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聖母教堂.jp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原始檔案(4,000 × 3,000 像素,檔案大小:3.47 M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臺灣):萬金天主堂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萬興路二十四號。咸豐九年(1859年)五月十九日,道明會傳教士郭德剛神父(FernandoSainz,O.P.)與屬廈門教區的洪保祿神父(P.AngelBofurullO.P.)由菲律賓經廈門至臺灣,於高雄重開天主教在臺教務。後洪神父因病返廈門,郭神父於困難環境中,以二十元於前金購地,建一草屋聖堂。次年,改建為寬15尺,深六十尺的土磚聖堂,為臺灣最早的教堂。高雄聖堂建成後,郭神父續向其他地方傳教,咸豐十一年(1861年)三月,郭神父偕傳道師卓享昭與教友篤哥先生,自高雄跋涉六十餘公里至萬金,並在萬金建立據點。萬金教務建立後,郭神父乃指派篤哥駐留萬金傳教,自己回高雄掌理教務。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郭神父以六十圓清幣,在萬金購買土地一處,建立萬金第一座土埆構造之聖堂。同年八月十五日,聖母升天節,有四十人領洗,十二月八日在主保瞻禮下四十七人領洗,此為萬金教會首批信友,亦奠定日後天主教在萬金的主導地位。同治十三年(1874年)一月十二月,清帝頒賜「奉旨」照准,及「天主堂」聖石,由沈葆楨親送至萬金聖堂懸於聖堂玄關,從此官兵路經此堂,須下馬行禮。光緒三年(1877年),萬金天主堂神父們為改善教友生活,幫助村里子弟進學,成立「聖母會」,購置良田數十甲,廉價租給教友以迄於今。次年成立「互助會」,以協助各角落與教友婚喪喜慶事宜。目前教堂基地上,除萬金天主堂建築本體外,還有南面的無玷之母會院,及北面的教友中心。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敕封為「聖殿」,成為臺灣第一座聖殿,聖殿意為天主教會中第一級之教堂,享有教會中最高的神恩。今萬金天主堂的造型構成,基本上是一種正面雙塔式的小型教堂的模式,整座教堂可以視為由西正面、中央禮拜堂及東面環形殿三個造型所構成。萬金天主堂在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之聖堂是屬於巴西利卡式的小型禮拜堂,此種型制的教堂在當時頗為盛行。其目前之外部及內部裝飾,係以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整建時之風格為基礎而發展,與創建時之風格已有一段差距。
日期
來源 自己的作品
作者 Chang660614

授權條款

我,本作品的著作權持有者,決定用以下授權條款發佈本作品:
w:zh:創用CC
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 如果您利用本素材進行再混合、轉換或創作,您必須基於如同原先的相同或兼容的條款,來分布您的貢獻成品。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曝光時間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0.00136612021857923497 秒鐘

焦距比數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1.9

焦距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3.94 公釐

ISO速度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100

image/jpeg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19年9月17日 (二) 14:02於 2019年9月17日 (二) 14:02 版本的縮圖4,000 × 3,000(3.47 MB)Chang660614User created page with UploadWizard

全域檔案使用狀況

以下其他 wiki 使用了這個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