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学生物/目录/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假如你在用餐,你会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当然,你还会听到洞穴的谈话。你能说出上述五种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吗?这些感觉对你完成就餐有什么意义?

感受器和知觉

[编辑]

人体的各种感觉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的。所谓感受器,就是身体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比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称他们为感觉器官,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

眼和视觉

[编辑]
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晶状体 2.睫状小带 3.眼后房 4.眼前房 5.角膜 6.瞳孔 7.虹膜 8.睫状体 9.脉络膜 10.巩膜 11.视网膜 12.中央凹 13.视神经盘 14.视神经 15.玻璃体
在明亮和黑暗环境里的猫
在明亮环境里的猫
彩色骰子加方格背景
在黑暗环境里的猫

视觉让你发现从远处疾驰而来的汽车,从而及早避让;视觉让你能够读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首先来看看眼球的结构。

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其基本结构如右图所示。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睫状体,内含平滑肌(睫状小带),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眼前房、眼后房,合称眼房,二者中间被虹膜分割。眼房被眼房水充满。眼房水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折光和调节眼压的作用。

角膜,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瞳孔是光线的通道。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其中的一个凹陷叫做中央凹,是视网膜中视觉最敏锐的区域。

视神经盘,视网膜上视觉纤维在此汇集,并于此穿出眼球向视中枢传递。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它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这是,你才“看”到了黄蜂。

你可能还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看电影迟到了,刚进电影院时,你会不由自主地睁大眼睛去寻找作为。当你刚走出电影院时,你又会感觉外面太亮了,不由得眯起双眼。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左边两幅图是毛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大小的对比。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人的瞳孔可以这样吗?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自己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也可以同学间相互观察。观察后,请对观察结果做出解释。

近视及其预防

[编辑]

你的眼睛近视吗?近视会给人造成许多不便,也影响你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视眼佩戴眼镜前后眼球的城乡情况对比

分析右下方的图,在佩戴近视镜前后,眼球的成像情况各有什么特点。

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近视镜加以矫正。近视镜是一种凹透镜。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如玻璃、树脂、水晶等)制成的镜片。根据镜面中央和边缘的厚薄不同,一般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的中央比边缘厚,对光有会聚作用,如远视眼镜的镜片。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近视眼镜的镜片。

中小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玩游戏机和操作电脑的时间越长,眼与书本、电视、电视屏幕的距离越近,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保护视力,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1.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
  2. 要适当休息: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h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
  3.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1. 不要再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2. 不要躺卧看书。
  3. 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4. 不要走路看书。

角膜移植、角膜捐献和人造角膜

[编辑]

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角膜就是窗户上明亮的玻璃。有些人因为外伤或疾病损坏了角膜而使命。据统计,中国因外伤和各种角膜疾病而致盲的患者(双眼或单眼)就有数百万人之多,其中,青壮年约占70%。对于这些患者,一旦把损坏的角膜切除,换上健康的角膜,他们就会重见光明。这种手术叫做角膜移殖术。

角膜移殖术临床效果很好。然而,由于角膜来源缺乏,中国每年只有少数患者能够进行角膜移植。现在,红十字会已经在中国许多地区成立了眼库,志愿捐献角膜者可以在当地眼库办理角膜捐献手续。这样,志愿捐献角膜者一旦趋势,直系亲属就可以马上与眼库联系,使志愿捐献角膜者关爱盲人的愿望得以实现。

据报道,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2010年,科学家已经能用患者本人的组织培育出类似角膜的胶状物体。将这个胶状物体植入患者眼部后,它能与眼球的其他部分融合并起到角膜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视力。不过,这种人造角膜尚需进行更多试验才可能付诸实用。人造角膜的出现,将对环节捐献角膜的不足、满足患者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耳和听觉

[编辑]

1.考察下列四个情景。

a.小巷里,驶来的汽车鸣起喇叭,行人迅速躲避。

b.电话铃声响了,小丽赶快跑去接电话。

c.课上,同学们正在分组讨论,踊跃发言。

d.同学们随着音乐节拍昨广播操,动作整齐划一。

讨论以下问题。

(1)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景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2)请列举几个说明耳和听觉重要性的其他实例。

2.把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回放给自己听,对比一下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否相同?为什么?

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头骨 2.外耳道 3.耳郭 4.鼓膜 5.鼓室 6.锤骨 7.砧骨 8.镫骨 9.半规管 10.耳蜗 11.听觉神经 12.咽鼓管

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

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仔细分析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想一想,耳的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耳郭和外耳道合称外耳

锤骨、砧骨、镫骨合称听小骨。鼓室、听小骨、鼓膜合称中耳

半规管和耳蜗的连接处成为前庭。半规管、前庭、耳蜗合称内耳

听觉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产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做噪音。噪音会影响人的情绪。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觉会受到影响。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

保护好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还应当注意: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人的其他知觉

[编辑]

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等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此外,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例如,不用往书包里看,你的手就能准确地找到里面的铅笔盒,这时主要依靠的就是手指皮肤的触觉。盲人就是靠触觉来“阅读”的。这些感觉能使你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