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Alea iacta est!(骰子已被掷下)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罗马大内战(前49年-前45年),又称为凯撒内战,罗马共和国最后的军事政治冲突之一。冲突在凯撒及其支持者(如平民派])和格奈乌斯·庞培及其支持者(罗马元老院和政治保守、社会传统的贵族派)之间开展。

在西班牙 (罗马行省)、意大利 (罗马行省)、罗马属希腊、伊利里亚、托勒密王国、阿非利加行省,进行了四年的战斗之后,凯撒在'蒙达战役'中击败了最后一批贵族派。在返回罗马之后,他获任为'终身独裁官'(Dictator perpetuo)。

战争的影响是: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传统几乎完全毁灭,罗马开始向帝国转型。

原因[编辑]

经过七年苦战,凯撒征服了整个高卢,但他和罗马世界的另一个巨头庞培之间的关系却愈来愈紧张。克拉苏原来作为第三股力量,在他们之间起著平衡作用,这时已经死在安息(前53年)。凯撒的独生女儿尤莉娜嫁给庞培,本来是他们间的联系桥梁、又因难产身亡(前52年)。从此他们间的关系急转直下。这两个人,一个有从高卢战事中获得的财富、声望和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作为资本;另一个有元老院、整个罗马的国家机器以及除高卢以外的所有行省在作后盾,可以用合法政府的名义发号施令。双方都有恃无恐,终于使内战的爆发变成不可避免。

头戴月桂冠恺撒雕像,卢浮宫藏
中年的格奈乌斯·庞培半身像
山南高卢位置(图右下角)

内战有它很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主要是由于一两个世纪以来,罗马的奴隶制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它的国家体制却没能跟上去。奴隶主阶级中的所谓民主派和贵族共和派分别代表要求改革和反对改革的两种势力,展开了历时百年的激烈斗争,爆发在公元前49年的凯撒和庞培间的内战,就是这两种势力的总决战和总清算。它的直接导火线则是凯撒的职位继承问题

过程[编辑]

阶段1:凯撒(Caesar)越过卢比孔河,庞培(Pompey)逃往希腊[编辑]

阶段2:凯撒在伊莱尔达击败了庞培的伊比利亚军队[编辑]

阶段3:凯撒登陆希腊,并在都拉齐乌姆包围庞培的军队[编辑]

过程[编辑]

凯撒先发制人,突然于公元前49年1月10日率军强渡鲁比肯河(在今意大利东北部),进军罗马,内战开始。庞培准备不足,偕大批元老院成员仓皇逃往希腊。凯撒占领罗马城,迅即分兵至西班牙和非洲剿平庞培在那里的军队,以解除后顾之忧。公元前48年初,凯撒率兵从意大利渡海到希腊,8月,于法萨罗一役击败庞培(见法萨罗之战)。之后,继续消灭庞培残余势力,至公元前45年9月凯撒的独裁政权已臻巩固。

公元前1世纪中期的罗马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