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輸入法/進階知識
版本差異 | ◄ | 倉頡輸入法 進階知識 |
► | 相關資源 |
本章將介紹一些進階知識,包括:
- 在倉頡系統輸入標點符號
- 在倉頡系統處理重碼字
- 罕用字取碼
這些進階知識並非每個人都用得到,讀者可衡量自身需求選讀。
輸入標點符號
[编辑]時下大部分作業系統及輸入法平台,都配置有一些輸入標點符號的功能。倉頡系統本身也設計了輸入標點符號的方案,但這些方案在主流系統中並無較易使用,除非本來就習慣使用倉頡系統的方式,一般沿用主流系統的做法即可。
三代倉頡符號表
[编辑]三代倉頡輸入法可用以下編碼表輸入標點符號。坊間許多倉頡輸入法也沿用了此編碼表。Windows系統的倉頡輸入法和新倉頡輸入法刪除了這編碼表,但在2003以後的新倉頡版本復用。有些版本的五代倉頡(如倉頡之友•馬來西亞所提供的)亦支援此編碼表。
此編碼表是由大五內碼A140起依序指定給從ZXAA起的碼,有些編排難以理解,如〈〉分別編為ZXBY及ZXCA這兩組「不相鄰」編碼,以及「?﹖」/「!﹗」等看似重覆編碼的標點等。
倉頡碼 | ZXAA
|
ZXAB
|
ZXAC
|
ZXAD
|
ZXAE
|
ZXAF
|
ZXAG
|
ZXAH
|
ZXAI
|
ZXAJ
|
ZXAK
|
ZXAL
|
ZXAM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XAN
|
ZXAO
|
ZXAP
|
ZXAQ
|
ZXAR
|
ZXAS
|
ZXAT
|
ZXAU
|
ZXAV
|
ZXAW
|
ZXAX
|
ZXAY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XBA
|
ZXBB
|
ZXBC
|
ZXBD
|
ZXBE
|
ZXBF
|
ZXBG
|
ZXBH
|
ZXBI
|
ZXBJ
|
ZXBK
|
ZXBL
|
ZXBM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XBN
|
ZXBO
|
ZXBP
|
ZXBQ
|
ZXBR
|
ZXBS
|
ZXBT
|
ZXBU
|
ZXBV
|
ZXBW
|
ZXBX
|
ZXBY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XCA
|
ZXCB
|
ZXCC
|
ZXCD
|
ZXCE
|
ZXCF
|
ZXCG
|
ZXCH
|
ZXCI
|
ZXCJ
|
ZXCK
|
ZXCL
|
ZXCM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XCN
|
ZXCO
|
ZXCP
|
ZXCQ
|
ZXCR
|
ZXCS
|
ZXCT
|
ZXCU
|
ZXCV
|
ZXCW
|
ZXCX
|
ZXCY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XAA」( )是全形空格。
- 「ZXAE」(.)是全形實心句號;「ZXAF」(‧)是音界號;「ZXAP」(﹒)是縮小置中的全形實心句號;「ZXAQ」(•)是間隔號。
五代倉頡符號表
[编辑]五代倉頡可使用以下的編碼表輸入標點符號。坊間許多五代倉頡輸入法也沿用了此編碼表。
倉頡碼 | XI
|
XXXXX
|
YYXBD
|
YYXBL
|
YYXBT
|
YYXDJ
|
YYXDR
|
YYXJL
|
YYXJT
|
YYXLR
|
YYXR
|
YYXRT
|
YYXT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AA
|
YYYAB
|
YYYAC
|
YYYAD
|
YYYAE
|
YYYAF
|
YYYAG
|
YYYAH
|
YYYAI
|
YYYAJ
|
YYYAK
|
YYYAL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AM
|
YYYAN
|
YYYAO
|
YYYAP
|
YYYAQ
|
YYYAR
|
YYYAS
|
YYYAT
|
YYYAU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AV
|
YYYAW
|
YYYAX
|
YYYAY
|
||||||||
符號 | ↗ | ↘ | ↖ | ↙ |
倉頡碼 | YYYBA
|
YYYBB
|
YYYBC
|
YYYBD
|
YYYBE
|
YYYBF
|
YYYBG
|
YYYBH
|
YYYBI
|
YYYBJ
|
YYYBK
|
YYYBL
|
YYYBM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BN
|
YYYBO
|
YYYBP
|
YYYBQ
|
YYYBR
|
YYYBS
|
YYYBT
|
YYYBU
|
YYYBV
|
YYYBW
|
YYYBX
|
YYYBY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CA
|
YYYCB
|
YYYCC
|
YYYCD
|
YYYCE
|
YYYCF
|
YYYCG
|
YYYCH
|
YYYCI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DA
|
YYYDB
|
YYYDC
|
YYYDD
|
YYYDE
|
YYYDF
|
YYYDH
|
YYYDI
|
YYYDJ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DK
|
YYYDL
|
YYYDM
|
YYYDN
|
YYYDO
|
YYYDP
|
YYYDQ
|
YYYDR
|
YYYDS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YYYGA
|
YYYGB
|
YYYGC
|
YYYGD
|
YYYGE
|
YYYGF
|
YYYGG
|
YYYGH
|
YYYGI
|
YYYGJ
|
YYYGK
|
YYYGL
|
YYYGM
|
YYYGN
|
---|---|---|---|---|---|---|---|---|---|---|---|---|---|---|
符號 | Ⅱ | Ⅲ | Ⅳ | Ⅵ | Ⅶ | Ⅷ | Ⅸ | 〡 | 〢 | 〣 | 〥 | 〦 | 〧 | 〨 |
倉頡碼 | YYYHA
|
YYYHB
|
YYYHC
|
YYYHD
|
YYYHE
|
YYYHF
|
YYYHG
|
YYYHH
|
YYYHI
|
YYYHJ
|
---|---|---|---|---|---|---|---|---|---|---|
符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倉頡碼 | YYYHK
|
YYYHL
|
YYYHM
|
YYYHN
|
YYYHO
|
YYYHP
|
YYYHQ
|
YYYHR
|
YYYHS
|
YYYHT
|
符號 |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⑹ | ⑺ | ⑻ | ⑼ | ⑽ |
倉頡碼 | YYYXA
|
YYYXB
|
YYYXC
|
YYYXD
|
YYYXE
|
YYYXF
|
YYYXG
|
YYYXH
|
YYYXI
|
YYYXJ
|
---|---|---|---|---|---|---|---|---|---|---|
符號 | ㄅ | ㄆ | ㄇ | ㄈ | ㄉ | ㄊ | ㄋ | ㄌ | ㄍ | ㄎ |
倉頡碼 | YYYXK
|
YYYXL
|
YYYXM
|
YYYXN
|
YYYXO
|
YYYXP
|
YYYXQ
|
YYYXR
|
YYYXS
|
YYYXT
|
符號 | ㄏ | ㄐ | ㄑ | ㄒ | ㄓ | ㄔ | ㄕ | ㄖ | ㄗ | ㄘ |
倉頡碼 | YYYXU
|
YYYXV
|
YYYXW
|
YYYXX
|
YYYXY
|
YYYYA
|
YYYYB
|
YYYYC
|
YYYYD
|
YYYYE
|
符號 | ㄙ | ㄧ | ㄨ | ㄩ | ㄚ | ㄛ | ㄜ | ㄝ | ㄞ | ㄟ |
倉頡碼 | YYYYF
|
YYYYG
|
YYYYH
|
YYYYI
|
YYYYJ
|
YYYYK
|
YYYYL
|
YYYYM
|
YYYYN
|
YYYYO
|
符號 | ㄠ | ㄡ | ㄢ | ㄣ | ㄤ | ㄥ | ㄦ | ˊ | ˇ | ˋ |
- 倉頡系統中「↑」是用「Shift+6」輸入,編碼表沒有這符號,但其他大部分系統並沒有「Shift+6」輸入的功能。
- 注音符號的輕聲(˙)是「YYYBY」。
- YYYHA至YYYHJ及YYYHL至YYYHT原先是對應到大五的C6A1至C6AA及C6AB至C6B4[1],此為「罕用符號區」,僅有一些大五擴充字集支援,其他系統則無法顯示這些字元,因此許多坊間的倉頡輸入法並未支援這部分的符號表。本書另將此部分重新對應到適當的萬國碼字元。
六代倉頡符號表
[编辑]六代倉頡可使用以下編碼表輸入標點符號:[1]
倉頡碼 | ZZA
|
ZZAJ
|
ZZB
|
ZZBJ
|
ZZCHO
|
ZZDD
|
ZZDZ
|
ZZE
|
ZZEE
|
ZZEP
|
ZZF
|
ZZFF
|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ZFP
|
ZZG
|
ZZH
|
ZZHG
|
ZZHGI
|
ZZHP
|
ZZIIA
|
ZZIIC
|
ZZIII
|
ZZIK
|
ZZIMI
|
ZZIPI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ZJK
|
ZZKJ
|
ZZKK
|
ZZKKH
|
ZZL
|
ZZLC
|
ZZLL
|
ZZLLL
|
ZZMJ
|
ZZMK
|
ZZN1
|
ZZN11
|
符號 | 】 | △ | ▲ | “ | 〡 | ¢ | 〢 | 〣 | ☆ | ★ | Ⅱ | Ⅷ |
倉頡碼 | ZZN12
|
ZZN2
|
ZZN3
|
ZZN4
|
ZZN5
|
ZZNC
|
ZZND
|
ZZNDA
|
ZZNE
|
ZZNF
|
ZZNG
|
ZZNH
|
符號 | Ⅸ | Ⅲ | Ⅳ | Ⅵ | Ⅶ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ZNI
|
ZZNJ
|
ZZNK
|
ZZO1
|
ZZO11
|
ZZO12
|
ZZO13
|
ZZO14
|
ZZO15
|
ZZO2
|
ZZO3
|
ZZO4
|
符號 | ↘ |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倉頡碼 | ZZO5
|
ZZOD
|
ZZOI
|
ZZOJ
|
ZZOK
|
ZZOZ
|
ZZP
|
ZZPM
|
ZZQ
|
ZZQCF
|
ZZQF
|
ZZQFF
|
符號 | 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ZR
|
ZZRJ
|
ZZRK
|
ZZS
|
ZZSD
|
ZZSS
|
ZZV1
|
ZZV11
|
ZZV12
|
ZZV13
|
ZZV14
|
ZZV15
|
符號 | ∠ | □ | ■ | ∫ | ∮ | § |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⑹ |
倉頡碼 | ZZV2
|
ZZV3
|
ZZV4
|
ZZV5
|
ZZW
|
ZZX
|
ZZY
|
ZZYJ
|
ZZYK
|
ZZYM
|
ZZYMM
|
ZZYP
|
符號 | ⑺ | ⑻ | ⑼ | ⑽ | ∪ | ∩ | 〦 | ▽ | ▼ | 〧 | 〨 | ¥ |
倉頡碼 | ZZZ
|
ZZZFH
|
ZZZFP
|
ZZZFX
|
ZZZHN
|
ZZZHV
|
ZZZM
|
ZZZNP
|
ZZZNX
|
ZZZPV
|
ZZZV
|
ZZZVX
|
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倉頡碼 | ZZZX
|
|||||||||||
符號 | │ |
其他標點符號輸入方式
[编辑]Windows系統
[编辑]- 可使用[Ctrl]+[Alt]+[,]叫出螢幕小鍵盤,再用滑鼠或鍵盤選擇符號。
- 新倉頡輸入法,輸入全形標點符號即可下拉選擇相似符號,如「@」可下拉選擇「㊣」、「⊕」、「⊙」、「﹫」。
- 新倉頡輸入法,可鍵入[`]+半形標點符號,即可下拉選擇相似的符號,如「@」可下拉選擇「@」、「㊣」、「⊕」、「⊙」、「﹫」([`]是前導字元,在1左邊。亦可修改為其他按鍵)
- 新倉頡輸入法,可鍵入[`]+[u]+[萬國碼],輸入對應的萬國碼字元,如[
`u2192
]是「→」([`]是前導字元,在1左邊。亦可修改為其他按鍵) - 新倉頡輸入法,可鍵入[`]+[b]+[大五碼],輸入對應的大五字元,如[
`bA14b
]是「…」([`]是前導字元,在1左邊。亦可修改為其他按鍵)
處理重碼字
[编辑]同編碼的字爲「重碼字」,如「知」和「佑」編碼都是「人大口」,它們就是「重碼字」,兩字一起組成「重碼字組」;又如「鵁」、「鷟」、「鳼」、「鴍」、「鸆」、「鵺」六字,倉頡碼都是「卜大竹日火」,它們加起來就是一組六字的「重碼字組」。
一般作業系統或中文輸入系統遇到重碼字時會自動跳出選字視窗,按數字鍵「1」至「0」(或「1」至「9」,視乎系統設定)選字即可。此外,爲方便使用者,碰上重碼字組時,直接輸入下一字的倉頡碼,或者按一下空白鍵,許多系統都會視作使用者選取了重碼字組的第一字,確認該字。
倉頡系統以倉頡碼作內碼,若不同漢字的倉頡碼相同,必須以特定方式將它們編作不同倉頡碼,電腦方能識別。在倉頡系統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作爲「本字」,其餘爲「重複字」;若二字的使用頻率無分軒輊,則以倉頡系統字形產生器能自動組合的爲本字,例外處理的爲重複字。
倉頡系統中,本字依一般方式取碼,重複字於前加一至多個「重(X)」碼,如「知」字編碼爲「人大口」(OKR),「佑」字編碼爲「重人大口」(XOKR)。若因而超過五碼,則省去尾碼。例如本字「鵁」爲「卜大竹日火」(YKHAF),第一重複字「鷟」爲「重卜大竹日」(XYKHA),第二重複字「鳼」爲「重重卜大竹」(XXYKH),第三重複字「鴍」爲「重重重卜大」(XXXYK),第四重複字「鸆」爲「重重重重卜」(XXXXY),第五重複字「鵺」爲「重重重重重」(XXXXX)。一組至少五個字的重碼字組很少,在倉頡系統中只有兩組,另一組是「夢」(廿田中弓)(TWLN)、「萝」(重廿田中弓)(XTWLN)、「甍」(重重廿田中)(XXTWL)、「藅」(重重重廿田)(XXXTW)和「蘮」(重重重重廿)(XXXXT)。
在主流平台並無必要處理倉頡系統的重複字,不過坊間許多倉頡輸入法仍沿用了倉頡系統的重複字編碼表,惟置於前幾碼用於區分重複字的「X」一般顯示為「難」而非「重」。這些重複字的編碼固定,熟練的使用者可以籍由記憶這些編碼減少選字。
輸入詞組
[编辑]有些自製倉頡輸入法提供了詞庫及詞組輸入功能,某些輸入法引擎甚至會記憶使用者輸入過的詞組,並為自動編碼供快速輸入。
目前最常見的詞組輸入規則由「快趣倉頡」首創,把詞組中的漢字視作字首、字身再分別輸入,一如輸入單字的過程:
- 雙字詞:第一字為字首,第二字為字身,如「中國」取碼「中・田・戈一」。
- 三字詞:第一字為字首,第二字為次字首,第三字為次字身,如「苦肉計」取碼「廿口・人月・十」。
- 多字詞:前兩字為字首,第三字至倒數第二字為次字首,末字為次字身,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取碼「戈土・口金・土」。
注意,由於把詞組中的字暫時看作字首或字身,因此也須套用一些標準取碼規則:
- 輔助字形成字:輔助字形自成一字時,取該輔助字形對應的倉頡字母,如「士兵」取碼「土・人一金」而非「十一・人一金」。
- 包含省略:三面或四面的包圍型漢字,要套用包含省略原則,如「中華民國」取碼「中十・口心・田」而非「中十・口心・一」。
罕用字取碼
[编辑]朱邦復制訂倉頡輸入法規則主要以康熙字典為主,但隨著統一碼收錄的漢字增加,有些罕用漢字難以根據既有規則處理,於是便發展出以下擴充規則。
這些規則在朱邦復的著作並未提及,有些是五代後期及六代使用,因對既有規則改動不大而重新移植供舊版使用,有些為倉頡輸入法開發者自行開發,有些則是與朱邦復工作室商討後開發。
擴充輔助字形
[编辑]按鍵 | 倉頡字母 | 輔助字形 | 字例 | 說明 |
---|---|---|---|---|
B | 月 | 「」改變角度。 | ||
I | 戈 | 「」的變形;2003年五代新增。 | ||
K | 大 | 「」的連筆,或改變方向。 | ||
R | 口 | 「」的四角弧化。 | ||
S | 尸 | 「」的擴展,使「𠥓」取碼為「尸尸」。 | ||
U | 山 | 「」的反轉。 | ||
「」改變角度。 | ||||
「」的擴展,注意「兕」等「凹」內無其他字形者不適用之;六代新增,不適用於三、五代。 | ||||
「」的擴展,使「」取碼為「山山」。 | ||||
V | 女 | 「」的反轉。 |
擴充複合字首
[编辑]複合字 | 圖解 | 取碼 | 字例 | 補充說明 |
---|---|---|---|---|
中尸 | 𡭜(中尸火)、𬮘(中尸人) | 五代倉頡曾加入「门」為複合字,後又移除。因此字形不易界定為「左右」形或「左中右」形,有開發者與朱邦復工作室討論後設為複合字首[1]。 |
擴充複合字
[编辑]複合字 | 圖解 | 取碼 | 字例 | 補充說明 |
---|---|---|---|---|
戈中 | 𠄏(戈中女)、𠄔(戈中女女) |
擴充難字
[编辑]鏡像字
[编辑]有些統一碼收錄的漢字含有水平鏡像或是垂直镜像的部件,取碼相當困難。對此,有些倉頡輸入法開發者引入了六代倉頡的鏡像字規則;有些則只將該規則用於垂直翻轉的部件,水平翻轉者則用前述的擴充輔助字形、擴充複合字等處理;有些則嘗試使用既有規則取碼。
附註
[编辑]版本差異 | ◄ | 倉頡輸入法 進階知識 |
► |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