每次嘗試之間若間隔時間長(兩分鐘左右),那麼就可以消除干擾,將回憶水準恢復到第一次嘗試時的時候那樣。如果呈現的訊息可以透過與相應類別的線索的聯想來編碼,那麼類別線索可以做為後來回憶的提取線索。 近因機制還可用來解釋其他一些發現。如前攝抑制的釋放可以認為是呈現事例類別的變化;多重近因效應可以解釋為是由於混合詞表呈現了不同的類別等等。總之,即使同樣一個線索有許多連續的聯想,進行可靠的提取仍然是可能的,只要停留的時間夠短,使得近期的儲存保留了暫時的特性。熟練的活動如果依賴以近因為基礎長期工作記憶,那麼事後回憶的結果可能很糟糕,因為最近期的結果的暫時特性可能會迅速衰退。另一方面,當熟練的受試者需要長時間的保留訊息的時候,他們會生成比簡單聯想更精細的編碼。記憶專家們會使用一些特定的技術來對刺激進行精細編碼。

(二)精細編碼與干擾抑制

許多熟練的活動所要求的工作記憶無法滿足長期工作記憶的近因機制的要求,而要求將當前的訊息和長期記憶中儲存的訊息進行整合(例如:閱讀理解活動)。透過編故事來幫助記憶的方法揭示了理解的作用和有效性。若能將無關的項目儲存在長期記憶的各種複雜的相互聯繫的結構當中,回憶成績就會提高。當不熟練者利用這種技術來儲存和提取的時候,通常速度會很緩慢。但是對於專家來說,在字的專業領域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對訊息進行快速的存取。經過精細編碼,一般受試者可以對訊息進行快速的提取,專家可以避免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干擾。 研究長期記憶中干擾效應常用範例是Anderson的事實提取實驗。Anderson的方法是讓受試者記憶一系列句子,每個句子有一個主語和一個地點。結果發現,隨著主語和地點數目的增加,正確再認一個句子的時間曾長。雖然扇形效應對於獨立的事實具有可重複性,但是當一系列句子形成一個整合的表徵的時候,扇形效應再逐漸減弱,甚至出現相反的效應。當受試者記憶多主題的句子的時候,出現句子的主題數目的扇形效應。但是與主題不相應事實的數目對記憶沒有影響。如果再實驗前向受試者提供特定的訊息以便於其生成整合編碼,那麼會提高受試者對整合事實地再認運作。Radvansky發現,扇形效應在對客體位置描述語句中具有不對稱性。同樣的位置,客體數目的多少沒有產生扇形效應;而對於同一個客體,不同的位置數目有明顯的扇形效應。所以,在整合的記憶表徵當中,在同一位置儲存客體可以構成類似於Johnson-Laird所說的心理模型,因此可以在情境模型中加入相關的結構。但是用同樣的方式無法將不同的地點和同一個客體整合,至少受試者很難整合任意的位置。生成整合的記憶表徵正是課文理解時處理相似主題的正常模式。 對於熟練操作者工作記憶存在的干擾效應,Chase等人發現,受過記憶訓練的人的操作受幾種方式所影響。在檢測數字廣度的程序當中,連續呈現的數表上數字個數相同,這就使受試者可以使用相同的提取結構。結果顯示干擾效應在事後回憶中更顯著。雖然受試者經過訓練以後,均可以在事後回憶中記住三數組或者是四數組,但是除了最後一、兩個數表以外,他們不能正確回憶整個數表當中的確切順序。因為在事後回憶中,受試者將記憶過程中記憶術的種類作為提取線索,而不是提取線索結構本身。這樣,前攝干擾抑制了透過提取結構線索提取先前詞表的可能性。Chase等人還直接檢驗了最大干擾效應。實驗的程序是:首先給受試者呈現一個數表,簡短的停頓以後,呈現相同長度的另一個數表,然後要求受試者回憶兩個不同的數表,結果發現受試者不僅完整地回憶了第二個數表,第一個數表回憶的正確率為70%至100%。這與Frey等人研究象棋大師回憶棋局的結果一致。從受過訓練的受試者在記憶和回憶時的口語報告當中,Chase等人發現,這些受試者不僅將提取線索與數組一起編碼,而且將更高級的,組與組之間它所用的記憶術代碼模式,並在長期記憶中建立了數字序列的結構。除了編碼訊息和長期記憶提取線索之間的直接聯想外,受試者還建立了一個獨特的結構。此結構中的元素直接透過語意相聯繫。這些研究結果提示了,那些生成的結構可以抵制前攝抑制的干擾。而且,那些結構中的一個元素與提取結構中的線索相結合,通常可以允許受試者只對特定結構進行提取。但是,如果兩個語意相似的項目在不同的詞表中均與同一個提取線索相連,那麼回憶時混淆就有可能會發生。防止這種前攝抑制的方法是提醒受試者,現在的數表中有與先前編碼類似的數組。當先前相似的數組與同樣的提取線索相聯繫的時候,記憶專家會對兩數組之間的關係進行外顯的編碼,以使提取更加可靠。

3. 失去關鍵要素——舌尖現象

指對於某些特定姓名、名稱或單字等雖確定知道,但一時之間卻無法想起,猶如這些事物躍躍欲出,在舌尖上滾了一下,又縮回去的現象。舌尖現象與記憶有密切關係。當個 人在接受外界刺激時,會將其轉換成另一種抽象形式,以便在記憶中貯存備用,此歷程稱為編碼。其次,將經過編碼的訊息依記憶類別作長期或短期的貯存。最後是檢索,必 要時將貯存在記憶中的訊息,再經過心理運作的解碼過程,使其還原為原本的形式實際應用。 個體在對人名、物名及文字編碼時,同時將之編成形碼、聲碼、意碼,並將其置於長期記憶中的不同部位貯存。當原刺激物出現時,在檢索過程中或解碼順利時,則三種代碼 一起呈現的反應不致有誤。若只能解出形碼與意碼,無法說出正確的聲碼,發生提取堵塞(retrieval block),則形成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TOT)。難接近性(inaccessibility)與逼近感(sense of imminence)是界定舌尖現象的兩個關鍵特徵,像是舌尖現象這種主動搜尋刺激以喚起相關的專屬反應的現象就稱為回憶(recollection)。
自從第一個研究在1966年開始之後,舌尖現象便受到廣泛討論。研究人員發現,關於在舌尖上打轉的詞語,人們可以記得與其相關的事情,而且一旦這個詞與被呈現出來,人們便可立即辨認出來。再後來研究人員發現了所謂的醜陋姊妹效應(ugly sister effect)的證據,簡單來說就是當為了找出正確詞語而搜索個人記憶時,人們卻會反覆想出一些錯誤的答案,相較於卡在舌尖上的目標詞語,醜陋姊妹的單詞是一些看起來類似且平常比較常使用的詞語。為了找出正確正確詞語,人們會嘗試各種技巧以便自行想出答案,但這可能是一個令人非常挫敗的過程,人們會描繪自己的內在並檢視外在的世界,以尋求解決之道,例如說嘗試聯想一些相關聯的事情,但有時候該詞語就是會沒有原因的突然出現。奇怪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當提供一個人線索時,有時候人們的表現反而更差,可能是因為當人們得到線索並搜索他們的記憶時,他們所想起的似乎就只有線索,造成找到答案的拖延。

4.動機性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

記憶並非總是美好的,某些記憶使人難過、焦慮甚至痛苦。因此,自我的意識不知不覺會將 這些記憶,透過遺忘來避免個人的不愉快;動機性遺忘是心理自我保護的方式,不代表會從個人的經驗記憶中不見,反而會從夢中等某些行為中表現。 佛洛伊德在1890年代曾以隱抑理論解釋因衝突或創傷,使人們主動且有益的把記憶埋藏進無意識或是另一個分裂自我的防衛現象。 創傷性事件通常伴隨離解,指失去和思想意識,甚至自我存在的聯繫,導致無法正確提取記憶。 隨著時間過去,曾經歷動機性遺忘的人可能找回他們的記憶,此心理防衛並不是將記憶永遠抹除,相反的,由於發生的事情通常震撼且對人生有重大意義,透過相似的行為再演訊號或是心理狀態放鬆,都有可能使這段被封存的記憶湧現。

5.機體性遺忘

相對於動機性遺忘,人腦也可能因為物理上的損傷而造成記憶能力失常,例如大腦顳葉、海馬迴、杏仁核與視丘等部位嚴重損傷,造成記憶力衰退。不論是外來創 傷或是大腦因年齡引發的退化,都有可能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是完全喪失。

記憶的有趣現象

記憶不單單只是「回想」如此簡單的一件事,特殊的條件往往會促成不同的記憶效果,或許 我們能多多利用這些有趣的現象來增加我們記憶的能力,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一) 用場景來回憶

對於在回憶事情時,往往從發生的場景開始回想,場景就像是回憶的催化劑,可以更好的回 想起當時發生的事情。例如:經過多年以後,回到第一次跟初戀情人約會的場景,一盞路 燈、一輪明月、一隻天鵝,那些原本深藏在記憶最深處的秘密,就會在腦海中乍現,回憶起 過去相處時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還有,想到什麼事情要做時,卻被其他事耽擱,而想起 有件事還沒做時卻想不起是什麼事,這時不如回到原點去吧,可能就會想起來了。 環境跟我們的學習記憶也有很大的關係。是否有些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在教室裡遇到大大 小小的考試都能迎刃而解,但是一換考場考試時卻失常呢?這也和學習環境的改變有關,因 為我們對記憶的場合有依賴性,換個地方後,很多習以為常的事都記不住了,這解釋了換考 場後失常的現象。有證據證明,人是有視覺訊息貯藏所存在的,稱之為記憶貯存所(iconic store)此處是將訊息以圖象的形式貯存,而此概念來自George Sperling的論文;影像貯存所可以容納幾個物件,但卻消失的很快,我們通常不會發現他們的消失。這些記憶是來自外在我們觀察到的環境。影像貯存所是將影像訊息暫存的所在,之後會在將這些資訊傳送到其他貯存所。

(二) 鎂光燈效應

不同於上面所講,依場景來達到回憶的效果,有些記憶是深深烙印在腦海中,無論如何都不 可能忘記,就像是剎那間,閃光燈「啪嗒」一聲,記憶像是照片般永遠停在那,都不會褪 色,每每回想起,都像剛剛發生一般,當時的燈光、氣味、感官,都如此鮮明。 舉例:長崎跟廣島被投下原子彈當天、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有些人會記得他們當時正在做 的事情,和周圍的一切,不論是過了十年、二十年,這些記憶都不會隨著時間淡去,永遠地 烙印在他們的記憶中。

1970年代,Browm和Kulik(1977)率先研究了負面情緒喚醒事件的記憶績效,發現這類記憶效果較好,他們將之稱作「閃光燈記憶」(flashbulb memories)。自此,有關情緒與記憶相互關係的問題,開始逐漸受到心理學界的高度重視。大量研究顯示,人們不僅對行刺國家元首這種舉國震驚的事件本身具有良好的記憶,並且對於事件時所涉及到的具體情境等細節訊息的記憶效果也很好。為此,有些心理學家主張存在某種關於情緒的特殊記憶機制,並把類似閃光燈記憶的諸如創傷性事件以及實驗誘發情緒事件的記憶統稱為情緒記憶(emotional memories)

(三) 以自我來記憶

每當我們得到新東西時,例如買了新手機、換了新鞋子、買了新車,是不是都有一種感覺: 怎麼我身旁的人都跟我一樣,用同種品牌、同樣的花色?其實是因為這些記憶跟自己最有 關,此現象稱為「自我參照效應」——身旁的東西若跟自己有關係,就會讓你有深刻的感 覺。 當事情跟自己牽扯上關係時,會讓記憶比較深刻,所以可以利用這點,將想記憶的事物帶入 自己的情境中,像是自己如何使用這項物品、要把它擺在家裡的哪個位置等,如此能加深對 此事物的印象。

(四) 前瞻性記憶與創造力

前面講述很多回憶「之前」發生過的事情、如何讓回憶更深刻。但現實中我們常要記憶很多 「之後」要做的事情,例如:生活中的待辦事項,明天跟朋友有約、後天要英文報告、哪天 要跟家人聚餐等。回顧性記憶與前瞻性記憶是相對的,但不代表一種記憶好,另一種就會 好,也可能只有其中一種好。以回顧性記憶來說,通常時間隔得越久,記憶的痕跡越來越 淡,越加消退,可是前瞻性記憶不同,反而是越久以後要做的事,越容易記住。

例如:一個月後要找老師口頭報告,在報告的一個月前,我們會經常在腦中想到報告的事, 但當報告日期快到時,可能就會突然忘記。通常這種現象的發生是因為時間壓力或心不在 焉,有時間壓力時,心理上會很緊繃,突然被其他事情打斷就很難再想起來要報告的事。但 大部分是因為我們心不在焉,例如:在家看電視看到一半,突然想和媽媽說件事情,但她不 在家,等到媽媽回來時你就忘了剛剛要對她說什麼事。又或是一邊看電視,一邊拿著電視遙 控器,當看到一半想轉台時,卻起身找遙控器,根本忘了在自己手中。有時候把眼鏡拿起來 掛在頭頂上也會發生找不到眼鏡的現象,這就屬於前瞻性記憶產生的現象。


創造力的本質: (1)包含五種認知能力: ※敏覺力:是指對周遭事物的敏感性,例如可以清楚地了解問題的重心,對周遭人物可以正確的察言觀色,若環境有所變化時可以很快地察覺之間的不同,評量敏覺力的方法之一是給學生一些物件(圖片、文章、物品)要求學生去發現問題,指出特點、缺點以及與眾不同之處,或則改進之道。 ※流暢力:是一種記憶的過程,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能夠想出相關的構想或答案的人,則其流暢力越高,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想火柴盒的用途,能夠說出越多用途的人,則其流暢度越高,基爾福特(Gullford)認為流暢力可以分為三種:(1)觀念的流暢力(ideational fluency)是指產生新觀念的數量,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想出任何有關「1+1」的答案,學生可以回答是2,王,無限......;(2)聯想的流暢力(associational fluency):是一種尋找關係的能力,也就是說,可以提出許多相同觀念的想法,例如,可以要求學生說出與快樂相反的字眼,學生可以回答:悲傷、失望、情緒低落等等,此種流暢力是許多成功作家所依賴的;(3)表達的流暢力(expressional fluency),是一種歸納及組織的能力,例如教師給一個成語,要求學生依照此成語盡可能的造出越多的句子。 ※變通力:變通力是指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照事物或處理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可以改變思考的角度、思考模式,並且突破傳統限制的能力,例如,可以問學生如果出門回家忘了帶鑰匙,可以如何進入家裡面呢?若學生可以想出越多不同性質的答案,則代表其變通力越高,變通力包含了兩種能力:(1)自發性的變通力(spontaneous flexibility),是指針對一個問題而能從許多不同的角度或層面來思考;(2)適應的變通力(adaptive flexibility)是指解釋或分析策略的改變,或者答案的改變,例如給予一段文章,要求學生解釋此文章的內涵,或者從文章中的不同角色來建構文章的名稱,此種變通力訓練應使學生避免觀念的固著,待人處事更加具有彈性,能夠體諒別人的立場。 ※獨創性:獨創性(originality)是指能夠想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觀念,是一種創造發明的重要能力,例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貝多芬編出了命運交響曲,科技的進步等等都是獨創力的表現,獨創力不僅指事物的發明或者是創造,尚且包刮有思想上的創作,例如作家,許多政治家也富含創造力的,例如甘地所堅持的不合作主義即非常的具有獨創力,因為通常人類解決紛爭的方式是透過武力,而甘地卻能夠以更為平和的方式來達到目的,顯現其與眾不同的智慧。 ※精進力:精進力(elaboration)是一種精益求精的能力,不斷的將觀念或事務加以改進,提升其品質。例如在作文或故事的創作中加入一些更精采的細節,將行動電話的手機發展的更精巧,將個人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化等等。 (2)創造力是指四種情意的態度: 創造力不僅是認知而已,在人格的方面也可以表現出創造力的特質,馬斯洛就指出創造力為自我實現人格特質的因素之一,創造力具有下列幾點態度: ※冒險性:有創造力的人往往是勇於冒險的人,包括在思想上及行動上對傳統、制度的挑戰,例如哥白尼發現地球繞日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愛因斯坦對於光的看法,直到近代的基因研究等等,都是需要極大的勇氣、智慧與堅持的。 ※好奇性:好奇心起因於對問題的懷疑,然後追根究柢,解開謎底。這樣的人不會人云亦云,具有自動自發的精神。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使用例如發現是學習(discovery learning),或者讓學生親自去操弄做實驗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挑戰性:具有挑戰性並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對自己有信心,以理性的方法,系統化的步驟去尋找問題,定義問題與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多給學生鼓勵,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挑戰,而且失敗時並不氣餒。 ※想像力:許多作品的發表、事物的創造、理論的提出等等都是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才可以達到的。 (3)創造力包含六個P: 創造力所包含的六個P為: ※創造的個體(person)是一位具有開放的心靈,獨立自主以及自我實現的人格特質。 ※「具有創造的過程」(process),這些創造的過程包含:懷疑、發掘事物的真相,提出假設、驗證等等。 ※「創造的產品」(product):創造的產品型式繁多,可以是一種思想的產物、物品、有形的或無形的,例如:理論、觀點、技術、工藝、樂曲、作品等等。 ※「創造的環境」(place),是一種支持創造的環境,這些環境可以是家庭、學校、公司組織,或社會、文化,例如美國的文化就比台灣的文化更鼓勵兒童的創造力。 ※「創造的壓力」(preesure)適度的壓力是有助於創造力的發展的,綜觀歷史,有許多發明都是因為在戰爭中迫切的需要,在強大的壓力下而創造出來的,例如說二次世界大戰的雷達、火箭、噴射機、原子彈的發明等等,對後代的影響都很巨大。 「創造的說服力」(persuasion),一項創造的產品,必須讓一般人或專家認同,例如所創造的新產品是否為一般大眾所樂意接受的,方便不方便使用?這只是一個原則,是有很多例外的,我們可以觀察歷史上有許多創造力的事物,但都超越了當時人們的想像或礙於人們自私的心理而無法實現,例如聯合國的組織即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做法,但其功能不彰,因為各國都有其私心。 (4)創造力的特點: 創造力的特點有下列四種: ※創造力必須在一種支持的環境上發展。 ※創造力可以發現在個人的作品上,是一種思考的能力,包含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力。 ※創造力是一種心理的歷程,其思考的運作可分為四個時期: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與驗證期。 ※創造力與人格特質有非常大的關係,有創造力的人不墨守成規,可以超越一般的思考習慣,勇於接受事物的挑戰。

(五)伸縮效應

相信大家有這種經驗,在玩高空彈跳的時候,跳下去的那5秒感覺過了5分鐘;開車突然小孩跑到你前面緊急煞車的那兩秒感覺好像過了半輩子;或是有人常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而在恐懼高壓環境下卻總是永遠不會結束那麼煎熬。為什麼會有這種明明是經過同樣的時間,在感覺上卻有時間伸縮的不同呢?

其實上述事件感覺到時間的伸縮,並不是在當下就感覺到時間變長,而是在後續回憶這段經驗的時候才感覺到時間的增加,也就是記憶被大腦動了手腳。記憶在這呈現的並不是事件當下的片段,而是經由大腦處裡過後的片段,可能是刻意或是無意識地替改變記憶。而當改變記憶造成時間感知的不同時,就稱為伸縮效應(Telescoping effect),一種與記憶有關的暫時性幻覺。

伸縮效應又分成向後延伸和向前伸縮,剛結束不久的事件會主觀上的向後延伸,也就是說上個禮拜才剪過頭髮,會感覺是一個月前才剪過。而相對於現在太久以前的回憶則會向前延伸,5年前去過巴布亞紐幾內亞觀光,卻感覺像是3年前去過一樣。而這兩種伸縮效應的區分點大致為3年,3年以上的回憶就會向前延伸,而3年內的記憶則會向後延伸,這是經由統計學所得到的結果。

這個伸縮效應可能對大家來說很模糊,可以做一個生活中的小實驗來映證伸縮效應。你可以手上戴著手錶,先看其他地方10秒鐘,等數到5、4、3、2、1,迅速移動視線到手錶的秒針上,這時會發現,你看到的第一秒鐘感覺會比後續的的2的3秒來的久。這類型的暫時性幻覺特稱為停錶錯覺(Chronostasis),原因是當眼睛接受到新的刺激時,會需要時間把畫面呈現在視網膜,並且傳遞到大腦才能看到畫面,這段時間理論上是看不到東西一片黑矇矇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人類看到的畫面應該要一直有黑影閃爍不停才對。事實上大腦為了彌補這段時間的空白,新看到的畫面會自動向前補償,以避免有黑影閃爍的情形,而結果就是你轉過頭看向秒針的第一秒也向前補償,因此同樣的畫面看了兩次,所感受到的時間也因此而伸縮。

(六) 舌尖現象(Tip of the Tongue(TOT)/Presque Vu)

有沒有在試著闡述事情、說故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字怎麼說就是說不出來呢?這個字往往感覺好像就快要說出來了,感覺、想法、畫面都有了,就是說不出來那個確切的詞彙。這個,就是舌尖現象,就像英文中說的,字好像擱淺在舌尖,就是說不出來(法文意思:接近看到)。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研究者提出多可能的假說:

  1. 堵塞效應(Blocking Effect):簡單來說,當受到一個回憶字彙的信號時,除了能回憶起正確的詞彙外,也可能將其他關聯的詞彙也被引發,而當兩者同是被引發,人迅速意識到關聯詞彙並不是他要的詞彙,進而迅速的抑制詞彙的發出,就連正確的詞彙也被抑制了,導致詞彙無法產出,其中,這些造成抑制效果的關聯詞彙稱為Blockers,而當Blockers被移除後,舌尖效應就會被解決。然而,這個假說難以被證明,因為,我們難以判斷實驗中給受試者的訊號是否真的為有效的刺激,能有效引起實驗者預想的字彙組。因此,做出來的的結果,往往只有微小且難以測量的差異,不太能有效支持這個假說。當然,也有研究者反對這個假說,認為blocker其實沒有影響,或這有助於目標單字的回憶。
  2. 不完全引發假說(Incomplete-activation hypothesis):認為舌尖反應是因為目標辭彙未能受到充分刺激而成功被啟動,以至於單字可以被意識到,但不能被成功表達出來。
  3. 傳導不足模型(Transmission-deficit model):這個假說奠基於另一個理論,認為語意和語音資料被存放在腦中相當不一樣的區域中。這個假說認為,輸入的刺激已經強到能夠促成語意區的活化,但卻沒有辦法將信號接著傳送到語音區,是故能感覺到語意的存在,卻無法表達出單字。
  4. 信號熟悉理論(Cue-familiarity theory):該理論認為,只要是和一個辭彙緊密關聯的一個外來信號被接收到,不論對方是否知道該辭彙,就能夠引發舌尖現象。這些外來信號會引發回憶作用,而這就會造成好像快要得到目標辭彙,卻一直停留在強烈感覺的階段。過去的實驗指出,不斷重複出現的信號,較容易造成舌尖效應,這個實驗被認為能夠支持這格理論。
  5. 關聯啟發(Accesibility Heuristic):該假說認為,舌尖效應會被大量相關的記憶引發,因為主觀上感覺對於一個辭彙的了解,有賴於我們對於一個辭彙所擁有的背景知識,而目標辭彙本身卻不是。就像是,當對於一個辭彙,有越多的概念、記憶能夠被引起,人們覺得自己知道這個概念,但字彙本身卻不是如此。過去的實驗(1997)也被認為可以解釋這個假說,但是同樣的實驗結果,也可以用來解釋堵塞效應。

那怎樣的記憶最容易引起舌尖現象呢?由最近的研究(2015)指出,舌尖現象產生可能跟學習的過程有關:當一個人無意識地、不經意的學到了一個新知時,這樣的新知就會更容易因發生舌尖現象。另外,雙語或多語使用者對於非專有名詞,比起單語使用者會更經常經驗到舌尖效應,尤其是在非主要的語言中,但這個效應並不出現在專有名詞中,較早習得的語言也較不會經驗到舌尖現象;其他像是用藥、咖啡因、情緒、年紀(灰質流失相關)等也可能會造成更頻繁的舌尖效應。

最後,如果遇到舌尖現象時,該如何應對?研究者也眾說紛紜,有些研究者認為,持續地在舌尖現象的狀態下思索目標辭彙可以幫助學習;但另一批研究者則認為,這樣會造成不斷的學習「錯誤」的訊息輸入--辭彙關聯,反而有礙於學習。 (參考資料

可見這方面的研究,仍待更多研究者的投入以闡明。

增進記憶力的方法

記憶泛指人類腦中的記憶,是人類對於遇到的事情所累積的經驗、學習的知識、或是心 理體驗和各種社會活動的累積記憶。從小我們學習任何科學知識,都離不開記憶,而學 習的時候,常常面臨明明已經背起來了,卻又在需要用到時忘記,讓人灰心。 好的記憶 力能夠快速、精準、有效且持久地掌握學習過的知識,也能較好吸收,運用這些知識和 技能。那要怎樣才能擁有好的記憶力呢?通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得出,要提高和發展記憶 力, 應達成以下幾點:

(一)避免干擾因子

環境雜物、過敏原以及聲光等都可能是影響學習的環境因子,所以務必要保持整潔、寧靜。另外,建議於記憶內容後直接去睡覺或休息,不要再從事其他活動,以減少訊息干擾了先前記憶的內容。譬如:睡覺前的一至二個小時進行背誦,這樣可以因為直接就睡覺而不受干擾,自然有助記憶。 另一方面,對於記憶的內容屬性要予以區隔,相同屬性的記憶內容避免連續記憶,譬如:先背了國文之後,又接著背英文和日文,因為部分研究顯示,性質相似的記憶內容可能會相互干擾。

(二)過度學習

過度學習(Overlearning)指的是個人透過不斷複誦與再練習而熟練,由德國知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提出。由於增加練習次數可以減少錯誤和遺忘,而且反覆的將需要記憶的訊息帶入長期記憶區,進而達到強化學習的目的。也就是指說人們對所學習、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式後,如果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鞏固強化,使學習程度達到150%,將會使記憶得到強化。強化學習的方式也可以是將所需要記憶的內容用錄音的方式記錄下來反覆播放聆聽,當聽的次數一旦變多了,也就更能自然的記了下來。

(三) 學習題材的選取

大部分的教科書都是經過許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所編寫出來,內容大同小異,但學習的教 材裡,最好有些使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比如說把一些重要的東西,編成有押韻的口訣,或是 一些檢核表列出需要記起來的東西,或者是列成圖表等。此外,當讀者可以充分了解記憶材 料的意思,就容易久記不忘。例如:有些學生知道某些物理定理,雖然不知道題目在問甚 麼,就是直接把定理代進去,然而當定理忘了以後,他就會無法解題了。因此,學習必須知 其熟,更要知其所然,這樣才可牢記在心,所謂的硬記也就是機械式記憶(rote memory), 是很容易遺忘的。

(四) 組織策略

記憶的組織策略是指學習者透過將想記憶的訊息重新編排、理解或組織來達到加強記憶的效 果。以下舉例,常見的記憶組織策略方法。

1. 軌跡記憶法

軌跡法為記憶術的方法之一,就是將所要記憶的內容,與有特定空間順序的事物,逐一 聯想在同一條思考路徑上,由於每個人對自己有特殊空間順序的事物,通常可以牢記在 心裡,所以當一個人在回憶時,就能輕鬆地聯想起一連串事情。 舉例來說,凱庭由住家到學校,沿途經過文具店、五金行、西藥房、麵包店、水果行等 商店。有天,媽媽叫他買一些麵包跟水果回家,爸爸叫他買修車工具,妹妹請他幫忙買 一支筆,爺爺叫他去藥房拿個藥,那凱庭就能靠著軌跡記憶法記起這些東西,他知道經 過文具店的時候要買文具,然後要去五金行,進去五金行買修車工具之後,要去西藥房 拿藥,拿完藥後要去麵包店水果行,幫媽媽買食物,透過軌跡記憶法,凱庭就能將複 雜、多樣的東西記起來。

2. 口訣記憶法

口訣記憶法也可以說是韻語記憶法,就是將要記憶的材料,編成一首首有韻律的詩歌或 是歌曲,比如說要讓嬰兒學習一些知識,可以放兒歌給他聽。 另外,有許多廣告歌詞都是採用押韻的方式,因為反覆且有節奏的復誦,對人的記憶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古代的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等,小時候反覆朗誦後,許多人至今 都能琅琅上口。

3. 字首組合法

過長、複雜的事件或字彙,對人類的記憶來說相對較不友善,也因此「簡寫」其實更容 易記住。字首組合法是將所要記憶的事件,以第一個字母代表,例如:燙傷的處理原則 「沖、脫、泡、蓋、送」就是透過字首組合法讓一般人也能夠記住原本冗長的燙傷處理 SOP。

4. 位置法

這個方法是利用你熟悉的空間,按照你慣常的行動順序(如:進入後逆時鐘方向繞一圈有不同的位置:先走到左手邊的茶几,然後是沙發,沙發旁有面牆,牆旁邊又有個桌子等)將要記得的東西放在不同的方位上。將記憶的刺激材料與方位上的物體作連結(在茶几上發車票、玫瑰花、手電筒;沙發上有烏龜、郵票等等)來幫助記憶。

5. 分類記憶

將刺激材料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分類。如果要去市場買菜,你可以分成蔬菜、水果、肉、雜貨四類,將要買的東西分類組織起來

6. 規律記憶法

規律是事物間必然存在的聯繫,它使事物具有一定的順序與趨向,如果我們能在記憶時充分利用事物的規律,並且有意識地親自尋找、賦予規律不明顯的事物規律,便能使雜亂無章的事物變得有條理,更能提高記憶的正確率。首先,我們須認清記憶材料的性質。對於抽象事物,若能找到它們之間的「共通性」,記憶起來將容易很多,例如:當要記憶紅、黑、白三個顏色時,可以聯想到撲克牌會出現的花色,而要記憶紅、綠、藍時,則可連結到光的三原色;繁雜而量多的具體事物,則可運用前述「分類法」及「空間規律」來加深記憶的印象。例如:【分類法】將購物清單上物品分為生鮮蔬果、生活用品、飲料零嘴等類別,不僅能提升記憶效率,更能節省購物時間。【空間規律】把悠遊卡放在書包前口袋、學生證擺在錢包左側內袋、健保卡收在錢包外側拉鍊袋裡,當要搭公車時就會自然而然開啟書包前口袋、要刷進圖書館前、去看醫生時會拿出錢包,事物有擺放位置的規律,也就容易記憶,不會找不到東西了。


7. 其他記憶術

(1).連想法-利用影像聯想來記憶,如將剛認識的人,其面部特徵與一種動物或卡通人物等來記憶。 (2).數字文字調換法-又可稱作群組法(Chunking),係指找出數字邏輯,將數字調換成文字或字母,再以言語方式幫助記憶的一種方法。譬如:將011000010001000等一長串數字加以分析,拆成000=A、001=B、010=C、011=D...等,將要記憶的數字轉換成DACBA,只要記得轉換後的字母就可以增進記憶。 (3).掛勾記憶法-將特定影像與要記憶的事物形成連結,像掛勾與衣服的關係一樣。 (4).兩手指法-將要記憶的事物,與雙手手指或身體部位相對應來記憶,可記憶10個事物。 (5).群組化記憶法-將要記憶的事物群組化為5〜9以下,再予記憶。

(五) 情境記憶法

特意安排情境與記憶內容做連結,譬如:將鑰匙放在玄關,以利出門不會忘記攜帶。也可以將英文單字Door寫在便利貼上,在貼在門口幫助記憶單字。

(六) 善用檢核表

檢核表(Check list)不僅可以應用於學習上,也可幫助記憶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只要將需記憶的事物條列式的記錄在紙上,並且確實記錄已處理過的項目,就可以區別出未完成的事物。檢核表特別適合年長者、工作忙碌者與處理瑣碎事務者。

(七) 重複學習

重複學習要分散而非密集,因為分散式的學習可以促進記憶的穩固(Litman & Davachi, 2008)。當學習過程中精神開始渙散時,休息、睡個覺比熬夜更有助於記憶。此外,學習後隔段時間去運動也可以促進記憶。

睡眠與記憶

(一) Acoustic Enhancement of Sleep Slow Oscillations and Concomitant Memory

Improvement in Older Adults 作者:Nelly A. Papalambros, Giovanni Santostasi, Roneil G. Malkani, Rosemary Braun, Sandra Weintraub4, Ken A. Paller and Phyllis C. Zee 出版日期:08 March 2017

由這篇論文可知道,睡眠對記憶鞏固(memory consolidation)扮演著重大的角色,其中又以深層睡眠(deep sleep)最為重要,又科學家發現在步入中老年後,人們深層睡眠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因此科學家相信深層睡眠與深層記憶有強烈的連結性,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他們設計的聲音刺激能有效改善高齡受試者深層睡眠的品質,也提升了他們在記憶力測驗時的表現。研究中共有 13 名 60 歲以上的受試者,他們在晚上睡眠期間,若有接受研究人員所設計的聲音刺激,記憶力測驗時的表現會大幅改善。在以往的實驗中都是以年輕族群為受測者,本次實驗首次證明此法也可以運用在高齡者身上。

(二) Consolidation of Prospective Memory: Effects of Sleep on Completed and Reinstated Intentions

作者:Christine Barner , Mitja Seibold , Jan Born , and Susanne Diekelmann 出版日期:06 June 2017

睡眠有助於加強前瞻式記憶,所謂的前瞻性記憶便是將來甚麼時候要做什麼事的記憶,口語上來說就是意圖、想要、目的。先前已經有實驗證實「目的」只有在尚未被完成的情形下會被記住。睡眠有助於強化前瞻性記憶。若目的在睡前已經被完成,那麼睡眠對於前瞻式記憶式增益會消失抑或會再次被喚醒。以下摘取自論文的實驗內容:

實驗一:在晚上,受試者會得知一些具有暗示性的字對,並被告知他們將在睡前的兩小時(但是有部份受試者不會睡覺)要在一個測驗中偵測出這些文字。而兩天後,他們會接受一個突然而且相似的測驗,但結果顯示,睡眠組與清醒組的前瞻性記憶表現並無顯著差異,無論在注意力集中與否的情形下,兩組都僅能偵測出很少的提示文字,這個實驗指出睡眠對於記憶已完成的目的並無幫助。

實驗二:與實驗一唯一不同之處是,會在受試者做完第一場測驗後,告知受試者兩天後還有第二場測驗。但此時睡眠亦不足以增強已完成目的的記憶。

實驗三:在受試者在得知暗示性字對的同時,被告知了接下來要做兩場測驗。結果在第二場測驗中,睡眠確實對前瞻性記憶有幫助。同時,未眠的實驗者中,較專心的人則有比較好的表現。

結果顯示睡眠對前瞻式記憶的增益需滿足兩個條件才可以達成:一、給予字對之後,就必須告知受試者實驗目的。二、這個目的需在睡眠之中具有活躍性。即在被告知的情況下,睡眠的確有助於加強前瞻式記憶。

記憶與疾病

對於人類來說,記憶塑造了自小到大累積而來的經驗、感受等,而我們的行為、想法、 心理狀態受到當下的意識、所提取到的記憶、環境因子交互作用所影響,因此在臨床 上,很多的心理上的疾病其實跟記憶有相當大的關聯。以下提及兩種與記憶相關的疾 病,探討它們與記憶的關聯性。

(一) 自我與記憶

在龔怡文《人際創傷者之自我與過度概化記憶的關聯:認知因應風格之調節效果》之中提及: 自我與自傳式記憶密切相關。遭遇創傷事件的個體面臨到自我議題,尤其是人際創傷事件對自我衝擊更大且影響深遠。而且,遭遇創傷事件個體也面臨對過去經驗的自傳式記憶有過度概化的現象。過度概化記憶已被過去研究證實為憂鬱與創傷後壓力疾患的脆弱因子。過去研究著重在探討認知因應風格對過度概化記憶的影響,極少探討自我與過度概化記憶的關係。本研究從自我-記憶系統、創傷認知理論的角度,納入認知因應風格(功能性逃避與反芻風格)作為調節因子,以曾經歷人際創傷事件的年輕成人為參與者,探討曾遭遇人際創傷事件者的自我(即正向基模)與過度概化記憶的關係。結果發現,曾有人際創傷經驗者的正向基模越強烈,正負向記憶越過度概化。而且,僅功能性逃避具有調節效果,反芻風格不具調節效果。最後,從自我-記憶系統、創傷認知理論的角度,討論此結果的意涵

(二) 精神分裂症與記憶

吳月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的功能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1]在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功能上與一般人有顯著的落差,其病灶也與其有 相關性,其中記憶功能的缺損,無法以其他認知功能(諸如注意力及執行功能)的受損解 釋,而且記憶功能的表現對其生活功能的影響最大,因此患者記憶方面的研究備受重視。吳 月梅在2007年發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的功能研究》探討這相關方 面的資訊正確性。 正常記憶運作仰賴適當的逐項記憶和要旨記憶,外界事物主要是以逐項痕跡(verbatim traces)與要旨痕跡(gist traces)儲存於大腦,逐項痕跡是含有細節的訊息,要旨痕跡則包含 意義或概念的訊息。在生理上,旁海馬迴與逐項記憶有關,其他內側中央顳葉腦部(尤其是 海馬迴)負責要旨記憶中語意訊息的儲存;而顳葉的病變會同時造成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受 損,並因為記憶的受損導致患者無法區別「無關錯誤訊息」,而有過多假警報反應(刺激沒 有出現而誤以為有),同時額葉與提取逐項記憶及監控記憶的能力有關,額葉受損的患者無 法過濾無關訊息,因而有過高的假警報反應。過去的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額葉與顳 葉等部分皆有受損。 吳月梅藉DRM典範記憶作業,瞭解患者記憶中的逐項記憶、要旨記憶、無關假警報反應是否 有異常,並且評估患者可能的神經心理機制。DRM典範利用一組有共同核心概念的字詞來實 驗,這一組字詞有一半給受試者看,一半沒有讓受試者看過,接著再把所有字詞拿出來請受 試者去回憶看過哪些字詞。由於同組字詞在概念上很相近,受試者往往會錯認出一些不曾看 過的字詞。例如讓受試者看「棉被」、「休息」、「床鋪」,結果受試者可能也信誓旦旦地 說他看過「睡覺」或是「枕頭」。 實驗總共有40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與30位正常受試者參與本研究。在性別、年齡及教育 程度無顯著差異。每位受試者接受神經心理功能檢查和DRM派典記憶作業。結果發現:患者 在智力、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與語意記憶、以及執行功能等測驗表現均顯著較正常受試者 為差。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要旨記憶相關項目之錯誤再認率表現明顯低於正常受試者,而逐項 再認與無關假警報反應的作業表現與正常受試者無明顯差異。 此研究除了證實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是兩種不同型式的記憶系統,且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逐 項再認能力並未受損,但由於要旨記憶受損,影響其記憶功能,因此在臨床應用上,此研究 建議未來評估精神分裂症患者記憶功能時,應著重於評估患者要旨記憶的能力,並以此為加 強輔助治療目標。 精神分裂症已於民國103年起由衛生福利部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三)失憶症

失憶症(Amnesia),又稱失憶症候群(Amnesic syndrome),為一種記憶混亂的疾病,主要症狀為部分或全部的喪失記憶。

  1. 依照成因可分為器官性失憶以及功能性失憶
  2. 依照失憶的可恢復與否分為暫時性失憶以及永久性失憶
  3. 依照遺忘的類型可分為順行性失憶(anterograde amnesic) 與逆行性失憶(retrograde amnesic),因為外力而無法順利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稱為順行性失憶,逆行性失憶則是因為受到創傷而忘記過去既有的記憶。
器官性失憶以及功能性失憶

1.器官性失憶:大腦因受到創傷或是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造成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功能受到破壞,亦可能是因為服用特定藥物(例如Stilnox,使蒂諾斯安眠藥)造成。針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一般常見的假說和腦神經損傷相關,有兩地著名的假說,一個是Amyloid Beta在腦中細胞外的堆積,造成毒性,最後導致細胞死亡;另一個是tau的假說,認為阿茲海默症跟細胞骨架失去功能,導致細胞死亡。症狀上,阿茲海默症患者常會較難形成新記憶、抑或是難以將記憶喚出。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期酗酒,身體嚴重缺乏維他命B1,導致大腦受到損傷,輕微患者會出現暫時性的記憶缺失,例如酒醒之後斷片,完全不記得醉倒前發生甚麼事情;而情況嚴重者會造成永久性的失憶,稱為柯沙寇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又稱綜合健忘症)。
2.功能性失憶:心理因素,例如心理防衛機制,即將童年所經歷過的過往統合成一套用來保護自己的原始防禦機制。此機制傾向讓人類自我欺騙,簡單來說就是在為了掩飾或偽裝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時會起作用。而機制是藉由扭曲一個人所感知道或所擁有的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因此心理防禦機制可以說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失憶症的治療

現實導向療法(Reality Orientation):主張這一療法的學者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記憶形成的核心,所以照顧者對於失憶症患者來說非常重要。藉由與照顧者的互動讓病患得以從中學習日常應對的技巧。

(三)臉盲症

臉盲症(prosopagnosia,又譯為臉孔失認症)字源來自希臘文prosopon(臉孔)以及agnosia(認知喪失)。這個詞最早由神經學家約西姆博達默(Joachim Bodamer)提出,他負責治療二次大戰中腦部受損的傷患,主要處理的是腦部損傷導致的失調症與障礙,包括一串由字母a開頭的神經系統失調症:amnesia(失憶)、aphasia(失語)、agnosia(失認)、alexia(失讀)、agraphia(失寫)。二戰結束後兩年,他發表了從未在神經學出現的案例:有三個軍人都喪失了辨識他人臉孔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案例是代號為S的士兵。

錯誤記憶

當一個人在回想某件事情時,會從大腦不同地方將這件事情片段的記憶拿出來,再將它們重新組合起來。 而有些片段的空缺會因人的想法、經歷、情感等多種因素去填補這些空缺片段,造成錯誤記憶或是假記憶。

(一) When Do We Confuse Self and Other in Action Memory? Reduced False Memories of Self-Performance after Observing Actions by an Out-Group vs. InGroup Actor

作者:Isabel Lindner, Cécile Schain, René Kopietz, and Gerald Echterhoff

1. 研究背景

近年研究中已發現觀察他人行為動作會影響自身對於該行為動作的記憶,例如:一邊準 備晚餐,一邊看著電視上的烹飪節目的時候,有可能會懷疑起自己剛剛是否有確實關掉 瓦斯爐。這種觀看他人進行動作之後、產生自己曾進行同一動作錯覺的現象稱作「觀察 膨脹」(observation inflation)。觀察膨脹顯示了人們與外在社會的互動將影響到錯誤記憶 的產生,因此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觀察膨脹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2. 實驗方法

受試者總共有五十八位,皆為淺色膚色;分為「團體內」(in-group) 實驗組、「團體外」 (out-group) 實驗組以及控制組。 在第一階段中,每位受試者前的螢幕上隨機顯示四十個不同的動作敘述,受試者被要求 進行其中二十個動作,另外二十個則僅需看過動作敘述即可。 第二階段中,從先前的兩組動作中各取一半,再次隨機顯示於螢幕上。動作敘述顯示過 後,將會播放一段十五秒鍾的影片,影片中的人將進行該項動作。影片中的人穿著黑色 長袖上衣,受試者只觀看到手、上肢以及上半身的部分(臉並沒有露出)。在「團體 內」(in-group) 的實驗組中,受試者觀看的是一名淺色膚色的演員。在「團體外」(outgroup) 的實驗組中,受試者觀看的則是一名深色膚色的演員。在控制組中,受試者觀看 的是一名戴著黑色手套的演員。 兩週後,受試者進行記憶測驗,對於六十個動作(實驗中四十個動作加上二十個新增動 作)分別回答該項動作是否顯示過、看過以及自己進行過。

3. 實驗結果

相較於「團體內」(in-group) 實驗組,「團體外」(out-group) 實驗組產生錯誤記憶的比例 低了許多。控制組則無顯著降低,推測應是受試者無法確定戴著黑色手套的演員屬於團 體內或團體外,因此較沒有受到影響。此一結論符合動作模擬 (motor simulation) 的理論 假設:在觀看行為動作時,受試者腦內將會出現動作模擬,但在團體外的狀況下,腦內 沒有出現相當幅度的動作模擬,也就比較不會產生自身與他人的混淆。

(二) The fallibility of memory in judicial processes: 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their modern consequences

作者:Mark L. Howe, Lauren M. Knott 出版日期:4 July 2015

1. 研究背景

關於孩童與成人作為證人的記憶是否可以作為可靠的證詞,這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 爭議。該文章專注討論有關錯誤記憶的三個面向:第一,孩童作為證人;第二,性暴力 歷史;第三,目擊證人的誤認。 記憶不一定對於事件會有真實的呈現,尤其是當闡述記憶的對象不同時,記憶的內容會 受到人們的目的、需求和情感狀態所影響。記憶不僅可能是在原初的經驗裡遺漏了細 節,更可能會產生錯誤的記憶幻覺。記憶幻覺可以很小的如同把交通號誌的「停」記成 「讓」,或是大至誤以為自己童年在賣場走丟或被外星人綁架。這些記憶幻覺可以是由 個人內在產生的,或是受到他人的影響而產生,皆屬錯誤記憶(false memory)的範 圍。 然而研究顯示,警察、法官、陪審團都對於記憶有高度的信任。若證人對於被告有越多 特定的細節,比如逐字的對話內容、案發當天的衣著,這些都會被認為是真確的記憶。 在科學實證上,這些細節越多,反而可以做為值得被懷疑的徵兆,科學上對記憶的研究 與司法機構上對於記憶的認知,二者的不一致性導致了審判的不公正。

2. 案例

1980-1990年間出現了很多與孩童相關的性暴力案件。歐美社會對於孩童在暴力和虐待案 件中提供的證詞很寬容,但也相對的容易有錯誤陳述的可能。性暴力案件通常發生在只 有涉及受害者和加害者的隱密處。性交所產生的傷害容易在復原過後無法看出顯著的傷 害痕跡,更甚者,即使傷害痕跡顯著,也難以成為證據,因為這些傷害可能是用別的方 式造成的。因此,對於此類案件,孩童的證詞就會被視為尤其重要。 重複的面談、引導性和強制性的問題、以及審問時間的長度,這些因素都可能最終導致 許多錯誤的指控。面談者的對於事件的認知會影響到他們提問的方式,進而影響孩童證 詞的真確性。年紀更小的孩童更傾向於贊同基於錯誤資訊的問題。很多面談者會對於孩 童先前早已正確的否定的一些問題進行重新闡述。比如,問孩童「你有沒有親吻過對 方?」一個孩童可能會根據事實正確的回答「沒有」,但是而後說「但是對方親了 我」。 即使孩童已經否認了事件的發生,或是孩童的證詞前後不一,許多面談者仍然不斷的用 重複的引導性問題、賄賂或甚至是威脅進行審問。因爲面談者已經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他們相信面談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得孩童承認自己經歷性侵害,但是並未考慮到這樣 可能使得孩童困惑。再者,面談者根本沒有意願要使得孩童的證詞變得合理,他們鮮少 在乎孩童是否只是在開玩笑,或是重複一些他們早已被問過很多遍的問題。

3. 審問過程中有數種問話技巧可能導致孩童產生錯誤記憶

加強式問話: 正面增強 - 藉由讚美小孩,使他們了解說什麼樣的內容會取悅面談者 負面增強 - 多次重複問題,使得孩童認為先前的答案是不被接受的。孩童通常會先 拒絕引導性問題,但是經過重複,即可能會改變他們的答案。 以其他證人的資訊施壓:一種社交的證明,讓他們有覺得要遵照其他孩童講的資 訊的壓力 引導式推測:不斷引導推測是否一個特定的事件曾經發生在他們身上。此推測使 得孩童產生對於自己資訊的不確定性,因而產生不符真相的陳述 引進新資訊:孩童在面談中不停重複的被植入錯誤的資訊,便會導致證詞失真 Bruck and Ceci 在1995年的研究顯示,許多孩童來到一間小兒科診所,男醫生對每個孩

童進行身體檢查。實驗中,一名女性的研究助理陪著孩童玩耍。每個月進行面談四次。 有些孩童被引導認為醫生為女性而研究助理為男性,而且是研究助理對他們進行身體檢 查;其他孩童沒有被給予錯誤資訊。最終的面談結果顯示,孩童都被要求自由的回想在 小兒科診所裡發生什麼事。被給予正確資訊的小孩呈現了高度比例正確的資訊,同時被 給予錯誤資訊的小孩也呈現了高度比例錯誤的資訊。 許多孩童在面談中可能感受到自己「不安全」。較年幼的小孩對於面談者的地位和權力 有明顯感受,因此他們不可能去挑戰該面談者所說的話。但是,過度的牽涉到性器官的 展示,可能變相引導孩童產生擁有被性虐待的記憶,有些孩童甚至沒有受到傷害也會因 此產生錯誤記憶。 面談影響的因素包括時間的長短和對話的多寡。若是面談過程中孩童表現出疲累或注意 力不集中,面談所得到的資訊就應該被審慎評估。關於孩童的法庭面談需要注意允許孩 童用自己的話語來表達。但是通常,面談者的話都普遍多過於孩童的話有四倍之多。專 業人士建議在進行相關面談時,應盡可能的提供很少的資訊,而著重在以開放式問題讓 孩童能清晰陳述事件在一些有效的建議。在細節被確定之前,面談者應該解釋他們的角 色以及面談的目的,也要告訴孩童基本原則是只講真實發生過的事件,也在提問時使用 「我不知道我理解得對不對...」的用語。

4. NICHD Protocol 提供了面談者各個階段的面談過程指引,內容如下

第一階段:介紹 面談者須先介紹自己,闡明孩童的任務為何(需要詳細描述事件並且說出事實),也需要解 釋基本規則和期待孩童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孩童對於面談者的提問不清楚時,應該坦然說 「我不記得」或「我不知道」,或甚至糾正面談者的問題)例子如下: 面談者:「如果我說了什麼不對的事情,你要記得告訴我,好嗎?」 面談者:「所以, 如果我說你是一個兩歲的小女孩,你會怎麼回答?」(當對方孩童是一位五歲小男孩 時) 第二階段:建立彼此信任關係 面談者目的在於營造一個舒適且正面支持的環境給孩童,並且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關係。面 談者應該要問一系列的問題以便更暸解該孩童。 面談者:「跟我說一些你的興趣,好嗎?」 第三階段:訓練對話式的記憶 面談者應提醒孩童對於最近經歷到的事件,以細節描述出來。這個訓練是為了使得孩童熟悉 開放式問題的策略和技巧,以便稍後階段需要孩童提供更多細節描述。 面談者:「幾天前/幾週前是某節日/某生日派對/開學第一天。告訴我那天發生的所有事 情。」 面談者:「接著還有發生什麼事嗎?」 面談者:「可以跟我說你剛剛提到的那件 事的每一個細節嗎?」(針對孩童所提到的事情) 第四階段:實質對談 這個階段包含了一些附屬的階段 面談者:「現在你感覺好像比較好點了,我想跟你說今天我們在這裡談話的原因。」接

著問一些關於案件的開放式問題 面談者:「告訴我關於這件事的任何細節」 面談者: 「之後發生什麼事了?」或是「可以多跟我說一點嗎?」 一旦孩童開始提供一些陳述,面談者可以根據其陳述再多問些孩童未提及、但是與案件相關 的問題。 「當你告訴我地下室的事情,你提到他脫掉了他的上衣。那你的衣服有怎麼樣嗎?」 (等待孩童答案)(孩童回答後,說)「告訴我關於這件事的任何細節」或是「我注意 到你身上有些瘀青,可以告訴我嗎?」 當孩童沒有任何問題之後,面談就會結束。面談 者應以一個中性的問題作為面談的最後一個問題,比如,問孩童面談後要去哪裡。 研究顯示使用NICHD Protocol時,相比未使用此方法的面談,預設立場和引導式目的性的問題 減少了五成左右,也因此得以高出八成的比例,讓年幼的孩童放心陳述自己的記憶而不會被 扭曲。有經驗的面談者若是遵循NICHD Protocol的方式進行面談,即使是四歲的年幼小孩也可 以提供真確的資訊作為法庭證據。

1. 過往受性暴力經驗(Historic Sexual Abuse)可能導致的錯誤記憶

案件例子: 1989年Paul Ingram 1992年Joan Borawick 1992年Cherese Franklin HSA特指一個成人回憶過去在童年曾被性虐待的經驗。在很多的性虐待案件中,HSA都是唯 一的證據,也就是藉由回憶過去的痛苦回憶作為證據。其他如同社工的紀錄、醫療紀錄、與 專業人士的對談都是不完整的或不可靠的。證人不斷重複的被要求回想案件的細節,而警察 單位也會策略性將其描述總結到辦案容易的方向。 證詞:「我記得自己站在後院花園回頭看我的家,那是在我三歲生日之前的七月份。花園都 是雜草和垃圾,後院也是簡陋的且年久失修的斑駁的窗框。」 一個二至三歲的小孩不會有能力對於一個相對普通的事件有如此豐富的回憶。另外,「簡 陋」和「年久失修」都是成人的概念,標示出七月份也是屬於成人的用語,小孩對於時間概 念的掌握較薄弱。因此,童年記憶的片段,資訊順序的失序,包含種種猜測和不確定的,多 半是真確的記憶。因為人類的大腦會自動加入一些看似合理的細節。儘管如此,社會還是傾 向於認為具有細節的描述是比較正確的。四至五歲的記憶幾乎不可能被記得,但是一般在八 至十歲都不會有如同成年人般的穩固的記憶。 成人對於性侵害會引發噁心的概念,但是在五歲之前這個概念都不會被形成。越是牽涉到和 情緒有關的複雜概念,要在之後的童年過程中接觸到類似的情緒,才會重新反映並生成該概 念。隨著年紀成長,我們越來越可以組合拼湊各式資訊來形成更連貫的記憶。最終,我們藉 由使用語言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過去經驗。和他人的對話可以幫助建構以及加強個人記憶,但 也同時可能根本的改變孩童時的記憶。

1. 目擊證人的誤認可能導致的錯誤記憶

目擊證人的證詞直接指涉到加害者施加暴行的證據,因此在任何判決中都獨一的佔據了 重要的地位。但是,目擊證人的誤認也是獨一的成為最有可能審判錯誤的因素。資料顯 示,230位的受刑人中,超過四分之三的錯誤審判都是與目擊證人誤認有關。在179個個 案中,38%的個案是因為多個目擊證人對於同一個無辜嫌疑犯的誤認而產生,53%的個 案是基於跨種族的誤認而產生。 在所有誤認案件中,有一半的原因使得罪行成立是因為目擊證人的證詞是唯一確立罪名 的證據,但在所有誤認案件中,只有36%的真實加害人會最後被DNA測試揪出,而少於 五成的案件中,會使得真正的加害人被判有罪。儘管DNA的測試技術日新月異,目擊證 人的誤認所給出的證詞仍然是最普遍具說服力的法庭證據,如美國的司法審判系統允許 罪名的成立僅僅建立於一位目擊證人的證詞上。

2. 結論

許多司法審判都高比例的依賴在記憶作為證據上。本文揭露了科學上對於記憶的解釋和 記憶的可靠性,使得日後大眾能夠對於記憶作為證據給予更適當的評估判斷。

(三)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

曼德拉效應在2010年被命名,指的是集體的記憶錯誤。這個名字是由Fiona Broome命名,依據過去1980年代的事件:南非曾有一整批人集體的相信曼德拉已在獄中過世(事實上曼德拉於2013年往生)。提出者Fiona Broome試圖以偽科學的方式碩名這個現象,將這個現象和平行宇宙做連結;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和時間旅行這相關。總而言之,以現今已知的心理學來解釋的話,這樣的集體錯誤記憶可能源自於記憶的錯誤連結:即在習得的一連串的字詞可以錯誤的引發另一個概念(Deese-Roediger-McDermott paradigm),例如:"監獄"和"酷刑"可能令人聯想到"死亡"。另一種可能性是人們傾向於把記憶和情境連在一起(Schema-driven errors),自己加上符合該情境的細節,並去除看似不一致的環節,導致記憶錯誤。這樣的記憶錯誤是十分常見的,部故事在重述故事時,或這是在回憶童年經驗時,心理學者Jim Coan在對自己家人的回憶實驗中,發現編造出來的幼年回憶(其中他弟弟在mall中迷路)不僅被對方(即故事中的弟弟本人)接受,甚至他的弟弟還自己加上了更多的細節;心理學者記憶相關專家Elizabeth Loftus發現,25%的人們無法發現被錯誤轉述的事件。

(四) 記憶建構

英國心理學巴萊特爵士於1932年發現記憶錯誤的現象。他讓參與者閱讀一篇與印地安人相關故事,請參與者回憶故事內容。結果發現,參與者簡化了原有的故事,遺漏了不懂的部分而以自身的文化可能出現的事件取代之(Barlett, 1932)。由此可知,「記憶」並非百分之百真實對應於世界,而是從回憶者之角度建構出該事件的合理樣貌,其中更可能包含未出現的訊息。記憶學者洛芙特司(Elizabeth F. Loftus)以一系列研究證實記憶的改變性,發現在事件發生後的誘導式提問可以改變記憶。一實驗中,受試者先觀賞一有關車禍的系列幻燈片。一半的參與者被問及「當車子彼此碰到時的速度?」另一半受試者的問句中將「碰到」改成「猛撞」。結果發現一詞之差就影響了受試者的答案:前者平均是34英里,後者為41英里(Loftus & Palmer, 1974)。一星期後,參與者被問及是否在幻燈片中看到碎玻璃,前者多半回答「沒有」,但後者多數會出現錯誤的記憶。其他研究也發現,可能性高的情節較容易發生錯誤記憶,以心像想像事情的發生也容易發生錯誤記憶。(Garry, Manning, Loftus & Sherman, 1996; Sharman & Barnier, 2008)

虛構的記憶甚至可以無中生有。一個實驗團隊先以問卷詢問受試者父母關於受試者的童年經驗。實驗中,實驗者提供受試者一些是件主題並告知這些事件由其父母提供,請受試者回憶其內容。事件中有些是虛構但有可能發生的(如參加婚禮不小心把酒打翻灑到新娘)。第一次回憶時,受試者回憶出80%的真實事件,沒有人回憶出虛構事件;但重複回憶後,有將近20%受試者回憶出虛構事件,甚至有從未發生過的細節(Hyman, Husband, & Billing, 1995)。其他研究者(Wade et al., 2002)將參與者童年的照片(如與父親的合照)修圖放入從未發生過的場景圖片中(如搭乘熱氣球),或提供其童年真實照片並誘導參與者以為是某事件的證據,結果將近80%的參與者會「回憶」出其情節,甚至細節。相較於大學生,兒童更容易受誤導而產生錯誤的回憶。

在虛構或錯誤記憶中,由基模(schema)導出的知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基模是一種摘要性的知識集合,他是個體從多次相似經驗中萃取出來的扼要訊息,可以用於廣泛的情境。基模幫助人們快速理解目前的事件經驗,影響記憶的形成與提取。也影響人們對特定情境的預期。當基模涉及日常生活事件且有時間進程順序時,極為執行該事件的「腳本」(script),描述在累積的經驗中該事件的大致流程與相關活動。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正方形時,我們會第一時間認知到它是一個正方形,而不會反射性地說他是四條直線,這就是因為我們曾經學習到正方形的概念,並且利用這個概念建立了一個認知基模,我們才會快速的反應出他是一個正方形。然而,基模也可以導致錯誤記憶,人們會以基模知識「填入」真實事件中沒有發生的情節。一實驗中,受試者被邀請在辦公室稍候,但35秒後被告知實驗取消並可以離開。參與者之後回憶該間辦公室時,30位中有9位回憶看到「書籍」,事實上那裏並沒有書架或書籍。這些錯誤記憶來自人們對辦公室的基模,即辦公室內都有書籍。(Brewer & Treyens, 1981)

既有知識導致錯誤記憶也會發生在單純的字詞刺激。當實驗者呈現一系列與「睡覺」相關的字詞後(如:打鼾、作夢),即使「睡覺」一詞從未出現,受試者也會回憶出此項目,且有高度的信心它曾經出現過(Deese, 1957; Roediger & McDermott, 1995)。後續研究發現,即使參與者明知有可能發生這種錯誤記憶,依然無法避免。

建構記憶若發生於證人證詞的敘述,可能導致法庭誤判。即使鄭人對自己的記憶正確率有信心,也不代表記憶內容的正確性。誘導式的疑問(如給予假證據並用建議引導問題)可能導致人被迫認罪,因而造成冤獄(Kassin, 1997)。在探討記憶正確率的自信心與實際正確率的研究中,將近半數發現兩者的相關為零(Deffenbacher, 1980)。即使由臉孔照片指證,命中率可高於隨機猜測,失誤的機率也相當高。而要求證人先以文字描寫犯人特徵,可能導致之後的指認較差。給予正確回饋,也可能使證人誤以為自己的指證是正確的。威斯特德(John Wixted)等人的田野研究探討證人的信心與正確率的關聯。結果發現,當以數理模型轉化犯人的初始信心評分,轉化分數與正確率有高度相關。因此,應正確紀錄人第一次指認的信心;整體而言,指證最好是立即進行、做信心評估、並不給予任何的回饋。

既視感(Déjà vu)

不知道你是否曾到某一個從來沒有到過地方,但卻深信自己好像曾經在某格時候到過這裡?這就是所為的既視感(Déjà vu:來自法文,意思是「已經看過」)。當然有許多超自然的解釋方式,例如前世記憶等,但先讓我們專注於科學方面的、較為確定的可能性。

先自歷史的角度來看,既視感在過去,往往和焦慮、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等關聯在一起,但是過去的研究無法建立兩者的關係,最近(2008)的研究也顯示既視感罕和神經退化疾病相關。現在來說,有幾種說法。

一般常見的說法是:既視感和顳葉的癲癇相關,就既視感而言,這是一種Focal Aware Seizure,一種意識不被影響的癲癇發作;而在基因研究上,也有找到相關的基因和既視感相關----位在第十對染色體上的LGII。另外,也有研究者認為既視感和叫好的記憶力、教育程度是相關的;也有人為既視感單純是因為經驗情境和記憶內容相似度高所導致,而由2012年的研究可證明這一點:研究者利用虛擬情境模擬感官經驗來刺激引發既視感,並得到正向的結果;也有研究者認為既視感的來源是一種過去曾習得但已經被忘記的記憶(意識不到),然而這樣的記憶並未真正從腦中被抹除,而當我們看到和這個無法被意識到但腦中留有紀錄的記憶時,就會引發好像是新的經驗但卻覺得好像經驗過的既視感,這個現象叫做Cryptomnesia。

另外,用藥也可能導致既視感的產生。過去就有記錄說,同時使用兩種藥物(amantadine & phenylpropanolamine)來治療流感,就可能引發既視感。
在原理方面,對於既視感的出現,目前有三種主流解釋:
一,雙歷程理論:試想像腦袋的思考活動拆成「寫入記憶」和「讀取記憶」兩部份。在大部份情況下,大腦會同步記錄記憶。但當大腦出現異常時,資訊的傳遞會出現延遲,導致大腦會把前後的訊息讀成不同的資訊。讓大腦把寫入中的記憶錯誤認知成本就存在的記憶,因而形成既視感。
二,全息理論:很多時候,既視感是把因為把理應「不存在」的記憶和腦海中本就存在的記憶混在一起,從而讓自己誤以為自己本來就「記得」。比如說,當你進到某個新地方時,發現地板的材質和顏色和你小時候長大的舊屋很像,你會因此而感覺熟悉感,但因為你大腦無法把該地板和你的舊房子直接連結在一起,導致你只有一股熟悉感,卻無法正確認知熟悉感的來源,因此就會產生既視感,誤以為自己「本來應該」有這裏的記憶
三,分散性注意力理論:當你沒有很認真觀察新地點,開始分心時,你在回想記憶中可以讓你產生熟悉感的事物,但卻仍在下意識中吸收外在環境的資訊。而當你把注意力回到外在環境時,你會因為你無意識中收集的外在環境的資訊而對該環境產生既視感。即,你把自己剛剛才得到的記憶記住了,卻沒有對於「得到記憶」的過程的記憶,因此擅自想像成既視感以彌補這個邏輯缺陷。

Jamais vu

並未找到相應的中文翻譯。但就原文來說,他來自於法文,意思是「從未見過」。這可以說是既視感的相反,闡述的是一種其實經驗過但卻出奇地令人感到陌生的經驗。這樣的現象,經常和失語症、失憶症和癲癇有關係,但是也可以由極其簡單的方式在一般人中引發。可以試著重複大聲地呼喊某個單字或高速不斷重複書寫一個字,經過多次意後,往往說話者將開始懷疑這個單字的存在與否。里兹大學的學者Chris Moulin,透過剛剛所述的重複也同一單字的方式,發現68%的受試者出現Jamais Vu的現象,並推測Jamais Vu可能是一種腦的疲勞現象。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種臨床上罕見的病徵,誘發原因有腦動脈缺血、腦靜脈充血、精神疾病、癲癇、偏頭痛等假說,甚至酒精也被懷疑是成因,但目前沒有確切的解釋,平均每十萬人就有十人無原因的出現此症狀,患者多為中老年人。
一般公認的Caplan診斷標準有:
1.病人發作時須有目擊證人在場,且其能夠描述發作症狀。
2.主要症狀是順向性記憶的喪失。
3.無意識障礙或局部神經症狀
4.記憶喪失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
5.發作時沒有癲癇的症狀。
6.病人沒有喝酒、吃藥、或頭部外傷。

此失憶症狀是暫時性的,可能會重複提問相同問題或是無法正確認知自己身處何地,由於患者通常在數小時後恢復正常,難作進一步研究,發作時看起來一切正常,仍然難購和旁人對話,唯短期記憶無法被儲存,暫時性失憶有時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不宜輕忽。

實驗室檢查:Jacome曾檢查47名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患者的腦電圖,結果發現其中30明正常,17為不正常,但這些腦電圖不正常患者,他們為非特異性的異常,意思就是,他們異常的狀況並沒有相似性,因此從腦電圖來看,無法診斷出暫時性失憶患者。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也往往沒有異常,Hodges和Warlow所報告的114個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患者中,有88%的人CT顯示正常,其他12%的人%顯示有深部小梗塞、腦室旁白質病變、或輕度腦萎縮,但這些部位的病變與暫時性全面失憶症並沒有直接關聯。因此臨床上的檢查仍以上述Caplan的診斷標準為主,其他的檢查(腦電圖、電腦斷層掃描)大多用來排除鑑別出更嚴重疾病的可能性。

治療與預後:暫時性全面失憶症一般來說不需要接受治療,發作時也不用限制其日常活動,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為一過性的症候群,極少復發。在不同的追蹤時間的研究,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的復發率不一致,有高達26.3%,也有低至2.9%的,平均每年復發率約2.5至5.8%(17)。研究結果顯示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病人以後發生腦中風、癲癇和死亡的危險性並不比同年齡的正常人高(5,11,16)。因此大體來說,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是一種良性的臨床症候群。

(參考資料:暫時性全面失憶症-臨床特徵、致病原因與預後,馮清世著)

解離性失憶症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第四版的診斷手冊,解離症被分為四大類,分別為:
解離性失憶症(又稱為心因性失憶症)、
解離性迷遊症(又稱為心因性迷遊症)、
解離性人格疾患(又稱為多重人格違常)以及
自我感消失症(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其中解離性失憶症是最常見的解離症。

解離症是個人意識、記憶、身份、或對環境知覺的認知被破壞,其症狀有失憶、失去自我與現實感、身分認同混淆甚至出現多重人格等,由於會干擾記憶提取的功能,可能導致患者離解出部分人格承受「消失」的記憶。起因通常是經歷重大創傷,患者為了逃離可怕的現實或擺脫不愉快的思想所啟動的防衛機制,例如說在目睹了極血腥殘酷的殺人事件之後可能會藉由失憶來避免回想起當時的恐懼。嚴重的患者可能陷入茫然、迷離的狀態,忽視了自己的存在。大多數解離症會猝不及防的發作,但也恢復得快,多數患者病情不會持續超過一年,但據統計,如果發病超過一年,超過一半的患者可能會持續有此症狀超過十年。

此病最常見的症狀是對個人身份的遺忘,但對一般資訊的記憶則是完好無缺的,例如說他會忘記他是誰、家住哪裡、要做什麼,然而基本的語言能力和生存能力通常不會喪失,而且主要是失去「過去的記憶」,患者會無法回憶創傷性事件之前的生活或個人人格。少數案例會直接離開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失憶症患者無法因為別人告訴他們記憶就恢復,他們需要主動找回自己的記憶。患有解離性失憶症的患者中,普遍來說女性多於男性。

解離性失憶症是心因性的疾病,外在檢查大多不能檢查出腦部受損的情況。也就是說,解離性失憶症病人都是「自己想要遺忘記憶」的──此處的自己指的是失憶前的自己。因此,雖然解離性失憶症是精神病的一種,但往往都對於患者本人有幫助。(如遺忘家暴、性暴力、目睹的重大犯罪等)
部份失去記憶後的患者會想要取回記憶,但卻會因試圖取回記憶的行為而受到痛苦。

記憶術

一、常見記憶術

要讓訊息成為長期記憶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意義連結。從記憶的三個階段來看,登錄歷程是第一關鍵。你可以利用感官或心像聯想來強化刺激的鮮明度,再以組織來強化表徵的深度。記憶術是泛稱輔助記憶的方法,有達成快速形成記憶或是加深記憶的功能。記憶術有很多類型,首重登錄時與個人經驗有意義的連結。或者發揮創意,以各種組合以有意義的方式連結無關的訊息有助於記憶痕跡的增強。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1. 串聯法

常用來記憶一組10到30不等的文字,通常選第一個文字作為故事的開端,利用故事的方 式,把一個一個文字連貫起來。通常故事越合邏輯,記憶就愈長久。如果編纂故事的方 式是在加入第五件事物時是與第四件事物結合,而拋棄前面的第一、二、三件事物,即 所謂兩兩相串,還能達成記憶事物順序的效果。類似下方第8種的組織法。

2. 位置法

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記憶術,為古希臘大學問家希摩里德斯發明的,又稱為羅馬房法, 現在我們稱為位置法。是先設定一組熟悉的位置,例如身體部位、住家附近的建築物 等,然後再將欲記憶的事物與之產生連結,此種方法適合隨機抽背。例如運用身體部位 記憶台灣的國家公園位置。

3. 線索法

將一連串需要記憶的事物,取其一個字或諧音,串成一句有意義的話,例如高中化學沉 澱表常見的背誦方法,硫酸根離子與鋇鍶鈣鉛會沉澱,取諧音就是「劉備死愛錢」。

4. 諧音法

將需要記憶的數字或事物,轉成諧音便於記憶的方法,常用來記憶英文單字或是一長串 的數字,例如圓周率到小數點後21位3.14159265358979323846就有人把他寫成一首詩幫 助記憶: 「山巔一石一壺酒 二侶舞扇舞 把酒砌酒扇又搧 飽死囉」。

5. 歌訣音韻法

將需要記憶的事物轉換成一首歌訣以便記憶。例如高中生物課程記憶「十二對腦神經」 的歌訣「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旋,七顏八聽九舌咽,十迷十一副十二舌 下」。

6. 歸納法

是將需要記憶的事物中同質性高的分類在一起,利用事物的關聯性幫助記憶的方法。記 憶同質性高的事物時,就像記一個事物記了許多次,有固化記憶的效果。像是市面上有 許多以字根、字首、字尾分類的英文單字書所訴諸的記憶方法就屬於歸納法。

7. 字頭記憶

這個方法取每一項目的自首來串接項目。例如,金磚四國辨識以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開頭串聯成一個「Bric」的縮寫,為磚頭之意。

8. 組織法

以故事的方式串連欲記得的刺激項目。例如:要記得的項目是:窗戶、熱狗、公園、兔子及鳥,此時你可以編個故事:從窗戶爬出去溜到公園,看到一隻兔子與鳥在搶熱狗。

二、一些著名的記憶法

上述的記憶法較常用於一些瑣碎事物的記憶,以下介紹一些著名的記憶法,能夠用於學習及 記憶系統性的學問。

1. 七田法

為日本教育學家七田真所創,強調經由右腦訓練,將看到、聽到、想到的事物,全部圖 像化思考、記憶。七田真同時也鑽研幼兒教育,其理念是融合右腦開發和傳統的左腦教 育,使左右腦和身體平衡發展,讓幼兒與生俱來的潛能可以開啟。他的著作頗豐,如 《如何培養兒童右腦》、《0歲敎育的奧秘 : 0歲到6歲是孩子大腦的爆發期》、《超右腦 照相記憶法- 快速喚醒右腦照相記憶功能》、《專為中國人寫的超右腦英語學習法》 等。七田真曾獲日本文化振興會的「社會文化功勞獎」、世界學術文化審議會的「國際 學術貢獻獎」、世界智慧財產權協會的「世界和平功勞大騎士」勳章。但是其成就也頗 具爭議,因其教育博士學位, 來自著名的專門販售學歷的野雞大學紐波特大學,他的諸 多榮譽, 亦皆來自同性質團體,像是其中授予他「社會文化功勞獎」的日本文化振興會就 是日本政府指明的野雞大學「國際學士院大學」的關聯組織。此外,他所創立的七田真 學習法也被批評為偽科學,因為七田真宣稱他所做過的實驗,全未被心理學家或腦科學 家實驗證實過,也不曾在學術雜誌發表,而且「七田真學習法」與他創的相關名詞(例如 「照相記憶術」)在國際權威的腦科學和心理學論文資料庫pudmed和psycINFO也完全沒 有相關資料。因此其創造看似與科學相關的學習法和記憶術,頗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比 起科學研究更像是一種商業行為。

2. 影像閱讀法

是由美國人保羅‧席利發展出來的一套方法,其特色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於大量的文 字資料,找到其架構並達到一定程度的理解。這個方法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A.第一階段「目標設定」:設定閱讀目標。可以問自己「我閱讀這本書,是想要得到什麼或解決什麼問題」或是「了解作者寫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問題和我有何相關?」。此一階段的目的是釐清自己看這本書的目的,進而使閱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是有意識的攫取自己需要的資訊,而不是讓眼前的文字如流水般流過。

B.第二階段「預覽閱讀」:粗淺閱讀起頭。在短時間(幾分鐘內)快速瀏覽過書名、封面、封底、目錄、索引第一及最後頁以及推薦序、跋,這個階段的目的是幫助讀者了解整本書的架構。

C.第三階段「影像閱讀」:像拍照般把書頁放到腦中。是影像閱讀法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暖身啟動:回想一下自己閱讀的目的

(2)肯定激勵:告訴自己可以做好這次PhotoReading的工作

(3)影像閱讀:把書像看投影片一般,以一頁一秒鐘的速度翻過去。這個過程可以比喻為用眼睛拍照儲存影像,就像是看電影時以數倍的速度快轉一樣。翻頁時可以打拍子幫助保持節奏。

(4)肯定結束:告訴自己已經做好這次PhotoReading的工作,可以隨時提存潛意識的閱讀內容。

(5)立刻複習:看一下整本書的架構(就像第二階段中做的事情一樣)並寫下書本的關鍵詞句(最好是25個以上),就書中內容提出幾個要自己回答的問題,幫助了解書本的內容。

D.第四階段「活化整理」:休息一下,活化腦中連結,並接著閱讀。此步驟的目的是讓腦中的資訊成熟,把新學習的資訊放到潛意識和之前的知識系統連結,

(1)等待成熟:等待至少20分鐘(甚至可以是整個晚上到一整天),讓新學習的資訊和以前的大腦學習地知識庫連結。

(2)回答問句:回答第三階段中提出的問題。例如這本書的主旨?那些資訊對我有用?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3)超人閱讀:就像是超人在地球的上空飛行,如果看到令人感興趣的城市,就可以從天空降落並駐足欣賞。再次瀏覽書本,看到令人感興趣之處就可以停留下來細細品味。

(4)做心智圖:利用心智圖把腦中已經建構的概念時現在紙面上,畫成一張心智圖。寫出本書的主旨、推論、關鍵想法等,可以使讀者更了解自己學到了什麼。

E.第五階段「變速閱讀」:持續蒐集更多例證來證明自己找出的主幹是否正確。在前面四個階段中,已經大致了解書本的主要脈絡,但是欲深究其內容,還是要再快速的看過,並適時的慢下來細讀書本深層的想法,才能對作者想傳遞的想法有更完整的了解。

3. 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

這個方法是保加利亞的醫學博士拉札諾夫研發的,是在人體處於全身放鬆、甚至接近睡 著的狀態進行記憶,這個時候人腦的記憶和接受能力會比平常更好,因為人在清醒、緊 張的時候進行學習,常會有不明的恐懼或自責感、或是一些懷疑自己能力的思緒。其實 人的能力比我們想像的要大的多,我們常常在無意中記住無數的東西,例如小時候曾經 聽過的某一首歌曲,長大後再次聽到卻能琅琅上口,只是恐懼和懷疑限制了我們的能 力。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便是利用調整呼吸、放鬆身體肌肉的方法,使人達到一種稱為 放鬆的覺知的放鬆狀態,然後再根據這個節奏進行學習。更詳細的說,這個方法分為兩 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把學習者的精神引導到鬆弛的狀態,也就是介於清醒跟睡眠之間 的放鬆的覺知的狀態,然後第二個部分就是在這種狀態之下,按著一定的節奏讓學習者 進行學習。 第一階段的達成可以藉由呼吸法、身體鬆弛法或心理鬆弛法來達成: 呼吸法 用數拍的方式讓呼吸慢慢放慢,先是呼、吸、停各四拍,進行四次,然後是呼、 吸、停各六拍,也是四次,最是呼、吸、停各八拍,進行四次,讓呼吸帶動身體 達到一種緩慢放鬆的狀態。 身體鬆弛法 讓身體的各個部位用力,讓全身的肌肉緊張,然後再經由大腦下達指令,讓身體 各部位按照順序慢慢放鬆,最後達到全身肌肉放鬆與心靈放鬆的狀態。 第二階段是按照某種節奏讓學習者進行學習。在這個階段可以撥放與人體心跳節奏相似 (約為每分鐘60拍)的音樂,這種音樂被稱為智力音樂,像是巴哈的《G弦上的詠嘆調》。 一組保加利亞的工程是曾經利用調整呼吸節奏,撥放智力音樂,再用合乎音樂拍子的節 奏撥放單字的方法,在一天內記住了1000個單字,並且記住的單字率達到97%以上。

4.記憶宮殿

最早可追溯到義大利藉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其本人因為記憶力出眾而被關注,並曾出《西國記法》記載自己的記憶法。到了1984年,重新解讀《西國記法》的《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的出版才使此記憶法為人所知。
在此記憶法中,需要先選擇一個自己很熟悉的環境,如自己的家。使用者必須對該環境的細節非常熟悉,越仔細越能有效記憶。然後,再選擇一條「移動路徑」:不再是站在原地看靜態圖,而是巡視這個地方。其次,把這條移動路徑中的所有「特徵物」記起來,如家門-鞋櫃-沙發-電視…等。當這三步完成後,便建立了一個「記憶宮殿」。最後,把自己需要記憶的事物與「特徵物」結合在一起,如「家門上掛著心理學課本」,而且這個「結合」最好有很深刻的印象,如這本課本厚到快要把你壓扁。透過把需要記憶的內容和自己熟悉的地點與移動路徑結合在一起,就可以記住較為特殊的知識。

此記憶法並非毫無心理學依據。實際上,它利用了人類對於空間的認知能力和對於記憶的聯想。
人類對於空間有較強的記憶能力:即使是只去過一次的地方,一般人也可以有「模糊」的印象,知道路該怎麼走。此外,圖象、聲音、氣味等記憶形式也比文字更容易扎根在人類的記憶中。此記憶法正是利用此特性,讓記憶可以更持久。
同樣的,「聯想」也是人類重要的記憶方法之一:透過一些象徵來記憶會讓該記憶更鮮明,不太容易忘記。

感官與記憶

大腦對從不同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有不同的吸收率。一項實驗結果表明,在通常情況 下,大腦對視覺輸入的信息吸收率最高,可達83%;對聽覺輸入信息的吸收率為11%;嗅 覺可達3.5%;對觸覺和味覺輸入信息的吸收率最低,依序為1.5%和1%。 人們在記憶外部信息時,必須先要去接受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個, 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有多種感官參加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 這種記憶方法的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 多種感官同時接受知識,就可使同一內容的大腦皮層上建立許多通路,留下多種痕跡, 即使某一痕跡淡薄了,還有其他痕跡在,可以使記憶重現。[24]

一、嗅覺與記憶

嗅覺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中傳遞唯一不經過視丘(thalamus)的,而是直接 將刺激傳到大腦中許多與情感與本能反應相關的腺體,例如杏仁核(管理各種情緒、憤怒與恐 懼、慾望與飢餓感)、海馬迴(管理長期記憶、回憶過往情境、空間感受)、下視丘(主管性慾望 和衝動、生長激素與賀爾蒙的分泌、腎上腺素的分泌控制)、腦下垂體(掌管各種內分泌激素, 也是大腦的總司令),因此嗅覺是最直接而且能喚起人類本能行為和情緒記憶的感官。一個描 述嗅覺喚起從前記憶的現象是普魯斯特效應,而由於嗅覺是如此直接喚起記憶的感官,也有 人許多利用嗅覺來幫助記憶。

1.普魯斯特現象

關於嗅覺喚起過往記憶的描寫,最著名的莫過於法國文豪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其名作 《追憶似水年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描寫喝下午茶時的撲鼻的香氣喚醒在貢 布雷(Combray)的童年時光的一段文字,在原作中普魯斯特花了整整四頁來描述這一幕,經 過後人刪減,擷取如下這段: 「一整天的陰沉。想到明天也會一樣低氣壓,讓人實在提不起勁。我呆呆地舀起一匙剛才浸 過瑪德蓮的熱茶到唇邊。溫熱且摻著蛋糕碎屑的茶水一沾染我的上顎,我不禁渾身一顫,停 下動作,專心一意感受那一刻在我的體內發生的絕妙變化。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貫穿我的感 官,卻是驀然獨立、無牽無掛,不知從何而來。」 「驀地,記憶蘇醒了。那正是那段他待在 貢布雷期間、每個周日早晨都會嘗到的瑪德蓮蛋糕的滋味,因為在當天早上不到做禮拜的時 間我不會出門。當我去姑媽蕾歐尼的臥室向她請安,她都會給我這種小蛋糕,而且會先放到 她的茶(道地紅茶或菩提花茶)裡沾浸一下。 這種小點心之前都沒能讓我想起任何事。或許是因為這些年來我只是在糕餅店櫥窗內的經常 看到它卻沒想嚐。放在糕餅店托盤上的瑪德蓮,其形象已經與貢布雷那段歲月脫鉤,融入較 晚近的日常生活中;也或許是因為那些記憶被束之高閣、拋在腦後的時間太久,以至於現在 什麼也沒有留下,一切皆已散落。」 因此記憶心理學以「普魯斯特現象」(Proust phenomenon)來表示喚起早年回憶的嗅覺能 力,通常只是一個飛快、幾乎瞬間即逝的過程。當然不只是普魯斯特,相信你我都曾經有過 這種嗅到某種味道就喚起了許多過往記憶的經驗,這個過程飛快而深刻,彷彿往日的情景都 在眼前進行著,因此嗅覺是多麼直接的感官。

2.利用香氛促進記憶

由於嗅覺喚起記憶的機制是多麼飛快而深刻,因此有人利用這點,在書房裡擺上香氛,閱讀 的時候不自覺的讓香味與學習的過程產生連結,然後在考試的時候再眼鏡上或是筆上塗抹同 樣味道的香氛,幫助提取之前念書時的記憶,有助於在考試上得到更好的成績。 另外,根據一個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香味能促進白天學習到的事物的記憶。這 個實驗是呂貝克大學和漢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做的,他們要求醫學院的學生記憶電腦 中一組一組卡片出現的位置,然後在其中某些學生的面罩中提供大量玫瑰香味讓他們吸入。 接著讓所有醫學生在半小時之後入睡,並在他們頭上接電極以追蹤他們睡眠的深度。人的睡 眠分為深度睡眠(慢波睡眠)、淺度睡眠,以及不斷做夢的快速眼動期。研究人員在受試者 進入漫波睡眠時期時,再度發送玫瑰香味。在他們醒來之後,讓他們指出原本卡牌的位置。 結果是,在記憶卡片階段有吸入玫瑰香味的學生,正確率高達97%,而沒有吸入玫瑰香味的 學生,正確率就只有86%。並且,如果是在快速眼動期或睡眠前再次聞到香味,就沒有如在 慢波睡眠其再次聞到香味達成的記憶效果。 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人在深度睡眠的時期,海馬迴會重新啟動白天時學習事物的神經傳遞 過程,因此鞏固白天的記憶。而嗅覺的刺激快速的傳遞到海馬迴,加強了這個鞏固記憶的過 程,因此達到促進記憶的效果。而這個實驗的核磁造影紀錄也顯示在深度睡眠期間,若是聞 到白天曾經聞過的香味,大腦皮質與海馬迴的活動也會變得更活躍,更加篤定了香味可以促 進記憶這個假說。

二、視覺與記憶

1. 視覺與語音轉錄

既然閱讀是把眼睛看到的文字符號化為意義,那閱讀理解不就是把這一個個由字到義的概念串起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視覺在短期記憶中的停留非常短暫,閱讀時眼睛掃描一行文字,看到後面的字時,儲存在感覺記憶裡的前面那些字已經忘記了,前後意義就串連不起來,所以在視覺處理形和意義的理解之間,一定有個加強記憶的運作,使讀者閱讀時感到非常順暢。有學者發現,我們會把視覺傳遞的資訊轉換成語音的現象,稱為語音轉錄。一項有趣的實驗是這樣的:銀幕上先出現一個凝視點,接著有三行字母同時出現(每行含四個字母),停留50毫秒,然後呈現一片空白,受試者要立刻報告螢幕上曾出現過哪些字母。結果大部份的人只能記住7個字母左右。但是受試者皆認為,在報告全部字母的過程中,記憶就已經消失了許多,因此這樣的實驗方式低估了他們的瞬間視覺記憶。因此實驗做了以下改良:受試者不再需一一回報,而是電腦會隨機出現高、中、低音,聽到高音時,只要報告第一行,聽到中音,報告第二行,聽到低音,就報告第三行,再把結果乘以三,估算出視覺記憶的總量。實驗的結果相當驚人,幾乎每個受試者都能記得12個字母!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實驗者觀察到了兩個現象:第一個觀察到的是,受試者在視覺訊息一閃即過之後,嘴唇會輕微移動,像是不由自主唸出字母的音;第二個觀察到的是,事後回憶的報告中,受試者出現的錯誤很特別,明明視覺訊息的字母是曲線的「S」,但報告卻是直線條的「X」。這種錯誤不可能是視覺的,只能用語音的相似性來解釋,而且這類型的錯誤會因為回憶時間延長而增加。結論很明顯,視覺訊息裡的物理性在認知處理過程上,轉成為抽象的語音碼。[15]

2. 視覺筆記法 (右腦記憶法)

視覺凌駕了我們其他的感覺,它還花掉我們大腦一半的資源,而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演化過程上,大部份威脅到我們生命的東西都能夠用視覺偵測,即使人類現在已經遠離非洲大草原,這個演化的結果也依舊存在。圖片佔絕對優勢的原因之一,在於大腦其實是把「文字」看成很多的「小圖片」,我們要讀出那個字以前,大腦也必須先辨認出這個字的特徵;即使我們已經使用文字那麼多年,「特質辨認」這個歷程仍然無法忽略,只是它能夠盡量變得比較快而已──我們無法直接認字,但可以直接認出圖片。人的左腦負責語言活動和思考邏輯,右腦則管理影像及感官功能,而單獨使用左腦的學習絕對不會比加上右腦來得有效率;即使你無法立刻使用更多的圖像甚至影像化教材,持續使用同一本字典而且經常翻閱,那也會成為圖片並映在你的腦海!

3.圖像式記憶

美國心理學家史培靈(George Sperling)在一九六零年做的實驗中發現,「圖像式記憶」(iconic memory)維持刺激的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實驗參與者被給予十二個字母的圖卡,圖卡被分為三排,每排四個字母,這些圖卡出現在受試者面前的時間為五十毫秒,接著史培靈馬上請他們回答出第一排或第二排或第三排的字母,這些實驗參與者事前並不知道會問哪一排的字母。實驗的結果顯示,大部分的人可以記住每排四個字母中的三個。在圖卡被秀出來的當下,圖像可以幾乎完整地被人類的大腦記錄下來,但條件是實驗者必須在四分之一秒內提問請受試者回答哪一排的字母。如果實驗者提問的時間從四分之一秒延後到三分之一秒,圖像記憶就會消失。如果在回答完第一排的字母後,再詢問受試者第二排或第三排的字母,圖像記憶同樣馬上會被遺忘。也就是說,在受試者複誦某一排字母的短短幾秒鐘內,另外兩排的記憶已經消失了。

三、聽覺與記憶:

聽覺記憶是透過聽覺作用把舊的聲音符號跟新的聲音符號統整結合,因而建立對新的聲音符 號的認知。這個過程要依靠個體對於聲音符號的保存、回憶和再認等聽覺記憶能力。聽知覺 嚴重困擾者,不容易解釋所聽到之聲音符號的意義,並且缺乏聽覺記憶力,甚難把聲音跟其 所代表之事物與經驗結合,或者不容易回憶聽過的聲音。聽覺記億之涵義包括下列三項: (1)能注意聽覺刺激的詳細內容 (2)能覆述所聽到聲音的內容 (3)能儲存並再現所聽到的資料 聽覺記憶異常指由聽而知的過程雖經建立,但是記不住所形成的這種認知結果,不易回憶所 聽懂過的語言,於是發生語言選用困難。如聽音之後不能記住字音並再生而說出話的兒童, 會以非語音的聲音代替語音來表達某種意念。如以狗吠聲「汪汪」聲來代替要說的「狗」這 個音。    在教育意義上,聽覺記憶訓練是指導兒童重視所聽到的資料,並且能將此等資料回憶與運 用,同時訓練兒童依賴聽覺,擴大其記憶幅度。教師可以採用如講白雪公主的故事之教學活 動方式來指導兒童聽後覆述並表演之。 綜上所述,聽覺記憶即是保存並覆述所聽到的資料的能力。 音樂療癒力 音樂是人類文化中一個十分特別的存在,既是一種表達方式,更具有強大的情緒感染 力。與其他醫學療法相比,音樂治療顯得平易近人,不但花費較少、大幅減輕病患的經 濟負擔,患者也認為這是令人愉悅的療法。更重要的是,和常見的藥物治療相比,音樂 治療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這些優點都讓病患樂於長期接受音樂療法,也讓治癒的機率 大為增加。

這裡舉出一個實際案例:11歲的蘿瑞中風嚴重損害了左半腦,包括負責原本語言認知的 腦區布羅卡區。中風之後的蘿瑞仍然可以了解別人說的話,但是不論如何努力,就是無 法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從蘿瑞嘴巴發出的僅僅是一串毫無文法、混亂不清的聲響,和 他人交談與溝通似乎是奢望! 然而如蘿瑞一般的失語症病人,雖然無法正常說話,但他們的歌唱能力卻完好無缺。於 是,藉著引導病患在說話時加入不同的旋律、節奏或重音,以旋律音調治療方式,逐漸 改善他們說話的流暢度。蘿瑞在經過15個星期的治療後,可成功說出一個完整語句;經 過數年的訓練後,現在的她可以巡迴演講,以自身經驗鼓勵其他中風病患。音樂幫助蘿 瑞找回她的語言能力。 腦造影的研究發現,不論是純粹聆聽音樂,或從事音樂表演與創作,這些活動皆會活化 各種與情緒、回饋、認知、感覺與動作相關的腦區,甚至強化這些腦區之間的連結。因 為具有這樣的功能,音樂能幫助神經系統從損傷中逐漸復原。[16]

1.音樂為何能喚起回憶

人常因為過去曾經經常暴露在某一首曲子,某一段旋律中,置身其中,思緒萬千。這般感受,人皆有之,幾十年後,再聽當年的那首曲子,好似乘上了時光穿梭機,飛回到那個特定的時刻。你的所見所感,彷彿身臨其境。音樂和記憶之間的聯繫充滿了力量。對此,新的研究正視圖解密這些記憶是如何起到治療效果的。人們早已用它來協助醫治老年癡呆症患者和抑鬱症患者。 數千年前來,音樂一直是一種重要的助記手段。自傳式記憶和口頭歷史記錄專家大衛·C·魯賓(David C Rubin)在其開創性著作《口頭傳統記憶》(Memory in Oral Traditions)中解釋了諸如荷馬(Homer)的《伊利亞特》(The Iliad)和《奧德賽》(The Odyssey)等史詩般的故事是如何通過詩歌的形式口頭流傳下來的。在有人落筆記錄這些故事之前,它們已被大家吟誦、歌唱。口頭傳統取決於記憶。

在人腦中,海馬體和額葉皮層是與記憶相連的兩大區域,它們每分鐘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所以,回憶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不是人們想回憶,就能回憶起來的。而音樂有助於增進記憶,是因為音樂有節奏和韻律,有時可以提供暗示、釋放信息。正是歌曲的結構、旋律以及其歌詞所勾勒出的意像幫助我們記住它。 時至今日,這種技巧依然重要。神經科學家分析與記憶力相關的大腦機制,發現配上音樂的字詞是最容易被人記住的。只要想想:「A,B,C,D,E,F,G,跟我一起唱吧。」它很可能屬於頭幾首你會唱的歌。將文本配上音樂、唱成歌,比幹巴巴地把它講出來更容易讓人記住。試著記住各種配著曲調的東西,你的記憶力會因此而變強:「現在,我已經唱完了字母歌。」 一切盡在腦海中

由此,音樂和記憶之間存在關聯。然而,為什麼當我們聽到某首特定的歌曲時,會有心潮澎湃的感覺,而不僅只是能夠將其中歌詞倒背如流?;同樣,其中的歌詞也會重現腦海。 記憶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包括了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外顯記憶是一種有意識的記憶,指人們刻意回想過去的情形,通常由這樣的問題而引發:那年夏天我在哪裏?我在和誰一起旅遊?而內隱記憶則是一種更具反應性的無意識記憶。

「記憶有很大一部分在潛意識中發生,」作曲家兼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播音節目主席的羅伯特・斯奈德(Robert Snyder)對我說道。「有一些方面的記憶的發生是隱而難見的,亦即處於意識之外」。另外,他還說到:「內隱記憶系統和外顯記憶系統跟大腦的不同區塊相關」。阿爾茲茨海默症等疾病破壞的是外顯記憶系統。相形之下,內隱記憶系統更為強健。斯奈德解釋說:「人們往往將能在自身無意識之時發生影響的事物看成是渾厚有力的」。換言之,內隱記憶既令人心潮湧動,又牢固而持久。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音樂喚起的記憶一般出自於我們人生的特定時期。曾轟動一時的經典之作比往後年月中的歌曲更能讓我們重返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光陰。心理學家稱這種記憶為「記憶隆起」(reminiscence bump)。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記憶高峰,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裏,我們經歷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漸漸學會獨立自主,它是我們生命中尤為重要且精彩紛呈的時刻。一切都別開生面,意味悠長。在那之後,生活就變得有點模糊不清了。音樂可以勾起我們的感情,而儘管歌曲的聲音和所營造的氣氛也很重要,但卻並不一定會決定聽者的主觀感受。一首悲傷的歌可能會使我們回憶起一段開心的時光,反之亦然。


2. 聲象式記憶

如同視覺有圖像記憶,聽覺也有聲象記憶。1972年,Darwin做了一個與sperling視覺實驗很相似的聽覺實驗。 實驗中,受試者戴上耳機。耳機的左右聲道同時撥放兩個字,範例如下:

左耳 雙耳 右耳

 B  8   F

 2  6   R

 L  U   10  (此表翻製自王甦、汪安聖《認知心理學》)

因為當左右耳同時接受同一個刺激,聽起來就像是從大腦裡面發出來的聲音,如此製造出類似sperling視覺實驗的矩陣。音檔播放完畢後,施測者會以受試者左、中、右的燈源提醒受試者說出相應位置的資訊。將其結果與視覺實驗比較可以發現,兩者相同之處在於,說出指定資訊的成效比說出全部資訊的成效好,意味著聽覺記憶亦存在。 而與視覺實驗不同的是,第一,聽覺實驗受試者僅能記住約5個字母,比視覺實驗少,代表聽覺的記憶容量較視覺的記憶小;第二,聽覺記憶可以持續約4秒,然而視覺僅能存在數百毫秒,顯示聽覺記憶比視覺記憶更能持續。

不過針對第二點聲象記憶持續時間較長的特性,值得探討的是,在聲象記憶持續期間資訊是否已經經過處理並儲存,因此才導致聲象記憶的持續時間長於圖像記憶?因為感覺記憶是資訊刺激以原始的形式儲存,若是如此則這實驗所研究的便不能稱做感覺記憶。追根究柢,可能還是得回歸到聽覺系統本身的處理方式來討論。

聰明藥丸——促進記憶的食品與藥物

老一輩的人常說吃腦補腦,認為正確的攝取特定的食物,可以對於身體的相對應部位有 正向的影響,所以為了改善記憶,可以多吃一點對大腦有益的食物,這件事情聽來荒 謬,但也不完全是迷信。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地中海飲食或類似的飲食方式,也許可以延緩記憶的衰退以及老 化。地中海飲食,指的是攝取大量的蔬菜、水果、海鮮、穀類、豆類和堅果和橄欖油, 以及適量的魚、禽肉與紅酒。實驗中,採用地中海式飲食方式的人,發現相較於對照 組,其認知能力的衰退速度較緩慢,也有較低得機率罹患阿茲海默症等記憶相關疾病。 [17]

一、普遍認為能促進記憶的食品

1. 魚油

魚油中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主要成分DHA及EPA,DHA 是構成細胞和細胞表層膜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腦皮質的功能與記憶力的維持方面都扮演 著重要的角色,被認為與人的腦部發育有顯著的關聯,若DHA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學習障礙, 而EPA也有防止血小板的阻塞、血管、動脈的硬化等的好處。 在一項研究中,持續服用Omega-3脂肪酸,結果顯示血液中的Omega-3脂肪酸濃度與工作記憶 有關聯。血液中的Omega-3脂肪酸濃度越高,工作記憶改善幅度也越大,甚至可以改善因年紀 而退化的學習力及記憶力。另一方面,目前也有研究顯示出,若飲食中缺乏了Omega-3脂肪 酸,很有可能造成腦部的退化。 而對於記憶相關的疾病,魚油中的DHA在某些研究中,並沒有辦法延緩阿茲海默氏症的症 狀, 而在一個實驗中卻發現了有趣的現象,Apolipoprotein E(簡稱ApoE)是一種脂蛋白元, 與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以及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又可分為e2、e3、e4, 屬於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群。實驗結果顯示,有Apo-e4基因變化者之中,DHA並沒有減 緩其記憶衰退的速度。相反的,沒有Apo-e4基因變化者之中,服用DHA則可減緩記憶衰退 率。[32]

2. 銀杏

銀杏,原產於中國,其主要功效成分為Ginkgoflavon(類黃酮類物質)、Ginkgolide A、B、C、 M(二萜類化合物),果實稱為白果,一般認為有助記憶力,可以改善健忘、失智的症狀,目前 市面上也有許多的銀杏保健食品。 在1997年,美國紐約醫學中心公佈一項研究結果,證實銀杏葉可能可以減緩阿茲海默症的病 情惡化,這項研究中,讓阿茲海默症患者服用銀杏葉萃取物後,發現他們病情惡化的速度明 顯下降許多,比對照組中只有服用安慰劑的病患要慢半年左右。 但在2002年,實驗研究中,實驗組服用銀杏精華,另一組服用安慰劑,連續服用六週後,經 過學習、記憶力、注意力和集中力有關的測驗,得到的結果顯示:銀杏對記憶力沒有幫助, 並沒有腦部變得更加清晰、增進食用者的記憶力。而到了2008年後,美國匹茲堡大學也做了 有關銀杏研究,實驗的結果一樣顯示了服用銀杏並未減緩老人的認知功能,也對加強記憶、 語言、注意力及其它腦部功能都沒有任何效果。

此外,銀杏葉中含有的Ginkgolide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劑,使血液不會凝結成塊、可以 防止血栓形成,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腦血栓與中風。所以雖然銀杏對於預防老人痴呆、增強 記憶力而言,可能並沒有太大的成效,但銀杏在抗氧化與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末梢血行障礙 (ex.間歇性跛行)及腦血管循環不良等問題上,還是有其功效的。

3. 藍莓

瑞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營養專家史賓塞博士(Dr. Jeremy Spencer)與他的研究團隊於2009年對40名年齡在18歲到30歲的民眾做實驗,而實驗內容為供應他們含有藍莓奶昔的套餐,再對其專注力、智商、對閃光螢幕上的字彙反應等進行測驗,在一個月後再供應不含有草莓奶昔的套餐,發現受試者的傳佇立會下降,而如此的研究結果對於40名屆退休年齡的受試者也有相似成果。史賓塞指出,藍莓所含的「類黃酮」(flavonoids)可以疏通血管、增加血流量,也可以降低血壓,短期可增進認知功能,長期則可讓頭腦更健康,經常食用有助提升記憶力。而根據美國農業研究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在2002年發表的研究,食用藍莓也可加速大腦中負責記憶的區域-大腦海馬迴(hippocampus)的細胞生長率。美國辛辛納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2016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47名68歲以上、已有輕微認知障礙的老人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連續16週每天服用一次冷凍的藍莓粉,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粉末,發現食用藍莓的老年人,在記憶力和文字能力上有所改善,而且大腦的活動力也增加,因此食用藍莓此具抗氧化劑之食材有助減緩老年痴呆症。 然而台灣不易買到新鮮藍莓,所以除了喝藍莓汁、吃藍莓果醬、藍莓優格等藍莓加工品外,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士懿建議,深色水果如葡萄、櫻桃、草莓等莓類水果,也有類似的抗氧化效果。

二、阿茲海默症之飲食預防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俗稱老人失智症,為一因腦部功能受損而導致腦部逐漸退化以及喪失智能的疾病,發病的時間緩慢且是無法逆轉的,早期的症狀是忘記物品放哪、注意力易不集中等,而長期則包括喪失智力與生活能力,甚至導致患者逐漸與社會脫離連結,且年紀愈大,愈容易得病。其明確成因現今尚未明確,目前最普遍的假說為類澱粉胜肽假說,即腦中所堆積的不正常蛋白質結構(β-amyloid protein)會影響腦部功能的運作,進而導致腦部病變而產生[1]失語及失用的症狀。


阿茲海默症常與另一老年易患的疾病----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搞混,兩者雖然都是腦部疾病,但前者主要症狀為認知功能障礙,會出現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語言組織能力變差的狀況發生,後者則主要是行動功能障礙,會出現行動遲緩、行走不穩、靜止性顫抖等問題。

1.抗氧化飲食

阿茲海默症成因是由於基因突變而導致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變性,造成腦中斑塊堆積,並且在腦中形過氧化反應,而造成神經元的損傷。雖然這些過氧化反應是阿茲海默症的原因還是結果並未闡明,但已有許多研究探討抗氧化的相關療程。有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體內抗氧化物質如:維他命E、維他命C及胡蘿蔔濃度較低。維他命E的來源,包含蔬果、肉類、堅果、魚類與乳酪;維他命C的來源多為蔬果(例如木瓜、奇異果、芒果、芭樂、柳橙、香蕉、鳳梨、葡萄柚、蕃茄、檸檬、蘋果...等),部分動物內臟(例如:牛肝、豬肝等)中也含有相關成分;β胡蘿蔔素來源則為青菜(例如:綠花椰菜)、紅蘿蔔、水果(例如:木瓜、蕃茄及葡萄柚)等。

2.維他命B群,葉酸

維他命B12及葉酸是人體內醣類、脂質、蛋白質生合成的重要輔因子原料。若是兩者之一缺乏常會造成神經細胞的損傷(對神經訊號傳導非常重要的神經髓鞘細胞即是由脂質構成)及中樞神經病變,影響腦功能,甚至失智。維他命B12來源主要為動物性蛋白(如牛奶、乳酪、蛋、魚及動物肉類);維他命B6的來源為五穀類、水果及肉類;葉酸來源為肉、乳酪及綠色蔬菜。

3.酒

研究指出紅酒(非米酒、威士忌或啤酒的葡萄酒)內含有抗氧化物如類黃酮,可能與防治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機轉有關。另外,適量的飲用紅酒(如:每日飲3小杯紅酒,每杯約140C.C.)會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濃度,減少血小板凝集及改善內皮細胞功 能,進而改善血管病。但研究也指出喝過量(4杯以上)反而會造成智力退化,且有副作用如:酒精成癮、中毒(酒也是一種神經毒素,會造成腦部損傷及細胞粒腺體功能失調)、睡眠障礙、肝功能異常以及神經損傷等。

4.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即是攝取高比率的蔬菜、榖類、植物油(如:橄欖油)、魚以及少量動物油脂和肉。原因可能和上述1.2.3.相關飲食成分有關。臨床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除了可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死亡率外,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機率。

5.卵磷脂

卵磷脂存在於植物組織以及卵黃中,是一種黃褐色的油脂,本身為混合物,由膽鹼、脂肪酸、甘油、磷酸等物質所組成。在卵磷脂中,有一成分為磷脂酸膽鹼(PC),是建構神經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雖然目前缺發大型臨床試驗的證明,但磷脂酸膽鹼可修復受損的細胞膜,並且有助乙醯膽鹼合成,使神經傳遞更有效率,可提升記憶力。大豆和蛋黃富含卵磷脂。

6.豆類

黃豆與小扁豆等豆類能夠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豆類與肉類都是蛋白質的來源,而豆類較肉類健康,且沒有紅肉的風險。

7.其他

咖哩中含有的薑黃素為一種抗氧化物。動物實驗中指出,薑黃素可減少阿茲海默症基因轉殖鼠腦中氧化傷害及類澱粉病變。

茶中含有「茶胺酸」的成分。茶胺酸為胺基酸的一種,被認為可能具有使腦神經細胞變年輕以及活化腦部功能的效果。一般綠茶中也能夠攝取到茶胺酸,但茶胺酸在茶梗中含量特別較葉的部分豐富,因此嫩枝茶在使腦神經細胞活化上也許會有更佳的效果。

耳蟲現象(earworm)

揮之不去的魔音-耳蟲現象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偶然間點開了一部莫名登上熱門排行榜的洗腦影音,然後發現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上課時,吃飯時,洗澡時,讀書時,睡覺時,無時無刻都在腦海中迴盪著那段旋律。這就是所謂耳蟲現象,將不斷在腦子裡迴響的音樂比喻成一條鑽來鑽去爬來爬去的蟲子,如此惱人,如此令人心發癢。但本章節所要探討的問題是耳蟲究竟是如何「爬」進腦中的,又同樣是由不同高低長短的音符組合成的旋律,何以有的只需一聽便可深深烙印腦海中,有的即便重複聽了數十回仍沒有印象呢?以下將以科學角度來分析耳蟲現象的成因。

1. 認知搔癢(cognitive itch)

一位辛辛那提大學的行銷學教授James Kellaris(2001),提出了一套稱為認知搔癢(cognitive itch)的理論來解釋耳蟲現象。想像一下,你身上某個地方被蚊子叮而紅腫、發癢,是不是會很想抓呢?然而,一旦開始抓癢,就容易陷入無限的惡性循環,抓了越癢,癢了越抓。耳蟲現象亦然,當你的大腦被某段音樂旋律「叮」了一下,記憶裡也會開始發腫並發癢。此時大腦的反應很自然的就是設法去「抓」那個癢處,而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在腦中播放那段音樂旋律,但這卻讓情況變得更糟,那段旋律會不斷迴盪在腦中。什麼樣的音樂會造成認知搔癢?根據Kellaris的研究,有以下特質的音樂特別容易造成認知搔癢:(1)反覆的旋律 當一首歌曲有著重複的基調、片段時,這種重複的行為本身就會對我們的認知產生刺激。進而在腦中也開始重複播放。 (2) 簡單的音樂 簡單的音樂比起編曲複雜的音樂更容易附著在腦海裡,例如兒歌通常比古典樂容易引發這種現象。 (3) 不協調 當一首歌曲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東西時,也會引起這種搔癢。比如無預警的改變旋律或故意加入不同的音符皆是。 Kellaris 往後會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與資料收集,在目前的1000份回應中,73.7%的受試者回答最近迴盪在他們腦中的歌是有歌詞的,18.6%是短曲或廣告,7.7%是無人聲的音樂。

2. 如何緩解耳蟲現象

由於耳蟲現象是一種非正常的記憶提取(即大腦不正常且不斷調閱這段記憶),因此可採取的手段包含阻止大腦調閱記憶的過程以及改變這段記憶的屬性。所謂阻止大腦調閱記憶即是將自己埋首於其他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讓大腦擱置這個刺激,進而從這一循環中跳脫。

而另一種方式是大聲地念或唱出歌詞,透過這樣的過程,讓大腦不再認為這是個需要被重複的刺激,也就是使其合理化或正常化,進而緩解這一現象。有些人會認為將這種「上癮性強」的音樂可以在傳給其他人後緩解,就好像把貼在自己背後的標籤貼紙撕下來後貼到其他人身上一樣。其實是在傳遞過程中的有意識地不斷複誦讓大腦將這段音樂從「可疑名單」中除名所致。因此,即使對著泰迪熊重複念或唱也可達到相同效果,不一定要讓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受害。

或者,也可以嘗試一個簡單的方法----嚼口香糖。英國雷丁大學心理學和臨床語言學院曾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當發生歌曲的耳蟲現象時,嚼口香糖會幫助他們較少想起歌曲,甚至也可以避免大腦其他惱人且反覆的思想,減少其他有害或侵入性的想法,根據過往的研究,其原因應是咀嚼動作本身便會干擾短期記憶,防止大腦不斷的不正常提取。

3. 如何利用耳蟲現象

對一般人而言,這種惱人現象最好是離自己越遠越好,但對於行銷業者與廠商而言,他們巴不得自己的產品或名稱在消費者心中永遠迴盪。這也是為什麼作為行銷學教授的Kellaris教授會展開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其出發點並非幫助人們解脫而是讓人們中毒更深)。事實上,不僅是Kellaris教授,越來越多的廣告公司和音樂公司正試圖以這種現象提升目標產品或旗下歌手的市佔率。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天,將這種病毒式影響力的內容透過病毒式行銷的手法散播,的確容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但來的快,去的也快。這種現象就像感冒一般,不會持續超過兩周,很容易被新的刺激蓋過。不過仍不可否認作為一種行銷手段,耳蟲現象確實是有其價值的。

記憶也能變魔術?

魔術是一項特別的表演藝術,運用了特殊的手法、技巧或是道具使觀眾感到不可思議,且魔術並非超自然現象,而是呈現出違反經驗法則的表演,其背後的原理都是真實的;其中,特別的記憶方法,也是魔術的特殊手法之一,在此將介紹兩個運用特殊的記憶方法的簡易表演。

(一) 記憶翻牌

記憶翻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小遊戲之一,規則相當簡單:遊戲開始會給玩家幾秒鐘時間來進行記憶,記憶時間過後便會覆蓋所有牌,玩家需找出兩張相同數字或是圖像的牌來進行消 除,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將所有覆蓋的牌消除。 我們就以一局遊戲來做簡易的分析: 首先,看到這組圖案時,你會怎麼把這些牌記下來呢?是依序從A開始記到8的位置嗎?如果這樣記,當你記下A的位置後,接著記下2的位置,以此類推,大概記住5的位置時,已經無法想起之前記下的牌的位置在哪了。因為這是一套沒有系統的記憶方法,所以大腦無法輕易地記住這些牌的位置,不如讓我們回到這個遊戲本身的問題:記憶翻牌需要記住所有的牌的位置嗎?事實上是不用的,記憶翻牌這個遊戲,至多只需記住全部的一半數量的牌就可以完成。怎麼做呢?方法是:記住A~8各一張的位置,接著翻牌的過程中,翻剩下沒有記位置的牌,假設翻到了5,則另外一張5就在自己記下的位置中,便可以得到分數。 至於該怎麼記這8張牌呢?有一種相當方便的記牌方法:挑選一半的地方,記下未重複出現的牌,而剩下一半的地方則記下成對的牌。會這樣記的理由為:讓大腦知道哪一半部分是記未重複的牌,而另一半部分是記下有成對的牌,比起其他的記憶法,這種方法是最有效率且最有系統的,而會切一半的理由是讓大腦好分區,不用記下許多不規則的圖形,我們以上面出現的牌的例子來分解;見下圖:綠色圈起的部分為上半部出現一次的牌:(忽略上半部右下方的2和4,因為已經出現過了),而下半部的藍色圈起的部分是成對出現的8和6,記憶時的口訣為:上半部431527,下半部記下圖像,遊戲開始後便把下半部成對的區塊先解決(黃字的1和2),接著只要翻沒有記的牌的位置,對應到上半部的431527(已經記下的位置)便可以很快速地完成一局遊戲。

同樣的一組牌,不一定要上下對切,也可以左右對切。如下圖舉例,如果左右對切的話,左半部的口訣就變成4327581,而右半部只需要記下6的位置即可,倘若上下對切不好記的話, 不如試試看左右對切! 經過實測,這套有系統的記憶方法,約可以在十秒就完成記憶,若是經過練習,還可以將時間縮短到五秒左右,跟朋友們比賽,他們一定覺得你有透視眼呢!

(二) 記下整副牌?

但是你可能會覺得,剛剛的記憶翻牌可能不見得是大家認為的魔術,只是比較厲害的記憶方 法而已,接下來將為大家介紹另一種比較偏向魔術上的應用,也就是整副牌的順序都記起來!(註:在魔術上稱為Memorized Deck)進入這個主題之前,讓我們先看一眼接下來的這張圖,只看一下子而已喔: 如果只看一下子,會以為這是一副相當毫無章法的牌;但是如果你仔細研究他的順序和花 色,便會發現這樣的一副牌,其實是有特定順序的。後一張的數字都是前一張的數字加上3,而花色的排序依序都是:黑桃、紅心、方塊、梅花,這樣的一個循環的最小公倍數恰好是52,也就是剛好是一副牌的數量,這樣的一套牌,在魔術界上稱之為"Si Stebbins Stack"。 問題來了,如果觀眾們會發現這是一套有順序的牌,那還能變魔術嗎?請回憶起剛剛看這副牌的時候,如果只看個兩三秒,其實是看不出這套牌有什麼特別之處的,自然地,觀眾只看兩三秒的話,也會認為這副牌是一副亂七八糟的牌。先讓觀眾放下疑心,就可以開始魔術秀了!在這裡簡單地介紹一個有趣的魔術:請觀眾任意的切牌,切到喜歡的位置時,請他翻開第一張牌,接著放回牌堆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魔術師將牌放回牌盒中就可以猜出他看到的是哪一張牌!是不是非常的神奇呢?原理其實非常的簡單,在魔術師放回牌盒中的時候,便可以偷偷地看最後一張牌是什麼牌,假設看到了黑桃4,便可以猜出觀眾看到的牌是愛心7,因為這副牌的順序已經固定,觀眾切牌的過程並不會改變整副牌的順序,所以只要知道底牌是什麼,便可以透過Si Stebbins Stack的順序來猜出觀眾看到的牌! 看似記下了一整副牌,但其實只要掌握規則,便可以輕鬆記下一整副牌的順序,本篇主要探討的是特別的記憶術,因此對魔術的部分就不多詳述,不過若對這方面有興趣也可以自己研究一番,一定會相當有成就感的!

H.M.失憶症案例研究

[Scoville, W. B., & Milner, B. (1957). Loss of Recent Memory After Bilateral Hippocampal Lesions. The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20. 11-21.]

(一)概要

   加拿大McGill 大學教授米爾納(Brenda Milner)對HM失憶症案例的研究,對我們了解人類記憶系統影響深遠。
   Henry G. Molaison(1926-2008)(以下簡稱H.M.)因持續癲癇,最後決定接受實驗性的手術治療。西元1953年,H.M.的主治醫師移除他顳葉的中部皮質,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海馬(hippocampus)、杏仁核(amygdala)、鄰接的腦部皮層。手術後,癲癇症狀大幅緩解,卻從此摧毀H.M.形成新記憶的能力。

(二)術後失憶狀況

   手術後,他可以短暫的記得與他人談話的內容,也可以做一些需要動用到工作記憶的益智遊戲。同時HM的長期記憶也完整保留下來,他仍然記得童年的往事。此外,HM仍然可以學習新的技能。總而言之,短期記憶、工作記憶、長期陳述性記憶、長期非陳述記憶(程序性記憶)都未受影響。
   H.M.遭受的主要是「順行性失憶症(anterograde amnesia)」。意即,他無法將其短期記憶儲存成長期記憶。當他停止思考或是反覆回憶一個新事件時,這個事件在H.M.的記憶裡也就永遠的消失了。所以,他無法學習新詞彙和新事物,也無法記得新認識的人的名字。因此,他一直記得自己是二十七歲,也記得二十七歲以前發生的事。
   因為H.M.不再有新的長期記憶,他的每一天就是新的一天。然而,H.M.的父親去世後,他每一次在找父親時,都要再重新經歷一次父親離開的事實,再震驚而崩潰大哭一次。

(三)醫學發現

   這項病例證實「海馬(hippocampus)」的重要作用:將短期記憶儲存為長期記憶。因此,海馬的損傷通常造成難以組織新的記憶(順行性失憶症)。
 1. HM的暫時記憶功能未受影響,因此暫時記憶的儲存與海馬迴無關。
 2. 海馬的損傷也不會影響學習新技能的能力(如:學習騎腳踏車),因此「程序性記憶(非陳述性記憶)」有另外的儲存空間,與海馬無關。這也表示H.M.仍有組織新的概念記憶的能力。
 3. 由於HM的長期記憶的功能都不受影響,因此長期記憶的儲存及提取都與海馬迴無關。
 4. HM所喪失的「新近記憶」功能,應該就是因為海馬迴及周遭組織被切除。

(四)記憶固化(Memory Consolidation)

記憶固化是一個讓記憶持續存在的過程,也就是將短期記憶轉換為長期記憶。

 由HM的記憶能力推測:1.舊記憶不存在海馬  2.海馬涉入新情節記憶的形成
 暫時記憶與長期記憶都是儲存在大腦新皮質中,新近記憶則儲存在海馬迴與其周遭的皮質中。
 一般認為將儲存在海馬迴系統中的新近記憶寫入大腦新皮質的工作是在睡夢中完成的,然而亦有神經生物學家不認同此觀點。
 而一件事物一旦寫入長期記憶中,除非經過很長時間,否則不易忘記。

(五)重要相關書籍

Suzanne Corkin <Permanent Present Tense: The Unforgettable Life of the Amnesic Patient, H. M.> [中譯本---<<永遠的現在式:失憶患者H.M.給人類記憶科學的贈禮>>]

科普書籍

(一) 《記憶心理學》

作者:楊志良 編者:陳美惠 出版社:五南

簡介: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國內外記憶研究成果,反映記憶研究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技術。

(二) 《記憶 vs. 創憶》

作者:Elizabeth Loftus & Katherine Ketcham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簡介:本書以對記憶扭曲的實證研究,解說記憶重新建構的特性與過程。

(三) 《透視記憶》

作者:Larry R. Squire & Eric R. Kandel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簡介:從認知的心智行為以及分子生物學的觀點深入探討記憶。

(四) 《記憶的風景》

作者:杜威‧伊斯瑪(Douwe Draaisma) 譯者:張朝霞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簡介:本書整理記憶的不同面貌,並以實驗及研究佐證。

(五) 《記憶七罪》

作者:丹尼爾‧沙克特 譯者:李明 出版社:大塊文化

簡介:本書探討記憶衍生的問題,佐證以實驗及研究,進而提出對於這些記憶問題的新觀點。

(六) 《永遠的現在式》

譯者:謝雯伃 出版社:夏日出版社

簡介:介紹切除部份海馬迴後的H.M.形成新記憶能力喪失的生活。

(七) 《推開記憶囚門》

作者:Lenore Terr 譯者:陳玲瓏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為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舊金山校區蘭利波特精神病學院的精神病學臨床教授,也是極具權威的創傷與記憶專家。 書中透過幾個精神病患者的案例說明記憶,加州的艾琳在成人後才想起自己小時候目睹好友被父親殺害, 表現了在創傷後意識的隱抑。芭翠西亞有著舊式心理失憶症,其心理防衛機制會在意識和潛在之下的事物之間設起一道障礙。 蓋利小時候多次被母親意圖溺斃未遂,卻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喪失此段記憶,甚至長大後成為業餘潛水員......。 在眾多例子中,作者一一從生理、心理的角度解釋不同的行為,也詳細說明了記憶的運作。

(八) 《記憶的秘密》

作者:蘿普REBECCA RUPP 編者:洪蘭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簡介:本書借助科學,試圖解開記憶的謎團理解腦與記憶的根本原理,介紹「記憶形成、儲存的地方與方法」,藉助海蛞蝓、果蠅與小白鼠等動物推敲記憶法則,他們的腦部雖然沒如人類複雜、卻一樣擁有記憶與學習力。

(九)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作者:黛安‧艾克曼 編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出版 簡介:作者以一位藝術家的視角,結合科學,說明了人類大腦的神奇之處及奧祕。在本書中,解釋了記憶、思考、情感、夢境、語言習得,展現神經科學最新研究,也探討創傷效應、先天與後天、男性與女性大腦等議題。是一本淺顯易懂,文字優美的好書。

網路影音

(一)[TED Joshua Foer:每個人都能表演的記憶壯舉]

簡介:講者以親身經歷介紹在腦中建構出想像宮殿,讓所有想記住的影像充滿其中的方式,講述任何人都能擁有絕佳的記憶力。

(二)[[TED-Ed] 我們記憶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消失的]

簡介:本篇以動畫介紹與記憶相關的神經運作和使記憶退化的可能原因。最後提到社交、營養及增強大腦血液循環都是提高記憶力的好方法。

(三)[[TED-Ed] 切除海馬體會有什麼後果?]

簡介:介紹科學家從因切除海馬體而喪失長期記憶的H.M.身上學到關於大腦和記憶的一切。

(四)[TED 雷射光束操控老鼠的記憶]

簡介:講者說明他們如何把雷射光射進一隻老鼠的大腦來啟動並操控牠的記憶。

(五)[TED 伊莉莎白.羅芙托:虛構的記憶]

簡介:講者藉由講述一名在「虛構的記憶」下的受害者的遭遇,提出了他對於錯誤記憶的研究與道德問題。

'(五)[TED 丹尼爾·卡尼曼:記憶與經驗爭鬥之謎

簡介:曾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尼曼将心理学與經濟學結合,剖析心理學來向觀眾傳達快樂的本質,指出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對於體悟快了的區別,是很有創建的發現與看法。

科普文章

(一) 大腦記憶形成的秘密 科學家破解

臺灣醒報 敘述腦神經細胞對於記憶形成的影響,並介紹紀錄細胞活躍程度的技術。人們每天的記憶是如何形成,又怎麼喪失?日前發表於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元》,美國 與英國的科學家們首次精確發現,人類大腦記憶是由「內側顳葉」的神經細胞負責產生。這項新發現將有助科學家們進一步了解記憶如何喪失,對未來治療阿茲海默症以及其他腦神經系統疾病展露一道曙光。

(二) 揮之不散的情緒,會如何影響記憶

Wen-Jing Lin | 認知神經科學博士 作者藉實驗結果說明情緒和記憶的關聯性。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記憶。那些帶有情緒成份的事件,不論正面或負面,似乎都經常在我們的回憶裡留有比較深刻的痕跡。但在很多時候,引起情緒反應的事件本身已經結束了,但我們的情緒仍未回復平靜。如果這時發生了一件不會激起情緒反應的事件,那我們對於這個事件的記憶,會受到殘存情緒的影響嗎?

(三) 過去的記憶 未來的想像

白明奇 | 成功大學醫學系神經學科 林宜 |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 作者介紹「前瞻性大腦」的概念,敘述回憶過去和預想未來之間的連結。並肯定記憶創造力的重要性。臆測他人的想法、計劃未來和想像即將發生的情境,很可能都是同一個認知歷程,而且共用一個核心大腦系統。這就不難了解,想像未來的能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妨想想看,若有一天突然對生活失去方向,不知道自己下一刻應完成什麼事情,或不知道怎麼做,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這會是多麼大的衝擊?

(四) 運動有機會幫助你增進記憶能力──只要你抓準運動的時機

我們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而一篇澳洲SBS廣播公司的報導指出,運動不只能夠讓我們體態輕盈、身心更健康,可能還有機會增進運動者的記憶能力,前提是,你必須抓準運動的時機。

這篇最新的研究刊登在《Current Biology》,研究團隊招募72位受試者。實驗的第一天,作者請受試者執行一項為時40分鐘的任務。接下來,受試者被分成三組:第一組的受試者在任務執行結束後立即開始長達35分鐘的間歇訓練運動(interval training exercises),第二組則在完成任務後間隔四小時才開始執行間歇訓練運動;最後一組的受試者則做為控制組,不做任何運動。 兩天過後,所有受試者接受第二次的試驗檢視其記憶提取的情形。實驗結果發現,第二個組別,也就是在完成任務後間隔四小時才開始執行間歇訓練運動的受試者,其回憶的表現最佳,和另外兩組的實驗結果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

相關研究

為進一步了解運動對大腦的影響,日前,愛爾蘭科學家對一群常常久坐的男大學生,進行一場運動與記憶的測驗。 研究人員讓受測的大學生,觀看一連串陌生人的照片與名字,並在稍事休息後,要求他們回憶起照片中人物的姓名。 接著,把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進行30分鐘激烈的自行車運動,一組只是靜靜坐著半小時,然後再進行一次記憶測驗。結果發現,對比兩次測驗的成果,進行激烈運動的學生有明顯的改善,休息者則沒有差別。 研究人員分析學生們的血液樣本後發現,運動可使大腦產生一種獨特的蛋白質,稱為「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 , BDNF)。BDNF不僅神經元的健康有重要作用,也能加強記憶及回想的能力。 雖然,究竟BDNF是如何增進人們記憶力,還有某些細節尚待釐清,但許多研究都指出,運動對腦健康有顯著的幫助。 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一項巴西研究發現,如果讓年老的大鼠每天快跑5分鐘,並持續5個星期,就足以讓大鼠腦中的記憶區,產生一連串的生理變化,提高BDNF的水準,讓牠們的記憶力追上年輕的大鼠。

電影

(一)別相信任何人

與「記憶」的連結:相機錄下的影像,讓「機械記憶」補足了「腦細胞功能失調」的不足,但也製造出記憶的盲點以及錯誤,造成劇情的疑點重重。這些影像一方面解救了主角,讓她不至於困在誰都不能相信的迷宮中,能藉由看見昨天的自己,相信自己而走出驚嚇。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條件下也形成催眠暗示,擾亂主角的思緒,由此可知記憶的真實性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二)我想念我自己

與「記憶」的連結: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患者出現記憶力、智力喪失、思考、社交與情緒障礙,而阿茲海默症為其一。主角罹患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是阿茲海默症中的少數,僅佔其中的5%,發病於30~60歲,且為家族遺傳症狀。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特徵是大腦認知功能區域的皮質皺褶減少(儲存的功能喪失),腦室擴大壓迫其他區塊(區塊間溝通障礙),以及海馬迴受損(短期記憶、學習來的知識與自身經歷逐漸消失),而引發認知與語言能力的喪失。而主角面對記憶的逐漸喪失,嘗試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她的自我認同及與家人相處的方式也值得我們觀察及探討。

(三)明日的記憶

與「記憶」的連結:故事中,描寫了主角,從症狀初現,原本的不甚在意,接著病情開始惡化,開始影響了主角的生活、工作,到最後病情已經徹底發作無法控制的整個心路歷程。完整敘述了擁有相同症狀的人,生活上會碰到的問題,心理方面又是遭受了多大的壓力,內心是如何的煎熬。而患者家人在這時,則同樣跟著患者面對問題,心理的壓力自然也不在話下,但是他們的陪伴卻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被遺忘的時光

與「記憶」的連結:一般我們對於失智症的人的了解,僅限於知道他們患有失智症,咸少真的很清楚地了解他們的症狀以及他們的有苦難言。藉由這部紀錄片,我們能更清楚的看見他們身上發生的變化,他們心理上的焦慮,以及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他們,陪他們走過這一段艱辛的過程。

(五)記憶拼圖

與「記憶」的連結:主角因為腦部創傷而罹患了順行性失憶症,不能記住病發後發生的事,但不會損失病發前的記憶,與會忘記發病前事物的逆行性失意症相反。雖然確切病理機制還未被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研究透徹,但此病常被認為和中顳葉記憶系統相關,包刮海馬體與其周圍皮質等和短期記憶相關的構造。

(六)我的失憶女友

與「記憶」的連結:劇中主角的狀況和(五)「記憶拼圖」很像,都是由於順行性失憶,患者的短期記憶發生問題,只能記住病發前的事,記不住病發後的,而逆行失憶症則完全相反。

(七)被偷走的那五年

與「記憶」的連結:女主角因車禍而陷入昏迷,醒來後記憶仍停留在五年前度蜜月的時光,但其實她早已跟丈夫離婚。而且記憶的留存會受情緒影響,這也是為何女主角在失憶後只記得開心甜蜜的蜜月時光,卻忘記其他令她難過的事情。

(八)海底總動員

與「記憶」的連結:小丑魚馬林在尋找兒子尼莫的旅途中遇到了一條患有短暫性失憶症的藍刀鯛,多莉(Dory)。多莉常常忘記為何馬林會出現在自己身旁,也常常轉頭就忘了尼莫的名字,或者是小時候在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時,數到一半就忘記自己在玩遊戲了。一般來說,短期記憶喪失多半是因為腦部受到外傷造成,如果外傷並沒有對海馬迴造成結構上的嚴重損害,則只要靜待海馬迴恢復功能,記憶就會改善。但如果和海馬迴相關的結構受到教嚴重的損傷,則失憶症狀不易恢復。

(九)手札情緣 與「記憶」的連結:艾莉和挪亞相愛一輩子後一起住進了安養院,但艾莉因為阿茲海默症遺忘了他們一起經歷過的事情,也忘了挪亞,而挪雅將他們相愛的故事寫在手札上,不厭其煩地試著讓艾利回想起兩人年輕時發生的事情。

關鍵詞彙

字首組合法 Acrostic:將所要記憶的事件,以第一個字母來代表,再將字母組合起來。

自傳性記憶 Autobiographic Memory:對於個人相關的過去經驗或事件的記憶,屬於情節 式記憶,但包含了更多自我經驗的涉入,同時也夾雜了事實性的語意記憶。

古典制約(經典條件反射) Classical Conditioning:是一種關聯性學習。最簡單的形式,是 亞里斯多德曾經提出的接近律,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大腦對其中一件事 物的記憶會附帶另外一件事物。

陳述性記憶 Declarative memory:人類長時記憶形式的一種,指的是能夠明確想起某個事 件或事實的一種記憶。

似曾相識感 Déjà vu:人在清醒的狀態下第一次見到某場景,卻感到「似曾相識」,是一 種常見於大多數人的生理現象。

餘音記憶 Echoic Memory:聽覺訊息之感覺記憶稱為餘音記憶。

鎂光燈效應 Flashbulb Effect:指在看到令人震撼的新聞報導後,在個人的內心留下難以 抹滅的印象。

遺忘曲線 Forgetting Curve: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的實驗,如果沒有複習,學習後一個 鐘頭,已學會的內容有56%記不起來;一天之後,66%已經遺忘;一個月之後更有將近 80%不見了。

自由回憶法 Free Recall Method:這個方法不要求受試者記起背東西的順序,他想到甚麼 就能說甚麼,跟系列學習法是不一樣的,這個方法在確定遺忘的速率、了解影響記憶的 因素、探討記憶系統的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

習慣化 Habituation:當一個不產生傷害性效應的刺激重複作用時,機體對該刺激的反射 反應逐漸減弱的過程。

影像記憶 Iconic Memory:視覺訊息之感覺記憶稱為影像記憶。

隱藏記憶 Implicit Memory:在提取記憶過程,有意識的介入,稱為外顯;反之,沒有意 識介入,稱為內隱記憶。

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LTM):是長期貯存的處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記 憶」。

記憶痕跡 Memory Trace:完形心理學者提出經過學習活動後,會在大腦皮質留下深淺不 一的皺紋,稱為記憶痕跡。

記憶廣度 Memory Span:在短期記憶的時限內,個人在視覺或聽覺的刺激中,於短期間 內所能回憶或記憶的事物。大約只可以回憶五到九個訊息單位。

心理表徵 Mental Representation:指當下未被感官看見或察覺的事物的心靈意象,又稱為 「心智表徵」。

動機性遺忘 Motivate Forgetting:指為避免不愉快的情緒或內心衝突而遺忘某些事件或人 物的現象,是個體心理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

軌跡記憶法 Method of Loci:記憶術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就是將所要記憶的內容,與 有特定空間順序的事物,逐一聯想在同一條思考路徑上。

順向干擾 Proactive interference:發生在記憶被貯存之前,指之前已出現過的刺激材料成 為回憶當前刺激材料的阻礙,舊的訊息干擾新的訊息的記憶。

瞻前性記憶 Prospective Memory:大腦記憶尚未發生而想要去執行的事情。 程序性記憶(非陳述性記憶) Procedural Memory:又稱為內隱記憶,指關於技術、過程、 或「如何做」的記憶。

回憶法 Recall Method:將學習過的內容,完全憑記憶使其再度呈現。 再認法 Recognition Method:將所學習過的材料加以辨認,所測量到的東西是舊經驗的 核對,而不是回憶。

檢索 Retrieval:檢索即是找出儲存在記憶裡的訊息。

逆向干擾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發生於記憶儲存之後,指新的刺激材料反而成為回憶 舊有刺激材料的阻礙。

回顧性記憶 Retrospective Memory:回憶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機械式記憶 Rote Memory:學習者無法將新的學習內容與其舊經驗取得關聯,於是採用 機械式方式學習,從事零碎知識的記憶,也就是俗稱的「硬記」。

壓抑記憶 Repressed Memory:將覺得過於威脅或痛苦的衝突及記憶,排除在意識狀態之 外,而且會影響行為表現。

節省法 Saving Method:要求受試者再次學習以前學過的材料,並達到初次學習時的熟稔 程度,並比較初次學習與再次學習所需要的次數。

感官記憶 Sensory Memory:訊息從感官(眼睛、耳朵等)進入人的感覺記憶系統,在其中 做非常短暫的貯存,以待進一步的處理。

序列位置效應 Serial Position Effect:學習有系統的材料時,學習效果會因為學習時材料 的所處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成效。通常最前端與最後端的材料學習成效高於中間的材 料。

依序回憶法 Serial Recall Method:限制受測者將所要回憶的資料,依一定的順序回憶出 來。

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 (STM):這是訊息的暫存處所,以便於進一步的處理或長期 貯存。

記憶宮殿 Memory Palace:把需記憶的事物,化為實在的物件,放置在想像的處所中的 記憶方式。

自我參照效應 Self-reference Effect:以自我為出發點,回憶事情發生的始末。

敏感化 Sensitization:反射反應加強的過程,例如一個弱傷害性刺激本僅引起弱的反應, 但在強傷害性刺激作用後弱刺激的反應就明顯加強。

學者症候群 Savant Syndrome:指在某種藝術或學術上超乎常人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 人,其天賦有多種不同形式,有演奏樂器、繪畫、記憶、計算及日曆運算能力。

舌尖現象 Tip of the Tongue:暫時失去回憶的現象,通常在事後又會突然想起,是一種記憶 已經到目標區,卻還沒有正中目標的現象。

記憶痕跡理論 Trace Theory:由完形心理學家提出。指經過學習後,資訊會在大腦留下 深淺不一的皺紋,即記憶痕跡。學習後如果沒有複習,則在新陳代謝下,皺紋會慢慢消 失,形成遺忘。

雷斯多夫效應 Von Restorff Effect:指個人對學習材料,或者接收到的資訊,容易記住最 特殊的部分,這種現象稱為雷斯多夫效應。

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為短期記憶的一部分,會對接收的訊息反覆複誦、產生視覺 心象,並且加以思考、推理、判斷。

自我–記憶系統:一個由學者Conway提出,關注於"自我"與"記憶"互動方式的系統,強 調記憶與自我之間的影響

逐項記憶:在模糊痕跡理論中,描述記憶中含有細節部分的訊息的記憶

要旨記憶:在模糊痕跡理論中,描述意義或概念的訊息的記憶

過度概化記憶:為了與自我所相互調和,相關的記憶被修改、扭曲或杜撰的現象

自傳式記憶:回憶自個人生命經驗的情節記憶,但包含了更多自我經驗的涉入,同時也 夾雜了事實性的語意記憶

正向基模:正向自我的心理狀態

DRM派典:用來測驗出逐項記憶、相關項目之錯誤再認與無關假警報反應指標的實驗方 法

擴散性思考:擴散性思考與頓悟思考皆為測量創造力之依據。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問題屬於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解答,題目的起始訊息有清楚定義,但目標狀態卻未有明 確定義,如「列出竹筷子所有可能的用途」。

頓悟思考:頓悟思考問題解決架構角度分類,是屬於開放性問題與封閉性解答,如「用 四條彼此相連的直線將九個呈3x3正方形排列的點,連接起來」。

參考資料

期刊

專書

  • psychology and life, Philip G.Zimbardo 7.2.1 [19] 業重新(2011):心理學(第四版)。台北市:心理。
  •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Hardcover – February 3, 2015 by Mark F. Bear PhD (Author), Barry W. Connors PhD (Author), ISBN-13: 978-0781778176 ISBN-10: 0781778174 Edition: Fourth, North American Edition
  •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Fourth Edition by Mark F. Bear, Barry W. Connors, Michael A. Paradiso
  • 过目不忘的神功 : 提高记忆力的20种魔法 (王不了 2004 超星數字圖書館)

其他

  1. THE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PERSPECTIVES FR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