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內容/國際競爭時期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荷治台灣與西治台灣

荷蘭人繪製的台灣地圖
隨著地理大發現,歐洲國家紛紛來東亞貿易,並建立殖民地。17世紀,各殖民國家在遠東爭奪殖民地,台灣也成為了各國競逐的對象。這一時期,荷蘭和西班牙分別殖民台灣,標誌著台灣信史的開端。

初期探索[编辑]
最早发现台湾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1543年,葡萄牙船只经过台湾海峡时,船员偶然发现台湾岛,喊出“Ilha Formosa”(葡萄牙语,意为美丽岛),台湾岛便得名“福尔摩沙”。葡萄牙人虽然第一个到达台湾,但也只是和原住民进行小型交易,并无殖民的打算。荷兰独立后,也参与了东亚殖民地争夺。荷兰人韦麻郎曾占领澎湖,但被明朝将领沈有容驱逐。
荷治時期[编辑]

荷蘭從西班牙獨立後,開始與西、葡等國搶奪殖民地,加入了殖民擴張的行列。1602年,荷蘭成立東印度公司,以與亞洲進行貿易。此後,荷蘭入侵爪哇,從葡萄牙奪取馬六甲和錫蘭,逐步擴張勢力。
1622年,荷蘭佔領澎湖,並在風櫃尾築城。1624年,福建巡撫南居易派兵包圍風櫃尾城,試圖逼迫荷蘭人離開澎湖。雙方激戰八個月,最終達成和議,荷蘭同意摧毀風櫃尾城,離開澎湖,轉而佔領不屬於明朝版圖的台灣。1624年8月,荷蘭人抵達台灣島,佔領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建立熱蘭遮城,台灣荷蘭殖民時期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