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記憶故事5/水/下頁
記憶故事5/水 (上) | ◄ | 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 記憶故事5/水 (下) |
► | 記憶故事6/都會 (上) |
水的記憶故事
[编辑]台南的海安路曾是因清代台江內海浮覆所形成五條港的區塊,日本時代成為熱鬧的商業區,是台南人記憶的「沙卡里巴」一部分,但可惜於1992年時任台南市長施治明將海安路進行拓寬,結果導致台南市海安路周邊商業迅速衰退,造成台南市西區發展整整沒落了十年,直至2002年許添財市長將海安路通車,並將因拓寬形成的畸零地規劃成「海安路街道美術館」。
在府城歷史空間發展架構中,歷史的條件可說是台南市西區發展是重要的組成,清代它是府城的西郊,從清初開始發展,中期繁盛至清末、日本時代走向衰落與隱沒的過程;西城的五條港區形成當時三郊貿易轉運總集散地,連接府城十字大街是台灣府城重要的商業地區,曾是臺灣對外的重要商貿樞紐。由北而南分別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與安海港。各式貿易活動與依此維生的人們促成了五條港的繁華。雖五條港已不再,但今日廟宇的興建與聯境組織的形成、端午節划龍舟的興盛、日常製品及工藝技術的精緻化等港商文化,卻深刻影響了後代臺南民眾的日常生活。 | |
早期居住在沿海居民大多從事捕魚相關工作,因工具尚未完備,大多仰賴人力方式來捕捉,大多以魚網、石滬等簡易工具捕捉。
石滬是早期居住在沿海地區居民利用來捕魚的一種方式,利用漲潮時,海水淹過石頭堆砌的堤岸將魚蝦帶入,在於退潮時,大量海水退去,將魚蝦困於其中,使居民可以在水位較低情況下捕抓魚蝦,且它不容易損壞,可重複使用。 石滬因可使用年限較久,現今大多為以前居民所留下的,在社會中大多為體驗生活的工具,當在漲潮前可以清楚看見石滬所在地,漲潮時慢慢被海水淹沒,退潮時又慢慢浮現出石滬且將魚蝦困在其中,讓人們可以了解到以前漁夫是如何觀察潮汐來藉由潮汐的力量及他們的智慧捕捉魚蝦,了解到利用石滬捕捉魚蝦是須要配合時間來工作。 | |
海牛犁蚵田是彰化縣芳苑鄉相當特殊的漁業景象,在彰化鄉親的奔走之下,2016年由彰化縣文化局審核通過為無形文化資產。繼新北市金山磺火捕魚之後,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是第二個以漁業方式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地方特殊活動。
牛隻一向是屬於農村的耕作動物,少與海洋有關,海牛犁蚵田顧名思義就是讓牛隻走進海裡,在蚵農的驅使之下,牛隻前往潮間帶採蚵,再將採集的蚵仔運送到岸上。由於沿海風大、海水溫度低,蚵農與牛隻必須擁有強健的體魄及耐力才能負荷。隨著時代變遷、工業進步,原有的蚵農逐漸老去,地方青年外出謀職,少見返鄉,養蚵業逐漸蕭條,海牛也幾乎被機械化的牡蠣搬運機取代了。 近年來,地方人士肯定海牛犁蚵田是難得一見的漁村文化,卻有斷絕之虞,因此大力推行,以地方觀光、走讀旅行等方式,讓更多人親近芳苑,藉由實際坐在海牛車上到潮間帶體驗生態的方式,認識海牛犁蚵田,並舉辦一年一度國際海牛文化節,讓這項無形文化資產更活絡。 | |
臺灣製鹽的發展歷史已不可考,最初是居民各自煮海水為鹽,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時,曾想要引入曬鹽技術並在臺產鹽,但因品質欠佳,故此時期仍需從中國進口。直到明鄭時期的陳永華採用「改煎為曬」的方式,改善了台灣製鹽的技術。此後,經歷清領、日治時期到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在製鹽技術上皆不斷的更新,並有計畫地開闢鹽田。直到2002年為止,因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及生產成本提高的影響,停止曬鹽生產,改採國外進口方式。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台南北門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臺灣最古老的現址鹽田。至2002年時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後由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讓「井仔腳」特殊的曬鹽景觀依然保留在北門永華村的海岸邊,現已成為該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學習的深度景點。 | |
臺灣擁有河川、湖泊及地下水等水資源,且因地形高聳崎嶇,降水季節變化明顯,使河川洪枯流量差距大,致水資源供需失衡,需仰賴人工建設維持平衡。
以臺灣飲用水來說,原臺南水道為日治時期興建的自來水供應設施,為臺灣衛生工程的一部份,其水道位分為「水源地區」與「淨水池區」兩區域,經過沉澱、過濾與淨水後,由管線輸送至台南市區,解決當地飲水需求。 在2005年內政部將原臺南水道公告為國定古蹟,因其歷經台灣衛生工程現代化的發展,亦見證自來水的演進過程,富有豐富的文化歷史意義,且因其建築與規模頗具特色,現已成為臺南環境教育的場域之一,亦為國家保存並延續重要的歷史記憶。 | |
臺灣養蚵產業主要分布在臺灣西部彰化王功、雲林台西、嘉義東石與台南七股等4大區域。養殖區域因溫度、潮流、海深大不相同,又各自養殖別具特色的蚵仔,肥美軟嫩的蚵仔,或是嬌小脆口的蚵仔。
蚵仔煎是將蚵仔或地瓜粉油煎而來,是臺灣人推從的傳統美食之一。養蚵產業在清領時期由中國引進西部沿海地區,蚵仔煎則據說是鄭成功攻占臺灣而發展出來。當時荷軍攻佔鹿耳門時遭臺灣人民頑劣抵抗,長期軍糧不足的情況下,只好就地取材或粉油煎來吃,想不到這克難研發出來的食物深受臺人喜愛而發揚光大。 從小生長在彰化沿海鄉鎮的我,天天走經蚵仔煎香味的街頭,下課來片鹹鹹甜甜的蚵仔煎,多麼美好的生活。近年來,沿海地區的工業開發、火力發電廠的設立,以及河川上游水壩的興建,在在破壞了蚵仔的生活環境,餐桌上的蚵仔越來越少。養蚵產業代表著經濟、是環境,也是飲食文化,養蚵產業的消逝需要大家一起來關注! |
參考文獻
[编辑]赤崁文史工作室西城故事手冊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西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