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医学/中医名词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阴阳五行

[编辑]

阴阳

[编辑]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编辑]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阳化气,阴成形

[编辑]

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阳气

[编辑]

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编辑]

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即阳亢。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阳杀阴藏

[编辑]

杀即收束或消灭。阳气收束,则阴气也潜藏,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

阳生阴长

[编辑]

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

阳生于阴

[编辑]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因此说,阳气是由阴精化生出来的。

阳胜则阴病

[编辑]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热过盛或虚火妄动都会使阴液耗损,这些都属阳气胜而阴不足的病证。

阳损及阴

[编辑]

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与“阳虚阴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肿、腰酸、膝冷等肾阳虚的证侯,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烦燥、咽干喉痛、齿龈出血、小便短赤等肾阴虚的证候,这就叫阳损及阴。

阳中之阳

[编辑]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则胃阳(胃气)在这种意义上称阳中之阳。在阴阳属性依不同的关系而相对变化时,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于阳者。如心在五脏的相对位置因居于上,故属阳;心主火,心气通于夏,也属阳。因此,在分辨五脏间的位置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时,心为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编辑]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胃属阳,胃阴则为阳中之阴。指某一事物两种属性中,前一种属阳,后一种属阴。如肺位置在上,属阳,肺气主降,属阴。故称阳中之阴。参阅“阳中之阳”条。

阴不抱阳

[编辑]

指由于阴的病变,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出现病理上的“阴虚阳亢”或“阴盛格阳”的病理现象。

阴平阳秘

[编辑]

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气

[编辑]

与“阳气”相对。泛指它们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阴气指物质;就脏腑机能来说,则五脏之气为阴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营气为阴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余可类推。

阴生于阳

[编辑]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的生化,必须赖于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因此说,阴精是通过阳气的活动而摄取和产生的。

阴胜则阳病

[编辑]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阴寒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这些都是阴寒胜而影响阳气的病证。

阴损及阳

[编辑]

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盗汗、遗精、咯血等阴亏证候,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气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阳虚证候,这就叫阴损及阳。

阴阳

[编辑]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生理方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鉴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临床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

阴阳乖戾

[编辑]

乖戾即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阴阳互根

[编辑]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的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表示人体生理范围内的变化。

阴阳离决

[编辑]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胜复

[编辑]

胜即胜利或亢盛,复即报复或反复。阴阳的变化,阴盛阳衰,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阴胜阳复,阳胜阴复是这种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们都影响着变化过程的转归。前人用这个道理解释一些气候变化和临床病理。气候方面:如某年湿气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的复气,出现干旱的气候。气候的胜复也会影响人们发病的情况,尤与季节性流行病有关。病理方面:邪正相争的过程也会出现胜复的现象,如《伤寒论》厥阴病所说的阴阳胜复,阴指寒邪,阳指正气,阴阳胜复表示邪正相争。如:厥阴病下痢、四肢厥冷属虚塞证、正气来复时则见身热,而下痢、肢厥俱除;邪胜则体温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现。这种情况的交替出现,也称为阴阳胜复。

阴阳消长

[编辑]

消长,说朗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若一方的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一方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太过,产生了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动的变化。这种关系较多于说朗病理变化,如“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

阴阳转化

[编辑]

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等。

阴阳自和

[编辑]

语出《伤寒论》。指在病理上的阴阳失调趋向相对平衡的建立,表示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如:恢复期的热退而脉和缓,口津充足,食欲渐佳,二便通调等。

阴中之阳

[编辑]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胸部属阴中之阳。指某一事物的两种性中,前一种属阴,后一种属阳。如肝位于腹内,属阴;肝气主气,性疏泄,属阳。故称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编辑]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腹部属阴中之阴。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阴者。如肾位置在下,属阴;肾为水脏,主藏精,也属阴。故称阴中之阴。

至阴

[编辑]

至,即到。至阴,即到达阴的意思。如太阴为三阴之始,故太阴又可称为至阴。太阴属脾,至阴常作脾的代词。《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至,作最或极解。至阴,即属阴之最甚者。《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穴名,足太阴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甲根外侧角外一分许。

重阳

[编辑]

两种属阳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日中(正午),白昼为阳,日中为阳中之阳,故称重阳。身热,脉洪大,症脉都是阳盛,称为重阳,说明阳热之盛。把自然气候与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夏季属阳,暑为阳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称为重阳。

重阳必阴

[编辑]

疾病的性质原属阳气偏胜,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阴的现象或向看阴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热极生寒”就是阳热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寒性症状。夏日中暑为重阳,但由于暑热不但伤津液,还会使阳气耗散,正气不足而出现虚脱。这些病理上的转变也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重阴

[编辑]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夜半、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称重阴。身冷,脉微欲绝、症脉都是阴盛,称为重阴,说明阴寒之盛。把自然气候和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冬季属阴,寒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称为重阴。

重阴必阳

[编辑]

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寒极生热”就是阴寒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热性症状。冬季感寒邪为重阴,病本属感冒风寒,但寒邪化热入里,会转化为热病。这些病理上的转变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五行

[编辑]

火不生土

[编辑]

火指肾阳,即命门火;土即脾胃。当肾阳虚弱,命门火不足,脾胃得不到这种阳气的温煦,影响胃气腐熟水谷和脾气运化营养精微,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肾脾阳虚的综合病症,均属火不生土。临床表现为腰酸膝冷,畏寒,饮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肿或天亮前腹泻等。

火盛刑金(火旺刑金)

[编辑]

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火指心火或热邪,心火炽盛可藉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会伤害于肺,引起热咳或“痰热阻肺”,病情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呼及急促,鼻翼煽动,甚则咳血,咯血等症状,又称“火热迫肺”。

火性炎上

[编辑]

用火焰上燃的现象比喻火邪致病的病变向上的特点。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外邪阳热,主升主散,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虚火多由精血亏耗,阴虚阳亢而起,症见烦燥、咽痛、声嘶、齿龈出血,耳鸣等。均属火性炎上的病变。

节气

[编辑]

是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故一个节气又称为“三候”。节气表示四季气候变更的每一阶段。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按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金寒水冷

[编辑]

指肺肾虚寒。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当肺气虚而累及肾,或肾阳虚而影响肺,都会出现肺肾虚寒的综合病症。临床表现有咳嗽、吐痰稀白、气喘、畏寒、腰膝冷、水肿等。

金气肃降

[编辑]

用以说明肺的生理特点。金代表肺,肺主气的活动,肺气宣清而下降,气化活动就顺利,三焦水道也能通调;反之,若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就会使气上逆,发生咳嗽,气喘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亢害承制

[编辑]

见《素问、六征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亢,即亢盛。承,作抵御解。制,即压抑或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另一面。若有生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必须抵御这种亢盛之气,令其节制,方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生发。例如实热内结的病,因内热炽盛,损耗津液而便秘,又会火气上冲而谚语,治疗就须用承气汤苦寒泻下,才能抵御这种亢盛的热邪。

母病及子

[编辑]

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母病累子而称。例如木生火,肝木为母,心火为子,当肝阳上亢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使心火亢盛而致病。

母气

[编辑]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气。如木生火,则木为火的母气。

木火刑金

[编辑]

木火,指“肝火”;金指肺。肝火过旺,可以耗伤肺金,引起肺病的加重,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

木克土

[编辑]

五行中,五种相克关系之一。按五行学说的观点,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于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其义与“肝气犯脾”,“肝气犯胃”类同。

木喜条达

[编辑]

木是肝的代词,条达即调和畅达。用树木生发的现象比喻肝的生理特点。肝主疏泄,一方面疏泄胆汁,帮助脾胃消化;另一方面,肝胆又有升发透泄的作用,使全身气机舒畅。因此,肝气的特点是喜调和畅达,既不能过亢,又不能抑郁。

木郁化风

[编辑]

五行归类中,肝主风,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导致肝血亏损,或素体血亏而出现肝风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

木郁化火

[编辑]

五行归类中,肝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面赤、呕血,咳血,甚或发狂等。

三伏

[编辑]

指初伏,中伏,末伏而言。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指末伏。即以初伏、二伏、三伏为序。

胜复

[编辑]

胜复,是指“五运六气”在一年之中的相胜相制,先胜后复的相互关系。胜即“胜气”,复即“复气”。胜是主动的,有强胜的意思;复是被动的,有报复的意思。胜复之气,即一年中之上半年若有太过的胜气,下半年当有与之相反的复气。如上半年热气偏盛,下半年当有寒气以报复之。又如木运不及,金气胜木,木郁而生火,火能克金,称为复。胜复的一般规律是,凡先有胜,后必有所报复,以报其胜。胜复之气并非每年都有。

胜气

[编辑]

胜复之气在时序上被认为是有规律的,上半年如果发生了超常的气候叫做胜气。参见“胜复”条。

十二时

[编辑]

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相当于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一时,丑时相当于一至三时.其余按十二时辰序类推。此外,又有把子时称为“夜半”或“午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已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昳(音跌)”;申时称“晡时”,或称为“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等(《左氏传》昭公五年注)。这些命名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关,且较符合黄河流域地区昼夜推移的特点。

时令

[编辑]

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指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的政令。

水不涵木

[编辑]

涵,滋润之意。肾属水,肝属木。当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则肝阴不足,虚风内动,故称。临床表现有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水火不济

[编辑]

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或因心火妄动,下伤肾阴,便失去这种协调,出现心烦,失眠,遗精等症,就是这种病变。参阅“心肾不交”条。

水亏火旺

[编辑]

水指肾水,火指心火。肾水不足而致水不济火,使心火独旺,出现心烦、失眠或睡卧不宁的证候。指肾阴,肾阳的失调。水即肾水,火即命门火。肾水亏损,命门火偏亢,出现性欲亢进,遗精等症。

水性流下

[编辑]

用水往下流的现象比喻水湿邪气致病的病变向下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或下肢浮肿等。

四时

[编辑]

即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季的第三个月(农历六月),又称为“长夏”。

所不胜

[编辑]

胜,与克通。在五行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所不胜。如土被木所克,则木为土所不胜。

所胜

[编辑]

胜,与克通。在五行相克关系中,“我克”者为所胜。如“木克土”,又称土为木所胜。

土不制水

[编辑]

土指脾土,水指水湿,即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湿浊停滞,出现多吐稀白痰,小便小利、大便溏泄或水肿等病症。

土生万物

[编辑]

脾胃属土,用自然界万物滋生于大地的现象,比喻脾胃为营养化生之源的生理特点。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脾主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生长和机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土喜温燥

[编辑]

用以说明脾的生理特点。土代表脾,在水液代谢的生理活动中,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气温燥,则运化功能健旺,吸收正常。若过多受纳生冷食物,就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运化;反之,脾虚不运又会形成湿浊内停,发生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病症。

五常

[编辑]

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的正常运动。《伤寒论》序:“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五声

[编辑]

指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而发出的呼、笑、歌、哭、呻(呻吟)等五类声音,是脏象学说按五行的观点把人的发声活动进行的归类。即肝主呼,心生笑,脾主歌,肺主哭,肾主呻。这种归类,带有牵强附会之处,现已少用。

五胜

[编辑]

是一种用五脏之气相胜作为治疗的方法和原理,例如肺(在五行属“金”)的病症,用调补脾胃(在五行属“土”)的方法治疗,所谓“培土生金”。指五行相克。

五行

[编辑]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用以总结临床经验。基本内容:以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征。如肝、筋、目属木;心、脉、舌属火;脾、肉、口属土;肺、皮毛、鼻属金;肾、骨、耳属水等。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资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但脾能资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等,以此来说明脏腑间有着彼此维系,彼此协调生理活动的关系。以乘侮关系阐述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如肝病犯脾,是木乘土,治疗应采取抑木扶土法;治疗肺气虚弱,采用健脾补肺,叫培土生金法。由此可见,五行学说贯串于医学的各个方面,并包含着古人的一些宝贵临床经验,也是中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它强调事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观点。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个学说以五行通套一切事物,如果完全按照生克乘侮解释事物的变化发展,就会失之笼统。故后世在医学实验过程中也逐渐有所摆脱。今天,在实践中要取其有益的临床经验,抛弃其不合理之一面。

五音

[编辑]

古乐中的角、征、宫、商、羽五个音阶。五行学说用五音配五脏。从病人发音的高亢、低沉、重浊等推测五脏的病变。即肝音角、心音征、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因其过于牵强附会,现已不用。

五运六气

[编辑]

简称“运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但其中不少是牵强附会之说,现已少用。

相乘

[编辑]

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约制的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却了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木气偏亢,而金又不能对木加以正常克制时,太过的木便去乘土,出现肝木亢盛和脾土虚弱的病症。五行学说中相乘属病理变化的范围。

相克

[编辑]

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把它与反常的“相乘”混同,例如:病理上的木乘土,已通称为“木克土”。

相生

[编辑]

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五行学说借相生的关系来说朗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侮

[编辑]

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是事物间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例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出现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五行学说中相侮属病理变化的范围。

制化

[编辑]

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举木为例: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通过这种调节,使木不能过度克土。其余类推。

子盗母气

[编辑]

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子病累母而称。多用于阐述五脏虚损性疾病互相影响的病理。例如土生金,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当肺气虚弱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影响脾气运化的功能。

子气

[编辑]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我生”者为子气。如火为木所生,则火为木的子气。

晬时

[编辑]

晬时,即一周时。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

脏象

[编辑]

身形脏腑组织

[编辑]

[月困]

[编辑]

肌肉之突起部分,如上臂的肱二头肌,小腿的腓肠肌等。

[编辑]

音益。即食管的上口。

百骸

[编辑]

泛指人体所有的大小骨骼(原见《庄子.齐物论》)。

膀胱

[编辑]

六腑之一。又名“脬(ㄆㄠ)“,俗称尿脬。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小便的器官,《内经》此喻为“州都之官”(州都义同洲渚,是水中可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形容膀胱为水液聚集之处),膀胱和肾相表里,其中的小便是气化过程中的产物,与汗同为津液所化,所谓:“气化则能出焉”。“气化”就是化气行水的意思。膀胱有病就会出现小便异常和排尿困难。

胞门

[编辑]

即子宫口。

胞衣

[编辑]

即胎盘,胎盘有脐带(内有脐动脉,脐静脉)相连,胎儿由此摄取养料并排除废料。

腠理

[编辑]

指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指皮肤与肌肉交接的地方,又称“皮腠”。

大肠

[编辑]

六腑之一,又称“回肠”(一说回肠还包括直肠、肛门)。其主要功能是接受由小肠消化吸收后运送下来的化物,及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所以大肠又叫“传导之官”,主要是传泻糟柏,为整个消化的最后阶段。大肠有病,可以影响大便的次数和性状。

大节

[编辑]

指人体的大关节。指手指与足趾的第一节。

大肉

[编辑]

指臂腿肌肉。

丹田

[编辑]

道家有称人身脐下三寸为丹田,认为这个部位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处。气功意守部位名词。其部位有三:脐下的叫“下丹田”,心窝部的名“中丹田”,两眉之间的称“上丹田”。

[编辑]

六腑之一。胆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它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和胃肠的功能有别,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由于胆内贮存由肝分泌出来的胆汁(王叔和《脉经》指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此较洁净的,含有精气,故又称“精汁”,不同于肠道和膀胱申的糟粕、排泄物,故有“中精之腑“,“中清之腑“之称。而胆又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和胆这两方面的作用相配合,说明胆和肝和部分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关。此外,胆和肝内寄“相火”(是和心的“君火”相对而言),病理上容易产生“火”的症象。

[编辑]

肾气通于耳,肾气和调,耳就能发挥正常的听觉功能。年老肾气亏虚,往往失聪。耳又是肾脏的外候,某些外耳的变化和肾有关。耳部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等经脤循行于此(其中胆、胃、三焦三经经脉均入耳中)。

[编辑]

五脏之一。肺主要是主呼吸的,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呼出浊气,吸入清气,清气又和饮食经消化后产生的“谷气”相结合而输布,供养人体脏腑器官各部分,并能统管全身之气。肺还有调节体液和通调水道的作用,人体内水液运行,与肺气的作用有关。肺气宜清宜降(“肺主肃降”),如果肺经受邪或肺气失降,可以产生种种病症。同时,鼻是肺的门户(“肺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通道;肺又与肌表抵抗力关系密切(“肺主皮毛”),肺气虚,往往影响肌表的抵抗力,体表受到风寒的侵袭,可以引起肺的症状。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辅助心脏所主的血液运行,可见心肺之间的密切关系。

肺系

[编辑]

指喉头气管(承澹?《校注十四经发挥》)。指肺与喉咙相联系部位(中国医学院主编《针灸学讲义》)。肺的附属器官如气管、喉、鼻道等连成了呼吸道,统称“肺系”。

分理

[编辑]

指外连皮肤的腠理。泛指肌肉的纹理。

分肉

[编辑]

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指皮内近骨之肉与骨相分者。穴名,即阳辅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三分,属足少阳胆经。

[编辑]

五脏之一。肝是贮藏血液的脏器,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能起调节的作用。肝性如木,生疏泄条达(条达本是形容树木无拘束地生长,枝条畅达。联系到人体,肝气条达,气血就此较舒畅,条达的前提须靠肝气的疏泄作用。肝的疏泄,还有帮助脾胃消化和帮助脾气散精等作用)而忌抑郁,否则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的病症。“肝主谋虑”,说明肝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肝联系到情志则主“怒”,当受到精神刺激时,容易产生恼怒,头胀等症。肝还主管筋的活动(所谓“肝主筋”),为“罢极之本”(使人能耐受疲劳)。“肝开窍于目”,不少眼病须从肝论治。

[编辑]

即睾丸,又称“卵”或“阴卵”。

膏肓

[编辑]

膏,心下之部;肓,心下膈上之部。膏肓主要指病位的深隐。古人认为病位深隐,用药物、针灸都不能起多大作用。所谓“病入膏肓”,有“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的意思。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在第四椎下,近第五椎上两旁去脊各三寸处。

[编辑]

即横膈膜,由此分胸腹腔,为心肺与胃肠的分界。中医认为膈的作用可以遮膈胃肠消化饮食所产生的浊气,不使浊气上熏心肺。通常膈随着呼吸而升降运动,十二经脉中,有很多经脉是上下贯串膈膜的。

孤腑

[编辑]

指三焦。六腑中惟独三焦不与五脏相配合,故名。

孤脏

[编辑]

指脾脏。《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意思是说脾土居中央,寄旺于四季。指肾脏。如《素问.逆调论》说:“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这里的“一水”是指肾水,一个肾水不能制胜肝、心二阳之火,有孤军作战的意思,故名。

[编辑]

骨在人体主要起支架作用。骨内藏髓,髓为肾所藏的精气所化生,能滋养骨骼,所以骨骼的生长和功能情况,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同时牙齿是骨之余气(所谓“齿为骨之余”,实即肾气的一部分)所生,故牙齿的生长和功能如何,均和肾有关。

骨度

[编辑]

骨骼长短和大小的度数,是古人测定人体周身部位和骨骼的长度、大小的标准数值,并可作为测量人体部位(主要是穴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广肠

[编辑]

指直肠。

颃颡

[编辑]

颃,音航;颡,音嗓。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软口盖的后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

毫毛

[编辑]

皮肤上的细毛。眉毛中的长毛。

[编辑]

喉腔内近气管上端处为喉。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

喉底

[编辑]

即咽后壁。

喉关

[编辑]

喉关由扁桃体、“悬雍垂”和“舌根”所组成。喉关以内(如咽后壁、会厌等)为“关内”,喉关以外(如上腭、面颊内侧和齿龈等)为“关外”。

喉核

[编辑]

即扁桃体,位于喉腔内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

喉咙

[编辑]

泛指喉腔。与喉同义,《灵枢.忧恚无言篇》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说明它在喉腔内、气管上的部位,是呼吸的要道。

肓膜

[编辑]

指心下膈上部位之脂膜。指肠外之脂膜(肠系膜)。

会厌

[编辑]

又称“吸门”,覆于气管上口,发声则开(《灵枢.忧恚无言篇》称之为“声音之户也”,咽食则闭。

[编辑]

与肉同义。指体表连于皮肤(包括皮下组织)的肌肉。

肌腠

[编辑]

指肌肉的纹理,相当于肌肉的组织间隙,又名“肉腠”或“分理”。泛指肌表腠理。

筋膜

[编辑]

肌肉之肌腱部分,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筋和筋膜的生理功能是由肝主持的,并由肝血供给养料,故有“肝主筋”之说。

筋之府

[编辑]

指膝部。筋是主管关节屈伸的,膝是大关节之一,膝部周围有不少强固的肌腱(筋)附着,膝外侧下的“阳陵泉”(穴名)又有“筋会”之称,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编辑]

指阴茎,《内经》所谓“茎中痛”,即指阴茎中的疼痛。

茎垂

[编辑]

即阴茎和睾丸的合称。

精明之府

[编辑]

指头部。五脏六腑的精气(或精华)皆上会于头面部,其中尤以人的眼睛,其外观的神态及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的机能状况,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九窍

[编辑]

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眼二、耳二、鼻孔二、口、舌、喉。(见《难经.三十七难》)。

九脏

[编辑]

指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合称“九脏”(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空窍

[编辑]

指人体与外界相通达的孔窍,包括九窍在内。

口、唇、齿、龈、舌

[编辑]

口,饮食从口而入,言语从口而出,“脾气通于口”,脾的功能调和,则食能知味。口外有唇,又称“飞门”,由于脾气“散精”的作用,加上脾能统摄血液,把“营气”输布于全身,口唇色泽鲜明与否,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唇内有齿,牙齿又称“户门”,其生长情况和坚固与否和肾有关,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的作用主要是嚼碎、嚼烂食物,使之有利于消化。而唇、齿在发音、讲话中,也起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包住牙根的肉叫龈,即齿龈,足阳明胃经人于齿龈,看些齿和龈的病症可以互为影响。舌在口腔内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能辨别五味,帮助把咀嚼过的饮食运送到咽喉部,又是“音声之机”,舌在口腔内的转动对发音、讲话起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舌的变化(包括舌体、舌苔等方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情况,是望诊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六腑

[编辑]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腑一般是指腹腔中那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功能,所谓“传化物而不藏”。中西医论述六腑的功能,大体上还是一致的,但也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三焦是中医脏腑学说所独有的;又如中医所说的六腑,联系到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其功能就可能和解剖学上同名的腑不完全相同,以胆为例,胆附于肝叶之下,是贮藏胆汁的,它和其他腑之传化水谷、糟粕的功能有明显的不同。胆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说明肝、胆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而胆和肝在病理上又都易产生一些“火”的症候,这些说明和现代解剖学上所说的胆还是有区别的。腑和脏的配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胆合肝、胃合脾、大肠合肺、小肠合心、膀胱合肾、三焦合心包络。

六脏

[编辑]

通常是指心、肝、脾、肺、肾、心包络。《难经.三十六难》将五脏中的肾分为左右两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称之为“六脏”(即心、肝、脾、肺、肾、命门)。

[编辑]

指脉管。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它和心脏以及其它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输送营养和气血循环的联系。

脉度

[编辑]

经脉长短的度数,也就是古人测定人体经脉长度的一种数据记录。

苗窍

[编辑]

指鼻为肺窍,目为肝窍,口唇为脾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

命门

[编辑]

有生命之门的含义,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命门学说是脏腑学说的组成部分。在五脏中大都是单一的脏器,只是肾是两枚,古代医学家多推崇《难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说法。但宾际上两肾从外形到组织结构均无差异,故虞搏《医学正传》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不可独指右肾为命门,主张两肾“总号为命门“。有的根据命门穴在十四椎下陷中的部位,认为命门是在两肾之间,具体体现为“肾间动气”(指两肾间所产生的人体动力来源。),也就是命门之火。因为肾为“水脏”,这是水中之火,乃先天之真气,此气自下而上,与后天的胃气相接,由此而生生不息。命门的作用,概括而言:命门为元气的根本,是人体产生热能的发源地;能帮助三焦的气化;命门之火有暖脾胃,帮助饮食消化的作用;和人体的性机能和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命门之火(属相火)不足或偏亢,均可产生病态;有纳气作用,与呼吸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据中国某一医学院脏象专题研究会有关肾的研皖,发现六种不同的疾病,凡辩证为肾阳虚者,均有尿17羟(按:这是一个字)皮质类固醇值低下的现象,在采用ATCH二日静脉滴注试验后,发现肾阳虚病人半数为延迟反应,提示肾阳虚病人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以此假定再试用于临床,在虽无明显肾虚症状的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低下及长期用激素不易撤药的哮喘患者(这类患者已知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试用前停用激素)的二种疾病例证中,采用补肾治疗,获得显着疗效,说明这一假定得到了实践的初步验证。

牡脏

[编辑]

五脏中之属于阳者为牡脏。心有“君火”,肝有“相火”均属阳,故称心、肝二脏为牡脏(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编辑]

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充分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说明眼的生理功能和五脏的精气、肝血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

目系

[编辑]

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胳,有手少阴心经联系于此。

募原(膜原)

[编辑]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募原着,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景日昣《嵩崖尊生书》认为:“原者,广野之意;在脏腑之外,与胃相近....”。

[编辑]

《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可见脑的产生和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是藏精之脏,精(包括先天的肾精和后天水谷化生的精气)又能生髓,髓汇集于颅腔内形成了脑,故脑又称为“髓海”。脑是主管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它既然是由肾精产生的,那么肾精充实,不仅肢体轻劲有力,更重要的是,脑的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脑的一些功能和心、肝、肾等脏腑相联系,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脑的疾患为什么在治疗上要从心、肾等脏看手的原因。

女子胞

[编辑]

又称“胞宫”、“胞脏”或“子脏”,通常认为就是子宫。然而从女子胞的实际功能来说,是概括整个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其主要功能是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五脏中的肾、肝、心、脾,经络中的冲、任二脉密切相关。如女子不同年龄月经的变化就和肾气的盛衰直接有关。肝是藏血之脏,心主血液运行,脾是统摄血液的;冲脉有“血海”之称,任脉则主胞胎,二脉流通,月经能按时来潮,而且容易受孕。但冲、任二脉正常功能的发挥,又是取决于肾的。故肾精和肾气的充旺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皮毛

[编辑]

乃体表皮肤和附于皮肤上的毫毛的合称。“肺生皮毛”,皮毛润泽是肺气功能和调的一种表现。皮毛和汗腺具有调节呼吸作用,皮毛受风寒等外邪侵袭,也容易内合于肺,产生一些呼吸系统的病症。

[编辑]

五脏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统的一些功能,所谓“脾主运化”。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靠营养,脾能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脾又能统摄周身血液,调节血液循环,使之正常运行。临床上消化机能的失调或一些慢性出血病症,常和脾病有关。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再输布于其他脏腑以化生气血。通常所说脾有益气作用的“气”,就是代表人体机能的动力,而这种益气作用的产生,则有赖于脾能发挥正常的运化能力。脾能运化水湿,喜燥恶湿,说明脾和水液的代谢有关,脾虚水湿就客易停聚而产生一些病症。同时,脾还和四肢、肌肉等有关,如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壮实,否则在这些方面也可以显示出病态。

牝脏

[编辑]

五脏中之属于阴者为牝脏,乃指脾、肺、肾三脏而言(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七冲门

[编辑]

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合称七冲门(见《难经、四十四难》)。

七窍

[编辑]

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通于七窍,五脏有病,可以从七窍的变化中得到一些诊断印象。

奇恒之腑

[编辑]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即子宫)。奇恒有异乎寻常的意思。奇恒之腑形体类似腑,作用又类似脏(因为有贮存精气的作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在人体中与一般脏腑的作用有所不同。奇恒之腑一般在人体比较深隐一些的部位,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基本上不和其他脏腑相配偶,又不贮藏浊物,其中只有胆是和肝相配合的.但胆汁清净不浊,所以也列入奇恒之腑。不过奇恒之腑也不是孤立的,比如脑和肾、心、肝的作用彼此协调联系,髓和骨的生长,有赖于肾所藏精气的充养;脉和心直接有关(心主血脉);子宫赖肾气而生长发育,女子行经、养胎等又需要血的供给,故子宫和心、肾等脏也有关。

气海

[编辑]

部位名称,有上下之分,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会积之所;脐下“丹田”为下气海,是男女精气会聚之处。经穴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

肉分

[编辑]

指肌肉的纹理而言。股肱间肌肉界限分明,叫“大分”;肌肉之间的纹理叫“小分”,故名。

三焦

[编辑]

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周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是一个争论未决的问题。《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出于胃上囗,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认为三焦是“有名而无形”、张介宾《类经附翼》记载:“....及至徐遁、陈无择始创言三焦之形,云“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张氏本人则认为:“三焦为脏腑之外卫”,“所谓焦者,象火类也,色赤属阳之谓也。今夫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内自脏腑,无巨无名,无细无目,其于腔腹周围上下全体,状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看内一层,形色最赤,象如六合,总护诸阳,是非三焦而何?”虞搏《医学正传》认为:“三焦者指腔子而言,....总名三焦,....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以为“网油”即是三焦。唐容川《血证论》谓:“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以上是古代医家的一些主要论点,但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三焦在人体的气化综合功能,录出以备参考。

上窍

[编辑]

指头面部的孔窍。

舌本

[编辑]

即舌根,有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散于舌下。

神脏

[编辑]

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脾、肺、肾,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名(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编辑]

五脏之一。“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肾所藏的精,不仅藏本脏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气,为“先天之精”),还藏五脏六腑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为“后天之精”),能滋养脏腑和肢体各部组织。肾所藏的精,来源于饮食的不断的补充,是维持人体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精并能滋养骨和髓,《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故肾直接和脑、髓、骨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情况有关,肾精足,人体自然就会显得精力充沛。牙齿的健康和头发的生长、脱落和光泽,也和肾气的是否充实有关。肾有“纳气”的功能,因此和呼吸系统也有密切关系。有些腰部症状也和肾有关(因为肾在后腰部位,所谓“腰为肾之府”),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调和,听觉就会灵敏一些;在下“开窍于二阴”(前阴指尿道或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可见耳的生理病理和某些大小便异常须从肾的方面进行分析。肾主水,水液下行于肾,其浊液经肾的气化,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由肾保存于体内,故肾为体液平衡调节的重要脏器。肾有两枚,《难经.三十六难》认为左侧为肾,右侧为命门。肾主阴,属水;命门主阳,属火。故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通常所说的“真阴”就是指的肾水;“真阳”就是指的肾阳,或称“命门之火”。

肾之府

[编辑]

指腰部,故“腰为肾之府”。临床上腰酸痛属于虚症者,大多由于肾虚(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十二节

[编辑]

指四肢的大关节,包括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股、膝踝关节。

十二脏

[编辑]

是脏腑的合称,又称“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四海

[编辑]

指“髓海”(脑)、“血海”(冲脉)、“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见《灵枢.海论》)。

[编辑]

髓,主要是指脊髓,也包括骨腔内的髓质,由肾所藏的精气变化产生的。也就是说,肾能生髓,脊柱中的髓又与脑相通,故临床上髓、脑、骨的病症,往往从肾论治。

髓之府

[编辑]

指骨,骨内藏髓,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廷孔

[编辑]

指女子尿道口,有督脉联系于此。

[编辑]

六腑之一。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即消化饮食),由于胃受衲饮食,故又有“水谷之海”,“五谷之腑”或“太仓”之称。胃和脾相表里,它们的分工是:胃主受纳并消化饮食,脾主运化饮食精微,故脾和胃往往相提并论。胃的功能一般称为“胃气”。胃须将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送到小肠;故胃气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就会严重影响胃的功能产生种种病症。前人认为:“纳榖者昌,绝榖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把胃的功能看得十分重要。胃的内腔昨“胃烷”,胃腔中部叫“中烷”,胃的上口叫“上烷”,下囗叫“下烷”。

五官

[编辑]

指五脏与之相连的感受器,即鼻、眼、口唇、舌和耳,所谓“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篇》)。从诊断意义上来说,根据肝主青色,心主赤色,脾主黄色,肾主黑色,肺主白色的理论,认为五脏有病,望诊可见病色,同时会有相应的症候显露出来。如肺病常见鼻翼煽动;肝病者目发青;脾病者口唇发黄;心病者舌卷短,颧部发红;肾病者眼眶暗黑,或颧,颜面部均现暗青黑色。又如《灵枢.五色篇》:“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这里“五官”的含义,就是从诊所意义上说的。

五脏

[编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充实,并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功能的脏器(所谓“藏精气而不泻”)。我国医学对五脏的认识,有的是指实质脏器,有的主要的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种种反映,因此和现代医学同名的脏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脾,相当于消化系统的部分功能,还包括部分代谢功能以及和血液系统有关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如精神、思维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我国医学重视内脏的生理作用,并重视内脏的病理变化的反映,以及内脏之间与形体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为了和六腑相配合,五脏加上心包络,就是所谓的“六脏”。脏和腑的配合(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肺合大肠,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五中

[编辑]

指五脏(见《素问.阴阳类论》)。

下极

[编辑]

指肛门,在消化道的最下端,故名。指会阴。参见该条。面部望诊部位,在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可以作为诊察心病时的参考。

下窍

[编辑]

指前阴尿道(一说包括精窍)与后阴肛门。

小肠

[编辑]

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进一步消化,把饮食中那些精华养料吸收后,通过脾的运化,滋养全身,并将消化后糟粕样的化物传送到大肠,而其中的水液则通过其他脏腑的作用而渗入膀胱,故小肠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很重要的分清别浊的作用。饮食的精华和糟粕,主要通过小肠的消化作用来加以分别。另外,小肠经和心经相表里,心经有热可以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等症候。

小心

[编辑]

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为小心也。”指命门。吴鹤皋注云:“下部之第七节也(指从尾椎向上数的第七椎),其傍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俞穴。张志聪注云:“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

[编辑]

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即所谓“君主之官”(可以体会为“首要之脏”)。“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但从生理病理的角度来看,更多的还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所谓“心藏神”的神,是指人体高级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认为这些机能活动由心主管和体现。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汗为心液”,临床上有些自汗或盗汗的病症须从心论治,显示植物神经系统某些功能紊乱和心也有关系。此外,“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说明心的病症兴舌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心包络

[编辑]

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如果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临床上急性传染病等因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发狂,称之为“热入心包“,在治疗上就是以“清心”为主,说明心包和心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是一致的,只不过反映病情的浅、深、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编辑]

指形体。一些显露于外的,医生能够诊察到的形体变化,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时的参考。

形脏

[编辑]

形脏是指藏有形之物(实物)的胃、小肠、大肠、膀胱四个脏腑(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胸中之府

[编辑]

指背部。这里的“胸中”是指五脏,背部有五脏的腧穴,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玄府

[编辑]

同“元府”,指体表的汗毛孔,又名“气门”(汗从肺气而宣发,故名)或“鬼们”(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名魄汗,汗毛孔则名鬼门)。

悬雍垂

[编辑]

又称“悬雍”、“帝丁”、“帝钟”,即张口时软腭后向下后方倾斜,后缘游离,正中有一向下的突起部,俗称“小舌头”。

血海

[编辑]

指冲脉,以其为十二经脉所汇聚的地方,故名。指肝脏,因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经穴名。在膝盖骨内缘上二寸五分处,属足太阴脾经。

血室

[编辑]

子宫。指肝脏。指冲脉。参见“热入血室”条。

血之府

[编辑]

指血脉。血聚于经脉之中,故名。

[编辑]

指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咽(音烟)者,咽(音验)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人在咽食时,食物经咽下入食管。

咽喉

[编辑]

指舌根后喉腔最宽处,是口腔与气管、食管之间的通道,全身有许多经脉循行或贯串于此。

咽门

[编辑]

在喉腔内,为咽入之门,饮食通周咽门下入食管。

阳事

[编辑]

指男子性生活或性机能。

阳脏

[编辑]

指患者为阳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清滋为宜。与牡脏同义。

阴筋

[编辑]

指睾丸系带。

阴器

[编辑]

指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经过之处,而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和肾气的盛衰有关,因此,男女外生殖器的一些病症,常从肝肾论治。

阴脏

[编辑]

指患者为阴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刚燥为宜。与牝脏同义。

元神之府

[编辑]

语出(本草纲目)。指脑。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

真牙

[编辑]

即智齿。《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又“(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即是说女子二十一岁、男子二十四岁左右,肾气发育已达到了成年人的程度,故智齿生长,牙齿也完全长齐了。

诸阳之会

[编辑]

指头部。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宗筋

[编辑]

三阴三阳的经筋(经筋是指十二正经和十二经别之外的又一循行系统,其特点是循行于体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间,回环曲折,联贯于肌肉之间,上行于颈项,终结于头面)会合于前阴部,称宗筋。指男子生殖器。

宗筋之会

[编辑]

指若干肌腱的集合处,亦即经络循行中阴经、阳经会合于富有肌腱的大关节部位,如髋、膝关节。指男子生殖器。

宗脉

[编辑]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说:“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所主也。”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编辑]

罢极之本

[编辑]

指肝脏。“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膀胱主藏津液

[编辑]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即洲,“都”即渚。洲渚本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是指膀胱为三焦水液归集之处。津液经过肾的气化作用变成小便而排出体外。

仓廪之官

[编辑]

“仓廪”是贮秽谷物的仓库。仓廪之官指脾和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五味(饮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脏腑器官和全身营养的“仓廪”,故名。也有人认为“仓廪之官”单是指胃。

大肠主传导

[编辑]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从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化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变化为粪便,然后由胆门排出体外。大肠既为传送糟粕的通道,所以说它“主传导”,为“传导之官”。如因种种原因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往往会产生泄泻或便秘等症。

胆主决断

[编辑]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所出焉。”所谓“中正“,意含不偏不倚。这里主要说明胆的作用之一与中枢神经的某些功能活动有关。此外,“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突然受惊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促使脏腑功能相互协调,起有重要的作用。胆气怯弱者,可因惊恐致病,胆气壮者,可以不受显着的影响。

发为血之余

[编辑]

主要是说明头发与肝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前人认为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年少血气充盛时,头发茂密色黑而有光泽;年老肝血不足,肾气虚,头发变为苍白,易于脱落,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

肺,其华在毛

[编辑]

《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其华在毛”“华”,有荣华外露的意思。从毛发的荣枯,可以推断肺机能的盛衰,这是因为肺能“输精于皮毛”。例如肺桔核等病到了严重阶段,往往有皮肤色夭、毛发枯悴的症象,所以说“肺,其华在毛”。

肺藏魄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肺藏魄。”“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分,《类经.脏象论》(卷三)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人体一些知觉和动作是“魄”作用的结果。参见“五脏所藏”条。

肺朝百脉

[编辑]

《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朝,朝向、会合的意思,指百脉会合于肺,即肺在呼吸过程中,全身血液均须流经肺经,肺脏,说明肺和百脉有密切的关系。

肺恶寒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肺恶寒。”肺主气,外合皮毛。寒邪既可直接侵袭肺部,而且寒邪易伤卫外之阳,寒邪侵袭肌表,又易内合于肺。此外,脾胃虚寒,也会影响肺的清肃功能,产生种种病症。故有“肺恶寒”之说。

肺合大肠

[编辑]

指肺与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通过肺和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肺或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作用有助于肺的肃降。又如痰壅气喘,往往须参用泻下法,才能使肺气通利;有些便秘的治疗法,须参用开肺的治法;又如化痰止嗽药川杏仁、瓜蒌等也有润肠的作用。这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肺开窍于鼻

[编辑]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说“开窍于鼻”鼻要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必须依赖肺气和调,呼吸畅利。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煽。可见肺与鼻窍是息息相关的。

肺气

[编辑]

指肺的功能活动,也包括呼吸的气体。

肺肾相生

[编辑]

肺属金,肾属水,又叫“金水相生”。根据五行理论,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在生理功能中,肺和肾互相配合互相影响,这就叫“肺肾相生”。在病理方面,肺气虚损可以导致肾气衰弱,这是“母病及子”相反,肾气衰弱也可以导致肺虚,称之为“子病累母”。

肺生皮毛

[编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生皮毛。”亦即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肺与体表皮毛相合(所谓“肺合皮毛”),这是一种脏器与组织相关的联系。肺主呼吸,皮毛、汗孔也有调节呼吸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认为有散气的作用。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肺有敷布阳气、外卫肌表的功能,所以又说“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如肺气虚,肌表不固,多有自汗;卫外之气不足,肌表就易受风寒侵袭,甚至可以内合于肺,产生咳嗽等症。

肺为华盖

[编辑]

“华盖”,本指帝王的车盖或指画上文彩的伞。《灵枢.九针论》指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难经集注.三十二难》虞庶注:“肺为华盖,位亦居膈。”因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并有覆盖和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名。

肺为娇脏

[编辑]

娇脏,形容它是娇嫩,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热,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大气直接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论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使是伤风感冒,也往往会有咳嗽,说明肺是一个娇嫩的脏器,故名。

肺阴

[编辑]

即充养肺脏的津液,或称“肺津”。肺阴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与肺气相互为用,为维持肺功能所必需。临床上的肺阴不足,往往见干咳,舌苔薄白干燥。肺阴的进一步耗损可以呈现肺燥火盛的证候。

肺主气

[编辑]

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贸。所谓“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为肺所主,因为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的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声

[编辑]

声音和肺气的作用有关,故听声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个人的肺气情况,肺气足的人,声音宏亮;肺气虚的人,声音低怯。风寒外感,肺气闭塞,引起声盲嘶哑或失声。肺结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说话感到吃力,声音嘶哑,这也显示了声音和肺气之间的密切关系。

肺主肃降

[编辑]

“肃”有清肃之意。“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宜清宜降。由于肺居胸部以及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等),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如肺气失降,就会出现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肺主行水

[编辑]

人的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才能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主通调水道”。而另一方面又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肺主治节

[编辑]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是和所谓的“君主之官”--心相对而言。“相傅”有辅助“君主”的意思,意即在脏腑活动中心肺功能的协调是很重要的,是人体脏腑器官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治节”,即治理、调节,主要是指肺和心的机能必须相互协调以共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腑输精于脏

[编辑]

五脏主藏精气,六腑是“传化物”(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传送作用)的;同时,六腑又是“仓廪之本”(水谷仓库的根本),五脏六腑必须依打胃气的供养,所以《灵枢.五味篇》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之说。营气出于中焦,胃能输送精气而灌溉五脏;小肠则能将饮食进一步消化,分别清浊,使水谷的精微传送到五脏贮藏。胃和小肠的这些功能,体现了腑输精于脏的生理作用。

肝,其华在爪

[编辑]

见《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华在爪。”“华”有荣华外露之意,爪即指(趾)甲。“爪为筋之余”(筋为肝脏的精气所生,爪的营养来源和筋相同。所谓“爪为筋之余”,说明爪也是肝脏的精气所生),筋为肝所主,肝与筋的虚实情况,可以从爪甲的变化反映出来。凡筋力健壮者,爪甲多坚韧;筋衰无力者,爪甲多薄而软。肝藏血功能正常、供血充分者,爪甲透红光泽;肝血不足则指甲色泽枯槁。故望诊指(趾)甲对于判断肝和筋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肝,体阴而用阳

[编辑]

“体”,一般是指实体或实质;“用”则是指作用和机能。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容易动风化火,肝又主管筋(肌腱)的活动,这些功能,作用以及病理的情况,从阴阳的观点来分析,是偏于动、偏于热的,属阳。故肝有体阴而用阳之说。

肝藏魂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魂”属于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因肝病而多恶梦,神志不安,所谓“魂不藏”。“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参见“五脏所藏”条。

肝藏血

[编辑]

指肝是藏血之脏,既能贮藏血液,又能调节血量,当人处于休息或睡眠状态时,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并贮藏起来,活动时肝血又运送到全身,供给各组织的需要。如果因为暴怒而伤肝,可以影响藏血的功能,甚至可能引起出血或出血性病症的发作。

肝恶风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肝恶风。”因为肝是“风木之藏”,有一些病症如老人中风,小儿惊风,一切风湿、麻木、搔痒、痉、痫等,其病因病理往往和风邪以及五脏中的肝密切相关。肝又主管筋的活动,风胜则筋挛抽搐。同时肝风容易化热、化火、故有“肝恶风”之说。

肝合胆

[编辑]

指肝和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肝与胆相表里”,主要是通过肝和胆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肝或胆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胆火旺盛或肝阳偏亢,都容易有急躁善怒的症状,用平肝的药物可以泻胆火,用泻胆火的药物,也可以平胆。

肝开窍于目

[编辑]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脏的精气通于目窍,视力的强弱和肝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肝受血而能视”,亦即视力和肝血的调节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减退或夜盲;肝火上炎,常见目赤多泪。不少眼病多被认为和肝有关,而从治肝入手,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

肝气

[编辑]

指肝本脏的精气。病症名称。常见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肝肾同源

[编辑]

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所谓“肝肾相生”)。肝的疏泄条达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又须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肝脏血、肾脏精,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肝和肾均有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故名。肝肾同源又名“乙癸同源”,这是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故名。

肝生于左

[编辑]

《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这里的“左“,主要是指肝的行气部位。刺气主升,行气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谓:“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故所谓“肝生于左”,并不是指肝本脏所在的部位。

肝为刚脏

[编辑]

肝喜条达舒畅,既恶抑郁,也忌过亢,肝的所谓“刚脏”之性,主要体现在“肝气”方面,当受到精神刺澈时,使人易于急躁发怒,这叫“肝气太过”;相反,如果肝气不足,就会使人产生惊怕的症状。肝和胆相表里,肝的刚脏作用常须胆的配合才能体现。

肝血

[编辑]

指肝脏所藏的血液,通常和肝阴不能截然分开。不过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提到“肝血”的一些病症,常和失血的情况相联系,而且不一定有阴虚阳亢的表现。

肝阳

[编辑]

主要是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肝阴虚,不能制阳,就会使“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肝阴

[编辑]

主要是指肝脏的阴血和肝本脏的阴液。在正常情况下,肝阴、肝阳应该保持相对的平衡,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

肝主筋

[编辑]

《灵枢.九针论》:“肝主筋”。《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肝者....其充在筋。”说明筋(肌腱)的营养来源是从肝而得。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弛张收缩,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故又有“肝主运动”之说。但筋必须在得到充分营养供应的情况下,才能运动有力。《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就是说男子一般到了五十六岁左右,就可能感到运动不大灵便,认为这是由于“肝气衰,筋不能动”的原故。说明肝和筋、筋和运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肝主惊

[编辑]

惊是指有所感触(如骤然听到巨响、看到可怕的景象或受到突然的刺激等)而心动。《素问.金匮真言论》曾提到肝“其病发惊骇”。“惊骇”是大惊的意思。因肝为“风木之脏”,风木多震动,故肝病易惊。不过惊的产生和心气状况很有关系,心气虚的人,容易致惊;如心气强固,一般不易产生惊的病症。参见“五志”条。

肝主谋虑

[编辑]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古人用将军征战时的深谋远虑比喻肝的作用。也就是说肝和某些高级神经的功能有关。肝气喜舒畅条达,如因肝气郁结或肝气太过而致肝阳偏亢,就容易使人性躁易怒;相反,如肝气不足则易出现惊怕的症状,都会影响“肝主谋虑”的作用。

肝主升发

[编辑]

这主要是从肝气的某种作用而言。肝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它的经脉上巅络脑,肝的功能正常时,好像春天树木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这是体现“升发”的现象。但升发太过,反会出现头痛、眩晕等症候。

肝主疏泄

[编辑]

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肝和情绪有关。肝气宜舒畅条达,如因为情绪不好,就可能产生肝气郁结,这是肝病表现为疏泄功能受影响的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与消化机能有关。脾的运化,脾气的散精作用和胆汁的排泄,均有赖于肝气的疏泄作用。与某些疼痛症状有关。“通则不痛”,肝气郁滞可以影响气血的流通而产生疼痛,如肝病胁痛、肝胃气痛等。与妇女月经有关。因为“肝藏血”和“胞宫”又有经脉联系,如肝疏泄失调,可能产生月经不调等症候。

肝主血海

[编辑]

血海通常是指冲脉,所谓“冲为血海”,但肝有贮藏并调节血液的功能,故亦有“血海”之称。

后天之火

[编辑]

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火即脾胃之火。这里的“火”字,可以体会为消化饮食所需要的热能。但整个消化过程还需要“先天之火”(即“命门之火”)的帮助。

君火

[编辑]

指心火。因心是所谓的“君主之官”,故名。

六腑以通为用

[编辑]

六腑是。“传化物”的器官,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如胃的受纳、消化,将食糜下送肠道,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排便,膀胱的贮存和排泄尿液等等。三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它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六腑和五脏的不同点在于它有时出,有时入、有时实,有时虚,是出纳、消化和转输的一个“大集体”。所以六腑贵在功能协调,畅通无阻,否则就会影响“传化物”的功能,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

泌别清浊

[编辑]

指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所进行的消化和分清别浊的遇程。所谓“分清”是指经小肠进一步消化,使饮食精微(营养成分)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别浊”是指经小肠消化后的糟粕,或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这种消化和分清别浊程,称之为泌别(意即分别清浊)。

脾,其华在唇四白

[编辑]

《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其华在唇四白。”“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唇四白,指甲唇周围的白肉。脾主肉,主运化,其精气显露于口唇周围。《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是因为一方面是脾的“散精”作用;另一方面是脾有藏营的作用,能将“营气”输布于全身,脾气健运,口唇红润有光泽。故望诊口唇和口唇周围,有助于判断脾功能的情况。

脾藏意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脾藏意。”意,指意念,是一种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心有所忆谓之意。””。古人按五行学说把情志思维活动分属五脏,观察到因思虑过度可以伤脾并产生一些病症,然后用补脾的治法而获得疗效,故认为“脾藏意”,但不免牵强附会。参见“五脏所藏”条。

脾藏营

[编辑]

《灵枢.本神篇》:“脾藏营。”是指脾有藏纳营血的作用。“营”指循行于经脉内的精气--营养物。营又主血,可以化生为血,故通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主裹血。”“裹”,有裹秽或裹护之意。说明在脏腑中虽是“肝藏血”,“脾统血”,而实际上脾也具有藏纳营血的作用。

脾恶湿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脾恶湿。”因湿胜容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产生“湿困脾土”(常见症状为大便溏泄,头重身重,四肢困乏,脘腹满闷,舌苔白腻等)的病症,又因“脾主肌肉”,湿胜则肌肉壅肿,故有“脾恶湿”之说。

脾合胃

[编辑]

指脾和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是通过脾和胃经络之间的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脾或胃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但由于生理功能上“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因此在某些症候方面还是各有所属而必须加以区别的。例如呕吐,一般都以治胃为主,泄泻通常以治脾为主,主治重点就有所不同。

脾开窍于口

[编辑]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对于辨证有一定的帮助。

脾气

[编辑]

主要是指脾的运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周身血液的功能。

脾统血

[编辑]

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因脾能益气,脾气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就有可能影响这种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经脉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脾阳

[编辑]

指脾的运化功能以及在运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热能。脾阳要正常地发挥作用,需要得到“命门之火”(肾阳)的温养和协助。

脾阴

[编辑]

指脾本脏的阴精。和胃阳相对而言。脾属脏为阴,胃属腑为阳。

脾主后天

[编辑]

人在出生以后,主要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脾。因为饮食的精微是靠脾的消化及收并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分,使之获得营养,所以说“脾主后天”。“后天”可以单指脾,也可以脾胃并提。故营养不良或发育不良的,多称之为“后天失调”。

脾主肌肉

[编辑]

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一般而言,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盈,所以说“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往往就会逐渐消瘦。

脾主升清

[编辑]

升清,是根接脾的运输转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它脏腑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如脾气不升,甚或下陷,可以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等症。

脾主四肢

[编辑]

四肢之所以能活动,靠来自饮食所化的阳气。这种阳气虽为胃中饮食所化,但必须经过脾的转输才能使阳气达于四肢。在脾气健运的情况下,全身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四肢活动就有力。四肢无力,往往是脾气虚弱的表现。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编辑]

《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其它脏腑和人体各个部分。这说明胃只是一个给养仓库,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运化”的功能。

脾主运化

[编辑]

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成分)。饮食入胃,胃和脾共同进行消化,所产生的精微被吸收后,再由脾气帮助运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脾还能促进水液的运转和排泄,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主中州

[编辑]

古人将东、西、南、北、中央,分别和五脏相配合。将脾列为“中央”,同时又根据五行学说,把脾归属“土”脏,故有“脾主中土”或“脾主中州”之称。土是生化万物的,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其他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所谓“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为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机能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很自然地就把脾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脾主中州”。从另一角度而言,脾的这些作用,也说明“脾为生化之源”。

三焦主决渎

[编辑]

“决渎”,意即疏通水道。三焦有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称“决渎之官”(见《素问.灵门秘典论》)。三焦的决渎功能是联合许多脏器而发挥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肾、脾,肺等关系更为密切,如这些脏的功能障碍,可使三焦不通利、气化失常而产生肿胀和小便不利等症。

上焦如雾

[编辑]

《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打”是形容蒸发的气有如雾一样的弥漫。“上焦如雾”主要是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上焦心肺能宣发由中焦上输的水谷的精气,使之达于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这个作用好像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故名。

上焦主纳

[编辑]

《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纳而不出。”“纳”在这里主要是指呼吸和食物养料的摄取。因为呼吸和饮食都是通过上焦而摄纳的,故名。

少火

[编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之气壮”。少火与壮火相对而言。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肾,其华在发

[编辑]

《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其华在发。”“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头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所谓“发为血之余”),但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体内肾气的外部表现可从毛发上显露出来,青壮年肾气充盛的人,头发茂密光泽,年老体弱,肾气虚弱的人,往往毛发容易枯搞脱落。

肾藏精

[编辑]

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的含义有二:是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是藏肾本脏之精(即“先天之精”),亦即男女媾精的精气,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这一部分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主管。肾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脏腑的精气而储藏起来,五脏的精气充旺,肾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肾藏精“是肾的重要功能之一,《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肾为“封藏之本”(“封藏”有闭藏、贮藏之义),主要就是体现肾的藏精作用。精不宜过度消耗,以免影响全身的各种机能。

肾藏志

[编辑]

《素问.调经论》:“肾藏志”。“志”古通“志”,指记忆力,因脑和髓均为肾精所化,故肾虚患者,每多健忘。一说“志”有专意而不移的意思。参见“五腋所秽”条。

肾恶燥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肾恶燥。”因肾主骨,生髓,燥则阴精受伤,肾气耗损,骨髓枯竭,津液消灼,故有“肾恶燥”之说。

肾合膀胱

[编辑]

指肾与膀胱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胆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肾与膀胱相表里”,是通过肾和膀胱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埋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如膀胱排尿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和膀胱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治疗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有时应从治肾着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肾间动气

[编辑]

又称原气,是两肾间所产生的一种热能和动力,实际上就是命门之火的作用。人体脏腑和经脉的活动以及三焦的气化等,均有赖于肾间动气的作用,所以说它是生气之原,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根源。

肾开窍于耳

[编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的变化,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肾开窍于二阴

[编辑]

前阴指尿道(一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这主要是指肾和大小便的关系,因为肾主水,是管理水液代谢的,这一功能的产生,又和命门之火的气化功能有关。故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水液的分布,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大小便之利与不利,与肾也有密切关系。如肾水不足,可使大便干燥秘结,或小便量少;命门之火不足,又可引起泄泻或小便不禁等病症。

肾阳

[编辑]

又有“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等名称。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可以说是人体热能的源泉。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和后大之精),均需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发挥其滋养体内各部组织器官和繁殖后代的作用。特别是后天脾胃之火须先天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更好地发挥消化运输的作用。

肾阴

[编辑]

又有“元阴”、“真阴”、“肾水”、“真水”等名称。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肾阴不足,肾阳就会亢奋,出现“相火妄动”的病理现象。

肾者胃之关

[编辑]

“关”,可以体会为水液出入的关口。肾居下为“至阴之脏”,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下流而归于肾,这是水液由体外摄取以后在体内升降的大概过程。如肾气不化,往往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则中焦燥满,影响水液代谢。《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内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液排泄障碍,积聚体内,就形成浮肿,而这种浮肿是由于肾的“聚水“发展而来的。

肾主骨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方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牙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同样也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

肾主伎巧

[编辑]

《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作”指动作或工作,“强”应作负荷能力来理解。“作强”有耐重劳,动作轻劲有力的含义。“伎巧”就是精巧灵敏。肾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是和肾的藏精,主骨,生髓的作用分不开的。凡肾气充旺,精盈髓足者,不但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而且筋骨强劲,动作有力。反之,肾亏精虚髓少的人,往往腰酸骨弱,精神疲惫,头昏健忘,动作疲懒迟缓。

肾主恐

[编辑]

心中畏堪不安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志为恐”。前人认为五脏的精气相并于肾,如肾经经脉的脉气不足,或肾水不足以及肝、心、胃的某些病症,均可能出现“恐”的证候。主要的还是肾本身的因素,因为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恐则气下”,恐的结果又能伤精伤肾,所以有“肾主恐”的说法。参见“五志”条。

肾主纳气

[编辑]

肺虽是主呼吸的,但肾有摄纳肺气(即“纳气”)作用。在临床上一般的久病咳喘,特别是年老肾虚患者,多有纳气困难。气喘的特点是呼多吸少。例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主要表现是吸气困难,临床上称之为“肾不纳气”,需要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来治疗。

肾主生殖

[编辑]

因为肾为藏精之腑,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繁衍后代起重要的作用。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气(肾本脏的精气)的充实。古代早就认识到女子约14岁左右月经来潮,男子约16岁左右精气充满,并能排精,说明生殖机能开始成熟,男女殖机能成熟的情况下交合就能生育。到了女子49岁,男子64岁左右,肾气的衰微,不仅人显得老了,随着女子更年期经闭和男子精少体衰,生殖能力也逐步丧失。因为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由肾主管,所以说“肾主生殖”。

肾主水

[编辑]

“肾为水脏”,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极为重要的作用。肾对体内水液的潴留,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气的“开”和“阖”(所谓肾主开阖”)。“开”,主要是输出和排泄水液;而“臼”,指潴留一定量的水液在机体内。“开”和“阖”取决于肾阴,肾阳功协调。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的肾阴、肾阳是相对平衡的,肾气的开阖是协调的,因而尿液排泄正常。如果肾有病,失掉“主水”的功能,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而发生水肿等病症。

肾主先天

[编辑]

这是从肾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重要性而言。因为肾不仅有藏精,主骨,生髓、供给各部器官热能等重要功能。而且肾气的盛衰,又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关。前人把肾称之为“先天”,或者叫“肾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说明肾为发育生殖之源。故婴儿出生以后发育方面的障碍,如“五迟”(站立,行走,长发,生齿,说话都比正常婴幼儿要晚得多)。“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均痿软无力)、“解颅“(头缝裂开不合、前囱宽大)等症,都认为和肾虚,先天不足有关,而在治疗方面往往以补肾为主。

胃气

[编辑]

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胃气主降,在消化功能上主要和脾气相配合。《灵枢.五味篇》指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意即消化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说明胃气在人体的特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时,历代医家都重视要保护“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谓对肠胃机能衰弱的人在处方时要尽量避免用苦寒泻下、有损于胃气的药物。指脉的胃气,脉以胃气为本,正常人脉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称之为有“胃气”。

胃阳

[编辑]

指胃的功能。

胃阴

[编辑]

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或“胃汁”,是由水谷化生而来的。临床上肺胃热盛容易消耗胃阴,出现发热、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故从某种意义上讲,胃阴实际上也包括了体内的其他一部分津液。

胃主腐熟

[编辑]

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成为食糜的过程。

胃主降浊

[编辑]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消化饮食主要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胃燥脾湿相互协调,饮食乃能消化。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赖以上输和生化;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化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胃主受纳

[编辑]

“受纳”指接受和容纳水谷。在整个消化道中,胃腔容量较大,有“水谷之海”之称,受纳饮食是胃的主要功能之一。

五味所禁

[编辑]

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火,多食则火盛而使肾水耗损,肾主骨,肾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滞,多食则肌肉壅满,故肉病不宜多食甘味。酸味善走筋,但酸味收敛,多食则筋易拘急,故筋病不宜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于病,故有“五禁”之说。

五味所入

[编辑]

简称“五入”(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入”和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五脏化液

[编辑]

《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清.张志聪认为是“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素问集注》)。在汗、泪、涎、涕、唾五液中,心主血,汗为血所化生,故“汗为心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肝、脾、肺,分别开窍于目、口、鼻、泪出于目,涎出于口,涕出于耳。故“泪为肝液”,“涎为脾液”,“涕为肺液”。

五脏所藏

[编辑]

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藏神“,“肺藏丑”,“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脏精与志(见《难经.三十四难》)。“五脏所藏”的理论是古人在五行学说支配分类归纳的,不仅不能完全符合临床实际,而且也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人的精神活动,因此更应有分析和分析的必要。

五脏所恶

[编辑]

简称“五恶”(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恶”,有憎厌的意思。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所谓“五恶”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五脏所主

[编辑]

简称“五主”(见《素问.宣明五气篇》),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五志

[编辑]

指五种情志的变化。《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统称“五志”。这种以情志变化,按五行归属的方法,不太符合实际。

下焦如渎

[编辑]

《灵枢.营卫生会篇》:“下焦如渎”。“渎”是容下焦水液的排出。“下焦如渎”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同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贸加以别清浊,使糟粕入于大肠。水液经由肾的气化渗入膀胱,这个作用有如渠道的需要疏通一样,故名。

下焦主出

[编辑]

《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主出而不纳,以传导也。”指大小肠、膀胱等腑的功用而言,主要功能是水液的灌渗与清浊的分别,以及大小便的排泄,主出而不纳,故名。

相火

[编辑]

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发自命门。

小肠主受盛

[编辑]

受盛有承受的含义。《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是指小肠承受从胃中来的,经周胃初步消化的饮食,加以进一步消化。

心,其华在面

[编辑]

“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心主全身的血脉,由于血脉循行周身,人的血气是否充盈,可以在望诊面色时看出来(见《素问.六节脏象论》)。

心恶热

[编辑]

心为火脏,主血脉,热甚火亢则心血易伤;心主神明,高热患者容易产生神昏谵语、狂躁等热伤神明的症候,故有“心恶热”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心合小肠

[编辑]

指心与小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和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要是通过心和小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心或小肠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而互为影响。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尿血,处方中就要用清心火的药物。

心开窍于舌

[编辑]

其主要意义在于,心的生理、病理情况,可以在舌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心”的时候提到:“在色为赤,....在窍为舌。”古人还提到“舌为心苗”。苗,有略微显露的意思,即心的病症,从舌象上可以有所显露(如心经有热,舌尖发红....)。这种以五官苗窍的变化来推断脏腑的病情,是诊断的具体内容之一。

心气

[编辑]

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菜单现,这些功能和“心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心脏搏动的强弱、频率、节律和心脏传导、气血循环情况等。同时,心的神志活动和心气也有一定关联。

心肾相交

[编辑]

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相互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的平衡,这就是“心肾相交”,也是“水火相济”的表现。如肾阴亏虚,或心火炽盛,肾水和心火失去平衡,不能相济,就会产生心烦、怔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炽盛的症候,临床上称之为“心肾不交”。

心生神明

[编辑]

《素问.灵藏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心藏神。”“君主”是封建名词,有统帅、高于一切的含义,意即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心血

[编辑]

为人体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物。心血不仅能营养周身各部组织,也为心的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故心血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一般贫血的症候。

心阳

[编辑]

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菜单现,这些功能和“心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心气”条)。心阳除了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等的一些功能活动外,并能宣通卫外之阳。

心阴

[编辑]

即心脏的阴液,为营血的组成部分。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并和肺阴、肾阴等的消长盈亏有关,临床上有不少阴虚内热的病症和心、肺、肾等阴液的亏损有关。

心主血

[编辑]

指心生全身的血脉。《素问.痿论》说:“心生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心的功能和血脉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和血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输送营养和血液循环的相互联系方面。

心主言

[编辑]

《难经》在论述“心”时,提到“其声言”。说明在正常情况下,言语是受心(概括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主持和控制的,心或它的“外卫”心包络受到热邪的侵犯,症状之一就是“谵语”。

脏腑相合

[编辑]

是指脏腑之间的互相关联和影响。人体脏腑的配合,体现了阴阳表里相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脏腑的配合是:“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和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脏气

[编辑]

即五脏之气,五脏的功能活动。各详本条。

脏象

[编辑]

“脏”,即脏腑;“象”,是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症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察到的一些征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察、治疗疾病的依据。

脏行气于腑

[编辑]

关于脏和腑的特点,《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脏是“藏精气而不泻”,腑是“传化物而不藏”。五脏虽是贮藏精气的,但是五脏之“气”(可以体会为活动的动力)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发生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体现脏和腑的综合功能。至于腑,《素问.五脏别论》提到“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同“泻”)者也。”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及饮食所良化的产物如糟粕、水分等,这些“气”是从脏来的,所以称作“脏行气于腑”。如以具体脏腑的功能配合来说,如胆汁的排泄需肝气的疏泄,膀胱的排尿需肾的气化作用。这些都是体现脏的行气功能。

中焦如沤

[编辑]

《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焦如沤。”“沤”是容中焦消化饮食的情况。“中焦如枢“,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作用好像沤渍食物使之变化一样,故名。

中焦主化

[编辑]

饮食主要在中焦脾胃消化,并由中焦化生营血,故名。

壮火

[编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壮火与少火相对而言。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左肾右命

[编辑]

“左肾右命”学说,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这是中医文献中中第一次提到的“左肾右命”学说,后世医家多尊崇这个学说。这个学说的要点就是比较突出命门的作用,因为它有藏精神和系原气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认为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对于“左肾右命”,不应机械地以所在部位来理解,当着重阴阳的含义来加以分析。“左肾右命”学说的实质。就是提示学者要注意肾有“肾阴”和“肾阳”两方面的功能,而肾阴、肾阳应该彼此协调(亦即命门之火和肾水相济),如果不协调就会产生种种病症。

体表部位

[编辑]

[出页]骨([出页])

[编辑]

指眼眶下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颔骨和颧骨构成眼眶的部分。

[骨端](腓肠,腓[骨端])

[编辑]

俗称小腿肚,相当于小腿部隆起的排肠肌部分。

[骨褐]骬

[编辑]

[骨褐]与骬,音义同。指“鸠尾”或“蔽心骨”,位于胸骨体的下方,即解剖学上的胸骨剑突部分。前胸部骨骼的总称。(按:[骨褐]为左边一“骨”字,右边取“褐”的右边旁)

[骨舌]

[编辑]

指在肩部内侧,锁骨的外端部分。指在胸骨上方锁骨的内端部分。(按:[骨舌]为一个字)

泪窍(泪堂)

[编辑]

位于内眦部,在上、下眼脸内方各有一小孔处,为排泄眼泪的通道。

[月少]

[编辑]

[月少](音秒),位于侧腹部,相当于第十二肋软骨下方,髂嵴上方的软组织部分。

八溪

[编辑]

指上肢部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部的膝关节、踝关节。左右侧共八处,总称八溪(《见素问.五脏生成篇》)。指肱部及股部的肌肉。

白睛(白眼、气轮)

[编辑]

即眼球呈白色的部分。相当于眼的球结膜和巩膜部分。

百节

[编辑]

是泛指全身的关节说的。

[编辑]

指足底部大趾近端部分,即跽的后方。

胞睑(目胞,眠胞、目裹,目窠,肉轮)

[编辑]

即上,下眼睑(俗称眼皮)。又分别叫做“目上胞”及“目下胞”。此外也有将上眼睑叫做“胞”,下眼睑叫“胞”的。

[编辑]

躯干部的后面,包括后胸部,腰部及骶部的统称。

本节

[编辑]

指手部的掌指关节(或足部的跖趾关节)在手背部(或足背部)外形的隆起处。手,足各十个本节。

鼻隧

[编辑]

指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一说是指外鼻或鼻翼部。

鼻准(准头、面王)

[编辑]

即鼻尖部,俗称鼻尖。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作为诊察脾病的参考。

蔽(耳门)

[编辑]

即现代所称的耳屏。相当于外耳孔前面的小球状突起部分。

臂(下膊)

[编辑]

现代称为前臂部。指肘以下、腕部以上的部分。

[编辑]

音“必”。即股部(大腿部)的代称。指股部的上半部分。

髀骨

[编辑]

即解剖学上的股骨,俗称大腿骨。

髀关

[编辑]

指股部的前上方部分。

髀枢

[编辑]

即股骨大转子的部位,位于股部外侧的最上方,股骨向外方项着隆起部分。指骨盆外方中央的髋臼的部位,又名“机”。

[编辑]

即上肢部包括肱部(上膊)和臂部(下膊)的统称。又名“臂膊”。

产门

[编辑]

指妇女的阴道外口,又称为“阴户”。

承浆

[编辑]

在下唇中央部下方的凹陷处。穴位名,即位于承浆的正中央,属任脉经。

赤白肉际

[编辑]

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股部,内侧为阴面,即“白肉际”;外侧及后侧为阳面,即“赤肉际”。

[编辑]

即头顶部。头顶骨(颅盖)解剖学上的顶骨。指头部覆盖包围看脑髓的骨骼部分,简称头颅。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额骨的一部分、枕骨的一部分构成。

兑发(锐发)

[编辑]

在头发的曲周部向下方伸延的部分,相当耳的前方,俗称鬓边。

额角(头角)

[编辑]

即前发际在左、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的角度。

额颅(额)

[编辑]

又叫“颡”(音嗓),指颜面上部,头发边缘以下,两眉以上的部分。

耳廓(耳轮)

[编辑]

指在外耳道以外,全部耳壳的统称。

耳门

[编辑]

参见“蔽”条。穴位名,位于耳的前方,相当耳屏前方的凹陷部,属手少阳三焦经。

耳柱

[编辑]

位于鼻的中央部,在“下极”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称“下极之下”、“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作为诊察肝病的参考。指位于左,右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部分。

二阴

[编辑]

即前阴和后阴的总称。包括外生殖器、尿道外口及肛门等部分。

发隙

[编辑]

即头皮上生长头发的边缘部。其中在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前发际”,在项(后头)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后发际”。

[编辑]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叫做蕃。

方上

[编辑]

即鼻尖两旁的鼻翼部。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查胃部疾病的参考。

[编辑]

音“夫”。又名“足趺”,俗名脚面,即脚背部。

伏免

[编辑]

伸腿时股部前面肌肉的最高隆起部,状如伏免而得名。相当于股直肌部分。穴位名。在股部,位于髌骨上缘的上方六寸,用足阳明胃经。

辅骨

[编辑]

臂骨中的一个。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学上的桡骨。

[编辑]

在胸部的下方,相当横隔膜以下的部分,其中在脐以上的部分叫做“大腹”,脐以下的部分叫做“小腹”或“少腹”(一说以脐的两旁为“少腹”)。

高骨

[编辑]

手腕部近拇指一侧有显着隆起部分,即解剖学上的桡骨茎突位置。

跟骨

[编辑]

位于脚后跟的小骨。

[编辑]

即大腿部。

广明

[编辑]

《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部泛指人体的前面和上面部位而言。

[编辑]

音“国”。即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湾。

[编辑]

泛指骨骼。胫骨的别称。

颔1

[编辑]

指下颔骨(颊车)相当于耳下的一部分。

颔2

[编辑]

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音孩)部的下方,结喉的上方软肉处

核骨

[编辑]

又名“核骨”,即拇趾的第一趾骨与跖骨的关节后下方的圆形籽骨。

黑精(黑眼、风轮)

[编辑]

即眼球外观呈黑色的部分,相当解剖学上的角膜部分。

胻骨

[编辑]

音“行”。又称“骭骨”(音“干”),即解剖学上的胫骨,位于小腿部的内侧

横骨

[编辑]

又名“下横骨”、“盖骨”。即解剖学上的耻骨。指舌骨,位于舌根部的小骨。穴位名,位于耻骨前联合上缘的正中点向左右旁开五分处,属足少阴肾经。

后阴

[编辑]

即肛门部。

[编辑]

位于踝关节内,外侧圆形的骨隆起。内侧的叫内踝,是胫骨的下端;外侧的叫外踝,是腓骨的下端。

黄仁(睛帝)

[编辑]

即眼球角膜后方的虹膜,也属于“风轮”的份。

会阴

[编辑]

又名“篡”(音窜)、“下极”、“屏翳”,在外生殖器的后方、肛门前方的部位。穴位名,位于会阴部的正中央,属任脉经。

[编辑]

指脊椎骨而言。中医书所指的脊,多从第一胸椎棘突开始向下数至第四骶骨棘突,共二十一节(包括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四节)。

季肋(季胁、软肋)

[编辑]

又名“橛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分。

[编辑]

音“忌”。即足大趾下面(跖)的近端部分。

颊1

[编辑]

在耳的前方,额骨外方的部分。

颊2

[编辑]

俗称下巴或下巴壳。指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

颊车

[编辑]

又名“下牙床”,“牙床“,即解剖学上的下颔股。穴位名。位于下颔骨角的前上方,属足阳明胃经。

[编辑]

位于肩部的后下方,现代称为肩胛部。

肩解

[编辑]

即肩关节部。

楗骨(坐板骨,髋)

[编辑]

音“建”。女性的楗骨又名“交骨”,即现代的坐骨(包括髋臼在内)。

交骨

[编辑]

指骶尾关节部。在妇女分娩时,这一关节可被动地作的活动,使骨盆下口张大。如果这一关节活动有障碍,可影响分娩,产科上叫“交骨不开”。一说即妇女的坐骨。

结喉

[编辑]

位于颈部前方正中向外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喉头的甲状骨处。男性的结喉突出,女性的结喉不甚明显。

睫(睫毛)

[编辑]

即上、下眼脸边缘的细毛,有防止灰尘和强烈光线侵目的作用。

京骨

[编辑]

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音“之”)骨底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骨组隆前下方的凹陷处,属足太阳经。

[编辑]

小腿部(自膝部以下,足部以上)的别名。胫骨的简称。

颈骨(天柱骨)

[编辑]

即解剖学上的颈椎。共七节,位于后颈部。上连颅骨,下接胸椎。

巨分

[编辑]

指由鼻其外缘向口角外侧伸延的皮肤皱纹沟(所谓:口旁大纹处,即鼻翼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察股部内侧疾病的参考。

聚毛(丛毛)

[编辑]

位于脚大趾趾骨第一节后方的皮后横枚部(相当于三毛的后方)。

绝骨

[编辑]

指绝骨穴的部位,相当于腓骨下端,内髁上端的部分,穴位名,又名“悬钟”,在足外髁直上三寸,属足少阳经。

[编辑]

自骶骨以下至尾骶骨部分的通称。

尻骨

[编辑]

即解剖学上的骶骨。上面连接腰椎,下面连接尾椎,左、右两侧面与髂骨(古称“髁骨”)相连。

髁骨(骻骨)

[编辑]

即今之骼骨。

连骸

[编辑]

即膝部内、外两侧的两个骨隆起。相当于解剖学上的股内上髁和外上髁的部位。

[编辑]

古代解剖学的术语,即侧或面的意思。“上廉”即上侧(上面),“内廉”即内侧(内面),如上肢的内廉,即指靠近躯干部分的屈侧,余可类推。

膂(膂筋)

[编辑]

指在背部,脊椎骨左右两侧的背部肌肉群。

膂骨

[编辑]

脊椎骨的统称。指第一胸椎棘状突起而言。

毛际

[编辑]

指男性或女性外生殖器上方有阴毛的部位。

眉棱骨

[编辑]

指眼眶上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额骨构成眼眶的部分。

明堂

[编辑]

即鼻的别名。古代的人体经脉孔穴图称为“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固”。

目眶骨(目眶)

[编辑]

眼窝四周围的骨骼。其中在眼窝上方的又称眉棱骨。在眼窝下方的又称“[出页]骨”。◎(按:[出页]为一个字)

目弦(眼弦,目纲)

[编辑]

即上,下眼睑的边缘部,此处着生睫毛。又叫做“目上纲”及“目下纲”,或“目上弦”及“目下弦”。

内眦

[编辑]

又叫“大眦”,即内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鼻侧连结的部位。

臑(肱,上膊)

[编辑]

现代称为肱部。在肩部以下、肘部以上的部分。

臑骨

[编辑]

即解剖学上的肱骨,位于肱部,下连“正骨”与“辅骨”。

颞颥(鬓骨,太阳)

[编辑]

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外后方,颧骨弓上方的部位。

匹末

[编辑]

指四肢的末梢,即手部和脚部。

歧骨

[编辑]

指两骨的末端互相交叉的部分。如手部的第一、二掌骨关节部的前方分歧(歧骨间)部,称为“虎口”,是合谷穴的位置。又如在胸骨体下端,左、右肋软骨的分歧(歧骨间)部,是“鸠尾”的部位。

气街

[编辑]

又名“气冲”,即小腹部下方、股部上方交界处的鼠蹊部(腹股沟部)。即人体内气的运行径路。《灵枢.卫气篇》称六府(《甲乙经》作“六经”)、头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处都有气街。

前阴

[编辑]

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曲骨

[编辑]

位于“横骨“的中央部。相当于耻骨前联合部。穴位名,位于耻骨前联合上缘的正中点,属任脉经。

曲周(曲隅)

[编辑]

位于额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发际呈弯曲下垂的部分。

[编辑]

指腋下、胁上空软部分。

颧骨

[编辑]

位于眼的外下方,在颜面部隆起的部分,即解剖学上的颧骨骨。

缺盆

[编辑]

位于两侧前胸壁的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

阙(阙中、印堂)

[编辑]

即鼻根部上两眉毛之间的部位。古人认为望诊这个部位可以作为诊察肺部疾病的参考。

阙上

[编辑]

指阙中稍上方的部位,相当于天庭部的下方。古人认为望诊阙上可以作为诊察咽喉病症的参考。

然骨

[编辑]

位于内踝前的舟状骨部分。穴位名,即然谷穴,位于足内踝前舟骨结节下方的凹陷处,属足少阴经。

人中(水沟)

[编辑]

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鼻唇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膀胱和子宫(即子处)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沟的上1/3处与中1/3的交界,属督脉经。

锐骨(兑骨)

[编辑]

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隆起,即解剖学上的尺骨茎突。

[编辑]

腮,又称“顑”,位于口部的外方,颊部的前方,颐部的上方。相当于口腔粘膜的外壁。

三毛

[编辑]

指位于足大趾爪甲后方的部分,相当于足大趾趾骨第二节部分。

山根(王宫)

[编辑]

又称“頞”(音饿),“下极”。位于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心病的参考。

膻中

[编辑]

在前胸部正中,左右两乳的正中间的部位。穴位名,位于膻中部的中央,属任脉经。

上横骨

[编辑]

指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迹部分。其外侧连接锁骨。

神阙

[编辑]

即肚脐的别名。穴位名,位于脐部的正中,属任脉经。

[编辑]

音“身”。指髂骨部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泛指脊椎骨两侧的肌肉群。

[编辑]

指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

束骨

[编辑]

足外侧第五跖趾关节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关节后上方的凹陷处,属足太阳经。

四关

[编辑]

指上肢部左,右侧的肩关节(两腋)和肘阔节,下部的髋关节(两髀)和膝关节。指上肢部的两侧肘关节和下肢部的两侧膝关节。

四极

[编辑]

即四肢的别称(见《素问.汤液醪醴论》)。

四维

[编辑]

古代医书多用作四脏的代称。

太阳

[编辑]

即“颞颥”穴位名,部位在眉棱骨梢和外眼角中点向约一横指处。系经外奇穴。

庭(天庭)

[编辑]

位于额部的中央,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

瞳神(瞳子、水轮、幢仁)

[编辑]

相当于解剖学上的瞳孔部位,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的合称。

[编辑]

位于腰部(胂)的下方,骶骨部(尻)的两侧,相当于臀大肌的部位。

外辅骨

[编辑]

即解剖学上的腓骨,位于小腿部的外侧。

外眦

[编辑]

又啡“锐眦”,即外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的部位。

完骨

[编辑]

指耳廓后面隆起的骨,即解剖学上的颞骨乳突的部分。穴位名。位于颞骨乳突尖端的后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

尾闾

[编辑]

又名尾骶、骶、骶端、橛骨、穷骨,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上连骶骨,下端游离,在肛门的后方。

[编辑]

指上唇与下唇在左、右侧口角会合的部位。也有将唇的四部分都称为吻的。

膝解

[编辑]

又名“骸关“,即膝关节部。

囟(囟门)

[编辑]

位于头顶部的前方正中,相当于额骨与左、右顶骨的联结处。婴幼儿因顶骨尚未完全长成合缝,囟门未闭,所以在此处可以用手触到血管的跳动。

胸膺

[编辑]

即前胸部。

畜门

[编辑]

即外鼻孔。

血轮

[编辑]

指眼的内眦和外眦的合称。

[编辑]

指面部的前面正中部分。指左、右眉目之间的部位。指额部的中央部分。

[编辑]

指后胸部的第十二肋骨以下与骼嵴以上的软组织部分。

[编辑]

位于颏(音孩)部的外上方,口角的外下方,腮部下方的部位

[编辑]

俗称牙肉,即包附于牙齿根部的口腔粘膜等组织。

膺(膺中、臆)

[编辑]

在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

[编辑]

指手拇指(或足拇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相当于手部的拇短展肌和脚部的姆短屈肌部分)“鱼际”,指鱼的边际,为手背或脚背部深、浅皮色的交界处。

约束

[编辑]

即眼睑(眼胞)。相当现代所说的括约肌。如肛门括约肌,眼轮匝肌等。

枕骨(玉枕骨)

[编辑]

同解剖学上的枕骨,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

正骨

[编辑]

臂骨中的一个。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学上的尺骨。“正骨手法”的简称。参见该条。

[编辑]

即足掌,是站立时足部着地的部分。即足大趾下面的远端部分,相当于足大趾球部。

[编辑]

即趾骨的略称。

[编辑]

指足后跟着地的部分。

柱骨(锁子骨、巨骨、缺盆骨)

[编辑]

位于前胸部的上方。现代称为锁骨。

子门

[编辑]

即子宫外口。

神气精

[编辑]

大气

[编辑]

指宇宙间的空气,或胸中呼及之气。

谷气

[编辑]

又叫“水谷之气”。指饮食的精气,因为人的饮食以五谷为主,故称。

津气

[编辑]

这是从津的功能而言。津是清而稀的,属阳。津的温养肌后的功能有赖于气的输布作用,说明津的活动离不开气,而具体体现津的这种功能活动的就叫“津气”。

津血同源

[编辑]

津液和血都是来源于饮食的精气,并能相互资生,相互作用。津液耗损常使气血同时亏虚,而气血亏虚,同样会引起津液的不足。例如大汗,大吐,大泻或温病耗损津液时,往往相继出现心悸气短、四肢厥冷,脉微细等气血亏虚的证侯;大量失血后,常有口燥渴、舌干无津、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现象,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汗,夺汗者无血”之说;《伤寒论》也认为经常失血或出血多的患者(称“亡血家”)不可发汗。这些见解和经验都说明津和血之间有密切关系。

津液

[编辑]

泛指体内一切水液。指由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共同作用所化生的营养物质。津液在经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经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是并提的,但二者在性质,分布部位和具体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处。“津”此较清稀,分布于肌肤之间以温润肌肤;“液”则比较粘浊,分布并濡养关节、脑髓、孔窍。但从整体功能而言,津和液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津液除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外,随着体内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还关系到体内阴阳相对的平衡,如炎暑汗多则小便少,天寒汗少则小便多。指汗或小便。如《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音“针”,形容出汗状况),是谓津。”这个“津”就是指的汗。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这个“津液”就是小便。汗出过多或排尿过多(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耗损体内的津液。

[编辑]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构成人体的部叫“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为“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前者是生殖的基本物质,功能繁衍后代;后者由不所摄入的饮食所化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机体代谢所必不可少的。平时脏腑的精气充盈,则归藏于肾,当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又可以变化为生殖之精。精气不断的消耗,又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补充。精是生命的基础,精足则生命方强,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易受病;精虚则生命力减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均可减退。

精气

[编辑]

通常是指后天之精而言,亦即充养脏腑的精华(包括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和肾本脏所藏的精气(即男女媾精的精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脏腑的精气充盈,肾本脏才有充盛的精液。

精神

[编辑]

亦即“神”的概念。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五脏中的“心”有最密切的关系,因为心是“藏神”的,《灵枢.邪客篇》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大主”体现了脏腑中“心”的统率作用,“舍”有寄舍的意思,可见精神就是“神”的主要表现。

精血

[编辑]

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人在出生以后,血液的再生,来源于后天饮食,靠中焦脾胃的气化,吸收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加以变化而成。精的生成,同样是靠后天饮食的化生,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说。精气是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血的盈亏是象征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故临床上精血不足的病症,往往须用补肝益肾等法治疗。

魄汗

[编辑]

“肺脏魄”,外与皮毛相合,而汗液又由皮表透发,和肺气有关,故称为“魄汗”,汗孔亦称为“魄门”(即“鬼门”)。一说魄为阴,汗为阴液,故名。

[编辑]

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等。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临床上所说的“气”,多数是指脏腑机能失调引起的病状,如“胃气不降”、“肝气犯胃“等。

气化

[编辑]

广义是指人体内气机的运行变化,如脏腑的功能作用,气血的输布流注,脏腑之气的升降、开阖等,都有“气化”的含义。狭义是指三焦之气的流行宣化,如三焦输布水液的功能,即为气化的作用。

气机

[编辑]

通常是泛指气的功能活动。有时则指脏腑之气运行的通路,如临床上因痰热壅肺,可以导致肺的气机不畅而产生喘逆的症状。

气为血帅

[编辑]

气血的运行,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物质基础。营血在经脉中之所以能不停地运行周流全身,有赖干“气”作为它的动力。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所以说“气为血帅”。但“气”必须依赖营血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又有“血为气母”的说法。它们的关系是,血液营养组织器官而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的正常活动又推动了血液的运行。气血的运行,也体现了“阴阳互根”的道理。

清气

[编辑]

指水谷精微之气,亦即从胃传注于肺,然后再散布到脏腑组织的营气。指秋天清肃之气,或吸入于肺的大气。作为治法,是指清气分之热。

清阳、浊阴

[编辑]

“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浊阴”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阴主形,重浊下降,故浊阴(主要指大小便)出于前、后阴等下窍。阳主卫外,故清阳(可以体会为卫气)发于肌表“腠理”;阴主内守,故浊阴(指水谷精微的浓浊部分)内走于体内脏腑等组织器官。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卫外的阳气)充实于四肢;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饮食水谷)归流于六腑。古人用“清阳”、“浊阴”相对的来阐明具体的、较为普遍的生理现象,并以此来说明“阴阳互根”的原理。故对“清阳”和“浊阴”的理解,虽有个总的概念,但结合实际情况,含义有时就不尽相同。

三宝

[编辑]

指精、气、神。又称“三奇”。这套理论被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认为“三宝”是生命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的根本。这是前人受道家思想影响而借用的术语,应另释其义意。实际上,精神的活动是有物质基础的,精为气之母(即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赖干气,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故精、气、神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所以精、气、神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故名。参见“精”。

[编辑]

“神”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并须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的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它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凡神气充旺,则身强,脏腑器官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一切机能活动的正常现象都被破坏了。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说的神、魂、魄、意、志等只是用以区别不同的中枢神经活动现象以及对内脏某些病理上的影响,实际都是由心所主的(参见“五脏所藏”条)神又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内脏功能的反映。如诊断时对眼睛、脉象等生理机能正常反映,都叫做有“神”(参见“得神”条)。

神明

[编辑]

即“神”的概念。

生气

[编辑]

指春天的生发之气,为万物生长所必需。古人认为人的活动要适应季节变化的特点,否则就容易生病。有生发和增强元气的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少火”是指正常的阳气和热能,这种阳气或热能有生发和增强“元气”的作用。

卫气

[编辑]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它的运行,内而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既能温养脏腑,又有温润肌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重要功能。因为这种气以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邢的作用为特点,所以叫做“卫气”。

涎唾

[编辑]

涎和唾都是口腔内的唾液。“涎”俗称“口水“,此较淡,主要有润泽口腔的作用;“唾”此较稠粘,主要能帮助消化食物。根据“五脏化液”的理论,涎、唾是分别通过脾和肾的作用所化生,所以有“脾为涎”、“肾为唾”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形体

[编辑]

指身形和体质。临床上观察身形的肥瘦、形态特征和体质的强弱,可以作为辨证论治的一种参考。

[编辑]

血的形成,是由脾胃等器官把饮食经过消化以后,将精微部分和津液桔合吸收,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血的功能除了营养身体各部组织外,又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和血的功能有关。而血的这些功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以及气血在心血管内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血脉

[编辑]

即“经脉”,简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阴液

[编辑]

泛指体内一切富有营养的液体,或指脏腑的阴精。从液的性质而言,液是稠而浊的,属阴,故名。

[编辑]

指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这种物质通过脾的气化作用,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的分布于脏腑和身体其它组织。指经脉的脉管。《灵枢.经脉篇》说:“脉为营”。这里的“营”有营舍的意思,也就是血气所处的地方。

营气

[编辑]

乃运行于麻管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其性柔顺,有化生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营气”的运行从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然后通过全身的经脉不停地运转,营养人体上下、内外各个部分。所以从生理的角度而言,营气就是指血液的作用。

营卫气血

[编辑]

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和动力基础。气血在经脉中不断地循环运行。营、卫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其生成要通过一系列的脏腑气化活动,如脾胃的消化运输,心脾的气化输布,然后分别营养人体各部,故《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这里所谓“清”和“浊”主要是从功能上的差异而言。“清”是指营气的作用比较柔和,“浊”是指卫气作用的慓悍滑利,无所不到。“卫主气”,“营主血”,卫属阳而营用阴,阳主外而阴主内,故从所处位置而言,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这虽不是绝对的,还是可以说明营和卫在内、外概念上的不同。从作用方面讲,“卫”有捍卫于外的“保卫“”用;“营”有充盈于内的“营养”作用。一般来说,“营卫”主要体现在功能作用方面,“气血”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方面。通过气血的运行,发挥营卫的作用。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指营血,“阳”指卫气,这些阴阳、内外、守(内守)使(运行)等对偶概念名词,提示了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就在这个基础上,把温病传变划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上辨证施治的纲领。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营血

[编辑]

从生理的角度说,营血就是指血液。

原气

[编辑]

又叫“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不断滋生。“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可以体会为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真气

[编辑]

又叫“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即受于先天的“原气”)和后天之气(得之于呼吸饮食的)相结合而成,是能充养全身的。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直接相关,故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方。

中气

[编辑]

通常是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而言,但有时单指脾气。脾气主升,在临床上遇到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往往是由于脾虚下陷所致,常用补中益气的治法,所谓“补中益气”,就是指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

浊气

[编辑]

指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指人体呼出之浊气和排出的矢气等。

浊气归心

[编辑]

指水谷的精气通过血的运行归于心脏。《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它运行到心,由心脏再通过经脉把养料送到身体各部。“浊气归心”说明了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循环输送营养的“总枢”的作用。

宗气

[编辑]

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气相合而积于胸中的气。胸中不仅是宗气积聚之处,又是一身之气的运动输布的出发点。它有两大功能,其一是上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它关系到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其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经络、俞穴

[编辑]

经络

[编辑]

胞脉

[编辑]

又名“胞络”,即分布在子宫(胞宫)上的脉络。其中包括冲脉和任脉。胞脉主要的作用是主女子行月经和养胞胎的。(如《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

冲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由阴部的两侧(气冲穴部位)开始,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素问.骨空论》)。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哮喘、腹痛、肠鸣、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和病症。

大经

[编辑]

指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无中其大经。”)指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篇》:“三日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大络

[编辑]

即全身最大的络脉,一称“经隧”。其中包括十四经各有一条大络,再加上脾脏有一条大络(以上又合称“十五络”)和胃腑有一条大络(名“胃之大络“)。参见“十五络”、“胃之大络”。

带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绕腰部一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腹部胀满、腰部无力、下肢软弱不能走路、怕冷、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状和病症。

督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自会阴部,循背部脊柱正中线向上,经过后颈部,越过头顶部,止于颜面部的上齿龈的正中(以上均沿正中线分布)。在循行过程中与脊髓、脑和诸阳经相连系。是阳经经脉的总纲。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神志不清、癫、狂、癔病、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咽喉干燥、癃、痔、遗尿、脱肛、疝气、不孕症、体力衰退等症状和病症。

伏冲

[编辑]

指冲脉循行进入脊椎骨内的部分。即冲脉在体内深层的分部,所以称“伏冲”(《灵枢·百病始生篇》)。

浮络

[编辑]

指位于皮下浅表的络脉。如《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男之络也。”

经络

[编辑]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的各部分的支脉叫做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周经络系统的连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经络,可能包括了神经经、血管及内分泌等结构及其些功能,但神经、血管等的结构和功能并不能完全解释经络学说的全部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经脉

[编辑]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体内各部分的主要干线,又可分为“正经”与“奇经”两大类,二者共同组成经脉系统。

经气

[编辑]

泛指在经脉中运行的“气”,亦即指经脉的主要功能(如《素问.阴阳别论》:“淖(nao闹)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代表人体内的“真气”或“正气”,指人体的正常生活能力与防御疾病的能力,也是和作为致病病原的“邪气”相对立的一个名称(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经隧

[编辑]

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隧”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位于身体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一是指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的“大络”的意思,如《灵枢.玉版篇》:“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厥阴

[编辑]

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过程,这就是取名“两阴交尽”(《素问·至贞要大论》)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阴和少阴的里面,所以又有“厥阴为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开、合、枢

[编辑]

这是指经脉生理作用的三个特点来说的。在阳经方面,太阳经主开,阳明经主合,少阳经主枢;在阴经方面,太阴经主开,厥阴经主合,少阴经主枢。其中“开”是太阳经在阳经中(或太阴经在阴经中)相对地位于浅表的部位,和外界的联系更为接近,而有开放的作用;“合”是指经脉相对地位于身体内部深层,具有闭合收敛的作用;“枢”是相对地位于表、里之间,具有枢纽作用的意义(《阴阳离合论》)。

六经

[编辑]

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广义的伤寒)时辨证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辨证”。

络脉(络)

[编辑]

络脉由是经脉分出来的呈网状的大小分支。广义的络脉又可分为十五络、络脉和孙络三类。其中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叫十五络;比十五络较小的络脉,散布全身各处,数量很多的,即是狭义的“络脉”;此络脉更小有极多分支的,就叫“孙脉”,也叫“孙络”(《灵枢.脉度论》)。络脉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经脉,网络全身组织,运行营卫气血。此外,络脉的另一种意义是指身体浅表的静脉血管说的(《素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脾之大络

[编辑]

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脾发出,在侧胸壁的大包穴处穿出,散布在胸胁部。脾之大络是全身十五条大络脉中的一条(《灵枢·经脉篇》)。

奇经

[编辑]

是人体经脉的一类,其中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共八条经脉、所以又称“奇经八脉”。奇经的特点是:它们没有和脏腑直接联系,它们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在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不足的作用。

任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过脐部,上至胸部、头部(均正中线),至下唇中央,由此分为左右两枝止于眼部(《素问·骨空论》)。在循行过程中和诸阴经相连系。是阴经经脉的总纲。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疝气、赤白带、腹内肿块、胸腹部内脏机能失调、元气虚弱等症状和病症。

三阳

[编辑]

太阳、阳明和少阳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阳和足三阳,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在六经辨证上三阳病系指病邪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太阳经的代称(《素问.着至教论》马莳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次序,在三阳经中太阳经位于最表层,首先发病,故称“三阳”;其次是阳明经,叫做“二阳”;再次是少阳经,叫做“一阳”。足太阳膀胱经的代称(《素问.大奇论》马莳注)。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编辑]

三阳在头,是指足阳明经在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胃气为本,而三阴之气以太阴肺气为本的原因(《类经》张注)。

三阴

[编辑]

太阴、少阴和厥阴三经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阴和足三阴,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在六经辨证上,三阴病系指病邪在身体深部或五脏有病。太阴经的代称(《素问.阴阳别论》王冰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的次序,在三阴经中太阴经首先发病,故称三阴;其次是少阴经,叫做“二阴”;再次是厥阴经,叫做“一阴”。足太阴脾经的代称(《素问·阴阳别论》马莳注)。

少阳

[编辑]

经脉名称之一。有阳气减弱的意义。其位置在半表、半里,属于太阳和阳明的中间,所以又有“少阳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也就是说本经在两个阳经之间起着枢纽的作用。

少阴

[编辑]

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减弱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阴和厥阴的中间,所以又有“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也就是说本经在两个阴经之间起着枢纽的作用。

十二经别(经别)

[编辑]

是由十二经脉另行分出的一种循行在身体较深部的经脉干线。全身共十二条(指身体单侧),其循行方式,主要是自正经经脉分出后经过躯干、脏腑、头顶等处,最后仍流回到正经经脉中去,在循行过程中除了六阳经的经别均流回原来的阳经去之外,六阴经的经别也均流入与其相表里的阳经去,因此十二经别的主要作用,不仅是作为正经经脉循行的补充径路,而且还可以加强沟通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联系,十二经别根据其阴阳表里的配合共分为六组,简称为“六合”(《灵枢·经别论》)。

十二经动脉

[编辑]

指在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有脉搏应手的动脉部位,也就是位于身体浅表的一些动脉血管(《难经.一难》)。这种体表局部动脉位置很多,例如手太阴经的动脉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经渠等穴处都可以触到,临床诊所时最常用的动脉部位是寸口部。

十二经筋(经筋)

[编辑]

是在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体表肌肉系统的总称,也是将全身体表肌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部位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因此十二经筋就是按照十二经脉来命名的。其中每一经筋都包括了在同名经脉循行部位上的若干肌肉群,即足太阳之(经)筋、足少阳之(经)筋....等。这十二大类肌肉群主要分布在四肢部,其次为躯干及头部,经筋患病时,主要是痹症和肌肉拘急、不收等症(《灵枢.经筋篇》)。

十二经之海(经脉之海)

[编辑]

冲脉的别称(《灵枢.海论》)。因为冲脉的循行和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联系最密切。肾是人体先天的根本,胃是人体后天的根本,因此在冲脉里兼有人体先、后天的元气,所以被称为“十二经之海”。

十二皮部(皮部)

[编辑]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映区。皮肤和经脉之间主要是由络脉来联系,十二皮部的具体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素问.皮部论》)。

十四经

[编辑]

即十二经(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因为按照中医古代书籍的记述,在这十四条经脉中都有其直接连属的经穴,而在奇经八脉中的另外六条经脉并没有直接连属的经穴。

十五络

[编辑]

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即十四经各有一条络脉,再加上“脾之大络”,故称。

手厥阴心包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心包络,络三焦,并与横膈膜相连。在体表,起于侧胸部,经腋下,上肢屈侧正中线,止于手中指指尖。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心烦、心痛、心悸、精神病、面黄、目赤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三阳经

[编辑]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过上肢伸侧抵止于头部。

手三阴经

[编辑]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胸部经过上肢屈侧抵止于手部。

手少阳三焦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三焦,络心包络,并与耳、眼相连。在体表,起于无名指端,沿上肢伸侧正中线,经过肩部、侧颈部、侧头部、耳部,止于眼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耳病、咽喉病、眼痛、颊肿、出汗等症状和病症,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少阴心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心、络小肠,并与咽部及眼相连。在体表,由腋下部,沿上肢屈侧后面向下,止于小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心痛、口渴、咽干、目黄,胁痛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太阳小肠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小肠、络心,并与胃、眼和内耳相连。在体表,由小指端,经过上肢伸侧后面,肩胛部、侧颈部、颜面、眼部、止于耳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耳聋、目黄、颊肿、下颔部肿胀而使颈部不能回旋、咽喉病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太阴肺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喉相连。在体表,由胸部外上方沿上肢屈侧前面向下,止于拇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咳嗽、咳血、喘息气短、囗渴、烦躁、胸满、肩背痛、手心发热、伤风、自汗、小便频数、尿黄赤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阳明大肠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大肠、络肺。在体表,由食指端经过上肢伸侧前面、肩部、颈部、颊部,止于对侧鼻孔旁。本经有病时,主要有泄泻、痢疾、肠鸣,恶寒战栗、目黄、口干、鼻衄、鼻塞、咽喉炎,牙痛、颈部肿大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太冲脉

[编辑]

即冲脉的别称,因其有调养女子的月经和胞胎而得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太阳

[编辑]

经脉名称之一。有阳气旺盛的意义,因为其位于身体的最表层,感受外邪后也是最先发病的经脉,所以又有“太阳为开”,(《素问·阴阳离合论》)之称。

太阴

[编辑]

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旺盛的意义,因为其位于三个阴经的最表层,所以又有“太阴为开”(《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外经

[编辑]

指在体表的经脉部分,一般是位于体内(里)的脏腑相对立而说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荣、输治外经,合治内俯”。

胃之大络

[编辑]

又名“虚里”,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脏后,向外分出,布于左侧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相当于乳根穴)(《素问.平人气象论》)。

心系

[编辑]

直接与心脏连系的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及上、下腔静脉(见《灵枢.经脉篇》。并可参考《类经》卷七张注:“(心)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

阳络

[编辑]

凡是由手、足三阳经分出的络脉都称阳络。指上行的或位置较浅的络脉,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如《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王冰注:“并胃之经络”。

阳脉(阳经)

[编辑]

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阳脉之海

[编辑]

督脉的别称。因为手、足三阳经都有分支直接会合于督脉,起着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故称。

阳明

[编辑]

经脉名称之一。是阳气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继续,这就是取名“两阳合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阳和少阳的里面,所以又有“阳明为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阳跷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足跟外侧,沿外踝向上,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面颊、止于后颈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失眠等症状和病症。

阳维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外踝下方,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后颊部、止于头顶部。本经有病时、有恶寒发热的症状。

阴络

[编辑]

凡是手、足三阴经分出的络脉称阴络。指下行的或位置较深的络脉,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即后血(即便血)。”

阴脉(阴经)

[编辑]

指经脉中的阴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

阴脉之海

[编辑]

任脉的别称。因为足三阴经和阴维、冲脉都有分支直接会合于任脉,起着调节全身阴气的作用,故称。

阴跷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足跟内侧,沿内踝向上,经下肢内侧、前阴部,腹部、胸部、颈部、鼻的两侧,止于眼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喉痛、嗜眠等症。

阴维脉

[编辑]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内踝上方,经下肢内侧、腹部、胸部、咽喉、止于后颈部。本经有病时,有心痛的症状。

鱼络

[编辑]

指在手拇指内侧鱼际部(拇指腹部)的络脉(一说在鱼际之下,阳溪穴与列缺穴之间),临床上常观察其局部充血的现象作为诊断手阳明经病变的参考,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鱼络血者,手阳明病。”

正经(十二经脉、十二经)

[编辑]

是人体经脉的一类,是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其中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牌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等十二经,称为十二经脉。每一经脉都和体内一定的脏腑直接联系,而在各经脉相互之间又有表里配合的关系。

宗脉(宗脉所聚)

[编辑]

指分布在眼、耳等重要器官上,由很多经脉汇聚而形成的主脉或大脉(《灵枢·口问篇》:“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又:“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足厥阴肝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肝、络胆.并与生殖器、胃、横脂膜、咽喉、眼球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经下肢内侧(由前部转向中部)、外阴部、腹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胸满、呕逆、腰痛、下痢,疝气、遗尿、小便不通、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口咽干燥、面色暗晦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三阳经

[编辑]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

足三阴经

[编辑]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

足少阳胆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胆、络肝。在体表,由眼部经侧头部、耳部、颊部、后头部、肩部、侧胸腹部、下肢外侧,止于第四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疟疾、恶寒、有汗、头痛、颔痛、目痛、口苦、锁骨部及腋窝部肿痛、胸及侧胸部痛使身体转侧困难、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桔核等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少阴肾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肾,络膀胱,并与脊髓、肝、膈膜,喉部、舌根、肺、心、胸腔等相连。在体表,由足小趾,经足心、内踝、下肢内侧后面、腹部,止于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口中热、舌干、咽喉病、饥饿而不欲食、赢瘦、咳血、哮喘、心悸、胸痛、烦躁、黄疸、腹泻、面色暗黑、视物不清、精神痿靡、好睡痿厥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膀胱,络肾,并与脑相连。在体表,由眼部向上越过头顶,向后、向下,经过项部、背部两侧、臀部、下肢后面,止于小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疟疾、癫狂、目黄、流泪、鼻衄、头顶强痛、腰背痛、痔疮、尿频、排尿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太阴脾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脾、络胃,并与心及舌根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内侧(由中部转向前部)、腹部、胸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痛、呕吐、肠炎、腹胀、噫气、黄疸、水肿、自觉身体沉重、行动困难、不能平卧、舌痛、舌根强直、小便不通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阳明胃经

[编辑]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胃、络碑。在体表,由鼻部经过侧头部、面部、颈部、胸腹部、下肢外侧的前面,止于第二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肠炎、胃痛、腹胀、肠鸣、腹水、咽喉炎、鼻衄、口眼歪斜、唇生瘭疹、头部肿大、恶寒蛾粟、呻吟不舒、面色微黑,精神失常,热病发狂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俞穴

[编辑]

郄穴

[编辑]

郄(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肝--中都小肠--养老心--阴郄大肠--温溜脾--地机膀恍--金门肺--孔最三焦--会宗肾--水泉阳跷--跗阳心包--郄门阴跷--交信胆--外丘阳维--阳交胃--梁丘阴维--筑宾

髎(窌)

[编辑]

指在骨节之间部位的统称。有些穴位名称,也是根据这种解剖特点予以命名的。

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

[编辑]

即“以痛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八风穴

[编辑]

位于足背部,五个足趾间歧骨部中央,趾蹼边缘上,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部疼痛、麻木、红肿等症。

八会穴(会穴)

[编辑]

是古人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气会”--擅中穴“血会”--隔俞穴“骨会”--大抒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骨穴(即悬钟穴)“脉会”--太渊穴“脏会”--章门穴“腑会”--太仓穴(即中脘穴)

八邪穴

[编辑]

位于手背部、五个手指间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手指疼痛,脉木及头项强痛等症。

背俞

[编辑]

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合穴

[编辑]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部位。《体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入为合。”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各处的江河会合流入大海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其名称是:肺--尺泽大肠--曲池心包--曲泽三焦--天井心--少海小肠--小海脾--阴陵泉胃--足三里肝--曲泉胆--阳陵泉肾--阴谷膀胱--委中手脚三阳经合穴:指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合治内府。”)。足三阳经合穴与五俞穴同(即太阳,委中;少阳,阳陵泉;阳明,足三里),手三阳经穴与五俞穴不同,其名称是:手太阳--下巨虚手少阳--委阳手阳明--上巨虚

华陀夹脊穴

[编辑]

位于背部正中线,两侧离脊椎棘突五分处,有两种取法:自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各旁开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共五十六穴;自第一胸椎之下至第五腰椎之下为止,各旁开五分,左右各十七穴。共三十四穴,夹脊穴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主要是调整内脏机能的紊乱,和治疗脊背部的局部症状。

肓之原

[编辑]

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勃央)”,脖胦即肚脐,这里指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处。指关元穴。

会穴

[编辑]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互交会的部位。由于经脉的循行方向并不完全是直线的,而是曲折交错的,所以往往出现经脉交叉或相互邻接的情况,这种交叉和邻接的部位,这就是会穴。全身的会穴根据书籍记载统计约有一百多个。这些会穴因同时有多数经脉分布,所以可兼治数经的疾病。即八会穴的略称,参见该条。

经外奇穴

[编辑]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我国历代针灸家不所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近年来,在推广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又陆红发现了很多临床有效的新穴位,称之为新穴。

经穴

[编辑]

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较大的河水迅速流行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其名称是:肺--经渠大肠--阳溪心包--间使三焦--支沟心--灵道小肠--阳谷脾--商丘胃--解溪肝--中封胆--阳辅肾--复溜膀胱--昆仑

井穴

[编辑]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少商大肠--商阳心包--中冲三焦--关冲心--少冲小肠--少泽脾--隐白胃--厉兑肝--大敦胆--(足)窍阴肾--涌泉膀胱--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络穴(别络、别)

[编辑]

全身十五脉络各有一个穴位与经脉相联络。其中包括十四经脉发出的十四条络脉的穴位,和由脾脏分出的一条络脉的穴位,共十五个络穴。即:手太阴络(手太阴之别)--列缺穴;手少阴络(手少阴之别)--通里穴;手厥阴络(手心主之别)--内关穴;手太阳络(手太阳之别)--支正穴;手阳明络(手阳明之别)--偏历穴;手少阳络(手少阳之别)--外关穴;足太阴络(足太阴之别)--公孙穴;足少阴络(足少阴之别)--大钟穴;足厥阴络(足厥阴之别)--蠡沟穴;足太阳络(足太阳之别)--飞扬穴;足阳明络(足阳明之别)--丰隆穴;足少阳络(足少阳之别)--光明穴;任脉络(任脉之别)--尾翳穴(即鸠尾穴);督脉络(督脉之别)--长强穴;脾之大络--大包穴。

募穴

[编辑]

指位于胸腹部体表和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聚集的地方。即:肺募--中府穴心募--巨厥穴肝募--期门穴脾募--章门穴胆募--京门穴心包募--膻中穴(一作天池)胆募--日月穴胃募--中脘穴小肠募--关元穴三焦募--石门穴大肠募--天枢穴膀胱募--中极穴

荣穴

[编辑]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一作“流”)为荣。”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其名称是: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大肠--二间脾--大都三焦--液门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

十宣穴

[编辑]

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同身寸

[编辑]

针灸取穴的一种长度标准,均用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标志作为测量的单位,主要有四种方法。“中指阿身寸”:即让患者屈指,取其中指中节两侧横纹头的距离为一寸,进行测量。这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拇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末节的横纹宽度为一寸;“目横寸”:即患者的目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夫”:就是在第二至五指合并时(即四横指)其横经的最大宽度为一夫(“夫”是古名,相当于近代取穴时所用的指横径单位)。

五俞穴(五腧穴)

[编辑]

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俞穴,即井、荣、俞、经、合共二十五穴。左、右侧共五十穴。叫“脏俞五十穴”。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即在井、荣、俞、经,合穴之外,又加一个原穴,共三十六穴。左、右侧共七十二穴,叫“腑俞七十二穴”。这些穴位在临床上大多是此较常用和有效的穴位(《灵枢.本输篇》及《素问.气血论》)。

溪谷

[编辑]

“谷”和“溪”均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其中大的缝隙处叮做“谷”或“大谷”,相当十二经络循行的部位,小的凹陷处叫做“溪”或“小溪”相当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经穴的部位。如《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又:“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素问.五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穴(穴位,穴道,气穴)

[编辑]

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点部位。它可以通过经络联系对身体内部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可以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剌激(如针、灸、按摩、指针、电针等)以达到调整体内机能的目的,从而获得治疗的效果。

俞穴

[编辑]

也叫“腧穴”或“输穴”。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原穴

[编辑]

五俞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所地流过一样。而手、足三阴经则均是以本经的俞穴代替原穴(共六个,也称原穴),连同阳经的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心包--大陵心--神门脾--太白肝--太冲肾--太溪(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阴经的“俞”穴,均用以代替“原”穴)。大肠--合谷三焦--阳池小肠--腕骨胃--冲阳胆--丘墟膀胱--京骨

病因、病理

[编辑]

病因

[编辑]

[馨禾]饪之邪

[编辑]

[馨禾]同馨。[馨禾]饪,即饮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馨禾]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意即过食馨香食物,酸成宿食而致病。一说作“[馨禾]之邪”,义同。一说“[馨禾]”同“谷”,饪指熟食。(按:[馨禾]为上面为“馨”字去掉下面的“香”,换成“禾”)

衃血

[编辑]

即凝固呈紫黑色的败血。

百病皆生于气

[编辑]

《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很多致病原因,皆可影习气的活动,使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不内外因

[编辑]

病因之一,参阅“三因”条。

虫兽伤

[编辑]

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包括蛇伤、犬咬伤、昆虫的叮刺伤等在内。

寸白虫

[编辑]

指虫的体节。因食不熟而染有囊虫的牛肉或猪肉而感染。《古今医统.虫候有九》:“寸白虫,长一寸,子孙繁生,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

大风苛毒

[编辑]

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大风,指风邪猛烈;苛毒,指毒气严重。均形容某些剧烈的病邪。

恶气

[编辑]

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等(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病理性产物。如《灵枢.水胀篇》:“....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这里指的是因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物。

恶血

[编辑]

瘀血的一种,是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又叫“败血”。

房劳

[编辑]

又称“房室伤”。指性生活过度,耗损肾精,成为劳损症的病因之一。

[编辑]

病因,六淫之一。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风为阳邪,发病症状每有游走性和多变性。《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病症。参见“内风”或“风气内动”。

风寒

[编辑]

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参见“风寒感冒”条。

风寒湿

[编辑]

指风、寒、湿三种邪气的相合。痹证就是这三种邪气夹杂而致病的。《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邪侵入肌肤、经脉、关节等,阻碍气血运行,出现酸痛、麻木、肿胀、关节重着等症状;侵入内脏,可出现伛偻、心悸、气喘等内脏痹证。由于风、寒、湿各种邪气的偏胜,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别。参见“痹证”各条。

风热

[编辑]

指风邪挟热。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见口燥,舌干,目赤、咽痛、衄血等。参见“风热感冒”条。

风湿

[编辑]

病因。指风和湿相结合的病邪。病名。即风湿所致的病,亦称“风湿症”。《伤寒论》:“风湿相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参见“痹证”各条。

风为百病之长

[编辑]

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风列于第一位。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常会出现风的症状,如眩晕、抽搐,肢体震颤,麻木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风燥

[编辑]

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满、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等。

伏气

[编辑]

指病邪伏藏体内,经过相当时期而发病。郁热内发,最易伤阴。病变部位有深有浅,有发于少阳、阳明、少阴和厥阴等经的不同。邪郁越深,病情越重。发病时由里达表,病程常缠绵多变。参见“伏气温病”条。

膏梁厚味

[编辑]

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不但影响肠胃功能,还会产生内热和疮疡的病症。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指示:“高(仁)梁之变,足生大丁,....”。

蛊毒

[编辑]

人体腹内的寄生虫,感染后能使人发生蛊胀病。类于血吸虫的尾蚴。古代一种能使人失去知觉的毒药。

[编辑]

六淫之一。寒属阴邪,易伤阳气而影响气血活动。人体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袭而病。较常见的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或腹痛泄泻等症状。机能衰退的病症。参见“内寒”条。

寒湿

[编辑]

指湿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均可出现畏寒肢冷、腹胀、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泄泻,或浮肿等病症。病因。即寒与湿相合的病邪。致病则卫外的阳气不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合邪

[编辑]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如湿温、燥热,风寒湿等。

蛔虫(蛔虫)

[编辑]

蛔、蛔,均为蛔的异体字,即蛔虫。古书中亦有称它为“长虫”。

秽浊

[编辑]

污秽混浊之意。多用于形容“湿浊”或腐败污秽之气以及“山岚瘴气”等;也用于形容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体散发的特殊气味。

[编辑]

六淫之一。温热、暑热等均属火的病邪,其性质属阳,病症都表现为热性。《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生命的动力,为阳气所化,属生理上的火。如“君火”、“相火”、“少火”等。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表现。凡感受各种病邪,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过亢,也会转化为病理上的火。临床表现分实火,虚火两类。实火多因病邪亢盛,多见于急性热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多汗、烦渴、燥狂、面目红赤、或咯血,衄血、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等。虚火多因阴液亏损,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烦燥失眠,梦遗失精,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咳嗽痰血、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或虚数等。

火毒(热毒)

[编辑]

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疮疡肿毒(包括化脓性炎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火毒有关。如疔疮,丹毒,热疖等。指烫火伤感染。

火邪

[编辑]

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变过程化火的表现。参见“火”条。

金创

[编辑]

又称“金疮”。指金属利器造成的创伤,并包括因创伤而化脓溃烂的疮。其中,由刀斧利器所致的,称“刀斧伤”。

酒癖

[编辑]

病因。指嗜酒成性。病症。又称“酒症”。癖指硬结的症块。指因嗜酒而腹部发生症块的慢性病,临床表现为消瘦、腹水、腹中有硬块等。类于酒精中毒的肝硬化。

客邪

[编辑]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劳复

[编辑]

又称“差后劳复”。差,即病愈。指病初愈,因劳复发。病后气血尚未恢复,或余热末清,每因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或七情过度,或房劳饮酒,均可为复发的诱因。

劳倦

[编辑]

劳即劳损,倦即倦怠。泛指一些虚损症的致病因素。通常多指两类:“五劳所伤”。“房劳”,肾精亏损。

[编辑]

暴戾之意。戾气又有“疠气”、“疫疠之气”、“毒气”、“暴气”或“杂气”等称,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由于天时气候久旱、酷热等反常变化,产生这种烈性的致病物质,人感受了就可能发生疫病的流行。

六气

[编辑]

指自然界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气候因素的变化。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等。这些物质都是由饮食水谷的精气所化生,故名(《灵枢·决气篇》)。

六淫

[编辑]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淫,邪也,过也,甚也。泛指“六气”的太过、不及或不应时而有,成了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的一类病因。六淫不但影响人体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性,并可助长病原体的繁殖,故实际上包括着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或从口耳、或从肌肤侵犯人体,皆自外而入,而出现“表”的病证,故又称外感六淫。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农历六月)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六郁

[编辑]

是气、血、湿、火、痰、食等六种郁症的合称。郁,是壅遏不通畅或郁结不舒。元代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说明气血郁结,则其他郁证就会相继而生。

内毒

[编辑]

指由内透发的热毒。热毒蕴伏体内,当抵抗力不足,或遇到诱发因素,而发痈疮,或见高热头痛,口干咽痛,骨节烦疼,皮肤发斑,或吐血衄血,神志不清,舌绛,苔焦甚或起芒刺,脉浮大而数或六脉沈细而数等,都是内毒所致的病状。

内风

[编辑]

病变中出现动摇眩晕的一类病症,不属外感风邪。《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由火热炽盛而化,或血虚阴亏,气血逆乱而生。多属病理良化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昏厥、抽搐、震颤、麻木、口眼㖞斜等。参见“风气内动”。

内寒

[编辑]

指阳虚气弱,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故内寒多因脾肾阳虚所致。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内寒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大多清稀而冷,),脉沉迟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内伤

[编辑]

病因和病症分两类。指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而致内损脏气的病症。指捶击跌仆等而致体内脏器受伤,或强力负重而伤及气血。

内湿

[编辑]

指体内水湿停滞而言。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生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小便少、面黄、下肢浮肿、舌质淡苔润、脉濡缓等。

内燥

[编辑]

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症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燥、舌干无津、皮肤干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

女劳复

[编辑]

劳复之一。大病初愈,精神气血尚未恢复,不注意调摄、房事过度,损伤肾精所出现的一种病症。主要症状有头重不举,眼花,腰背疼痛或小腹急迫纹痛,或憎寒发热,或虚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等。

疟邪

[编辑]

疟疾的病邪。

癖嗜

[编辑]

致病因素之一。偏于某种积久成习的嗜好,多指饮食方面,

七情

[编辑]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或内脏先发病变,进而影响习精神活动。参见“五志”条。指药物配伍的七种不同作用。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也称“七情”(见《神农本草经》)。

七伤

[编辑]

七种劳伤的病因。《诸病源侯论.虚劳候》:“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日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两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肾气亏损的七个症状。《诸病源候论.虚劳侯》:“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精易滑出);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精气清冷,精液稀薄);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小便频数,淋沥不清或尿中断)。

奇邪

[编辑]

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与一般病邪的含义通,皆指不正之气。

清邪

[编辑]

处于空间的雾露邪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三因

[编辑]

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即此三类病因的总称,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氏引申《金匮要略方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内因,饥饱、劳倦、跌仆、压溺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这些都是致病条件结合发病途径的分类方法。实际上内因主要指人的正气的盛衰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包括了体质、精神状态和抗病能力等。正气的相对不足,是发病的根据。至于气候变化,疫厉病邪,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过劳和饮食不节等,都是外来的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山岚痹气

[编辑]

又称“痹毒”。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而产生的一种病邪,类于自然疫源的性质,通常指的多是疟疾。

伤风

[编辑]

伤于风邪而发病,习称伤风感冒。临床表现有“风寒”或“风热”等不同类型。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条。

伤食

[编辑]

即伤于饮食的致病原因。多指暴饮暴食,也包括饮食不洁和过食寒凉生冷等,它所引致的急性消化不良病症,称为“食滞”。临床表现为厌食,胸脘痞闷,香酸嗳腐,腹胀泄泻、大便酸臭、舌苔浊腻等。

湿(湿气)

[编辑]

六淫之一。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活动,障碍脾的运化。临床表现:外感湿邪,常见体重腰酸,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痛常限于一处不移;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胃纳不佳、胸闷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运化功能障碍,水气停滞的病症。参见“内湿”条。

湿毒

[编辑]

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而言。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症见粪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鲜,但腹不痛;若湿毒下注,郁于肌肤,则小腿部易生疮痈,称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包青或紫黑,溃破后脓水浸渍蔓延,久不收口。

湿痰

[编辑]

湿浊内停日久而产生的痰。又称“痰湿”或“痰浊”。病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于是停聚而成“内湿”,积留而成为“痰饮”。临床表现为痰多而稀白,胸闷或恶心,喘咳,舌体胖而苔滑腻等。

湿浊

[编辑]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轻清阳气的活动,故名。

时毒

[编辑]

指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的病邪,疫毒。

时邪

[编辑]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时令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时行戾气

[编辑]

简称“时行”或“时气”,指流行中的具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实邪

[编辑]

指邪气盛。“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子盗母气”传来的。

食复

[编辑]

劳复之一。久病或大病初愈,饮食不节,影留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使疾病再次复发。尤以小儿热病,余热末清,过食肥腻肉类,更易引起复发。

食肉则复

[编辑]

又称“食肉则遗”。复即复发,遗即遗留。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消化机能低下,如恣食腥荤肥腻的肉类,使体温回升出现病倩反复的现象。尤以小儿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编辑]

夏季的主气,六淫之一。暑为阳邪,致病有季令的特点。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口渴、心烦、多汗、脉洪数等;暑邪又易耗气伤津,故常出现身体疲倦,四肢乏力、口干等症。“长夏”多湿,暑邪每易夹湿,常出现胸部胀闷,恶心呕吐或泄泻等症。

暑热

[编辑]

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外感暑邪的发热病症。参见“暑热症”条。

暑湿

[编辑]

即暑热挟湿。以胸脘痞闷、心顶、身热、舌苔黄腻为主证。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脘痞闷,身重困倦;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带血;如内蕴暑湿而外感风寒,则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体拘急不舒,胸闷心烦,舌苔白腻等。

水毒

[编辑]

又称“溪毒”。指溪涧被污染的疫水,人感染后,会得蛊病。《诸病源候论.水蛊侯》(二十一卷):“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入....名为蛊也。”这里指的污染源类于血吸虫尾蚴。

水气

[编辑]

指水液停留体内而产生的病症。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金匮要略》所说的水气,主要是指“水肿”。

水土不服

[编辑]

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不能适应的现象。如食欲不脉、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四时不正之气

[编辑]

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如冬天应寒而反暖,春天应暖而反寒等。它对生物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当人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时,就可能引起疾病。

胎毒

[编辑]

婴幼儿发生疮疖、痘疹等疾病,古人认为是胎儿从母体中遗留的热毒所致,称为胎毒,实际上多是感染性疾患。

[编辑]

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产物,并包括某些病变器官组织内积存的粘液物质。由津液变化而成。因病而生痰的,有风痰、热痰、寒痰、燥痰、湿痰等;因痰而致病的,有“痰饮”、“痰火”、“痰包”、“痰核”、“痰疟”、“顽痰”、“宿痰”、“伏痰”等病证。不论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与肺、脾有较密切的病理关系。六淫病邪犯肺多生痰;脾阳虚弱,水湿停聚也会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浊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如痰迷心窍,则神昏、癫狂;风痰窜动,可发惊风、痫证;痰浊上冒,则见心悸、眩晕;痰湿上泛,则恶心呕吐;痰停胁肋,则胸闷胁痛,喘咳痞闷;痰火互结,可生瘰历瘿瘤;痰阻经络,可致半身不遂;痰流肌肤,可生阴疽;痰注关节,可成鹤膝。此外,不少疑难怪症,辨证论治也常与痰有关。

烫火伤

[编辑]

高温引起的灼伤。其中,高温液体或蒸汽所致的,一般称为烫伤;火焰或火器所致的,称为火伤。

天人相应

[编辑]

指入体组织结构、生理现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灵枢.邪客篇》:“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它的主要精神在于提示医生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到四时气候等诸种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是天人相应学说的积极方面。也有“天有日月,人有两目”之类的说法,应予以科学的分析对待。

外风

[编辑]

指外感风邪,参见“风”条。

外感

[编辑]

病因和病症分类,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或同时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外寒

[编辑]

指外感寒邪。由于寒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和脉浮紧等症。指人体阳气虚弱,出现形寒畏冷或容易感冒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外伤

[编辑]

指打击跌仆等,致皮肤。肌肉、筋骨受伤。指六淫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温、伤暑等。

外湿

[编辑]

指感受外界湿邪而言。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长期在水中作业等。湿是一种阴邪,性贸重浊而粘腻,最易阻碍气的活动。临床表现为头重如裹,颈项酸痛,胸闷腰酸、四肢困倦、关节疼痛等。

顽痰

[编辑]

指顽固难愈的痰症。例如:哮喘反复发作,或痰饮迁延难愈等病症,一般认为是顽痰留于胸隔所致。

微风

[编辑]

语出《素问·调经论》。感受风邪而发病轻微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蠕动,无脏腑气血的见症。

微邪

[编辑]

指邪气轻微,致病也轻浅。“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该脏“所胜”的方面传来的。

温热

[编辑]

病因,即“温邪”。有的以邪轻的为温,邪重的为热;逐渐感受的为温,急速侵袭的为热;发于冬春的为温,发于夏季的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即以此作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温热”,如风温、温燥等。湿热合邪的,称为“湿热”,如暑湿,湿温等。

温邪

[编辑]

多种热性病致病外因的总称。临床常见的几种温热病如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瘟疟等的病因,均属温邪的范围。

五劳

[编辑]

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脏劳损的疾病。《证治要诀》:“五劳者,五脏之劳也。”《医学纲目》:“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五类因劳逸不当而引起的损伤。参见“五劳所伤”条。

五劳所伤

[编辑]

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味偏嗜

[编辑]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以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指过于嗜好某类饮食而发生疾病。

五邪

[编辑]

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五志过极

[编辑]

五志,即喜、怒、忧,思、恐等五种情志,亦泛指各种精神活动。这些活动过度,就会影响脏腑气血活动,成为致病的原因。参见“五志”,“五志化火”条。

五志化火

[编辑]

指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而引起的病理性机能亢进。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辟,长期精神活动过度的兴奋或抑郁,会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出现烦燥,易怒、头晕,失眠、口苦,胁痛,或喘咳、吐血等症,都属火的表现。

邪(邪气)

[编辑]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厉之气等从外侵入的致病因素,故又称“外邪”。与人体正气相对来说,泛指多种致病因素及病理的损害。

邪害空窍

[编辑]

空窍,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的病变,如风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风热、火邪引起眼目红赤、耳病;燥邪引起鼻咽干燥等。

邪火

[编辑]

同生理的火相对而言,凡病因中的火邪,病变中产生的火热现象均属之。参见“火”条。

新感

[编辑]

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的,称为新感。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的,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与伏气的区别在于: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畏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症状。参见“伏气温病”条。

虚邪

[编辑]

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母病及子”传来的。

阳邪

[编辑]

指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它们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指侵犯阳经的邪气。

阴邪

[编辑]

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淫气

[编辑]

淫,指浸淫;气,可指正气或邪气。正气浸淫,是指饮食精微濡润肌肤筋脉的生理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邪气浸淫,即为病邪流溢的病理变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淫指有余,过度或失其节制。凡人体阴气、阳气过亢或某种气候的异常,均可伤及人的正气而致病。

瘀血

[编辑]

体内血液瘀滞于一定处所的病症。其中,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称为“恶血”;因血液运行受阻,瘀积在经脉管内或器官内的又称“蓄血”,也属瘀血的范围。可因病致瘀,如跌仆负重,月经闭止,寒凝气滞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化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甚至蓄血发狂等。临床表现较复杂,诸如:肌肤青紫,固定性疼痛,吐紫黑血块,大便黑色、小腹硬满,胸胁撑痛、舌青紫、皮肤干枯起鳞,甚则善忘,惊狂等。此外,不少顽固疾病,辨证论治亦常兴瘀血有关。

郁火

[编辑]

泛指阳气被郁而出现脏腑内热的症状。通常指“木郁化火”。

燥(燥气)

[编辑]

六淫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等,其中证侯偏热的为“温燥”,偏寒的为“凉燥”。阴津亏损的病症。参见“内燥”条。

燥热(燥火)

[编辑]

指感受燥气,损伤津液,以致化热化火。多见目赤,牙龈焮肿、咽痛、耳鸣、或鼻衄、干咳,咯血等症。

贼风

[编辑]

语出《灵枢·贼风篇》等。指风邪。“虚邪贼风”的简称。泛指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因它们具有贼害的性质,会使人致病,所以名之为贼风。

正气

[编辑]

生命机能的总称。与病邪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炙煿

[编辑]

煎、炒、炸、爆一类的烹调方法。经炙煿的食物,性多燥热,偏嗜会损耗胃阴,发生内热病症。

中毒

[编辑]

毒物进入体内,因毒性作用而发生的病症。如药物毒:巴豆、砒霜、斑蝥等;食物毒:酒精、河豚、病禽,木薯等。

中恶

[编辑]

因触冒不正之气或卒见怪异而大惊恐,忽然呈现手足逆冷、面色发青、精神恍惚、头目昏晕,或错言妄语,甚则口噤、昏厥等症。小儿病症。指小儿真气衰弱,为“恶气”所中,如《医学纲目.小儿部》:“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

中寒

[编辑]

寒邪所中。平素阳气不足,突然遭到寒邪侵袭,出现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或迟紧等症状。中焦虚寒,由于阳气不足,脾胃机能衰退,出现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恶,食少便溏等症状。

诸虫

[编辑]

泛指寄生于人体,可以致病的各种虫类,以肠道寄生虫最为多见。

浊邪

[编辑]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参见“湿浊”条。

浊邪害清

[编辑]

浊邪,指湿浊邪气;清,指轻清的阳气上通于头面的孔窍,如耳、目、口、鼻等。湿为重浊的邪气,与热邪相结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病理

[编辑]

炅则气泄(热则气泄)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炅即热。意指热则腠理毛窍松开,使皮肤散热增加,阳气外泄而多汗。

膀胱气闭

[编辑]

即膀胱气化的机能障碍。其病因多与肾、三焦气化不利有关。主要症状有小腹胀满,小便困难或尿闭。多属实证。

膀胱湿热

[编辑]

湿热蕴于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膀胱虚寒

[编辑]

指膀胱气化不足或受寒邪影响而丧失约束的能力。多与肾阳虚有关。主要症状有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

胞系了戾

[编辑]

《金匮要略》用以解释“转胞”的病理。胞系,指溺之系;了戾,缭乱屈曲之意,或作绞纽解。《诸病源候论》指出:“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还上,气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泛指膀胱排尿功能紊乱。

悲则气消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消,肺气消耗之意。过度悲哀,可使上焦郁而化热,消耗肺气。

表气不固(卫气不固)

[编辑]

卫气有温养皮肤,开合毛窍和调节寒温、抵御外邪的作用。如卫气虚则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容易侵入,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风等症状。

病机

[编辑]

指疾病的病因,病位及疾病过程中变化的要理。

病机十九条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六条。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症状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临证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实际。病机十九条是: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指一般的内风疾患,出现头目昏花,肢体动摇等症状,多用肝的病变。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意指一般的阴寒内盛,出现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等),多属肾的病变。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意指一般因上焦气机不利而出现呼吸迫促,胸部痞塞的症状,多属肺的病变。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指一般水湿潴留而出现浮肿胀满的症状,多属脾的病变。

(5)诸热“瞀瘛”,皆属于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神志昏迷,抽搐症状,多属火证。

(6)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意指一般皮肤疮疡,出现焮热疼痛瘙痒的症状,多属心火炽盛,血分有热所致。

(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意指一般的厥逆、便秘,泄泻等症候,多用下焦的病变。

(8)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意指一般的痿症、气喘、呕吐等症候,多属上部肺胃的病变。

(9)诸痉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口噤、寒战鼓栗,神志失常等,多属火证。

(10)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意指一般身体强直或颈项强硬,转动障碍,多属湿证(湿浊伤于筋脉肌膜)。

(11)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意指一般腹部坚硬胀满(兼见便秘、尿涩、烦热、口苦等),多属热证。

(12)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意指一般气逆上冲,如连声响亮的呃逆、喷射状呕吐等,多属火证。

(13)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意指一般出现烦躁发狂,举动失常的症状,多属火证。(14)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意指一般突然出现筋脉强直拘挛的症状,多属风证。

(15)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意指一般出现腹胀肠鸣,叩之有鼓音,多属于热。

(16)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意指一般出现下肢足背浮肿而有酸疼的感觉,又见心神不安,惊骇的症状,多属火证。

(17)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意指一般的抽筋、角弓反张,肢体强直而小便混浊的,多居热证。

(1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意指一般体内排出的水液,如果是淡薄透明而又寒冷的,多属寒证。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意指一般呕吐物有酸臭腐味或较急的喷射状腹泻而有里急后重感觉的,多属热证。

冲任损伤

[编辑]

指冲任二脉因肝肾气血失调或感染所引起的病变。冲脉起于子宫,与肾脉并列上行,有总领诸经气血的作用;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部正中线子宫部位上行,有担任调养全身阴脉的作用。故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的说法。说明冲、任二脉兴妇女的月经,妊娠有密切关系。故冲任损伤临床表现多为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腰酸痛,以及不孕等。冲任损伤易使气血两虚,导致“冲任不固”。不固,是虚不固摄之意,容易发生崩漏,流产等病症。

喘家

[编辑]

指平素时常发作喘病的人。

疮家

[编辑]

指由于刀剑所伤,失血过多的病人。指平素经常有疮、疡、疖、痈的病人。对这种病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可以用发汗法,若汗出就会引起痉挛。

大肠寒结

[编辑]

指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的病变。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多见于寒性便秘。

大肠热结

[编辑]

指因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临床表现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黄苔燥,脉沉实有力。多见于各种外感热病的气分阶段。

大肠湿热

[编辑]

指湿热蕴酿于大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肠炎。

大肠虚

[编辑]

即大肠气虚,常兼见脾虚证候。主要症状有脱肛,久泻不止,完榖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等。若久泻不止,临床上多虚寒并见。称为“大肠虚寒”。详见该条。

大肠虚寒

[编辑]

是大脉由于虚寒而传导失职的病理,多与脾肾虚寒有关。主要症状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脉沉细等。多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大肠液亏

[编辑]

大肠津液不足所出现的病变,多与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主要症状有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胆热

[编辑]

指胆的热证。胆属少阳经脉,兴肝互相表里。故胆的热证、实证,常与肝有联系。临床表现如胸胁烦闷、口苦、咽干、呕吐苦水,头晕眼花,耳聋,往来寒热,黄胆,或鼻流浊涕等。

胆实

[编辑]

指胆气不畅出现的实证。主要症状有胸脘满闷,胁下胀痛,口苦而干,头额两侧以及目锐眦疼痛等。

胆虚(脉气不足)

[编辑]

也叫“胆虚气怯”。主要症状有虚烦不眠,心慌心跳,容易惊恐,多疑虑,常叹息。可见于某些癔病,神经衰弱病人。

肺火

[编辑]

指肺热火旺。有虚火,实火二种。临床表现:实火咳剧痰少,咳声有力,或咯痰稠黄,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火多属久咳阴虚,咳声无力,伴有潮熟,盗汗,脉细数等。

肺津不布

[编辑]

指肺不能正常输布津气,出现喘咳等病理情况。肺是接受由脾输送的精气,经过肺和心的作用而输布到全身。如肺受热灼则肺阴耗伤,津液输布失常;肺受寒束,则水津不行,停而成饮,均可聚液成痰,发生喘咳等证。

肺络损伤

[编辑]

指因久咳或剧咳而损伤肺络,引起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肺气不利

[编辑]

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气不利,除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致小便不利而出现浮肿。

肺气不宣

[编辑]

不宣,是不能宣通的意思。肺司呼吸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功能正常,表示肺气宣畅。如因外邪侵攻,皮毛闭寒,肺气不能宣通,可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状。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习惯上肺气不宣多指外感表证,肺气不利多指水肿,气喘方面的病症。

肺气虚

[编辑]

指肺气虚弱。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短气,声音低弱,畏风,自汗等。

肺热

[编辑]

热邪犯肺,肺受热灼所出现的肺热证,临床以面颊红赤,咳嗽痰稠,胸痛,甚则喘促,咯血为特征。参见“温邪犯肺”,“热伤肺络”、“火盛刑金”等条。

肺热叶焦

[编辑]

语出《素问.痿论》。指肺有郁熟,肺脏长期受熏灼而发生痿证。其病理有两种情况: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证”条。

肺肾两虚

[编辑]

指肺脏和肾脏俱虚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虚火灼肺的。往往呈现干咳,短气、咽喉干燥,腰酸腿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多见于肺结核病。

肺失清肃

[编辑]

指肺失去清肃下降功能的病变。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它的功能以清肃下降为顺。如邪气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各种病因),失去清肃下降的功能,则会产生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等气逆症状。所以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很容易导致“肺气上逆”。临床所见的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即属于肺气上逆现象。

肺实

[编辑]

即肺经邪实。可因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多种病因而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黄或带血,突然失音等,多属肺实见症。

肺虚

[编辑]

泛指肺气不足或肺阴虚而言。临床表现有少气,呼呎浅短,耳聋,咽干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肺气虚”、“肺阴虚”条。

肺阴虚

[编辑]

指肺阴亏虚而出现燥火病变。主要症状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质红干,脉细数等。若虚火伤络则痰中带血。常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肺燥

[编辑]

指燥邪伤肺,或肺阴虚伤津化燥的肺燥证。主要症状有干咳,咯血,耳咽干燥,或咽喉焮痛,音嘶,口干而渴,舌体苔白而干等。

风寒束肺

[编辑]

指风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状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相当于风寒感冒。

风火相煽

[编辑]

形容急性热病极期,因高热而同时出现神昏,狂躁、惊厥、抽搐的病理现象。因热极则生风,风盛则火愈烈。二者互相作用。辨证上多属“气营两燔”的证候,可见于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

风家

[编辑]

指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指伤风感冒或中风的患者。

风气内动

[编辑]

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名为风气内动。临床表现有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强直,卒然昏倒,口眼㖞斜,两目上视等,尤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失调,引起意识障碍或强直性痉擘为特点。故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之说。参阅“肝风内动”条。

风胜则动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气偏胜出现动摇的病理。风的特点是流动迅速,容易激荡,变化很快,如眩晕动摇、抽搐、震颤、挛急等,都是风气太过的表现。

风湿相搏

[编辑]

语出《伤寒论》。指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肌表筋骨后,互相搏击所出现的病变。临床表现如风湿留于肌表,则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风湿滞留关节,则四肢关节有牵引性疼痛,不能活动自如。

封藏失职

[编辑]

封藏,封闭贮藏之意。肾有贮藏精气的功能,而主二便。如肾气不固,出现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症,称之为封藏失职。

伏热在里

[编辑]

指体内先有热邪内伏,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涉及肠胃热积等,发病时即见咽干,口臭,舌红苔黄干、腹胀压痛,大便秘结或臭秽、小便黄短等内热症状。

肝胆湿热

[编辑]

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胆型肝炎、胆囊和胆管炎症、胆结石等疾患。

肝风内动

[编辑]

病变过程中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称为“肝风”,它属于病理变化的表现,为区别于外感风邪,故称肝风内动,实际与“风气内动”同义。其病机和肝主血、主筋、开窍于目、其经脉上巅络脑等的功能失调有闯,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有虚证、实证之分,虚者由于阴液亏损,称为“虚风内动”;实者由于阳热亢盛,称为“热盛风动”,或称“热极生风”。各详该条。

肝寒

[编辑]

指肝脏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寒性症状。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指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参见“寒滞肝脉”条。

肝火

[编辑]

由于肝的机能亢盛而出现热象或冲逆症状的,统称“肝火”。导致肝火的原因,有因肝经蕴热,有因肝阳化火,与情志刺激过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眼红、眼痛、面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严重的可出现发狂,或呕血、咯血、衄血等。

肝火上炎

[编辑]

指“肝经实火”。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眼红痛,烦躁易怒,睡不安,呕吐,吐血,衄血,苔黄,脉弦等。多见于高血压病、上消化道出血、更年期综合症、急性结膜炎等疾患。

肝气不和

[编辑]

指肝脏的气机不和,疏泄太过而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甚则作痛,小腹胀痛,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若肝气太过,可影响脾胃,出现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肝气犯胃

[编辑]

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临床表现,一方面出现肝气症状,如头眩,胁痛,易怒、胸闷,小腹胀,脉弦等;一方面出现脾胃症状,如胃脘痛,吐酸,厌食,腹胀,大便泄泻等。如病情迁延,较长时间失却胁调,称为“肝脾不和”,可见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肝气逆

[编辑]

肝气过于郁结,则上逆或横逆。上逆则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腹胀、腹痛、嗳气吞酸。参见“肝郁”条。

肝气虚

[编辑]

又称“肝气不足”。为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常兼见肝血不足。主要症状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肝热

[编辑]

指肝有热邪或气郁化热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烦闷、口苦、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严重的可见狂躁、不得安卧等症状。

肝肾亏损

[编辑]

又叫“肝肾阴虚”。肝和肾在生理上是互相资生密切联系的。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变,也会使肾阴亏损。故临床上肝肾阴虚的症状常同时出现,如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或细而无力等。可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月经不调等内伤杂病或急性热病的末期。

肝实

[编辑]

泛指肝的实证而言,包括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的实证。主要特点为性情急躁易怒,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参见“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条。

肝虚

[编辑]

泛指肝的气血不足。临床表现有视物不明、听觉减退、容易恐惧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肝气虚”、“肝阴虚”、“肝血虚”条。

肝血虚(肝血不足)

[编辑]

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视力减退,虚烦失眠,妇女则月经不调,脉弦细等,多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月经病及一些内、眼病症。

肝阳化火

[编辑]

与木郁化火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阳亢则热,热极则生火。参见“肝阳上亢”、“木郁化火”、“肝火”等条。

肝阳上亢(肝阳偏旺)

[编辑]

由于肾阴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则肝阳偏旺而上亢。主要症状有头眩、头痛、面赤、眼花、耳鸣、口苦、舌红、脉弦滑或弦细等。多见于高血压病。

肝阴虚(肝阴不足)

[编辑]

多由血不养肝所致。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视物不清、眼干、夜盲、经闭、经少等。肝阴虚,往往引起肝阳上亢,如血压偏高、耳聋、耳鸣,面热、四肢麻木震颤、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眼病、月经病。参见“肝阳上亢”条。

肝郁

[编辑]

是“肝气郁”,“肝气郁结”的简称。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肝郁脾虚

[编辑]

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胁痛,厌食,腹胀,大便溏泄,四肢倦怠等脾虚症状。参阅“肝郁”条。

更衣

[编辑]

即更换衣服,古人在休息时需要换衣服,后来上厕所,也称更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不更衣,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

痼冷(内有久寒)

[编辑]

痼,久病之意。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证,经久不愈,如脐腹冷痛,呕吐清涎,骨节拘急而痛,四肢不温等。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或寒湿久痹的患者。

寒包火

[编辑]

指人体平素内有积热,再受寒冷,寒包于外,热郁于内的病理。可见于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龈肿等病证。

寒从中生

[编辑]

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证侯均为“寒从中生”(“中”字在这里是泛指脏腑)。主要表现有:由于阳气虚、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见症状为肢节痹痛、筋脉挛急、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等,其发病和肾阳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由于阳气不足,影响代谢机能而出现病理性产物的留滞,如发生积液、胀满、水肿、痰饮等。这些证侯常和脾肾阳衰有较密切的关系。

寒化

[编辑]

指病邪传入阴经,或热证后期因阳气虚弱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神倦、肢冷、畏寒、腹满、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等。

寒凝气滞

[编辑]

指身体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现气滞疼痛的病变。寒是阴邪,它的性质是凝滞而收缩,易伤阳气,人体的血气是喜温而畏寒,寒则气的流通受阻,血脉凝滞,而产生痉挛疼痛的症状。

寒趣生热,热极生寒

[编辑]

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义。指自然气侯变化。如冬季寒冷之极,将会转到春夏的温、热,夏季炎热之极,将会转到秋冬的寒凉。指病理变化。如寒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寒极的阶段,就会因虚阳外浮而出现假热的现象;热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热极的阶段,就会因热邪内伏而出现假寒的现象。参见“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条。

寒热错杂

[编辑]

指寒证和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等,都是寒热错杂的病理现象。

寒伤形,热伤气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外感寒邪多先伤及外部的形体,如头痛、恶寒、肢节酸痛等,是形体受病的症状。外感热邪,最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因为“热则气泄”,如暑热证的大汗、脉濡数,就是热伤气的表现。

寒胜则浮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浮,指浮肿,即使寒气偏胜出现浮肿的病理。寒气偏胜则阳气不足,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留故产生浮肿。如慢性肾炎,多是寒气偏胜,脾肾阳虚的表现。

寒则气收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也称“寒则收引”。收,敛缩的意思。寒气伤人肌肤,则毛窍紧闭,阳气收敛,汗不得出;寒伤筋脉,则筋脉收引,拘急痉挛,出现疼痛。

寒滞肝脉

[编辑]

指寒邪凝滞于肝脉的病变。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胁。如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可使该经脉挛急,出现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多见于睾丸、副睾某些疾病及疝气等。

汗家

[编辑]

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对这种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应再发汗,若再发汗,就要产生精神恍惚,心烦,小便后尿道疼痛等症状。

化风

[编辑]

指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风,指肝风,是一种眩晕、抽搐、震颤的神经症状。临床上可因热盛、阴伤、血虚或肝阳上亢等原因而出现,称为“化风”。参见“热盛动风”、“肝风内动”、“内风”等有关各条。

化火

[编辑]

指热证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现象。热是无形之气,火是有形之象,热极则生火。一般来说,火都是指内热炽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外感五气(风、寒、暑、湿、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郁结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湿内阻,肝脉气郁,都能使邪从火化。火证的临床表现此较复鸡,随看病因而不同,轻证头痛烦渴,面目红赤,口唇焦燥,咽干喉痛;重证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闭尿血等。

化热

[编辑]

指外感表证传里的一种病理变化。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或便秘,尿黄赤等,显示病邪已是化热入里。

化燥

[编辑]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燥,是津液缺少。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燥”条。

黄家

[编辑]

指平素患有黄胆而时时发作的病人。

结阳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结阴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指邪气结于阴经。肝属厥阴而主藏血,脾属太阴而主统血,邪结阴经,不得阳气的统摄运行,久必伤及阴络而血从内溢,故结阴可出现便血。

金破不鸣

[编辑]

是肺气损伤而声音嘶哑的病理。肺主气,肾纳气,二脉均与发声有关。肺肾阴亏则肺燥而热郁,阴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故声音嘶哑。多见于晚期结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属虚证,失音呈慢性进行,故又称为“久喑”。失音可间歇出现或持续存在,说话较多时则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见,一般无外感症状。

金实不鸣

[编辑]

金实指肺气实;不鸣,即音哑。金实不鸣,是指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热之分: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证见声音嘶哑。此外,亦有因肺有蕴熟,复感外寒,热受寒束,肺气失于宣畅而音哑的,都属二证。金实不鸣是病机上的术语,病名称为“暴喑”,即突然失音,相当于喉部或声带的急性炎症、水肿等。

惊则气乱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乱,指气机紊乱。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其调和,出现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精气夺则虚

[编辑]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虚证所下的定义。精气,指人体正气。夺,耗损之意。指因正气过度耗损而出现的虚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大出血损伤阳气、阴液,都会导致正气虚弱,机能衰退,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久热伤阴

[编辑]

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津耗损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伤,则见咽干口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细数。若损及肝肾之阴,可致“水不涵木”而“虚风内动”,症见口干舌燥、手足烦动,心悸神疲、耳聋、舌颤、舌绛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常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恢复期。

酒客

[编辑]

指平素嗜好喝酒的人。古代医家认为这种人得病,不可以给甘味的桂枝汤,因为酒客服用桂枝汤后容易引起呕吐。

恐则气下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下,指精气下陷。恐惧过度则耗伤肾气,使精体下陷不能上升。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

劳则气耗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指疲劳过度、气喘、出汗过多,会使气耗散而倦怠无力。

里寒格热

[编辑]

“阴盛格阳”的别称。体内阴阳失调,出现下寒格拒上热的证侯。例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等。

两阳相熏灼

[编辑]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指阳热的病症误用艾灸或火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灼,会导致火毒内攻,伤津劫液,反使病情加重。

淋家

[编辑]

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尿量短少,小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古代医家的经验认为,淋家不可用发汗法治病,若发汗可能会引起便血。

龙火内燔

[编辑]

燔,焚烧之意。这里指“肾火偏亢”。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太过,则可使肾火偏亢,产生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因而使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职,出现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状。

冒家

[编辑]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

命门火旺

[编辑]

肾脏元阴和元阳,元阴指肾精,元阳即命门火。如肾阴亏损而致命门火偏旺,表现为性机能亢进,阴茎易举,多梦失眠等。参见“相火妄动”条。

内陷

[编辑]

指邪气内陷。邪气亢盛,正气虚弱不能拒邪,则邪气内陷,病情就会加重。例如麻疹的出疹期,因脉毒过盛,或再受风寒,正气不足,疹点突然隐没,面色变白,呼吸紧促,病情迅速加剧,这叫做麻毒内陷。

逆传心包

[编辑]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状,称为逆传心包。

怒则气上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这里主要指肝气。肝气是喜畅达而恶抑郁。在正常情况下,肝气既不能抑郁,但又不宜过亢,肝又是藏血的器官,如果精神受过度剌缴,可使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目赤,头痛,脉弦等,若肝血失藏,血随气升,则出现吐血症状。参见“五志”条。

衄家

[编辑]

指平素常流鼻血的人。由于经常失血,面虚津亏,所以,在张仲景的着作中指出这种人不可发汗,若发汗则会引起筋脉紧急、两眼直视、失眠等。

呕家

[编辑]

指平素经常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脬气不固

[编辑]

脬(音“抛”),是膀胱的别称。脬气不固,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而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故称。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气虚多与肾阳虚有关。

脾不统血

[编辑]

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使血液循经运行,若脾阳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临床上,多种慢性出血的病症,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若见舌淡,脉细以及脾虚症状的,常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的方法治疗。多见于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

脾气不升

[编辑]

指脾气不能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心肺。脾主升清,故脾气上升则健运。脾气不升,有因于脾阳虚,中气不足;有因于湿浊食滞阻碍。中气不足,以健脾益气为主;湿浊食滞,以燥湿消导为主。

脾气不舒

[编辑]

指脾胃的消化机能障碍。有因于肝失疏泄、有因于湿困脾阳,有因于食伤脾胃、脾气壅滞。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等。

脾气虚

[编辑]

指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胀,伴有眩晕,倦怠,面色萎黄等气虚症状。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痢疾,贫血等。

脾热

[编辑]

指脾受热邪或过食燥热食物所引起的热证。主要症状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

脾失健运

[编辑]

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阳虚则失去正常功能,可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或因水湿困阻,成痰成饮,四肢浮肿。都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所致。

脾胃湿热

[编辑]

指湿热内蕴脾胃。主要症状有身目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濡数。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有些皮肤病如湿疹,脓庖疮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

脾虚

[编辑]

泛指脾气虚弱或脾阴不足而言。临床表现有食不消化、腹满,肠鸣,泄泻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脾气虚”、“脾阴虚”条。

脾虚肺弱(脾肺两虚)

[编辑]

脾主运化,摄取营养,把精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如脾虚则精气不足,以致肺气也虚,出现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便溏、短气、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多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病。

脾虚湿困

[编辑]

指脾虚内湿阻滞的病理。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妨碍脾的运化。主要症状有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泄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多见于慢性胃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阳虚

[编辑]

即脾胃虚寒。主要症状有胃脘冷痛、腹胀满、呃逆、呕吐、食少、便溏或久泻久痢、倦怠、尿少、浮肿、消瘦、舌淡苔白、脉虚缓。多见于胃十二指扬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肿、白带等。

脾阴虚(脾胃阴虚)

[编辑]

指脾胃的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

七损八益

[编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看重论述男女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生理过程,并以此与预防早衰相联系。历代注家对此解说不一,如: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明白这个道理,就要避免亏损阴精,才可阴阳调和,以防早衰。(张志聪注)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二七”开始月经来潮,以后按月经血盈满,就来月经,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为“七可损”;男子“二八”精气溢泻,如因房事而泄精,当益精,为“八可益”(王冰注)。

气化不利

[编辑]

水肿、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假如湿热下注或命门火衰,都会影响肾及膀胱的气化功能障碍或减弱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形成水肿。参见“水不化气”条。

气机不利

[编辑]

广义指脏腑机能活动障碍,狭义指三焦升降机能障碍,出现胸隔痞塞不通症状。

气逆

[编辑]

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气怯

[编辑]

怯,虚弱或惊慌之意。指胆气不足,心慌易惊,或中气虚弱出现短气、倦怠、言语无力等症。

气虚

[编辑]

指“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晄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称为“气虚不摄”。指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

气虚则寒

[编辑]

气虚,指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脏腑,脏腑的活动功能也相应减弱,代谢机能低下,故出现阴寒的证候。如恶寒、肢冷、神倦、口淡无味、舌质淡白、脉沉迟细弱等。

气虚中满

[编辑]

脾主中焦运化,如脾胃气虚,则失于健运,易致腹部胀满。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不痛或喜温喜按,面白唇淡,舌苔白滑,脉象弦弱等。

气血失调

[编辑]

指气与血二者关系失去协调的病理。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是相依相附的,气以生血,血以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在病变时,气病可以影响血病,血病也可以影响气病,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也可致气滞,出现疼痛,瘀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见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气虚不能摄血,可致血不循经而见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病症,多与气血失调有关。

气阴两虚(气阴两伤)

[编辑]

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口干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潮热、口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气营两燔

[编辑]

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机。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等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气有余便是火

[编辑]

语出朱丹溪《格致余论》。气是指阳气。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火证”。阳气的偏盛可由阴液不足而阳气偏亢,虚火上炎,如肾阴不足,导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阳气郁结化火,如肝火,胆火、胃火等。故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郁

[编辑]

即气机郁结,多与情志刺激、气血失调有关,临床多指肝气郁结而言。主要症状有胸闷胁痛、急躁易怒、食欲不脉、月经不调、脉沉涩等。参见“肝气郁结”条。

气滞

[编辑]

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带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编辑]

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热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热伏冲任

[编辑]

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热伏冲任二脉,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酸痛、下腹疼痛、子宫出血等。

热结膀胱

[编辑]

膀胱位于下焦,为足太阳经之府。若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里,邪热循经脉与血气相搏,结于膀胱,出现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发热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症,称为热结膀胱。

热结下焦

[编辑]

这里所说的“下焦”主要是指大小肠,膀胱等脏器,热邪结于下焦,可使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痛不通,甚则尿血等。参见“热结膀胱”条。

热迫大肠

[编辑]

指湿热伤及肠胃,以致大肠传导失常,发生腹痛泄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泻下如注,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热入心包

[编辑]

温邪化热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沉不语等症状,称为热入心包。它与逆传心包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情传变有别。如昏迷,惊厥持续多天未清醒,称为“邪恋心包”。恋,是留恋不去,即病邪仍留恋于心包。邪恋心包多有夹痰现象,也易出现后遗症。

热入血分

[编辑]

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机。血分是温热病传变中最深入的一层。多由营分病发展而来,发热常夜间较高,神志昏沉,躁扰不安,甚则出现抽搐。而以斑疹、出血,或伤阴见证为其特征。

热入血室

[编辑]

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指妇女在月经期间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出现的病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无定时,晚间或说乱话,神志异常等。前人对血室有三种解释:指冲脉。认为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女子太冲脉盛即有月经来潮;指肝脏。认为肝主血海,主藏血,病变又涉及胁下、少腹;指子宫。认为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又有下腹病变。从《伤寒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来理解,血室似指子宫而言。

热伤肺络

[编辑]

指肺络受火热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临床上分实热和虚热。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热伤肺络,或肝脉实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多滑数;虚热多因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咽喉干燥,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热伤筋脉

[编辑]

指因高热或久热,灼伤营阴,使筋脉失其濡养,出现四肢拘挛、瘫痪等。

热伤神明

[编辑]

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昏谵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一般称为热伤神明,与热入心包的意义大致相同。但热入心包是针对病变部位而言,热伤神朗是针对神志症状而言,提法不同。

热深厥深

[编辑]

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病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被邪热阻抑,不能向四肢透达的缘故,称为热厥。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厉害,叫做热深厥深。

热胜则肿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热偏胜出现肿痛的病理。热属阳邪,能使阳气内郁,血脉壅滞,故火热太过,局部充血,可发生红肿。如痈疮、皮肤炎症等病症。

热盛风动

[编辑]

又称“热极生风”。病机多由热邪太甚,伤及营血,燔灼肝经而致。病在未发展为衰竭之前,多属实证,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及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参见“风火相煽”条。

热盛气分

[编辑]

指气分的热势炽盛。主要病状有壮热、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等,如进一步邪热结实,则见午后热高,烦躁,甚至出现神昏谵语,腹痛便秘,舌苔黄燥等。

热邪阻肺

[编辑]

指热邪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汲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患。

热郁(热遏)

[编辑]

六郁之一。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热,出现头痛,口干口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鸣,舌体苔黄,脉弦数等。指热邪郁于内不能透泄之意,故又称“热遏”。遏,是阻遏的意思。

热灼肾阴

[编辑]

指热性病后期肾阴被邪熟所消耗,出现低熟,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瘪,脉细数或虚数等症。

三焦实热

[编辑]

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证的别称。

三焦虚寒

[编辑]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病机之一。

上厥下竭

[编辑]

指由于下部的真阴、真阳衰竭而出现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状。参阅“厥证”条。

上损及下

[编辑]

指虚损病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的病变。虚损是因五脏虚弱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往往可由一脏的虚损,久延不愈而损及他脏,甚至影响遍及五脏。如果首先出现肺脉虚损的证候,久而伤及肾脏,肾脏也虚,称为上损及下。前人有一损肺(劳嗽)、二损心(盗汗)、三损胃(食减),四损肝(郁怒)、五损肾(淋、漏)的说法,指出自上而下的传变,故称。

少阴热化

[编辑]

伤寒六经病理术语。心肾属少阴。因肾阴受伤,以玫心火偏盛,出现夜热、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脉细数,或邪热内郁少阴经络而见咽痛的,称为少阴热证。热性病传至少阴经,大都是寒化。少阴热化,是属阴虚内热,与少阴寒化相对而言。

肾气不固

[编辑]

又称“下元不固”。肾主藏精,开窍于“二阴”。若肾气不固,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或液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

肾虚

[编辑]

也称“肾亏”。是肾脏精气不足的病变。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参见“肾阳虚”、“肾阴虚”条。

肾虚水泛

[编辑]

指肾阳虚出现水肿的病理。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弱而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液泛滥形成水肿。一般症状有全身浮肿(尤以腰部以下较甚),按之凹陷,腰痛酸重,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脉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

肾阳虚

[编辑]

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衰微,则一身之阳气皆虚,故肾阳亦称“元阳”,是命门火的体现。一般的虚弱,称为肾阳虚,是命火不足所致,主要症状有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阳痿,夜尿频多等。如虚弱的程度较严重,称为“肾阳衰微”,或“命门火衰”,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常见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等。这些现象,又称为“下元虚惫”或“真元下虚”。

肾阴虚(真阴不足)

[编辑]

即“肾水不足”。由于肾精耗损过度所致。临床表现有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这种现象,也叫“下元亏损”。

升降失常

[编辑]

指胃气不降,脾阳不升,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腹胀、嗳气、厌食、泄泻等证候。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条。

失精家

[编辑]

指平素患有遗精病的人。由于精液损耗,以致发生下腹部紧张而不柔和,阴部冰冷,目眩,脱发等虚弱病状。

失气

[编辑]

指人体过分损耗,津液不能运化,失于精气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的精微,身体不能吸收营养。指从肛门排出之气,即俗称的放屁。也有称失气为“矢气”者。

湿家

[编辑]

指平素患有湿病的人。

湿困脾阳

[编辑]

与脾虚湿困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机上稍有差异。湿困脾阳,是因外湿影响脾阳的运化,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脾阳可以恢复。脾虚湿困,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宜健脾为主。结合燥湿,脾健才能正常运化。参见“脾虚湿困”条。

湿热内蕴

[编辑]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于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

[编辑]

指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

湿胜阳微

[编辑]

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的病理。湿属阴邪,如果湿邪过盛,就会伤害阳气,以致阳气衰微,产生“寒湿”症状,多见于慢性水肿一类疾患。

湿胜则濡泻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湿气偏胜出现大便泄泻的病理。脾喜燥而恶湿,湿气偏胜,则脾阳不脉,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就会产生“濡泻”。濡泻,是肠鸣腹泻,泻出稀烂大便而腹不痛的症状。

湿郁热伏

[编辑]

又叫“湿遏热伏”。指湿阻于里,邪热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状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厌食、头部重痛、苔白腻、脉濡数等。

湿阻气分

[编辑]

指气分受湿邪阻滞的病理。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酸、骨节疼痛,胸闷纳呆、腹满泄泻,苔滑腻、脉濡缓等。

湿阻中焦

[编辑]

即湿邪阻于脾胃。参阅“湿困脾阳”,“脾虚湿困”等条。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编辑]

指感受外寒发病后两种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气比较充实,感寒后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现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太阳表证,故称实则太阳;一是正气虚弱,感寒后寒邪内陷少阴,出现恶寒,身不发热而仅见心烦神倦,或有时发热而头不痛,脉不浮,称为“少阴表证”,故说虚则少阴。《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谓病发于太阳;发于阴,谓病发于少阴,可作参考。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编辑]

指外感发热病当病邪内传时南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一是患者中气足,入里时多伤津化热,成为胃肠实热证。胃属阳明,故称“实则阳明”。一是患者中气虚弱,入里的邪气不能化热,寒伤阳气,以致脾阳失运,成为脾胃虚寒证。脾属太阴,故称“虚则太阴”。

食滞胃脘

[编辑]

指饮食不节,滞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现上腹胀痛,嗳腐,呕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多见于消化不良,胃炎等。

水不化气

[编辑]

是指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的病理。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过程与肺、脾、肾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阳虚则不能维持正常升清降浊的气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蒸发敷布而出现水肿。

水寒射肺

[编辑]

指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水逆

[编辑]

指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病变。

水气凌心

[编辑]

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时,当水气上逆,停聚胸隔阻碍心阳,可使心阳不脉、“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

思则气结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结,指脾气郁结。忧思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欲不脉,腹胀便溏等症状。

痰火扰心

[编辑]

指痰火上扰心神,引起神志错乱的病变。如神志失常,言语错乱,甚至狂躁妄动,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痰迷心窍(心蒙心包)

[编辑]

也称“痰阻心窍”。主要症状有意识模糊,喉有痰声,胸闷,甚则昏迷不醒,苔白腻,脉滑。多见于中风昏迷及癫痫等。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亦常见。

痰热阻肺

[编辑]

指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鸣,胸胀满闷,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大都由于外邪犯肺之后,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痰与热结,壅阻肺络所致。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梁等疾患。

痰湿阻肺

[编辑]

指痰湿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肺为贮痰之器,牌为生痰之源,如脾阳虚,运化失职,不但不能把精气上输于肺,反而聚湿成痰,影响于肺。主要症状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稍为活动则咳嗽加剧,气喘,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等。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

痰阻肺络

[编辑]

指肺脏受邪之后,失去输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现痰盛气逆,喘咳等症。临床上分为“痰热阻肺”和“痰湿阻肺”,各详该条。

脱气

[编辑]

脱,耗损之意。泛指正气耗散或虚脱的证候。指虚劳病出现行动则气喘、手足冰冷、食不消化、腹胀、大便溏泄、脉沉小而迟等阳气虚弱的证候(《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冶》)。

脱阳

[编辑]

脱,耗损之意。指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指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耗伤,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状。可见于某些久病大虚的病人、慢性肾炎出现尿毒症等。指男子因性交后出现虚脱的症状,俗也称作脱阳。

脱阴

[编辑]

脱,耗损之意。指真阴损耗而致突然视力严重减弱的病变(《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腑的真阴耗损,往往可使视力减弱,特别是肝肾二脏的耗损,因肾主藏精,肝开窍于目,肝肾亏损,则视物不明或夜盲,可见于急性热病后期,慢性发热,营养不良及产后体弱等患者。

亡血家

[编辑]

指平素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性疾病的病人。张仲景《伤寒论》认为;这一类病人体内阴津本已亏损,所以不可发汗,若发汗就会引起病人发生怕冷寒战的病象。

卫气同病

[编辑]

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机。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卫营同病

[编辑]

即“营分证”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病机。

胃寒

[编辑]

指胃阳虚,胃有寒气。主要症状有呕吐清水或冷涎,口淡喜热饮,舌苔白润等。

胃火上升

[编辑]

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胃气不和

[编辑]

或称“胃不和”。指胃阴不足,邪热扰胃;或食滞胃中,影响胃气的降纳,出现厌食,泛恶,不寐,大便失调等症状。

胃气不降(胃失和降)

[编辑]

胃气以通降为顺,如因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湿阻滞等原因,均可导致胃失和降,甚则“胃气上逆”。主要症状有不思饮食,胃部胀满,嗳气,呃逆,或胃脘疼痛,呕吐等。

胃气虚

[编辑]

指胃的受纳和消化水谷功能虚弱。主要症状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甚则食入反吐,大便稀烂,唇舌淡白等。

胃热(胃中热)

[编辑]

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

[编辑]

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

[编辑]

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虚

[编辑]

泛指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而言。参见“胃气虚”、“胃阴虚”条。

胃阴虚(胃阴不足)

[编辑]

指胃的阴液不足。多由胃火炽盛,脾胃湿热,或热性病热盛伤津,均可损耗胃的阴液,引起胃阴虚。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饮食减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舌中心绛干,脉细数等。多见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糖尿病,以及热性病恢复期。

温邪犯肺

[编辑]

指温热之邪侵犯肺经。风温病邪,多从口鼻侵入,初起部见肺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口渴,或见咽喉焮红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多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

温邪上受

[编辑]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的感受途径,更重要的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舌苔薄白等卫分症状。

喜则气缓

[编辑]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舒畅,气机通利。但过喜时反使人精神涣散,心气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等病症。

下汲肾阴

[编辑]

汲,吸引之意。指心火过亢,吸引命火妄动,以致耗损肾阴,性机能亢奋,出现遗精,早泄,虚烦失眠等。

下厥上冒

[编辑]

通常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但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明、腹胁胀满等症状。

下损及上

[编辑]

指虚损病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的病变。如首先出现肾脏虚损的证侯,久延不愈,导致肺胰虚损,称为下损及上。前人有一损肾(遗精、经闭)、二损肝(胁痛)、三损脾(胀、泻)、四损心(惊悸、不寐)、五损肺(喘咳)的说法,指出自下而上的传变,故称。

下陷

[编辑]

一般是指气虚下陷而言。参见“中气下陷”条。

相火妄动

[编辑]

一般多指肝、肾的相火,因失却肾阴滋养而妄动。临床表现,属于肝火上炎的,可见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睡眠多梦,面觉烘热等症;属于肾的虚火内灼的,可见五心烦热,头目眩晕,腰背胫跟酸痛,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

小肠实热

[编辑]

指邪热蕴于小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心烦,耳鸣,咽痛、口疮,小便赤涩、排尿刺痛或尿血、腹胀,苔黄,脉滑数。多见于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小肠虚寒

[编辑]

指寒邪伤于小肠或小肠功能低下的病变,临床表现多兼见脾虚证候,如小腹时常隐痛,痛时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利,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邪留三焦

[编辑]

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下见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谢障碍,出现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症。

邪气盛则实

[编辑]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实证所下的定义。邪气,指致病因素。当病邪有余而人体正气充足,机能代谢活动增强以抵抗病邪,故表现为亢盛的实证。如痰滞、食积、瘀血,水湿等,都是邪气有余;壮热,烦燥、狂乱,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都是机能亢盛的表现,均属实证。

心火内炽

[编辑]

也叫“心火内焚”。焚和炽,都是形容火热过盛。心属火、由于心经本脏的火过盛而出现的病变,故称。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怔忡不安,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等。

心火上炎

[编辑]

指心脏本经的虚火上升。主要症状有舌生疮、心烦、失眠等。

心脾两虚

[编辑]

即心脾两脏俱虚。主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面黄、苔白、脉细。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心气不宁

[编辑]

指心气出现不安宁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心悸、怔忡;一是心神不安。可伴有心烦不寐.脉搏不整等兼证。病因多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但也有由于邪气影响而致,如“痰火扰心”、“水气凌心”或肝火旺、肝胆气虚等。

心气不收

[编辑]

指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心有藏精神、主汗液的功能。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则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怔忡、自汗多汗或动则汗出等症状。

心气盛(心阳盛)

[编辑]

主要是指精神力面的病理变化。心气盛则心火炽,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心烦失眠,梦中发笑等。如火盛的程度较严重,则出现烦燥、发狂,一般称之为心阳盛。

心气虚

[编辑]

即“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心热

[编辑]

指心火亢盛所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面赤,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小便赤,或谵语如狂,或吐血、衄血等。

心肾不交

[编辑]

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变。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励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心虚

[编辑]

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短气、健忘、易惊、心中苦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或自汗、盗汗等。

心虚胆怯

[编辑]

指心中空虚,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气衰弱所致。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可见于某些虚弱证、贫血、神经官能症等。

心血虚

[编辑]

即“心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某些虚弱患者。

心阳虚

[编辑]

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室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心移热于小肠

[编辑]

指心火影响于小肠的病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旺盛,会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如进而影响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时,即见小便短赤或刺痛、尿血等症状,称为心移热于小肠。

心阴虚

[编辑]

即“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心烦、怔忡、失眠;低热、盗汗、颧红、口干、脉细数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

心营过耗

[编辑]

指心阴损耗太过。心主血,营是血中之气,即血脉里流动着的营养物质。患热性病因久热伤阴或虚损内伤,而虚火亢盛,消耗血液里的营养物质过多,体质虚弱,出现夜热,心烦,易汗,舌降,脉细数等症状时,称为心营过耗。

虚风内动

[编辑]

病变过程中,由于津液亏损,液少血枯、失血、血不养筋,或肝肾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阳上亢等,均可引动肝风,出现眩晕,缓弱的抽搐、震颤整症,称为“虚风内动”。本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大出血或久病伤阴,肝肾亏损者。其中,因于贫血、失血引起的,叫“血虚生风”,因于阴液亏损引起的,叫“液燥生风”。

虚火上炎

[编辑]

指由于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虚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现有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脉细数,或目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虚阳上浮(孤阳上越,虚阳不敛)

[编辑]

与“格阳”、“戊阳”的病理,证侯基本相同。都是由于肾阳衰微,阴盛于下,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故又称孤阳上越,或虚阳不敛。不敛,浮越而不敛藏之意。参见“阴盛格阳”、“戴阳”等条。

虚冢

[编辑]

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

血不归经

[编辑]

血证病机之一。又叫“血不循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血分热毒

[编辑]

温病热入血分,出现高热,神志昏乱,皮肤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色深绛,脉细数等。外科皮肤疮疡,出现红肿疼痛,舌质红绛,或伴有高热,神志昏乱等。

血分瘀热

[编辑]

指郁结在血分的热。瘀血滞留而引起的发热。参见“瘀热”、“瘀热在里”条。

血随气陷

[编辑]

多指气虚下陷而致子宫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随气行,气陷则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脉虚数或沉细无力等。

血脱气脱(气随血脱)

[编辑]

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的病理。气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脱,是指出血过多。出血过多使气失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气虚欲脱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血虚

[编辑]

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证型。详见有关各条。

阳结

[编辑]

即“热结”。指邪热入胃,大便燥结的阳明腑实证。

阳络伤则血外溢

[编辑]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出血等。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上部出血,多认为是阳络损伤所致。

阳胜则热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气偏胜,机能亢盛时,就会产生热性的病变。亦即“阳盛则外热”。

阳盛

[编辑]

阳热亢盛之意。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机能亦较亢盛。《素问.调经论》所说的“阳盛则外热”,即指感受外邪之后,引起阳气相抗,正邪相搏出现发热的症状。

阳盛格阴

[编辑]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病理变化。病的本质属热,因热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的症状。但患者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都是阳热盛的证候。

阳盛阴伤

[编辑]

与阳胜则阴病同义。这里是指热病伤阴而言。凡阳热过盛的病症,阴津必受耗伤,临床上热邪初盛气分,宜甘寒生津,清解热邪,热退则阴自复;如热结肠胃,腹痛便秘,宜泻下泄热,所谓“急下存阴”;若阴液已伤,则宜养阴清热。总之,对于高热病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阴津的耗损。前人治疗热性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阳虚发热

[编辑]

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

阳虚水肿

[编辑]

是指慢性水肿的病理而言。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如脾肾阳虚,水液运化与排泄功能减弱,则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形成水肿。证见全身浮肿,尤其腰以下更明显,小便短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沈细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治宜温阳行水。

阳虚阴盛

[编辑]

阳虚,指肾阳虚。阴盛,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怕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沈微等。

阳虚则外寒

[编辑]

语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发生外寒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

阴火

[编辑]

指肝肾的虚火。见“阴虚火旺”条。

阴竭阳脱

[编辑]

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即“阴阳离决”。临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泻、高热等出现严重“亡阴”症状时,即表示阴气衰竭,阳气随时有外脱的危险;内伤杂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这些情况,急当回阳救阴以固脱。

阴络伤则血内溢

[编辑]

阴络,指下部、属里的络脉。血内溢,指大便下血。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大便出血,多认为是损伤阴络所致。

阴胜则寒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盛

[编辑]

阴寒过盛之意。一般表现为机能衰退。《素问。调经论》所说“阴盛则内寒”,即指机能衰退所出现的“内寒”证。

阴盛格阳

[编辑]

指体内阴寒过盛,把阳气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或简称“格阳”。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寒到了极点,阴盛于内,反而肌表出现浮热(稍按则不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喝汤水不多,或索水而又不想喝;手足躁动,但神态安静;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

阴盛阳衰

[编辑]

与阳虚阴盛病状大抵相同,但病机有别。一是因阳虚而致寒盛,一是因阴寒内盛而致阳气衰弱,两者常互为因果。临床上阴盛阳衰多因水湿伤阳或过服寒凉药物所引起。

阴虚发热(阴虚则内热)

[编辑]

指体内阴液损耗过度所出现的内热。即《素问.调经论》所谓“阴虚则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病状。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肺燥

[编辑]

指肺燥之由于阴虚所致者。肺为娇脏,怕受火灼,如肺肾阴虚,内热虚火灼伤于肺,则肺燥而阴更虚。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嘶哑,舌嫩红苔少,脉细数等。可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白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阴虚火旺

[编辑]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咳血等。参见“阴虚阳亢”,“水亏火旺”,“命门火旺”等条。

阴虚阳浮

[编辑]

指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阳亢

[编辑]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互相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如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迫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阴阳两虚

[编辑]

即阴阳俱虚。多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出现阴虚与阳虚的证候同时并见的病理现象。参见“阴虚”、“阳虚”条。

饮家

[编辑]

指平素患有水饮病的患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水饮患者的证候是患者感到口渴,在饮水后又出现呕吐,认为这是水饮停留在心下(指胃脘)。

营气不从

[编辑]

指血脉里面的营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营气的运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痈肿。

营卫不和

[编辑]

语出《伤寒论》。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液的物贸基础。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时自汗的,应在未发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瘀热

[编辑]

指热与痰湿互结,郁积于里的热证;指体内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

瘀热在里

[编辑]

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里,有两种情况: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又因小便小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里,湿热郁蒸,久则发为黄胆;指体内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热。

燥结

[编辑]

指病邪化热后,邪热结于胃肠,胃肠津液受伤的病理。主要症状有身热或午后潮热、腹胀痛、便闭、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

燥气伤肺

[编辑]

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肺津,出现干咳无痰,或咯痰带血,咽喉疼痛,胸胁痛等燥气证候。临床上分为温燥和凉燥。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参见“温燥”,“凉燥”条。

燥胜则干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鼻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等伤津症状。

正邪相争

[编辑]

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之意。就广义的来说,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就狭义的来说,指外感发热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理。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因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不下,故寒热交替出现。

正虚邪实

[编辑]

正虚,指正气虚弱,邪实,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全语指因邪气过盛,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见于热性病者,如阳明腑实证因日久失下,除见潮热,谵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等邪气盛的症状外,又见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两眼直视等正气不能支持的危象。见于内伤杂病者,如膨胀积聚日久,身体消瘦,心悸气短,大便溏泄,食欲减退,都是正虚邪实的表现。

中气不足

[编辑]

中气指中焦脾胃之气。中气不足即脾胃虚弱。因脾胃虚弱而引起功能衰退,运化无力,不能上输精气。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易胀,面色淡白,眩晕倦怠,气虚乏力,胃痛喜按,大便稀烂等。

中气下陷(气虚下陷)

[编辑]

又称“脾气下陷”。是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沥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中阳不振

[编辑]

指中焦脾胃阳气虚弱,消化机能不振。主要症状有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面色萎黄,唇淡等。多见于慢性消化不变,慢性痢疾等病。

壮火食气

[编辑]

人体中内养脏腑,外充肌肤的阳气,是生理上的火,称为“少火”;若阳气过亢,火热内生,则成病理上的“火”,称为“壮火”。这种亢盛的火,能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气,叫壮火食气。食,腐蚀或损耗之意。

诊法

[编辑]

四诊

[编辑]

跖跛

[编辑]

跖,足底(通“跖”)。跛,跛行。指因足底的病变而跛行。《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说明本症可因风寒湿等邪气所犯而致。

八片锦

[编辑]

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熟,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府积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去蛇形、来蛇形、弓形等。但现今临床较少应用,有待探讨。

白霉苔

[编辑]

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多因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一般先见于舌根部,后则满舌,甚而满口,病属严重。

白如枯骨

[编辑]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肺的真脏色。形容苍白而枯槁不泽的病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如严重的失血、贫血及呼吸衰竭等。参见“真脏色”条。

白苔

[编辑]

舌苔白色。正常的舌苔也呈白色,但薄白而净,乃由胃气所生。病理上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亦主表证。若苔薄白而滑,多因内有寒,或外感风寒;若苔薄白而干,多因津液不足;如见于外感病,多为外邪开始化热伤津。若苔厚白而滑,多由湿浊内盛;如兼有表证,是外寒引动内湿。若苔厚白而干,为热伤津液而湿浊不化。若苔白滑粘腻,多属内有痰饮、湿浊。

辨络脉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脉气血的病变。如痛证见青色,多因气滞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属慢性的寒证痛证;若皮肤灼热而色黄赤,多见于湿热引起的痈肿;若皮冷而色淡白,多因气虚血少。诊察掌大鱼际的络脉,有助于判所胃气状况。如《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顽固的痹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寒热错杂的病);其青短者,少气也(气虚)。”此外对幼儿“诊指纹”及耳后络脉,也属这个范围。辨络脉必须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并注意区别于它的生理变化。

病脉

[编辑]

指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的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例如同是洪数的脉,对于正在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来说,乃是反应当时的生理状态,否则,即属病脉。

病色

[编辑]

指疾病反映在色泽上的变化,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病色有善恶之分,不论出现何种颜色,皆以明润含蓄为佳,称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较轻或预后较好;若颜色显露枯槁不泽,称为“恶色”,一般表示病情较里,预后不良。参见“色诊”、“五色主病”各条。

病色相克

[编辑]

根据脏俯生克关系来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根撩五行学说,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一般都属逆证。例如麻疹一类血热的病(属火)而见白色(属金),根据火克金的关系,称为“病克色”,说明病情可能加重;又如肺结核病(肺属金)而见两额潮红色(属火),同上理,而称为“色克病”,亦常表示病倩加重。这些只能作临床辨证的参考,不能视为必然。

剥苔

[编辑]

舌苔剥落。若苔长期剥蚀如地图状,多属虫积。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如剥,变为无苔的光绛舌,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

布指

[编辑]

切脉时,医者手指布置的方法。通常不论用左手或右手,均应以中指端正对病者“寸口”脉的关部,继而食指端按于寸部,无名指端按于尺部。并据病者的体长,相应调整三指的间距,病者身材高大,指距就稍宽些,反之,则稍密一些。

参伍不调

[编辑]

指脉搏跳动节律不调,往来艰涩。

操纵

[编辑]

操持脉搏运用指力的方法。通常先宜轻指力,继而重指力,或轻重指力反复交替,以领会不同的脉象。

察目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察目的神气,有助于了解内脏精气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视物不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察目亦当注意其色泽的变化。参见“五色主病”条。

长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波动的幅度长,过于本位,应指有盈余之感。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盛的健康脉象;若长而弦硬,按之有牵绳感,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证,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风动等。

沉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病在里。沉而有力是里实,沉而无力是里虚。

迟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迟慢,医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不够四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多属寒证,但也可因阳气被实邪阻滞而致。此外,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搏多迟缓有力,不属病脉。

齿痕舌

[编辑]

舌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因舌胖,即舌体较正常者稍肥大而受齿缘所压而致,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龈结瓣

[编辑]

齿龈红肿如瓣状。多伴有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臭秽气味。属热毒内攻,胃火炽盛。

齿燥

[编辑]

牙齿干燥不润。通常以前板齿(门牙)为准。新病而齿燥,伴有垢秽、口臭等,多属于胃火盛,津液大伤。久病齿燥如枯骨样,多脏肾阴严重亏耗,病多危重。

赤如衃血

[编辑]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心的真脏色。衃血,即凝积的死血。形容紫黑枯槁的病色,可见于心血瘀阻、胃气衰败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参见“真脏色”条。

初持,久持

[编辑]

指脉诊切按时间相对的短暂或持久。一般来说,切按一分钟左右便可以了,但有些脉象如间歇脉(促、结、代)常须按3-5分钟才能诊察清楚。此外,又如有些病人因不习惯应诊的环境而影响脉气,初持易有假象,久持每可矫正。

春弦

[编辑]

指正常脉象在春季的变化。弦,形容脉势有如弦线弹动,表示脉气的流畅而坚挺。春天阳气上升,生发机能较旺,故脉象也表现出弦象。

春应中规

[编辑]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规”,古代校正圆形的工具。春应中规,是用圆形来比喻春季脉象相应地圆滑流畅一些。

唇焦

[编辑]

口唇焦干,多属脾胃实热,或见于“秋燥”,或热病伤津的“内燥”证。

唇裂

[编辑]

口唇干燥皲裂。见于外感燥气或热病伤津等。

唇肿

[编辑]

口唇肿胀。多见于脾胃积热或食物中毒等。

唇紫

[编辑]

唇色紫暗或紫红属热,多见于血分热盛或血瘀证。青紫属寒(与紫绀同义),多见于寒邪壅盛、心血瘀阻、缺氧或急性中毒等。

从外测内

[编辑]

意即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道理,从反映于外表的各种症状或绨征,测知人体内部发生的病变。

促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多见于阳热亢盛而兼有气滞、血瘀、停痰、食积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寸、关、尺

[编辑]

“寸口”脉分成三部的名称,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动,分别称为“寸脉”,“关脉”、“尺脉”。关于三部脉候脏腑的问题,历代论说颇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以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为代表: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诊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四诊结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既不能单凭脉诊,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

寸口

[编辑]

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或“脉口”。按脏腑经络学说的观点,寸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肺主气而朝百脉,肺的经脉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脏腑气血营养的来源,所以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可从寸口脉上体现出来。

错语

[编辑]

病态下患者神智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的症状。多由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

大骨枯槁

[编辑]

大骨,支持躯干和四肢的主要骨骼;枯槁,即枯萎或干竭。描述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因极度消瘦,而肌肉瘦削,全身骨骼关节显露;又因气血亏损,骨髓不充,骨骼有如枯萎而不能支撑躯体,类于恶病质的情况。

大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多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

大肉陷下

[编辑]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大肉,泛指身体较大的,显露的肌肉或肌肉群;陷下,因消瘦而低陷。是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消瘦情况,类于恶病质的情况。

代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主脏气衰微,多见于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此外,惊恐、跌仆重症及个别孕妇亦可能出现代脉。

单按、总按

[编辑]

切脉时用不同的手指候测脉象的方法。用一个手指按某一部的脉象称为单按,如诊寸部脉,用食指按之,其他两指微微提起。食、中和无名三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脉,称为总按。常配合而用。

弹石脉

[编辑]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沉实,有如用指弹石的感觉。

得神

[编辑]

即有神气。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审察神的存亡是判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内容。例如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言语清晰、面色润泽、气息平顺等,可称为得神。得神者虽有疾病较易治疗,预后亦较良好,故有“得神者昌”(《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因此,不应把得神的含义局限地理解为精神正常。

跌阳脉

[编辑]

又名“冲阳脉”。古代三部九候遍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的经脉,用于侯脾胃。该脉位于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解溪穴)前一寸五分的胫前动脉搏动处。

冬石

[编辑]

指正常脉象在冬季的变化。“石”,沉重之意。冬寒时,阳气潜藏,皮肤紧束,故脉象相应地沉紧一些,以重指力切按,则脉体应指亦较有力。

冬应中权

[编辑]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权”,古代计重的器具。冬应中权,是指冬季的脉象有如权具之下垂,相应地沉伏一些。

动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滑数有力,应指跳突如豆,但搏动的部位较狭小,节律不够均匀。见于惊恐及疼痛的病症,亦可见于孕妇。全身经脉搏动应手之处。

独语

[编辑]

患者清醒的情况下,喃喃哺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反而话止的症状。属虚证。多由心气虚、精不养神所致。见于癔病、老年性精神病等。

短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波动的幅度短,不及本位,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两头有不足之感。主气病。短而有力为气郁、气滞;短而无力为肺气虚,中气不足。

对待

[编辑]

将种类繁多的脉象,按其相对的性质进行执简驭繁的归类方法。如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八脉作为辨脉的纲领,以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顺逆。其中,浮和沉、迟和数、大和小、滑和涩、虚和实等,均为相对待的。

二十八脉

[编辑]

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通常指的是: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指的是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左右对称,共二十四条,加上任脉、督脉各一,以及左右的𫏋脉,共计二十八条。

反关脉

[编辑]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位。由于生理位置的特异,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在寸口的背面,这种特异的脉位,称为反关脉。它可用时见于两手或独见于一手。

伏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隐伏,重按着骨始得。可见于“厥证”、剧痛或邪气内闭的病症。

浮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浮取即得,重按反觉减弱。主病在表,浮而有力是表实,浮而无力是表虚。多见于感冒和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此外,某些久病阳气虚损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

釜沸脉

[编辑]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浮数之极,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无根脚。

腐苔

[编辑]

舌苔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松而厚,可以拭去。多见于宿食化腐,但患者胃气末伤。

革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弦大,按之则空,见于亡血失精的证候。

格阳关阴

[编辑]

因阴阳失调而致的一种极度充盈的脉象。人迎脉(两侧颈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为“格阳”,是由于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经格拒,失去彼此协调的结果。寸口脉(两侧桡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为“关阴”,是气血盈溢于三阴经,与三阳经隔绝,失去彼此协调的结果。当上述两种脉同时出现,则为格阳关阴,属病变严重。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囗....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上下不通的病症。参见“关格”条。

观神色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表现,从精神、神识、表情,以及面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反映出来。色是色泽,主要指面部色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是神的表现,因此,察色是观神的不可分割的一都分。神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气血旺盛,则色具神采,明润光泽,反之,则神夭色败,枯萎不荣。故观神色是了解正气盛衰的方法之一。参见“色诊”及“得神”、“失神”各条。

光剥舌

[编辑]

舌原有苔而突然消失,如剥脱样。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

黑如炱

[编辑]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肾的真脏色。炱,即灰烬。形容灰黑枯槁的病色,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败,如某些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的疾患等。参见“真脏色”条。

黑苔

[编辑]

舌苔灰黑,主里病,病情一般较重。若苔灰黑而滑润,舌质淡白的,是阳虚内寒或寒湿内伏;若苔灰黑而干;舌质红绛的,是热极伤阴。又据近代研究,阿狄森氏病也可见黑苔。

洪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多属热邪亢盛若“虚劳”、失血和泄泻等病见此脉,说明病势仍在发展。

喉中水鸡声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形容哮喘病的痰鸣声连连不绝如水鸡声样。此症多属内有痰饮,外有寒邪而发生的寒饮喘咳症。

滑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此外,健康人也可见滑利脉象。

缓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有正常和病态之分,若脉来和缓均匀,为正常人的脉象;若脉来迟缓松懈为病脉,常见于湿邪致病及脾胃虚弱。

黄如枳实

[编辑]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脾的真脏色。形容枯黄失泽的病色,见于久病脾气将绝,胃气衰败。参见“真脏色”条。

黄苔

[编辑]

舌苔黄色,主热证,热邪在里。若苔薄黄而滑,主湿热;外感病出现此苔,衰示外邪化热入里,但津液未伤。若苔薄黄而干,表示热邪已伤津。若苔厚黄而滑,多由于胃肠湿热滞积。若厚黄而干,多属积热伤津。若苔黄而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若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多属脾虚而湿。若苔黄白相兼,仍属湿热,或外感风寒化热入里。

灰苔

[编辑]

舌苔灰白,多见于湿浊内困。

疾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异常急速,医生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达七、八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达120·140次)。多因阳热极盛、阴气欲竭所致。见于热性病热邪极盛的阶段或如严重的结核病、心肌炎等。此外,孕妇临产时亦可见此脉象。

结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常见于寒凝气滞及疝气、症瘕积聚或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

解索脉

[编辑]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忽疏忽密,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

紧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紧张有力,应指绷急,如转绳索。常见于寒邪外束或里寒独盛,寒邪挟宿食,出现腹痛、关节疼痛等症。

久持索然

[编辑]

脉诊中的一种较特殊的现象。指切脉时,经久按之后,脉很难摸到;或者初按时指下浮大,久按反而难于捉摸。这种情况,不论新病久病,有热无热,均属正气大虚。

举、按、寻

[编辑]

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轻指力而浮取的称举,重指力而沉取的称按,有时需改变指力或移动手指寻找才能获得较明显感觉的,称为寻。

举按、推寻

[编辑]

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用轻重不同的指力上下候测,称为举按;移动指位,左右寻找,称为推寻。两者配合,用以摸清脉象的宽狭、厚薄和曲直等情况。

芤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芤,即葱。脉来浮大而软,按之中空如捻葱管。多见于大失血后。

口不仁

[编辑]

口舌麻痹,味觉减退的症状。可见于中风或脾胃积滞等病。或因口服乌头等一类药物过量,也可出现短暂的口舌麻痹。

口中和

[编辑]

口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表示胃气正常,或津液充足。

狂言

[编辑]

病态下言语粗鲁狂妄,失却理智控制的病症。多由心火炽盛所玫,属实证。见于癫狂病等。

揆度奇恒

[编辑]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等篇。揆度,揣测或估量;奇,指特殊的;,恒,指通常的。是指诊断中要善于观察一般的规律和特殊的变化,才能正确地判断病情。一说揆度与奇恒指《内经》引用的两部古医书名。

牢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实大弦长,浮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牢不移。多见于阴寒积聚的病症,如症瘕、痞块、疝气等。

老黄苔

[编辑]

舌苔深黄而粗糙。多见于胃肠热结,津液受伤。

离经脉

[编辑]

指某些过快或过慢的脉。《难经》把脉搏与正常呼吸比率多于六(相当于每分钟超过108次)及少于二(相当于每分钟不足36次的称“离经脉”。孕妇分娩期间脉搏加速,亦称离经脉。

六变

[编辑]

指急、缓、大、小、滑,涩六种脉象的病理变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病之六变者,....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这里六者均指脉搏的形象,并非指快慢。急,即弦紧,多见于外感寒邪;缓,脉波纵缓而长,主气盛或实热;大,即浮大,主阳盛阴虚,故说多气少血;小,即细脉,主气血俱虚;滑,即流畅滑利,属阳气旺盛的健康脉象,亦见于热病;涩,脉来艰涩,主血瘀,因气虚不运,或寒邪阻滞气血所致。指“八纲”中的表、里、虚.实、寒、热。

六阳脉

[编辑]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象。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洪大,但无病态,故不属病理性脉象。

六阴脉

[编辑]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象。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细弱,但无病态,故不属病理性脉象。

麻促脉

[编辑]

十怪脉的一种。脉搏急促而零乱。

脉暴出

[编辑]

原为微细欲绝之脉,一旦骤然暴露,此为“阴阳离决”的现象,见于病情危重之际。

脉合四时

[编辑]

脉象随着四时气候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或称“脉应四时”。人体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改变。同时,身体各部脉搏也有一些变化,春夏颈动脉的人迎脉稍强些,寸口脉稍弱些;秋冬人迎脉稍弱些,寸口脉稍强些。因此,诊脉时应当把这两方面正常范围内的变化结合四时气候加以考虑,但后者在诊断上现已较少应用。

脉静

[编辑]

脉搏和缓平静,是与“脉躁”相对而言的。表示疾病好转或不会恶化。例如患者虽然有“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但脉搏仍然和缓平静,不见弦数,说明病邪轻,不会深入发展。

脉逆四时

[编辑]

由于身体不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因而出现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理现象。它的表现通常指两方面:四时脉象的太过、不及和相反,如春夏脉不稍见浮洪而反沉涩,秋冬脉不稍见沉实而反浮洪等。身体各部脉搏的变化失常,如春夏人迎脉应当有余而反不足,寸口脉应当不足而反有余;秋冬人迎脉应当不足而反有余,寸口脉应当有余而反不足等。但这一变化在诊断上现已较少顾及应用。

脉无胃气

[编辑]

脉象失去从容和缓及正常的节律,表现出弦劲绷急、坚硬搏手或虚浮无力、杂乱不匀等,表示胃气将绝,五脏真气败露,生命重危。如肝脏真气败露时,脉弦劲如按于刀锋上.称为“但弦无胃”。又如脾脏真气败露时,脉的间歇如屋漏水点滴而下,良久一次,称为“但代无胃”。这些都属真脏脉,参见“真脏脉”条。

脉象

[编辑]

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和波动的幅度等。根据这些征象分出的脉象有数十种之多,较常用的有“二十八脉”。临床上往往见到两种以上脉象的综合,如浮数、沉细而迟等。脉象虽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必须结合其他诊法,全面分析。

脉象主病

[编辑]

指某种脉象主要所见的病证。如浮脉主表证,数脉主热病,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或妊娠等。

脉悬绝

[编辑]

指与正常脉相差悬殊的脉象。如此正常脉快三、四倍,或只及正常脉的一半或更少,都是称脉悬绝。主病重。

脉阴阳俱浮

[编辑]

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俱现浮象。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脉俱浮,即浮洪脉。见于风温病外热已盛,而误用辛温发汗,津液受伤,致使热邪内外充斥。

脉阴阳俱紧

[编辑]

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脉俱现紧象。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脉俱紧,即浮紧之脉。见于外感寒邪,腠理密而无汗,表气闭而不宣,是表实的见证。

脉躁

[编辑]

指患病过程中,脉象变得比原来急数躁动。一般表示邪气内传,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脉诊

[编辑]

脉象诊察的方法。又称“切脉”、“按脉”或“持脉”。检查者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切按被检查者桡动脉的寸口部,探查脉象的变化。

脉症合参

[编辑]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证一致为顺,脉证相反为逆。例如外感证(阳证)见浮脉(阳脉)、脾虚证(阴证)见缓弱的脉(阴脉)等,就是脉证一致,它们的辨证论治也较简单,预后也较好。但当外感证见细脉(阴脉);就是脉证相逆,说明表实里虚,是邪盛而正气不足,病理上错综复杂,预后也相对差些。在脉证相逆,病理变化复杂的情况下,辨证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确定治疗上的标本缓急,故临床上常有“舍证从脉”和“舍脉从证”的情况。

毛折

[编辑]

指毛发枯搞,稀疏折断的情况。多因久病精气将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

面尘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指面色灰暗如蒙上灰尘。有实证和虚证。实证多因燥邪所伤或伏邪内郁,常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虚证多因久病肝肾阴虚,常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酸、遗精等症状。

面垢

[编辑]

乍看时脸上似有污垢,但又不能洗净。见于外感暑邪或内有积滞等病症。

面色缘缘正赤

[编辑]

语出《伤寒论》。形容满脸通缸,有别于两颧丽艳的嫩红而言。见于急性热病,热邪成盛。

木舌

[编辑]

舌肿满口,坚硬不能转动。多因心火过盛,或心脾积热,火热上冲所致。

目下有卧蚕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冶》。形容眼脸浮肿,下睑如卧为蚕样,多见于肾炎病人。

腻苔

[编辑]

一层浑浊而光滑的粘液盖于舌面,不易拭去。多见于湿浊内困,或食积、痰饮内阻。

平脉

[编辑]

即正常的脉象,又称“常脉”。脉来有胃气,即和缓有力、从容有节、不快不慢、频率大约每次呼吸搏动四次(相当于每分钟撙动约72~75次),儿童较快,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平人

[编辑]

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健康和疾病是相对而言的,故诊法上可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脉搏和脉象等正常生理指征,进行对比作为判别病症的依据之一。

平息

[编辑]

正常的、平静的呼吸。诊法上,要求医者平静自己的呼吸,然后给病人诊脉。

七怪脉

[编辑]

指生命垂危时出现的七种异常脉象。即:“雀啄脉”、“屋漏脉”、“弹石脉”、“解索脉”、“鱼翔脉”、“虾游脉”和“釜沸脉”等,此外还有加上“偃刀脉”、“转豆脉”和“麻促脉”三种,合称为“十怪脉”。这些脉象都是反映脏气将绝、胃气枯竭的危重证候。

气由脏发

[编辑]

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来的各种机能活动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切诊

[编辑]

四诊之一。分脉诊及触诊两部分,这是运用指揣的触觉,在病者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脉诊常取病人腕关节后的桡动脉搏动处。参见“脉诊”各条。“触诊”是对病人的皮肤、胸腹及病痛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色块或其他异常的变化。

青如草兹

[编辑]

语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是肝的真脏色。草兹,即初生的青草,形容青草样青黑的病色,见于风邪极盛,胃气将绝的病,如小儿慢惊风及破伤风的持续痉挛状态等。参见“真脏色”条。

宗气泄

[编辑]

即宗气外泄,其表现为气喘,虚里穴(心尖搏动处)跳动太过,动而应衣等,多伴有痰瘀或心阳不足的见证。常见于心功能不全的疾病。

转豆脉

[编辑]

十怪脉的一种,又称为“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之状。

重舌

[编辑]

舌下静脉郁血而肿胀,如多生一小舌,或与舌体连贯成花状,伴有头项痛、发热等,日久可溃烂。可因心脾积热或酒后受风而发。

指目

[编辑]

是一种利用指尖切脉的方法。清.叶霖《脉说》:“医者之食指、中指、无名指爪甲不可留,必用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不啻睛之视物,妍媸立判”“指目”诊法通常是医者用一般切脉法不够满意时采用,利用触觉最灵敏的指尖切脉以进一步求得诊断印象,但须注意除去医者指尖毛细动脉搏动所可能造成的切脉误差。

郑声

[编辑]

患者在神智不清的状况下低声地断续续重复一些语句的症状,属虚证。见于疾病晚期心气内损、精神散乱的危重阶段。

正色

[编辑]

正常人的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的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态而变化,均不属病色。

诊指纹

[编辑]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诊指纹主要是观察它的颜色和充盈度,检察者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轻轻推动几次,使指纹更为显现,然后察看。正常指纹是红黄隐隐而鲜明,一般不超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病理情况下,指纹浮现,多属表证,沉着多属里证,色淡多属虚证、寒证;紫红多属热证,青紫可见于惊风、风寒、痛证、伤食、风痰等,黑色多属血瘀。有关指纹分节及伸延的问题,参见“透关射甲”条。近人认为,指纹的变化,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延,指纹的色泽,又与缺氧、贫血等病理变化有关。因此,指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变的性质和轻重。

诊虚里

[编辑]

切诊中,诊胸腹内容之一。虚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诊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虚;如果动而应衣为太过,是宗气外泄;若搏动特快,多为胸腹积热,邪气亢盛或正气衰,虚阳外脱;若跳动停止,则宗气已绝,病居危笃。

诊胸腹

[编辑]

切诊内容之一。切按病者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的性质等;也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包块)等一类病变的检查方法。

诊法

[编辑]

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环节,四诊是运用望、闻、间,切等方法搜集病情的客观指征,拂证是对这些指征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两者相互配合,作出正确的诊断。

诊尺肤

[编辑]

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诊察尺肤,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以测知病情。这一诊法现已少应用。

真脏色

[编辑]

指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色诊上,面部的色泽以明润而含蓄为佳。明润为有胃气,含蓄是脏精充足;反之,枯槁为无胃气,色泽显露为五脏精气衰竭。这种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五脏的精气已竭,五脏的真气外露,故称之为真脏色。它显示较严重的内脏疾病。如黄色,若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或如干枯的枳实,叫做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已衰败。可见于晚期肝硬化、肝癌、胰头癌,或某些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的疾病等。真脏色的出现,对于诊断某些严重的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不宜按五行配五色之说法套用。

真脏脉

[编辑]

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五脏的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该脏精气衰竭,胃气将绝,而各显现出特别的脉象,但均没有“胃、神、根”的脉气,尤其没有从容和缓之象。其中,肝的真脏脉弦硬劲急,脉体的紧张度很高,切按下去像触刀刃般绷紧;心的真脏脉坚硬而搏手;肺的真脏脉大而空虚;肾的真脏脉是搏手若转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般的坚实;脾的真脏脉是软弱无力,快慢不匀(《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脏脉的出现对诊断某些慢性病的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由于中西医对脏腑的概念有所不同,临症分析时,不宜生搬硬套。

谵语

[编辑]

患者在神智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的症状。多属实证。见于高热或温邪入于营血、“邪犯心包”等。

乍疏乍数

[编辑]

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序或时慢时快,属“怪脉”的脉形。见于气血即将消亡,病属垂危。

语望重浊

[编辑]

简称“声重”。形容声调因病理性影响而低沉重浊。多因外感风寒或湿浊困阻,使气道不畅而致,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混浊不清),是中气之湿也。”

鱼翔脉

[编辑]

七怪脉的一种。脉搏似有似无,如鱼翔之状。

阴绝

[编辑]

脉搏只现于尺部,而寸,关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阴绝”有阴气偏绝、隔绝的意思。

阴搏阳别

[编辑]

脉象的一种。阴指尺脉,阳指寸脉。尺脉搏动显着地滑于寸脉,称阴搏阳别。多见于妊娠。

移指

[编辑]

切脉时布指的方法之一。当寸、关、尺三部脉形有显着不同时,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移动指距,例如患者寸脉涩而尺脉滑,或前小后大,布指时可将布于寸脉的食指后移,以便完整地摸到尺部的脉形。

阳绝

[编辑]

脉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现,而关、尺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阳绝有阳只偏绝、隔绝的意思。

偃刀脉

[编辑]

十怪脉的一种。“偃刀”,即仰起的刀,口锐而背厚。形容脉象弦细而紧急,有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觉。

嗅气味

[编辑]

闻诊内容之一。检查者凭嗅觉分析病人和病室的气味以及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某些疾病,病人有特殊的气味。如身上有溃腐的肿瘤或疮疡,则有腐败的臭气;某些烈性传染病或肝、肾功能衰竭的病者,常有特殊的臭气。又如肺胃有热,则口气臭秽;胃有宿食,则口气酸臭;肺痈、肺坏疽,则痰液腥臭;阿米巴痢疾则大便恶臭;脂溢性及肠原性腹泻则大使腥臭;下部小肠梗阻,呕吐物可带粪臭味;子宫体或子宫颈癌,白带常带腥躁恶臭;体气(即“狐臭”)患者,则腋下散发出腥燥难闻的气味。

虚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浮大,软而无力,失于充盈,有空虚之感。主虚证,如气虚,血虚、失血、脱水等。

腥臭气

[编辑]

又称“腥燥气”。指病者的痰液或白带、粪便样分泌物或排泄物散发的一些燥而不大臭的特殊气味。参见“嗅气味”条。

斜飞脉

[编辑]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位。由于生理上的特异,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外侧,向合谷穴的方向伸延,故寸部不能触到脉博。这种脉位,称为斜飞脉,与“反关脉”类同。

弦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体挺直而长,如按在紧张的琴弦上,有弦劲之感。多见于高血压、肝胆疾病及痛证、风证、痰饮、疟疾等。

先别阴阳

[编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夏应中矩

[编辑]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矩”,古代校正方形的工具。夏应中矩,是用方正而盛的矩形来比喻夏季脉象相应地洪盛一些。

夏洪

[编辑]

又称“夏钩”。指正常脉象在夏季的变化。洪和钩,象征流量的洪大,形容脉势来盛去衰,脉波急升而缓降。因夏季阳气旺盛,故脉气也相应地洪大一些。

虾游脉

[编辑]

七怪脉的一种。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细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细如丝,但重按始终可以触到。见于血虚、阴津亏损或“阴损及阳”、血少气衰的病症。

息微

[编辑]

呼汲浅表、气息微弱的症状。由于阳虚气衰,肺气将绝所致。可见于呼吸衰竭。

息粗

[编辑]

呼汲气息粗糙的症状。多属实证,由风、热、痰、湿等邪壅塞肺气所致。见于气管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等。

五邪脉

[编辑]

指“五邪”致病所出现的脉象,古代用以说明五脏间的病理变化,今较少应用。例如:肝脉应弦细而长,若肝病出现浮涩而短的脉象,是肺乘肝,为贼邪脉,表示病情险恶;若肝病出现洪大而散的脉象,是心乘肝,为实邪脉,病可治;若肝病出现沉涩而滑的脉象,是肾乘肝,为虚邪脉,虽病易治;若肝病出现大和缓的脉象,是脾乘肝,为微邪脉,预后较好。

五色主病

[编辑]

五行学说中的五脏配五色。即: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黄色主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此五者均为一般情况下的病色,合称为五色主病,但其中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后世在临床实践中发展了五色主病的理论,较为切合实际。归纳为:青色主风病,寒病、痛证、惊风等;赤色主热病(包括虚热、实热);黄色主湿热,寒湿或血虚;白色主虚证,寒证;黑色主寒证、痛证及劳伤、血瘀等。

五色诊

[编辑]

属望诊的内容,即根据患者面部出现青、黄、赤、白、黑等色泽的变化而进行诊断辨证的方法。参见“五色主病”、“正色”、“病色”各条。

五色

[编辑]

指青、黄、赤、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它们的归类是:青属木属肝,黄属土属脾,赤属火属心,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宾际,与病史和脉证互参,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

五脉

[编辑]

指五脏的脉象。即: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浮,肾脉沉。一般来说,五脏功能正常,胃气充足,就呈和缓均匀的脉,而弦、洪、浮、沉都不明显。当某一脉单独出现时,表示该脏有病变,脉愈显露,病也愈重。

五决

[编辑]

《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意指诊察疾病时,可结合五脏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

屋漏脉

[编辑]

七怪脉的一种。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问诊

[编辑]

四诊之一。在病者主诉病情的同时,对病者或其陪诊者有目的地询问患者病痛所在、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治疗、既往病史、生活习惯,欣食爱好,以及家庭、生活经历等兴疾病的有关倩况,是全面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在询问病情方面,以“十问”为重点。

闻诊

[编辑]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四诊中的一个方面。

胃、神、根

[编辑]

正常脉象的三个条件。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是脉有胃气。神是脉来柔和有力。根,即根基,表现有二,一是沉取应指;二是寸、关、尺三部脉相应。胃、神、根都是健康的脉象所具备的,在病脉中,亦以它们的存在与否来判别疾病的吉凶。但在切脉的过程中,胃、神、根三者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割的,一般都以脉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柔和有力作为这三者总的表现,说明人体胃气尚充,正能胜邪。

微甚

[编辑]

“微”即微薄或仅有。“甚”即显着。用于说明性质同类的脉象,但有微和甚的差异。如浮脉,有微浮和甚浮的差异;又如正常人春季的脉象当微弦,若超过微弦的程度,则可能属于病脉。

微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细小而软,应指似有若无。由气血虚衰所致。多见于休克、虚脱、慢性虚弱病症等。

望诊

[编辑]

四诊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病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等的方法,对小儿还包括诊指纹。

望形态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体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从望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望齿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分,前者主要观察牙齿萌出、更换和脱落的情况,外露部分(牙冠、牙颈)的色泽.润湿度以及有无松动、蛀蚀、牙府和异常气味等变化;后者主要观察牙龈的形状、色泽和充盈度的变化,有无出血、血痂等。按照脏象学说,“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齿龈,因此,望齿主要是候肾和胃的病变。

脱神

[编辑]

指神气外脱,即“失神”。是生命垂危的表现。因精气消亡,神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脱肉破[月困]

[编辑]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月困],隆起的肌肉。王冰汪:“[月困]者肉之标,脾主肉,故肉如脱尽,胭如破败也。”是指内热炽盛脾的阴精亏损,出现肌肉干憋消瘦的症状。

吐弄舌

[编辑]

舌吐出口外,长而弛缓为“吐舌”;舌微伸出,旋即收口或伸出舔唇上下和口角左右,称为“弄舌”。吐弄舌见于热性病多属心脾实热;若舌色紫赤而吐弄,是热毒内攻心包的重证。小儿先天不足,大脑发育不全也可出现吐弄舌,但舌色淡白,多呈虚象。

透关射甲

[编辑]

看小儿指纹,把食指分成三节,食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称为“风关”,第二指节称为“气关”,第三指节称为“命关”。指纹显现在风关的,表示病较轻浅;伸延至气关的,病情较重;伸延至命关,病情更重。如果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射至指甲端,称为“透关射甲”,多属病势凶险、症情危重,但也不是绝对的,还须结合四诊全面分析。

痰包

[编辑]

生在舌下的一种病理性包块,表面光滑,质软,外表黄色,内含鸡蛋清样粘液,局邓可感麻木疼痛,肿大者可妨碍语言及饮食。由痰火流注而成。

太息

[编辑]

即深呼吸,但以呼气为主,在正常人的呼吸中,也有间歇的深呼吸。平时呼吸与脉博的此率约1:4,深呼吸时约1:5,这种比率的改变,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在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等引起。

苔润

[编辑]

舌苔湿润。若苔润泽而不腻不厚,为正常舌苔,属津液充足。若苔湿润而厚腻,多属湿病。

苔滑

[编辑]

舌苔湿润而光滑。苔薄白而滑,主内有寒湿。厚白而滑,主湿浊内盛,白滑粘腻,内有痰湿。若苔薄黄而滑,多属湿热;或外邪开始化热入里,而津液末伤。若苔黄厚而滑,属湿热重或痰热盛。

苔垢

[编辑]

舌苔上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四诊合参

[编辑]

辨证过程中,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病的标本缓急,正确指导治疗。参见“色脉合参”、“脉证合参”各条。

四诊

[编辑]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嘶嗄

[编辑]

即声音嘶哑的症状。见于风热犯肺、津液受损,或见于急、慢性咽喉炎症、声带创伤、“喉癣”、“喉岩”等症。(◎注:嗄音“煞”)

睡中呢哺

[编辑]

呢喃,象声词。指睡梦中的呓语,听来咬字不清,意思不明。多由心火、胆热或胃不和等所致。

数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急速,医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五次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实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去俱盛,轻按重按均应指有力。主实证,多见于实热内结、停痰食积等。

十问

[编辑]

问诊中,把询问病情的重点归纳为十条,称为“十问”。见于:《景岳全书》:“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后两句已包括了切诊、望诊和闻诊的内容);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两者内容大致相同,均可作临床问诊参考。

失音

[编辑]

说话时发不出声音的症状。又称“喑”(yin音)或“喑”,喑为暗的异体字。证有虚实之分: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伤于饮食、或妊娠末期气道受阻,多属实证,如喉头炎等,失音多突然发生,又称作“暴喑”;内伤肺肾,阴精亏损,致使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失音,多属虚证,如声带疾患、癔病等。

失神

[编辑]

即神呆丧失。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当生命机能严重障鷐,五筋精气衰败时,出现目睛昏暗、形羸色败,暴泻不止、喘息异常;或周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眼闭口开,手撤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有“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此外,望诊中的“真脏色”,脉诊中的“真脏脉”,亦是失神的表现。故不应把失神局限地理解为精神症状。

声如拽锯

[编辑]

形容喉中痰鸣。呼呎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的症状,可见于昏迷和一些喉头梗阻的疾病。

审苗窍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按照脏象学说:心的苗窍为舌,肺的苗窍为鼻,肝的苗窍为目,脾的苗窍为口唇,肾的苗窍为耳。因此,审察这些苗窍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病变。例如:心火炽盛则舌绛;肺气将绝可见鼻翼煽动;巩膜黄染如橘子色,见于肝胆湿热;口唇疹,多属脾胃湿热;耳鸣如蝉声,多见于肾气亏损。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织器官是密切联系的,故诊法上也不能机械地认为一脏审一窍。

神门脉

[编辑]

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脉动处。

伸舌

[编辑]

舌常伸出舔唇的症状,多见于脾胃“内燥”,津液不足的病症。又如舌觉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或心包经有痰热的实症。

舍证从脉

[编辑]

指在辨证过程中,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以脉象作为审定病机、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时,称为“舍证从脉”。较多用于一些慢性病病情复杂时。例如:大咯血的患者,血虽止但脉不呈细弱的虚象,而反现滑数,滑数之脉,主内有热邪,势必迫血妄行而再度出血,故症状好转只是暂时的现象,应据脉而确定泻火宁血的治则。

舍脉从证

[编辑]

指在辨证过程中,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以临床症状作为审定病机、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时,称为“舍脉从证”。较多用于一些急性病病情复杂时。例如:患者高热神昏,但脉濡缓,证属邪热内闭,由于病势急骤或被邪气阻遏,故脉象未能反映热邪内闭的本质因此当从临床表现,急用清营透热法。

舌肿

[编辑]

舌体肿胀而疼痛,甚则使喉头梗阻而窒息。多由心经火盛血壅而致。

舌质

[编辑]

又称“舌体”。舌诊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边侯肝胆,舌根部候肾,但也不宜拘执。舌质的望诊包括形状、色泽、动态和润湿度等。一般来说,脏腑的虚实、重点看舌质。近人认为:舌色变化与舌的血循环关系密切。贫血及组织水肿则色淡,充血或血管增生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色青紫。舌体胖嫩,多因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而致。若因水肿或肌张力降低,舌体增大或松弛,压在齿缘上,则舌边出现齿痕。舌燥是由唾液减少或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改变了唾液分泌的质和量,故舌常干。舌上裂纹是舌乳头融合而成,有人认为它兴舌粘膜萎缩有关。舌面光滑是因其粘膜上皮萎缩所致(《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诊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故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的说法。

舌胀大

[编辑]

舌体肿胀而增大。赤色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两经有热,舌赤肿满,甚至妨碍呼吸的,为血络热盛,气血壅滞;也有因食物中毒,而舌肿青紫晦暗;舌色紫暗而肿是酒毒上壅,心火上炎;舌肿而质淡,边有齿印,属脾虚而寒湿壅盛。

舌痿

[编辑]

舌软弱无力,不能自由伸缩转动。多因阴液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新病舌红干而痿,是热灼阴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久病舌白而痿,是气血俱虚。

舌歪

[编辑]

舌偏于一侧,伸出亦歪斜。多因“肝风内动”所致。见于中风等病。

舌苔

[编辑]

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推断病情,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深浅,津液的存亡,为辨证的依据之一。正常舌上均有白色薄苔,是由胃气所生。病理的舌苔,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影响所致。诊察舌苔,主要从颜色、津液、厚薄、形状和分布等方面的支化,并须结合舌质来分析,同时要注意由食物或药物染色造成的假象。近人认为正常舌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的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及唾液构成。舌苔敝厚可因病后食减,舌的机械摩擦减少,或因发热失水、唾液分泌减少等,影响舌的自洁作用,引起丝状乳头延长所致。舌苔由白变黄,多由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及含菌量增多所致,与炎症感染、发热及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苔色变黑多因丝状乳头增生更甚,出现黑棕色角化细胞以及黑色莓菌增殖所致。此时的病理改变多扩展到粘膜下层。高热脱水,炎症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等,都与黑苔的发生有关(《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上起瓣

[编辑]

舌苔隆起成瓣状。瓣多见黑色,亦有黄腻瓣或焦黄瓣,瓣少,病较轻,多则病重。多由脏腑实火熏蒸所致。可见于“湿温”、“瘟疫”等病。

舌强

[编辑]

即舌体强硬,浑动不灵。若兼有肢体瘫痪,口眼㖞斜等症,多属中风;若舌强硬,舌质红络,并有颈项强直、神昏谵语者,属温热病“热入心包”,热毒壅盛。

舌起芒刺

[编辑]

舌苔隆起如刺状。是热极的证象,苔色多焦黄或黑。热邪越盛,芒刺越多。根据芒刺所生部位,有助于区分病位,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积热。

舌胖

[编辑]

舌体胖大。一般舌形稍胖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的,多属脾虚;若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参见“舌肿”条;若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舌面如镜

[编辑]

舌面无苔,像去了膜的猪腰子样,光滑如镜。多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病症。

舌裂

[编辑]

即舌有裂纹,为伤阴的证候。若舌绛光燥而显裂纹,多属热盛伤阴。若舌色淡,质软而有裂纹,多为久病阴阳俱虚、气血两伤。

舌卷卵缩

[编辑]

舌卷,舌体卷曲不伸;卵缩,睾丸上缩。皆为足厥阴肝经气绝证候。肝主筋,肝脉经外阴、上循咽喉。当火热燔灼肝经,病情发展到危重时,则其筋脉挛缩,故舌卷曲不伸,睾气上缩。可见于急性热病的衰竭期或严重的脑血管病变等。

舌绛

[编辑]

舌质深红色。多见于温病邪热传入营分。苔初起绛色尚有黄白苔,是邪在气分,未尽入营。舌质鲜绛,往往是心包络受邪。舌绛而中心干,属胃火伤津。绛而光亮,是胃阴大伤。若绛而有大红点,是热毒乘心。舌尖独绛是心火盛。若绛而干枯,是肾阴已涸。若舌络,望之似干,用棉签拭之而有津液的,是津液亏而湿热上蒸或有湿痰。舌络而有粘腻白苔,是“湿郁热伏”。近人从临床观察发现,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的疾病等,患者舌质多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全舌光剥如镜(《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蹇

[编辑]

蹇,迟钝之意。指舌体卷缩、转动迟钝或强硬不能言语。多因痰阻心窍或热灼阴伤所致。多见于中风或乙脑及其后遗症等。

舌红

[编辑]

舌质比正常的淡红色较深,主热证。深红而有黄苔为实热,鲜嫩红色为虚热,舌嫩红无苔为阴虚火旺。舌鲜红而起芒刺,是营分有热;红而干说明胃津已伤。舌尖红,可见于心火上炎;舌边红,多属肝瞻有热。

舌短

[编辑]

又称“舌缩”,即舌体收紧而不能伸张。可因有寒热或痰湿所致。舌淡而苔白润,是寒凝经脉;舌红绛而干,无苔或有焦黑苔,是热病伤津;舌胖粘腻而短,是痰湿阻闭。凡舌短缩强硬、神昏不语者,多属危重证候。

舌颤

[编辑]

即舌头颤动。多因“内风”引起。舌色淡红而蠕蠕颤动,见于血虚生风;若舌色紫红而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此外,舌挺而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

涩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三五不调,如轻刀刮竹之状。多由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气滞血瘀所致。可见于贫血、心机能不全等。

色诊

[编辑]

望诊内容之一。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诊察时须注意颜色的沉浮、散搏、润泽和上下扩散的方向等。如色明显为浮,主表病;色隐晦为沉,主里病;色淡而疏落为散,多为新病、邪浅;色深而壅滞为抟,多为久病或邪盛。润泽为有胃气;枯稿为胃气衰败。病色上下扩展的方向,一般亦认为与病变方向有关。上述几点,尤以枯槁和病色结聚一处为病情深重之象。临床上,色诊以“五色主病”为纲,但须结合症状,脉象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色悻

[编辑]

面色樵悴无华,为慢性病容。若久病显露颜色枯槁不润的,称为“天然不泽”,属慢性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将竭的现象。

色随气华

[编辑]

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足的征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的。

色脉合参

[编辑]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病色的变化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色脉表现一致为顺,色脉表现不一致为逆。例如:患者面赤唇红、舌红苔黄等,都是热邪盛的病色,若出现洪数或滑数的脉象(阳脉或实脉)就是色脉一致,说明邪气虽盛,正气尚足,故为顺证,预后较好;若见上述病色而脉细数(脉虚),色脉就不一致,说明邪盛正虚,热伤阴津,或邪已内陷,故为逆证,预后较差。又如数脉为热,赤色亦为热。当脉数而面色苍白,或面色潮红而脉象微弱,都是色脉相反的逆证,亦预示病情凶险。

散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散而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重按则触不到脉动。由气血消亡、元气耗散所致,见于疾病的垂危阶段。

三部九侯

[编辑]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侯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侯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女取太冲),候肝;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侯脾,侯胃气配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谿),候肾。根据临床实践,简化遍诊法,一般只侯寸口脉,称为“独取寸口”。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中、沉三侯,共为九候。此外,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中所说的“三部”脉是指“人迎”(结喉旁颈总动脉)“寸口”(腕部桡动脉)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

弱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脉来软弱而沉。见于气血不足的虚弱病症。

润燥腐腻

[编辑]

望舌苔的一些基本内容。润,指舌苔润泽,说明津液充足,但若兼有病理上的舌苔,则多属湿邪;燥,即舌苔干燥,不论见于何种舌苔,均属阴津已伤。腐,即舌苔如豆腐渣样。腻,即舌苔粘腻。参见“腐苔”、“腻苔”条。

濡脉

[编辑]

脉象的一种。濡,就是软的意思。脉来细软而浮,轻按可触知,重按反不明显。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滞留。

荣枯老嫩

[编辑]

望舌质的一些基本内容。荣,指舌体明润,说明津液充足。枯,即舌体干涸,说明津液已伤。若舌体瘦薄干枯,多属久病气血亏损。老,指舌体形色坚敛苍老,属实证。嫩,指舌体形色浮胖娇嫩,属虚证。舌体淡红胖嫩为阳虚,舌体瘦薄鲜红属阴虚。

人迎

[编辑]

结喉旁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又称“人迎脉”。诊脉部位,即左手寸口脉的别称。足阳明胃经穴位名,位于结喉旁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染苔

[编辑]

舌苔被食物或药物所染而改变了原来苔色。诊察时须加以注意,排除假象。

雀啄脉

[编辑]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

秋应中衡

[编辑]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衡”,古代测量平衡的器具。秋应中衡,是用衡器来比喻秋季脉象相应地轻平虚浮一些。

秋毛

[编辑]

指正常脉象在秋季的变化。“毛”,轻微之意。秋天阳气从春夏的发越转向收敛,故脉象搏动的幅度也从洪盛相应地减弱而稍浮一些。

辨证

[编辑]

八纲辨证

[编辑]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叫“八纲辨证”。各种疾病出现的症状虽然错综复杂,都可用八纲进行分析、归纳,以探求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病势的轻重,个体反应的强弱,从而作出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施治提供依据。阴阳是指疾病的类别,表里是指病变部位的深浅,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虚实是指邪正的消长盛衰。其中阴阳两纲是八纲中的总纲,具有统领其它六纲(又称“六变”)的意义。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四对矛盾,是相对的,又是互相密切联系的。例如表证,就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还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它寒证、热证、虚证、实证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四对矛盾的变方,可以向对方互相转化,如由表及里,由里出表,寒证化热,热证化寒,由阳及阴,由阴转阳等等。参阅有关各条。

半表半里

[编辑]

指病变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介于表里之间。例如少阳病,在三阳来说,已离开太阳之表,但又未入阳明之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称为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

[编辑]

指病变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介于表里之间。例如少阳病,在三阳来说,已离开太阳之表,但又未入阳明之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称为半表半里证。

[编辑]

指疾病急剧变化过程中,正气不支,邪气内陷,出现脏腑功能闭塞不通的病理。多因邪热、痰浊等病邪闭阻于内,故又称“内闭”。见于中风,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均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这种病变的综合表现,称为“闭证”,即:神志昏迷,牙关紧闭,两手握拳,痰涎壅盛、脉弦急或洪数等。其中兼有热象的为“阳闭”;兼有寒象的为“阴闭”。

变证

[编辑]

由于治疗上的错误(如不适当地使用汗、吐、下等法,或实证而用壅补等)或病者正气不足、调理失宜等原因,使疾病由实转虚或由简单转为复杂的情况。例如伤寒太阳病,发汗过多,损伤心阳,发生心悸怔忡、胸闷不舒等,这是误汗的变证;又如麻疹透发不畅,疹毒内陷,出现疹点内收而喘逆等变症。

表寒

[编辑]

表证的一种类型。指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颈强、骨节烦疼、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

表寒里热

[编辑]

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患者本有内热而又感受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表现为既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或气喘、脉浮紧等表寒证,又有烦躁、口渴、尿黄、便结等里热证。

表解里未和

[编辑]

伤寒病的表证已经消失,在里还有水饮、痰涎、食滞、瘀血等没有消除。表证已经解除,而亏损的阴液还没有恢复。

表里

[编辑]

表和里,是辨别疾病的内外,病势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等的两个纲领。以内外来分,人体的皮毛、经络为外,属表;脏腑为内,属里。例如外感温热病,邪在卫分,属表,病势较浅、较轻;若深入气分或营、血,则属里,病势较重、较深。辨别表证和里证不但要从病变部位来划分,更重要的是从证候的特点,如寒热、脏腑症状、舌苔、脉象等加以区别。表里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并与寒、热.虚、实错杂出现。

表里俱寒

[编辑]

即内外俱寒,是表里同病的一种表现。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寒滞之品,或平素脾胃虚寒又外感风寒。表现为既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又出现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证。

表里俱热

[编辑]

即内外俱热,是表里同病的一种表现。患者本有内热,又感受温邪,除有表热证外,发病即见面赤头痛、恶热口渴,咽干舌燥、甚至心烦谵语等里热证。

表里同病

[编辑]

指患者既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同时又有胸满不舒、腹痛腹泻等里证。指表里出现同一类性质的病(病气相同),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等。

表热

[编辑]

表证的一种类型。指感受风热后而出现发热、恶风、头疼、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微黄或舌尖红、脉浮数等症状。

表热里寒

[编辑]

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患者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或因外邪未解而过服寒凉而致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既有发热、头痛、恶风等表热症。又同时出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肢冷、不渴等里寒证。

表实

[编辑]

表证的一种类型。指外邪侵入后,阳气集于肌表、邪正相争、腠理密闭所出现的症候。其表现除有表证症状外,以无汗,头痛、身痛、脉浮有力为特点。

表实里虚

[编辑]

是邪实正虚的一种表现。患者平素中气不足,感受寒邪后既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实证,又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脉沉等里虚证。

表邪

[编辑]

指在表的邪气,多属外感表证。

表邪内陷

[编辑]

指由于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在表的邪气陷入于里的病变。如温邪从卫分“逆传心包”,伤寒太阳病误下而见,“结胸证”等均是。

表虚

[编辑]

表证的一种类型。指卫外的阳气不足,腠理不固而出现的症候。其表现除有表证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无力为特点。

表虚里实

[编辑]

表里虚实错杂的一种表现。有因患者平素卫气不足,感邪后邪热内结而致;或因表证治疗失当而致。表现为既有恶风、汗出、身热等表虚证,又见腹痛、便秘等里实证。

表证

[编辑]

指在浅表的病症。六淫邪气侵入人体,首先侵犯皮肤,经络,或从口鼻入侵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或咳嗽。脉浮,舌苔薄白等症状,其中又以恶寒(或恶风)、脉浮为特征。但表证还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的区别,详见各条。表证多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或初期。

并病

[编辑]

指伤寒一经的证候末愈,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如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与少阳并病等。

病传

[编辑]

指疾病的转变。

病发于阳

[编辑]

泛指体表阳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表。六经辨证中辨别阳证的基本原则,即病人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阳经的病变。

病发于阴

[编辑]

泛指内脏或阴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里。六经辨证中辨别阴证的基本原则,即病人无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阴经的病变。

病因辨证

[编辑]

辨证施治方法之一。不同的病因可以通过人体内部的矛盾而引起不同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烦躁、发狂、神昏多属于“火”等。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审证求因”。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证来互相补充。

不传

[编辑]

是指外感病不论病程长短,主症主脉不变,反映病邪仍然在一经的。如太阳病浮脉不变,恶寒头痛的症状依然存在,虽发病的日期较长,仍属太阳病。

传变

[编辑]

指伤寒病过程中一般的和异常的发展情况。“传”是传经(“经”指伤寒六经病),即病倩发展循着一定的规律之意,如太阳传阳明,或传少阳。“变”是变化,即病情变化超越规律之意,如阳证转变为阴证,或转变为其它寒热夹杂的证候。

传经

[编辑]

伤寒由一经传入另一经,即由一经的证候演变为另一经的证候。传经实际是病证进行演变。分为:“循经传”:指太阳而阳明少阳,再太阴、少阴而厥阴的顺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但不一定要传遍六经,如果病人的正气充沛,抵抗力增强,治疗得当,传经可终止。“越经传”:指病邪越经而传,如太阳经不传阳明而传少阳。“表里传”:指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都是互为表里。故太阳传入少阴即称为表里传。

二阳并病

[编辑]

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例如先见太阳病的头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以后又出现呕吐、胸胁满闷的少阳症状。两经的症状并见,且有先后出现之分的,故名。

浮热

[编辑]

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指外感初期的表热。

腑证

[编辑]

指三阳经病变影响到所属的腑而言。如太阳病见有少腹胀.小便不利,是水蓄于膀胱(膀胱为太阳之俯);阳明病见有腹痛、大便秘结,是热结于胃、大肠(胃为阳明之腑);少阳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是热郁于胆(胆为少阳之腑)。都称为“腑证”。

过经

[编辑]

指伤寒病在病程中由一经的证候转入另一经的证候。如太阳病“过经”,出现少阳病的证候.就表明这时患者的太阳表证已经解除。过了传经的日期。假如太阳病过了七天(伤寒传经以七天为一候)以上,就称为“过经”。

寒热

[编辑]

八纲中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实质上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具体症状,可参阅“寒证”、“热证”各条。辨别疾病的属寒、属热,对确定治疗有看重大的意义。治法上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寒与热是相对的,但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有时可以呈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或寒热错杂等情况,临证必须注意辨别。是恶寒发热症状的简称。

寒证

[编辑]

是由寒邪引起,或因阳气衰弱,阴气过盛而导致身体机能与代谢活动衰退,抵抗力减弱而出现寒的证候,如体温不足,面色苍白,精神萎顿,蜷卧,喜温怕冷,脘腹冷痛,得热则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等。多见于慢性、机能衰退性的疾病。

合病

[编辑]

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加“太阳与阳明合病”,“少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与少阳合病”、或“三阳合病”等。详见各条。

坏病

[编辑]

指伤寒病因治疗错误,病情变坏。由于身体的强弱、发病的新久及误治程度的轻重等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变证。例如误用汗法,有汗出不止、心下和脐下悸动等症。滥用吐法,出现饥而不能食、或朝食暮吐、或当恶寒而不恶寒、心中烦热不欲近衣等现象。滥用下法,发生心下胀闷作痛、泄泻、腹部胀满、吃东西不消化等。误用火熏等法,就可能出现身体发黄、大便下血,或四肢寒冷、大汗淋漓、濒于虚脱,或气从少腹上冲心下等症。

假寒

[编辑]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反表现出寒的假象,参阅“真热假寒”条。

假热

[编辑]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寒而反表现出热的假象,参阅“真寒假热”条。

经尽

[编辑]

伤寒病在某一经中,经过一定日期的治疗,病情逐渐痊愈,即使有些余邪,也可在本经阶段内消除,不传别一经。

经证

[编辑]

经证和腑证是六经辨证中某一经证候的进一步分类。经脉都内联脏腑,当病邪侵扰经脉之气而末聚结于腑时的症状,称为“经证”;若结于腑的称为“腑证”。临床上经证,腑证一般指三阳经疾病而言。经证和腑证的划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所立的名称。如太阳病的恶寒、头痛,发热;阳明病的身壮热、烦渴、自汗;少阳病的寒热往来、心胸烦闷等,称为“经证”。

厥阴病

[编辑]

六经病之一。厥阴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此较复杂,同时也是此较严重的阴经病,其特点是寒热错杂、厥热胜复。主要症状为四肢厥冷。厥多热少或厥少热多,神识昏乱、口渴、咽干、气上冲心,心中觉得疼痛而有热感,饥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等。

里寒

[编辑]

即脏腑的寒症,多因阳气不足,或外寒传里所致。主要病状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脉沉迟或微细、舌质淡苔白润等。

里结

[编辑]

指大便秘结。有热结、寒结之分。热结是由于胃肠积热,或热邪侵犯胃肠,使胃肠津液消耗,引起大便燥结不通;寒结是由于阴寒结聚胃肠,而致传导功能减弱,引起大便秘结不通。热结多兼见发热,午后热高,时有谵语,腹痛(或压痛),舌苔黄燥,脉沉有力等。寒结多呈神疲气弱,虽有便意,但难于排出,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迟无力等。

里热

[编辑]

一般是指胃肠实热、肺胃实热或肝胆郁热而言。主要病状是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引饮、烦躁、或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有力等。

里实

[编辑]

或称“内实”。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腑实证候。泛指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气血郁结、停痰、食积、虫积等。

里虚

[编辑]

即脏腑气血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参见有关各条。

里证

[编辑]

指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影响脏腑、血脉或骨髓等而引起的证侯。包括两方面:外感病表邪内传入里(传入气分、营分、血分),病及脏腑,出现高热或潮热、神昏、烦躁、口渴、腹胀或痛、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或不利、舌苔黄干、脉沉数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热病的中期和极期。内脏病变,这是与外感相对而言,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促;脾病的腹胀、泄泻;肺病的咳嗽、气喘等。

六经辨证

[编辑]

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称为“太阳病”。当病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变为里热证,出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阳明病”。若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而且有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称为“少阳病”。以上三种类型称为“三阳病”。三阳病的性质属阳、属热。病邪向内发展的另一种病理转变是走由阳证、热证转变为阴证、寒证,出现腹满、呕吐、泄泻的,称为“太阴病”。出现神倦、脉微细、恶寒肢冷的,称为“少阴病”。病情比较复杂,寒热交错出现的,称为“厥阴病”。以上各类型称为“三阴病”。三阴病的性质属阴、属寒。故一般不发热。六经病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它又是外感热病过程某个阶段呈现的综合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六经中彼此有一定的有机联系,故发病可以“合病”、“并病”,也可以互相转变。六经辨证的主要目的在于分辨各经的主证和热型,但对于热性病的辨证还有它的局限性,应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较全面。

逆传

[编辑]

与顺传相对而言。温病的传变,顺传是由卫到气,由气入营及血。若病在卫分随即见营、血分症状的,称为逆传。如“逆传心包”之类。

逆证

[编辑]

是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而突然变得严重,有恶化的起势。例如小儿麻疹过程中发生变证:风寒闭塞:身热无汗,头痛,呕恶,疹色淡红而暗;毒热壅滞:面赤身热,烦渴谵语,疹色赤紫而暗;正气虚弱:面色晄白,身微热,精神倦怠,疹色白而不红;合并咳喘(肺炎);合并喉痛(喉炎);合并腹泻(肠炎),或发生其它严重情况。病情发展异常,都是逆证。

七恶

[编辑]

指疮疡的七种险恶证候。有二说:齐德之说:一恶,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痢无度,或小便如淋;二恶,脓血既泄,肿焮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三恶,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四恶,粗喘短气,恍惚嗜卧;五恶,肩背不便,四肢沉重;六恶,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七恶,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浮肿。陈实功说:一恶:神志昏愦,心烦舌干,疮形紫黑,言语呢喃;二恶:身体强直,目睛斜视,疮流血水,惊悸不宁;三恶:形容消瘦,脓清臭秽,疮处软陷,不知疼痛;四恶:皮肤枯稿,鼻动声嘶,痰多喘急;五恶:形容惨黑,口渴囊缩;六恶:周身浮肿,肠鸣呕呃,大便滑泄;七恶:恶疮倒陷,形如剥鳝,四肢冷逆,污水自流。指痘疮(天花)的七种险恶证侯。一恶:烦躁闷乱,谵语恍惚;二恶:呕吐泄泻,不能饮食,三恶:干枯黑陷,痒塌破烂;四恶:寒战咬牙,声哑色暗;五恶:头面顶肿,鼻塞目闭;六恶:喉舌溃烂,食入则呕,饮水则呛;七恶:腹满喘逆,四肢逆冷。

气分证

[编辑]

是温热病的化热阶段,大多由卫分证的发展而来。临床表现有发热甚、不思寒、出汗、口干渴、面红、呼吸气粗或有气喘、小便黄赤而少,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以不恶寒但恶热、舌苔黄为特征。临床上有湿热相兼、热结胃肠、热郁于肺,或热毒壅盛等情况。气分热盛最易伤津,必须随时注意保存津液。“气分”以中焦阳明为主,但也包括肺、胆、脾、胃、大肠等脏腑,范因比较广,病程也比较长。病邪由卫分传入气分,或由伏热内发,表示病势转深,邪正相争趋于激烈阶段,邪正俱盛。气分证发展,可传入营分或血分。

气血辨证

[编辑]

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之一。即以气、血的病证为纲,分别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其中,气的病症多指机能性活动的紊乱、不足或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等。血的病症,由于血的生成不足和血的运行失常所致,如“血虚”,“血瘀”、出血和“血厥”等。各详本条。

热邪传里

[编辑]

指温热之邪不从外解而向里传,或风寒湿燥等外邪在一定的条件下化热入里。其特点是:恶风、恶寒等表证消失而出现里热证症状,如高热目赤、胸中烦闷,口渴引饮、烦躁、甚则谵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热症

[编辑]

是由热邪引起而致阳气亢盛(正气抗邪,反应强盛),出现一系列热的证候,如身热,烦躁,面目红赤,不恶寒反恶热,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唇红而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干黄或干黑,脉数等。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以及身体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盛(阳盛)所产生的疾病。

三焦辨证

[编辑]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病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病有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中焦:足阳明胃经病有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足太阴脾经病有身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下焦:足少阴肾经病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心躁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阴肝经病有热深厥深、心中憺憺、手足蠕动、甚则抽搐。三焦病变各有不同证候类型,标志着温病传变的三个不同阶段。初期病在上焦,极期病在中焦或逆传心包,末期病在下焦。这种自上而下的传变,虽然和卫气营血辨证纵横的角度不同,但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

三阳合病

[编辑]

指太阳与少阳之邪热同入阳明经,以致出现阳明邪热独盛的证候,如症见身热、口渴、汗出、腹部胀满、身倦沉重、转侧困难,语言不利、口不知味、骤看时颜面似有污垢样、神昏谵语、小便失禁等。

伤津

[编辑]

是津液受伤的意思。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热性病的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往往容易耗伤肺、胃的津液而出现燥热症状。如肺津受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鼻燥咽干,喉痛;胃津受伤则见口燥咽干,烦躁,渴饮不止。如因误汗、误吐、误下或消渴病等耗伤津液,一时出现小便不利或大便难,《伤寒论》称之为“亡津液”。

伤阳

[编辑]

是阳气受伤的意思。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寒邪“直中三阴”,或温热病过用寒凉药物,或因发汗,泻下过多,或热病的末期,或水湿的停留,都会损伤阳气,出现“阳虚”证候。此外,情志刺激过度,也会耗伤阳气,如暴喜过度、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眠等症。

伤阴

[编辑]

一般是指温热病后期肝、肾真阴受伤。主要表现有低热,手足心灼热,神倦,消瘦,口干舌燥,或见咽痛,耳聋,颧红,舌干绛,脉细数无力等。

上寒下热

[编辑]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寒症,下部表现为热性的证候。可见于病因上的寒热错杂而致。如热邪发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也可由于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所致,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

上热下寒

[编辑]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是由病因上的寒热错杂、病理上的阴阳之气不能协调,使阳盛于上,阴盛于下而致。例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起大泻不止,津液耗伤,致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邪盛于下则大便溏泄四肢冷、脉沉迟等。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越,此仍属真寒假热的虚寒证。

上实下虚

[编辑]

指邪气实于上、正气虚于下的证候。上和下是相对而言。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复感寒邪,一方面有腹痛、大便溏、肢冷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因寒邪外束肺卫,也可出现恶寒、头项痛、喘咳等相对属于上的表实证。通常指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又称“上盛下虚”。一方面出现腰膝酸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方面又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

上虚下实

[编辑]

指正气虚于上,邪气实于下的证候。如病人原有怔忡证,心悸无宁时,多由心血虚损而致,属于上虚;但又感染湿热痢疾,腹痛,大便下赤白,一日多次,苔黄腻,这是邪气实于下。因为上虚,所以治疗时不能一意攻伐。

少阳病

[编辑]

六经病之一。少阳病的临床常见症状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满闷.心烦喜呕、不欲食、脉弦等。热型的特点是往来寒热,既非发热恶寒,全身疼痛的表证,又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的里证,而且有胁大硬满等症状,说明病已不在太阳之表,但也未入阳明之里,故把少阳病称为“半表半里”证。

少阴病

[编辑]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是因心肾两伤,阴阳气血俱虚所致。临床上以阳虚为多见,故有恶寒肢厥,下利等症的出现,属阳虚里寒证。若肾阴受伤较甚,则可见心烦失眠的虚热证。

实喘

[编辑]

喘是呼吸急促的症状,按病因病理和证型而有实喘和虚喘之分。实喘因邪气壅盛于肺,证候以痰为主,常有外感风寒或燥邪所诱发。风寒型者,胸满喘咳,头痛恶寒,痰稀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浮滑,此型多见于支气管喘息症;燥热型者,喘而烦热、咽痛口渴、咳嗽胸痛、咯黄稠痰、舌苔黄、脉数,此型多见于大叶性肺炎等。

实寒

[编辑]

指正气不虚而寒邪结滞于内的病症。表现为口中和,舌苔白,四肢冷,小便清,腹痛,大便秘,脉沉弦等症。

实火

[编辑]

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多见肝、胆、胃肠实热的症状。例如高热、口干渴、烦躁、胁痛、腹痛拒按、便秘、头痛、口苦、舌苔厚黄.干燥或起芒刺、脉滑数有力等。

实热

[编辑]

外邪入侵体内,化热入里,邪气盛而正气尚足,邪正相争引起的发热,表现为高热,烦渴,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洪数或滑数等。多见于感染性热病的高热期。

实证

[编辑]

是指病邪亢盛,正气与邪气对抗的反应激烈;或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这些多属实证。所谓“邪气盛则实”。如急性热病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燥、脉实有力等,属实证。

实中夹虚

[编辑]

指实邪结聚的病证中夹有虚证,多属邪盛正虚。例如,久患臌胀病,症状常表现为腹胀大而实,静脉怒张,面色苍黄而晦暗,形瘦肢肿,饮食即胀,二便不利,舌质暗红起刺,苔黄干燥,脉缓弱或沉细弦数等,这是在气血郁结的实证中又出现脾肾不足的虚象。

顺传

[编辑]

指疾病顺一定的次序传变。如伤寒阳经由表而里,从太阳传入阳明,或传少阳。或阳经传入阴经(阴经是首太阴,末厥阴),均是顺传。温病由上焦手太阴肺传中焦足阳明胃,又传下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或由卫分传入气分、营分.血分等,都称“顺传”。

顺证

[编辑]

是指病情按一般规律发展,正气未衰,抗病能力尚足、病邢不能损害重要器官;或症状由重而轻有好转的趋势。例如小儿麻疹分三个阶段:疹前期:从发病到疹点透布;出疹期:从见点到疹点透齐,由上而下,颗粒分明,色泽红活;疹回期:从疹点透布到消失,疹回热退。凡顺利经历这三个阶段,没有变证的,即是顺证。

太阳病

[编辑]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恶寒、头痛而兼项强,脉浮,这是因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有头痛、恶塞、脉浮症状的,属太阳经表证,有表实和表虚两种证型。表实、无汗、脉浮紧;表虚,有汗,脉浮缓。

太阳与少阳合病

[编辑]

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如里热偏盛,热迫于下则下利后重,热迫于上则见呕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

[编辑]

指发病时太阳和阳明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又有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故称。

太阴病

[编辑]

六经病之一。大多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一般特点是没有发热。太阴病常见腹满、呕吐、泄泻、口不渴、食不下、脉缓弱等症状,与阳明病同为里证,但性质相反。阳明属实热,太阴属虚寒;阳明病是胃肠燥热,太阴病是脾胃寒湿。

[编辑]

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而致生命垂危的病埋。它的综合表现,称为“脱证”。主要症状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状均以精气向外而泄为特点,故又称“外脱”。在严重的脑血管病变(中风等)时,又常以“内闭”和“外脱”为辨证分型的基础。但脱症包括的疾病很多,临床上一般把中风、大汗、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休克基本上可包括在此范围内;若因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的,则称“虚脱”,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可包括在此范围内。

亡阳

[编辑]

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它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唇舌淡润,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类于休克现象。亡阳大多是亡阴的进一步发展,阴液如耗损过度,接看阳气也可随之亡脱。在这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中,应特别注意辨证。

亡阴

[编辑]

由于高热、出汗过多、大量吐泻等,耗损阴液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身热、汗多、烦躁不安、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四肢温暖、唇舌干红、脉虚数等。

卫分证

[编辑]

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临床表现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肢酸或身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或见鼻塞、咳嗽等。以发热、恶风寒为特征。卫有卫外的意思。一身的表层,叫“卫分”。内与肺气相合(“肺主皮毛”),有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的功能。若邪气侵入体表,使卫气功能失去正常,出现卫分证候,称为“邪犯卫分”。

卫气营血辨证

[编辑]

是应用于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施治方法。它概括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及其病理表现。一般来说,初起病在卫分,显示较轻较浅;由卫分到气分,显示已病进一层,入营分则病变逐渐深入而加重,至血分则最重。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并不是截然划分,而是互相联系的。一般是顺序传变的,但有的疾病不一定按顺序出现,有的一发病就在气分甚至在营分、血分;或由卫分直接传至营分、血分;或两分兼病;或病已传入营分、血分,而气分病仍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证候作具体分析,概要分清四者的区别,又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参见有关各条。

五夺

[编辑]

语出《灵枢.五禁篇》。夺,耗损之意。指临床上因久病、重病而出现五种气血津液耗损的情况时,不论用针灸或药物治疗,均禁止使用泻法:肌肉过度消瘦,身体极度虚弱;大出血后;大汗出后;大泄泻后;新产大出血之后等。

五善

[编辑]

指患疮疡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起居安宁,饮食知味;大小便正常;脓稠,肉色好;精神充足,语音清朗;服药后病情好转。指痘疮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饮食如常,二便调匀;痘疮色泽红活坚实;脉静身凉,手足和暖;声音清亮,动止安宁。

五实

[编辑]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洪盛.皮肤灼热,腹胀、大小便不通、精神昏乱等五脏均有实热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有汗出、二便通畅,是邪气有出路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五虚

[编辑]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细弱、肤冷、气少、泄泻而小便清利、饮食不入等五脏俱虚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能进食、腹泻止,是胃气恢复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五有余,五不足

[编辑]

语出《素问.调经论》,是指神、气、血、形、志五者的有余和不足。据脏象学说有关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的理论,此五者实指五脏的有余和不足。五余为邪气有余,属实证,不足为精气不足,属虚证。临床表现:神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呼吸不利而气短;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不足则四肢不能随意运用;志有余则腹胀、泄泻,不足则四肢厥冷。

邪热

[编辑]

病因:即“热邪”。症状: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虚喘

[编辑]

虚喘多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临床表现有呼吸短促,动则喘甚。肺虚者,每兼津液亏损,而见口渴,面色潮红、烦热,自汗、咽喉不利、舌红干少苔或剥苔、脉细而弱,可见于晚期肺结核等。肾虚者,有偏于阴虚或阳虚之别,偏于阴虚者,证治与上述类同;偏于阳虚者,多见恶寒、肢冷和由下而上的水肿、舌质淡,脉沉弱,多见于各种心机能不全的病变。

虚寒

[编辑]

指正气既虚而有寒的证候。表现为不欲饮食,口淡,吐涎沫,气短,大便稀薄,或泻下未消化的食物,舌淡白,脉细微等。

虚火

[编辑]

是指真阴亏损,引起的热性病症。伤阴症状明显,临床表现有低热,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灼热,口干、盗汗,唇舌嫩红或绛,脉虚数等。

虚热

[编辑]

由于阴阳气血的不足而引起的发热,并分别有“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的证候。

虚实

[编辑]

虚和实,是指人体抵抗力的强弱和病邪的盛衰,也就是机体内正气与病邪之间斗争的表现。虚指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减弱;实指致病的邪气盛和邪正斗争剧烈。凡病者体质强,病理变化表现有余的是实;病者体质弱,病理变化表现为不足的是虚。虚实是相对的,可以互为转化,或相互错杂而出现,如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病变中,往往有病邪久留,损伤正气,由实转虚的;也有正气本虚,无力驱邪而致痰、食、水、血等瘀结而成虚实交错的。因而有虚实错杂和虚实真假的差异,病机不同,应详细辨别。

虚证

[编辑]

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机体抗邪能力减低,生理机能减退的证候,其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不足,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嫩无苔,脉虚无力等。

虚中夹实

[编辑]

指虚弱的病中又夹有实证,但以虚为主。例如妇女“干血痨”病,一方面有消瘦、肌肤干枯粗糙、手足心烦热、不思饮食等虚弱证;另一方面又夹有闭经、舌质紫暗而边缘有瘀点、脉沉弦等血瘀实证。

血分证

[编辑]

是温热病病情发展到最深重的阶段,多是营分病的进一步发展。以伤阴、耗血、动血为特征。临床表现有高热、夜间热甚、躁扰不宁、斑疹显露、色多深紫、舌色深绛或紫晦、脉细数,甚则神志不清、谵语发狂,或抽搐昏迷、吐血、衄血、便血等。多见于急性热病极期及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伴有严重中毒症状或败血症。“血分”是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的最深入一层,包括心、肝、肾等脏受病。临床上外科急性疮疡疾患,也常被称为“血分”的热毒,但意义不同。

阳黄

[编辑]

黄疸两大类型之一。多属急性,其症状:初起或有寒热,面目皮肤黄色鲜明,伴有口干口苦,胸闷泛恶,腹满便秘,小便浓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阳明病

[编辑]

六经病之一。本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种类型。经证的主症是身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腑证的主症有腹痛拒按,大使闭,潮热、甚则谵语、脉沉实有力。这是因热盛津伤,热结胃肠所致,属实热里证。

阳明与少阳合病

[编辑]

有两种情况:一是合病偏重于少阳经,如虽见阳明病的潮热,但大便不秘结,小便也正常,而少阳病的口苦、胸胁满闷的症状此较明显;一是合病偏重于阳明经,如虽见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但阳明病身热口渴的症状比较显着,而且还出现下利热臭粪水,脉滑数等里热偏盛的症象。

阳虚

[编辑]

指阳气不足。临床表现有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容易出汗,大便稀烂,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无味,舌质淡,苔白润,脉虚弱等。

阳证

[编辑]

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按阴阳属性归类,分“阳证”与“阴证”。凡属急性的、动的、强实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代谢增高的、进行性的、向外(表)的、向上的证候,都属于阳证,如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烦渴引饮,语声壮厉,烦躁多言,呼吸气粗,大便秘结或臭秽,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脉象浮、洪、数、滑、实、有力,舌质红绛,舌苔黄燥.甚或芒刺等等。八纲中的表证、热证、实证,都相对地属于阳证的范围。

阳证似阴

[编辑]

热性病发展到极期,有时会出现一种假象,即疾病的本质是阳症,但表现的现象(症状)又很像阴症。具体症状参见“真热假寒”条。

阴黄

[编辑]

黄疸两大类型之一。多属慢性,其症状:皮肤黄色晦暗,低热或无热,伴有神疲身倦,胃纳差,大便不实,小便淡黄,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缓或沉细等见症。多见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等病。

阴虚

[编辑]

指阴液不足。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绛干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

阴证

[编辑]

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按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里)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大便腥躁,小便清长或短少,腹痛喜按,脉象沉、细、迟、无力,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等等。八纲中的寒证、虚证、里证,都相对地属于阴证的范围。

阴证似阳

[编辑]

虚寒性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有时出现一种假象,即疾病的本质是阴证,但表现的现象(症状)很像阳症。具体症状参见“真寒假热”条。

营分证

[编辑]

是温热病邪气内陷的深重阶段,大都由气分证传变,也有由卫分证逆传的。临床表现有高热、夜间热甚、心烦不寐,或见神智不清、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绛、苔黄糙或干灰、脉细数等。“营分”是介于气分和血分之间。营是血中之气,营气内通于心,病邪传至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疾病由营转气,表示病情好转,由营入血,表示病情深重。

由表入里

[编辑]

指表证未解,病势向内发展。区别点是:在表则见恶风恶寒,入里则不恶寒而反恶热;在表多不渴,舌苔薄白,入里多烦渴,舌苔黄燥。

由里出表

[编辑]

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主要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等里症,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瘀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显示病邪由里出表的趋势,为病情趋势好转的征象。

欲传

[编辑]

指病邪有向内发展的趋向。如外感风寒,原先没有汗出,现在见到微汗而热不退,心烦,同时又想喝水,脉象较数的,这是寒邪逐渐化热,将传入里的症象。

再传

[编辑]

古人认为伤寒六经中从太阳到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一天传一经,如果到第六天病末痊愈,第七天又将再传太阳。事实上,伤寒一天传一经的说法,完全脱离实际,在临床上也很难看到从厥阴再传太阳的。

真寒假热

[编辑]

是阴证似阳的一种症状。病本属寒证,因寒到了极点,出现身热,面色浮红、口渴.手足躁扰不宁、脉洪大等假热现象。假热的辨证要点是:患者身虽熟,但喜用衣被覆盖;口虽渴而饮不多;手足虽躁扰,但神志安静;苔虽黑但滑润;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实质上这些都是虚阳外露的一种假象。参阅“阴盛格阳”条。

真热假寒

[编辑]

是阳证似阴的一种症状。病本属热证,因热到极点,出现手足冰冷、脉细等假寒症状。假寒的辨证要点是:患者虽恶寒,但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并出现烦渴、咽干、口臭、舌苔黄干、小便黄、大便臭秽或秘结、腹部胀痛、脉细而按之有力等症状。实质上这些都是热的证候。参阅“阳盛格阴”条。

真实假虚

[编辑]

实邪结聚的病,反而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这种情况,又称为“大实如赢状”。例如“热厥”证,热邪郁结愈深,四肢厥冷就愈明显,脉初按好象沉伏,但重按却应指有力,舌质红绛,或有焦黄苔,或见高热神昏谵语等。因此,辨别虚实的真假时,要注意结合脉象和舌象,体质和病史等进行全面分析。但也有从实热内闭而转变为脱症的,临床上尤当细辨。

真虚假实

[编辑]

虚弱的病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反而出现类似强盛的假象,这种情况,又称为“至虚有盛候”。例如严重贫血会出现高热,脉洪大,好象阳明实热证,但脉虽洪大,重按却如葱管--芤脉,舌质淡白或嫩红,而无老黄苔,是其鉴别。因此辨别虚实的真假时,要注意结合脉象和舌象、体质和病史等进行全面分析。

直中

[编辑]

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即发病没有三阳经的证候,而出现三阴经的证侯。故又称“直中三阴”。

治则、方药

[编辑]

治则

[编辑]

八法

[编辑]

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程氏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但八法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赅备。

辨证施治

[编辑]

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经过分析综合,判断为“风温”病初期的风热表证,其治法为辛凉解表,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参见“辛凉解表”条),这就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过程。中医所说的“病”和“证”,概念不同,但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病”是一个总称,“证”是“病”所表现的主客观症状,是症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和病人身体强弱等互相联系的一系列特征。一种病可以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证”。例如热性病由于病因、病位、病人身体强弱等不同,证侯表现也不同,可以出现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等不同性质的“证”。而同一个“证”可以在许多互不相同的疾病中出现,如表证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性传染病的初期。对于疾病所表现的“证”辨别清楚,予以适当的治疗,这是“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同时,因为病和证的关系不可分割,所以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辨证施治要注意疾病的特征。例如喉病中的烂喉痧与白喉不同,烂喉痧主要症状是局部红肿糜烂,并有赤色皮疹等;白喉主要症状是咽喉有灰白色假膜,不易剥落,强拭之则引起出血等。烂喉痧系疫火内蕴,初起有风热证候,宜辛凉清透;白喉系燥火伤阴,起初有阴虚肺燥证候,宜“养阴清肺”。这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施治有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表证,内伤头痛有肝阳、肾虚、痰浊等不同,治法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这是从一个主证出发,进行辨证,以决定不同的治法。

标本

[编辑]

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是通过辨别病证的主次、本末、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的准则。标本有多种含义: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的新与旧,原发与继发来说,旧病与原发是本,新病与继发是标:从疾病所在来说,在内的为本,在外的为标。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从标本的关系中找出主要矛盾,予以适当的治疗。

标本同治

[编辑]

也就是标本兼顾。例如痢疾患者,饮食不进是正气虚(本),下痢不止是邪气盛(标)。这时标本俱急,须以扶助正气药与清化湿热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标本同治中也有区别,如果正气不太虚,邪气还盛,扶助正气药可以少用些,清化湿热药可以多用些:如果正气大虚,邪气稍衰,扶助正气药必须重用,清化湿热药可以少用些。这些治法都是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看眼的。

表里双解

[编辑]

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等一同使用,称为“表里双解”。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外邪不解,甚至内陷,所以要用表里双解。表里双解可分为两大类: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例如:病人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作呕、大便不通、服浮滑。用厚朴七物汤(厚朴、甘草、大黄、枳实、桂枝、大枣、生姜),以其中的桂枝汤去芍药解表,以其中的厚朴三物汤(厚朴、枳实、大黄)治里。治里热已盛,兼有表证。例如,病人高热无汗,身体拘急,面红目赤,鼻干口渴,烦躁,不能熟睡,说胡话,出鼻血,舌干燥,脉洪数。用三黄石膏汤(石膏、黄芩、黄连、黄柏、麻黄、淡豆豉、栀子、生姜、大枣、细茶),以麻黄、淡豆豉解表,以石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里。

补脾益肺(培土生金)

[编辑]

用培补脾土的方法,使脾的功能强健,恢复正常,以治疗肺脏亏虚的病症。例如肺虚久咳,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肚腹作胀,大便稀溏,四肢无力,甚至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濡细。用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木香、陈皮、半夏等。

[编辑]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下行的叫做“串”。串药多泻。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用黑牵牛末为丸,陈皮、生姜煎汤送下。

淡渗利湿

[编辑]

使用淡味利湿药为主,使湿从下焦排出。例如泄泻清稀,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濡,用茯苓、猪苓、泽泻、冬瓜子、薏苡仁等药。

导滞通腑

[编辑]

即以疏导积滞为目标的泻下法。参见“寒下”法之。

调和肝脾

[编辑]

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脾,叫做“调和肝脾”。肝脾不和的表现,是胁胀或痛,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白术、陈皮、防风等药。

调和肝胃

[编辑]

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胃,叫做“调和肝胃”。肝胃不和的表现,是胁肋胀痛。脘部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锻瓦楞子等药。

调和营卫

[编辑]

是纠正营卫矢和、解除风邪的方法。风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失和,其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口不渴等症。使用桂枝汤,可以纠正这种营卫失和的状态。方中主药桂枝解肌袪风,使风邪从卫外泄;辅药芍药敛阴和营,佐以生姜、大枣,协助桂、芍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全力合成调和营卫的作用,以解除风邪。

调气

[编辑]

用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的证候,使气畅利平顺而恢复正常状态,称为“调气”。实际包括理气法的行气、降气。

[编辑]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顶”。顶药多吐。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腻粉有二种:一为汞粉,一为铅粉,均有毒,以不用为宜。《圣济总录》的“稀涎散“,即用皂荚、白矾二味以吐出痰涎。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编辑]

语出《灵枢.营卫生会篇》。夺,是失的意思。血和汗同出一源,所以已经失血的,不能再发其汗;已经发汗的,不能再去其血。如果血液损失而又发汗,汗液耗损而又去其血,汗血两失,会加重病情,所以古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治疗手段。

发表不远热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里是避忌的意思。风寒在表,非辛温药不能散,所以发表药不避忌温热药(参见“辛温解表”条)。但风热在表也有用辛温药的,不过配伍不同,如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咳嗽气急,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合用而成为辛凉解表剂。参见“辛凉解表”条。

伐肝(抑肝)

[编辑]

是抑制肝气过旺的方法。肝气太旺而犯脾,须用抑制肝气过旺的治法,称为“伐肝”。伐肝一般用柴胡、青皮、广木香、佛手等,实际属于疏肝一类。伐肝药一般与益脾药同用,参见“培土抑木”条。

反治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对抗)现象时所使用的治法。例如:病属于真寒假热,若按正治法投以温热药治其真寒,往往会出现格拒现象,服药后立即吐出,药物不能产生治疗作用。在这样情况下,应采用反治法,一种是仍用原来的温热药,煎成后候冷服下,或原来的寒凉药煎成后乘热服;另一种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作为“反佐”(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这就使病人能受纳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反治法又叫“从治”,即采取顺从疾病假象的治法。实质上,反治法仍是正治法。

芳香化浊

[编辑]

使用芳香化湿浊的药物,治内有湿浊,出现脘腹胀闷,恶心吞酸,大便稀薄,体倦乏力,口腻有甜味等症。用藿香、佩兰、砂仁,厚朴等;如兼有头晕而胀,呕吐,舌苔白腻,可加石菖蒲,鲜荷叶,陈皮、半夏、大腹皮等。

扶正袪邪

[编辑]

“正”是人体的正气,“邪”是致病的病邪。扶正是用药扶助正气,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袪邪是用药驱除病邪,也是为了扶助正气。凡病邪盛而正气也较强的实证,如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实证期可单用袪邪法,如解表、清热、解毒、泻下等。但在转为阴塞证有虚脱倾向时,病邪旺盛,正气衰微,须采用扶正法,如“回阳救逆”法。此外,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也可按照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邪实而正较虚时,重在袪邪,佐以扶正。如正已虚而邪较衰时,重在扶正,佐以袪邪。又如杂病的肝硬化变腹水晚期,病程拖延日久,病邪顽固,正气也往往不足,治疗也应以扶正、袪邪同用,“攻补兼施”,一方面用“逐水”或“利水”药,另一方面适当用补益药扶助正气。

釜底抽薪

[编辑]

通大便以泻去实热,这种方法,好比用抽去锅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的办法一样。指“寒下”法之及“急下存阴”法。

甘寒生津

[编辑]

是用甘寒药治疗胃的津液损伤的方法。热性病里热盛,损耗胃的津液,口中燥渴,吐粘滞白沫,选用麦冬汁、藕汁、鲜苇根汁、荸荠汁、梨汁或甘蔗汁等药,取适量炖温内服。或用石斛、天花粉、芦根等煎服。

甘寒滋润

[编辑]

是治疗肺肾津液不足的方法。例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喉燥痛、咳嗽干喘、痰中带血、手足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用生地、熟地、麦冬、川贝母、百合、当归、白芍、生甘草、玄参、桔梗等药。

高者抑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高,指向上冲逆的证候;抑,是降抑的作用。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降逆下气”法。

攻补兼施

[编辑]

邪气实而正气虚的病,需要攻邪,但单用攻下就会使正气不支,单用补益又能使邪气更为壅滞,所以须用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方法分为两种:补气泻下:把泻下药与补气药同用,治疗热结肠胃,正气衰竭,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腹部胀痛拒按,高热口渴,神昏说胡话,舌苔焦黄起刺,脉滑数无力,用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党参、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滋阴泻下:把泻下药与滋阴药同用,治疗唇燥口裂,咽干,口渴要喝水,身热不退,腹硬满而痛,大便不通的,用承气养营汤(知母、当归、芍药、生地黄、大黄、枳实、厚朴)。前述“增液泻下”也属于“滋阴泻下”。

攻里不远寒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里是避忌的意思。热积于里,非寒下药不能消除,所以攻里不避忌寒药(参见“寒下”条)。但腹中寒而大便寒秘,也有用寒下药的,但配伍不同,如大便寒秘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大黄苦寒、附子大辛大热,细辛辛温,合用而成为“温下”剂。

寒无犯寒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热证,在寒冷的冬天就不要随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发生变证。但如果是里有实热结滞,须用寒凉的攻下药,就不在此例。不周冬日用寒凉攻下,对于方药应有选择,剂量也宜斟酌。

寒下

[编辑]

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对于孕妇、新产妇及久病虚弱人忌用。但正气虚弱的病人如果有用寒下的必要时,应配合补气药同用。大便燥结,同时有火眼、头痛、苔黄腻、脉数的,用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此法一名“釜底抽薪”,饮食积滞或痢疾的湿热积滞,病人脘腹胀闷,下痢或泄泻,腹痛,肛门有重坠感,或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腻,脉沉实,用木香、枳壳、黄连、大黄、香附、槟榔等药。水肿自眼睑肿胀开始的,或腹中有症块而有腹水,或胸协有积水,脉沉实,用十枣汤(大枣、芫花、甘遂、大戟)泻水。此法一称“逐水法”。

寒因寒用

[编辑]

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热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热,而表现出假寒的现象,亦即内真热而外假寒,须用寒凉药治疗。例如病人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肢逆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余证是真热,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煎汤热服。因寒是假象,而热是病的实质,故仍须用寒药来解决。以上二条,《素问.至真要大论》原作“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后人与“寒因寒用”、“通因通用”联系起来看,改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今从之。

寒者热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寒的,用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有表寒,里寒等不同。治表寒用“辛温解表”或其它温散表寒等方法;治里寒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方法。

汗法(发汗法)

[编辑]

服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通过发汗,解除表邪。汗法有退挠、透疹、消水肿、去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等。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合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至大汗不止,引起虚脱。凡心力衰弱、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的都禁用。如果体质虚弱而确有需要发汗解表时,应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

和法

[编辑]

是利用药物的疏通调和作用,以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肝胃等方法。凡热性病邪在表,或已入里而有燥渴,说胡话等实证的,都不能使用本法。

和肝(滋阴疏肝)

[编辑]

是滋阴药与疏肝药合用,使肝气和畅的方法。肝肾阴虚,气滞不行,症见胁肋窜痛,胸腹胀,舌上无津液,咽喉干燥,脉反细弱或虚弦,可用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口苦燥的加酒炒黄连少量)治疗。

和解少阳

[编辑]

邪在少阳,指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证指一阵冷、一阵热及胸协苦满;半里证指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和解,一面袪病邪,一面扶正气。

和胃理气

[编辑]

是治疗气与痰湿阻滞中脘的方法。出现脘腹胀闷,吞酸或吐酸水,嗳气等症,用枳实、陈皮、姜半夏、竹茹、锻瓦楞子等药。

和血熄风

[编辑]

是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热性病晚期热邪损耗阴血,出现唇焦舌燥,筋脉拘急,手足蠕动,或头目眩晕,脉细数等症。可用陈阿胶、生地、生白芍、鸡子黄、生牡蛎、炙甘草、茯神、络石藤等药。

化湿

[编辑]

“疏表化湿”:湿邪在上焦或在表,出现头重而胀,肢仁酸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濡。用防风、秦充、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清热化湿”:湿温时疫初起,邪在气分,身热肢酸、无汗心烦;或有汗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小便赤,大便不通;或泄泻不伤,大便热臭,舌苔垢腻或干黄。用甘露消毒丹(渭属、茵陈、黄芩、石菖蒲、木通、川贝母、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仁、养香、为散剂。)

化痰

[编辑]

依据生痰的病因,把化痰法分为六种:“宣肺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痰多。患者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牛蒡子、辛夷、陈皮、甘草等。“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咳嗽而咯痰黄色稠粘,舌红苔黄,用桑白皮、瓜蒌皮、象贝母、芦根等。“润肺化痰”:适用于燥痰。患者咽喉干燥,痰稠厚而难以咯出,苔黄而干。用沙参、瓜蒌、桔梗、橘红等。“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痰白而多,容易咯出,胸闷恶心,舌苔白滑而腻。用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等。“袪寒化痰”:适用于寒痰。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滑。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橘红等。“治风化痰”:因风痰引起头痛眩晕,有时头旋眼黑,舌苔白润。用天麻、钩藤、半夏、茯苓、橘红、甘草等。

化饮解表

[编辑]

由温化水饮药与辛温解表药组成,治疗表有风寒,内有水饮之症,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舌苔滑润、口不渴、脉浮紧。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甘草、姜半夏、五味子)。

缓下

[编辑]

指使用性质和缓而滋润的药物以润下通大便的方法,属于缓下,药物如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竹沥、蜂蜜等。治老人虚寒便秘的半硫丸(半夏、硫黄),则在温下中也属于缓下一类。

火逆

[编辑]

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由此导致的变证,称为火逆。

火郁发之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例如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卫分又闭而无汗,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的热邪可以向外透散(参见“泄卫透热”条),又如心火上炎,口糜舌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则须泻心和小肠的火,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导火下泄。

急下存阴(急下存津)

[编辑]

在热性病过程中,高热持续,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苔黄燥或干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由于津液日益耗损,急须用泻下药通大便,泻去实热,以保存津液。本法对于肠伤寒不适用,以免引起肠出血或穿孔。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编辑]

疾病的过程是复杂的,往往矛盾不止一个,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治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治其根本。但矛盾常有变化,有时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上升为主要矛盾。如阴虚发热的病人忽然喉头肿痛,水浆难下,这时慢性的阴虚发热是本,喉头肿痛是标。如果喉头肿胀严重,有窒息的危险,成为主要矛盾,就应先治喉病,这是“急则治标”。如果喉头肿痛已经消除,而阴虚发热末愈,就继续治疗阴虚,这是“缓则治本”。

急者缓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急,是拘急之证;缓,是使拘急之证缓解。例如:有的因为寒邪侵袭,筋脉拘急,须用“温经散寒”法;有的是热邪侵袭,“热极生风”,手足抽搐,须用“泻火熄风”法。

坚阴

[编辑]

是固肾精,平相火的方法。例如梦中遗精,但相火妄动,肾气不固。用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研末蜜丸)治疗。黄柏平相火妄动,固肾精,便是坚阴。

坚者削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坚指有坚实的症积,应当用药攻削它。例如瘀血阻滞,腹中产生积块,推之不移,须“破瘀消症”药,逐渐攻削,使之消失。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编辑]

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间,指病势缓而较轻,且症状较多;并行,指参用主药、佐药的方剂。如咳嗽日久,痰白而多,容易咳出,胸闷恶心,大便不实,舌苔白滑而腻,当用具备主药、佐药的“燥湿化痰”法。甚,指病势危急严重而症状较少;独行,指专一有力的方剂,用以挽救。如突然出血不止,面色晄白,气短脉微,阳气欲脱,须用专一有力的独参汤。

健脾(补脾、益脾)

[编辑]

是治疗脾虚而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患者面色萎黄,疲倦无力,饮食减少,胃痛喜按,进食后痛减,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濡弱,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

健脾疏肝(培土抑木)

[编辑]

是治疗肝气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肝旺脾虚,即木克土证)的方法。肝旺脾虚,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培土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抑木用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

降逆下气(顺气)

[编辑]

是治疗肺胃之气上逆的方法。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苓、法半夏)。又如胃虚寒而气上逆,呃逆不止,胸中不舒,脉迟,用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党参、生姜)。

降气(下气)

[编辑]

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使用降气、下气的药物,如苏子、旋覆花、半夏、丁香、代赭石等,适用于喘咳、呃逆等症。“降逆下气”属于“降气”法。

洁净俯

[编辑]

语出《素问.汤液醪(音劳)醴论》。“净俯”指膀恍。“洁净俯“即利小便。

结者散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聚之证,应当消散。例如:浊痰结成瘰历,经久不消,须用“软坚散结”法。

[编辑]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说“截”是“绝”的意思,即使疾病停止发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疟,用白金丸(郁金、明矾为末,作丸)治痫症。外冶方如点痣药,用鲜威灵仙煎浓汁,淋入桑柴灰,风化石灰内,熬成稀膏,点痣上,有腐蚀痣的作用。但血痣忌用,以免发生不良后果;点痣药也不要接近眼部,以防损害眼睛。

解表

[编辑]

即汗法。汗法能解除在表之邪,故称。

解肌

[编辑]

是治疗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方法。辛温解肌的如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适用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不渴饮等症。辛凉解肌的如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石膏),适用于身热重而恶寒微、微汗、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服药后不必多盖衣被,使病人遍身稍稍出汗而解。

解痉(镇痉)

[编辑]

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叫做“解痉”,即熄风法。

金郁泄之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是指肺气不利;泄,是使之宣通。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则须用“宣通水道”法。如因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出现鼻寒、喉痒、咳嗽、痰多、苔薄白等症,须用“宣肺化痰”法。

[编辑]

赵学敏《串雅外编》记述走方医的禁法。“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类的方法。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禁经”,宋代《圣济总录》有“符禁门”。但其起源更早,属于巫医一类。

惊者平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惊,是心神慌乱而不安宁;平,是指用镇静药。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气血上逆,出现有余的病症,例如癫狂病患者躁扰不宁,当用镇静剂中的“重镇安神”法;一是心血亏损,出现不足的病候,患者心悸易惊,当用镇静剂中的“养血安神”法。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指人体的精髓亏虚,当补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渐充实;厚味,指富于营养的动植物食品,也指味厚的药物,如熟地,肉苁蓉,鹿角胶等药。

峻下

[编辑]

使用大黄、巴豆、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芒硝等有强烈泻下作用的药物导泻,称为“峻下”。

开达膜原

[编辑]

就是用消除秽浊药以攻遂闭塞于“膜原”间的病邪。瘟疫初起,邪在膜原,出现一阵冷、一阵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没有定时,胸闷发呕,头痛烦躁,舌苔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治疗。

开鬼门

[编辑]

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同魄)门,指汗孔。开鬼门,就是发汗法。

开提

[编辑]

病人原有表证,误服泻下药,病邪下陷,发生热泻,同时有身热,胸脘烦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即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袪表热,升提清气;甘草和胃,协助葛根升清气;黄芩、黄连清里热。袪表里之热是“开”,升清气是“提”。

客者除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外来邪气的,以药物等袪除之。“客”指外来邪气。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饮食积滞及疫疠之邪等,治法有“袪风”、“袪寒”、“清暑”、“袪湿”、“润燥”、“清火”、“消导”等法。疫疠之邪侵袭而发病,病情比较复杂;,须按照具体情况处理,但驱邪的目的是同样的。

苦寒清气

[编辑]

是用苦寒药清气分之热。如春温初起,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骨节疼痛,口渴汗少,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用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苦寒清热(苦寒泄热)

[编辑]

是用苦寒药清里热的方法,例如病人里热严重,因而烦躁,甚则发狂、干呕、小便红、说胡话,夜间睡眠不安,或吐血,出鼻血、发斑,舌苔黄或干黑起刺,脉沉数,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苦温平燥

[编辑]

是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患者头微痛,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清稀,唇燥咽干,苔薄白而干,脉弦。用杏苏散(杏仁、陈皮、苏叶、半夏、前胡、桔梗、茯苓、枳壳、甘草、生姜、大枣)。

劳者温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虚劳病气虚的,使用温补药调养。例如中气不足,因而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少气,不想说话,舌嫩色淡,脉虚大,须用“甘温除大热”法。

理气

[编辑]

是运用药物有行气解郁、补中益气的作用,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归入补气门。通常所说的理气,多对气滞,气逆而言,分为“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理气药多属香燥,津液亏损的须慎用。

利湿

[编辑]

是通利小便,使湿邪从下焦渗利而去的方法。凡阴虚津液亏损遗精、滑精的慎用,如必须使用,应加滋阴药。利湿药中滑利降泄性较大的,如生薏苡仁、瞿麦、冬葵子等,孕妇慎用。

利小便,实大便

[编辑]

是治疗湿泻的方法。湿泻患者大便多水,小便短少,肠鸣漉漉,腹不痛,苔白,脉濡细。常用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即平胃散合五苓散)健脾去湿,使小便清利,大便正常。

敛阴

[编辑]

即收敛阴气的方法。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这类药物的味多酸涩。例如热性病热退身凉,余邪已清,饮食增进,但夜间还有虚汗,可用山茱萸、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

凉血(凉血散血)

[编辑]

是清血分热邪的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血、舌色紫绛或发斑色紫黑等症。用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散血是凉散血中之热。

凉血解毒

[编辑]

是治疗瘟疫、温毒等热毒炽盛的方法。适用于高热口渴,烦躁、口气臭秽,或斑疹色紫,或咽喉溃烂,或头面肿大等症。用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元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留者攻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邪留滞于体内,要用药攻逐它。气、血、痰、水等都能留滞。气滞须“行气”,血滞而瘀须“袪瘀活血”,痰饮滞留必须“涤痰”,水留于内应予“逐水”法。

木郁达之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是指肝气郁结而致病;达,是使之畅达。例如肝气郁结,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须用“疏肝”法治疗。

逆从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就是说,用药逆证候而治是“正治”法;从证候而治是“反治”法,各详该条。

逆流挽舟

[编辑]

是治疗痢疾有表证的方法。痢疾初起,有的有恶寒、发热、身痛、头痛无汗等表证,用人参败毒散(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人参、甘草)治疗。古人认为痢疾的邪本来从表陷入于里,用本方仍使邪由里出表,好象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现在认为本方辛温香燥,适合于外感挟湿证,但痢疾多系湿热,本方就不一定适合,所以多以解表药和导滞药、清利湿热药同用。

培土

[编辑]

指培补脾土,促使脾的运化机能恢复正常。凡脾虚而有饮食减少,大便泄泻等症,即须培土,也即“健脾”、“补脾”、“益脾”的总称。

平肝熄风(镇肝熄风)

[编辑]

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病人头部掣痛,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肢体发麻或震颤,舌头发硬,舌体偏斜抖动,语言不清楚,甚至突然昏倒,手足拘急或抽搐,苔薄质红,脉弦。可用钩藤,天麻、白蒺藜、菊花、蚯蚓、真珠母、牡蛎、石决明等药。

破气

[编辑]

使用理气药中比较峻烈的,如青皮、枳实等,以破气散结导滞。

其高者因而越之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指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凡停留在这些部位的痰涎食积等有害异物,可用“吐法”把它消除。

其下者引而竭之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是指在下的病邪;引,指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从下而出。参见“下法”、“利湿”条。

气营两清(清气凉营)

[编辑]

是同时使用清气分和营分的药物,以治疗热性病热邪侵入气分和营分的方法。症状以高热、心烦为主,并有口渴汗出、不能睡着,舌质绛、苔黄而干,脉洪数等症,用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元参、连翘等药。

潜阳

[编辑]

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升(上亢)的方法。肝阳上升,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肢体麻木或震颤等症。可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质重镇坠的药物,以收敛虚阳,称为“潜阳”。潜阳法常与平肝滋阴等法同用。参见“滋阴平肝潜阳”条。

潜镇(镇潜)

[编辑]

指质重下坠的镇静安神药与潜阳药同用的治疗方法。质重下坠的镇静安神药如朱砂,滋石、生铁落、龙齿、牡蛎等。质重下坠的潜阳药如牡蛎、龙骨、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其中有的药物兼有镇静安神和潜阳两种作用。潜镇法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和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等症。

强阴

[编辑]

指药物具有加强阴精的功能。如熟地黄、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沙苑蒺藜等。这些药适用于肾阴虚之证,如腰酸、遗精、小便多等。

轻清疏解

[编辑]

由药力较轻的解表药与治咳化痰药组成,适用于伤风烦微痛、鼻塞、咳嗽等症。常用药物有:薄荷、牛旁子、桔梗、苦杏仁、橘皮等。

轻宣肺气

[编辑]

用轻剂宣通肺气,清气分热邪,叫做“轻宣肺气”。例如:感受秋季的温燥之气,身微发热,口干而渴,干咳无痰,用桑杏汤(桑叶、豆豉、杏仁、沙参、象贝、栀子皮、梨皮)。

轻宣润燥

[编辑]

是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病人发热,头痛,干咳少痰或气逆喘急、舌干无苔或薄白而燥、舌边舌尖俱红。用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豆豉、栀皮、梨皮)。

清肠润燥

[编辑]

是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麻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清法(清热法)

[编辑]

是使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以清除火热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袪暑、生津、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和其它杂病,以及脓疡症出现热证等。对热性病使用清热法,应分清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按浅深程度使用清法。各个脏腑的热,应按各腋俯病证表现的不同,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清法中的苦寒清热,适用于实热证;甘寒清热,适用于虚热证。清法不宜久用,尤其是苦寒清热能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大病后体质虚弱及妇女产后都须慎用清法。

清络保阴

[编辑]

是清肺络热而保肺阴的方法。暑温经治疗后,诸症皆退,但咳而无痰,咳声清高的,是肺络中仍有热,肺阴必然受内热的消耗,可用清络饮(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治疗。

清气

[编辑]

是运用辛寒或苦寒等药物,清解里热。适用于热性病邪在气分,用以解热除烦、透热出表。

清热解毒

[编辑]

这里所说的毒,是火热极盛所致,称为“热毒”或“火毒”。使用能清热邪、解热毒的药物,治疗热性病的里热盛及痈疮、疖肿疔毒、斑疹等,即是清热解毒法。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半枝莲等。

清热解暑

[编辑]

是用清热药以解除感受暑热而不挟湿的方法。病人头痛、身热、有汗、口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麻数,用青蓄、金银花、连翘、芦根等药。

清热利湿

[编辑]

湿热下注,小腹胀急,小便浑赤,排尿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用八正散(车前子、木通、瞿麦、扁蓄、渭属、甘草梢、栀子仁、大黄)

清暑利湿

[编辑]

是治疗夏季暑湿证的方法。由暑湿之邪引起的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用六一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共研细末。每次用三至四钱。水煎服)。

清泄少阳

[编辑]

是用清泄以治疗热性病病邪部位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春温初起,一阵冷一阵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用嵩芩清胆汤(青蒿梢、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黄芩、生枳壳、橘皮、碧玉散。注:碧玉散即由滑石、甘草、青黛组成)。

清心(清心涤热、清宫)

[编辑]

是治疗热性病热邪入心包的方法。热邪入心包的症状以神昏,说胡话为主。高热顶躁不安,舌质绛,脉细数,用清宫汤(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连心麦冬、犀角尖)。“宫”指心包。

清营(清营泄热)

[编辑]

是清除热性病的营分热邪的方法。热邪入于营分,症状以高热烦躁为主,夜里睡眠不安、舌绛而干,脉细数,口渴不厉害,用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

清营透疹

[编辑]

是清营分之热,并使疹外出的方法。病人高热烦躁,夜间睡眠不安,口不甚渴,舌绛而干,脉细数。用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等清营分热邪,用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牛蒡子等透疹。

驱虫(杀虫)

[编辑]

是使用具有驱杀寄生虫作用的菜物,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法。例如蛔虫选用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用时去表层粗皮,此药有毒性,不可多服)、鹧鸪菜(红叶藻科)、石榴皮、雷丸(此菜只能作散剂)、榧子等。跷虫:选用榧子、雷丸、芜荑、使君子、大蒜、苦楝根皮、百部、杞榔等。绦虫:选用槟榔、番瓜子(槟榔和番瓜子常合用。番瓜子作散剂。)仙鹤草根、雷丸、榧子、鸦胆子、蛇蜕等。钩虫:选用雷丸、榧子、苦楝根皮、槟榔、土荆芥等。姜片虫:用槟榔、榧子等。有些药虽然没有杀虫作用,但对于某些虫病有治疗作用。例如胆道蛔虫病发作时,用乌梅十个水煎浓汁内服,或醋半杯至一杯,温服,有安蛔作用。

袪风

[编辑]

是利用药物疏散风邪的作用,以疏散经络,肌肉、关节间留滞的风邪的方法。风有外风、内风的区别。内风应平熄,外风应袪散。袪风法适宜于外风。分为“袪风除湿”、“疏风泄热”、“袪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

袪风除湿

[编辑]

是风湿之邪留滞于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治法。可用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甘草等药。

袪风养血

[编辑]

是治疗血脉不和,风湿流窜经络的方法。其症状是:肌肤和手足麻木,忽然口眼歪斜,说话困难,甚至半身不遂,或兼有怕冷身热、肢体拘急,舌苔白腻,脉象浮滑。应袪风通络,行血养血。用大秦艽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川芎、当归、芍药、生地、熟地、白术、茯苓、细辛、石膏、黄芩、甘草)。其中川芎、当归、芍药、地黄行血养血,能治疗血脉不和,使血脉流通,滞留的风邪也随之消除,所以叫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袪湿

[编辑]

是使用药物以去除湿邪的治法。湿是重浊粘腻的邪气,可以与风、寒、暑、热等邪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化热、化寒。湿在上焦须化,在中焦须燥,在下焦须利。脾主运化水湿,也能被湿所困,所以治湿也须注意治脾。

袪痰

[编辑]

是帮助排出痰液或袪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为“化痰”、“消痰”、“涤痰”三类。其中以化痰法为常用。

去宛陈莝

[编辑]

莝(音“错”),语出《素问.汤液醪(音“劳”)醴论》。宛,通郁,即郁结。陈莝是陈旧铡碎的草。“去宛陈莝”,就是去掉堆积的陈草,在人体是指去除郁结已久的水液废物,即使用甘遂、牵牛等的逐水法。

热无犯热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寒证,那幺在炎热的夏天,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发生变证。但如果是表寒证,须用属于热药一类的辛温发表药,就不在此例。不过夏日用辛温发表,对于方药须有选择,剂量必须斟酌。

热因热用

[编辑]

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寒而外假热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寒,而表现出假热的现象,亦即内真寒而外假热,须用温热药治疗。例如病人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使之饮又不欲饮)。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是假热。须用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煎成冷服。因为热是假象,而寒是病的实质,故须用热药来解决。

热者寒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热的,用寒凉性药物治疗。热证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不同。实热属于表的,用“辛凉解表”透邪;属于里的用“清法”;虚热用“滋阴”以退热或“甘温除大热”等法。

柔肝(养肝、养血柔肝)

[编辑]

是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方法。肝阴虚,表现为视力减退,两眼干涩,夜盲,有时头晕耳鸣。爪甲色淡,或夜间睡眠不好,多梦,口干缺少津液,脉细弱。可用当归、白芍、地黄、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药。“肝为刚脏”,赖血以养,所以须用养血之品,使肝得所养。

软坚除满

[编辑]

“坚”在这里指干燥的大便。因大便燥结而腹部胀满,用“咸寒增液”法润燥,稀释大便,大便通而腹部胀满消除。

润下

[编辑]

分为两种,使用有润滑作用的药物,治疗热性病过程中津液损耗的便秘,或老年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常用药有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近年来用生油、葱汁混和内服,治疗蛔虫性肠梗阻,也属于润下法。是使用滋润津液的药物,治疗大肠热结而津液枯燥的大便秘结,用增液汤(元参、连心麦冬、生地),这称为“增液润下”,适用于热性病津液亏损的便秘。

润燥(清燥、凉燥)

[编辑]

是使用滋润药以治疗燥热证的方法。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养血润燥”等。

塞因塞用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补益药治阻塞假象的方法。例如患者胸脘痞满,时胀时减,喜用手按摩,得热就感到舒服,食欲不振,有时呕吐,同时有舌质淡、脉虚大,就知道这种痞闷并非实证,而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可用六君子汤去甘草(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治疗。

三法

[编辑]

指汗、吐、下三法。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也治法。他认为使涎液流出,用[口畜]暗鼻药引嚏,用点眼药催泪,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又如灸、蒸、熏、洗涤、熨、烙、针刺、砭刺、按摩,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属于汗法。催生、下乳汁,攻伐症积、逐水.通经行血、降气,凡作用向下的都属于下法。张子和这种说法,仅是一家的主张。实际上,汗、吐、下三法不能包活八法中的其它五法。

散者收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散,是不固不收的证候;收,是收摄固涩的作用。例如心血亏损,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惊,这是心气不固,当“养血安神”,以收摄心气。又如久咳多汗易汗,这是肺气不固,可用“敛肺止咳”法,以固肺气而止咳止汗。或遗精滑泄,日久不愈,这是肾气不固,可用“固肾涩精”之剂,肾气固则遗泄自止。

上病下取

[编辑]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针刺足三里:头晕目眩可刺足部的太冲。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例如:病人头目眩晕,耳鸣,自觉眼中如爆发火花,苔黄,脉洪数,用酒蒸大黄适量轻泻。

甚者从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甚,是指复杂难以辨认而严重之证。如热极似寒(内真热而外假寒),或寒极似热(内真寒而外假热),应顺从假寒,假热的假象,采用一股称为“从治”的“反治法”。

渗湿于热下

[编辑]

见清.叶桂《温热论》。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例如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较高。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其中滑石、白通草、生薏仁都是淡渗利湿,配合其它芳香袪湿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津(养津液)

[编辑]

热性病发热多日,损耗津液,病人有发热,口干渴、舌红、唇燥等症,应用滋养津液的药物退热而生津液,如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药。

实则泻之

[编辑]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实的,用去邪气的泻法治疗。须用泻法的实证,如燥屎、痰饮、瘀血、食滞、寒积等,选用寒下、润下、袪除痰饮、袪瘀、消导、温下等治疗方法均是。参阅“下法”、“袪痰”、“袪瘀”、“消导”等条。

疏表

[编辑]

即疏解表邪。外感的表证较轻的(包活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使用发表作用较弱的解表药(辛温的如紫苏叶、荆芥、防风等;辛凉的,如薄荷、桑叶、葛根等),不一定引起出汗即能解除表证。

疏风

[编辑]

即疏散风邪。治疗外感风邪,使用善于袪风的药物。风寒表证用防风、白芷、高本等;风热表证用薄荷、牛蒡子等;风湿症骨节疼痛用羌活、桂枝等。

疏风泄热

[编辑]

是治疗外有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风邪侵袭,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里热有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等症。有以上诸证而身热微恶寒,脉浮数的,用鲜葱白、淡豆豉、蔓荆子、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有以上诸证而身热恶寒、脉浮数的,用荆芥、防风、白芷、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

疏肝(舒肝、疏肝理气,泄肝)

[编辑]

是疏散肝气郁结的方法。肝气郁结,表现为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舌苔薄,脉弦。可用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厚朴等药。

疏郁理气(宽胸、宽中、解郁、开郁)

[编辑]

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出现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症,用香附、延胡索、乌药、广木香等药。

衰之以属

[编辑]

衰,指削弱病邪的治疗方法。“属”是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衰之以属”是先明确证候的性质,然后与药性分类相联系,决定治法。例如:用寒药治热证,用热药治寒证,用温药以治凉(较轻的寒证),用凉药以治温(较轻的热证)。这就是“寒、热、温、凉,衰之以属”。参阅“清法”、“温法”条。

水郁折之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是指水气郁滞于内;折,是调节制约之意。调节制约的根本在于肾。与肾有关的水气郁滞,例如肾阳衰微,症见颜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开始,延及下半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可用“温肾利水”法;或肝肾阴虚,症见轻度浮肿,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脚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须用“滋养肝肾”法。此外,如“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属于“水郁折之”的范围。

搜风逐寒

[编辑]

是治疗风邪兼寒邪湿痰、瘀血留滞经络的方法。中风手足麻木,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腿臂间局部作痛;或风寒湿气留滞经络,肢体筋骨酸痛的,用小活络丹(川乌、蚯蚓、草乌、天南星、乳香、没药、研末,酒面糊丸)。

酸甘化阴

[编辑]

是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患者夜间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糜烂,舌质红,脉细数。用酸枣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麦冬、百合等。因为患者心阴虚则心阳亢,心阳亢则心阴愈虚,所以本法以酸味药酸枣仁、五味子、白芍敛阴,甘寒药生地、麦冬、百合滋阴,一敛一滋,阴日长而阳亢日消,归于阴阳协调。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使阴日长之意。

通泄(通腑泻热)

[编辑]

即用通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方法。例如“寒下”之法之,“润下”、“增液泻下”、“咸寒增液”等法。腑指大肠。

通因通用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药治通利病症的方法。例如饮食积滞在内,胸脘痞闷,腹中胀痛,不思饮食,大使泄泻,须攻逐积滞,可用枳实导滞丸(枳实、大黄、黄苓、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治疗。

同病异治

[编辑]

在一般情况下,同病同证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证”(证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治法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等的区别。

透斑(化斑)

[编辑]

热性病裹热盛,斑点隐隐有向外透达的趋势时,采用清热,凉血的治法(如用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参、犀角、白粳米等),使斑点向外透达,以袪除病邪。这种治法原来称为“化斑”。至于“凉血化斑”,系在化斑汤中加丹皮、生地、大青叶、金银花、去甘草、粳米适用于发斑兼有吐血、衄血等血热较重之证。

透表

[编辑]

即透邪、透疹一类治法。

透风于热外

[编辑]

见清、叶桂《温热论》。是治疗风温病外有风邪、内有里热的方法。风温病表有风邪,又有里热,使用辛凉解表法透达风邪,可使里热势孤,然后再清里热,就容易收效(按:以后在温病治疗上发展为解表清里同用)。

透邪(达邪)

[编辑]

热性病初起出现风热表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采用辛凉解表一类治法,使病耶往外透达。

透泄

[编辑]

用辛凉解表药透邪,用苦味药泄里热。参见“辛开苦泄”法。

透营转气

[编辑]

是治热性病时,使营分热邪向外透达,引出气分而从外解的方法。热邪初入营分,脉细数,舌质绛,身热较高,心烦,晚上睡卧不安,口不甚渴,用犀角、元参、生地等清营分热,用竹叶、金银花、连翘等透热外出。

透疹

[编辑]

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畅之时,采用辛凉解表一类的治法,使它顺利出疹,不致发生变证,叫做“透疹”。

土郁夺之

[编辑]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是指湿邪郁阻中焦;夺,是指袪湿而不使滞留。例如湿热郁于中焦,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苦寒燥湿”法;或寒湿郁于中焦,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舌苔白腻,用“苦温化湿”法。

微者逆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微,指病证明显而较轻,如热证、寒证,只须针对病情,采用“逆治”的“正治法”即可。

温补命门(补火生土)

[编辑]

是温补命门之火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的方法。黎明前腹泻,泻前腹痛肠鸣,泻出物中或有不消化的食物,泻后感到安适,腹部怕冷,四肢发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这种病俗称“五更泻”或“鸡鸣泻”,这是命门火衰,脾的运化无力,所以要温补命门之火,加强脾的运化。可用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纸、五味子、吴茱萸、生姜、红枣)治疗。

温肾利水

[编辑]

是治疗肾阳虚形成水肿的方法。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延及下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用济生肾气丸(肉桂、制附子、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牛膝、车前子)。

温下

[编辑]

使用温性的泻下药或温热性药和寒性泻下药同用,以治寒性积滞里实证。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其症状为腹满而实,手足凉,苔白腻,脉沉弦,用巴杏丸(巴豆45枚,杳仁30枚,都去皮心,炙黄捣碎糊丸,如赤小豆大,成人每服一分五厘)。腹痛,大便秘结,手足凉,舌苔白,脉沉弦而紧,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温阳利湿(化气利水)

[编辑]

是治疗阳气为水寒困遏的方法。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困遏,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喝了水就吐,舌苔白腻或白厚,脉浮,用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共研细末)。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健脾利水、桂枝内通阳气,外解肌表,化气利水,使小便通畅,水从下出。

无犯胃气

[编辑]

胃气是胃的功能的体现。胃的接受、盛纳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水谷,都是胃气的作用。其它脏腑必须获得水谷的精气,才能维持其功能。所以前人曾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说,在处方用药时,必须注意到不要损害胃气。例如用苦寒药或泻下药过度,能损害胃气,使用时必须掌握分寸。但这是一般的原则,如果病邪足以损害胃气,必须使用苦寒药或泻下药时,那也应当放手使用,正是为了保护胃气。

五过

[编辑]

语出《素问.疏五过论》。指医生在治疗上的五种过失。病人由于职业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倩志方面的疾病,医生不知疾病的起因,随便处理。不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环境,思想情绪,不知那一证应补,那一种证应泻,妄施治疗,使人体精气一天天虚耗,邪气因而侵入。善于诊断的医生,必然能分析证侯,区别正常和反常。将同名同形的病证,加以比较分析,在相同中寻求不同之点;医生态度镇静,详细探入地审察,从不易辨别的病证中辨出异同。如果医生不知道这种诊察方法,那就过算失。凡诊病必先相察精、气、神,又必须了解病人因生活琅境和情绪发生变化而患病,医生不弄清病因,不知道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想,又顺从病人的好恶,治疾错乱。诊治疾病,必须了解疾病从开始到现在的阴阳属性及发病的其它情况,不仅切脉,还要确定病名,应把男女不同的正常脉与病脉相比较,并了解情绪与五脏血气的关系。医生如果搞不清楚,病情日益深重,只说病的预后不良,这是粗率的医疗作风。

误下

[编辑]

本非下证而误用下法的叫“误下”。热性病表证还没有解除,本来应当解表,如果误用下法,能引起变证,如泄泻、结胸、痞证等。其它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凡不应下而误用下法都能发生变证,须按具体倩况处理。

熄风

[编辑]

指平熄内风的方法。内风表现为眩晕、震颤、高热、抽搐、小儿惊风和癫痫等症。用羚羊角、全蝎、娱蚣、僵蚕、蚯蚓等药。分为“滋阴熄风”、“平肝熄风”、“泻火熄风”、“和血熄风”等。

下病上取

[编辑]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黄,脉数,用清肺饮(桑白皮、麦冬、茯苓、黄芩、木通、车前)从上焦治疗。

下法(泻下、攻下、通里、通下)

[编辑]

是运用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类治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泻下药中除润下药较和缓之外,其余各类都较峻烈,年老及体弱者恨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没有实结症状的勿轻用。肠伤塞不用玫下法,以免引起肠出血和穿孔。

下者举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是下陷,举是升举。中气下陷的,应当用补中药升提。例如:中气虚而下陷,以致脱肛日久不愈,可以用补中益气药升举中气,于是脱肛可收。参见“补气”、“升提中气”条。

先补后攻

[编辑]

需要使用攻下法的疾病,但病人体质虚弱,一时不能接受攻下法,须先用补法,使体质增强,然后攻下。例加肝硬化腹水需要泻水,但病人身体较虚,食欲较差,须先培补脾胃,增加营养,待病人身体比较强健,然后用甘遂一类逐水药泻水。这种先用培补后用攻下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先攻后补

[编辑]

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已通,热退,但呼吸气短,手足稍凉,脉弱,这是气虚,用适量党参煎服补气。或热性病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通,热退,但病人汗出较多,脉细,这是阴虚,用滋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等。又如胸胁有积水,用甘遂、芫花、大戟等攻下,泻下稀水后,病人喝适量稀粥,卧床休息,也是一种补法。这种先用攻下后用补益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咸寒增液

[编辑]

使用埔寒而有润下作用的药物,治疗大肠燥结的便秘,例如用雪羹汤(荸荠、海蜇皮切碎同炖)内服,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

消痰

[编辑]

是攻伐浊痰留滞的方法。多用能损伤元气,体弱的须慎用。“消痰平喘”:痰饮伏于肺脏,发生喘嗽、痰多、胸部不舒、食欲不振,;用补益法可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小逆

[编辑]

在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

泄卫透热

[编辑]

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表又闭而无汗,这是卫分闭而不通,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微有汗,这是“泄卫”;使气分的热邪可以从表向外透散,这是“透热”。泄卫透热的辛凉药用:浮萍、薄荷、淡豆豉、蝉衣、菊花、金银花、莲翘、白茅根等。

泻肝(清肝火、清肝泻火)

[编辑]

是用苦寒泻肝火的药物以治疗肝火上炎的方法。肝的实火上升,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部疼痛,呕吐黄苦水,甚则吐血,急躁易怒,大便多便秘,苔黄、脉弦数。可用龙胆草、山栀、丹皮、夏枯草、黄芩、黄莲等药。

泻火熄风(清热熄风)

[编辑]

是治疗热极生风(实热证)的方法。凡热性病由于高热而手足抽搐、两眼上翻、项强,甚至背反张如弓状,神志昏迷的,就叫“热极生风”。患者苔黄舌质红,脉弦数。可用钩藤、蚯蚓、全蝎、蜈蚣、生石决明、生牡蛎、石膏、黄连、大青叶等药。

泻心

[编辑]

泻心,实际是泻胃火。因胃火盛而牙龈肿痛,口臭,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数,可用泻心汤(大黄、黄苓、黄连)。但心火盛而迫血向上妄行,出现流鼻血,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苔黄,脉数,也可用本方治疗,这就是用泻胃火的方法以泻心火,即“实则泻其子”。

辛寒清气

[编辑]

是用辛寒药清气分之热。患者高热,只恶热,不恶寒,大汗,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说话的声音重浊,小便涩少,舌苔黄,脉浮洪而躁,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辛寒生津

[编辑]

是用辛寒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方法。例如口疮发作数日,口中有秽气,舌苔焦黄,脉大而虚,这是胃火盛而胃阴虚,宜用生石膏,知母、竹叶、元参等药。

辛开苦泄(开泄)

[编辑]

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泄里热。例如病人微恶寒,身热,头痛,汗少,口渴,咽痛,舌苔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辛凉发散表邪,用连翘、大青叶、山豆根等清泄里热。用辛味药开通胸脘的痰湿,用苦味药治胸脘的湿热。两者合用,治疗胸脘因痰湿热阻滞而痞闷胀满,恶心呕吐等症,辛味药如厚朴、枳壳、姜半夏,橘皮等;苦味药如黄连,黄苓等(后一法又称“辛开苦降”)。

辛凉解表

[编辑]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凉、发汗力弱但有退热作用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轻微、发热较重或有汗的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未透出等症。如果风寒表证误用辛凉解表,可使病情加重或拖延。常用的辛凉平剂,治风热表证的银翘散(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其中荆芥穗辛温,但与多数辛凉清热药同用,本方仍是辛凉解表方。辛凉解表也有配伍峻烈的辛温药的,如麻杏石甘汤的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二者相配,能宣泄肺热,加杏仁、甘草,合成辛凉宣泄之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出现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等症。

辛温解表

[编辑]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重而发热较轻、身体疼痛无汗的风寒表证,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或兼怕风发热的风湿在表的骨节疼痛,外感风寒兼发哮喘等症。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辛温解表法宜慎用。通用的辛温解表方,如香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生芷、葱白),适用于四时感冒的风寒表证,或兼胸胁满闷,嗳气恶食。辛温与辛凉同用,仍属辛温解表方的,如葱豉汤(葱白、淡豆豉),适用于感冒风寒的轻证。

行气(利气、通气、化气)

[编辑]

即行散气滞,以治疗由气滞产生的病症,如胸腹胀闷疼痛等。“疏郁理气”及“和胃理气”都属于行气。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意指由于中气虚而产生的形体虚弱,须用温气药补养中气,则脾能健运,营养增加,使肌肉形体逐渐丰满。参见“健脾”条。

醒脾

[编辑]

是治疗脾气虚寒运化无力的方法。脾气虚寒,表现为食欲不振,食物不消化,有时嗳气,大便溏,有时腹隐痛喜热按,舌贸淡,脉弱等。用醒脾散(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陈皮、厚木、苏梗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以健脾温中,促进运化,而增强食欲。

虚则补之

[编辑]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虚的,用补法治疗。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不同的方法。参见“补法”各条。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编辑]

语出《难经.六十九难》。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心、脾、肺、肾”,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如肝有虚火证,失眠烦躁,嘈杂容易饥饿,头面烘热,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治疗宜滋补肾水以消肝的虚火,用六味地黄丸(见“壮水制火”条)。针灸方面:所有虚火,就针刺“曲泉穴”,用补法。“曲泉”是肝的合穴,合者水,水者肾“。泻子: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如果出现肝实证,不直接泻肝,而泻肝木所生的心火。如肝有实火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可用泻心法(参见“泻心”条)。针灸方面:肝有实火,就剌“行间”穴,用泻法。“行间”是肝的荣穴,荣者火,火者心。这些治法,是脏腑病变的间接治疗。

阳病治阴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阳热盛的病,损伤了阴津,治疗应滋阴。例如:温病日久末愈,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超过手足背热,脉虚大,用甘润滋阴之剂,宜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疾病的症状在阳经,而针刺阴经。例如:足阳明胃经有病变而呕吐,可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养血解表

[编辑]

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阴血亏虚(病后血虚或失血后血虚)的感冒,出现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等症,用葱白七味饮(葱白连根、豆豉、葛根、生姜、生麦冬、干地黄、甘澜水)。

养血润燥

[编辑]

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面色苍白,盾爪不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用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药。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

[编辑]

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症。可用加减葳蕤汤(生玉竹、白薇、生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炙甘草、红枣)去红枣。

养阴润燥

[编辑]

是治疗燥热之邪伤肺胃津液的方法。病人咽干口渴,午后身热,或干咳少痰,舌质红,脉细数。用沙参麦冬饮(沙参、玉竹、麦冬、甘草、冬桑叶、生扁豆、天花粉)。

一逆

[编辑]

指治疗上犯了一次差错。

以毒攻毒

[编辑]

是使用有毒性的菜物治疗恶毒病症的方法。例如大枫子辛热有毒,入丸剂内服,能治麻疯;藤黄酸涩有毒,外敷能治痈疮;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猪油和涂,用以治疗头癣。

异病同治

[编辑]

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编辑]

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的意思。假如用温热药治疗寒证而不见效反而严重时,那幺,这种寒证就是属于阳虚阴盛,属于肾阳虚,所以应该补肾阳(命门真火)。例如,肾阳不足,出现腰痛脚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阳萎、精冷等症,可用八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熟附子、肉桂)治疗。

益气解表(补气解表)

[编辑]

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气虚感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唾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等症。用参苏饮(党参、苏叶、葛根、前胡、姜半夏、陈皮、桔梗、茯苓、木香、枳壳、甘草)。

益气生津

[编辑]

是治疗气津两虚的方法。气津两虚,表现为汗出过多,津液耗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舌质红,舌干无津,脉象虚散。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逸者行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逸,是气血逆乱:行,是调理气血,使之恢复正常。例如:肝气横逆,两协窜痛,须用“疏肝”法行散,则胁痛自止。又如妇女下腹胀痛拒按,经血色紫黑有块,苔灰暗,脉涩等血瘀下焦之证,宜用“袪瘀”法以行之,瘀血去而经痛自止。

因其轻而扬之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是病邪浮浅,病位在表;扬,是顺病势向外发泄。意思是病邪浮浅的表证,可以用向外发泄的“解表法”从汗解除。

因其衰而彰之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是病邪将尽而正气未恢复;彰,是扶助正气,使正气旺盛而病邪尽去。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肿势大体消退,可改用温阳健脾,如胃苓汤(苍尤、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术、猪苓、茯苓、泽泻),以加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消除余肿。

因其重而减之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指病在里,病邪内结;减,指用泻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疗。例如腹中瘀血结块,当用“破血消症”药攻削,使它逐渐消除。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编辑]

制宜就是对于病证要按照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麠因时制宜: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治疗也应注意气侯的特点。例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开,对于患风寒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以免汗多而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冬季气候寒冷,腠理致密,对于患风寒感冒者用辛温药可以稍重,使风寒从汗而解,但也须考虑病人的体质。麡因地制宜: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南方炎热多雨地区,病人往往出现湿热证侯,治疗须兼顾湿热;北方少雨干燥,有时出现燥证,须区别凉燥、温燥进行治疗。而且某些地区还有地方病,更须加以注意。麢因人制宜,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治疗时要针对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性别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年龄方面,小儿脏腑柔弱。老人气血衰少;各有其常见疾病;体质方面,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往往不同,所以身体素质也不同,不但强弱不同,体质也有偏寒偏热或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的不同,职业方面,工作条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诊疗时要注意患者职业。

阴病治阳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温阳肾脾、行气利水之剂治疗,可用实脾饮(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干姜、甘草)。疾病的症状在阴经,而针刺阳经。例如,手太阴肺经有病变而感冒咳嗽,可刺大杼、风门(足太阳膀脱经穴)。

运脾

[编辑]

是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湿重的表现为胃部饱胀,饮食无味,恶心欲吐,口中淡而粘,头昏身倦,大便泄泻,或腹胀,四肢浮肿,小便少,舌苔白腻,脉濡。用苍术,厚朴,陈皮,藿香,佩兰,白蔻仁,茯苓,泽泻等药芳香袪湿以运脾。

再逆

[编辑]

指治疗上又犯了一次差错。

燥湿

[编辑]

“苦温燥湿“:因中焦为寒湿所阻,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苦寒燥湿”:因中焦为湿热所阻,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黄连、黄芩、枳壳、猪苓等。

燥者濡之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润药。但燥有内燥、外燥的不同。例如燥热伤肺胃津液,属于内燥,用“养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属于外燥,用“轻宣润肺”法。

增液泻下

[编辑]

把增补津液药与寒下药同用,治疗热结津液亏的大便秘结,如病人正气不太虚,可以经得起攻下的,用增液承气汤(元参、连心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整体观念

[编辑]

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用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串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不是单从局部的变化着眼,这就叫“整体观念”。例如在变证方面,或从局部症状出发考虑全身: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的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种因素对头痛所产生影响。又如疮痈,究竟是单纯的邪毒侵入局部,还是与患者的“下消”病有关系。或从全身症状出发考虑局部:如小儿在冬春季节发热,医生往往注意其咽喉部有无“乳蛾”或其它咽喉病。又如患者有低热、黄疸等全身症状,又诊得右胁有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间歇时如常人,即应考虑是胆部疾病。在治疗用药方面:须协调阴阳。如肾阳过盛,肾阴不足,以致发生阳亢现象,须“壮水制火”;或肾阴过盛,肾阳虚衰,发生阴寒现象,须“益火消阴”。麡间接治疗。各脏之间有相互联系,某脏病可用治另一脏的方法来解决。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麢表里互治。如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有寒痰而咳嗽,大肠寒结而大便秘,须用紫菀等袪寒痰而通寒结,大便自通。)从五脏治五官。五脏与五官有密切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补肝可以治疗眼病的虚证,清肝可以治疗眼病的实证。在针灸方面如“上病下取”、“下病上取”,“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还有“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等方法。必须理解整体和局部的相互之间关系,以期尽可能防止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正治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正治法又称“逆治”,“逆”就是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反,如像药物站在疾病的对面。

治病必求于本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疗疾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探求其阴阳的偏盛偏衰。例如:病人头部昏晕而痛,肢麻,肉跳,虚烦,夜寐不安,面部烘热,口干,舌质红,脉弦而细,这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须滋阴潜阳,养血柔肝,用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菊花、牡蛎、真珠母等药。又如食物不化,呕吐清水,大便水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这是脾胃阳虚,当温脾胃之阳,用“温中散寒”法。

治求其属

[编辑]

《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也。”这个“属”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例如:病人怕冷,手足凉,腰脊酸痛,阳萎早泄,苔淡白,脉沉细。使用一般的温热药没有效果,经周分析,知道这是肾阳虚,应该用温补肾阳的治法。参阅“温肾”条。

治未病

[编辑]

麠有预防的含意。例加《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内服药预防疫病的方法。麡有早期治疗的意义。古代医家说中风有预兆,如头目眩晕,大拇指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过一个时期有中风的可能,须预先服药,以防突然中风。麢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疾病在五脏的某一脏,从其趋向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脏,例如肝气郁结证,防止肝病传脾,可用健脾的治法,但须与治肝药同用。参阅“培土抑木”条。

中满者泻之于内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气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泻,是指调利其气,使胀闷消失。例如气与痰湿阻滞中脘,胸腹胀满,可用“和胃理气”法。或饮食积滞而引起脘腹胀痛,可采用“消导”之剂。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参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条。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辛热药治寒证,但寒反而更严重,这不是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温补肾阳。参见“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条。

逐水

[编辑]

指“寒下”之法。是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使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如牵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泻出大量水分。

助阳解表

[编辑]

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阳气虚的外感症,出现头痛、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手足不温、喜盖衣被、精神衰倦、嗜睡、面色苍白、说话的声音低微、脉沉无力、舌苔淡白等症。用再造散(黄茂、党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芍药、红枣)。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编辑]

是唐、王冰对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后又简称为“壮水制阳”、“滋水制火”、“滋阴涵阳”。是用滋阴壮水之袪,以抑制亢阳火盛的意思。假如用寒凉药治疗热证而不见效或反而严重时,那幺,这种热证就是阴虚阳亢的性质,屑于肾阴虚,应该滋肾阴。例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骨蒸酸痛等,可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治疗。

滋养肝肾

[编辑]

是滋肾阴以润养肝阴。此法多用于肾阴亏肝木旺的证候,如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额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苔少而舌质红,脉细弦数。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玄参、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药。此法一称“滋水涵木”。是治疗肝肾阴虚兼有轻度浮肿。患者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部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或有盗汗,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用杞菊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滋阴

[编辑]

又称“育阴”,“养阴”,“补阴”或“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阴虚证,表现为干咳咳血,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腰酸遗精、头晕目眩,手足心烦热等症。可选用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沙参、玉竹、百合,旱莲草、女贞子、龟板、鳖甲等药。参见“补阴”条。

滋阴利湿

[编辑]

是治疗邪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患者口渴要喝水,小便不利,或有咳嗽呕恶,心烦不能安眠,用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属)。心烦不能安眠是阴伤的现象,阿胶能补血养阴,与其它药同用,既能利水,又不伤阴。

滋阴平肝潜阳

[编辑]

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都能发生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头昏晕,耳鸣耳聋,情绪容易激动,面部烘热,口燥咽干,睡眠不足,舌质红,脉细弦数。滋肝肾之阴,用熟地、枸杞、山茱萸、旱莲草;平肝用钩藤、菊花、天麻、僵蚕等;潜阳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磁石等。

滋阴熄风

[编辑]

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在热性病晚期,热伤真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心慌神倦,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干绛少苔、脉虚数。可用生地、白芍、麦冬、鸡子黄、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药。

佐金平木

[编辑]

是肃肺以抑肝的方法。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出现两胁窜痛、气喘不平、脉弦等症。须用肃肺法使肺气下降,肝气也得疏畅。用桑白皮(吴茱萸汁炒)、苏梗、杳仁、批把叶等药。

外治及其它

[编辑]

鼻(吹鼻)

[编辑]

把药物研成细粉,病人自己吸入或由别人吹入病人鼻腔内。例如····慢性副鼻窦炎,用黄花鱼头部的鱼脑石研成细粉,加入冰片少量,吸入鼻内。感冒鼻塞,可用鹅不食草研细粉,吸入鼻内。

[编辑]

把药物煎成汤汁,用以水浴、浸泡、1渍。洗浴适用于全身性疾病。例如风疹块,用香樟木煮汤洗浴;温泉浴多用于治疗皮肤患疥癣,古代早已使用。浸泡适用于四肢疾患,如鹅掌风(手癣)和脚癣,用药汤或醋(炖热)每天浸泡几次。1渍(1渍,是湿润局部)适用于身体的局都疾患(例如疥癣,用药汁1患处),或用于瘟疫实热证的高热烦燥,大渴,甚至说胡话,可用黄连水在胸部1渍。

薄贴(膏药)

[编辑]

薄贴见唐.孙思邈《千金粪方》,清徐灵胎说即膏药的古名。膏药是贴在皮肤上,利用它所含的各种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其制法是:把一定处方的药物浸在麻油内一个时期,入锅煎熬,待药物枯黑,去渣,再熬至极为稠厚,加入黄丹(用铅与硝、硫黄制成,为黄赤色粉末)拌匀,将锅离火,药液逐渐凝固,凝固后取出切成大块,浸凉水中去火毒。用时加热溶化,摊于布或厚纸或薄油纸上,贴于局部。内科膏药有袪风、化湿、行气、活血等作用。外科膏药对肿疡能消肿定痛,对溃疡有去腐、生肌收口、护肉等作用。另一种膏药,是把鲜药经过捣打而成膏,用竹签挑起,摊于纸上而成,也有做成薄饼,贴于局部的。

插药

[编辑]

是插入疮内的细药条(药粉加厚糊制成线条),有腐蚀作用。用于死肌顽肉及不知痛痒的疮。插药内有剧毒的矿物药,使用后往往感到强烈疼痛,一般不轻易使用。

掺药

[编辑]

也是外用药。掺药一般是把少量药粉放在膏药药中心,贴在肿疡上;掺药也可以掺布于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或粘附于药线上,而插入疮口内。由于掺药处方不同,所以具有消肿、散毒、提脓去腐、腐蚀而平1肉、生肌收口、定痛止血等不同作用(提脓去腐的升丹,即是掺药之一)。

吹药

[编辑]

是咽喉口腔病的外用散剂。例如治咽喉口舌肿痛的冰硼散,由玄明粉五钱(风化),朱砂六分,硼砂五钱,冰片五分组成,各研极细末,和匀;瓶装。临用时取少许用喷药器喷入(如无喷药器,可用细竹管或纸卷成细管,装药吹入),每日三、四次。

导法(导便)

[编辑]

把液体药物灌入肠中,或把润滑性的锭剂塞入肛门内,以通下大便。古代常用的有“蜜煎导法”和“猪胆汁导法”,现在也有用肥皂削成如小指大,塞入肛门的。

导引(道引)

[编辑]

是古代用来保健与治病的一种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后代所说的气功和体育疗法两种形式。注:导引有几种解释:运动肢体。唐.王冰在《素问.导法方宜论》的注解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支节即四肢关节。自己按摩。《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类于深呼吸,古人称为吐纳。清.张志聪在《素问.导法方宜论》的注解中说:“导引者,擎手而引欠也。”引是吸气,欠是张口呼气。“擎手而引欠”就是高举双手,进行深长地呼吸。包括气功与体育疗法。《庄子.刻意》:“此导引之士。”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柔”是“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象征肢体动作体活。意思是呼出浊气,吸入清气,使体内之气和顺;运动肢体,使肢体动作灵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养生方》的导引法260余条,其中即包含气功与体育疗法。以上四说,以第四说较为全面。

点眼

[编辑]

把药物研制成干燥而极细的纷,先试放于舌上,如溶化而毫无渣滓,即可用于点入眼内,清凉而无刺激感。点眼药简称眼药,处方不少,用于眼病以消炎退肿去翳。点眼法还能治疗非眼科的其它疾病,这种点眼药还须进一步研究。

发泡(起泡、提泡)

[编辑]

把能刺激皮肤的药物,捣烂或研末,敷在皮肤上,使之发泡。例如治急性扁桃体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药的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三、四小时后起泡,用消毒针挑破,挤出黄水,涂以红汞。治急性黄疸性肝炎,可用斑蝥膏贴右边胁下,其余同上。毛茛、天南星、威灵仙、回回蒜等的鲜根,捣烂,取如黄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发泡。但发泡药不能误入眼内,免受损害。

[编辑]

如把鲜的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碾末,加酒、蜜、醋等汁调和,敷在肌肤局部,隔一定时间换药一次,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例如摔伤而关节筋肉疼痛,用鲜栀子,适量白粉同捣,加酒少量和匀,敷伤处。肿疡初起,也常用外敷药。

膏摩

[编辑]

即用药膏摩擦局部。例加:用袪风药或抑制霉茵药加酒煎成稠厚的膏,用布蘸膏摩擦局部,可以治疗关节痛或皮肤癣病。

箍口药(围药、箍药)

[编辑]

就是在初起的肿疡周围敷一圈湿润的药泥,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和溃破。起初可用,溃脓后余肿未消的也可用箍围药消肿。但药性寒热不同。例如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作散剂),药性偏凉,能清热消肿,适宜于肿疡阳证,可选用葱汁、酒、麻油、菊叶或丝瓜叶捣汁,调药外敷。回阳玉龙膏(草乌。干姜、赤芍、白芷、南星、肉桂),药性温热,适用于阴证,热酒调敷。

挂线法

[编辑]

是用药制丝线(或普通丝线)或橡皮筋等挂断肛门漏管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线的张力,促使局部气血阻绝,肌肉坏死,以达到切开漏管的目的。对于疮疡溃后形成漏管的也可用挂线法。

结扎法

[编辑]

是利用线(药制丝线或普通丝线)的张力,促使患部气血不通,使所要除去的组织坏死脱落,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适用于赘疣、痔核等症。例如头大蒂小的赘疣,可在根部用线作双套结扣住扎紧。对血瘤和癌肿禁忌使用。

枯持法

[编辑]

先用枯持药物敷在痔核上,然后用枯痔注射剂注射于痔内,使痔核干枯、坏死、脱落而愈的方法。适用于二、三期脱出的内痔,狭窄性内痔,内痔兼有轻度贫血、老年患者或血压稍高患者。不适用于外痔与初期不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及直肠肿瘤引起的内痔,有严重的肺、肝、肾疾患、高血压病和血液病,临产孕妇等也不宜应用。枯痔法现已有不少改进各地方法也不完全一致,各有它的优缺点。

[编辑]

用烧红的大小形式不同的铁器烙患处,称为烙法。例如脓疡的脓已成,古代用烧红的烙铁烙破脓疡,使脓液流出,以代刀针。

灵药

[编辑]

是用金石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升丹处方为:水银、火硝、白矾、雄黄、朱砂各五钱、皂矾六钱(小升丹只用水银一两、火硝七钱、白矾八钱)。白降丹处方为:朱砂、雄黄各二钱、水银一两、硼砂五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两五钱。升丹红色的名红升丹,黄色的名黄升丹。升丹是把原料药放在下一容器,升华的药粉凝在上一容器。降丹是把原料药放在上一容器,结晶凝在下一容器,升降丹的制法此较繁复。

蜜煎导法

[编辑]

导便法之一。用蜜蜂适量,在锅内熬煎浓缩,趁热取出;捻成如小指样二寸长的梃子,塞入肛门内。

捏脊(捏积)

[编辑]

多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症。方法是使小儿俯卧固定,医生微屈两手食指,以两食指的前半对准两拇指捏起脊柱下端(尾抵部)正中两侧的皮肤,然后沿脊柱正中线向上移动,边提边捏,直至推进到脊柱上端(颈部)为一遍。每次可操作三至七遍不等。

扑粉

[编辑]

把药物研成细粉,扑在皮肤上。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用龙骨、牡蛎、生黄耆、粳米研成细粉和匀,扑在皮肤上,也称“温粉”。夏天生痱子,用滑石粉扑身上。

气功

[编辑]

是利用深呼吸(古代所谓“吐纳”,即“吐故纳新”的简称)和有意控制意念使精神安定下来以进行保健(即所谓“养生”)和治病的一种方法。其中用于治疗目的的,也称“气功疗法”。

热烘

[编辑]

热烘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火烘的方法。适用于鹅掌风,皲裂疮,慢性湿疹、牛皮癣等皮肤干燥搔痒的疾病。每日一次,每次约二十分钟,烘后即可把药擦去。此法需要坚持较长的治疗时间,才能取效。禁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

塞法

[编辑]

把药粉用棉花或纱布包裹扎紧,或用锭剂,塞于鼻、阴道、肛门内等处,以达到治疗目的。例如治疗慢性副鼻窦炎,用川芎、辛夷、细辛、木通,研细末,纱布裹少量塞入鼻孔中,时常更换。又如妇女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每晚先用桃树叶煎水洗阴道,再用纱布蘸药粉(五倍子、蛇床子、生黄柏、冰片、共为细粉,也可制成锭、丸)二、三分塞入

漱涤(含漱)

[编辑]

是用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由于药汤清热解毒的作用,能除去腐烂组织及脓液。漱口药汤是用各种药物加水煮成,临用时和二分之一的温开水,先含一会,再漱涤后吐去。病轻的一日三、四次,病重的一日五、六次。药汤不宜太热,以免烫伤口腔。例如麻疹过程中发生口炎,用野蔷薇根煎水含漱。急性扁桃体炎,可用风化硝、白矾、食盐各一钱,加水一杯,煎沸、侯凉,漱涤口腔。

外治

[编辑]

治疗方法的一类。选用药物、手法或配合适当的器械用于体表或九窍等处,以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常用的有:敷、1、熨、熏蒸、吸入、热烘、浸浴1渍、发泡、膏摩、点眼、1鼻、漱涤、扑粉、导塞、薄贴等。

吸入

[编辑]

用吸入某些药物的烟或蒸汽的方法治疗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日久,用款冬花末卷作纸烟状,点燃吸其烟。或产后流血过多而昏晕的,把铁块或木炭烧红,投入醋内,使产妇闻到醋气而醒觉。

熏蒸

[编辑]

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或药物煮沸腾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机体,以治疗皮肤疮癣或其它疾病。例如患神经性皮炎,用袪风燥湿药研末,和入艾绒,外包薄纸,卷成药条(或单用草纸卷成细圆筒形的条),燃着后以烟煎患处。或治疗风湿痹痛,用桑枝、榆枝、桃枝等熬汤,,倾入木桶,上搁木板,患者坐木板上,用布围住身体和木桶,煎蒸身体。用本法要随时听取病人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映,避免灼伤皮肤。室内烟气弥漫时,也要适当调换空气。小儿麻疹已出现疹点,冒风而疹点有些隐没,不但须内服透达药,也可用芫荽、连须大葱、浮萍煎汤熏,并用毛巾蘸药汤擦头面胸腹(擦后忌吹风),以助透达。

罨(音掩)

[编辑]

罨是掩覆(掩盖)的意思。分为冷罨法和热罨法两种。冷罨法:例如用毛巾或净布浸冷水中,擦干,遇鼻出血时,即罨在前额上,毛巾热即更换,至血止为止。热罨法:例如用毛巾或净布浸热水中,轻轻姣去水,掩覆于疼痛处。按罨法在我国医学上多有记载,如冷罨法有青布浸凉水罨,甚至用冰块罨;热罨法有用布浸药汁罨痹证疼痛处,布上不断添渍药汁,并不断加热。

药筒拔法

[编辑]

药筒与火罐相似,能吸引溃疡的脓毒外出。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坚硬散漫不收,脓深不能向外溃破的;或毒蛇咬伤,肿势迅速扩张,毒水不出的。方法是:先用鲜菖蒲、羌活、独活、艾、白芷、甘草各五钱,连须葱三两,用清水十碗,煎几十沸,待药滚熟为度,候用。其次,用鲜嫩竹几段,每段长七寸,口径约一寸二、三分,一头留节,刮去青皮留白,厚约一分多,靠节钻一小孔,用细杉木条塞紧,放前药水内煮几十沸(如药筒浮起,须用物压住)。脓内溃难出的,可先作品字形三个切口,将药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药筒内热水倒去,承热急对疮口合上,按紧自然吸住,等一会(约五至十分钟)药筒已凉,拔去杉木塞,药筒自落。凡溃烂严重的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按此法原理与拔火罐相同。但容易烫伤皮肤。近来对于毒蛇咬伤,在对伤口处理后,多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已不用药筒。

药线引流

[编辑]

药线一般用桑皮纸、丝棉线等,按其实际用途,裁成阔狭长短不同的纸条,搓成线状,外粘药扮或内裹药粉而制成,俗称纸捻。将它插入溃疡内部,利用引流作用,使脓水外流。外粘药粉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药粉。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的。内裹药粉是将药物预先放在纸内,裹好搓成线状,内裹药粉多用白降丹等,能腐蚀漏管(升丹和白降丹,参见“灵药”条)。

熨法

[编辑]

用药末或药物粗粒炒热布包外熨,用以治疗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证,称为药熨。如胃气痛,用橘叶炒热后布包揉熨。一般用盐粒、沙子或干净黄土炒热后布包外熨,也能达到熨的目的,但须注意烫伤皮肤。

猪胆汁导

[编辑]

导便法之一。用猪胆汁,加入醋少量,和匀,灌入肛门内。

方药

[编辑]

三品(上品、中品、下品)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和《神农本草经》。是古代的一种药物分类法。当时认为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为上品;没有毒或有毒而只须斟酌施用,可以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多毒而不能长期服用,能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这在当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上品药中也有一些有剧毒的药物在内,所以这种分类法是此较原始的。

[编辑]

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是把药物研成粗末或细末。粗末可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散剂须把药物研成极细末,或撤布(掺)于局部,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多用于外科或五官科。

涩剂

[编辑]

涩可去脱,如牡蛎、龙骨之类。涩有收敛的意思,脱是滑脱不巩固,当用收敛药物治疗。例如病后自汗,是卫气不固,用“牡蛎散”(麻黄根、黄耆、牡蛎)。肾虚而遗精,或睡中精出而不自知,用“金锁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

烧存性

[编辑]

把植物药制成炭剂,要烧到外部枯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仍能尝出原有的气味,这就是存性。作为止血药的炭剂,常用此法炮制(烧存性是直接用火烧;炒存性是用间接的火处理,目的是一样的。)

升剂

[编辑]

升可去降,如升麻、柴胡之类。升是有升提作用的药物,降是气虚下陷的病证,当用升提药治疗。例如因气虚而患脱肛或子宫下垂,可用“补中益气汤”(黄耆、甘草、党参、当归、橘皮、白术、升麻、柴胡)。

升降浮沉

[编辑]

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药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凡气属于温热、味用于辛甘的阳性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耆之类;如果气属于寒凉,味属于苦酸的阴性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黄、芒硝、黄柏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但旋覆花不升,也有例外的);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但蔓荆子不沉是其例外)。炮炙方面,如酒炒能升,盐炒能降,姜炒能散,醋炒能收敛。

湿剂

[编辑]

湿可去枯。如麦门冬、地黄之类。湿是滋润,枯是津血枯燥。例如秋季气候炎热干燥,肺受燥热,咳嗽无痰而胁痛,口舌干燥,舌红无苔,可用“清燥救肺汤”(麦冬、甘草、桑叶、石膏、黑芝麻、党参、杏仁、阿胶、枇杷叶,血虚的加地黄)。

十八反

[编辑]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相传有十八种药物相反,即: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藜芦所反的参,原来只有人参、丹参、沙参、苦参四种,李时珍《本草纲目》又加入玄参,所以实际有十九种药物)。十八反是否完全符合客观实际,还须进一步研究确定。

十二剂

[编辑]

有两种说法:即十剂加寒剂、热剂(系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出)。即十剂加升剂、降剂(系明.缪仲淳《本草经疏》提出)。

十剂

[编辑]

从方剂的功用分类,有十剂的名称。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十剂之说,近人从《千金要方》考证,认为系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提出)。

十九畏

[编辑]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加两种药物同用,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减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丧失功效,叫做相畏。相传有十九种药物相畏,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毗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十九畏是否完全确实,还须进一步研究确定。

时方

[编辑]

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订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据清.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说:“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按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的《外台秘要》所记载的方剂,主要包括晋以后的方剂。

食远服

[编辑]

即离开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可以食远服,泻下药也可以食远服。

食治(食疗)

[编辑]

应用食物对于疾病进行治疗或调理,称为食治。食物有不同的性味,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有治疗作用。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有食治门,搜集《内经》至唐以前的食物治疗学说,并叙述多种食物的性味和治疗作用,是着名的食治专着之一。

水飞(飞)

[编辑]

有的药物用水飞,即先碾成末,再放在乳钵内加水同研极细,又加入多量的水抗拌,将含有药粉的水倾出,分出药粉,使之干燥,至成极细粉为度。如滑石、矿石、朱砂、炉甘石等,多经过水飞。

四气(四性)

[编辑]

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药性的寒凉和温热是与病证性质的热性病证、寒性病证相对而说的。能够治疗热性病症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连是寒药,治热病泻痢;茵陈蒿微寒,即是凉药,治黄疸身热。能治寒性病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是热药,能治因大汗而阳气衰竭、四肢寒冷等;草果是温药,即是微热,能治胸腹冷痛和发冷较重的疟疾。寒药和凉药,热药和温药,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此较平和,但实际上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如白茯苓甘平而偏温,猪苓甘平而偏凉。所以仍称为四气,而不称为五气。

送服(送下)

[编辑]

服丸剂须用汤水送服。一般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宜温及监制寒药的用生姜汤;清热的丸剂或用薄荷汤;清头目的用清茶;滋补药或调剂峻药以及补肾的均用淡盐汤;袪瘀活血药用酒送服,以助药力,医书中在丸剂后说明服法的“下”字即是送服。

酸苦涌泄为阴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涌是吐;泄是泻。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能导泻的,其性质属于阴。例如胆矾味酸,瓜蒂味苦,能催吐;大黄味苦能泻下。

酸咸无升、甘辛无降

[编辑]

语出《本草纲目.序列》。酸、咸味的药性是向里向下,没有“升”的趋向;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表发散,没有“降”的趋向。但这不是绝对的,例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从性味说都应升,不过由于质重,所以是降的。

汤液

[编辑]

指清酒,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汤液,现在称为“汤剂”。把药物加水煎成汤,去渣,取汁内服。汤的吸收较快,作用易于发挥,常用于新病急病。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系临床着作。

通剂

[编辑]

通可去滞,如通草,防己之类。通是通利,滞是留滞之证。如产后气血壅盛,乳汁不下,宜通草、漏芦等药以通窍下乳。又加湿痹由于湿邪留滞,四肢缓弱,皮肤不仁,天阴雨时身体沉重酸痛,宜防已、威灵仙等药去留滞的湿邪。

[编辑]

是把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它服用便利,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凡药物不耐高热,虽溶于水、容易挥发,毒性较剧烈的,多适合做丸。丸剂常用于慢性病,尤其是攻磨症积。但也有可用于急证的丸剂,平时制成保存,随时用水化开服用或水送服。

[编辑]

用湿纸或面糊包裹药物,放热灰中煨,待湿纸或面糊焦黑为止,剥去纸或面糊,能吸去油质,如肉豆蔻即用此法,以免引起呕吐。或把生姜放火灰内煨,称为煨姜,减轻其发散性,而能温中。

未发病前服

[编辑]

如疟疾,应在症状未发作前的适当时间服药。

温服

[编辑]

即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一般的补托、温养等药都可温服。现在多种性质的药汤都用温服法。

文火,武火

[编辑]

文火是火力小而缓,武火是火力大而猛。微火、慢火属于文火,“紧火”属于武火。煎煮药物时须按需要而使用不同火力。

无灰酒

[编辑]

是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内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药用须无灰酒。

五代时蜀

[编辑]

韩保升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又:北宋时苏颂编的《图经本草》,是药物图谱一类。

五谷

[编辑]

五谷的解释较多。《素问.脏气法时论》王冰注认为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黄黍即黄米,小豆有多种)。

五色五味所入

[编辑]

药物归经学说的内容之一。这是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通过五色五味与五行所属,与脏腑经脉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即:色青、味酸属木,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色赤、味苦属火,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色黄、味甘属土,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色白、味辛属金,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色黑、味咸属水,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

五味

[编辑]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荆芥散风寒,砂仁行气,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黄耆补气,阿胶补血,甘草能缓解挛急。酸味能收能涩,如山茱萸收敛虚汗,金樱子止遗精,五倍子涩肠止久泻。苦味能泻能燥,如黄连泻火,大黄泻下通便,苍术燥湿。咸味能软坚润下,如海藻、牡蛎治瘰历,芒硝润下燥结的大便。淡味能渗湿利小便,如通草、茯苓等。近人认为药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糖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

五宜

[编辑]

语出《灵枢.五味篇》。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宜。如脾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食黄麦、鹅肉、桃、葱。五宜的说法迁就五行学说,其中可能有的有些道理,但多数是牵强附会的。

五走

[编辑]

语出《灵枢.九针篇》。如“酸走筋,辛走气,咸走骨,苦走血,甘走肉。语出《灵枢.五味篇》。指五味所走的脏器。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注:《素问.至真要大论》作“先入”,意义相同。

[编辑]

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它不洁物。

先煎

[编辑]

矿物药、介壳药不容易煎出气味,都要捣碎先煎。加石膏代赭石、鹅管石、牡蛎、鳖甲等。处方中的麻黄须先煎两三沸,掠去水面的浮沫,再加水,然后投入其余药物。据说麻黄如不先煎去沫,服后会出现心烦。

咸味涌泄为阴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味药能催吐能润下的,其药性属于阴。例如盐汤可用于吐食积,芒硝能润下大便。

相恶

[编辑]

“七情”之一。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性能,叫做相恶。如生姜恶黄芩,因黄芩能减弱生姜的温性。

相反

[编辑]

“七情“之一。两种药物冈用后会产生强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如乌头反半夏。

相杀

[编辑]

“七情”之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叫做相杀。如绿豆杀巴豆毒。

相使

[编辑]

“七情”之一。两种以上药物向用,一种药为主,其余药为辅,以提高其药效,叫做相使。加款冬花用杏仁为使。

相畏

[编辑]

“七情”之一。是药物互相抑制。例如某些有毒性的药物,须配合制服其毒性的药物,以免发生有害作用。如半夏有毒而畏生姜,以半夏配生姜同用,就能抑制半夏的毒性。

相须

[编辑]

“七情”之一。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能互相增强作用,叫做相须。如知母和黄柏。

小方

[编辑]

对于邪气轻浅、病无兼证的,使用小方。小方有三种意义:病势轻浅,不必用猛剂;能治上焦病,分量要轻;病无兼证,药味须少。小方如汗法中的“葱豉汤”(葱白、淡豆豉)即是。

泄剂

[编辑]

泄可去闭,如葶苈、大黄之类。泄就是泻,闭是病邪形成实证。里实须用泻法,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袪痰。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患者时常噫气,胸胁胀满,想大便但虽以排出,甚至腹中胀痛,苔黄腻,脉弦,用“六磨汤”(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

泻下禁例

[编辑]

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泻下法: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老年血虚肠燥的;新产妇血虚大便秘的;病后津液损耗而大便秘的;大失血的病人;热邪在里,大便秘结,成为可下的证候,但病人脐部上下左右有动气;脉微弱或浮大而按之无力或脉迟的;气喘而胸部胀满的;欲呕吐的;病人平日胃弱,食欲不振的;病人平时气虚,行动就气喘的;病人肚子胀,有时减轻,不久又胀的;孕妇或行经期。有以上这些情况的也不能泻下。以上不可泻下的仅是举例。如果不宜泻下而又不得不泻下的,可参阅“表里双解”、“攻补兼施”、“润下”、“蜜煎导”、“猪胆汁导”等条。

辛甘发散为阳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辛味甘味药能发散的,其药性属于阳。例如桂枝、防风的性味辛甘,能发汗解肌。

[编辑]

分内服外用两种。内服的膏剂,是用药物加水,再三煮熬,滤去渣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膏剂有补养治疗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油膏,一称药膏,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热溶化,乘热加入药物细粉,不断搅拌,待冷凝即成。如有饮片,须先把油烧开,将饮片炸枯,去渣再加入药物细粉。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来外涂皮肤疮疡疥癣等。

性能

[编辑]

概指“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而言,实际就是药物的作用。

修事

[编辑]

语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即炮制。清.张仲岩着有《修事指南》。

修治

[编辑]

语出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该书中有《修治药法》,即炮制。

宣剂

[编辑]

宣可去壅,加生姜、橘皮之类。宣是散的意思,壅是郁塞的病。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等症,可用“二陈汤”(陈橘皮、半夏、茯苓、甘草),利气散郁。如果是胃有痰饮,还可以用“瓜蒂散”等吐法,也是宣的另一种方式。

烊化

[编辑]

凡芒硝(或玄明粉)、饴糖、蜂蜜、阿胶(预先加水炖烊)都在药汤煎成去滓后加入,再把药罐搁火上稍煎,使芒硝等完全熔化于药汤内。至宝丹、抱龙丸等,放在小盏内,药汤浸,用汤匙轻按,使它烊化,再内服。

阴阳水(生熟水)

[编辑]

即生水与熟水混合。

引经报使

[编辑]

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象向导一样,所以叫做引经报使。一种是引向经脉,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术为引;少阴经病,用独活为引;厥阴经病,用细辛、川芎、青皮为引。这种引经的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药性不是每一种病都适合的。例如少阴病四肢寒冷,手足屈曲而睡,精神衰乏,脉沉须用附子、干姜、甘草等回阳救逆,就不能用独活这种发表药。另一种是引向疾病所在。例如咽喉病须用桔梗载药上浮,到达咽喉部;又如治下肢病用牛膝为引,治上肢病用桑枝为引。只能认为这些药治疗咽喉、下肢、上肢的某些病有效,加果认为必须用这些药为引,那就不切合实际了。

[编辑]

汤剂需要冷服的,叫做饮,如香薷饮。不规定时间饮服的叫做“饮子”,如《宣明论》的地黄饮子。厚腻药物稍煎一、二沸即取汁饮服的,后世称为“浊药轻投”。

饮片(咀片)

[编辑]

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式,便于煎汤饮服。

涌吐禁例

[编辑]

有以下情况的,不宜使用吐法:手足寒冷的;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脉微弱或虚大无力的;气虚而胀,不能运化,不可误认为实证;虚喘不安;脚气冲心的;病人恶寒而不想盖衣被的,这是内真热而外假寒;孕妇;老人虚弱的;产后;失血患者。以上不宜用吐法的仅是举例。

燥剂

[编辑]

燥可去湿,如桑白皮、赤小豆之类。例如水肿病,水湿停蓄于皮肤间,面目四肢都肿,脘腹胀满,气喘,小便不利,可用“五皮饮”(桑白皮、陈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赤小豆桑白皮汤”(即以上二味)也可治水湿停蓄于皮肤间的水肿。一般所说的燥湿多指袪中焦湿邪。寒湿用“苦温燥湿”,如苍术、厚朴等;湿热剂“苦寒燥湿”,如黄连、黄柏等。

[编辑]

将药物放在蒸笼中隔水蒸熟,以便于制剂,如茯苓、厚朴蒸后才易于切片。或加酒拌蒸,加大黄、地黄经蒸制后,熟大黄的泻下作用减弱,熟地黄由生地的凉血变为温性而补血。

蒸露

[编辑]

有些药物通过蒸馏法而制成药露。加金银花露、藿香露、薄荷露等。

制绒

[编辑]

将药材的纤维捣成绒状,使其易于点燃,如把艾叶制成艾绒,用于灸法。

制霜

[编辑]

种子类药材去油后的粉末,加巴豆霜、苏子霜、杏仁霜等。某些药材析出的桔晶,加柿霜。某些动物药去胶后的骨质粉末,如鹿角霜。

治削

[编辑]

语出《金匮玉函经》。包括药材的去杂、切削等操作技术。如:“挑拣”:除去非药用部分,保留药用部分,加桑螵蛸去梗、牡丹皮去心。“颠簸”:用柳条或竹制工具,上下左右振动;除去药材中泥土、灰渣杂质。“筛”:用以区分药物大小和清除杂质,选用不同孔径的竹筛、铜筛、马尾筛。“刷”:刷去药物表面的绒毛、尘土等。“刮”:用金属或角质的工具,除去药物表面的非药用部分,加肉桂、厚朴去粗皮、虎骨去筋肉。“捣”:用石、铁或铜制的臼和捣杵,用以捣碎或去皮,加白果、词子去皮。生石膏、龙齿等捣碎。“碾”:多用铁制的药碾子把药物眼成粉末。“镑”:用特制镑刀将药物削成薄片,如犀角、羚羊角等。“切”: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切碎、切块、切丝、切段、切节、切片等。

[编辑]

即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也称“合炒”。酒炙:多用黄酒,个别用白酒。有二种方法,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拌匀,再加热炒至微黄;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黄,再将酒喷入微炒。加炙制当归、川连等。醋炙:用米醋炙。如炙制香附子、三棱等。盐炙:先将盐加水溶化,再与药材同炒。加炙制橘核、杜仲等。姜炙:先将姜捣烂取汁,再与药材同炒。如炙制竹茹等。蜜炙:将药材与蜜拌匀后,再加热同炒。加炙制甘草,枇杷叶等。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后再炒。如炙制苍术等。羊脂炙:取羊脂与药材同炒,如炙制淫羊藿等。童便炙:取药材与童便同炒。如炙制香附子等。鳖血炙:先将鳖血加少量清水与药材同拌匀后,放置一小时左右,同入锅中炒至变色即可。加鳖血炙柴胡等。矾炙:先将矾加水溶化,喷入炒热的药材中,再同炒至干。如炙制郁金等。药汁炙:取药材兴药汁同炒,如甘草汁炙吴茱萸等。辅料指制药时的辅助物质。液体辅料如酒、醋等,非液体辅料如淀粉、糖、盐等,但盐也可以溶于水而变成为液体辅料。

中草药

[编辑]

一般认为中药书上有记载、中药店经常出售的中药商品,与民间或草药医使用的草药,合称为中草药。其实草药有些还是有记载的,或古来开始是草药,以后成为经常和比较普遍使用的中药,所以中药与草药也很难划分,因而现在常合称为中草药。

重方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卸先用奇方,病不去,再用偶方。

重剂

[编辑]

重可去怯,磁石、朱砂之类。重是质重药能镇坠、镇静。怯是精神紊乱,惊恐健忘。如癫痫病用“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治疗。

[编辑]

将某些药物放在清水内或液体辅料(加醋、药汁等)内略煮,可减弱其毒性或使药物纯净。如莞花用醋煮,可减弱它的毒性;朴硝夹杂泥土杂质,加果用白萝卜同煮后冷却,成为玄明粉,质量比朴硝纯净。

煮散

[编辑]

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煮汤,去渣服用,叫做煮散。

乳细

[编辑]

即把药末放在乳钵内研极细。乳钵系瓷制,形如臼,里面较糙,用瓷槌把药物研磨。点眼药和吹喉药等都可在乳钵内研极细。

[口父]咀

[编辑]

[口父](fu府),语出《灵枢.寿夭刚柔篇》。[口父]咀,就是咬嚼的意思。古代没有刀的时候;把药物咬成粗粒,加水煎服。后人改用刀切或捣,锉等法。

君臣佐使(主、辅、佐、引)

[编辑]

方剂的组成,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它的含义应加说明,才能了解古人处方的用意。“君”药是方剂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协助主药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的毒性和峻烈的性味,或是反佐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疾病所在或有调和各药的作用。例如:麻黄汤治疗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脉浮紧、无汗而喘,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桂枝是臣药,助麻黄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黄平喘;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目前,有的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有的把佐药改为次辅药。

[编辑]

把药物放在火内烧红,或放于耐火容器中间接火,使它的质地松脆。如牡蛎、瓦楞子,血余、明矾等即用此法。

[编辑]

熬是煮烂或煎干。煮烂:如猪肤汤(张仲景《伤寒论》方。猪肝一斤,用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匀)中的熬香,就是煮烂而有香气。煎干:例如煎膏药(指薄贴)又称熬膏药,把药物放在麻油内熬成稠厚而能凝固的膏。

包煎

[编辑]

有毛的植物药须用布包煎,如旋覆花有毛须包煎。散剂、丸剂与饮片同煎,为了防止药汤腻浑难喝,也可以包煎。或核仁捣泥(如桃仁泥),为了防止散在药汤内,也用包煎。

本草

[编辑]

我国古来记载药物的着作,包括图谱之类,称为本草。本草记载的药物有植物、动物、矿物和酿造的饮料食品及少数化学制品等。其中以草类为最多,所以名为本草。

[编辑]

某些药物在煎煮前应先用手指擘破,使它容易煎出药味。如桂枝汤中的大枣须擘破。

补剂

[编辑]

补可去弱,如人参、黄耆之类。弱是虚弱的病证,须用补益的药物治疗。人参、黄耆合用熬膏,名“参耆膏”,可治脾肺气虚。如脾胃衰弱,消化力弱,食欲不振等,可用“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草药

[编辑]

某些药用植物在一般中药书中没有记载,或有记载而现在一般医生很少使用,但在民间或草药医却能掌握使用,这些药用植物称为草药。

[编辑]

将药物轧成粗末,制成块状,用沸水泡或煎汁,代茶服用,如午时茶。

[编辑]

将药材放锅中加热,并不断拌炒。微炒:炒去水分,至药物表面微干,但无显着着化。炒爆:炒至药材爆裂为度,种子类药物如王不留行,系用文火炒至爆开。炒黄:炒至药材微带黄色,有特殊香气发出为度,加炒麦芽、炒谷芽等。炒焦: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内部深黄,如神鷮、白术等。炒炭:炒至药材全部焦黑色,但中间仍呈黄褐色为度,也称为“炒存性”,如地榆、生地等。

冲服

[编辑]

方剂中的沉香,木香等芳香药的饮片,先放碗内。其余药加水煎好,趁热冲入碗内,浸渍一会,待温单喝药汤,也有把少量散剂用药汤冲,待温搅匀服下,与“调服”相同。

冲服剂

[编辑]

是将中药提炼成稠浸膏,加入适量的糖粉、矫味剂等,制成颗粒状散剂,分剂量装入塑料袋或玻璃瓶,封口。服用时加开水冲服。

[编辑]

把药物用火烧红后,立刻投入水内或醋内,这样反复多次。此法又称“煅淬”。矿物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铜等多用此法。

大毒、常毒、小毒、无毒

[编辑]

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是药物毒性剧烈的。常毒药的毒性次于大毒。小毒药的毒性小。无毒药即平性药。

大方

[编辑]

对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的,使用大方。大方有五种意义:矣力雄猛;药味多;药量多;量多而一次服完;能治疗下焦重病。大方如下法中的“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即是。

[编辑]

分为内服,外用两种。外用的含有汞、硫等矿物药,经过加热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参阅“灵矣”条)。内服的,有的是散剂,如紫雪丹;有的是丸剂,如至宝丹、五粒回春丹;有的是锭剂,如辟瘟丹。丹剂也有同时供内服及外用的,如玉枢丹(一名紫金锭),是丸剂或锭剂。古代有炼丹术,丹的原意指升炼的丹。如白降丹、红升丹即其遗法。以后有丹之名,而实际已不是升炼。后人又说“丸散中药性峻烈而用量小的称为丹”。如紫雪丹,至宝丹确是加此,但《伤寒论》“白散”峻烈而用量甚小也不称丹,所以后人此说也只能作为参考。

单方

[编辑]

是简单的方剂,用药不过一、二味,适应不过一、二证,药力专一而取效迅速。作为急救或专门攻逐一病,也是可取的。例如“甘草绿豆汤”治疗毒菌中毒,或用半边莲一两煎汤连服,驱除腹水等。

单行

[编辑]

“七情”之一。是单用一药以发挥效能,如“甘草汤”、“独参汤”(参阅第四类的“七情“条)。

淡味渗泄为阳

[编辑]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渗泄是渗利排泄水湿的意思。淡味药能使水湿向下渗利排泄而出,其药性属于阳。例如通草和薏苡仁味淡,都能利小便而去水湿。

等分

[编辑]

等是相等,分是分量。等分即是方剂中各个药物的用量相同。

调服

[编辑]

凡方剂中的犀角、羚羊角、鹿角、牛黄、朱砂等药,须另制细末,把药汤煎后,取药汤少量,调入犀角末(或其它药)和匀服下,再服其余药汤。服紫雪丹也是加此。

[编辑]

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一般用糊混合后,制成如纺锤、圆锥、长方等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内服时可将锭捣碎,温开水送服。外用是用醋或麻油等磨汁涂患处。

毒药攻邪

[编辑]

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即使用有毒的药物以治病。毒的意义有几种:指药物的特性。如干姜偏热,黄苓偏寒,升麻升提,苏子降气,就利用其特性以袪扶正。药物有副作用的。加常山能截疟,但有引起呕吐的副作用。药物中也确有一些有剧毒的药,加轻粉,藤黄等,其使用须严格掌握,以防中毒。

顿服

[编辑]

病在下部,宜多量一次服完。病不在下部而危重,也有用这种服法的。

[编辑]

将药材与辅料同入金属罐内,密封,于开水锅中加热,加酒炖地黄、大黄等。

发汗禁例

[编辑]

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汗法:(1)头痛、发热,类似外感,但患者鼻不塞,声音不重,疲倦无力,脉虚弱,是内伤证元气不足;(2)阴虚内热,傍晚时低热显着,脉细数无力;(3)伤食病,胸脘胀闷,吞酸水,嗳出腐臭的气味,身热,寸脉紧;(4)内有寒痰,手足寒冷,脉沉滑;(5)脚气病肿胀;(6)生于脏腑的内痈;(7)身体发斑;(8)风温初起,不恶寒,但恶热,不能辛温发汗;(9)湿温身热,只能化湿清热;(10)暑证身热自汗;(11)外感病应汗,但病人脐部附近的一个部位有动气(即跳动的感觉);(12)身热而脉沉,咽中干燥,病已入里;(13)少阴病手足寒冷,无汗;(14)身热而脉弱的;(15)少阳病往来塞热,胸胁痞胀,口苦咽干目眩等症;(16)失血的患者;(17)剧吐之后;(18)峻下之后;(19)淋症患者;(20)妇女月经刚来。以上对于不宜发汗的仅是举例。也有不宜汗而必须用汗法的,可以参阅汗法的“养阴解表”、“助阳解表”、“益气解表”、“养血解表”等条。

饭后服

[编辑]

病在上焦的,须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英外,多数药都可以饭后服(《神农本草经》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饭前服

[编辑]

病在下焦的,可在饭前服。一般认为补养药尤其是补肾药可以饭前服。(《神农本草经》说:“病在心腹以下者,克服药而后食”。)

[编辑]

即方剂,是按照治疗原则,由多少不等的药物配合组织而成,并制成一定的剂型,应用于医疗预防。通过配合组织,药物可以发挥更好的和多方面的作用。例如:比较全面地适应病情:如“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既能解表,又能清里。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如“大承气汤”,用大黄加枳实、厚朴、芒硝,加强了泻下作用。抑制某药的毒性:如“小半夏汤”,以半夏与生姜同用,生姜能抑制半夏的毒性。另一方面,方剂的配合不同,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白术与枳实同用,名“枳术丸”,能强胃消食;白术与干姜、茯苓、甘草同用,名“肾着汤”,治伤湿而身痛腰冷;白术与黄耆、防风同用,名“玉屏风散”,治自汗不止;白术与生姜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同用,名“白术散”,治妊娠脾虚,面目、肢体虚浮等。

方剂配伍

[编辑]

即“君、臣、佐、使”的配伍。参见“君臣佐使条”。

复方(复方)

[编辑]

以二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叫做复方。还有另外两种意义:本方之外,又加其它药味;方剂各药用量都一样的。适用于病情复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如“柴胡四物汤”,即“小柴胡汤”合“四物汤”(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半夏、川芎、当归、芍药、熟地、生姜、大枣。治虚劳日久,微有寒热,脉沉而数)。

甘澜水(劳水)

[编辑]

即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是。

归经

[编辑]

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脉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归入肺经;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是观察疗效后总结出来的。一种药物而归入二经或数经的,说明它的治疗范围较大,例加杏仁人入肺、大肠,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大肠的大便燥结。泽泻入脾、胃、肾、膀胱,这四经有水湿的病,常用泽泻治疗。

寒剂

[编辑]

寒能去热,如黄连、黄芩之类。即寒药治热证。例如表里火热俱盛,大热烦躁,甚则发狂,干呕,小便赤色,吐血,鼻出血,发斑,及疮疡疔毒等实热证,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寒无浮、热无沉

[编辑]

语出《本草纲目·序例》。寒性药的作用是向里向下,所以没有“浮”。热性药的作用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桑叶性寒,能上行明目;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合剂

[编辑]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草药经水煎,浓缩成一定容量,或中草药的提取物以水为溶剂配制而成的液体制剂。必要时可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供内服(合剂不应有发霉、发酵等现象,允许有少量沉淀,但振荡后,沉淀应能均匀分散,不能有结块)。

烘、焙

[编辑]

都是用微火对药物加热使它干燥的方法。“烘”是把药物(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焙”,是把药物放在净瓦上或锅内焙燥,但不使烧焦。烘的热力比焙要弱一些。

后下

[编辑]

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某些药需要后下(即迟一些投入煎煮)。例如钩藤久煎会失去药力,须待药快要煎好时投入,两三沸即使药汤离火。发表药的薄荷,久煎即失去药气,也要后下。泻下药的大黄。先用少量水浸,等药汤将煎好时投入,煎几沸即可。

滑剂

[编辑]

滑可去着,如冬葵子、榆白皮之类。滑是滑利,着是有形之邪凝及结于体内,当用性质滑利的药去掉它。例如石淋,尿中有时挟砂石,排尿困难,或突然阻塞,尿来中断,或尿时疼痛难忍,或突然腰痛如折,牵连少腹,尿色黄赤而浑或带血,苔白或黄腻,脉数,用“葵子散”(冬葵子、石楠、榆白皮、石韦、木通)加金钱草、海金砂,尿内有血加大小蓟。

缓方

[编辑]

适用于慢性虚弱的病证。有六种意义:药味多,互相制约,没有单独直达的力量;用无毒的药物治病,使病邪缓缓除去,免伤正气;药物的气味薄,不要求迅速取得效果;搀用甘药,利用其甘缓的药性,减弱猛烈药物的作用;用丸药缓缓攻逐邪气;用缓和药治本,增进人体的抗病力,疾病自然除去。缓方如补法中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是。

急方

[编辑]

是治疗急病重病的方剂。有四种意义:病势危急,应迅速救治的;用汤剂荡涤的作用较速;药性剧烈,气味都很雄厚;急则治标的方。急方如温法中回阳救逆的“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即是。参见“热剂”条。

忌口

[编辑]

患病服药,往往由于治疗的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灵枢.五味篇》:“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并治》等也都有所强调。实验证明,水肿忌食盐,黄疸、腹泻忌食油腻等,确有科学根据。此外,忌口还包括饮食物配合上的宜忌,一般的说,吃了油腻的东西,就不宜吃较多的生冷食物。但也有些忌口有待进一步证实的,例如小儿痳疹,不加区别地忌食生冷油腻,荤腥等物,往往就影响健康的恢复,或发生某些营养缺乏证;如服荆芥忌鱼蟹之类的忌口,是否会发生不利于健康的问题,均有待研究。

剂(剂型)

[编辑]

古时所说的“剂”,指药物制成的形式,现在称为剂型。剂有多种,如汤、酒、丸、散、膏、丹、锭、片、露、霜、胶、茶、曲等(药物和处方的性质分为十剂、十二剂等,是另一种意义。一帖药或一付药,古人称为一剂药)。

兼方

[编辑]

把作用不同的药物,安排在一方中同用,导做兼方。一般都认为以寒药治热证,以热药治寒证。但在病情复杂或危险时,必须用兼顾的方法,一方中有作用不同的药物,各顾一面,取得疗效。例如“大青龙汤”用麻黄等去表寒(治恶寒、发热、无汗),用石膏清里热(治烦躁)。“麻黄附子绌辛汤”治发热而恶寒甚剧(厚衣厚被而寒不减),精神衰疲,想睡,舌苔白滑或黑润,脉沉,这是外有表证,内则阳气衰,所以用麻黄解表发汗,用附子助阳气,细辛通表里。又如吐泻已止,汗出,手足寒冷,脉微欲绝,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这里的吐泻停止是阴液已竭,汗出,手足寒冷,脉微欲绝是阳气衰亡,故用干姜、附子、甘草助阳气,用猪胆汁益胃阴。

[编辑]

即把药加水煎煮。是汤剂的另一名称。

煎药法

[编辑]

把药物加水煎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内服。煎药有一定的方法:发表药、理气药多用它的气,应用此较强烈的武火急煎(煎的时间较短)。补益药多取它的味,应用此较小的文火慢煎(煎的时问长些)。煎药时加水量多少,须依据药物的性质,处方药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龄大小等而决定。此外,还有“先煎”、“后下”、“包煎”等法,各详本条。

降剂

[编辑]

降可去升,如苏子,旋覆花之类。降是降抑,升指病热上逆,当用有降抑作用的药物。例如咳嗽气上逆,痰多而稠,苔微黄,可用“苏子竹茹汤”(苏子、竹茹、橘皮、桔梗、甘草)降气化痰。

[编辑]

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煮,浓缩后制成干燥的固体块状物质。多用为补养药。加驴皮胶、虎骨胶、鳖甲胶、龟扳胶、鹿角胶等。

禁方

[编辑]

即秘方。保存秘方不传为医者恶习,亟宜改正以惠病家。

经方

[编辑]

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合称为经方。把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称为经方。一般所说的经方系指第三说(清.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说:“余向者汇集经方而韵注之,名为真方歌括。”真方歌括即《伤寒真方歌括》,虽然只有《伤寒论》的方剂,但陈修园把张仲景着作中的方剂称为经方,意思是很明显的。

酒剂

[编辑]

现在也称为药酒。把药物浸入酒内,经过一定时间,或隔汤煎煮,滤去渣,取得澄明的液体。多用于活血袪风,通经活络,除痹止痛。

空腹服(平旦服)

[编辑]

早晨末进食前服药,称为空腹服。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都是空腹服。《神农本草经》说:“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冷服

[编辑]

寒剂冷服,适用于大热证;热剂冷服,适用于假热真寒症(见《嵩崖尊生书》)。

临睡前服

[编辑]

病在胸隔有积者,病在左右肋,病在肺,病在膈上者,可临睡前服(见清.景日珍《嵩崖尊生书》)。

[编辑]

把药物加水蒸馏,收集所得的澄明液体,这就是露。露剂不能长期保存,应及时服用。

米泔水

[编辑]

即淘洗食米的水,可供制药用。例如白术用米泔水浸软,切片,或土炒或生用。用米泔水浸过,能去燥性而和中。

偶方

[编辑]

方剂的药味合于双数叫做偶方。有二种意义:方剂只用两味药配合的;方中药物为超过二以上的只数。一般认为病因较为复杂,需要用二种以上主药来治疗的为偶方。偶方加“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桂枝----后世用肉桂,肉桂、附子为主药,温肾阳)。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远者偶之,……下者不以偶”这里举了两个偶方的组成为例。“远者偶之”是病位远的用偶方。“下者不以偶”是泻下不用偶方而要用奇方。但在后世已不拘此说。病位远的也用奇方,如“温脾汤”治寒积大便不通,用当归、干姜、附子、党参、芒硝、甘草、大黄共七味。“下者不以偶”,但“大承气汤”就是四味。

[编辑]

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片时起烟,使药物的四面焦黄炸裂,叫做“炮”。如干姜、附子、天雄等用炮法,可减弱烈性。

炮制

[编辑]

语出张仲景《金匮玉函经》。指药材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的过程。炮制的目的在于:清除杂质及无用部分,使药物清洁,如洗,漂、泡等法。或除去腥臭气味,如桩白皮用麸炒,可以除去臭味。便于制剂、服用和保存。如为了切片或辗碎、用泡、、炒各法。为了便于粉碎和易于煎取有效成分,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矿物、介壳药,用或醋处理后质地松脆,既便于粉碎和减少煎煮时间,也有助于煎出有效成分。为了使药物干燥,便于保存,用烘、晒、阴干等法。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刺激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用生姜汁制过,才不致刺激喉咙,使人中毒。巴豆去油可减低毒性。改变药物性能,加强疗效。如生地清热凉血,酒蒸成为熟地,就变为性温而补血;常山用醋制,催吐的作用加强,用酒制可减弱其催吐作用。炮制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三类。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各详本条。

炮炙

[编辑]

原来是两种不同的制药方法,以后被用来作为药材加工处理的总称。例如刘宋.雷[学支](音“效”)的《炮炙论》就是叙述药材加工处理的专书。

泡(浸泡、渍)

[编辑]

用水浸泡药物。如枳壳、芍药浸泡后使之柔软,便于切片。当归,桔梗等浸湿后放容器中经过一定时间即变软容易切片,叫“伏”。桃仁、杏仁等放沸汤内浸泡,易于去皮尖,叫做“𬊤”(音“阐”)。用水将药渐渐渗透,使它变软,又不走失药性,叫做“渍”。

[编辑]

把药料细粉加入适当淀粉糊或米浆,也可将药料用浸泡、煎熬等方法,除去药渣后,浓缩成膏,再将药料细粉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用木质或金属模压片即成。

[编辑]

某些药材用流水或常换水浸漂,除去其毒性,盐分杂质、腥味,如海藻、肉苁蓉、盐附子、半夏等都用此法。

频服

[编辑]

病在上部,药汤宜少量多次分服。咽喉病,宜缓慢频频含咽。

七方

[编辑]

从方剂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称为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注: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至金.成无已《伤寒明理论》定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

奇方

[编辑]

方剂的药味合于单数的叫做奇方。有两种意义:方剂只用一种药物;方内药物为超过一味以上的单数。一般认为病因单纯而用一种主药来治疗的为奇方。如“甘草汤”(生甘草一味,治少阴病咽痛)。《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近者奇之,……,……汗者不以奇……”这里举了两个奇方的组成为例。“近者奇之”是病位近的用奇方。“汗者不以奇”是发汗不用奇方而要用偶方。但在后世已不拘此说。病位近的也用偶方,如:“桑菊饮“治上焦病,用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苦桔梗、甘草、苇根八味。“汗者不以奇”,但桂枝汤用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共五味,却是奇方。

气味(性味)

[编辑]

包括药气和药味而言。药物气味的错综不同,产生的作用便不同。每味药都有气和味,须综合运用。同是寒性药,味不同作用就不同,如黄连苦寒,能清热燥湿;浮萍辛寒,能疏解表热。同是甘味药,气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胡桃肉甘温,能温肾补气;瓜蒌甘寒,能清热化痰。

气味阴阳

[编辑]

指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袪寒、助阳)属于阳;寒凉(清热、泻火、养阴)属于阴。五味(实际是六味)中的辛(散)、甘(缓)、淡(渗)属于阳;酸(收)、苦(坚、燥、泄)、咸(软坚、润下)属于阴。升、浮属于阳;沉、降属于阴

噙化

[编辑]

噙是含在口内。噙化是口腔内含丸剂或锭剂溶化于口中。药物溶化后,有时需将溶液吐去(加急性扁桃扭炎,用山豆根,玄参制成丸剂噙化后,应吐去);有时需将溶液咽下(加治肺阴虚证,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噙化后吞下即是。

轻方

[编辑]

与重力相对待,单用奇方或偶方。

轻剂

[编辑]

体可去实,如麻黄、葛根之类。指风邪在表,形成实证,须用轻开肌表以去风邪的方药。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痛,口不渴,无汗而喘,脉浮紧,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又如身热,不恶寒,但恶热,微汗,头痛,口渴,脉浮数,用“加减葛根葱白汤”(葛根、葱白、连翘、金银花、川芎)。

[编辑]

把药粉与面粉混合揉和,制成块状,使之发酵,叫曲剂。一般用水煎服,大多能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沉香曲等。

去火毒

[编辑]

是除去膏药中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加果立即摊涂贴在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于溃烂,这叫做火毒。所以须先去火毒,才能贴用。去火毒的方法有二种:把刚熬成的膏药放在日光不能直接照到处一个较长的时期;浸泡在凉水内几天。后一法比较切合实用。

去油

[编辑]

其目的在于减低药物的烈性或毒性。有的药物用火煨法去油,加肉豆蔻可以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加巴豆、续随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纸内压榨去油,或研细加水,待油质浮起,倒去水和油。如乳香、没药多用炒法去油。

热服

[编辑]

热剂热服,适用于大寒证;寒剂热服,适用于假寒真热证(见《嵩崖尊生书》)。

热剂

[编辑]

热能去寒,如干姜、附子之类。即热药治寒证。例如四肢寒冷,怕冷、四肢屈曲而睡,水泻,排出不消化的食物,口不渴,脉沉细无力,可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妊娠药忌

[编辑]

怀孕期中,可能引起流产或损害母子的药物,一般不得使用,叫做妊振药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植物药类:毒草类:乌头、附子、天雄、乌喙、侧子、野葛、羊踯躅、南星、半夏、大戟、芫花、常山。破血药类: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干漆、埋麦、1茹、三棱.鬼箭羽、通草、红花、苏木。吐下滑利药类,藜芦、巴豆、牵牛、皂荚、薏苡仁。辛温辛热药类:厚朴、肉桂、生姜。动物药类:毒虫类:水蛭、芫青、斑蝥、地胆、蜘蛛、蝼蛄、葛上亭长、蜈蚣、衣鱼、蛇蜕、蜥蜴、虻虫、蚱蝉、蛴螬。其它动物药类:猬皮、牛黄、麝香、龟板、鳖甲。矿物药类:代绪石、水银、锡粉、硵砂、砒石、芒硝、硫黄、雄黄、雌黄。其中有些是剧毒药,如砒石、巴豆、斑蝥等都绝对禁用;有的经过炮炙,可以使用,例如生半夏有毒能损胎,但用姜汁制过,成为姜半夏,可以治疗孕妇怀孕初期的经常恶心呕吐。所以有些妊娠禁忌药是否完全禁忌也须进一步研究。

针灸疗法

[编辑]

针法

[编辑]

[编辑]

焫(ruo若),又音“热”,同“[艹热]”。原作烧的意思,在古医书中指用火针(烧针)、温针或砭石加热以刺激体表局部的疗法。

半刺

[编辑]

五刺法的一种。即刺入很浅,并很快拔针,不伤肌肉,如拔毛状。这是古代应用于治肺病的一种针法(《灵枢.官针篇》)。

傍针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风湿。刺法是在患部直刺和傍刺各一针(《灵枢.官针篇》)。

报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没有固定部位的疼痛。刺法是找到疼处,即直刺一针,并留针不拔,而以左手循按局部,找到另一个疼处后,先将前针拔出,再在第二个疼处刺针(《灵枢.官针篇》)。

豹文刺

[编辑]

五刺法的一种。即在患病部位的前后左右多处刺破小血管,排出郁血。这是应用于治疗心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鼻针疗法

[编辑]

取穴均在外鼻部周围。应用毫针斜刺。主要治疗关节炎、神经痛、咳喘等病。

砭石(砭、石针)

[编辑]

砭(音“边”),是我国石器时代产生和应用的一种最古的医疗工具。开始是人们为了解除疾病痛苦,用普通石块在患病局部进行撞击。随看石器时代工具的产生,出现了医疗专用的石制工具即砭石,并更广泛地用于切脓包和刺破皮下血管放血等用途。这种治疗工具一直到后来出现金属制的医用针和手术刀之后的很长时期内,仍为民间外科所利用。

补泻

[编辑]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不同刺激强度与特点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捻转补泻”等,参见各条。

镵针

[编辑]

镵(音蝉),古代九针的一种。针的头部膨大而末端锐利。用于浅刺,治疗热病、皮肤病。

长针

[编辑]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厘米)或更长一些。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出针(引针、排针、拔针)

[编辑]

就是在针刺完毕后,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持针,用捻转或直接向上提针等手法将针拔出体外。

丛针

[编辑]

将若干枚等长的毫针并列放在一起,使针尖相齐,称为“丛针”。治疗时,手持针柄将针尖在皮肤表面进行挑拨浅刺。

焠刺

[编辑]

九刺法的一种。也就是“火针”(《灵枢.官针篇》)。参见该条。

搓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针刺人体内后,用右手拇、食指将针向一个方面捻转(如搓线状),此法有加强针感的作用。要注意转针时不要太紧,以防缠着肌肉纤维产生剧烈疼痛。

大泻

[编辑]

针刺手法中泻法的一种。即针刺入穴位后用一手紧按并固定针刺部周围的皮肤,另一手持针柄向左右前后大幅度地摇动,使针孔开大的一种方法。

大泻刺

[编辑]

九刺法的一种。指利用铍针切开脓疡,排出脓血(《灵枢.官针篇》)。

大针

[编辑]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粗,针尖微圆。多用于治疗全身水肿及腹中症瘕等病。

弹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刺人体内后用指头轻弹针柄,使针体的下部出现轻度震动。

导气

[编辑]

针法名词,语出《灵枢.邪客篇》。是促使针刺“得气”的一种手段。得气所出现的感觉之有无(也就是气至与否),一般多通过各种针刺的手法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强度等因素)而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捣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针刺入皮下后,在固定的深度内将针反复上下捣动,但不拔出皮肤外面。

得气

[编辑]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气。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镇痛效果的好坏有关。得气与否也是针刺麻醉成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鍉针

[编辑]

鍉(音低),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组大而针尖钝尖。多用于治疗血脉病及热病。

点刺

[编辑]

针刺手法中的一种,也即速刺法。其法是以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用拇、食指握针柄,中指紧贴针尖上部约一分左右处,迅速刺入皮下浅层静脉,立即出针,然后压挤出数滴血液的方法。此法一般多用三棱针,针刺部位以手指或足趾端、耳尖、太阳穴、委中穴等为最常用。

电针

[编辑]

是应用毫针刺入人体一定部位后,再在针上通以电流的治疗方法。电针可广泛地滴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并用于手术上的麻醉(即“电针麻醉”)等方面。

电针麻醉

[编辑]

针刺麻醉方法之一,即用电流代替手法操作,使用时比较简便,目前已在各地广泛应用。

调气

[编辑]

针法名词,见《灵枢.官能篇》。应用针刺的补泻方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改善人体的机能。也就是通过针刺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纠正体内各种组织和内脏的病理状态。针刺的这种治疗作用,称为调气。如《灵枢.终始篇》:“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调气治病的道理和经络系统有关,也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完成的。

短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稍摇动地将针刺入,深达骨部,并进行提插手法(《灵枢.官针篇》)。

耳针

[编辑]

即耳针疗法用的针,形如毫针而短,长约0.7·1.0毫米,也可用揿针代替。

耳针疗法

[编辑]

在耳壳上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在耳壳上可探索出一定部位的敏感反应点,称作“耳穴”。一般可用特制的“耳针”或短毫针直接针刺耳穴,或通过电流,或在耳穴埋针等方法。适用于全身多种疾病。

分刺

[编辑]

九刺法的一种。指直接针在肌肉的间隙处(《灵枢.官针篇》)。

锋针

[编辑]

古代九针的一种。即现代常用的“三棱针”。针体圆,针尖呈三棱状,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痈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浮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性的肌肉痉挛。刺法是从患处的侧旁进行浅刺(《灵枢.官针篇》)。

关刺(渊刺、岂刺)

[编辑]

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刺法是直接针在四肢关节周围筋肉的附着部,但应防止出血。这是应用于治疗肝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毫针

[编辑]

古代九针的一种。也是现代最常用的针刺工具。用来针刺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毫针的长度由5分(约1.5厘米)至四、五寸(约13·17厘米)不等。径度主要有34号(直径0.22毫米)、32号(直径0.25毫米)、30号(直径0.32毫米)、28号(直径0.38毫米)和26号(直径0.45毫米)等。

合谷刺

[编辑]

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肌痹”。刺法是在患病局部向左、右两侧外方斜刺,直接针在肌肉部分,好象鸡爪的形状。这是应用于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候气

[编辑]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呼吸补泻

[编辑]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指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作为泻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作为补法。在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手法,再停针吸气为补法;加果在停针时呼气为泻法。

恢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即肌肉痉挛、疼痛等)。刺法是将针直刺在病痛的肌肉一侧,并上下前后左右摇动针体,以促使肌肉弛缓(《灵枢.官针篇》)。

火针(燔针、焠针、烧针)

[编辑]

一种特殊的针刺法。其方法是将金属针的尖端烧红后,迅速刺至人体一定部位的皮下组织,并迅速拔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治疗外科某些疾病及风湿性关节炎。

疾徐补泻

[编辑]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缓慢进针、疾速出针为补法,疾速进针、缓缓出针为泻法。

进针(内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即将毫针刺入体内的方法。在操作上一般通过循按经脉;揣按穴位等预备手法,然后将针由浅入深地刺入预定的深度。

禁刺(刺禁)

[编辑]

即针法的禁忌事项。其中包括:禁针部位(如内脏部位的深刺、孕妇的腹部、婴幼儿囱门部、禁针穴位等)、酒醉、过饥、过饱、过度疲倦、情绪的激烈变化(大怒、大惊、大恐),以及房事以后等,都不可立刻进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和其它异常反应。

经刺

[编辑]

当某一经脉有病时,在该经经脉上进行针刺的方法。九刺法的一种。指针刺与患病局部同一经脉的结聚不通的部位(《灵枢.官针篇》)。

九刺(九变刺)

[编辑]

古代应用的九种针法。即:输刺;远道剌;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见《灵枢.官针篇》。各见本条。

九针

[编辑]

指古代医生应用的九种不同形状和用法的针。其名称是:镵(音蝉)针;圆针;鍉(音低)针;锋针,铍(音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九针主要是用来针刺治病;也有的可以做外科和按摩方面的用途,详见该条。

巨刺

[编辑]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经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开阖补泻

[编辑]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主要是在出针后用手揉按针孔,使针孔闭塞,称作“阖”;也就是补法;如在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时,称作“开”;也就是泻法。

烙法(针烙、烙)

[编辑]

是火针的一种。其用法有二:古代常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已经化脓的疮疡,以代替开刀,避免出血,和现代所用的电刀的作用相似;在一定穴位上进行火针的方法,也叫做“点烙”。

灵龟飞腾(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编辑]

古代针灸取穴的一种学说。以奇经八脉中的八个穴位配合不同日、时的干支来推算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间应用那个穴位(每次针灸取主穴、配穴各一个)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上虽也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总的来说,太过于公式化,故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留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即针刺入穴位并在出现针感后,将针放置穴内不动,并使病人保持一定体位,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拔针的方法。留针时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

络刺

[编辑]

九刺法的一种。指用三棱针刺破皮下小血管放血(《灵枢.官针篇》)。

毛刺

[编辑]

九刺法的一种。指用短的毫针浅刺皮肤(《灵枢.官针篇》)。

缪刺

[编辑]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虽有身体外形疼痛的症状,但脉象(九候)正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络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捻针(转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就是将针进行左右反复捻转的方法。捻针在进针、出针和手法操作方面都可以使用。

捻转补泻

[编辑]

针刺手法的一种。具体的操作有向单一方向捻转的,也有向左右捻转的。现在一般多以捻针的强度为准,即在进针和出针时强度捻转的为泻法,轻微捻转的为补法。

偶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痹(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后背相对应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后各斜刺一针。但要注意防止直刺和深刺,以免伤及内脏(《灵枢.官针篇》)。

铍针(铍刀、[金非]针、剑针)

[编辑]

铍(音披)、[金非]音义同。古代九针的一种。针的下端如宝剑形,两面有刃。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

[编辑]

其制作一般是用五至七枚缝衣针绑在一起,使针尖平齐,并把它固定在细竹棍的一端。针刺时手持竹棍(针柄),用针尖在一定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扣打,以达到治疗目的。

皮内针(皮下埋针)

[编辑]

针刺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长约一寸左右消毒短毫针或揿针;倾斜刺(横刺)入皮下(针柄外露)后,再以胶布固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的条件下将针在皮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于治疗慢性或疼痛性疾病。

齐刺(三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部位较小和较深的寒气。刺法是在患处中央刺一针,两旁刺入二针(《灵枢.官针篇》)。

岂刺

[编辑]

即“关刺”的别名(据《灵枢.官针篇》),或“合谷刺”的别名(据《甲乙经》卷五)参见该条。

揿针

[编辑]

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用时可以将针体揿入皮下。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

三刺

[编辑]

古代针法的一种。其方法是把针刺入皮下的深度分为三层。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见《灵枢.官针篇》:“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刺之,以下谷气”)。即“齐刺”的别名。参见该条。

烧山火

[编辑]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证,属于补法中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呼气,随即迅速将针刺入皮下浅层,并重按穴位周围皮肤,强度捻转多次,稍行进针,作同样捻转,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样捻转。在病人感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后,将针缓缓地捻转退出。此外,也有用其它手法和不配合呼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热感为原则。

十二刺(十二节刺)

[编辑]

是十二种古代针法。即: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灵枢.官针篇》)。

输刺

[编辑]

九刺法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官针篇》)。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地进行深刺,取穴宜少(《灵枢.官针篇》)。五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将针直入直出,深入至骨。这是应用于治疗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见《灵枢.官针篇》)。

水针疗法

[编辑]

这是用装有注射药液或生理溶液“盐水、糖水”的注射器代替毫针刺入肌肉的治疗方法。注射的部位可以是穴位(即“穴位注射疗法”)也可以是体表病痛的局部,具体方法参见“穴位注射疗法”条。

提插补泻

[编辑]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旧称“天、人、地三才补泻”,或“三才补泻”。本法一般是对任何一个穴位的预定刺入深度分为三等分。补法是分三次按照浅、中、深的顺序进针,而出针时则一次退出;泻法是直接针入预定的深度,然后按照深、中、浅的顺序出针。

体针

[编辑]

泛指一般用来针刺身体各部位经脉,穴位的针刺疗法,是与耳针等相对而言的。

头针疗法

[编辑]

利用在头部相当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皮肤投射区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采用10个刺激区进行针刺,如运动刺激区、感觉剌激区……等。多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

透天凉

[编辑]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热证,属于泻法的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吸气,随着吸气将针慢慢地刺入到预定的深度,然后按压穴位周围皮肤,用手多次轻捻针柄,如局部或全身觉有凉意,就迅速向上稍行提针,再作同样捻转,再迅速稍行提针和捻转后急速将针拔出。此外,也有用其它手法和不配合吸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凉感为原则。

透针

[编辑]

针法的一种。方法是:在针刺入某一穴位后,斜刺或直刺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或经脉部位。因为是用一针同时穿透二个以上的经脉或穴位,所以又称“透经”或“透穴”。这种透针深刺的方法,多用于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

退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入体内一定的部位后,逐渐由深至浅向外退出针体(以不拔出皮肤外面为度)的方法。

弯针

[编辑]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即针入体内后;针体产生弯曲的现象。多由于外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缩或移动体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应先轻轻地挪动、恢复原来体位,根据针的弯曲角度和方向,顺势将针徐徐拔出,切勿用力猛拔或捻转,以防折针。

温针

[编辑]

是在应用针法的同时加以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一般多在针入皮下的毫针柄上,或针体部用艾绒燃烧,使热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五刺

[编辑]

是适应与五脏有关病变的五种古代针法。即: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灵枢.官针篇》)。各详本条。

穴位注射疗法(小剂量穴位注射)

[编辑]

这是利用某些注射药制剂(包活西药及中草药制剂)在一定穴位上作肌肉注射的治疗方法。注射量为一般肌肉注射量的l/10~1/2。操作前先进行局部消毒,在针刺入适当深度后,只用小幅度提插,不要捻转,使局部产生“得气”感觉后,再慢慢将药液注入。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也是针刺前的准备工作。即医生先用手指循按所要针刺的穴位局部及其所属经脉,使气血宣散后再行针刺的方法。

循经取穴

[编辑]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扬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范围较大和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在患病局部中央刺一针,四周再浅刺四针(《灵枢.官针篇》)。

摇针

[编辑]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将针刺人体内后,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摇动针体的方法。

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编辑]

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当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痛时,针灸另一侧(右或左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又可分为“缪刺法”和“巨刺”法二种。各详本条。

阴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厥。刺法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灵枢.官针篇》)。

迎随补泻(针头补泻、针芒补泻)

[编辑]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也就是泻法。

渊刺

[编辑]

即“关刺”的别名(据《灵枢.官针篇》)或“合谷刺”的别名(据《甲乙经》卷五)参见该条。

圆利针

[编辑]

古代九针的一种。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多用于治疗痈肿、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圆针

[编辑]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疗肌肉疾病。

远道刺

[编辑]

九刺法的一种。指身体上部有病时,取下肢部的阳经的俞穴进行治疗(《灵枢.官针篇》)。

晕针

[编辑]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反应。即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虚脱现象。多因对初次针治的病人用过强的手法,或病人精神过度紧张疲劳、饥饿、体弱等原因而引起。处理方法应将针拔出,使患者平卧,在清醒状态下可饮以热水,配合针刺人中,中冲等穴即可缓解。

赞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痈肿。刺法是在患处将针直入直出,反复多次地浅刺,使患部出血(《灵枢.官针篇》)。

折针

[编辑]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指毫针刺人体内的部分在皮下折断。多因用针有损伤、剥蚀等缺损,和患者体位的较大移动有关。处理方法要沉着细心,让病人保持原来体位,尽量用镊子夹出折针断端。必要时以手术取出。

针刺麻醉(针麻)

[编辑]

针刺麻醉是在我国传统的针刺疗法镇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是用毫针刺入选定穴位后,通过手法操作(或用电流)进行诱导,使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各种手术治疗(包括头颅、头项、胸腹、四肢等部位手术)。针麻不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在应用上还有它很多的优点。

针法(针刺、刺法)

[编辑]

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针”现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等。

针灸

[编辑]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两种治疗的方法的合称,又叫“针灸疗法”。

直针刺

[编辑]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提起皮肤,刺入皮下,不用深刺(《灵枢.官针篇》)。

指针

[编辑]

医生用手指按压,揉摩或爪切一定部位的皮肤(穴位),以代替金属针刺入皮下的一种简便的治疗方法。

滞针

[编辑]

针法操作时出现的异常反应。部将毫针刺人体内后,出现不能捻转、提插或手法操作困难等现象。多因病人精神紧张引起肌肉痉挛或捻转手法幅度太大,肌纤维缠绕针尖所致。处理方法首先要解除病人顾虑,然后在滞针部位的周围轻度按摩,并将针轻轻提插,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使局部肌肉松弛,再将针拔出。

子午流注

[编辑]

是针灸取穴的一种古代学说。以十二经中的“五俞”穴(共66个穴位)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推算经脉气血盛衰开阖情况,决定出某天、某时用什幺穴位。其效验尚待深入研究。

灸法

[编辑]

艾卷(艾条)

[编辑]

用粗制艾绒卷成圆柱状,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是灸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每支艾卷重约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掺和某些药品的,叫“药物艾卷”可参见该条。

艾绒

[编辑]

施灸时所用的主要材料。系将干燥的艾叶(即菊科植物的艾蒿的叶)磨碎,去其杂质,制成纤维状的物贺。根据加工的程度,艾绒有粗细之分。细艾绒的纤维短,杂质少,可塑性大,可制成较小的艾炷,多用于直接灸法;粗艾绒的纤维长,杂质稍多,制成的艾炷较大(一般如半枣核大),多用于间接灸法。

艾炷

[编辑]

是用艾绒制成供灸法应用的一种材料。形状多为圆锥形,又有大、小之分,小艾炷如大米粒大,多以细艾绒用手指捏成,均用于直接灸法(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大艾炷以粗艾绒用手或以金属制的艾炷模加压制成,可用于直接灸或间接灸法。

艾炷灸

[编辑]

灸法的一种。是用“艾炷”放在体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点燃,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又有直接灸和间接灸二种方法。

拔火罐(拔罐疗法)

[编辑]

应用竹筒、陶瓷或玻璃制成的小罐或宽口瓶作为火罐。拔罐时,先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纸条在火罐内晃动片刻后,趁热将罐倒扣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使罐口舆皮肤密切接触,由于冷却后火罐内空气减少,产生负压,紧密吸着在皮肤表面,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因而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应用于腰痛、胸胁痛、头痛、关节炎和哮喘等多种疾病。

瘢痕灸(化脓灸)

[编辑]

艾炷灸的一种方法。将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体表部位)上燃烧,灸后局部贴以药膏,促使局部化脓,产生水泡,最后结痂,形成瘢痕。这种灸法的缺点是病人的痛苦较大,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瘢痕灸(化脓灸)

[编辑]

艾炷灸的一种方法。将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体表部位)上燃烧,灸后局部贴以药膏,促使局部化脓,产生水泡,最后结痂,形成瘢痕。这种灸法的缺点是病人的痛苦较大,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豉饼灸

[编辑]

用黄酒将淡豆豉末调和,制成厚约二分的圆饼,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此法可促使疮口愈合。

附饼灸

[编辑]

用生附子细末加水制成薄饼状,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疮疡久不收口,仅流水而无脓者。

隔饼灸

[编辑]

间接灸的一种。用辛温或芳香类的药物制成饼状,放在施灸部位上,再在饼上点燃艾炷。常用的有附饼灸、椒饼灸及豉饼灸等种类。

隔姜灸

[编辑]

灸法的一种。方法是:用生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燃烧灼灸。

隔蒜灸

[编辑]

灸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大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

隔盐灸

[编辑]

灸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食盐将脐窝填平,盐上放较大艾炷点燃,待患者感到灼痛再更换艾炷。可治疗腹痛、吐泻、虚脱等症。

回旋灸

[编辑]

艾卷灸法的一种。指将艾卷点燃的一端在施灸的皮肤上进行前、后、左、右的周旋移动,而不是将艾卷固定于穴位上。

间接灸

[编辑]

施用灸法时,将艾炷隔着姜片(隔姜灸)蒜片(隔蒜灸)食盐末(隔盐灸)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附饼灸、豉饼灸、椒饼灸等)上施灸,而不直接将艾炷放在皮肤上,这种方法叫间接灸。

椒饼灸

[编辑]

用白胡椒末加面粉和水,制成薄饼。饼的中心放置丁桂散药末(丁香、肉桂)少许,在上面用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灸法

[编辑]

是点燃由艾叶等药物制成的艾炷或艾卷,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闪罐

[编辑]

拔罐疗法的一种。即将棉花棒蘸95%酒精点燃,在罐内绕一周后抽出,立即将罐按在拔罐的部位上,再马上拔下,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直到局部皮肤充血为止。

天灸(自灸、冷灸)

[编辑]

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龙芮、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状,放入直径约4厘米的酒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即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黄色水泡。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布处理)。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等病。

推罐(走罐)

[编辑]

拔罐疗法的一种。多用于腰背部。要选用罐口光滑的罐,将局部皮肤涂少许油脂,于拔上火罐后在皮肤上平行地上下左右移动几次。

温和灸

[编辑]

艾卷灸法的一种。将艾卷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这种灸法一般需保持十至十五分钟。

无症痕灸

[编辑]

炙法的一种,将艾炷直接或间接(以姜片、蒜片等)放在穴位皮肤上燃烧,每次均予以一定程度的刺激,不使其局部形成水泡、化脓及瘢痕。

药罐

[编辑]

拔罐疗法的一种。即将竹罐放在预先配制好的中药煎剂中,煮沸后取出,俟稍凉再进行拔罐的方法。

药物艾卷

[编辑]

指用艾绒掺和一定的药物粉末卷制而成的艾卷。直径约1厘米左右。古代有两种药物配方,制成的药物艾卷一名“太乙神针”(是用人参、参三七、肉桂、乳香、没药散、麝香等十六种药物的配方);一名“雷火神针”(是用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七种药物的配方)。治疗时点燃其一端,间隔数层布,按置在穴位上,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虽有一定疗效,但所用药品价格较贵,故有重新研究其实际价值,或改良其处方,制成新的简、便、验、廉的药物艾卷应用。

直接灸

[编辑]

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燃烧的一种方法。根据刺激量的大小和瘢痕形成与否分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二种。

壮数

[编辑]

即每次施灸所点燃的艾炷数。不论用在直接灸法或间接灸法,凡施灸时点燃一个艾炷,叫做一壮。

内、儿科病症

[编辑]

时病

[编辑]

𥆧

[编辑]

指眼皮掣动,也作肌肉跳动的形容词。

眴目

[编辑]

指眼睛转动不定,即眼目昏花发黑的症状。

懊侬

[编辑]

语出《伤寒论》。汪必昌《医阶辨证》称:“懊侬之状,心下热如火灼不宁,得吐则止”。这是胸膈间自觉有一种烧灼嘈杂感的症状。因病位在胸膈心窝部位,故又称为“心中懊侬”。病因多由于表证发汗不得法,或因误用泻下,致外邪入里,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所致。可见于急性热病或胃肠炎的病程中。

白[病培](晶[病培])

[编辑]

湿温病过程中于颈、项、胸、腹等处皮肤所出现的一种细白水泡,状如水晶,破之有淡黄色浆液流出,因其色自晶亮,也市“晶[病培]”。这是湿热郁阻气分而酿发的。[病培]色晶亮,显示湿热之邪有向外透泄之机,若[病培]色枯白的,叫“枯[病培]”,是气液枯竭之侯。(◎注:[病培]为“病”字去“丙”,代之以“培”之右旁。)

白喉

[编辑]

小儿易发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本病因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二经,化燥化火,上熏咽喉所引起。临床表现以咽喉部粘膜上产生一种灰白色不易脱落的假膜及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二季为多。在气候干燥的环境更易流行传播,故也称作“疫喉”(疫喉包括烂喉痧和白喉,白喉只是其中之一)。

白痢

[编辑]

湿热毒邪滞于气分,下痢白色,如鼻涕样的粘液,或如鱼脑者,叫“白痢”。亦有因寒湿凝滞,脾阳受伤而下痢白色,质稀气腥的,这是属于寒痢,又叫“寒痢”。参阅该条。

白疹

[编辑]

白[病培]的别称。

百日咳

[编辑]

指儿童感受时邪、痰浊阻滞气道、肺气不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有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而病程长为特征。因其有传染性,易引起流行,故又称“疫咳”。因形容其咳嗽的状态和咳嗽的连续性,又称“鹭鹚咳”、“顿咳”、“时行顿呛”。因其咳嗽时带特殊的哮吼声,类似母鸡下蛋后之啼声,又称“鸡咳”。

百脺嗽

[编辑]

指婴儿百日内发生咳嗽痰多、睡眠不定的病症,又名“乳嗽”。

斑疹

[编辑]

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做“斑”,多由热郁阳明,迫及营血而发于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的),多因风热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于肌肤。

暴热

[编辑]

指突然发生的高热,都属于实热证,多见于急性传染性疾患。

暴注

[编辑]

突然剧烈腹泻,如水倾注,故名。泄泻时量多,急暴而下,迫不及待,故又称为“暴迫下注”。多由于热迫大肠所致。

病候

[编辑]

疾病外候的总称。即指疾病反映出来的现象,与西医的Sign相类似。包括症状和体征。

病温

[编辑]

指所患的病证是属温邪性质。

不能眴

[编辑]

眴,是指眼球转动。不能眴,指眼睛凝视不能转动之意。平素血虚之人,发汗过多,精血受伤,筋脉失养,可以出现这种症状。

潮热

[编辑]

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了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潮热的病因大概有三:因体内阴液不足的,每于入夜即发热盗汗,叫“阴虚潮热”;因阳气受湿邪所遏制的,可见午后发热,叫“湿温潮热”;因热邪下结于肠,亦可于每天午后发热,称为阳明“日晡潮热”。此外,温病传至营分或血分阶段,身热往往在午后逐渐升高,这种热型不称潮热,而叫热入营分或热入血分。

春温

[编辑]

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它的临床特点是: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高热、口渴、心烦、小便赤等。或出现外寒里热、怕冷、身热、无汗、口渴、头痛、身痛、烦燥不安、咽干、舌质红、脉细数。里热炽盛时,可出现发斑和神昏,四肢抽搐等症状。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撮空

[编辑]

指患者意识不清,两手伸向空间,像要拿东西样的症状。如两手向上,拇指和食指不断地捻动,称为“撮空理线”。这是病重元气将脱的表现。

大瘕泄

[编辑]

《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陈瑞孙《难经辨疑》指出:“大瘕泄,即肠澼也”。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痢疾。(圊,即厕所)

大结胸

[编辑]

即《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是太阳表证未罢而误用下法,出现自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证候。

大头瘟

[编辑]

温毒的一种。又称“大头风”或“大头伤寒”。是由于感受风温时毒,入侵肺胃而发病。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耳聋、口噤、神昏谵妄等危候。另有一种是以头项肿大为主证,连及头面,略如虾蟆的,称为“虾蟆瘟”。

戴眼

[编辑]

指目睛上视而不能转动,为太阳经的经气衰竭,是病在危重阶段所出现的一种脑神经症状。

瘅疟

[编辑]

瘅,热气盛的意思。疟疾由于感邪后里热炽盛而发。其临床表现有发作时只发热不寒战、烦躁气粗、胸闷欲呕等症。

但欲寐

[编辑]

少阴经主症之一。是一种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见于少阴病心肾两衰,气血虚弱。

冬温

[编辑]

指冬季感受反常气候(冬应寒而反温)而发生的热性病。主要症状有初起头痛、无汗、发热、微恶寒、口渴、鼻干或鼻塞流涕、咳嗽气逆,或咽干痰结、脉数、舌苔逐渐由白变黄;继则汗出热不解、口渴恶热、咳呛、胁痛、脉滑数、舌赤苔黄而燥等症。以后传变,与风温大体相同。

痘疳

[编辑]

古病名。以皮疹形态而命名。即现在所称的天花病。

恶寒

[编辑]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恶热

[编辑]

即发热而怕热的意思。外感表证,一般是发热恶寒,但当表邪入里(邪入气分)或外感风温,则往往不恶寒而反恶热。

发黄

[编辑]

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肤或眼巩膜黄染的症状。参见“黄疸”条。

发热

[编辑]

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发热的类型和兼症此较复杂,概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多属实证。由六淫或疫疠等外邪侵入人体之后,正气与之相抗而引起。分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热多兼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或咳嗽、鼻寒等肺经卫分病状。半表半里热,主要特点是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舒,或见呕吐、口苦咽干、脉弦数。里热则不恶寒而反恶热、口渴、舌苔黄干,或大便燥结或泄泻臭秽稀粪,脉多沉数而有力。若邪盛深入“营分”、“血分”则出现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症状。“内伤发热”,多属虚证。主要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分为阳虚(气虚)和阴虚两类。详见“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条。

发颐(汗毒)

[编辑]

指发生于颐颔部位的一种化脓性感染,虽与痄腮相似,但本病多继发于伤寒、温病、脉疹的后期。由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透泄、郁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故又名“汗毒”。初起身热恶寒、肿如结核、微有热痛,以后脓肿渐渐增大,热痛亦加剧。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颔部或在口腔粘膜或向外耳等处溃破。类于化脓性腮腺炎。

烦热

[编辑]

凡发热同时又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均称“烦热”。多由于里热过盛,气阴受伤所致。

烦躁

[编辑]

胸中热而不安叫“烦”,手足扰动不宁叫“躁”。烦与躁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温热病邪热入里,则见高热、口渴、胸中烦闷、手足扰动,是阳明实热。因阳明主四肢,热盛故四肢扰动。大都由烦到躁,称为“烦躁”;如只是烦热口渴、无手足扰动的,则称“烦渴”,这是热盛伤津之象。均属实热证。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过汗、吐、下后,余热未清,胸中烦热,睡眠不宁,这是虚火内扰,称为“虚烦”,属虚热证。若烦而身冷,手足作无意识动作,形倦神疲,口干不饮,脉细弱,称为“躁烦”,是虚阳扰动,属虚寒证。

风寒感冒

[编辑]

本病由于感受风寒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寒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风痢

[编辑]

因内伏风邪,伤于脾胃所致。有先泻后痢,肠鸣腹痛,或纯下鲜血而有后重感,脉沉细而弦等症。

风秘

[编辑]

是因风邪而出现大便秘结症状。患者多伴有眩晕、腹胀等兼症。可见于风热感冒,大肠燥结;或见于中风病人肠胃积热等。

风疟

[编辑]

因夏季阴暑内伏,复感风邪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疼、发热时自汗出、脉弦数等症。

风热感冒

[编辑]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焮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

风痧

[编辑]

又称“风疹”。是小儿常见病。因感染风热时邪,郁于肺卫而发于肌肤的病症。临床表现:发疹前无明显症状,发疹时一般伴有轻微的咳嗽,皮疹多在二十四小时内全身出齐,有痒感,二、三天便消退。疹消退后皮肤无脱屑和斑烦。

风温

[编辑]

感受春季风温病邪而发生的一类急性热病。叶天士《温热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本病初起,邪在肺卫,主要症状有发热、口渴、自汗、恶寒、咳嗽、头痛等。在病势发展过程中,有时能出现神昏,谵语等“逆传心包”的证候及发斑等症。温病发汗后,出现身灼热、自汗、身体沉重、嗜睡、鼾声、说话困难等证候,也叫“风温”(见《伤寒论》)。

伏气温病

[编辑]

是有别于新感温病另一类温病。有因感受外邪后,因邪轻未能随即构成发病条件,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有积热,到了一定时间,感受时邪,内伏的郁热,自里透出。均称为“伏气温病”(亦有说是感受温邪较深,发病时一开始就见里症的)。本病的特点是一开始即见烦渴、舌绛、尿赤、脉数等里热症候,而往往卫分症候不明显。如“春温”,“伏暑”,“温疟”等,都属于这类温病。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实质都是感受温邪而发的病,所不同者,是临床表现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病邪性质,致病途径,病变部位,病人体质等因素不同而来,故必须以症候为依据,不能离开症候空谈成因,也不应把“伏气”看成是疾病的潜伏期。古人所说的伏邪,从冬伏至春夏而发病,或暑邪伏至冬季而发病,此说只可以做参考。从临床上辨别新感与伏气,对病机转变、预后、治疗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伏气温病的治疗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

谷疸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因于饱食失节,饥饱不匀,湿热、食滞阻遏中焦所引起。主要症状有食即头眩、烦闷、胃中不适、腹满、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身面发黄等。

固泄

[编辑]

“固”,是前后不通;“泄”,是二便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寒结

[编辑]

大便秘结之由于阴寒凝滞的,称为寒结。临床表现有唇淡白、口淡、舌苔白滑、小便清,或有肠鸣,腹痛等。又名“冷秘”。

寒栗鼓颔

[编辑]

简称“鼓栗”,或“振栗”。寒栗指因恶寒而发抖,也叫“战栗”。鼓颔是形容恶寒时全身发抖,上下齿不断地叩击的样子。温疫或疟疾患者的恶寒,往往出现这种症状。

寒痢

[编辑]

又叫“冷痢”。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寒气凝滞,脾阳受伤所致。有痢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质稀气腥、苔白、脉迟等症。

寒疟

[编辑]

因寒气内伏,再感风邪而诱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规有寒多热少,日发一吹,或间日发作,发时头痛,无汗或微汗,脉弦紧有力等。

寒热往来

[编辑]

指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的情况。这是少阳病正邪相争所出现的热型。

寒湿痢

[编辑]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阳虚,湿浊内阻所致。有下痢白色稀脓或如鱼脑、脘腹痞胀、腹痛绵绵而后坠、无热、神疲、不渴、纳呆、小便清白或微黄、舌淡、脉缓或迟等症。

寒实结胸

[编辑]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因太阳病误用冷水淋洗、邪热被寒气所阻抑,水寒伤肺,寒气结于胸中所致。主要症状为胸痛、心烦、不渴、不发热等。

寒泻

[编辑]

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鸭粪,腹中绵绵作痛、小便清白、苔白滑、脉沉迟;或表现为肠鸣腹痛、气谷不化、脉沉迟无力等。

黄疸

[编辑]

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病因是由于脾胃湿邪内蕴、肠胃失调,胆液外溢而引起。临床上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详见“阴黄”、“阳黄”条。

黄汗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以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故名。症见口渴发热,胸部满闷,四肢头面肿、小便不利、脉沉迟等。病因是由于风、水、湿、热交蒸所致。湿热伤及血分时,又可并发疮疡。

霍乱

[编辑]

古代把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都包括在霍乱的范围内。认为这是一种胃肠挥霍撩乱的规象,故名。因此,它既包括着烈性传染病的“霍乱”,也包括一般夏秋间常见的急性胃肠炎。分为二类:一是因其能将胃肠中病理性内容物吐泻而出的,叫“湿霍乱”;一是腹胀绞痛、烦躁闷乱、想吐吐不出,欲泻又泻不下的,叫“干霍乱”。或称“绞肠痧”。

霍乱转筋

[编辑]

上吐下泻,失水过多,以致两小腹腓肠肌痉击,不能伸直,叫做霍乱转筋。

急黄

[编辑]

本病是因脾胃素有积热,湿热之毒炽盛,灼伤津液,内陷营血,邪入心包所致。是阳黄的重证。它的特点是发黄急骤,身目呈红黄色,高热顷渴,胸满腹胀,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出斑疹,舌绛,苔黄燥,脉弦滑数。

角弓反张

[编辑]

病人的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向曲如角弓状。这是风病或热极动风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惊风、破伤风及多种病因所致的脑炎、脑膜炎等。

结胸

[编辑]

语出《伤寒论》。指邪气结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状有两类:一类为胸胁部有触痛,头项强硬,发热有汗,脉寸浮关沉等;一类为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舌干燥而渴,午后稍有潮热,脉沉结等。发病原因,是由于太阳病攻下太早,以致表热内陷,与胸中原有水饮结聚;或不因误下,由太阳内传阳明,阳明实热与腹中原有水饮互结而成。胸胁有触痛,颈项强硬,微汗或但头汗出的,为热与水相结,称为“水结胸”。又称“水气结胸”,或“水热结胸”。心窝部至少腹硬痛拒按、便秘,午后微有潮热的,称为“实热结胸”。此外,还有“小结胸”、“大结胸”、“血结胸”、“寒实结胸”等名称。各详该条。

筋惕肉𥆧

[编辑]

指肌肉抽掣跳动。其病理和“身𥆧动”基本相同,不过津液受伤的程度此较严重。

噤口痢

[编辑]

痢疾,饮食不进或呕不能食者,称为“噤口痢”。多由疫痢、湿热痢演变而成,或见于疫痢,湿热痢病程中的某一阶段,是痢疾比较严重的证候。多因湿热毒邪蕴结肠中,毒盛而伤害胃气,胃阴受劫;或因久病脾胃两伤,胃失和降,输化无力,气机相阻塞所致。临床特点,除饮食不思、呕恶不纳,饮入即呕外,兼有胸脘痞闷,舌红绛苔黄腻等症。

痉病

[编辑]

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背强反张,口噤不开的病症。主要表现:身热足寒(恶寒时觉头热、面赤、目赤),颈项强急,背反张,卒口噤,独头动摇,脉沉细或劲急等。本病是由六淫侵袭,化燥、化风所致。如阳明热盛,引动肝风;或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等。凡热盛伤阴,误吐,误下的重症等亦能致痉。《金匮要略》以发热无汗,反恶寒为“刚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为“柔痉”。此外,小儿“脐风”、“产后发痉”、“破伤风”及“暑痉”等,都属痉病范围。详见各条。

久痢

[编辑]

痢疾日久不愈,又称“迁延痢”。多因脾肾虚弱,中气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大便常带粘液血液,排便时腹部隐痛,排出无力,甚或脱肛,食欲减退,形体消瘦等。

酒疸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因酒食不节,以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郁生热,湿热交蒸而成。主要症状有身目发黄、胸中烦闷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小便赤涩、脉沉弦而数等。

拘急

[编辑]

指四肢拘挛难以屈伸的症状。多由于风邪所致,也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烂喉痧

[编辑]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由口鼻吸受疫毒之气,与肺胃蕴热相蒸而发。以咽喉疼痛腐烂,肌肤发生红色疹子(丹痧)为主证,故又名“烂喉丹痧”。因具有传染性,能引起流行,故为“疫喉”之一,又称为“疫喉痧”。本病即猩红热。

劳疟

[编辑]

因疟疾日久而使身体虚弱,将成虚劳,又称“疟劳”。或因多病劳损,气血两虚而患疟疾,均称劳疟。其特点为微寒微热,或发于昼,或发于夜,气虚多汗,饮食少进,或停止发作后遇劳即发。

劳热

[编辑]

指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出现的发热现象,如五劳七伤所产生的虚热。因中气不足,肺气虚弱,稍事劳累,即出现低热的症状。

里急后重

[编辑]

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时迫不待,叫“里急”。大便时窘迫,但排出时不畅,肛门有重坠的感觉,叫做“后重”。

痢疾

[编辑]

古名“滞下”,亦称“肠澼”。滞下,是形容大便次数增多,虽急欲排便,但不能通畅,肛门重坠,如有物阻滞的感觉。肠澼,是形容肠内有积滞,排便时澼澼有声。本病为夏秋季常见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腹痛、粘液脓血样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里急后重为主证。多因肠胃内虚,摄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以致湿热内蕴,毒滞肠中所致。古代对痢疾的论述,范围颇广,除包括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外,还包括其它某些肠道疾病在内。根据临床特点和诱发因素等,分为“风痢”、“寒痢”(冷痢)、“湿热痢”(热痢、赤痢、赤白痢)、“寒湿痢”(湿痢)、“水谷痢”、“噤口痢”、“白痢”、“五色痢”、“休息痢”、“久痢”(迁延痢)、“疫毒痢”等,名目较多。现临床上一般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久痢(迁延痢)、休息痢等五种类型。参见有关各条。

凉燥

[编辑]

指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寒,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等症。这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两感

[编辑]

指阴阳两经表里同病,又称“伤寒两感”。如既有太阳经表证的发热、头痛,同时又有少阴经里证的神倦、肢冷、脉微。“重感”的别称,即重复感受两种病邪。如脏腑本有积热之邪在内,又再外感风寒,出现表里同病的证候。

脉疹

[编辑]

俗称“痧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于感受时邪疠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肺胃。初起先见肺卫风热症状,以咳嗽、眼结膜红赤、畏光、眼泪汪汪为其特征。皮疹出现时,疹点先从耳后、发际及头部出现,渐及颜面全身,疹点与疹点之间可见正常的皮肤为其特点。

芒漕

[编辑]

即“寒泻”。又称“鸭溏”或“鹜泄”。形容泻下的大便水粪相杂,色青黑如鸭粪,小便清,脉沉迟。此属寒湿之证,因脾气虚,大肠有寒而致。如泻下仅是一般清稀垢秽的粪便,则称为“溏泄”或“泄利”。

冒暑

[编辑]

指一般的伤暑证。感受暑邪之后,邪阻肠胃,出现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腹痛水泻、小便短赤、恶心呕吐、头重眩晕等症。

瞀瘛

[编辑]

瞀,指视物模糊昏花。瘛,指手指筋脉拘急抽搐。多由于火热上扰心神,引动肝风所致。

闷瞀

[编辑]

是眼目昏花,视物不明,同时又觉烦乱不安的一种症候。多由于痰热湿浊交阻于内,或因热毒炽盛所致。

牡疟

[编辑]

此种疟疾多因平素元阳虚弱,邪气伏于少阴而致。临床表规为发病时寒战较甚,无热或微热,面色淡白,每日定时发作,脉沉而迟等。

目瞑

[编辑]

瞑,作合目或寐字解。目瞑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多见于发热而心烦、眩晕,患者欲闭目求得一时安静的状态。

目中不了了

[编辑]

语出《伤寒论》。了了,是清楚分明的意思。目中不了了,是形容看东西时模糊不清,是由于阳明腑热过盛,津液受伤,邪热上蒸所引起的症状。

内烦

[编辑]

指内热(实热或虚热)而引起心胸烦闷的症状。因心烦引起意识错乱的,叫“烦乱”。烦乱同时又有闷闷不乐感觉的,称为“烦冤”。

女劳疸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证见身黄、额上微黑、膀胱急、少腹满、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发热而反觉恶寒。《金匮要略》认为本证是得之房劳醉饱。根据临床所见本证多出现在黄疸病的后期,是气血两虚、浊邪瘀阻的证候。常伴有胁下积块胀痛、肤色暗黄、额上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脉弦细等,严重的发生臌胀。

疟疾

[编辑]

古代统称“痎疟”,以寒战、壮热、出汗、定期发作为特征。古人从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地带,蚊虫容易孳生繁殖的时侯和环境,认为病因是夏季感受暑邪或接触山岚瘴气,或因受寒湿之邪而引起。邪气潜伏于半表半里,邪正相争,在一定条件下而发病。其分类大致加下:按临床证候分:如发热而汗自出为风疟;壮热烦渴为暑疟;胸闷泛恶、身酸肢重为湿疟;先寒后热、寒重热轻为寒疟;先热后寒、热重寒轻为温疟;但热不寒为瘴疟;但寒不热为牝疟;眩晕呕逆、痰盛昏迷为痰疟;久疟体虚为虚疟;久疟脾脏肿大为疟母;一日一发为单日疟;二日一发为间日疟;三日一发为三日疟,又称三阴疟。按诱发因素和流行特点分:遇劳即发为劳疟;因食诱发为食疟;由于山岚瘴气为瘴疟;引起流行的为疫疟。以上分类只是按现象分类,对办证施治虽有些意义,实际上疫疟、痰疟、瘴疟等,多属恶性疟疾,其中痰疟、瘴疟类似脑型恶性疟疾。至于其它疟疾,有的属于疟疾的兼症,有的则是类似疟疾的其它热病。参见疟证各条。

疟母

[编辑]

疟疾久延不愈,致气血亏损,瘀血结于胁下,并出现痞块,名为疟母,类似久疟后脾脏肿大的病症。

[编辑]

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因邪热壅聚的,有因气虚气滞的。若兼有胀满感觉的,则称为“痞满”。邪热阻滞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称“胸痞”。若夹有痰湿,胸痞程度较甚。如有物堵住的,称为“胸中痞硬”。邪热阻滞在胃脘部,按之软而不痛的,称为“心下痞”;若按之有抵抗感的,是邪热与胃中停水相阻,称为“心下痞硬”。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常可出现这类症状。

脐下悸

[编辑]

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多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当外感病发汗不当,肾气受伤,水气冲逆时则可出现。

气痢

[编辑]

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为粪便如蟹沫稠粘,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多,其气臭秽。或兼肠鸣、小便不利等。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秋燥

[编辑]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详见该条。

热病

[编辑]

含两义: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热病,见《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泛指热性病。

热结旁流

[编辑]

阳明腑实证的另一表现。腑实证,大便一般多见燥结不通,但有时泄出黄臭的粪水,而不见燥尿泻出,仍有阳明腑实证者,称之为“热结旁流”。

热泻

[编辑]

因热迫大肠所引起。亦名“火泻”。主要症状有泻下黄白如糜或带黏腻、气味臭、肠鸣腹痛、痛一阵泻一阵,泻后仍有厚重感,肛门浊热、小便短赤、口渴、苔黄、脉数等。

如丧神守

[编辑]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如丧神守”用以形容神志昏乱不安,多属热盛于内所表现的证侯。

洒淅恶寒

[编辑]

形容病人恶风寒时好象被冷水喷洒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觉。

三阴痉

[编辑]

指痉病之出现三阴经症状,故名。临床上除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等症之外,还见头摇口噤(属厥阴);四肢不收、发热腹痛(属太阴);闭目嗜睡(属少阴)等三阴经症状。

三阴疟

[编辑]

即三日疟。由于元气内虚,卫气不固、病邪深入,每隔三天发作一次,因邪气潜伏于“三阴”,故名。一说因病邪缠绵日久,兼有三阴经主症出现,故名。

痧气(痧胀)

[编辑]

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阻寒于内,出现腹痛闷乱的一种病症。因痧气胀寒胃肠,壅阻经络,故又名“痧胀”。痧在皮肤气分的,皮疹隐现红点,有如脉疹,称为“红痧”;若痧毒蕴于肌肉血分的,全身胀痛,且有黑斑,称为“乌痧”。若证情深重,则见发寒热,头、胸、腹或胀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束带,或指甲青黑,或手是脉木等。

伤寒

[编辑]

病名或症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伤暑

[编辑]

又称“感暑”。指夏季伤于暑邪,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证候。

少腹硬满

[编辑]

指脐以下部位坚硬胀满的症状。若按之不硬,只觉胀满,拘急不舒的,称为“少腹急结”。都是由于瘀血和邪热互结,阻滞于少腹部;或因膀胱气化失常,水停下焦所致。前者属蓄血证,后者属蓄水证。辨证要点,在于小便利与不利。小便通利的,为蓄血证;小便不利的,为蓄水证。

身𥆧动

[编辑]

即身体的肌肉掣动。其原因有由于发汗太过,阳气和阴液受伤;有由于阳虚失去促进津液产生的正常功能,气液不足,肌肉失去温养所致。

身热不扬

[编辑]

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神不守舍

[编辑]

即精神错乱。心是精神所藏之处(《灵枢.邪客篇》:“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病邪犯心或精神刺激过度出现的神志异常,均可称为神不守舍。

神昏

[编辑]

即神志昏迷不清。是邪热内陷心包,或湿热、痰浊蒙蔽清窍所出现的症状。

湿病

[编辑]

泛指因湿而引起的病症。湿为重浊粘腻之邪,有外湿、内湿之分。感受雾露,久居潮湿之处,或涉水雨淋,或着汗湿衣,以致湿邪入侵肌肤,出现身重体酸,关节疼痛,或见恶寒发热,身重自汗,属外感湿邪,亦称“伤湿”。若因饮食不适,过食生冷,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小便少,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的,是湿从内生,统属湿病。参见“内湿”、“外湿”等条。

湿疟

[编辑]

此种疟疾是久受阴湿,湿邪伏于体内,因触冒风寒而诱发。其临床表现有恶寒而不甚热、汗出、一身尽痛、四肢沉重、呕逆脘闷、脉缓等。

湿热痢

[编辑]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以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臭秽、排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等为特征。若湿热毒邪盛于血分,伤及肠络,下痢纯血者,叫“赤痢”、“血痢”。若病邪伤及气血,肠中气滞,肠络损伤,下痢赤白相兼,脓血相杂,腹中绞痛,排便次数频多,叫“赤白痢”。

湿温

[编辑]

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多见的热性病。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肠胃之湿交阻,酝酿发病。表现有身热不扬、身重酸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其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史多留连于气分,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入营入血,发生痉厥、便血等变证。多见于肠伤寒、副伤寒一类疾病。

湿泻

[编辑]

又称“洞泻”或“濡泻”。是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所谓:“湿盛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临床表现有身重、胸闷、口不渴、腹不痛或微痛、大便溏稀、尿少或黄赤、舌苔滑腻、脉濡缓等。

时病

[编辑]

又称“时令病”,指一些季节性发生的疾病,如春季的春温、风温、温毒、伤风等。夏季的泄泻、痢疾、中暑、暑温、热病、疰夏等。秋季的疟疾、湿温、秋燥等。冬季的伤寒、冬温等。

时行

[编辑]

时病中有不少病带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古代称为时行。如果引起大流行时,则称为“天行”或“天行时疫”。

食疟

[编辑]

因饮食停滞,再感受外邪而诱发的一种疟疾。其特点为寒热交作,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并伴有嗳气、纳呆、食则吐逆、腹胀脘闷等症。

食泻

[编辑]

因伤食而致泻,故名。临床表现为吞酸嗳臭,恶闻食气,胸脘痞闷,腹痛则泻,泻后痛减,苔腻。是由于饮食不节,伤于肠胃、脾失健运所致。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视歧

[编辑]

即看东西时把一物看成两物,属肝肾阴精亏损的病变。

收引

[编辑]

收,是收缩;引,是拘急。收引即指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多由于寒邪所致。

手足躁扰

[编辑]

指手足扰动不宁。有实证和虚证之别。实证是因内热炽盛,心中烦躁不宁,故手足躁扰不能安卧。常伴有身热口渴或腹胀痛、大便秘结等实热症状。虚证是因危重病元气将脱,神不自主,故出现循衣摸床、四肢躁扰等无意识的动作。多伴有神倦昏沉、肢冷、脉微等虚寒症状。

暑病

[编辑]

暑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气。凡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统称为“暑病”。但狭义的一般多是指暑温、中暑、感暑之类的病症。

暑风

[编辑]

暑温病,因热盛而出现昏迷抽搐症状的,称为“暑风”或“暑痉”。表现为突发高热、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挟湿或痰湿互阻,如湿盛的,胸闷恶心,大便溏泄;痰湿互阻的,喉间痰鸣、面色垢晦、舌苔厚腻等。

暑秽

[编辑]

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发的病症。表现为发病急速,头痛而胀、胸脘胀闷、烦躁、恶心呕吐、身热有汗,严重的出现神昏、耳聋等症状。

暑厥

[编辑]

指中暑患者出现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暑痢

[编辑]

因夏天感受暑热,内夹积滞,伤于肠胃所致。有腹中绞痛,下痢赤白,发热,面垢,汗出,呕逆,烦渴多饮,小便不利等症。

暑疟

[编辑]

因暑邪内郁,再感秋凉之气而诱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恶寒壮热、无汗、烦渴引饮、脉弦数或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待大汗出后则热退等。

暑热证

[编辑]

广义指暑天一般热证。狭义指小儿夏季热(古称“疰夏”)。婴幼儿每逢夏季长时期发热,或暮热早凉,或暮热早凉,伴有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等症状。发病原因,多与婴幼儿时期,阴气未充,阳气未盛,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的熏蒸有关。病至后期,往往元气受损,出现上实下虚症状。参见“疰夏”条。

暑温

[编辑]

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暑温易夹杂有传染性的疠气,是夏季较烈性的一类传染病,前人称为“暑温夹疠”。如流行性B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等。

暑泻

[编辑]

热泻的一种。因感受暑热之邪所引起。主要症状有泻下如注,或泻出粘稠,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脉濡数等。

暑瘵

[编辑]

指感受暑热而突然咯血咳嗽,状似“痨瘵”的病症。是因暑热伤肺,蒸迫肺络所致。临床表现有烦热口渴、咳嗽气喘、头目不清、咯血、衄血,脉洪而芤等。如暑热挟湿的,则口不渴而苔白滑。

水谷痢

[编辑]

因脾胃气虚,不能消化水谷所致。有腹中微痛,粪便中杂有食物残渣与脓血,饮食减少,四肢困倦;脉细缓无力等症。

飧泄

[编辑]

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

太阳中风

[编辑]

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指真中风的一型。即中风病有寒热的证候中表现无汗恶寒,或有汗恶风的称为“太阳中风”。但这种分型对中风病的辨证施治意义不大,现已少用。

痰疟

[编辑]

较重型疟疾。临床表规为发作时寒热交作,热多寒少,头痛眩晕,痰多呕逆,脉弦滑。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类于脑型疟疾。

瞳子高

[编辑]

瞳子即瞳人。指目睛上视,为太阳经的经气不足,进一步可出现“戴眼”。是一种脑神经症状。

晚发

[编辑]

“伏气温病”的别称。指春秋季末期所发生的里热证候较重的温热病。但“晚发”一词,现已少用。

胃家实

[编辑]

语出《伤寒论》。“胃家”是胃与大小肠的简称。胃家实指邪热结于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侯。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胃实

[编辑]

证候名。指胃肠积热、热盛津伤、胃气壅滞不通的证候,主要症状有脘腹胀痛、嗳气、大便不通,或烦躁发热等。

胃中燥矢

[编辑]

指肠中大便燥结。《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矢五六枚也。”这里“胃中”是指肠道。胃中有燥矢,说明是胃肠道实热内结,津液受邪热煎灼消耗,故肠中大便燥结。

温病

[编辑]

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古代对于“热病”,多用“温病”一语以概括;后人有认为“热”轻的为温,重的为热,但实质上是相同的,故温与热往往互称,又统称为温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急,初起时多见热象偏盛,而且容易化燥伤阴。它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风温、春温、湿温、暑温、冬温、温毒等。详见各条。

温毒

[编辑]

指感受温热时毒而发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谓“诸温夹毒”。临床以高热、头面或咽喉肿痛、出血性斑疹为特征。大抵包括二类疾病:一是头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脓性疾患,如继发性化脓性腮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一是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斑疹伤寒等。

温毒发斑

[编辑]

温毒症状之一。由于温热之毒内蕴肺胃,充斥三焦,波及营血,透发于肌肤而为斑。如斑色红活的,热毒较轻,紫暗的为热毒重,黑色的为热毒极重。类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

温疟

[编辑]

内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热后寒、热重寒轻、汗或多或少、口渴喜凉饮、舌红、脉轻按浮数重按无力等症。“温疟者,其脉如平(指未现疟疾通常所见的弦脉),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

温疫

[编辑]

又称“瘟疫”。是感受疫疠之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其特点是发病急剧,病情险恶,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湿热秽浊之疫,以恶寒壮热、头痛身痛、苔白如积粉、脉数等为主症。一是暑热火毒之疫,以高热、烦燥、头痛如劈、腹痛吐泻,或神昏发斑、身发臭气为主症。

温燥

[编辑]

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表规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这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瘟黄

[编辑]

本病是由于感受湿热时毒,毒盛化火,深入营血所致。临床表现有身目呈红黄色、高热神昏、烦渴、腹胀、胁痛、衄血便血,或发斑疹、舌绛苔黄燥等。类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黄疸型钩端嫘旋体病等。

五更泄(晨泄、肾泄)

[编辑]

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泄”。

五色痢

[编辑]

痢疾,脓血粪便中杂有多种颜色,故名。有虚症和实症之分。实症是由肠中之滞热未尽,过早使用止涩药,或因毒留肠中所致,表规为里急后重较甚,脉实有力。虚症是由于痢后脏腑之气已伤,脾肾两虚,表现为脐下急痛,频频虚坐,脉虚无力;如肾阴亏竭,则下痢脓血杂色而稠粘,滑泄无度,脐下急痛,发热烦渴,病情较重。

五泄

[编辑]

指胃泄、脾泄、小肠泄、大肠泄、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指飧泄、溏泄、骛泄、濡泄、滑泄(朱震亨《平治会粹》)。

下利清谷

[编辑]

“下利”,指一般的腹泻。“下利清谷“即指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无粪臭味,并有恶寒肢冷、神倦脉微等脾肾阳虚症状。

下迫

[编辑]

是形容急欲大便但又排便不畅的窘迫之象。

项背强儿儿

[编辑]

《伤寒论》。头项和背部的肌肉经脉俱有牵引不舒之感。是项强病势进一步的发展,是形容患者头项伸直稍向后倾,如小鸟学飞之状。若伴见外感症状的,为邪犯太阳经络的证候。

项强

[编辑]

指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一般是由于外感风寒,寒邪侵入太阳经络,经气不舒所致。项强常与头痛并见,是太阳病的主症之一。也有由于湿邪阻滞肌肉,或热邪灼伤筋脉而致者。

小结胸

[编辑]

结胸证类型之一。多由于痰热互结所致,又称“痰热结胸”。临床表现有胃脘部硬满、压痛、舌苔黄微腻、脉象浮滑等。

胁热下利

[编辑]

或简称“胁热利”。是指里寒挟表热所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有形寒身热,心窝部有痞硬的感觉、腹泻不止等。这是外感寒邪,外邪末除,因误下伤脾,故外有形寒身热的表证,内有脾虚腹泻的里证,表里同病。

泄泻

[编辑]

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但临床上多合称为“泄泻”。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风、寒、湿、热内犯肠胃,饮食不节,脾胃内伤,以及肾阳衰微等均可致病。一般分为“寒泻”、“湿泻”、“热泻”、“食泻”、“虚泻”等。各详本条。

心烦

[编辑]

即心中烦闷。多由于内热所引起。参见“内烦”条。

心愦愦

[编辑]

愦,烦乱之意。形容心中烦乱不能自主的症状。若心中烦乱而有痞闷之感的,称为“心悗”(悗,烦闷之意)。

心下急

[编辑]

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胀满不舒的感觉。这是因邪热结于胃,引起剧烈呕吐后所出现的自觉症状。常伴有心烦、大便闭等症。可见于急性胃炎、胃肠型感冒等。

心下满

[编辑]

指胃脘间痞闷胀满;若兼有气上逆的感觉,称为“心下逆满”。这是由于中阳受伤,运化失常,以致水饮停于中焦所出现的自觉症状。

心下支结

[编辑]

胃脘间自觉好象有东西梗阻似的,烦闷不舒,不硬不满的一种症状。这是少阳病胸胁苦满的轻症。

新感温病

[编辑]

指四时中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初起为表寒症的,发热较轻、恶寒、头痛、体痛较重,舌质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脉浮紧或浮缓,以后就化热入里。初起为表热症的,发热较重,恶寒、头痛、体痛较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微黄,口渴,脉象浮数,以后热入于里而更甚。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都属新感温病。

胸闷

[编辑]

是指湿热或痰湿之邪阻滞中焦,邪气扰及胸中,出现烦闷不舒的一种症状。

胸下结硬

[编辑]

“胸下“指膈间,是胸膈间有胀满痞硬而有疼痛的症状。可因痰湿和邪热相结;或因脾胃虚寒误用泻下,脾胃受伤而致。

胸胁苦满

[编辑]

即胸胁部满闷不舒。这是足少阳胆经气机失调所出现的症状之一。足少阳经络分布两胁,因为气机郁结,同时胆火又内郁于胸膈,故出现这种症状。

休息痢

[编辑]

下痢履发履止,日久不愈,故名。其原因有因痢疾初起,止涩太早,治疗不当,以致肠中积热未尽;或因饮食失节;或因过服寒凉,脾肾阳虚所致。

虚疟

[编辑]

由于平素元气虚弱,再感疟邪而发病。发作时寒热交作,自汗倦卧,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脉弦细。本病也可因久疟未愈,脾胃虚寒而引起。发病时有寒热交作、饮食减少、倦怠肢冷、腹满便溏、脉濡弱等。

虚泻

[编辑]

由于脾肾阳虚,泻下日久所致。临床表现有食下易泻,大便次数多而稀烂,或完谷不化,神倦无力,面色晄白,唇舌淡白,脉细弱;或天末亮时即泻下一、二次,并有腰酸肢冷等症。

虚坐努责

[编辑]

形容某些肠道和肛门的疾病,便意频繁,但却排不出大便的现象。多因邪滞气虚所致。

蓄血证

[编辑]

伤寒太阳腑证的另一种证侯。主要表现为身热,神志如狂,少腹胀满,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热随经入里,与血相搏,瘀热阻滞少腹,上扰心神所致。严重者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发狂,或身发黄,色瘀暗,脉沉结。

血结胸

[编辑]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由邪热与血结聚胸脘所致。主要症状有胸脘间满而微硬,不可按,其人善忘,小便反利而口不渴。

循衣摸床

[编辑]

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阳病

[编辑]

含两义:指三阳经的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阳暑

[编辑]

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哂而发病的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

[编辑]

即中暑。详见“中暑”条。暍暍,形容热性病的热气极盛。

疫毒痢

[编辑]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又叫“疫痢”。本病或因患者体质素虚,或因毒疠过盛,致疫毒深滞肠胃,易入营血,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名。临床表现有发病急骤,病情较剧,突然高热,寒战,烦渴,腹痛急剧,痢下脓血稠粘,次数频多,恶心呕吐,或兼发斑疹。儿童因体质娇嫩,每于未出现泻痢的症状时,即呈高热、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大汗、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类似中毒性痢疾。

疫疟

[编辑]

凡疟疾在一个地区引起流行,互相传染,病情较重的,称为“疫疟”。其临床表现有寒热往来。每日发作一次或二次,发热较高,烦渴有汗。

阴病

[编辑]

含两义:指三阴经的病。指一般虚症,寒症的统称。

阴热

[编辑]

指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热,即内伤的阴虚发热。指急性热病后期由于阴津消耗而产生的发热情况。

阴暑

[编辑]

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主要病状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

阴阳毒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为感受疫毒,内蕴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阳毒和阴毒,阳毒因热壅于上,以面赤斑斑如锦绞、咽喉痛、吐脓血为主要症状;阴毒乃邪阻经脉,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伤、咽喉痛为主要症状。病情均属危重,《诸病源候论.伤寒阴阳毒候》指出:“夫欲辨阴阳毒病者,始得病时,可看手足指,冷者是阴,不冷者是阳。“这是在阴毒、阳毒典型症状出现前的一种鉴别方法。

阴阳交

[编辑]

语出《素问.评热病论》。热病出汗后,仍发热,脉躁疾。发热和脉象不因出汗而见和缓,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状,前人认为这是阳邪交入于阴分,消耗阴气所致,故名。属危重证侯。

阴躁

[编辑]

即阴寒极盛所致的躁扰、神志不安的证侯,多属危重之证。临床表现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躁扰不安。这种烦躁是因阴盛格阳所引起,故称。可见于休克前期、心力衰竭、尿毒症等。

隐疹

[编辑]

又称“[病培]癗”、“风疹块”或“瘾痧”,即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小如麻疹,大如豆瓣,成块成片。属于风热的,丘疹色鲜红,剧痒,灼热,舌红,脉浮数。属于风寒的,丘疹色白,剧痒,恶风,舌苔薄白、脉浮弦。属于风湿的,则疹色微红,兼见胸闷,四肢酸重,舌苔厚腻。若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多属气血虚。

脏结

[编辑]

语出《伤寒论》。症状和结胸证相类似,但无发热顷躁。病者饮食如常,而时有腹泻,脉象寸浮关细小沉紧,舌苔白滑而腻。是由于邪结于脏,阳虚而阴浊凝结。指病人胁下素有积聚痞块,并连至脐旁,疼痛牵引到少腹的病症。

燥矢

[编辑]

屎,古写多作“矢”。燥矢,指干燥硬结的粪便。大便干燥硬结,如伴有壮热、烦渴、腹胀痛拒按等症状的。属阳明脏实热证。若虽数天不大便,没有腹胀痛,属津虚燥结。

躁狂

[编辑]

“躁”是指手足躁扰。“狂”是指狂乱不安,妄作妄动。狂乱不安,手足躁扰,是神志失常的一种证侯。多因肝经热盛;或痰火上扰;阳明热盛,热扰心神;或秽浊上干;血蓄下焦,瘀热上冲等所致。

憎寒

[编辑]

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

痄腮

[编辑]

又名“腮肿”或叫“含腮疮“,也有称为“虾蟆瘟”。感受温毒病邪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阻于少阳经络所致,冬、春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先后在两侧腮腺部位肿胀,边缘不清,按之柔韧感,并有疼痛和压痛。本病即流行性腮腺炎。

谵妄

[编辑]

由于里热过盛或痰火内扰等原因,以致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有错觉幻觉、情绪失常,或有兴奋激动等症状。

瘴疟

[编辑]

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每日发作或间日发作,烦闷身重、昏沉不语。或狂言谵语。类于恶性疟疾。

振寒

[编辑]

形容发冷时全身振动,即冷得发抖的意思。

症候

[编辑]

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Syndrome。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壮热、烦渴、舌红苔黄、便秘等,是一种里实热的症候。又如中风时出现牙关紧闭、面赤、气粗、痰涎壅盛、两手握固,脉弦滑或沉缓等,称为“闭症”。气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脤微细欲绝或沉伏等,称为“脱症”。闭症、脱症,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

[编辑]

证用作病名,乃表示本病突出的主症。一证之中可包括多种症候。如痹证若见肢体酸痛,游走不定,属风痹的症候;若见疼痛较剧,遇冷痛增,得热痛减,则属实痹的症喉;若疼有定处,酸重麻木,则属湿的症候。

支膈

[编辑]

自觉胸膈下有一股气阻塞似的不适感。

中暑

[编辑]

指在夏季炎热气温中因为中于暑邪而发生的病症。症状是突然晕倒、身热、恶心、呕吐、烦躁、大汗(或无汗)、气粗、面色苍白、脉细数,或昏迷不醒,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又称“中暍”(即伤于暑热之意)。

注下

[编辑]

是形容泄泻患者大便如水样向下倾注的情况。

疰夏(夏疰)

[编辑]

或叫“注夏”。本病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夏令发病,故名。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温热之气而致。由于体质差异,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有肢体无力、胸闷不适、懒于说话、纳呆便溏。如迁延日久,患儿身体异常羸瘦,下肢也逐渐痿软无力。暑热炽盛型,主要症状有身热午后增高、有汗或无汗、口渴喜饮、小便量多,后期身热稽留不退、消瘦、肢体疲乏、精神萎糜,故又有“夏痿”之称。类于小儿夏季热。

转筋

[编辑]

俗名“抽筋”。多指腓肠肌挛急。是津液脱失的一种症状。

壮热

[编辑]

指实证出现的高热,一般属温病在气分的热型。

灼热

[编辑]

形容发热较高的情况,用手抚患者的皮肤,即有灼手的感觉。

卒病

[编辑]

形容发热较高的情况,用手抚患者的皮肤,即有灼手的感觉。

杂病

[编辑]

痃癖

[编辑]

古病名。“痃”与“癖”是两种证候,但习惯上通称为“痃癖”。“痃”是形容脐的两旁有条状筋块扛起,状如弓弦,大小不一,或痛或不痛;“癖”是指潜匿于两胁之间的积块,平时寻摸不见,痛时摸之才觉有物。前人分为食癖、饮癖、寒癖、痰癖、血癖等多种,其病因多由于饮食失节、脾胃受伤、寒痰结聚,气血搏结而成。

[编辑]

即干呕。呕而无物之意。

膹菀

[编辑]

这里的“菀”与“郁”音义通,故“膹菀”又称“膹郁”。是一种喘急痞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参见“病机十九条”。

腨[病捐]

[编辑]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腨”:即腓肠肌,“[病捐]”肓,酸痛。指腓肠肌酸痛的症状。◎[病捐],外面为“病”字去“丙”,里面为“捐”字去“手”。

[月真]胀

[编辑]

“[月真]”,饱胀之意。即上腹胀满的症状。多属脾失健运,消化不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嗳腐

[编辑]

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干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

百合病

[编辑]

古病名,见《金匮要略》。是一种心肺阴虚的病症。临床表现为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欲食又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神志有时不宁,或作自言自语,伴有口苦,尿赤,脉数等内热见症。类似西医神经衰弱,癔病,或某些热病后期虚弱症。亦有人认为《金匮要略》用百合、地黄等滋阴药治疗本病有效,而命名。

半身不遂

[编辑]

又称为“偏瘫”或“偏风”。指一侧肢体偏瘫或不能随意运动。久病则患肢此健侧枯瘦,麻木不仁,故又称为“偏枯”或“偏废不仁”多属中风后遗症等疾患。

膀胱咳

[编辑]

又称为“偏瘫”或“偏风”。指一侧肢体偏瘫或不能随意运动。久病则患肢此健侧枯瘦,麻木不仁,故又称为“偏枯”或“偏废不仁”多属中风后遗症等疾患。

胞痹

[编辑]

语出《素问.痹论》。“胞”,指膀胱。“痹”,指气机阻塞不通。主要症状为小腹胀满,小便艰涩不利,小腹部有压痛。是由风寒湿之邪侵犯膀胱,影召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暴厥

[编辑]

古病名。是因气逆于上,而致卒然仆倒,不省人事,脉来躁疾如喘的病症。《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日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暴仆

[编辑]

卒然昏仆的症状。多因肝风内动,痰涎攻心,或气火上冲所致。常见于中风、癫痫、厥证等病。

奔豚

[编辑]

古病名,见《灵枢》、《难经》、《金匮要略》等,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豚,即小猪。奔豚一由于肾脏寒气上冲,一由于肝脏气火上逆,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从证候表现看,类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出现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

鼻衄

[编辑]

俗称“流鼻血”。多由肺热上壅,或胃热熏蒸所致。也有因肝火偏旺或肺肾阴虚而引起的。因肺热致衄的,症见鼻燥、咳呛、痰少等。因胃热致衄的,症见鼻燥,烦渴引饮,口臭等。因肝火引起的,症见头痛眩晕,目赤,善怒等。肺肾阴虚则虚火上升,血随火升而衄血,常兼见咳嗽、盗汗、低烧、头昏、耳鸣等。

鼻掀胸挺

[编辑]

鼻翼煽动叫“掀”;气喘胸高叫“挺”。是形容小儿喘咳、呼吸困难的状态。

痹气

[编辑]

指阳气虚,内寒盛,使营卫之气失调,血行不畅,而致气血闭阻不通的病理。《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痹症

[编辑]

是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症。“痹”即闭阻不通也。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和重着等一类疾患。《素问.痹论》即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也。”在临床上主要可分“风痹”,“寒痹”,“湿痹”和“热痹”四种。在内经等古籍中,按病变部位又可分为“筋痹”,“骨痹”,“脉痹”,“皮痹”,“热痹“,“肌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挛痹”,“阴痹”,“远痹”,“血痹”,“胸痹”,“肠痹“,“胞痹”,“食痹”,“五脏痹”等。详见各条。

便血

[编辑]

泛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或单纯下血的证候。本病有因脾虚不能统摄;有因湿热下注大肠而损伤阴络。血色紫暗的,多属气虚或湿毒;血色鲜红的,多属热证。

薄厥

[编辑]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是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阳气急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发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不得眠

[编辑]

又名“不寐”。指难以入睡,或睡而不熟。多由于劳神过度,阳虚内热,血虚不能养心,忧思郁结,老人阳气衰,胃不和或火炽痰郁,温病里热盛等原因所致。

不得前后

[编辑]

前指小便、后指大便,即二便不通。

不育

[编辑]

通常指男子无生育能力。可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后天病变引致肾气亏损、精气虚冷而致。

嘈杂

[编辑]

是一种胃烷、心口部位的症状,虞搏《医学正传》谓:“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侬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烷作痛……。”其痛往往得食即止。多因痰火、肝胃不和、胃热、血虚等所致,是溃疡病和胃炎等病较常见的症状。

肠痹

[编辑]

古病名,语出《素问.痹论》。内脏痹证之一,即痹证影响于大小肠所出现的一种证候。主要症状为渴饮而小便不利,腹胀泄泻。因大小想肠之气痹阻不行,致水道不通,糟粕不化,清浊不分所致。

肠风便血

[编辑]

因风热客于肠胃或湿热蕴积肠胃,久而损伤阴络,致大便时出血,故名。临床表现:大便前出血如注,血色鲜红,肛门无肿痛,舌红、脉数等。

肠覃

[编辑]

古病名。语出《灵枢.水胀篇》。主要表现,初起时腹内有块状物如鸡蛋大,以后逐渐增大,腹胀如怀孕状,块状物坚硬,推之可移,月经照常来潮。是由于气阻血瘀,癖积留滞所致。类于妇女卵巢肿瘤。

虫臌

[编辑]

由寄生虫如血吸虫等引起臌胀称“虫臌”又称“蛊胀”,或简称“蛊”。临床表现;初起时腹部胀满,胁下有痞块,以后腹水逐渐增加时,面色苍白或萎黄或晦黑,肌肉消瘦,食量减少,倦怠无力。病因是虫毒结聚于内,肝脾受伤,脉络瘀寒,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所致。

虫积

[编辑]

是指寄生于腹腔脏腑(以胃肠道为主)的寄生虫病,以儿童为多见。主要症状有“嘈杂”腹痛,时发时止,久则面色萎黄,消瘦或腹部膨大等。

除中

[编辑]

古病名。语出《伤寒论》。“除”,消除之意,“中”,指中焦脾胃之气。疾病到了严重阶段,本来不能饮食,但突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反常现象,称为“除中。

怵愓

[编辑]

指受恐惧刺檄而引起心跳不安。

喘促

[编辑]

见“喘急”。

喘急

[编辑]

或称“喘促”。是形容气喘时呼吸急促之状。

喘鸣

[编辑]

指喘气时喉间有痰鸣声而言。若痰盛而作喘,称为“痰喘”;痰喘而兼见咳嗽,称为“喘咳”。(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

喘症

[编辑]

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其特征。见于外感或内伤等疾患,临床上分“实喘”和“虚喘”两类。“实喘”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等所致。由风寒引起的,初起有恶寒发热等表症;由痰浊诱发的,则见胸中满闷,甚则咳引胸痛。由于痰热的,则发热,咳嗽痰盛,胸痛,烦燥等。“虚喘”又分肺弱、肾虚两种。肺弱的以喘促短气,咳声低弱,自汗畏风为主;肾虚的则以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神疲肢冷为主。

大肠咳

[编辑]

指咳嗽时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症候。

大汗

[编辑]

指汗出过多的现象。可因热盛迫汗、发表太过、病后气虚、元气欲脱等原因而出现。汗是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甚则“亡阴”;汗为心液,汗多也可以“亡阳”。参见“亡阴”、“亡阳”、“漏汗”、“热汗”、“冷汗”等条。

大厥

[编辑]

属“中风”的病症。指中风卒倒,昏迷不醒的证候,与“厥证”昏倒不久即行复苏的症状有别。参见“中风”条。

大衄

[编辑]

口鼻一起出血,甚至眼、耳、口、鼻、二阴同时出血的病症,有因血热妄行,也有因气虚不摄所致。

戴阳

[编辑]

阳气因下焦虚寒而浮越于上,出现下真寒而上假热的证候,称为“戴阳”。患者见气短,呼吸迫促,倦怠懒言,勉强说话即感上气不接下气,头晕心悸,足冷,小便清,大便稀溏,舌胖嫩,苔黑而润。这些都是真寒的表现。但面色浮红,口鼻有时出血,口燥齿浮,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这些是假热的症状。“戴阳”与“格阳”都属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格阳证是内真寒而外假热,戴阳证是下虚寒而上假热。实际上病情发展到这种严重阶段,两者常可互见,不能截然分开。参阅“阴盛格阳”条。

胆咳

[编辑]

指咳嗽时会呕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

盗汗

[编辑]

指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即止的一种症状。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巅疾

[编辑]

“巅”,指头顶。巅疾,泛指头部的疾病,但多指各种头痛。头为诸阳之会,脏腑血气皆上会于头部。故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均可发生巅疾。

癫狂

[编辑]

癫和狂都是精神错乱的疾病。癫,表现为抑郁状态,情感淡漠,沉默痴呆,语言错乱,不知饥饱,甚则僵仆直视,属虚证。病由痰气郁结,或心脾两虚所致。狂,表现为兴奋状态,喧扰不宁,衣被不敛,打人骂人,歌笑不休,多怒,甚则逾垣上屋,属实证。病由阳气过亢,心神外越所致。故《难经.十二难》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但是,癫与狂在病理变化上仍有关联。癫病经久,痰郁化火,可以出现狂证;狂病既久,郁火渐得宣泄而痰气留滞,亦能出现癫症。故常癫狂并称。

短气

[编辑]

即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续之意。可见于很多疾病的过程中。有虚有实。实证多突然发病,伴有胸腹胀满。呼吸声粗,多由于痰、食内阻,影响气机升降所致;虚证多实久病,声低息微,形疲神倦,多由于元气大虚所致。

夺精

[编辑]

夺,耗损之意。即精气严重耗损。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耳聋、视物不明等。指脉跳在一呼之间跳一次或四次者(《难经》)。

夺血

[编辑]

指血液丧失。夺,劫夺之意。血和汗同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对于血虚患者,本来津液不足,若强发其汗,势必伤营动血,称为“夺血”。

额汗

[编辑]

指头额出汗而身上没有汗出的症状,以阳明证兼有瘀血和湿热证为多见。因热郁于内,不得发泄,故循经脉上越,热退则汗自止。如因病后,或老年人气喘,气逆于上,往往也头额多汗,属虚症。如重病末期,神倦肢冷,腹泻,脉微细,突然额汗大出,这是虚阳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液随气而脱的危象。

呃逆

[编辑]

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作声,连续不断的症状。有由于过食生冷或过服苦寒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过食辛热或过服温燥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胃气郁逆引起的;也有由于久病、重病脾胃虚寒引起的。这些因素都会使胃气上逆而出现呃逆,辨证上宜分清寒热虚实。“胃寒呃逆”,呃声沉缓,得热则减,得寒呃增,手足不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胃热呃逆”,呃声洪亮,连续有力,烦渴口臭,面赤便秘,舌苔粗黄。“胃虚呃逆”,呃声微弱而缓,很久才呃一声,厌食,食下易胀,形倦神疲,舌淡红,光剥无苔。久病、重病出现虚呃,呃声短频而无力,多属危重症候。“胃实呃逆”,多因暴食伤胃,食滞胃脘,或痰浊阻滞所致,呃声较频而有力,嗳出腐败酸臭气,常兼见腹痛,胸脘痞闷,或呕吐痰涎。

反胃

[编辑]

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的食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以其食入反出,故名。《金匮要略》称为“胃反”,宋.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作“翻胃”。主要是脾胃虚寒所致。

泛恶

[编辑]

也叫“恶心”。指胃脘间由痰浊、湿邪、食滞等原因而出现欲吐难吐,泛溢清涎或酸水等症状。

肥气

[编辑]

古病名。五积病之一,属肝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左胁下有肿块突起,状如覆杯,久则咳嗽呕逆,脉弦细。本病多由肝气郁结,瘀血停聚所致。类于脾脏肿大等疾病。

肺闭喘咳

[编辑]

此症多见于小儿,中医认为是外邪壅阻于肺,肺气郁闭不宣,而出现发热、气急、咳嗽,甚至鼻翼煽动,颜面苍白,口唇发绀等的病症。(类似肺炎)在病因方面,中医认为其有因风寒外束,或风温犯肺;也有因火热迫肺而起的。风寒外束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而咳嗽气喘;风温犯肺的,寒轻热重或不恶寒,有汗,喘咳胁痛,舌红苔微黄;火热迫肺的,高热,自汗,烦渴,喘急,脉洪大。

肺痹

[编辑]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咳嗽、喘息、胸满、烦闷不安等。由外邪闭阻肺气或因“皮痹”日久不愈,病情发展所致。《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一说由于生活失于调养,精气内损,复感外邪,邪气积于胸中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

肺病

[编辑]

痫证的一种。发作时面色灰白,目睛上视,惊跳,颈项反折,手松开,张口吐舌,声如羊叫等。由肺虚受邪,伤及肝肾所致。

肺咳

[编辑]

指咳时喘息有声,甚至咳出血的症候。

肺劳

[编辑]

五劳之一。由于肺气损伤所致。主要症状有咳嗽、胸满、背痛、怕冷、面容瘦削无华、皮毛枯槁等。即肺痨。

肺疝

[编辑]

古病名。因邪气侵犯肺硁,肺气不化,使水道不得通调,致热郁膀胱所形成的一种疝病。症见少腹兴睾丸胀痛,小便不通。

肺痿

[编辑]

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本病多续发于其它疾病或经误治之后,津液一再耗损,阴虚内热,肺受熏灼而致。若病久伤气或肺中虚寒而致者,则表现为阳虚,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沫而无咳嗽。可伴有眩晕、遗尿等症状。

肺痈

[编辑]

是肺部发生痈疡、咳唾脓血的病症,类于肺脓疡、肺坏疽等疾患。多因风热病邪阻郁于肺,蕴结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热厚味,燥热伤肺所致。病情变化一般分为三期:表证期: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咳嗽胸痛、脉浮数等症;酿脓期:主要表现为咳逆胸满、胸痛、时时振寒、脉象滑数等症;溃脓期:主要表现为咳吐脓血腥臭。也可续于其它疾病。

肺胀

[编辑]

即肺气胀满。是泛指喘咳胸满的病症。是由于肺失肃降所致。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邪气壅肺,肺气不降;虚证多由肺肾两虚,导致肾不纳气,而肺气上逆。可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合并感染等疾患。

风痹

[编辑]

又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风痱

[编辑]

“痱”与“废”同义。指中风后出现偏瘫。

风水

[编辑]

水肿症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脉浮、骨节疼痛,发热恶风,浮肿以头面较甚,多由于风邪侵袭,脾肾气虚,肺气失于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障碍,水气不行所致。

风痫

[编辑]

痫证发作时头强直视,不省人事,甚至牙关紧闭。多因肝经积热所致。由外感风邪而发生的痫病,实即小儿急惊风。

风消

[编辑]

古病名(见《素问.阴阳别论》)。指因情志郁结而形体瘦削的一种证侯。妇女则见经闭,其发展可因血虚气郁而生内热,阴液不断被消耗,故形体日渐消瘦。《张氏医通》说:“风消者,发热消瘦”。

风懿

[编辑]

又名“风癔”,中风症候之一。指猝然昏倒,舌强不能言,喉中有阻塞感和痰鸣音。是由痰火闭塞所致。

肤胀

[编辑]

语出《灵枢.水胀篇》。是寒气留滞在皮肤之内而出现肿胀的病症。其临床特点是腹部膨大,叩之中空不实,身肿,用指按压腹部,被压处凹陷不应手而起,皮厚而色泽无异常变化等。

胕疝

[编辑]

古病名,为脐下部有硬结肿块的病症。

胕肿

[编辑]

“胕”一说与“肤“字通。全身肌肤浮肿叫“胕肿”。参见“阴水”、“阳水”条。

跗肿

[编辑]

跗,部足背,跗肿乃指足背浮肿。

伏瘕(虙瘕)

[编辑]

古病名。语出《素问.气厥论》。“虙”与“伏”音义相通。指一种邪气伏于大肠的瘕证。下腹部有时鼓起块状,但有时消散,可伴有腹痛,便秘等症状。多因大肠热气郁积所致。

伏梁

[编辑]

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脐部周围有包块(或气块)形成的病证,大多由于气血结滞所致。古代文献描述本病症状主要有三种说法:五积病之一,属心之积。症见脐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块,大如手臂,久不愈,令人心烦,睡眠不安。(《难经.五十六难》)下腹部坚硬胀满,有包块在腹腔肠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内有脓血瘀积,脐周围疼痛,身肿,下肢浮肿,忌切按。(《素问.腹中论》)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时唾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伏痰

[编辑]

又称“宿痰”。指水饮由于内热的煎熬而成的痰,停留在膈间较久而得名。在中医认为伏痰与伏饮意义基本相同,但“饮”多伏于胸腹四肢,(类似于水肿和胸腹腔积水的现象)。而“痰”则全身各处均可潜伏,除一般有咯痰症状的疾病外,如癫痫,某些关节病,淋巴结肿大的病症等,在辨症施治方面往往均兴伏痰有关。

伏饮

[编辑]

指痰饮潜伏于体内,经常发作的状况。临床症状是腰背酸痛,恶寒发热,胸胁胀满,咳嗽呕吐,甚则眠泪自出,浑身颤动。

腹满

[编辑]

“腹胀满”。是指腹部胀满的症状。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脾阳失运所致,每兼下利腹满痛而喜温、喜按,苔白,脉缓弱。实症多因热结胃肠所致,每见便秘,腹痛拒按,苔黄燥,脉沉实有力。

肝痹

[编辑]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头痛,夜睡多惊梦,渴饮,多尿,腹胀,腰痛胁痛,足冷等。古人从脏象学说的观点,认为本病由“筋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邪气内积所致。如《素问.痹论》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肝厥

[编辑]

由肝气厥逆而上冲的病症。主要症状有手足厥冷、呕吐昏晕、状如癫痫、不省人事等。患者平素即有阴虚肝旺,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诱发。

肝厥头痛

[编辑]

简称“厥头痛”。因肝气失调而引起的一类内伤性的头痛症。其中,因怒气伤肝,肝气上逆,上冲于脑而发作的头痛,称“肝逆头痛”,疼痛常以左侧为甚,并伴有胁痛;若平素胃气虚寒,以致肝胃不和,肝气夹胃中寒渴之气上冲厥阴经脉,症见头巅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沬的,称“厥阴头痛”。

肝咳

[编辑]

指咳时牵引到两胁疼痛,甚则躯体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部胀满的症候。

肝劳

[编辑]

五劳之一。由于精神刺激,损伤肝气所致。主要症状有视物不明,两胁引胸而痛,筋脉弛缓,活动困难。

肝着

[编辑]

古病名。见《金匮要略》。着,邪气留着之意。由于肝脏气血郁滞,出现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经过摸按后才觉得舒服,并喜欢热饮的病证。

疳疝

[编辑]

阴囊肿大,疼痛或硬结麻木。指男女外生殖器溃肿流脓的病症。溃疝,是阳明筋病,内有脓血,即巢氏(指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之胕疝,子和(指张子和《儒门事亲》)之血疝也”(《医宗必读》)。

膏淋

[编辑]

主要症状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畅。尿道热涩而痛的属实证,不热不痛的多属虚证。实证多因湿热下注,蕴结膀胱,以致气化不行,不能约束脂液所致。虚证多因肾虚不能蒸化和制约脂液所致。

骨痹

[编辑]

语出《素问.痹论》。指气血不足,寒湿之邪伤于骨髓的病症。主要症状为骨痛、身重、有麻痹感、四肢沉重难举。

骨痿

[编辑]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症见腰背酸软,难于直立,下肢痿弱无力,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由大热灼伤阴液,或长期过劳,肾精亏损,肾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减所致。

骨蒸

[编辑]

“骨”,表示深层之意;“蒸”是熏蒸之意。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名。这种热型,每兼盗汗,是肺痨病的主症之一。有“骨蒸痨热”之称。

臌胀

[编辑]

即“臌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的病症。致病原因有:因于情志郁结,气失调达,肝脾受伤者;有因于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脾胃受伤,运化失职者;有因虫积或其它传染病损仍肝脾,阻碍气血者。病变多在肝、脾、肾三脏,而且互相影响,以致气血,水浊瘀积腹内,故腹部日渐胀大而成臌胀,如患者头面四肢消瘦,只腹部胀大的,称为“单腹臌”;因其形状类似蜘蛛,故又称蜘蛛臌。

固瘕

[编辑]

语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法》,它是胃肠病的一种。主要症状为大便先硬后溏,或硬粪和稀粪夹杂而下,这是因肠间寒气结聚所致。

痼疾

[编辑]

是指久治不愈的比较难治的慢性疾病。

关格

[编辑]

病名。“格”是格拒,“关”是关闭。上见吐逆叫“格”;下见二便不通叫“关”。在上由于三焦之气不流通,寒遏胸中,饮食不下故格拒;在下由于热结下焦,津液干涸,气化障碍,故关闭。关格者,大小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诸病源候论》卷十四)。脉诊术语。《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意指阴阳之气均盛极,形成阴阳离决之势,故名。

鼾声

[编辑]

俗称“打呼噜”即入睡后发出的呼吸粗鸣声。正常人是属生理现象。病理性的鼾声多见于昏迷病人,属痰阻心窍的闭证,也可见于温病的热盛伤阴或肺气不利等。

寒痹

[编辑]

又称“痛痹”,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肢体酸痛、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灭。病因为风寒湿中以寒邪偏胜,使气血凝滞不通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寒气胜者,为痛痹。”

寒厥

[编辑]

因阳气虚微而引起的厥证。《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如因内脏虚寒的,症见神倦恶寒,下痢清谷,四肢逆冷,口不渴;或见身冷蜷卧,腹痛面赤,指甲青暗,甚至昏倒。因寒凝血脉的,则四肢厥冷,关节疼痛,脉微细等。

寒疝

[编辑]

一种急性腹痛的病症。见《金匮要略》。由脾胃虚寒,或产后血虚,复感风寒外邪,结聚于腹中而致。症见脐周绞痛、冷汗、四肢厥逆、脉沉紧,甚则全身发冷.四肢脉木;见于血虚者,腹痛连及两胁、小腹击急。(指寒邪侵于厥阴经的痛证。症见阴囊冷痛肿硬、痛引睾丸、阴茎不举、喜暖畏寒、形寒肢冷等。

寒痰

[编辑]

以痰质清稀色白的痰为特征。如由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喉痒、咳嗽等症状。由脾肾虚寒引起的,则出现恶寒肢冷,神倦纳呆,脉沉缓等症状。

汗出濈濈然

[编辑]

濈,水外流之意。形容汗出连绵不断。是因胃肠热盛、邪热蒸迫汗液外泄所致。

汗出如油

[编辑]

指疾病垂危时,汗出不止,且汗的性状如油样粘腻,见于亡阳虚脱,如中风脱证等。参见“脱汗”条。

鹤膝风

[编辑]

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饰所致。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成。

喉吤

[编辑]

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吤”,即芥蒂.是喉中如有芥蒂状物阻塞的症状。

狐惑

[编辑]

古病名,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主要症状有咽喉部及前后阴溃疡,因患者有神情惑乱不定,卧起不安,故名。病因伤寒失于发汗,湿毒无以排泄所致。

狐疝

[编辑]

古病名。或称“狐疝风”。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肿物可缩入腹腔,站立时又坠入于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类于腹股沟疝。

蛔厥

[编辑]

因蛔虫感染而引起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的病症。症见腹部绞痛,四肢发凉,痛甚则汗出,或吐涎沫,或吐蛔虫,时发时止,或伴有寒热,胃肠功能紊乱等证候。类于肚道蛔虫或蛔虫性肠梗阻病。

[编辑]

因胃气上逆而发出的呃声,也即“呃逆”。参见该条。与啘同义。王履《医经溯洄集》:“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

昏厥

[编辑]

卒然仆倒,四肢厥冷,昏蒙不知人事的证候。视病因的不同,患者可经短暂而自行复苏,也可持续而昏迷不醒。包括今称的“一时性昏晕”和“昏迷”两症,前者见于“郁冒”各种“厥证”和中暑等,后者见于中风,“实厥”等。

昏愦

[编辑]

神识昏乱,不明事理的症状。

肌肤甲错

[编辑]

又称“肌若鱼鳞”,乃形容皮肤粗糙、干燥、角化过度,故外观皮肤褐色,如鳞状,通常是体内有瘀血的一种外候。临床上常兼有身体羸瘦、巩膜呈青暗色等病状。亦见于烟酸缺乏病的皮炎等。

瘕聚

[编辑]

妇女任脉受病的证候。主要症状为腹部脐下有硬块,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肩息

[编辑]

指呼吸困难,抬肩以助呼吸的状态。哮喘病人或其它原因引起缺氧时均可出现这种情况。

煎厥

[编辑]

古病名。指内热消烁阴液而出现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阴精亏损,阳气亢盛,复感暑热病邪的煎迫而致。临床表现:耳鸣、耳聋,目盲,甚则突然昏厥,病势发展十分急骤《素问.生气通天论》。

[编辑]

转动艰难之意。如舌蹇则语言不利,蹇膝则是不能行。

僵仆

[编辑]

卒然昏仆倒地的症状。

交肠

[编辑]

大小便易位而出,即大便时有尿流出,或小便时有粪水流出,故名。多见于膀胱、阴道损伤后与直肠形成直肠膀胱濌等疾病。

解[人亦]

[编辑]

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解”即懈怠;“[人亦]”即困倦。是指人体感觉困倦和肢体骨节懈怠的症状。可见于虚损、消渴或热性病后,是肝肾虚再、精血不足所致。

筋痹

[编辑]

语出《素问.痹论》。指以筋的症状为主的痹证。临床表规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而难以伸张。因筋聚于关节,风寒湿,邪气侵于筋所致。

筋骨懈堕

[编辑]

筋骨松弛无力,难以支撑身体的症状。

筋疝

[编辑]

古病名。指阴茎疼痛急缩,或痒或肿,或溃破流脓,或兼阳萎,并有白色粘液随小便排出的病症。多由肝经湿热、房室劳伤所致。

筋痿

[编辑]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症见口苦,筋急而痉挛,阴茎弛绥不收,滑精等。本病系由于肝气热,肝阴亏损;或过度耗损肾精,使筋和筋膜失去滋养而致。

近血

[编辑]

指大便出血的部位接近直肠或肛门,血色鲜红,大便时先有血液流出才排大便。为大肠热毒引起。多见于痔疮或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泾溲不利

[编辑]

即小便不利,也被用来形容大小便不通利。

惊痫

[编辑]

指因受惊而得的痫病。唐宋医书所截的店痫,即指小儿惊风。

精冷

[编辑]

男子因真阳不足而引起精气清冷,无生育能力者。类于性神经衰弱,精子缺乏一类病症。

九种心痛

[编辑]

其名称原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九种心痛”是泛指上腹脘部和前胸部的疼痛,主要有两种分类法: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千金要方》卷十三)饮心痛、食心痛、血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悸心痛、虫心痛、疰心痛、气心痛。至于“真心痛”则类似心绞痛,详见“真心痛”条。

酒悖

[编辑]

酗酒后胡言妄动的状态。

酒胀

[编辑]

胀之因于酒积所伤而得病,故名。主要症状为腹胀如斗,或见便血,尿血,脉数或涩。病由酒毒所伤,湿热蕴结肝脾,气血逆阻,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所致。

[编辑]

逆气自下而上,通常是指从腹部上至心胁部,多属寒邪为病。忽然昏晕不知人事,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指肢体或手足逆冷,亦可同时兼见昏厥的情况。

厥气

[编辑]

泛指一些继发性病因。如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痰浊闭阻、食积停滞或暴痛等,因这些病理变化,在病理过程中又起了致病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指的就是血随气逆、脉道壅盛而致突然昏仆的病理。

厥疝

[编辑]

指厥气上逆的疝证。症见脐周绞痛,胁痛、恶心、吐冷涎,手足厥冷,脉大而虚等,多因寒气积于腹中上逆所致。《济生方》:“厥疝则心痛(指胃脘部痛),足冷,食已则吐”。

厥症

[编辑]

是泛指突然性的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不久即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中医认为其成因大致可分两类,一为平时肝阳偏旺,饮食不节,精神周度剌激或剧痛等,使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痰随气升,蒙闭心神而发;另一成因系因元气素弱,或因病后气津受伤,或失血等,致使气血不能上承而发。据内经论厥症,有“暴厥”、“寒厥”、“热厥”、“煎厥”、“薄厥”、“尸厥”等。后世又有“痰厥”、“食厥”、“气厥”、“血厥”,“蛔厥”,“暑厥”等,详见各条。

咳逆上气

[编辑]

指咳嗽气喘的病症。“上气”即肺气上逆之意。此症临床上有实证、虚证的区别。实证主要症状为喘咳胸满、呼吸迫促、不能平卧、痰多粘腻、脉浮滑,是由于肺实气闭所致。虚证主要症状为咳喘面浮、脉浮大无力,这是“肾不纳气”所致。

咳嗽

[编辑]

咳嗽是一个症状,中医认为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影响于肺而引起咳嗽。前人区分有声无痰叫“咳”,因痰作咳叫“嗽”。临床上习惯把有痰而有声的咳,统称“咳嗽”。无痰的咳则叫“咳呛”或“干咳”。但不离外感、内伤两大类,一般按风寒、风热、燥火、痰湿、劳伤施治。

咳血

[编辑]

指随咳嗽唾痰而出的血。血液来自肺与气管,往往色泽鲜红,痰血相兼,或痰中带有血丝,故称“痰血”。因其随唾而出,又叫“唾血”。多由于咳嗽损伤肺络。因风热燥邪的,见喉痒咳嗽、口干鼻燥;因肝火犯肺的,见胸胁牵痛,烦躁易怒;因阴虚内热的,见骨萎潮热,咳嗽气短。

口噤

[编辑]

牙关紧闭、口不能张的症状。

溃癃疝

[编辑]

指腹腔内包裹性化脓性的炎症肿块,所谓“腹中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王肯堂《证治准绳》)常兼见小便不通的证候。

劳淋

[编辑]

淋症日久不愈,遇劳即发,故名。主要表砚:小便淋沥,尿后下阴部隐痛,肢倦腰酸,缠绵难愈。此证多因淋症经久失治,或调治失宜,致脾肾两虚而起。若面色晄白,少气懒言的,为脾气虚;形虚肢冷,脉虚弱的,为肾阳虚;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的,为肾阴虚。

痨瘵

[编辑]

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称“肺痨”。类于肺结核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某种因素使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从呼吸道感染痨虫(结核杆菌)所致,故又称“传尸痨”,以形容它是一种互相传染的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等,以阴虚为多见。在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开始则阴精亏耗,继则阴虚火旺,后期则阴损及阳、阴阳两亏。

痨疰

[编辑]

痨瘵的别称。“疰”有注入和久住之意,形容痨瘵患者的病程长,又能转注给别人,故名。

雷头风

[编辑]

头痛时自觉雷鸣之声,头面起核,或肿痛红赤。由湿毒郁结于上所致。

冷汗

[编辑]

指畏寒、肢冷而汗出。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沉迟、舌质淡苔白润等寒性证侯。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膜理松疏而致;亦可因受惊引起。

冷劳

[编辑]

妇女虚劳病之属于阴寒证者。多因气血不足,脏腑虚寒所致。主要症状有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不调、饮食不化、间有呕吐、时寒时热、骨节酸痛、形体羸瘦等。

历节风

[编辑]

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简称“历节”,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多由肝肾不足而感受风寒湿邪,入侵关节,积久化热,气血郁滞所致。因其主要病变为关节剧痛,发展很快,又称为“白虎历节”。如因寒湿偏胜,则以关节剧痛不可屈伸为主证。类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饰炎,痛风等疾患。

两胁拘急

[编辑]

两胁部牵引不舒的感觉。多因水饮聚结于两胁,或肝气郁结所致。

淋症

[编辑]

凡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的症候统称“淋症”。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五种类型。包括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乳糜尿、前列腺炎等多种疾病。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五淋中病因又各不同,详见各条。

留饮

[编辑]

指长期滞留不行的水饮。中医认为系因中焦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口渴,四肢关节酸痛,背部觉寒冷,气短,脉象沉等。如中阳不复,旧饮虽得排泄,但新饮又可再留积,故此症迁延难愈。

六极

[编辑]

指六种劳伤虚损的病证。“血极”则发堕善忘;“筋极”则拘挛转筋;“肉极”则肌削萎黄;“气极”则短气喘急;“骨极“则齿浮足痿;“精极”则目暗耳聋。

咯血

[编辑]

指未经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块或血点,或痰血一并咯出,因一咯即出,故名。如偶然咯血,或略有咳嗽,是肺有燥热。若咯血频频,面赤心烦,咽喉干燥,舌质红,脉细数,是阴虚火亢,多属肺肾阴亏,心肝火旺所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等病。

癃闭

[编辑]

是尿闭或排尿困难,下腹胀满的一种证候。“癃”是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下腹缓缓胀满;“闭”是小便不通,点滴不出,病势较急,一般统称为“癃闭”。本证包括由于膀胱、尿道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造成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减退或衰竭而造成的尿量极度减少等。导致癃闭的原因很多,临床所见则不外虚证和实证两类。如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的,多属实证;如因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或肾阴亏损、津液内虚的,多属虚证。

偻附

[编辑]

“偻”屈背之意。“附”,同俯。偻附是行路时曲背弯腰,头向下俯的体征。是肾气衰而筋脉虚疲的表现。

漏汗

[编辑]

指表证发汗太过,以致阳气受伤,卫虚不固,汗液漏出不止的现象。由于出汗过多,不但阳气不足,而且津液耗损,故常伴有小便短少、排尿困难、四肢微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挛痹

[编辑]

语出《素问.异法方宜论》。筋脉拘急为“挛”,肌府疼痛麻木为“痹”。泛指痹证的筋脉拘急,肌肤麻木,疼痛和关节活动不灵的一类症状。

脉痹

[编辑]

语出《素问.痹论》。凡是指以血脉症状为主的痹证。临床表现为有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府或见红斑,多因血虚,以寒湿邪留滞血脉所致。

脉痿

[编辑]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证见下肢肌肉萎缩无力,胫部软弱不能站立,膝踝关饰不能提屈等。由心气热,气血走于上,而使下部血脉空虚;或因失血过多,经脉空虚,使肌肉麻痹,进而发生本病。

瞑眩

[编辑]

本来是指头昏目眩、眼睛睁不开的症状,但古书往往把瞑眩和药物反应联系起来(《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即服药后出现恶心、头眩、胸闷等反应的,称为“瞑眩”。

纳呆

[编辑]

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故名,也称“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胃纳呆滞”。

脑风

[编辑]

风邪上入于脑所引起的病症。属头风一类疾患,主要症状:项背恶寒,脑户穴(风府穴之上,为督脉、足太阳之会)局部冷感,恶风,头部剧痛,痛连齿颊。

呕吐

[编辑]

由于邪气在胃、胃失和降、气反上逆所出现的症状,前人以有声无物为呕,无声有物为吐,但实际上很难截然划分,一般都统称为“呕吐”。临床常见有胃寒、胃热、伤食、痰浊等四种。胃寒的,呕吐清水,口中多涎,喜热恶冷,小便清利,舌苔白腻;胃热的,食入即吐,吐出物酸苦夹杂,口有臭气,喜冷恶热,舌苔黄腻;伤食的,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呕吐物多属酸腐宿食,吐后稍觉舒畅,舌苔厚腻;痰浊的,平素多有头眩、胸闷、心悸等症,呕吐黏痰或清涎,舌苔滑腻。

呕血

[编辑]

指血随呕吐而出、色紫暗、量较多,并常夹有食物残渣。多因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逆乘于胃,脉络瘀滞,阳络损伤所致。以门静脉性肝硬化、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病较为常见。

盘疝

[编辑]

古病名,指脐周绞痛的病症。

皮痹

[编辑]

语出《素问.痹论》。指以皮肤症状为主的痹症。临床表现为肤冷麻木等。由风寒湿邪气侵于肌表,使卫阳之气不能温养所致。

皮毛痒

[编辑]

指痿证之见皮毛枯槁失去润泽的症状。《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皮水

[编辑]

水肿证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病缓慢,全身性浮肿,肢体疼痛沉重,无汗,皮肤冷,四肢凹陷性水肿较重,脉浮。多由于脾虚湿盛、水溢皮肤所致。

脾痹

[编辑]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四肢倦怠,胸闷,咳嗽,呕吐清涎等。古人从脉象学说的观点,认为本病由“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疾病深入发展所致,如《素问.痹论》说:“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一说由于四肢运动过度,汗出当风,邪气积在腹中所致。

脾咳

[编辑]

指咳时右胁部疼痛,且牵引到肩背,甚至不可动,动则咳嗽增剧的症候。

脾劳

[编辑]

五劳之一。由于饥饱失调,或忧思伤脾所致。主要症状有肌肉消瘦,四肢倦怠,食欲减少,食则胀满,大便溏泄等。

脾约

[编辑]

语出《伤寒论》。指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结的一种病症。多因睥的运化功能失调,气虚不能化津,致肠中津液不足,故大便干结难解。

痞块

[编辑]

指腹腔内的积块。

痞气

[编辑]

五积病之一,属脾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右胃脘部位有肿块突起,形状像覆着的盘子一样,日久不愈,会使人发黄疸,营养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等。多因脾虚气郁,痞塞不通,积气留结所致。

偏沮

[编辑]

“沮”润湿之意。“偏沮”是偏于半身出汗的症状,因患侧无汗,健侧有汗,故偏于半身润湿。由于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可见于中风或某些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的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偏头痛

[编辑]

一种发作性的头痛证。临床表规以头痛剧烈为主。但其痛处相对固定偏于左或右侧。在比较疲劳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容易发作。多因肝虚、肝阳偏亢、痰热等所致。前人又有偏左属风与血虚,偏右属湿痰与热之说,然亦不宜拘执。

七疝

[编辑]

古籍中把疝气分为七种的合称。指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诸病源候论》)。指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颓疝。(《儒门事亲》)指冲疝、狐疝、颓疝、厥疝、瘕疝、溃疝、疽癃疝(《医宗必读》)。

脐疝

[编辑]

又称“脐突”。多见于幼儿。主要症状为脐中有包块突出,皮包光亮。

气臌

[编辑]

臌胀类型之一。因于脾虚气滞者,症见胸腹胀满不适,按之仍觉柔软,伴有气逆,嗳气等症状。因于七情郁结、气机壅寒者。症见腹大、青筋显露,肤色苍黄,四肢消瘦等。

气厥

[编辑]

由于气病所引起的厥证。有气虚、气实的不同。气虚而厥,症见眩晕昏仆,面色淡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沉微等,类于低血压或低血糖的昏厥。气实而厥,每因暴怒气逆所致,与“薄厥”同义。

气淋

[编辑]

主要症状见下腹至阴囊胀痛,小便涩滞或尿后疼痛,多因膀胱气滞所致。若久病不愈,反见少腹坠胀急痛,排尿困难,尿有余沥,则是脾肾气虚所致。

气疝

[编辑]

古病名。主要症状为发作时阴囊偏坠肿痛,上连腰部(肾俞),每于恼怒过度或过劳时发作,气平静即逐渐缓解。

气上冲心

[编辑]

指病者自觉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的症状。多由寒邪客于下焦及胃肠,或肝胃之气上逆所致。

气胀

[编辑]

腹部胀满的症状,叫做“胀”,因气滞而引起腹部胀满叫“气胀”,病因多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阻滞有关。参阅“气臌条”。

干咳(干咳)

[编辑]

指无痰的咳呛。轻者连咳十数声会有少量粘痰咯出,重者难多咳亦无痰,咳声高亢,喉痒干燥,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而干,脉细涩或弦数。中医认为多系由于燥火伤肺,肺津受灼所致。

干呕(干呕)

[编辑]

指呕吐时有声无物。多由胃虚而邪气上逆所致。

干血劳(干血劳)

[编辑]

虚劳证候之一。多见于妇女。主要症状有面目暗黑、肌肉枯干而粗糙、肌肉消瘦、骨蒸潮热、盗汗、口干颧红、易惊、头晕痛、月经涩少,或闭经。是血枯血热积久不愈,肝肾亏损,新血难生所致。

强中

[编辑]

指阴茎无故而坚硬勃起、久久不痿,精液自泄的证候。常伴有小便多,唇、口干燥等,是一种阴虚阳亢、命火妄动之象。多因性欲过度,肾气受伤所致。

圊血

[编辑]

又叫“清血”。清,古通“圊”,即厕所。上厕时即大便出血,故名。参见“便血”条。

热痹

[编辑]

痹症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胸闷等全身症状。病因素有蕴热,再感受风寒,热为寒郁,气机不通,久则寒亦化热;或风寒湿之邪留滞经络,日久化热而成。

热汗

[编辑]

指发热时的出汗,见于汗出热不退或退而复热时,可伴有口渴、烦躁、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干、脉数等热性证候。多因风邪化热或内热蒸迫所致。

热厥

[编辑]

由于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手足厥冷的病症。热厥与寒厥的区别点是:寒厥的腹部清冷,多伴有寒泻的症状,热厥则胸腹有灼热感,且有目赤,烦躁、口渴、便秘、尿赤、舌苔黄糙等实热见症。

热淋

[编辑]

淋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有小腹拘急疼痛,小便赤涩如血,尿时灼痛,或伴有寒热、身酸等症状。是由于下焦热结所致。类于急性泌尿系感染。

热中

[编辑]

热邪留滞肠胃的意思。“消瘅”的别名。风病的一种。因风邪侵犯阳明胃经而化热,以目黄为主症(《素问.风论》)。

肉痹

[编辑]

语出《素问.痹论》。指以肌肉的症状为主的痹症,又称为“肌痹”。临床表规为肌肉麻木或酸痛无力,困倦,汗出等。由风寒湿邪气侵于肌肉所致。

肉痿

[编辑]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症见肌肉麻痹不仁,萎弱无力。本病系由于脾气内热,胃阴不足,以致肌肉得不到营养的输布;或因久居湿地,肌肉为湿邪所伤而致。

三焦咳

[编辑]

指咳嗽时肚腹胀满而不欲饮食的症候。

三消

[编辑]

“上消”、“中消”、“下消”三种证型的合称。是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对消渴病的三种分型,故名。

[编辑]

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的症状,故称为“疝气”、“小肠气”、“小肠气痛”或“盘肠气”。如突出于腹壁、腹股沟部位,或从腹腔下入阴囊的肠疝等。指生殖器、睾丸、阴囊的部分病症。如男女外生殖器溃肿流脓,溺窍流出败精浊物,睾丸或阴囊的肿大疼痛等病症,有的可兼有腹部症状。指腹部的剧烈疼痛,兼有二便不通的证候,如“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素问.长刺节论》)。“督脉为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指大小便秘结),为冲疝”(《素问.骨空论》)。

疝瘕

[编辑]

见《素问.玉机真脏论》等篇,或称“瘕疝”。是指小腹部热痛,溺窍流出白色粘液的病症。

善食而瘦

[编辑]

“中消”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内热消耗阴津所致。参阅“食亦”、“中消”条。

上膈下膈

[编辑]

上膈是食入即吐,下膈指朝食暮吐。

上气

[编辑]

指呼多吸少,气息急促,是肺经受邪,气道不利的证候。指上部之气心、肺之气)。心肺在人体之上部,故名。

上消

[编辑]

又称“肺消”或“鬲消”。以口渴多饮为主症,有偏热偏寒的不同。如见口干舌燥、小便多,舌红苔黄的,是偏热证,是因胃火或心火熏灼于肺,使肺阴耗伤所致。如见饮一溲二,迅速消瘦,倦怠无力,气短、脉沉迟的,是偏寒证,是因气津两伤所致。

少气

[编辑]

即气虚不埕。主要表现为气息低微,说话时感觉气不够用、懒言、倦怠、脉弱。多因中气不足、肺肾两虚所致。

舌衄

[编辑]

即血液从舌体渗出。多因心火炽盛所致,也有因脾肾二经虚火上炎的。

身不仁

[编辑]

身体肌肤麻木,失去各种皮肤感觉的症状。此因邪气中于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所致。

身体烦疼

[编辑]

指肌肉关节疼痛,烦忧不宁,周身不适的症状。

神思间病

[编辑]

泛指精神、神经活动(特别是思维意识活动)失常一类病证。

肾痹

[编辑]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骨萎弱不能行走,腰背弯曲,不能伸直,或关节肿胀,强直不能屈曲等。由“骨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肾。一欣认为气积于小腹和外阴部,内伤肾气所致。

肾咳

[编辑]

指咳时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唾涎的症候。

肾劳

[编辑]

五劳之一。由于性欲过度损伤肾气所致。主要症状有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甚则腰痛如折、下肢痿弱不能久立等。

尸厥

[编辑]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昏死,患者呼汲微弱,脉极微细,或毫不应指,故乍看似死,须认真诊察和及时抢救。可见于某些气体如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脑震荡等病。

失溲

[编辑]

即“小便失禁”。有因脾肺气虚,肾气不足,膀胱无力控制者,多见于老年人,病后体质虚弱病人,其症状为少腹时觉坠胀,常有尿意、量少,滴沥不禁等。有因于神志昏迷、膀胱失去控制者,可见于中风、热性病邪陷心包的病人,病情多属危重。

湿痹

[编辑]

又称“着痹”。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粘腻滞着所致。故《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石瘕

[编辑]

语出《灵枢.水胀篇》。本病多因月经期间,寒气入侵,恶血停积所致。主要症状为子宫内有块状物形成,日渐增大;如怀孕状,并有闭经等,以包块坚硬如石,故名。类于子宫肿瘤。

石淋

[编辑]

亦称“砂淋”。主要症状有脐腹拘急,腰部一侧疼痛,或有阵发性绞痛、痛连小腹及阴部、排尿不阳,或中断,或频急涩痛难出,有时尿中杂有砂石,尿色黄浊,或呈血尿,多因湿热蕴结下焦,使尿中杂质凝结而成,属于泌尿系结石。

石水

[编辑]

水肿证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腹满而不喘,或引胁下胀痛,水肿偏于腹部,脉沉。多由于肾阳虚弱不能化水所致,但与肺脾也有一定关系。

食痹

[编辑]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胃病的一种。主要症状为饮食入胃后上腹部觉闷痛,吐出则觉舒服。多因肝气乘胃,胃脘气滞所致。

食厥

[编辑]

由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厥证,又称“食中”。见于暴饮暴食后,偶感风寒或因情志触动,食滞中脘,气逆而上壅,使清窍闭塞而昏厥。症见脘腹胀满,嗳出食物腐味,舌苔厚腻,脤滑数等。但当食物吐出后即可苏醒。

食痫

[编辑]

痫证的一种,见于小儿由乳食所伤而诱发。

食亦

[编辑]

古病名。语出《素问.气厥论》。即“中消”症。“亦”作“[人亦]”解,怠惰之意。因善食易饥而身体反消瘦倦怠无力,故名。是中焦燥热所致。

手足厥冷

[编辑]

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也叫“手足逆冷”,或简称“四逆”。有寒热之分:寒证由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温暖,常伴有怕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舌淡等;热证由热盛伤津,热邪阻遏,阳气不能外达四肢,但常有胸腹灼热,口渴心烦,或神昏谵妄,舌质红绛,脉促或沉迟有力等。

暑咳

[编辑]

是咳嗽的一种。临床表现咳嗽少痰或无痰,身热口渴,心烦或胸胁痛,尿赤,脉濡滑而数等。中医认为系感于暑邪,暑气伤肺而咳。

水臌

[编辑]

臌胀类型之一。主要症状有腹胀大,皮薄而紧,色苍小便难,两胁痛。多数患者面色萎黄,或伴黄疸,身上有时可见红点(蜘蛛痣)。此由肝郁伤脾,肝失疏泄,脾不运化,水毒结聚所致。

水气

[编辑]

即“水肿”。水气是从病理而言,水肿是从症状而言。体内水分的运行,主要依靠肺气的通调肃降,肾气的开阖调节,脾气的运化转输,其中一脏的功能失常,都能导致水不化气,水分停留而发生水肿。《金匮要略》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类型,又按五脏证候分“五水”。但临床上一般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参见有关各条。

水疝

[编辑]

症见阴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变肿状如水晶(类于睾丸鞘膜积液等症);或阴囊燥痒流黄水,或少腹部按之有水声(《儒门事亲》),多由肾虚、复感风寒,湿流囊中所致。

水饮

[编辑]

水饮是指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水和饮的区别是,稀而清者为“水”,稀而粘者为“饮”,名实异同,故常水饮并称。(类似渗出液与渗透液之分)。参阅“饮症”’。

水胀

[编辑]

语出《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水肿的别称。以水溢于肌肤而肿胀,故名。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认为水胀有别于水肿。汪必昌《医阶辨证》:“水肿之状,或先足跗肿而上,或先眼窠肿而下,或面目足附一时并肿,渐至于胸腹,甚者外肿而内胀。”“水胀之状,先腹内胀,而后外亦大,渐至四肢亦肿”。

四饮

[编辑]

见《金匮要略》,指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饮症。详见各条。

四肢不用

[编辑]

四肢痿软,失去活动能力的症状

溲数

[编辑]

即小便频数、排尿次数频多。

溲血

[编辑]

即“尿血”,也叫“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排尿时无明显疼痛,虽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不像血淋的小便艰涩,疼痛难忍。因此一般以有痛的叫“血淋”,不痛的叫“溲血”。临床上分虚证和实证。实证多突然发作,尿血鲜红,排尿时尿道有热涩感觉,如兼见身热面赤,心烦、口渴的为热扰血分或下焦湿热;兼见神疲,目眩耳鸣、腰腿酸软的,为阴虚火动。虚证多属久病,尿血淡红,排尿时多无痛滞感,而食少神倦,面色萎黄,腰脊酸痛、头晕耳鸣等,多因脾肾两虚所致。

宿疾

[编辑]

指旧有的病,又称久病,与新病相对而言。

宿食

[编辑]

或称“宿滞”、“食积”或“伤食”。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或脾胃有寒,食物经宿不消,停积胃肠,故名。初起多有胸烷痞闷、恶食、嗳腐吞酸、舌苔厚腻等症状。

痰火

[编辑]

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所谓“窠囊之痰”。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如因外邪或饮食内伤等因素则引致发作。其症颇似哮喘,烦热胸痛,口干唇燥,痰块很难咯出等。是头部及耳后有痰核如串珠状,或脏下有结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紧,推之不移,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因其由于肝火、痰郁所致,故名。

痰积

[编辑]

主要症状有胸膈痞满隐痛,痰涎咳咯不出,涕唾稠粘,吞咽梗阻,头晕目眩,腹中有硬块。是由于痰阻气滞,湿浊凝聚于胸膈间所致。

痰咳

[编辑]

亦称“痰湿咳嗽”,临床表现以咳声重浊,痰多且易咯出,痰出则嗽止为这种咳嗽的特色。伴有胸闷食少,苔白腻,脉浮滑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症多因痰湿内蕴,上干于肺所致。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病。

痰饮

[编辑]

广义的痰饮是指多种水饮病的总称,泛旨体内水液转输不利,停积于体腔、四肢等处的一类疾病。(类似于水肿Edema)。中医认其主因系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相互影响所致,尤其是脾阳失于健运,三焦气化障碍留积而成。狭义的痰饮,是水饮病的一种,分虚症和实症两类;虚症主要表现为胸胁支满,脘部有振水音,呕吐清涎、头晕、心悸、气短、形体消瘦。中医认为系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水饮散在胃肠所致(类似幽门阻塞PylonSteuoris所致的胃潴留)。实症主要表现为胃脘部坚满,腹泻,泻后稍感舒服,但胃部又立刻坚满,水液流动于肠间,有沥沥的声响。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水饮留伏于胃肠所致。(类似痢疾圻Dyseutery引起的症状)。

天柱倒

[编辑]

指颈项软弱无力,头向下垂的体征,多见于小儿发育不全.或年老体弱者。若见于病久,是肾气大虚,精神气血俱衰之侯。

头扁

[编辑]

常见症状之一。病因主要有风、热、湿、痰、气虚、血虚等几种。属于风的,头目眩晕,怕风,汗出;属于热的,壮热,面色烦渴,多汗;属于湿的,头重如裹,身热不扬,四肢酸倦;属于痰的,头目眩晕,恶心,欲吐;属于气虚的,绵绵作痛,遇劳加重,倦怠气短;属于血虚的,痛在额上,下午痛甚,常与心悸、怔忡、眩晕并见。头痛一证,“大抵风则抽掣,寒则拘急(抽掣、拘急是形容头痛的性质),热则烦心,湿则头重,痰则欲吐”,(秋日散人《医学说的》)。这是一般常见头痛的病因辨证。此外,尚有“肝厥头痛”、“瘀血头庸”、“偏头痛”、“雷头风”等,各详本条。

头风

[编辑]

指头痛日久不愈、时发时止,甚至一触即发的病症。由风寒侵入头部经络,或因痰涎风火,郁遏经络,以致气血壅滞所致。症见头部剧烈掣痛,痛连眉梢、眼睛,甚则目昏不能睁开,头不能抬举,头皮麻木,有的患者可以兼见眼的症状。

头摇

[编辑]

头部摇动、颤动的一种症状。病因各有不同。因胆火内郁而引动肝风的,见突然头摇、目眩耳聋、颈项强痛等。因阳明实热而引动肝风的,见高热面赤、腹痛便秘、胸闷烦躁等。因年老肝肾不足,病后气血虚弱,虚风内动的,头常不时摇动,多伴有其它虚弱症状。此外,小儿急惊发作前也会出现头摇,这是肝风内动的先兆。

头重

[编辑]

头部自觉重坠的症状,并觉头如被布带裹扎之感。多由外感湿邪或湿痰内阻所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因感外湿的,有表证,头重而颈项酸痛;由湿痰内阻的,无表证,头重而眩晕,恶心,胸脘痞闷,胃纳呆滞,四肢困倦。此外,气血虚弱或阳明经的实热证也可见头重,但前者以虚弱症状为主,后者以火热症状为主。

吐失

[编辑]

呕吐物中混有粪便。是由于胃肠阻滞,阴阳错乱,清浊混淆而出现。可见于肠梗阻等疾患。

吐血

[编辑]

血液从口而出,包括呕血和大量咯血。参见呕血、咯血条。

颓疝

[编辑]

古病名。睾丸肿大坚硬,重坠胀痛或麻木不知痛痒。指妇女少腹肿的病症(《素问.脉解篇》)。

吞酸

[编辑]

方隅《医林绳墨》:“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亦即胃中泛酸。多因肝气犯胃所致。有偏热偏寒之分。偏热兼见心烦、咽干、口苦、苔黄;偏寒兼见胸脘隐痛,呕吐清涎,舌苔淡白。

脱汗

[编辑]

又称“绝汗”。指病情危重,阳气欲脱时,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症状。多伴有呼吸喘促、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危侯,是阳气将绝的征象,故称。可见于休克,心力衰竭等。

㖞僻不遂

[编辑]

口眼歪斜,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口歪斜而目不能紧合的,称为“口眼喁斜”若只见口角歪斜的,称为“口僻”或“口㖞”。多由于风痰阻于经络所致。受邪的一侧,因络脉之气痹阻塞。呈松弛状态;健侧气血运行如常,肌张力较高。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歪向健侧。类似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一类疾患,“不遂”主要是指“半身不遂”多由脑血管意外所致,常与㖞僻症状同时并见,故名。

亡血

[编辑]

是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证的统称。

痿厥

[编辑]

“痿证”的症状之一,即手足萎弱无力而不温。痿证与厥证的合称。

痿症

[编辑]

定指肢体萎弱废用的一类病症,又称“痿躄”(音“毕”),多由下肢无力开始,渐至手足软弱,肌肉麻木不仁,皮肤干枯失泽等。亦有在高热后出现四肢痿弱不举,或产后萎软失用的。其病因可能由于“肺热叶焦”,邪热灼伤血脉,或阳明湿热伤筋,致筋弛不收;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使筋失濡养所致。按其病因和症状还有“筋痿”、“脉痿”、“肉痿”、“骨痿”、“皮毛痿”等。详见各条。

胃咳

[编辑]

指咳时会呕吐,呕得厉害时则会呕出蛔虫的症喉。

胃痛

[编辑]

又称“胃脘痛”。因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所以又叫“心下痛”。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或精神刺激而发病。初则肝胃不和,胃气郁滞;久则气滞血瘀,损伤胃络,由气及血而成此证。临床主要有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之分。属于肝胃不和的,如胃脘胀满,痛连胁肋。兼有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的为火郁;若痛处固定而拒按,便黑、脉涩的,为血瘀。属于脾胃虚寒的,症见隐痛喜按,泛吐清水,形疲肢冷,大便不实等。

五不男

[编辑]

指男性的天、漏、腱、怯、变五种不育症。“天”即“天宦”,泛指男性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漏”即精液不固,常自遗泄。“腱”即阴茎或睾丸切除。“怯”即阳痿。“变”又称“人痾”,类于两性畸型,俗称“阴阳人”。

五积

[编辑]

“积”是指胸腹腔有形块的一类病证。《难经.五十六难》就它的发病病机、部位、形态等用五脏来区分,如心之积叫“伏梁”,肝之积叫“肥气”,脾之积叫“痞气”,肺之积叫“息贲”,肾之积叫“奔豚”,合称为“五积”。原文对五积所描述的各种症状,可能包括肝脾肿大,以及胸腹腔的肿块、积液、脓肿等病变。由于缺乏具体而实用的治法,故五积这类名称,现已少用,参见各条。

五淋

[编辑]

即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的合称。详见各条。

五水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水肿病因五脏受水气的影响,出现不同的证候,分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其主要症状为,“心水”,身重而少气,烦躁不得卧,下阴肿;“肝水”,胁下腹部胀满而痛,不能转侧,尿量时多时少;“脾水”,腹大而小便难,少气,四肢困重;“肺水”,呼吸不利,身肿而小便难,大便鸭溏;“肾水”,腰痛,排尿困难,腹大而脐肿,下阴常有水湿渗出,足冷,面形消瘦。

五脏痹

[编辑]

因痹证日久不愈,复感风寒湿邪,使痹证从筋、脉、骨、肉、皮等发展至与其相合的内脏,致内脏受伤,而相应出现,肝痹、心痹、肾痹、脾痹、肺痹等。也可由于气血内虚,阴精亏损、或阳气不运,邪气乘虚而袭,积聚于胸腹所致。(参见《素问.痹论》等篇)

五脏六腑咳

[编辑]

语出《素问·咳论》。中医认为咳嗽是肺脏有病的一个症状。五脏六腑有病时,病气影响到肺也会引起咳嗽。同时咳嗽过久也可以影响到其它脏腑功能的失常。因此,古人发现咳嗽会引起或并有其它脏腑功能及脏腑的经脉循行路线的症候,而以五脏六腑来分类辨症。故而有“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胃咳”,“小肠咳”,“大肠咳”,“膀胱咳”,“三焦咳”等。(详见各条)。但不能误解为除肺之外其它脏腑本身会出现咳嗽。

息贲

[编辑]

古病名,见《灵枢.经筋篇》;《难经.五十六难》等。五积病之一,属肺之积。症见右胁下有包块,形状如履着的杯子,呈急迫感,有见胸背痛、吐血、伴有寒热、咳嗽、呕逆、呼吸迫促等症状,这是肺气郁结,痰热壅遏所致。

息高

[编辑]

指呼气多而吸气少的喘迫现象,这是肺气将绝,真阳涣散的虚脱证候,类于潮式呼吸,如《伤寒论》:“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息积

[编辑]

古病名。语出《素问.奇病论》。病因肺失肃降,肺气长期郁积所致。症见胸胁胀满,呼吸气逆,但不妨碍饮食。类于肺气肿等病。

下气

[编辑]

气由肠道中泄出者,俗称放屁。指人身下部之气。指降气的治法(参见“降气”条)。

下消

[编辑]

又称“肾消”。以多尿小便如肤如脂为主症,常兼见烦躁,口干引饮,舌红,脉沉细而数。本病系因肾阴亏损、虚不固摄所致。也与脾失输化有关。如小便频多,面色暗黑,阳痿,脉沉细而弱,是阴阳两虚之象。

痫症

[编辑]

又名“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时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发出如猪羊的叫声,醒后除感觉疲乏外,一如常人,往往不定时地发作。中医认为其病因系大惊大恐,伤及肝肾,肾虚肝旺所致。或续发于其它疾病,痰聚经络,致使肝气失于调和,气逆痰涌,阻塞清窍,而突然发作。亦有由于先天因素而得者,多发于儿童时期。临床上痫症分为“阴痫”和“阳痫”两类。按病因分又有“惊痫”,“风痫”,“食痫”,“肺痫”等。详见各条。

消瘅

[编辑]

原出《内经》,又名“热瘅”,即消渴病。“消”指消耗津液而见消瘦;“瘅”指内热。消瘅就是邪热内炽,消灼津液,而见多饮食而消瘦的证候。

消谷善饥

[编辑]

消渴病主要症状之一,“消谷”,指消化食物;“善饥”,即容易饥饿。是形容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胃阴损耗所致。

消渴病

[编辑]

含两义:指渴而饮多,食多而反消瘦,尿多和出现尿糖的一类病症,类似于西医的糖尿病。本病多由于嗜酒和恣食甘肥,中焦积热;或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或因纵欲过度,虚火妄动,肾精耗损。阴虚和燥热两者互为因果,消灼肺胃津液及肾的阴精。因为阴虚的重点在肾,阴伤及阳,病久往往导致肾阳亦虚。泛指以渴饮多尿为主症的一类疾病,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别,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疾病。

消中

[编辑]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指消食善饥的病症,即消渴病的“中消”症。参见该条。

小便淋沥

[编辑]

即排尿次数多而短涩,滴沥不尽。本证有虚有实。虚证多因肾气不固,或脾肾两虚所致;实证多因下焦湿热,或尿路结石所致。

小肠咳

[编辑]

指咳嗽时会放屁,咳、屁同时出现的症候。

哮喘

[编辑]

“哮”是指喉间声响而言,开口闭口皆有痰声,“喘”是指呼吸而言,气息迫促,升多降少。“哮”在发作期间,每与喘促相兼,而喘则未必兼哮。习惯上多以哮喘合称,实际上是有分别的。

哮症

[编辑]

呼吸时伴有喘鸣声(呷呀声)为特征。常与喘互见。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本病以其有痰鸣咳喘的症状,故俗称为“呷呀”,或“呷嗽”。自幼即患本病者称为“天哮“。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伏痰饮,因外感,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等因素而诱发,尤其与气候变化关系更密切。病久可导致肺、脾、肾三脏皆虚,出现本虚标实的症候。临床上大抵分为“冷哮”和“热哮”两种类型。“冷哮”,咳痰清稀,呈粘沫状,口不渴,胸膈窒闷,或兼有风寒表症。“热哮”,则痰浊稠黄胶粘,难以略唾,面赤、自汗、烦闷、喘胀迫促,或兼有风热表症。

泄风

[编辑]

指揍理疏松而外感风邪,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素问.风论》。皮肤长小疙瘩并有搔痒的病症。

𬹼齿

[编辑]

𬹼(音“谢”),睡眠时上下齿摩擦有声的症状。多由胃热或虫积所致。

心痹

[编辑]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心悸,气喘,咽干,常叹气,烦躁,容易惊恐等。由“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疾病深入发展所致。《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一说因思虑过度,心血虚损,复感外邪,邪气积于胸中所致。

心动悸

[编辑]

指心脏较剧烈的跳动,不但患者自觉心悸,而且从外观亦可觉察其搏动,所谓“其动应衣”。参见“心悸”、“怔忡”条。

心汗

[编辑]

指心前区(包括前胸正中部位)一片出汗独多的症状。方隅《医林绳墨》称:“皆因多虑,有伤心脾”所致

心悸

[编辑]

是自觉心跳悸动不安的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本病的发生,除精神因素外,多因心血不足,心阳虚弱,肾阴亏损,或因水饮内停、瘀血痰火所致。心悸若因惊恐、恼怒而发作的,称为“惊悸”,但多先有心气内虚的内在因素。因心血不足的,则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因心阳衰弱的,则见面色晄白,头晕神倦,肢冷形寒;因心肾亏损的,则见心烦少寐,头目昏眩,耳鸣腰酸;因水饮内停的,则见心下胀满,小便不利,头眩晕,甚则浮肿气喘,形寒肢冷;因痰热上扰的,则见痰多胸闷,善惊,恶梦纷扰;因瘀血内阻的,则见胸闷不舒,甚或心痛阵作,短气喘息,舌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

心咳

[编辑]

指咳时心胸部疼痛,喉头似有物梗咀,甚则咽喉肿痛的症侯。

心劳

[编辑]

五劳之一。由于耗损心血所致。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心悸易惊。

心疝

[编辑]

古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等。是因寒邪侵犯心经而致的一种急性痛证。症见下腹有形块突起,气上冲胸,心暴痛,脉弦急。

心下温温欲吐

[编辑]

语出《伤寒论》。“心下”,指胃脘部位。“温温”,恶心之意。全语形容胃脘间有恶心感欲吐又吐不出。是因胃中寒饮上逆或胸中痰气阻塞所致。

心中憺憺大动

[编辑]

“憺”,空虚而震动之意。心中,憺憺大动,形容心脏剧烈跳动,有空虚感。多见于温热病的后期,因阴卢水亏,虚风内扰,心神不能自主所致,常伴有手足蠕动、神倦脉虚等心肾阴亏、肝风内动的症状。

胸痹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因阳气不能正常运行,致水饮或痰渴闭阻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状为胸背痛、胸中气塞、呼吸喘促、咳嗽多痰等。

虚劳(虚痨)

[编辑]

是“虚损劳伤”的简称,又有“劳怯”之称。也是五脏诸虚不足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病久失养,正气损伤,久虚不复,表现各种虚弱证候的,都属虚劳范围。其病变过程,大都由积渐而成。病久体弱则为“虚”,久虚不复的则为“损”,虚损日久则成“劳”。虚、损、劳是病情的发展,又是互相关联的。由于虚劳证的范围很广,所以前人对这方面的分类,有“五劳”、“六极”、“七伤”等名称。但总的病理变化,不离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方面。参见有关各条。

虚肿

[编辑]

指水肿的虚证,多属于阴水,有由于脾阳虚的,有由于肾阳虚的,主要表现为肿势缓慢,气弱声低,面色暗淡,倦怠泄泻、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等。

蓄水症

[编辑]

指太阳膀胱腑之症。主要症状有小便不利、小腹满、睡眠不安,心烦,喝水仍觉口渴,微有恶热,头痛,脉浮。中医认为是由于发汗后表邪未净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职,水停下焦所致。

悬饮

[编辑]

指水饮之留于胁肋部者。因其上不在胸中,下不及腹中,故名。临床症状为胁下胀满不适,或见微肿。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脉沉而弦,严重时咳嗽加剧,胸胁痞满而痛,牵引至锁骨上窝,伴有干呕短气,头痛等症(类似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膜积水等状况)。

眩晕

[编辑]

眩,眼目昏花;晕,头脑晕转。本证有多种称法,如因头晕而致眼花的,叫“巅眩”;因眼花而致头晕的,叫“目眩”;头昏重而眼黑发花的,称为“眩冒”。多与体虚、肝风、痰气和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虚、有实,以虚证为多。虚证多属肝肾阴亏或心脾气血不足所致,实于肝肾阴虚的,症见头目昏眩、精神不振、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属心脾两虚的,症见心悸失眠,体倦纳减、面色晄光、唇色淡等。实证多属肝风上扰、痰浊阻闭所致。属风阳上扰的,症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等。属痰浊阻闭的,症见头重、多痰、胸闷恶心等。

眴仆

[编辑]

因眩晕而仆倒的症状。

血痹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血痹虚痨病脉证并治》。是身体局部麻痹、疼痛一类的内伤病症。主要症状为身体麻木,游走性的痹痛,脉微而涩紧。病由气血内虚,因劳倦汗出,或当风睡卧,邪气柔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

血臌

[编辑]

臌胀类型之一。亦称“蓄血臌”。主要症状有吐血、衄血、便血或大便色黑、小便赤、身发瘀斑等,腹内可摸到肿块,并逐渐增大。病因主要由于瘀块阻滞,影响水湿的运行。本症可见于肝硬化,亦见于子宫或卵巢肿瘤等病。

血瘕

[编辑]

属妇女症瘕一类疾病。多因月经期间,邪气与血结聚,阻于经络而成。主要症状:少腹有积气包块,急痛,阴道内有冷感,或见背脊痛,腰痛不能俯仰等。血瘕在少腹及在胁下,假物成形,无常处。

血厥

[编辑]

由于血病所引起的厥证。有血虚、血实的不同。血虚而厥,多见于失血过多或久病贫血,因脑部一时缺血而突然晕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张自汗,呼吸缓慢。血实而厥,多因内有瘀血,闭塞清窍,以致突然昏倒,牙关紧闭,面赤唇紫。

血枯

[编辑]

古病名。语出《素问.腹中论》。主要症状有胸胁胀满,甚至妨碍饮食,发病时先闻到腥臭的气味,鼻流清涕、唾血、四肢清冷、目眩、时常大小便出血,病名“血枯”。病因主要有二:一是少年时曾患大出血症,二是酒色过度,伤了肝肾精血,妇女则月经衰少或经闭。指大失血后血液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血淋

[编辑]

指血尿而伴有尿道热涩刺痛,下腹部疼痛胀急的病症。多因下焦湿热蕴结、迫血妄行所致。若无热微痛的,属阴虚火动,不能摄血所致。

血疝

[编辑]

指阴囊部位的瘀血肿痛,痛如锥刺,痛处不移,又名“瘀血疝”。多平素有瘀血,因劳累过度或受寒而诱发。指小腹近外生殖器部位的痈踵。《儒门事亲》:“其状如黄瓜,在少腹两旁,横骨两端约中,俗云便痈。……气血流溢,渗入脬囊,留而不去,结成痈肿,脓少血多”。

血脱

[编辑]

指大出血而引起的虚脱。指慢性出血病人而有面色苍白无华、形体瘦弱、脉象虚的证侯。

血泄

[编辑]

即使血。血由大便泄出,故名。参见“便血”条。

血症1

[编辑]

由血瘀积滞,逐渐形成,主要症状,胸腹肋间疼痛,按之觉硬,推之不移,身体日渐消瘦,体倦乏力,饮食减少,妇女患者可有经闭。

血症2

[编辑]

指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的病症。如咳血、咯血、吐血、呕血、衄血、便血、尿血、溲血、溢血、夺血、亡血、圊血、远血、近血、皮下出血等,详见各条。中医认为凡外伤、饮食、情志、内伤虚损等均可引起。本症有虚实之分。虚症为伤阴虚火妄动,或气虚不摄;实症则为火盛气逆,血热妄行。

徇蒙招尤

[编辑]

语出《素问.五肢生成篇》。指头晕眼花的症状。“徇蒙”是目瞬动而蒙昧不明;“招尤”是头部动摇不定的感觉。

牙衄

[编辑]

又称“齿衄”。多由胃火上升,血随火动,或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所致。齿龈红肿疼痛,口腔发出臭味、大便秘结的,是胃火上升;龈浮齿摇而微痛的,是阴虚火炎。

阳旦

[编辑]

“阳旦”指阳旦汤所治的病证。阳旦汤即桂枝汤(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后世医家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及王焘(音“桃”)《外台秘要》等,也有阳旦汤,乃桂枝汤加黄芩一味组成,治微恶寒、发热、自汗、心烦、小便数、脚挛急等太阳表虚证夹阴虚内热,虽名阳旦汤,但与《金匮要略》的阳旦汤略有出入。

阳水

[编辑]

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凡因肺失宣降,水不下行而引起的呈热象的水肿,称为“阳水”。临床表现多见上部先肿,皮色黄赤,便秘口渴,脉沉数。一般多属急性、实证。

阳痿

[编辑]

又称“阳事不举”。指阴茎不举的病症。《内经》称为“阴痿”。多由于性欲过度或误犯手淫,致损伤精气,命门火衰;或思虑忧郁,损伤心脾;或恐惧过度损伤肾气所致。命门火衰的,多见头晕神倦、腰足酸软。思虑损伤心脾或恐惧伤肾的,每见胆怯多疑、睡眠不安。

阳痫

[编辑]

痫证偏于实热的一种类型。一般病人体质比较壮实,发作急骤,卒倒啼叫,抽搐吐涎,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身热,麻弦数。小儿急惊风的别称。

噎膈

[编辑]

吞咽有梗阻的感觉谓之“噎”;胸膈阻塞,饮食不下谓之“膈”。“噎”常是“膈”的前期症状,但多合称为“噎膈”。可见于胃癌、食道癌、食道狭窄和食道痉挛等病变。多因长期忧思郁怒、嗜食酒辣油煎硬物,而致脾伤气结,津液不能转输,聚而成痰;肝伤气郁血滞,积而为瘀;痰瘀互结,内阻食道,胃失和降而成。久则津血枯竭,胃气虚败、脾阳不振,出现衰竭证候。临床分三种类型:痰气交阻。症见吞咽梗阻,胸膈痞满隐痛,大便艰难,口干咽燥。瘀血内结。症见胸膈疼痛,痛如锥刺.食入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粪,或呕吐痰涎紫血,大便干黑。气虚阳微,症见饮食不下,面色晄白,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腹胀。

噫气

[编辑]

又称“嗳气”。《景岳全书.杂证门》:“噫者,饱食以息,即嗳气也....。”多因肝胃不和或饱食、胃气阻郁所致。其症状为胃中似有气上胃,微有声响,但与频频作呃的呃逆不同。

遗精

[编辑]

亦名“遗泄”或称“失精”。有梦而遗精的,叫“梦遗”;白天精自滑出者,叫“滑精”。主要是“心肾不交”、“相火炽盛”、“肾气不固”等所引起,也有少数由于湿热下注的。心肾不交的,梦中遗精,头晕,心悸神倦,小便黄短有热感;相火炽盛的,阴茎易举。口干舌红,头昏目眩,耳鸣腰酸;肾气不固的,精易滑出,面色晄白,精神萎靡,头眩腰酸,脉沉弱;若由于湿热引起的,多有口苦,小便赤,苔黄腻等兼症。

遗溺

[编辑]

即“遗尿”。指经常夜间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即俗称“尿床”。多见于儿童。大都由于肾气不足,以致膀胱之气不固,属虚证。偏寒的尿色清白;偏热的尿黄而臭。指小便失禁。

溢血

[编辑]

即出血。泛指血液外溢。指咳血、咯血、吐血、衄血等由口鼻等上窍的出血。《张氏医通》:“从上溢者,势必假道肺胃;从下脱者,势必由于二肠,及从膀胱下达耳。”

溢饮

[编辑]

指水液滞留于体表及皮下组织,与一般所谓水气病相同。临床表现为身体疼痛,四肢浮肿沉重,或见喘咳等(类似于心脏病水肿,肾炎水肿等状况)。

阴斑

[编辑]

斑之属于虚寒性的、或称为“阴证发斑”。主要表现为胸腹部微见斑点,斑色淡红,阴而不显,伴有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虚大无力或沉微等。皮下慢性出血而呈紫暗色的。

阴痹

[编辑]

指阴邪所致的痹证。如寒、湿属阴邪,故痛痹、着痹为阴痹。指痹证发于阴分。如“五脉痹”等。

阴汗

[编辑]

指外生殖器、阴囊及其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股阴处)一片经常出汗较多的症状,汗味腥臭,多由下焦湿热引起。

阴结

[编辑]

指脾肾虚寒所致的大便秘结,临床表现:病人多体质虚弱,大便多日不解,虽有便意,但难于排出,腹中一般没有胀满感觉,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多沉迟。

阴冷

[编辑]

即阴寒。指妇女阴户有寒冷感,甚至腹内也觉冷,往往影响生育,多因下元虚寒所致(《金匮要略》)。指阴茎或阴囊冷而不温,多因命门火衰或寒气凝滞干肾所致。

阴水

[编辑]

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凡因脾肾虚弱,不能化水制水而成的水肿,称为“阴水”。临床表现多见下肢先肿,皮色淡白或晦暗,口淡,便溏,脉沉迟。一般多属慢性、虚证。

阴缩

[编辑]

亦叫“阳缩”,即阴茎痿软上缩的症状。多因肾阳亏虚所致。

阴痫

[编辑]

痫证偏于虚寒的一种类型。一般病人体质较弱,或痫症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痰结不化。发作时证见面色苍白,呆滞无知,不动不语,身冷,脉沉弦。小儿“慢惊风”的别称。

喑痱

[编辑]

中风证候之一。“喑”语言不利或不能讲话,“痱”,四肢痿废,不能运动。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证是由于风痰阻塞,虚证是因肾虚精气不能上承。

隐症

[编辑]

包括“痰引”、“悬饮”、“溢饮”、“支饮”四种合称。“四饮”见《金匮要略》。是统指各种“水饮”所引起的病症。

瘀血头痛

[编辑]

头痛证之一。症见头昏而胀,头刺痛剧烈,痛有定处,时发时止,缠绵不愈,舌见瘀点或紫暗,脉涩。多因久病气滞血瘀或因外伤后遗所致。

郁冒

[编辑]

指郁闷眩晕,甚则发生一时性昏厥,但旋即可自行苏醒。可由血虚而亡津液或肝气郁结、外邪阻遏等所致。《金匮要略》:,新产妇人……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

郁症

[编辑]

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引起的一类病症。有实症、虚症之分。实症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三类。“肝气郁结”则肝失条达,症见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若肝气横逆犯脾,则表现腹胀嗳气,不思饮食。“气郁化火”则肝火上逆,症见口干口苦、头痛、急躁、胸闷胁胀等。“痰气郁结”则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虚症则分久郁伤神与阴虚火旺两类。“久郁伤神”,则营血耗损,心神失养,临床表现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等。“阴虚火旺”则虚火上炎,临床表规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等。

远痹

[编辑]

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指日久不痣的痹证。

远血

[编辑]

指先排大便,后出血,血色暗黑的病症。因其是远离直肠、肛门部位的出血,故名。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杂病

[编辑]

又名“杂症”。通常指外感病以外的内科疾病。

脏毒便血

[编辑]

由肠胃积热或湿热郁滞引起。临床表现:下血多呈片块状,污浊色暗,大便溏而不畅,胃纳不振,身体倦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脏躁

[编辑]

是种发作性精神病,以女性患者为多。在未发时,常有精神忧郁、幻觉、感情易激动,知觉过敏或迟钝等先期症状。发作时自觉烦闷,急躁,无故叹气或悲伤欲哭,甚至抽搐,但面色不苍白,意识亦不完全消失。故与癫痫不同。本证类于癔病,由心肝血虚,兼有情志抑郁,血躁肝急所致。

早泄

[编辑]

指行性生活时排精过早的现象。多因肾虚,相火过盛所致。

燥咳

[编辑]

是一种痰少干咳的症状,并有咽喉干痛,口鼻及皮肤干燥,气息不利,骨节烦痛,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中医认为系由于燥气耗伤肺津引起的咳嗽。

燥痰

[编辑]

以痰质稠粘、量少,或带血丝为特征。多伴有口干、鼻燥、痰难咯出,咽痛,脉细数等症状。

战汗

[编辑]

即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这是热病过程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如抵抗力尚强,正能胜邪,则病随汗而解,是一种好现象;但如果正气不足,战栗而不能出汗,则是邪有内陷的趋势;或虽能汗出而正气也随之外脱,则是危重证候。故出现战汗时要注意严密观察,如患者汗出热退,脉搏和缓,是邪去正安,可让病人充分休息,使其元气逐渐恢复,不必惊扰;若汗出肢冷,脉搏躁动,烦躁不宁,是正不胜邪,有虚脱倾向。宜及时救治。

折髀

[编辑]

“髀”即股部。指股部疼痛如折的症状。如坐骨神经痛等。

真头痛

[编辑]

头痛证之一。其症状为头痛剧烈难忍,连脑户尽痛,手足厥冷至肘膝关节以上。前人认为此由邪入脑户所致。脑为髓海,真气所聚,受邪则痛不可忍,为头痛中之危重病症。其中有些可能和颅内疾患(如脑室内肿瘤等)有关。

真心痛

[编辑]

类似心绞痛。主要症状为心前区发作性绞痛,常兼有心胸憋闷感,甚则出现大汗、肢冷、紫绀等现象。为区别于心窝部位疼痛(即胃烷痛,古书或叫“心痛”、“心下痛”),故名。

怔忡

[编辑]

是心跳剧烈的一种症状。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跳动往往上至心胸,下达脐腹。是由于心血、心阴虚损,心阳不足所致。与心悸大致相同,但病情较重。心悸为阵发性,怔忡多为持续性;心悸有虚有实,怔忡多偏于虚;一般说心悸多属功能性,怔忡多属器质性。这是二者在临床上区别的要点。但有些怔忡又是心悸的进一步发展,似又不能截然分开。故临床上常是心悸、怔忡并称。

正水

[编辑]

水肿证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全身浮肿,腹满而喘,脉象沉迟。多由于脾肾阳虚,水气不能输化,潴留胸腹,迫及肺脏所致。其标在肺,其本仍在于脾肾。

症瘕积聚

[编辑]

症瘕和积聚,都是腹内积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症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积聚中焦病变为多,症瘕下焦病变及妇科疾患为多,因而有不同名称。症瘕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调,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而正气不足,更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症疝

[编辑]

古病名。主要症状为腹中之气骤然胀满,胃肠膨胀隆起如手臂状,胃脘部疼痛。

支节烦疼

[编辑]

四肢关节烦热疼痛的症状。

支饮

[编辑]

是指痰饮、水气停留于胸膈胃脘部位的病症。中医认为系由于上迫肺气,肺失肃降,气机的升降受阻,故而胸膈不利。临床症状为喘咳上逆,胸满气短,倚息不能平卧,甚则浮肿。(类似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肺心病,郁血性心脏衰竭等)。

直视

[编辑]

指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两眼向前凝视,目睛无神的症状。常与其它脑神经症同时发生。多由肝风内动所致。见于中风、惊风、癫痫等病。

中风

[编辑]

“风”指“内风”。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又称“卒中”,即“急骤的风证”之意。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嗜食肥甘厚味,痰热内壅而化风;或气血亏损而生虚风;或本内虚耐骤然感受外来的风邪等等。古籍中按其症状分类中风和真中风两种。“类中风”: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言语障碍等,按病情轻重又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分,以中络最轻,中脏最重。除包括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病外,世包括了脑实质及脑神经的一些病症。“真中风”除有类中风的症状外,初起即有发热恶风寒等症状。实际上,发热也常是脑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故此说的鉴别意义不大。另一说认为,类中风只是暂时的知觉丧失,醒后无半身不遂或口眼㖞斜等症,系指“气厥”、“食厥”、“血厥”一类疾病而言。以上两说只作了解古医籍的参考。“风”指“外风”。即外感风邪的病症,症见发热、头痛、汗出、脉浮缓等(《伤寒论》)。

中腑

[编辑]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卒然昏倒,苏醒后出现半身偏瘫、口眼歪斜、语言困难,或痰涎壅盛、不能语言、二便失禁或闭阻等证。

中胳

[编辑]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病在络脉,出现口眼歪斜、肌肤麻木等症,或伴有头晕、头痛等。

中经

[编辑]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病在经脉,不昏倒而出现半身偏瘫、手足麻木、口多痰涎、语言不流利、脉多弦滑等症。

中满

[编辑]

指腹中胀满的症状。可因气虚、食滞、寒浊上壅、湿热困阻等原因,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痞塞而致。

中消

[编辑]

又称“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饥而形体反见消瘦为主症,兼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频数、舌苔黄燥等。多因胃火炽盛,消耗水谷精微而精血受伤所致。

中脏

[编辑]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临床以卒倒昏迷为特征,分闭证、脱证二类。闭证又分阳闭、阴闭。阳闭者昏迷、牙关紧闭、握拳、面红气粗,或痰声漉漉,二便常俱闭,舌苔黄腻,甚则舌卷缩,脤弦滑而数。阴闭者昏迷,牙关紧闭,握拳,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冷,舌苔白腻,脉沉滑。脱症:深度昏迷、眼合、口开、鼻有鼾声、呼吸微弱、四肢寒冷,或两手撤开,遗溺,大汗出,或汗出如油,舌淡,苔白润、脉细弱。

肿胀

[编辑]

全身水肿谓之“肿”,腹部胀满谓之“胀”。前人有分头面四肢先肿而后腹胀的属水,先腹胀而后四肢肿的属胀。但是,水亦有兼胀的,胀亦有兼水的,一般把水肿腹胀满的症状,统称之为“肿胀”。

自汗

[编辑]

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所致。

走哺

[编辑]

指上见呕逆,下见二便不通的病症,汪必昌《医阶办证》认为系“由下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所致。

小儿杂病

[编辑]

变蒸

[编辑]

小儿变蒸的说法,始创于西晋.王叔和。所谓变蒸,指小儿出生后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再加三大蒸,共五百七十六日变蒸完毕。徐春甫《古今医统》:“变者性情变易也,蒸者身体蒸热也。”变蒸的临床表现为身微热,耳及臀部冷,此外无其它症状。历代医家,都认为这种发热证候,是婴儿发育过程的正常生理现象。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每经一次之后,则儿骨脉气血稍强,精神性情特异。”直至明.张景岳认为变蒸是婴儿发热的别名,不是发育的正常过程。清.陈复正支持他的见解。

哺露疳

[编辑]

病因同丁奚疳。常为丁奚疳的进一步发展,患儿极度消瘦,时有寒热,腹大,颈细,食多吐逆,泄泻无度。常兼有肠寄生虫疾病。

不乳

[编辑]

婴儿出生十二小时后不因口腔疾患而不能吮乳的称为“不乳”。有实证、寒证、虚证之分。实证见腹胀便秘、呕吐、烦躁不宁,啼哭声粗,乃因胎粪不下,秽热郁结胃肠所致。寒证见面色苍白,唇舌色淡,口吐白沫,啼哭绵绵不休,甚别便溏肢厥,此属肠胃虚冷,与产时受寒有用。虚证见形神虚怯,面色晄白,气息微弱,啼声无力,肢冷唇淡,由于元气怯弱,多见于难产或早产儿。

瘛疭

[编辑]

俗称“抽风”,是小儿惊风的一个症状。瘛,是筋急击缩;疭,是筋缓纵伸。瘛疭是形容手足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状态,是热极生风、肝风内动的证候。

丁奚疳

[编辑]

其病由哺食过度,脾胃受伤,营养不能吸收所致。症状以腹大、颈细小、面黄肌瘦为其特点。

肺疳

[编辑]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郁热伤肺所致。主要症状有咳嗽气逆、咽喉不利、多涕时啼、憎寒、腹胀、泄泻米泔样粪便、乳食减少,口有腥气、皮毛干焦、四肢消瘦等。

肝疳

[编辑]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肝经受热所致。主要症状有消瘦、腹胀、面色青黄、多汗、下痢次数多、粪便中有鲜血或粘液、摇头揉目、雀盲,甚至眼睛不想睁开等。

疳(疳积)

[编辑]

亦称“疳积”。好发于幼弱小儿。以面黄肌瘦、肚腹膨胀、营养障碍,伴有慢性消化不良为特征。一般的临床表现为毛发焦稀、易发脾气、吮食手指、嗜异食、大便泄泻、酸臭异常等。致病原因,多与所乳过早,饮食失节,病后失调,以及虫积等因素有关,导致脾胃受伤,营养吸收障碍而得病,久而伤及其它脏腑。

龟背

[编辑]

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发生畸形的一种疾患。多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肾气虚,不能充养骨髓、督脉致脊骨痿弱,逐渐变成畸形。其症状为脊骨弯曲隆起,状如龟背,故名。是佝偻病的症状之一。

鸡胸

[编辑]

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变成畸形的一种疾患。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脾肾亏损、胸骨柔弱而成。其症状为胸廓向前畸形突出,状如鸡胸,故名。是佝偻病的症状之一。

急惊风

[编辑]

以发病迅速、高热眼红、昏迷抽搐、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洙、痰声漉漉等为主证,故名。发病原因,有由于外感六淫,或暴受惊恐,或痰积食滞所引起。由外感六淫引起的,初起伴有发热等;由惊恐诱发的,多不发热或发热不高,睡中惊惕啼哭;由痰积食滞引起的,有腹胀痛、便秘或大便腥臭,呕吐嗳酸等。凡急性热病有上述主证的都属于急惊风,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的急性感染,如流行性脑膜炎及脑炎等。

脊疳

[编辑]

是形容疳积患者羸瘦,脊骨显露,故名。

解颅

[编辑]

即头颅骨缝分裂,前囟扩大,不能闭合之症。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六个月时骨化,前囟在一岁至一岁半时闭合,后囟在二至四个月时闭合。如延期闭合,名为“解颅”。多由先天不足,肾气亏损所致,其症状为头缝裂开,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面色晄白,眼珠常下翻,故白睛特别显露,智力发育不良。解颅是较重的佝偻病的症状之一,亦见于脑积水。

惊风

[编辑]

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惊是惊厥,风是抽风。在儿童疾患中,凡因风而出现惊厥抽搐症状的,统称为惊风。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二类,各详本条。

惊风八候

[编辑]

指惊风的八种症状表现。搐,肘臂伸缩抽动;掣,两肩拽动;颤,手足震颤;搦,两手握拳或十指开合不已;反,角弓反张;引,臂若开弓,手如挽弓;窜,眼睛上视;视,眼睛斜视,睛露不活。

惊厥

[编辑]

指突然受严重精神刺激,以致气血逆乱,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的现象。指小儿惊风证候。

客忤

[编辑]

小儿突然受外界异物、巨响、或陌生人的惊吓,而发生面色发青、口吐涎沫、喘息腹痛、肢体瘛疭、状如惊痫的,称为“客忤”。

口疳

[编辑]

小儿疳积泄泻,未愈或初愈,口腔发生溃疡,称为“口疳”。是由于湿热蒸灼津液所致。

马牙

[编辑]

多因胎内受热毒所致。其症状为初生儿牙龈上生白色小泡,状如脆骨,妨碍吮乳。

慢惊风

[编辑]

以慢性发作,面色淡白或青、神倦嗜睡,缓缓抽搐、时作时止、腹部凹陷、呼吸微缓等为主证,故名。发病原因,或因呕吐泄泻后引起,或由急惊转变而成。由吐泻引起的,多见囟门和目眶低陷,肌肉松弛,便稀尿少,口鼻气冷,甚则睡中露睛,肢冷,脉细无力。由急惊转成的,有便秘,小便失禁,或尿闭,汗出淋漓,舌红少苔,邪盛者,两目畏光,强直抽搐,甚则语言错乱,舌红,苔浊腻等。慢惊包括多种重病晚期有惊厥的,如结核性脑膜炎等。

内钓

[编辑]

小儿由于胎寒或脾胃虚寒引起的一种病症。主要症状有腰背屈曲,腹痛多啼,唇黑囊肿(陈治《幼幼近编》)。

脾疳

[编辑]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不节,脾胃受伤所致。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腹大如鼓、腹皮青筋暴露、呕逆、不思饮食、喜吃泥土,烦渴引饮、水榖不消、泻下酸臭、咳嗽喘促、胸膈壅满、口鼻干燥、目生白膜、喜暗畏光、唇赤发焦、四肢乏力等。

脐风

[编辑]

又称“撮口”、“噤风”。即新生儿破伤风。以牙关紧闭、强直痉挛、角弓反张、面带苦笑为特征。严重的兼见面色发青,呼吸急促等症状。主要由于断脐不洁,或脐带脱落过早,局部受伤感染所致。

热疳

[编辑]

是由于小儿夏季断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所致。主要症状有肌瘦腹胀、手足心热、烦渴善食、泄泻、大便色淡,或泻下未消化食物残渣等。

肾疳

[编辑]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伏热内阻所致。主要症状有四肢消瘦、面色黝黑、齿龈生疮或溃烂出血、上热下冷、寒热时作、吐逆、乳食减少、大便滑泄,甚则脱肛、肛门溃烂、湿痒生疮。常见“解颅”、齿迟、行迟等肾气不足等证。

胎赤

[编辑]

初生儿皮肤色红如涂丹,是胎中感受热毒所致。小儿眼睑赤烂。“胎风”的别称。

胎肥

[编辑]

指初生儿肌肉肥厚,目睛粉红,满月之后,日渐消瘦,五心烦热,大便难,口中时流涎。这是由于胎中感受产母胃热所致。

胎风

[编辑]

指小儿出生后,身热,皮肤红赤,状如烫火伤的一类证候。大多由于妊娠时过食辛热,脾胃积热影响胎儿所致。

胎黄

[编辑]

初生儿于出生后数天面目、皮肤发生黄疸,叫“胎黄”,或称“胎疸”,即现在所称的新生儿黄疸。多因妊娠时母体湿热熏蒸于胎所致。轻症一般不用治疗,黄疸可自行消退。

胎惊

[编辑]

新生儿非因脐风而出现惊风证候叫“胎惊”。前人认为由于孕妇饮食调养失常或精神因素,影响胎儿所致。主要表现有惊厥,知觉全失,手足抽动,面部肌肉痉挛。呈阵发性发作,不发时无异常征象。

胎热

[编辑]

指初生儿出现壮热、烦惊、痰多喘急、目赤胞肿、便秘、小便赤等的一类证候。是由于产母在妊娠期过食热毒之物,或过服温药,热蓄于内,熏蒸胎气所致。孕妇经常目赤多眵或眼目昏花,亦名“胎热”

胎疝

[编辑]

小儿初生即见阴囊肿大的病症。

胎痫

[编辑]

指初生儿百日内所发生的痫症。

螳螂子

[编辑]

初生儿数天或一个月,二侧腮内发现有肿胀有硬块,吮乳不便,甚至啼哭不能出声,称为“螳螂子”,俗名“土脯子”,今名“颊脂垫”。

天钓

[编辑]

小儿惊风的一种。陈治《幼幼近编》:“天钓属心肺积热所致,其证涎潮(形容口水多)搐弱,项强痰鸣,双眸(即目睛)翻上,爪甲包青,皆痰热壅滞上焦所致”。

五迟

[编辑]

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称为“五迟”。病因与“五软”基本相同。参见该条。

五疳

[编辑]

疳证按主要的脏腑病变,分为五撞类型。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详见各条。

五软

[编辑]

头软、项软、手脚软、肌肉软、口软,称为“五软”,又名“胎弱”、“胎怯”,或称“白痴”。以发肓迟缓、智力发育不全为特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早产,或后天乳养不足所致。类于大脑发育不全之软白痴,即伸舌样愚钝症。

心疳

[编辑]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心经郁热所致。主要症状有身热、颊赤面黄、口舌生疮、胸膈烦闷、口渴饮冷、下痢脓血、盗汗、磨牙、易惊等。

囟填

[编辑]

即囟门凸起。有属于寒气凝滞的,囟门肿而硬,无发热,四肢不温。有因火气上冲的,囟门肿而软,面赤唇红,指纹色紫。囟填类于脑积水。

囟陷

[编辑]

即囟门下陷如坑状。多由于先天亏损或因长期腹泻或慢惊风后,气血虚弱,脏虚不能上荣所致。六个月以内的乳儿,囟部微陷,无其它症状的,不作病态。

夜啼

[编辑]

是小儿夜晚啼哭不止的病症。原因主要是脾寒和心热。因脾寒者,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思乳食,腹痛,曲腰而啼;因于心热者,面色赤,手腹俱暖,口中气热,烦躁,恶见灯火,常仰身而啼。

脏寒

[编辑]

指婴儿百日内,出现手足逆冷、唇面微青、额上汗出、不思乳食、腹痛肠鸣、泄泻清水、夜啼等症状。是由于产时冷气侵入,或脐带扎缚不紧、寒气内侵所致。指脾胃虚寒。

滞颐

[编辑]

小儿常流口涎,涎常渍于颐下,故名。多因脾气虚冷或实热,不能约制津液所致。

妇产科病证

[编辑]

经带

[编辑]

白带

[编辑]

从阴道流出白色蛋清样粘液,绵绵如带者,称为“白带”;,在正常情况下,成年妇女阴道可以分泌少量粘液,多属无色,无臭(或微腥)。白带增多则属病态。因于脾虚者,白带量多,兼见神疲,面黄、肢冷,便溏等症;因于肝郁者,白带时多时少,兼见精神不舒畅,头眩、胸闷乳胀等症;因于湿热下注者,带下有腥臭味,兼有阴痒(以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较为多见),头晕倦怠等。此外,虚寒、虚热,痰湿等均可引起白带增多。

崩漏(经崩)

[编辑]

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沥不断的病症。如出血量多而来势急剧的,叫“血崩”,或叫“崩中”,出血量较少,但持续不断的,称为“漏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一说指月经刚停后,又续见下血,淋沥不断)。崩和漏可以互相转化,其原因主要由于冲任不固。临床上分气虚、血热、血瘀等。妇产科有很多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内生殖器肤炎症、肿瘤等)可以引起崩漏的症候,应早期获得诊断治疗。

赤带

[编辑]

指妇女从阴道淋沥不断地流出色红而粘浊似血非血的分泌物。如流出的是纯赤色分泌物,则属“经漏”,而杂有白色的,又称“赤白带”。一般来说,赤带是由于心肝火盛所致,属热居多。经漏是由于饮食劳倦,脾失健运,湿热下迫所致,属虚居多。赤白带是由于湿热留恋,夹杂胞内瘀血;也有由于情志郁结所致,属湿热夹杂者居多。本病多见于子宫颈糜烂,子宫瘜肉,加长时间未愈的应考虑癌变,及早诊治。

带下

[编辑]

广义的带下,包括一切妇科疾病而言。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在带脉以下的部位,叫“带下”,故古代妇科病称之为“带下病”。狭义的带下,是指从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腻的物质,如带一样绵绵不断。包括妇女的多种生殖器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盆腔炎等,此外,宫颈癌,子宫体癌合并感染时,也常带下量多,气味恶臭。历代医家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青带”、“黑带”,“五色带”等。参见各条。

倒经(逆经)

[编辑]

又叫“经行吐衄”。指在月经过期中(或行经前后)出现过期性吐血或衄血的病症。因发病与月经过期有关,又常引起月经量少或闭经,故称“倒经”,或称“逆经”。本病多由肝气逆上,肝经郁火或阴虚肺燥而致。

黑带

[编辑]

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色如黑豆汁,或稠或稀,或臭或腥的分泌物,也有在赤白带中杂以黑色,是由于热盛熏蒸,肾水亏虚所致。

黄带

[编辑]

是指妇女从阴道流出淡黄色、粘稠臭秽的液体。甚则色浓如茶汁。多因湿邪盛,湿郁化热,伤及任脉所致。如呈灰黄色泡沫状的稀薄液,多为滴虫性阴道炎;如呈黄白色,粘稠或呈脓样,多为慢性子宫颈炎。

经闭(不月)

[编辑]

发育正常的女子,平均在十四岁左右来经,如果超龄过久(一般是年过十八岁),仍无月经的;或已来过月经,非因妊娠,哺乳而月经中断三个月以上,同时又出现病状者,称为“经闭”或“不月”。但也有些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又不按月来潮的,如月经每两个月来一次的,叫“并月”;三个月来一次的,叫“居经”,又称“季经”;一年才来一次月经的,叫“避年”;甚至有的终身不行经或每月属期只有腰酸感觉而能受孕的,叫“暗经”,但这种情况毕竟是极少见的。以上都不属病态,与经闭的实质不同。经闭一般可分为血虚和血滞两大类型。血虚:因于脾虚的,常见面色萎黄,疲倦,头目眩晕,纳呆,腹胀不舒等症;因于心肾亏损的,则见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心悸气促、目眩耳鸣,手足心热等症。血滞:因于气滞血瘀的,则见面色紫暗,下腹疼痛拒按,或痛连胁部;因于寒湿凝滞的,则见面色青白,下腹冷痛、怕冷、脘闷作呕,兼有白带等。经闭即“闭经”。中医古书习惯将闭经称为经闭。

经断(经绝)

[编辑]

指妇女四十九岁前后,月经终止(有人还认为病理的月经闭止,叫“经闭”,生理的月经终止,叫“闭经”)。在月经终止之前,如出现经期先后不定,经量过多或过少,无其它临床症状的,属正常生理现象。若见头晕,耳鸣心悸,心烦易怒,情志失常,手心发热,经来量多,或漏下淋沥不断的,是由于肾气衰弱,冲任虚损所致。伴有潮热汗出,颧红口干,脉弦细数的,属阴虚阳亢;伴有腰痛阴坠的,为肾阳偏虚,冲任二脉虚衰。

经水

[编辑]

指“月经”。指经脉。《灵枢.经水篇》有关于“五脏六腑十二经水”的记载。

经行便血

[编辑]

指每月在行经过期出现大便下血,而经量减少的病症。又叫“错经”。多因肠中积热,迫血妄行。类似子宫内膜移位的病症。

经行后期(经迟)

[编辑]

月经来潮此平时的周期推迟一周以上。有血虚、血寒、痰阻、气郁血瘀等多种,但以虚症、寒症为多。虚症多腹痛绵绵喜按;若经血色淡,量少,质稀,身体瘦弱,面色苍白,属血虚证。经色不鲜,或黑雨量少,恶寒倦怠,肢冷,属血寒证。经色淡而粘,带下连绵、心悸、头眩,属痰阻证。经行不畅,少腹隐痛,痛引腰部或乳房胀痛,属气郁症。经色紫暗,血块多,下腹疼痛拒按,扪之有包块,属血瘀症。

经行先后无定期(经乱)

[编辑]

又称“月经愆期”。指月经不按正常过期来潮,或提早,或推迟,或经期不定。导致本病的原因很多,有肾虚,有肝气郁结、有脾虚,也有瘀血积滞所致。临床辨证,属肾虚的,症见经色暗淡、质稀,眼眶暗黑,腰脊酸痛乏力等。属肝气郁滞的,症见经色暗红,腹胁胀痛不舒,易怒等。属脾虚的,症见肢倦纳呆,便溏,经色淡而混有粘液。属瘀血积滞的,月经常带血块,下腹痛拒按。

经行先期(月经先期)

[编辑]

是指月经来潮此正常过期提前一周以上,甚至一月两至。一般来说,本病属热的较多见,经血量多色深红,质稠浓,并见烦燥、口干、脉数,属血热。如经量不多,色鲜红,质清稀,手足心热,属虚热。气虚的则症见经血量多,质稀,色淡,面色苍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头重眩晕,舌淡脉迟。此外,属于肝郁或血瘀的亦较多见。

经行泄泻

[编辑]

是指月经前或来潮时,即大便泄泻,经行即作,经净则止。由于脾虚或肾阳虚,互相影响,致不能运行水湿,多伴有面黄、四肢乏力,口淡食减,甚则浮肿、腹胀等症。

气虚崩漏

[编辑]

指气虚不摄引起的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沥不止。病变与脾肾两虚有关。症见出血多或持续不止,血色淡红,面色苍白,神疲肢倦,头晕气促,心悸等。

青带

[编辑]

是指妇女从阴道流出青绿色而粘腻味臭秽的液体。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天癸

[编辑]

指男女之肾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据此,天癸有类似性腺激素的作用。在妇科方面,有时把天癸作为“月经”的代称。

痛经

[编辑]

又叫“经行腹痛”,是月经前、后或行经时,以下腹及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妇科常见病。本病的发生,多因气滞,血瘀,寒凝,或血虚所致。因于气滞的,多在经前下腹痛,痛连胁肋,或见乳胀等;因于血瘀的,多在经前或月经刚来时,少腹刺痛拒按,经色紫暗,或有瘀块;因于寒凝的,多见下腹冷痛或绞痛,热熨则痛减,经行不畅,色暗滞;因于气虚的,多见行经后腹部及腰部绵绵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等。

五色带

[编辑]

指妇女从阴道流出多种颜色相杂而有恶臭的分泌物。多由于湿热蕴蒸下焦,积瘀成毒,日久溃腐所致。发现五色带,应考虑子宫颈或子宫体癌,及早作出诊断。

血热崩漏

[编辑]

指热盛迫血妄行的阴道大量出血。多由平素体质阳气亢盛,或因感染而出现内生殖器的急性炎症。症见出血量多,色深红或紫,或夹有少量血块,面赤,烦躁,易怒。亦有阴虚而冲任受热,局部炎症存在,引起出血的,症见出血淋沥不绝,色鲜红,心烦不眠,或午后潮热。

血瘀崩漏

[编辑]

指瘀血积留引起的子宫出血不止。多由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引起。主症是漏下淋沥不止,突然又大量出血,血色紫黑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痛连胁助或腰部,血块排出时,病势得以减轻。

月经(月事)

[编辑]

是女子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通常一个月来潮一次,每次约三至五天干净。因为每月按期而来,所以叫做“月经”,“月事”,又叫“经水”,“月信”(指按月而至之意)。一般十四岁左右月经开始来潮,到四十九岁左右月经闭止。月经是否正常,可以从相隔的日期,经量的多少,色泽的深淡,经血的厚薄等几个方面来判断。正常的妇女经血为暗红色,开始时较浅,中间逐渐加深,最后又呈淡红,不凝结,无血块,不清不稠,没有特殊气味,经量适中,能按月来潮,这是健康的象征。如果在月经的期、量、色、质方面有改变,即属于病态。

月经病

[编辑]

指妇科病中属于月经方面的各种病症,即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而兼有各种症状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倒经”、“崩漏”、“经前便血”、“经行泄泻”等等。详见各条。

月经不调

[编辑]

是月经病的统称,包括临床上常见的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等。详见各条。

月经过多

[编辑]

是指月经来潮时,超过正常的血量,或经来日子延长,超过七天以上而经血过多,但仍不失一月一次的过期性。此症多由血热、冲任受损或气虚不摄所致。血热的,经血深红,质稠浓,或有臭秽气;冲任受损的,月经绵延不断,面色萎黄,身倦困乏,经色暗淡而质稀薄;气虚不摄的,面色淡白,气弱懒言,经色淡。

月经过少

[编辑]

指行经时出血点滴,量少而不畅,一、二天即净,故又叫“月经涩少”或“经行不爽”。临床分为血虚、血寒,血瘀及痰湿等症。将到更年期的妇女有这些症候,可能是闭经的预兆,如每次经量极少,点滴即无,长期不愈,应考虑生殖系统结核的可能,须早日调治。

自淫

[编辑]

指从阴道流出过多的白色粘液。可由于房事过度或下焦湿热所致。指男性房事过度,欲火妄动,因而精液自出的现象(《素问·痿论》)。男子为精滑,女子为白带(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胎产

[编辑]

败血冲肺

[编辑]

指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胸闷烦躁、面赤、气急喘逆等症状。参见“产后三冲”条。

败血冲胃

[编辑]

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饱闷呕恶、腹满胀痛等消化机能障碍症状。参见“产后三冲”条。

败血冲心

[编辑]

指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发热,狂言呼叫,甚至发狂奔走等神志症状。参见“产后三冲”条。

胞阻

[编辑]

指妇女怀孕后,经常出现腹痛,甚至阴道出血的病症。这是由于气血不和阻碍胞胎所致。

产后喘促

[编辑]

是分娩后喘急的症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阴虚已甚,失血过多而气脱于上,为将脱重症;一是寒邪犯肺,肺气不宣而喘急,多见气粗胸胀,咳嗽。属风寒外感症(《景岳全书》)。

产后发热

[编辑]

指产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引起发热。常见的有外感,血虚、血瘀、食滞等四种。属于外感的,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背酸楚、无汗,苔薄白,脉浮。是风寒之邪乘虚侵入所致。属于血虚的,症见微热,自汗,面红口渴,头晕目眩,四肢麻脉,舌淡,脉浮而中空:或见潮热盗汗、颧红、脉细数。乃因失血过多,阴虚阳浮所致。属于血瘀的,症见恶露量少,挟有瘀块,小腹胀痛拒按、口干不欲饮,发热持续不退,脉弦涩,多属瘀血内阻,营卫不和所致。属于食滞的,症见胸膈饱闷,嗳腐香酸,纳呆,或脘腹胀痛,苔厚腻,脉滑,多因恣食肥甘,停积于胃所致。

产后风痉

[编辑]

即“产后发痉”。产后急症之一。主要症状有突然项背强直,四肢抽掣,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多因生产之后感受风邪,加之失血过多,津液亏损所致,分虚实两种。虚症,颈项强直,牙关紧闭,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抽搐,脉虚细;若气血暴亡,则见肢体僵直,肢冷,两手微撤,气喘自汗,目张口开,脉浮大而虚。实症,多先出现外感症状,继而四肢强直,汗关紧闭,脉浮弦;如内热炽盛,则见身热口渴,面色潮红,昏闷,两手紧握,便闭溺赤,脉弦数。本症多见于产后破伤风感染。

产后腹痛

[编辑]

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瘀,气血虚,或感受风寒所致。以产后瘀血凝滞(或风冷挟瘀血)为主的名“儿枕痛”,小腹部可摸到硬块,有明显压痛,常兼见恶露不畅或不下,胸腹胀满,脉多弦涩有力,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气血虚的每易外感风寒,多见腹痛喜热按,往往摸不到硬块,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则心悸、气短、舌质淡,脉虚细或弦涩;如挟瘀血,则少腹硬痛,舌质多紫黯;兼气滞的则有胸闷腹胀、大便溏薄等症。

产后三冲

[编辑]

指产后因感染恶露不下等原因引起的三种危重症候。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胃”,“败血冲肺”,合称“三冲”,这里的“败血”主要是指当下而不下的恶露。各详该条。

产后三急

[编辑]

指妇女产后出现呕吐不止、盗汗和泄泻频频等能迅速伤津耗气的三种急症。尤以三者并见为危重(《张氏医通》)。

产后血晕

[编辑]

产后急症之一。主要症状为分娩后忽然头晕,目眩眠花,不能起坐、或心中满闷,恶心呕吐,或痰涌气急,甚则口噤神昏,不省人事。有闭症和脱症之分。闭症,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硬痛,晕时神昏口噤,两手握紧,面黄或紫暗,舌紫,脉弦有力,属实症,多因血瘀上攻所致。脱症,面色苍白,恶露很多,晕时口开,手撒肢冷,舌淡无苔,脉大而虚或微细欲绝,甚则出现冷汗淋沥,神志昏迷,口唇和肢端青紫等(休克)症候。

产后音哑

[编辑]

妇女分娩后声音嘶哑(甚则不能作声)的症候。是由于平素肾虚,产后阴精不能上承所致。

堕胎

[编辑]

指妊娠未足而流产,一般指妊娠三个月以内胎儿还未成形时堕下。在三个月以上,胎儿已经形成的,称为“小产”或“半产”。若连续堕胎或小产超过三次以上的,称为“滑胎”。在未经堕胎、小产之前,一般先有胎动不安,点滴出血,腹部隐痛等症状,应及早防治;堕胎,小产后,如没有明显症状的,可按一般产后调理。若堕胎,小产后下血不止,甚至昏晕,面色晄白的,多为冲任损伤,气不摄血;若阴道下血淋沥不止,多为瘀血残留;若“恶露”很少而小腹硬痛拒按的,多为血凝不行。参见“恶露不下”条。

恶露

[编辑]

指产后阴道排出瘀浊败血之物。这些血性的液体含有血,粘液和坏死的子宫内膜组织等,开始间杂有些小血块,颜色紫红,以后只有暗红色液体渗出,一般在二足期左右干净。

恶露不绝

[编辑]

指产后超过二、三过,恶露仍末干净。或称“恶露不止”。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平素体虚,加上产后气血虚损,气不能摄血,二是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三是血热内郁,迫血妄行。气虚的,症状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身倦,腰酸,腹胀有下坠感,恶露清稀无臭气;血瘀的,症状有面色紫暗,小腹疼痛,恶露色紫或夹有血块;血热的,症状有面色潮红,口舌干燥,恶露色鲜或深红,有臭秽气。

恶露不下

[编辑]

指胎儿娩出后,子宫内遗留的浊液败血没有排出或排出很少。主要是因气滞或血瘀所致。属于气滞的兼见小腹胀甚而痛,胸胁胀满,脉弦;属于血瘀的,兼见小腹疼痛拒按,痛处可摸到硬块,脉多沉涩。

恶阻(妊娠恶阻)

[编辑]

指妊娠两个月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胸闷不舒,恶心呕吐,恶闻食气,食入即吐,头重目眩等,古代又有称为“子病”,“病儿”,“阻病”等,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症状。症状轻微的,属正常反应,严重的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其它疾病。多因怀孕后冲脉之气冲逆,胃失和降所致。临床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热上冲,痰湿阻滞等四种。脾胃虚弱的,脘闷腹胀,呕吐不能食,口淡无味,倦怠,嗜酸辣食物,时吐清涎等;肝胃不和的,症状有呕吐频频,兼吐酸水,气逆上冲,食入即呕,胸腹胁胀,头重眩晕,精神沉郁易怒等;胃热上冲的,多见面部潮红,烦渴,嘈杂,舌质红绛;痰湿阻滞的,症状有呕吐痰涎,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心悸气促,口淡,舌苔滑腻等。

激经

[编辑]

又叫“盛胎”或“胎垢”。指怀孕以后,月经仍按月来潮,而对孕妇、胎儿并无明显损害者,也属生理现象,待胎儿壮大而可自止。

临蓐

[编辑]

指妊娠九个月以后至分娩前的一段时间,又叫“产前”。

难产

[编辑]

指怀孕足月,胎位已向下移,但胎儿难于娩出。症见腹部阵痛,腰腹酸胀,小腹重坠,胞水兴血俱下,而胎儿又不娩出。可因产妇生理异常,产道狭窄,胎位不正,或胎儿过大,或羊水早破,或产妇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所致。其中,产时儿手先下者称“横产”;儿足先下者,称“倒产”或“逆产”;若产时用力过早,儿头偏歪而肩先露者,称为“偏产”;产妇用力过早,疲乏,久座椅褥,仍末产出,称“坐产”;产妇突然用力,逼胎娩出,因而有所伤损者,叫“伤产”。此外,妊娠未足月而痛如欲产,又不能产出者,名为“试月”。

妊娠

[编辑]

即妇女怀孕,又有“重身”和“胎甲”等名称。

蓐劳

[编辑]

指妇女分娩后,气血亏损,失于调养或劳累过度、伤于风冷所出现的病症。主要症状有头昏,肢节疼痛,烦闷,口渴,盗汗,咳嗽,寒热如疟,饮食不消,身体日见瘦弱。

少腹如扇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指妊娠六、七个月间,下腹部自觉寒冷,如被扇子所扇。这是由于下焦虚寒,阳气不能温养胞胎所致。

死胎

[编辑]

又叫“胎死腹中”,即胎儿于临产前在子宫内死亡,或死于妊娠期内。原因很多,有由于跌仆损伤胎体;有由于母患热病,热毒伤胎;有因于母体素虚,病后胎元失养;也有胎儿脐带缠颈,气绝致死的。至于久产不下,胎儿窒息而死的叫“胎死不下”。

胎动不安

[编辑]

简称“胎动”,指胎儿频频躁动,腹中痛,并有下坠感,甚则阴道流血的病症。多由于跌仆损伤,阴虚血热或冲任二脉空虚不能固摄胎儿所致。

胎漏

[编辑]

又叫“胞漏”。是妊娠后,阴道时有血样液体排出而腹不痛的病症。可由于气虚、血热,胎元不固,性生活过频等原因引起。

胎气上逼

[编辑]

指妊娠期间出现胎动气逆的症状。大多由于母体虚或病后体弱调养失宜、血气不和所致,故名。

胎元

[编辑]

指怀孕时在母体子宫内的胚胎。指母体中充养胎儿的元气。即胎盘。《证治准绳》胎元散方“用胎元一具……”,就是指的胎盘。

息胞

[编辑]

又叫“胞衣不下”。“胞”、“胞衣”,即胎盘。息胞指胎儿娩出后,经过较长时间胎盘仍不能自动娩出。因病者大都伴有出血症状,应及早使胚盘排出,否则将因出血过多而虚脱。本病多由于分娩后元气大虚,无力继续排出,或因产时感受外邪,气血凝滞所致。

转胞

[编辑]

指妊娠小便不通。即孕妇因胎压迫膀胱,出现下腹胀而微痛,小便不通的一种病症。多与中气不足有关。

子烦

[编辑]

即“妊娠心烦”,是妊娠期中出现烦闷不安,心悸胆怯的病症,病因有阴虚,痰火和肝郁等。属于阴虚的,可见午后潮热,手心发热,舌红无苔,脉细数;属于痰火的,可见头晕,脱闷,恶心呕吐等;属于肝郁的,可见两胁胀痛;脉弦数等。

子淋

[编辑]

即“妊娠小便淋痛”,指孕妇小便频数,淋沥疼痛的一种病症。多因下焦虚热或湿热所致。

子嗽

[编辑]

即“妊娠咳嗽”。指妊娠期中出现干咳,日久不止,甚则五心烦热,胎动不安的病症。多因平素阴虚,怀孕后血气又多聚于下部以养胎,阴精不能上承,肺阴亏损所致。如久咳不愈,可成痨嗽,称为“抱儿痨”。

子痫

[编辑]

即“妊娠痫症”,又称“子冒”。指妊娠六、七月后,或临分娩时,出现突然眩晕仆地,昏不知人,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目睛直视,口吐白沫,甚则角弓反张,过后逐渐清醒,时作时止。凡六、七月以上孕妇出现头晕目眩,血压升高,下肢水肿,以及蛋白尿时,即宜检查,及早防治。本病原因,主要是肾阴素虚,肝阳上亢所致。亦可发于产郁。

子悬

[编辑]

指妇女妊娠四至五个月后胎动不安,心胸胀满,痞闷不舒的病症。多因肝气郁结,痰气壅遏而胎气上逆所致。

子喑

[编辑]

即“妊娠失音”,或叫“妊娠音哑”,是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的一种病症,多因肾阴不足所致。临床表现往往伴有头晕耳鸣、掌心灼热、颧红、心悸、心烦、咽喉干燥等阴虚症状。若将分娩时突然失音而无其它症状的,为胞脉受阻,肾脉不通,肾阴不能上承,一般不必治疗,待分娩后即可自然恢复。

子肿

[编辑]

妊娠在七、八个月后,下肢轻度浮肿,无其它症状出现的,是孕妇后期常有现象。若水肿逐渐加重而遍及股部、外阴或下腹部,甚至面部或肢体上部遍身都肿,同时尿量减少,体重迅速增加的,称为“子肿”,即“妊娠肿胀”,或叫“妊娠水肿”。这是晚期妊娠中毒症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每兼肤色苍白,精神疲乏,肢冷倦怠,口淡厌食。病因主要是脾肾阳虚或气滞所致。此外,在妊娠六、七个月间出现腹部胀满而喘的,称为“子满”,又叫“胎水”;自膝以下肿,小便清长的,称为“子气”;仅是两脚浮肿而皮厚的,称为“皱脚”;而脚肿而皮薄的,称为“脆脚”。它的病理与上述大致相同。近代这类名称,已较少用。

妇女杂病

[编辑]

不孕

[编辑]

指女子婚后,夫妇一起生活三年以上,没有避孕而不受孕的。原因很多(包括男方的缺陷),在妇科方面,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的指先天性生殖器肤或机能缺陷;后天的与月经不调、气郁、血瘀、肾虚和痰湿等有关。参见“不育”条。

缺乳

[编辑]

即产后缺乏乳汁,或叫“乳汁不行”。有虚症和实症两种。虚症多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产时失血过多,气血两虚所致。主要表现有乳房不胀,不痛、或偶有少量乳汁流出,面色淡白,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恶露量少。实症多因肝郁气滞,经脉壅塞,气血不通所致。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胸胁胀满,脘闷不舒,大便秘结,甚则发热等。

乳泣

[编辑]

指妊娠期中乳汁自行流出(产后未经婴儿吸吮而自行流出,甚至终日不断的,叫“乳汁自出”)。有气虚和肝热二种。气虚的,乳房不胀,面色淡白,气短神疲,心悸头晕,手足发凉,脉多缓弱。肝热的,乳房胀痛,面色潮红,头昏胁胀,烦躁便秘,脉多弦数。

石女

[编辑]

也叫“实女”,指阴道口细小的女性。

室女

[编辑]

指未结婚的女性,即“处女”。

五不女

[编辑]

“五不女”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即螺、纹、鼓、角、脉五种。前人认为这类情况没有生育的能力,故名。“螺”,指阴户中有螺旋纹,碍于性交者(一说螺是“骡”字之误,指无生殖能力者);“纹”,即“纹阴”,类于先天性阴道狭小或缺陷;“鼓”,即“鼓花”,阴户绷急似无窍,类于处女膜闭锁;“角”,即“角花”,指荫蒂过长,类于阴阳人;“脉”,是女子一生月经全无(或月经不调),不能孕育之症(以上见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

阴吹

[编辑]

语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指妇女阴道有气排出,并带声响的一种病症。

阴挺

[编辑]

指妇女阴部有物下坠,或挺出阴道口外的病症。又叫“阴脱”,“阴颓”,“阴菌”,“阴痔”,也有因脱出物如茄子状,而名“阴茄”,或名“茄子疾”;也有叫“子肠不收”。名称很多,现多统称为“子宫脱垂”。本病原因,主要是气虚下陷,不能收摄,或临产用力过度,损伤胞络所致;亦有因湿热下注而引起的。属于气虚、胞络损伤的,主要症状有下腹自觉坠重,腰部酸胀,心悸气短,神倦,白带较多,脉浮而虚。属于湿热的,症状可见外阴部肿痛,黄水淋沥,小便灼热疼痛,心烦,自汗、口苦而干,脉滑数。

阴痒

[编辑]

指妇女外阴部或阴道内瘙痒,甚则疼痛,常渗出水液,痒痛难忍(类于阴道滴虫病)。如因瘙痒引起阴道生疮溃烂的,是阴痒的重症,称为“阴蚀”。病因多由于湿热下注或肝经郁热。属于湿热下注的,表现为阴道常渗出水液,带下甚多,呈淡黄色,小便黄赤,淋沥不尽,心烦少寐,胸闷不舒,脉滑数;属于肝经郁热的,表现为精神抑郁,性急易怒,或胁痛潮热,口苦而干,便秘,小便黄短龈难,服弦数。

阴肿

[编辑]

指妇女下阴部肿痛的病症。多由于阴户破损,感染毒气,或肝脾二经湿热下注所致。患者下阴突然肿胀疼痛,几天后化脓,逐渐穿溃收口,但也有反复出脓而成瘘管的,严重时可出现寒热,大便秘结,小便不畅等症状。成瘘管久不愈的,每呈气血两虚的症状。

外伤科病症

[编辑]

外科病症

[编辑]

臖核

[编辑]

咽喉部发生痈疡,如喉痹,喉痈,喉疳,喉疔等,或肢体皮肤破损并发感染时,下颔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的大小不同的硬结,按之作痛,是一些肿大的淋巴结。

臁疮

[编辑]

指生于小腿臁骨(胫骨)部位的溃疡。在外侧的叫“外臁疮”;在内侧的叫“内臁疮”。外臁疮由足三阳经湿热结聚而;内臁疮属三阴经蕴湿,兼血分虚热而成,局部常有破损或湿疹等病史。患处初起痒痛红肿,搔破则流水成脓,甚则腐烂,严重者也累及骨质,不久收口。《外科大成》认为外臁疮“易治”,内臁疮“难瘥”。今统称下肢溃疡。

白驳风

[编辑]

因皮肤上出现白色斑片,故名。又称“白瘢风”。由于风邪袭表,腠理不密,气血失和而发。多见于青壮年,亦见于儿童及老人。可发于任何部位,症见大小不等之乳白色斑块,与正常皮色分界明显,周围皮色较深,斑内白发变白,部分白斑中央有褐色斑疹或淡红色丘疹,无痒痛感,经过缓慢,常经久不退。

白屑风

[编辑]

病多发于头部,困有白屑脱落,故名。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表失养所致。常见于青春期以后,男多于女,好发于全头部,也可颜及颜面、鼻翼、耳项等处。头皮有较多的粉状干燥白屑,梳头或搔痒时容易脱落,落而又生。亦可有或多或少带黄色的油腻性的鳞屑,痂皮,或伴有小丘疹,自觉甚痒,搔破流粘液或血水,毛发亦脱,尤以顶颞部为甚,类于皮脂溢出性皮炎。

瘭疽

[编辑]

指体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随处可生,尤多见于指端腹面,故与今称的瘭疽略有差异。多因外伤感毒,脏腑火毒凝结所致。其症初见皮肉中忽生红色硬肿,小如粟豆,大如梅李,渐次变黑,疼痛剧烈,溃后脓如豆汁,久则腐烂筋骨。一名“蛇瘴”。“掌心毒”的别称。

缠腰蛇丹

[编辑]

本病又名“缠腰火丹”,“蛇串疮”及“火带疮”等。是以生于腰肋间的庖疹,色红,形似蛇行,故名。多发于春秋季,起病突然,患部先有刺痛,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等。多发于身体一侧,常见于腰肋部,其次为胸部,头部则较少见。发病时患部出现大小如绿豆或黄豆状的水庖,累累如串珠,排列成束带状。庖液初呈透明,以后转为浑浊。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类于带状庖疹。

肠痈

[编辑]

前人把“大肠痈”和“小肠痈”统称为“肠痈”。多由湿热,气滞,血瘀等留注肠中,气血郁阻所致。大肠痈相当于急性阑尾炎,症见右下腹急痛,有明显的压痛或反跳痛,并可有寒热,自汗,恶心等症状。有的患者因右下腹剧痛,右腿屈曲,难以伸直,故又名“缩脚肠痈”;有的局部溃脓穿破,形成包块,则腹痛增剧,腹皮挛急,患者常有高热,脉洪大而数,右下腹能摸到包块,是为阑尾脓肿。如向外溃破,可引起腹膜炎。小肠痈常见少腹击急,脐下关元穴附近胀痛拒按,小便涩滞或频数短赤。有的患者可见左下肢屈曲,直伸则小腹部疼痛加重,并有寒热,自汗等症状,临床较大肠痈为少见。此外,肠痈如向腹壁脐部溃穿者,叫“盘肠痈”。

虫斑

[编辑]

由于虫积而继发于头面或颈部的糠状鳞屑样的皮肤病。皮损为边缘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淡白色斑,上覆有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多无自觉症状。类于单纯糠疹或白色糠秕疹。

疮疡

[编辑]

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外科疾患一般可分为疮疡兴杂证两大类,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历等。

吹花癣

[编辑]

即风癣。又称“桃花癣”。以其多发于春月,故名。由脾胃素虚,内蕴风热,复外受风邪所致。多生于颜面部,初似皮疹或小疮,甚则起片如云,抓之则生白屑,以妇女为多见。

搭手

[编辑]

疽生于腰背部两旁,因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触及,故名。近肩胛部位的叫“上搭手”;背中部的叫“中搭手”;背下方及腰部的叫“下搭手”。多因五志化火。气滞痰凝,营卫不和,逆阻肌肉所致。本病以形高而肿,色红焮痛,溃后脓出者为顺证;形低陷下,色泽不红,初起痒痛,或兼见恶心,昏眩,谵语、溃烂多脓血者为重证、险证。

丹毒

[编辑]

是一种急性的皮肤热毒病症,以患部皮肤红如涂丹,故名。又称“流火”或“火丹”。多发于小腿或面部,患处皮肤大片红肿,略高出皮面,差缘明显,表面光滑发亮,触之坚实,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伴有寒战,高热,头痛,骨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多因血分有热,发于肌肤;或皮肤粘膜破损,疫毒外侵所致。泛指体表大片皮肤变红的一些病症,如“赤游丹”、“缠腰火丹”等。

[编辑]

又称为“疔疮”。外科常见病之一。因其坚硬而根深,形如钉状,故名。多因火热之毒蓄结所致。疔的名称很多,常以发病部位及症状而定名,如“面疔”,“指疔”,“足疔”,“烂疔”,“红丝疔”,“疫汀”等。临床表现;初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脓头,形虽小而根深,肿硬如钉着骨,疼痛剧烈,来势甚凶,易扩散而走黄。

疔疮走黄

[编辑]

疔毒迅速走散内陷,入于血分;,现神识不清等症,局部肿势漫溢者,称为“疔疮走黄”。多由热毒炽盛或早期失治,或挤压碰伤,或过早切开,邪毒扩散所致。主要表现为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伴有寒战高热,头昏痛,烦燥,胸腹胀闷,四肢无力,舌红绛,苔黄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有恶心呕吐,舌硬口干,便秘或腹泻;重证可有神昏谵语、痉厥等症状。皮肤常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身发黄,也可因脓毒流注而有“附骨疽”,“肺痈”等并发证,类于败血症。

疔疽

[编辑]

指疔疮之生于两侧颐颔部及鼻下者,多因过食高粱厚味,煎炒炙博等燥热食物或误食死畜,陈腐棻蔬等,以致热毒蕴积而成。症见局部焮肿剧痛,按之坚硬,如钉看骨,破溃后恶血淋漓。如治疗不当,容易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或呕吐烦燥,昏迷谵语等变证。“干疽”之别称。

冻疮

[编辑]

因受冷冻,使局部血脉凝淅而致的皮肤损伤。多发于手足和耳廓等暴露部位。患处先呈苍白,渐成紫红斑片,自觉灼痛,抓痒或麻木,轻者可经十余日消散,重者可溃烂成疮。且较难愈合。

对口

[编辑]

疽生于脑后项背正中,属督脉经,部位与口相对,故名。又称“脑疽”。如偏于左或右的,属足太阳膀胱经,名为“偏口”,又称“偏口疽”,“偏脑疽”。多因感受湿热交蒸之气,或积热,湿毒上壅所致。顺证,则疮形顶尖,根盘红肿,焮热疼痛。逆证,则多与情志郁结,肝肾亏损,阴虚火炎有关,疮形平塌散漫,根盘不收,难溃难敛。

鹅掌风

[编辑]

即手癣。一种发于手的掌面的皮肤病,因风毒或湿邪侵于皮肤所致。初起皮下小水庖,搔痒,以后迭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入冬则皲裂,疼痛。若皮肤局限于掌心,称“掌心风”;若蔓延至指甲,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称为“鹅爪疯”。

发背

[编辑]

痈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统称“发背”,属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系火毒内蕴所致。分阴证和阳证两类,阳证又叫“发背痈”或叫“背痈”。阴证又叫“发背疽”。阳证多因感受六淫所引发,起初有一、二个疮头,数天后迅速高肿,大如手掌,甚如碗口,红肿剧痛,伴有高热,烦渴,脉洪数等。阴证多因七情内伤,膏粱厚昧,醇酒炙博,火毒郁积而成。初起疮头如粟,根盘散漫,不甚高肿,色不红活,疼痛稍轻,伴有烦闷,口渴,便秘,尿赤,脉细无力等。数天后疮头甚多,上有脓点,形如莲蓬,故又称“莲蓬发”,或称“蜂窝疽”。疮头脓稠难溃,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溃头成片,脓腐渐出,很久才能收口。本病由于所发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发于上部的名“上发背”,又叫“脾肚发”;发于中部的名“中发背”,又叫“对心发”;发于下部的名“下发背”,又呻“对脐发”。

发际疮

[编辑]

指头皮上靠近头发边缘的小疮。多发于头后发际。因平素内郁湿热,复受风邪外侵所致。起初只一、二个,如未及时调治,破口出脓水后易向周围蔓延。

翻花痔

[编辑]

内痔的一种。因其经久翻出肛外,表面不平滑,形如翻花,故名。大便时下血,疼痛难忍。

反唇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唇上,致使唇肿胀而向外翻出,故名。由脾经热毒郁发或胃火炽盛所致。参见“疔疮”条。

飞痘

[编辑]

指牛痘接种部位以外生的痘庖。多困种痘后搔抓,以至痘毒传播;或因痘毒从体内途径传播而发。症状与牛痘同,可兼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肥疮

[编辑]

俗称“堆沙鬎疬”。病因与“白秃疮”同。初起时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庖,形如粟粒,搔痒难忍,搔破流水,干后结黄痂成碟形,中央凹陷,中有毛发贯穿,黄痂脱落后见糜烂面,有特殊臭味,由于毛囊被破损,愈后留有疤痕而局部秃发。本病类于黄癣。

附骨疽

[编辑]

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称为“附骨疽”。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其症初起见寒热往来,继则筋骨疼痛,表面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不能屈伸转动,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溃后稀脓淋沥不尽,不易收口,易形成瘘管和死骨,待死骨脱出后,才能逐渐愈合,类于化脓性骨髓炎。

腹皮痈

[编辑]

痈生于腹壁部,不论上下左右,统称为“腹皮痈”,但生于脐部者,则称“脐痈”。多因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凝滞而成;也可因脐孔患湿疹搔破后继发感染所致。若溃出脓水稠而无臭味的,易于收敛;如果脓水臭秽,并夹有粉状物质者,容易形成“脐漏”,较难收口。

甘疽

[编辑]

疽之生于胸部两侧肌肉较发达处(妇女则在乳房高耸处),相当于中府穴之下的部位。多因忧思气结或外感毒气而发。初起形如谷粒,色青,渐渐变大变紫,坚硬疼痛,恶寒壮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证;病程久,寒热不退,不易成脓,脉见浮数者为逆证。

肝痈

[编辑]

痈生于肝脏的称为“肝痈”。本病多因肝郁化火,肝胆不和或膏粱厚味,湿热虫积,壅结于肝;也有因闪挫跌仆等外伤而致血络瘀阻郁结而成。初起有右侧胁肋隐痛,并逐渐加剧,甚至不能向右侧卧,影响呼吸。起病急慢不定,常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如因痰火而成的则起病较缓,大多无全身症状,脉弦滑;由瘀血而成的,则疼痛较甚,无寒热,脉多弦涩。以后肝脏逐渐肿大,腹满挛急,患者明显消瘦,最后肝脏局部化脓而变软,如不及时治疗,则脓肿溃破,脓呈咖啡色而带臭秽,或并发咳吐脓血,或并发剧烈腹痛,下痢脓血及虚脱等证,都是病重的表现。本病类于现代医学的肝脓疡。

肛漏

[编辑]

是肛门及其周围发生瘘管漏出脓水不止的病症,也称“肛瘘”。因肛门周围痈疽溃后疮口不敛而成瘘管,内痔、肛裂等也可导致此病。只有一个外口和内口,没有分支的,为单纯性肛漏。外口有多个,且有分支,或绕肛管肛门而生,作半环形,形如马蹄,为复杂性肛漏。长期瘘口流脓,不易自愈。若瘘管外口闭塞,脓流不阳,则有疼痛,胀坠等。

股胫疽

[编辑]

疽之生于股部(大腿)或胫部(小腿)的统称。《灵枢·痈疽篇》:“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本病多因风寒湿凝结而成,或因情志郁结,肝脾两亏,气滞痰凝而致。初起坚硬成块,大如指头,皮色不变,缓慢漫肿,化脓,脓深至骨,难溃难收。随着所发部位的不同,又有多种名称。如发于股部的叫“股疽”或“大腿疽”;股外侧的又称“股阳疽”;股内侧近阴处的又称“股阴疽”;发于胫部的叫“胫疽”或“小腿疽”。

骨瘤

[编辑]

瘤的一种。由肾气亏损,寒邪与瘀血凝聚于骨所致。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高起,推之不移,紧贴于骨。

龟背痰

[编辑]

“流痰”发于脊椎关节,致使背部高起,故名。

含腮疮

[编辑]

指新生儿面颊近颐颔部位的疮肿,初为豆粒状,逐渐增大,重证可蚀破颐颊,多由热毒所致。指“痄腮”。

鹤膝风痰

[编辑]

流痰的一种,生于膝关节部。初期在膝关节周围肿起如绵,不痛或隐痛酸楚,皮色不变不热,慢慢胀痛增加,病腿渐至不能屈伸,肌肉日益萎缩,坚硬如石,久而溃破,流稀水或夹腐块,日久形成关节半脱位或膝内翻、外翻畸形,患肢缩短。类于膝关节结核。参贝“流痰”条。

横痃

[编辑]

又称“便毒”。是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初期形如杏核,渐大如鹅卵,坚硬木痛,红肿灼热,或微热不红。穿溃后流脓液,不易收口,称为“鱼口”,一说生于左侧为鱼口,右侧为便毒。◎注:痃为左边为一“病”字去“丙”,里面为一“玄”字。

红丝疔

[编辑]

疔疮之一种。以患处有红线样一条由四肢走向躯干(向心性),故名。系内有心火炽盛,外有破伤感染所致。多发于手臂前侧及小腿内侧。症见红线由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寒热,头痛,纳呆,乏力等症;红丝较细,经治疗可迅速痊愈。若红丝较粗,并向躯干蔓延者为重,如伴有高热、神昏、胸痛、咳血等症,则属“疔疮走黄”。

猢狲疳

[编辑]

又称“猴疳”。初生儿臀部周围的皮肤溃烂脱落,中间露出红色一片,有如猢狲的臀部,可逐渐蔓延全身,故名,是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本病类于剥脱性红皮病。

环跳疽

[编辑]

疽之生于环跳穴(髋关节部)部位,故名。其病因病理与“附骨疽”相同。初起寒热,髋关节部漫肿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腰难屈伸,臀部渐渐外突,大腿略向外翻;约一至三个月左右,皮色微红,持续壮热,为内已成脓之征,溃后脓水清稀,不易收口,治疗不当或继续发展,则该侧下肢每成残废。类于髋关节结核病。

鸡眼

[编辑]

又称“肉刺”。常生长于足趾及足底前端。本病多因穿过紧的鞋子或足骨原来就有畸形,致使足部皮肤长期受刺激而引起。鸡眼为圆椎形角质增生硬结,数目不定,根部深陷、皮肤增厚、顶端凸突,常因疼痛而影响行走。

甲疽

[编辑]

疽生于趾(指)甲部的,称“甲疽”。多因修剪趾(指)甲,损伤甲旁的皮肉;或鞋子狭窄,久受挤压而起。多患于足大趾内侧。初起时甲旁肿胀,微痛,流黄水,渐呈红肿化脓,患部的趾(指)甲内嵌,破溃后奴肉高突,疼痛流脓,脓液可浸漫整个甲下,须病甲脱落后,才能痊愈。

茧唇

[编辑]

发生于唇部的一种病症。因有突起的白皮皱裂,状如蚕茧,故名。初起在红唇缘的外侧出现如豆粒状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容易破溃流血。或如菌状不一,溃疡之表面常覆有痂皮,表面高低不平。有时在颈、颔部可出现肿块。后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本病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火,或肾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

脚湿气

[编辑]

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庖,痒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着增多,并有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甚至连及足面,名为“臭田螺”。也有叫“香港脚”的。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

[编辑]

指皮肤上红、肿、热、痛,根浅的小结饨,是由于内蕴热毒,或外触暑热之邪而发。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结节初起较硬,圆形,肿势局限,易消、易溃,数天后化脓,排出脓头而愈。疖是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炎症。

疥疮

[编辑]

此疮多生于手指,尤以指缝为最,刺痒难忍。其发病是由于疥虫潜隐皮肤,辗转攻行,引致患部发痒钻刺,甚则传遍肢体。有因抓搔破皮而继发化脓感染者,多成“脓窝疥”。参见“脓窝疮”条。

筋历

[编辑]

瘰历之一种。生于项侧的筋间,大小不一,质坚硬,伴有恶寒,发热,身体羸瘦等症。

筋瘤

[编辑]

邪气结聚于筋而产生的瘤状物。《灵枢.刺节真邪篇》称为“筋溜”。其形尖而色紫,青筋累累,盘曲聚结如蚯蚓状,多发于两小腿,腕关节等部位,属于静脉曲张一类的病症。

筋瘿

[编辑]

瘿的一种。表现为结喉部的瘿块上筋脉暴露盘曲,形如蚯蚓者。多由怒气伤肝,肝火亢盛,灼烁阴血而成。

颈痈

[编辑]

指发于颈的两侧,包括颔下,耳下,颏下等部位的痈证。多由风热,流毒或风湿挟痰等壅结少阳、阳明经络,或因乳蛾,口疳,龋牙,头面疮结而诱发,多见于小儿。其症初起发热恶寒,颈项强痛,逐渐红肿高起,四、五天后皮色渐红,肿痛加剧,即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编辑]

凡疮疡表现为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未成脓难消,已成脓难溃,脓水清稀,破后难敛的,都称为“疽”。其证可因感受外邪,邪气郁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凝滞而成,或因情志内伤,气血失调;或因恣食炙博肥腻,痰凝湿滞等因素而致。

烂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多生于手足,臂臑等部,因容易腐烂,病势急骤,故名。发病前常有局部创伤与泥土等污物接触感染,加以湿热火毒内蕴,毒聚肌肤而成。初起患部胀痛,周围肤色暗红,迅速蔓延成片,并可起大水庖,流出腐臭脓液或渗出液,疔毒周围紫黑色,全身症状常有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等。如身热退,流出稠脓,疔毒界限清楚,可望腐肉新生,收口渐愈。如发热不退,肿势散漫,神识昏迷者,即属“疔疮走黄”。

痨疮

[编辑]

痨疮是结核性的疮疡,其中以“瘰历”为最常见。

疠风

[编辑]

即麻风,又称“癞大风”,俗名“大麻风”。因感触暴厉风毒,邪滞肌肤,久而发作。初起先觉患部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而漫延全身肌肤而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反、足底穿等严重证候。

疠痈

[编辑]

指生于足背两旁的痈疡,形虽小如枣粟,但病情较重,故有“疠痈”之称。多因足三阴经亏损所致。如红肿疼痛,溃破流脓,腐去而不黑,属于湿热偏盛,这是顺证。若微红微肿,溃后脓水清稀,属阴寒反滞,不易愈合。若疮色暗黑,漫肿无头,疼痛而不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心烦口渴,小便淋沥等,则病情险恶。

流火

[编辑]

指发于小腿部的“丹毒”,由湿火下流而成。“风痹“”别称。因其痛无定处,故名。

流痰

[编辑]

即骨关节结核病。故又称“骨痨”或“疮痨”。多发于学龄儿童,患者常有其它结核病变。病变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髋、膝、踝,再次为肩、肘、腕等关节。病多因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使骨髓不充,骨质疏松。外邪乘虚侵袭,痰浊凝聚;或由跌仆损伤等而诱发。此证过程漫长,多不热不红不肿,数过或数月后,始有酸胀漫肿而微高起,但不坚硬,日久方溃,溃后流水或出豆腐渣样物,难以收口,继则形成瘘管。每有羸瘦,乏力,潮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流注

[编辑]

又称“流痰结瓜”。是毒邪流走不定,并无定处而变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患于气血虚弱者,多发于肌肉深处,结块或漫踵,单发或多发,日久而成脓。本类病名称甚多。以病因命名的,如“湿痰流注”,“暑湿流注”和“瘀血流注”等;以部位命名的,如“髂窝流注”等;或以症状命名的,如“缩脚流注”等。

[编辑]

是在体表生长的赘生物。李榳《医学入门》说:“瘤初起如梅李,皮嫩而光,渐如石榴瓜瓠(音户)之状,原因七情劳欲,复被外邪,生痰聚瘀,随气留住,故又曰瘤[病赘],总皆气血凝滞结成。”根据其形状和病因的不同,分“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和“脂瘤”等,各详本条。

蝼蛄疖

[编辑]

疖病的一种,多发生于小儿头部,患处初为小疖,其根坚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头,故俗称“蟮拱头”。这种疖肿常为多发性,头皮下脓腔相连,破后像蝼蛄串穴,故名“蝼蛄疖”。多由心火热毒或胎毒内发所致。

瘰历

[编辑]

语出《灵枢.寒热篇》。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又名“历子颈”,“颈历”,或“鼠疮”。小者为“瘰”,大者为“历”。多发于颈项及耳的前后,病变可限于一侧,也可两侧同时发生,也有延及颔下,胸锁乳突肌前后和脏下等处的。以其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故名。病因肺肾阴虚,虚火内灼成痰,痰火结于颈项所致。多见于体弱的儿童。临床表现:初起一个或数个大小如豆粒的结块,以后渐大。其数增多,连接三,五个,甚至十余个。皮色不变,按之坚硬,推之能动,不作寒热,也不觉痛,日久微觉疼痛,结块互相粘连成片,其块按之不动;将溃时皮色渐红,质地较软,破溃后脓稀薄如痰,或如豆汁,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故又名“鼠瘘”。由于病因,部位不同,有“痰瘰”,“湿瘰”,“气历”,“筋历”等名称。

马刀侠瘿

[编辑]

语出《灵枢.经脉篇》等篇。本症即“瘰历”。其生于脏下,形如马刀的名为“马刀”,又称“马刀疮”;生于颈旁如贯珠的名称“侠瘿”。两处病变常相关联,为颈腋部淋巴结结核。

面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以其生在面部,故名。多发于颧、额、颊等处。由于热毒蓄结所致。切忌用指强力挤压,否则容易变生险证。参见“疔疮”条。

内外痔

[编辑]

是兼有内痔和外痔的混合痔。内痔生长部位和外痔连在一起,以肛门的左中、右前、右后部为多发,在右前部位更为常见。

内痈

[编辑]

痈之发生于脏腑,外观看不到的,如“肠痈”,“肺痈”、“肝痈”等。

内痔

[编辑]

生在肛门齿线以上,为紫红色块物突出。初期痔核较小,大便时滴出鲜血,不感疼痛,痔核不脱出于肛外。中期痔核较大,大便后痔核脱出于肛外,便后能还入肛内,一般便血较少。后期大便后痔核脱出,甚则咳嗽、远行、久立等情况也会脱出,不能自行还入,须用手推回或平卧才能复位。最后时常脱出,不易复位。如果痔核不能同缩,发生肿痛,甚至因绞窄而肿痛溃烂,以致坏死,或因化脓而续发肛瘘。

奶癣

[编辑]

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本病即“婴儿湿疹”。

囊痈

[编辑]

指生于阴囊的痈,又名“肾囊痈”。多因肝肾二经温热下注,外湿内侵蕴酿成毒而致,其症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小便赤涩,阴囊一侧或两侧红肿热痛,但睾丸不肿大,此点可与“子痈”鉴别。如热痛布止则可消散,如不消退则成脓。

牛皮癣

[编辑]

因患处皮肤状如牛颈之皮,厚而坚,故名。多由于风、湿、热蕴阻肌肤;血虚生风化燥而发病,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多发于项部、肘弯、腋窝、上眼睑、会阴,大腿内侧亦有发生,皮损为扁平状丘疹,融合成片,干燥肥厚,有苔癣样变化,搔之微微脱屑,有阵发性奇痒,入夜更甚,其发作有时和精神受刺激有关。本病为慢性皮肤病,经常发作。类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脓窝疮

[编辑]

又称“脓窠疮”。一种易于接触传染的化脓性皮肤病。此症可因肺热脾湿蒸郁而成,也可由于湿疹、痱子等经搔抓破皮而染毒所致,多见于儿童。多发于头面,手臂,小腿等处。表现为黄豆大的脓庖,周围发红,焮热疼痛,庖壁厚,不易破,破后凹陷成窝,上有脓液,干后结黄痂。一般无全身症状。

胼胝

[编辑]

多发于手掌或足跖部皮肤。因长期受压或磨擦,局部气血运行阻滞而发生皮肤角质增生变厚,以跖、掌突出部位为常见。皮肤增厚以中央为甚,触之坚硬,边缘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多无自觉症状。但也有在足跟部或跖部的胼胝。因挤压太甚或有继发感染而顽硬肿痛,不能行走的,称之为“牛程蹇”。

破伤风

[编辑]

又称“金疮痉”,指因皮肤破伤处受邪(破伤风杆菌)而致抽风的一种病症。病因血虚不能养筋,病邪由伤口内侵,使风气内动所致。临床表现为面唇青紫,苦笑面容,肌肉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呼吸困难,痰鸣,脉弦数或弦紧等。

漆疮

[编辑]

因接触漆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症。多因肌表腠理不密,体质对漆过敏,感受漆毒而生,病损多在暴露部位,接触部皮肤突然红肿,焮热作痒,兼有小丘疹及水,可因搔抓遍传肢体,抓破则糜烂流水,流水多,有继发性感染者,则可有头痛,寒热交作等全身症状。

气瘤

[编辑]

皮肤上隆起的一种肿块。大小不一,质软,皮色不变,有轻微胀痛感,全身无寒热见证。如薛立斋所说:“若劳伤肺气,腠理不密,外邪所搏而壅肿者,其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名曰气瘤”。

气瘰

[编辑]

瘰历之一种。生于项的左右二侧,病由肝气郁结,遇怒即肿者。

气瘿

[编辑]

瘿的一种。表现为颈部一侧或双侧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软而不坚,皮色如常,一般不痛,有时能随喜怒而消长。发病以青年妇女较多。可因山岚水气或气郁所致。本病类似单纯性甲状腺肿。

干疽

[编辑]

肩疽之生于肩的前廉部位,叫“干疽”一般称为“疔疽”。

热疮

[编辑]

高热过程中皮肤粘膜间出现水庖的症候。多发于上唇外围,水庖成群状,如芝麻或绿豆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微痒,约一周左右消退,但有复发倾向。由风热外袭肌表或肺胃热盛熏蒸所致。类于单纯庖疹。

人中疔

[编辑]

疔疮生在人中穴处,故名。又称“龙泉疔”。若疔生于承浆穴的,名“承浆疔”;生于口角外方的,名“虎须疔”,又名“虎渍毒”。皆由肾和督脉二经火毒上攻所致。初起小疙瘩,形如豆粒,坚硬肿痛,兼见寒热等全身症状,切忌用手挤压,否则容易发生“疔疮走黄”。

肉瘤

[编辑]

瘤的一种。由于内有湿痰,与气血凝结所致。多少不一,大小无定,瘤体软,推之可移,有时瘤肿略硬,皮色不变,也无痛感,发展较为缓慢。

肉瘿

[编辑]

瘿的一种,表现为喉结两旁有半球形单个或多个肿块,皮色如常,不紧不宽,表面光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略有颤动感;同时,有心情急躁、多汗、胸闷、心悸、月经不调等症。多由肝气郁结,或脾失健运而气滞及湿痰凝结所致。本病类以突眼性甲状腺肿。

乳吹

[编辑]

乳痈的别名。分内吹和外吹两种。前人认为内吹是怀孕期妇女胎气旺,热邪郁蒸所致;外吹则由于婴儿吮乳时咬伤乳头,或含乳而睡,口鼻气外吹乳头引起。这种名称没有多大意义,其实内吹,外吹均属细菌感染。但古代医家用此以区别乳痈发生在产前,产后的不同,故仍予记述。参见“乳痈”条。

乳发

[编辑]

指乳房或胸肌之内易于腐烂坏死的化脓性感染。男女均可发病,多由胃腑湿火相凝而致。其症初起即乳房(或胸部)焮热漫肿,并有较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寒发热,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皮肉焦黑腐烂;妇女常乳房遍溃,囊隔损伤(多变性)。如久不收口,则易成“乳漏”。

乳核

[编辑]

妇女乳房的一类慢性炎症,包括一些结核病变。又称“乳痰”,“乳栗”,“乳癌”等。多发于生育年龄而体质虚弱者,由肝郁脾虚,痰浊凝结所致。结核初起时,多生在一侧乳房的偏上方,一个或多个,小的如梅,大的如李,质硬,推之可动,皮色不变,触之不痛,数月后,肿块增大,皮色微红,慢性爱软,是已化脓,溃破后常成瘘管,脓液清稀,并杂有败絮样物,疮口腐肉不脱,患侧腋窝常有肿大之结块。

乳疽

[编辑]

指乳腺深部化脓性感染,属于阴证。系由于肝气胃热蕴结而成。主要症状为乳房结块,坚硬微痛,皮色不变,肿块渐渐增大,成脓较慢,化脓时有恶寒发热,溃后流出黄色脓液,溃孔较深。

乳痨

[编辑]

由“乳核”扩散而致的疾病。因气血内虚或失于调治,乳核渐大如碗,坚硬疼痛,延至胸肋和腋下,色或紫或黑,溃破后,轻的流白汁,重的流臭水,日久有午后潮热,咳嗽,颧红、羸瘦等阴虚内热的症状。

乳漏

[编辑]

又叫“乳瘘”。即生长于乳房或乳晕部的漏管。由于乳痈,乳发等疾病调治失当,疮口经久不愈而致。患部时流清水,或杂有败絮样物,疮口常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如疮口在乳晕部者多见乳头内缩,脓液臭秽,兼有豆腐渣样物排出,不易收口,收口后亦容易复发。

乳癖

[编辑]

多由肝脾为郁怒思虑所伤,以致气滞痰凝。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初起在乳房生一肿块,如鸡卵而表面光渭,能移动,多数无痛感,也有少数感到轻微胀痛。后期肿块不与皮肤粘连,皮色如常,亦无发热,经年累月,也不溃破。类于乳腺纤维瘤,部分患者在孕期肿块迅速增大而恶化。气滞痰凝,或兼有冲任二经失调。这种病症大多发生于中年妇女的二侧乳房,行经前感到乳房胀痛有块,按之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结核,微硬而不坚,边缘不清,经期后症状减轻,肿块的消长往往与情志刺激有关。

乳头破碎

[编辑]

又称为“乳头风”。指乳头,及乳头部皮肤浸淫,湿烂破裂的病症。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湿热蕴结而成。其症乳头破碎,裂开,疼痛剧烈,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外吹乳痈。哺乳期不易治愈,往往须待断乳后方能痊愈。

乳岩

[编辑]

多生于妇女。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二经失调,气滞血凝而生。初起乳中结成小核如豆大,渐渐大如棋子,不疼不痒,不红不热,经年累月,渐渐长大,始感疼痛,痛即不休,未溃时,肿如堆粟,或如覆碗,色紫坚硬。渐渐溃烂,污水渗出,时出臭血。溃烂深如岩穴,疮口边缘不齐,或高凸如莲蓬,疼痛连心。有的初起时乳房发生肿块,肿块中央按之富有弹性,多在未溃前发现乳窍流血,后期溃烂无脓而出血,疮口中央凹陷,边缘坚硬。也有初起时乳晕部位发红,出现丘疹,表面腐烂而渗出血水,此后乳头逐渐凹陷,四周坚硬,皮色紫褐,后期乳头溃烂,乳房内则有坚硬的肿块。以上三种,在病的过程中常可在患侧颈部和腋下部位发现肿大的硬块,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类于乳腺癌等病症。

乳痈

[编辑]

发于乳房部的痈,统称“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妇女产后,其病因有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因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感染热毒;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而成。多发于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结胀痛,焮热,伴有恶寒壮热,一周成形,十日左右成脓,若不切开能向外自溃,脓尽收口,少数会形成化脓性瘘管,称为“乳漏”。古代医家把产后哺乳期患乳痈的称“外吹乳痈”,怀孕期患乳痈的称“内吹乳痈”。内吹乳痈比外次乳痈难消,成脓亦慢,溃后常至产后才能收口。

褥疮

[编辑]

又称“席疮”。指因长期受压迫而引起局部坏死溃烂的疮疡。本病多见于重病长期卧床者,多发于腰骶、肩胛,枕,肘和足跟等处。多因患者气血大亏,气不运血,加上局部受压所致。患处一般不痛,初现紫斑,渐而坏死溃烂,腐肉脱落,形成溃疡,较难愈合。

三陷证

[编辑]

指疮疡邪毒内攻所出现的“火陷”,“干陷”,“虚陷”等三种逆证。火陷:见于疮疡的成形期或化脓期,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暗,疮口干枯无脓,但灼热剧痛。并有壮热,口渴、便秘尿短,烦燥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多因阴液亏损、火毒炽盛所致。干陷:多见于成脓至穿溃期。多因气血两亏,不能酿脓,故毒不得外托,局部腐脓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疮顶平塌。伴有发热恶寒,神疲,自汗,脉虚数等。甚则转为肢厥脉微的脱证。虚陷:多见于收口期,因气血两伤,或脾肾阳衰,故腐肉虽脱,而脓水稀薄,新肉不生,疮口经久虽敛,疮面不知疼痛。伴有寒热不退、神疲纳呆或腹痛泄泻,汗出肢冷等,也可转为脱证。

舌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于舌上,故名。是由心经郁火成毒所致。其症状为舌面上长豆形紫庖,坚硬痛剧,甚则出现寒热等全身症状。

舌岩

[编辑]

多发于舌两侧边缘或舌尖的下面,初期肿物如豆,坚硬,渐大如菌,故又称“舌菌”。头大蒂小,色红紫疼痛,不久溃破,向深部及四周蔓延,边缘隆起如鸡冠,触之易出血,有恶臭,局部有渗出液。后期舌本缩短,痛不可忍,如怒气冲激,可致崩裂而出血难止。由于心脾毒火炽盛,结于舌部所致,类于舌癌等病症。

蛇皮癣

[编辑]

又名“鱼鳞癣”。以患部皮肤如蛇皮状或鱼鳞状,故名。多因血虚生风,风邪搏于肌肤而发。本病以四肢伸侧为多见,严重者几可遍及全身,得病后患部皮市渐变成灰色,干燥,粗糙,皮肤角化有鳞屑,摸之微有刺手感。冬季易发作,缠绵顽固,不易痊愈。

肾岩

[编辑]

一名“肾岩翻花”,俗称“翻花下疳”。多因肝肾素虚,或郁虑忧思,相火内灼,阴精干涸,火邪郁结所致。初于冠状沟处生一肉刺,坚硬而痒,局部有渗出液。延至一、二年后。阴茎逐渐肿胀,肉刺增大,翻花如石榴子样,渐至龟头破裂,凹凸不平,臭味难闻,甚或鲜血淋沥,饮食不思,形神困惫。本病属于阴茎癌。

失荣

[编辑]

岩证之一。又作“失营”。常发于颈部或耳之前后,初期状如栗子,顶突根深,按之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无红热疼痛,经半年至一年左右,肿块渐大,始觉隐痛,逐渐溃烂,溃后渗出臭秽血水,硬肿更甚,疮口高低不平,形似岩穴,疼痛彻心。常因烂断血管而大量出血。多由忧思郁怒,以至气郁血逆,与痰火凝结于少阳、阳明的络脉所致。

湿瘰

[编辑]

指生于项后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部位的瘰历。

湿痰流注

[编辑]

邪毒流注的一种化脓性病症。因脾虚气弱,湿痰内阻,复感受邪毒,流溢于营卫肌肉间所致。初起患部肌肉疼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伴有寒热,周身关节疼痛等症。成脓则肿胀疼痛加剧,壮热,汗出。溃后流脓渐愈。或因正虚邪恋,此伏彼起,缠绵难愈。若发生于夏秋时令,挟有暑湿症状者,称为“暑湿流注”。

石疽

[编辑]

疽之坚硬如石,形如桃李或鸡卵,皮色如常,由小渐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者,名为“石疽”。多因寒凝气滞所致。若向内溃烂,多成逆证,亦有化脓而转为阳证者,较易痊愈。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上石疽”:生于颈项两侧(或左或右,常为单个),为较大的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多因肝气郁结,气血凝滞经络所致。“中石疽”,生于腰胯之间,时虎觉痛,是由寒气瘀血凝结而致。“下石疽”,生于两膝左右,常因疼痛而影响膝部活动,病因与中石疽同。

石瘿

[编辑]

瘿病较严重的一种,可由肉瘿等发展而成,瘿块比较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的坚硬如属,推之不移,甚至可有疼痛发生。伴有烦躁、心悸、气促、多汗、多食善饥、消瘦、脱发,或眼球突出,手部震颤,月经不调等症,亦可发生声音嘶哑,呼吸及吞咽困难等症。多因久病情志郁结,肝脾气逆,痰湿瘀血凝滞所致。类似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病。

暑疖

[编辑]

指发生于暑天的小疖肿。多由痱子搔抓后感染而成。又称“痱毒”或“热毒”。此症以小儿及新产妇为多见,好发生在头面部。

松皮癣

[编辑]

患处皮肤损害状如松树皮状,故名。困其浸润肥厚,上有白色皮屑,故又名“白疮”。多由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风热侵入毛孔,郁久化燥,使皮肤失养而致。常发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躯干部及头皮等处。癣的大小不一,局部搔痒,用薄竹片轻刮表面鳞屑,则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继续轻刮,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癣的形态多为点滴状、钱币状或盘状、地图状等。常经久不愈,并易反复发作。类于银屑病。

缩脚流注

[编辑]

病因与“暑湿流注”同。发于骼窝部肌肉深处。初起即患侧大腿拘挛不适,渐而上缩,不能伸直,强伸则剧痛。髂窝部可触到圆形肿块。成脓后,按之濡软,但皮色不变,全身可有壮热,自汗,消瘦,面色晄白,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类于髂窝脓肿。

锁肛痔

[编辑]

指肛门岩肿而致肛门狭窄的一种病症。初起肛门有坠胀感,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带血和粘液。症状逐渐加剧,伴有里急后重,粪便中有脓血,臭秽异常。后期粪形变细,阵发性腹痛,两胯腹间可发现肿块,坚硬而推之不移,常伴有“肛痈”或“肛漏”,身体衰弱。

锁口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口角影响口的张开,故名。是由于心脾二经火毒郁发而成。参见“疔疮”条。

痰核

[编辑]

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颔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生于身体上部的多兼风热,生于身体下部的多兼湿热。即“臖核”。

痰瘰

[编辑]

指生于项前足阳明胃经所过部位的瘰历。

体气

[编辑]

俗称“狐臭”。因湿热郁于腠浬汗孔所致。也有由于遗传者。排出汗液带有特殊之臊臭气。狐臭多发生于腋窝部,严重的在乳晕、脐、腹股沟、阴部等处均有臭秽之气。

天庖疮

[编辑]

是一种与天行时气有关的疮疡。多因内有湿热郁结,外受风热暑湿之气而发。疮形如水疤,界限清楚,水庖成群发生,甚者疼痛化脓。并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秃疮

[编辑]

又名“白秃疮”,俗称“白鬎疬“(音辣利)。生在头上,初起白痂,搔痒难忍,蔓延成片,久则发枯脱落,形成秃斑,但愈后毛发常可再生。多由不洁的理发工具或梳、帽等传染而致。本病类于白癣。

托疽

[编辑]

疽生于膝旁阳关穴和阳陵泉穴的,叫“托疽”,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患部焮肿疼痛,站立时尤甚,常须用双手托住患处,以减少疼痛,故名。约半月成脓,溃后脓尽而愈;如不痛而流出鲜血或青黑色脓及脓头甚多者,为逆证。

托盘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因疔在掌心,影响病者的手势,常如托盘状,故名。又称“掌心毒”。是由心与心包络二经火毒炽盛而生。疔小根深,肿痛剧烈,甚至可腐烂掌部筋骨,并有寒热交作,不思饮食等症。

脱肛

[编辑]

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外的一种病症。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和老年人。多由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肛门松弛所致;或兼有大肠湿热下注而成。初起仅于大便时肛门脱垂,能自行回缩;病延日久者,脱出较长,需用手托纳回,每于行走,劳累,咳嗽,用力等而发。脱出时可感坠胀不适,若脱久而不回纳,则局部紫赤,肿痛加剧,甚则溃烂。

脱疽

[编辑]

即《灵枢.痈疽篇》所记载的“脱痈”。手足均可发病,但大多生于足趾。多由膏粱厚味,或生活失于调节,或过服壮阳补肾热药,以致郁火邪毒蕴于脏腑,消烁阴液;或由外感寒湿毒气,内有积热,使局部气血凝滞而发。发病经过比较缓慢,初起如粟粒状黄庖,皮包紫暗如煮熟红枣,黑气漫漫,腐烂逐渐向周围和深部蔓延,并可向上蔓延至脚面,或传至邻近之趾,局部有烧灼样剧痛,多为间歇性,或在行走时或夜间突然发生。脱疽能腐肉、蚀筋、烂骨,疮面的脓水和分泌物恶臭难闻,痊愈较难,应争取早治,本病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外痈

[编辑]

痈之发于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者,如“颈痈”、“背痈”,“乳痈”等。外痈多是多个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脓性炎症,乳痈(即乳腺炎)则是乳腺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外证

[编辑]

通常是指体表上有形症可见的外科病症,如痈、疽、疔、疮、癣、疖、凄、瘤、痔、疥、丹毒、流注、瘰历、痄腮、灼伤等。泛指外科病症。

外痔

[编辑]

生在肛门齿线之外,如皮瓣状,渐渐增大,质地较硬,外表光滑,多不疼痛,无出血,只有异物感,或因感染肿胀始感疼痛,肿消后如旧。皮瓣生于肛门前后正中部的,往往伴有肛裂;皮瓣生于肛门左中、右前、右后部的,往往伴有内痔;皮瓣作环状或花冠状的,多见于经产妇。

委中痈

[编辑]

指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又称“委中毒”。因肝胆积热结于膀胱经而成。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起初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焮热色赤,肿块形成时,患肢小腿屈伸困难,故俗名“曲鳅”,此时有寒热,如肿痛日剧,寒热不退,是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无名肿毒

[编辑]

骤然于体表局部发生红肿的一种证候,因无适当名称,故名。症状或痛或痒,严重者焮赤肿硬,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可因内有郁热,或感受外邪风毒而发。

瘜肉痔

[编辑]

指直肠下端脱出的瘜肉。多见于儿童,其色鲜红,质嫩蒂小,大小不等,最大者可如胡桃。一般单生一个,偶有连串而生,状似葡萄,无疼痛,常于大便时突出肛外,并伴有鲜血及粘液,较大的瘜肉需用手推送才能回纳。

胁肋疽

[编辑]

疽生于胁肋部的,叫“胁肋疽”,生于胁部腋下的,叫“渊疽”,统称“胁肋疽”。因正气虚弱,肝气郁滞,痰火壅阻于肝胆二经所致。多见于有结核病变的青年患者,以男性为多。初发于肌肉深部,胁肋间漫肿隐痛,皮色不变,不红不热,约经三、四个月后化脓,肿势渐重,疼痛难忍,破溃后脓水清稀,夹败絮状脓块。本病多属重证,常兼见结核病活动期的症状,类似于胸壁结核。

锈球风

[编辑]

阴囊皮肤搔痒溃烂的一类病症。多由肝经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皮肤上发生红斑,丘疹,水庖,糜烂,结痂,皮肤增厚或脱屑等,常伴有搔痒或灼痛。重证可使阴囊皮屑大部剥脱,称为“脱囊”。类于湿疹,皮炎或核黄素缺乏症等病。

悬痈

[编辑]

指生于会阴部位的痈,又名“海底痈”。多因情志郁结,三阴亏损,湿热壅滞而发。此处组织疏松,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愈合而形成疮漏。指生于上颚部位的痈,如紫色葡萄,舌难伸缩,口难开合,鼻内出血,时发寒热。多因风热内结,胃火上升所致。

血瘤

[编辑]

瘤的一种。呈半球形或扁平状隆起。边缘明显,质软如绵,或软硬间杂,表面色红或紫红色,也有肤色如常者,压之可暂时缩小或退色,擦破则出血难止。《外科正宗》:“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肿曰血瘤”;又“血瘤者,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若红丝,擦破血流,禁之不住”。类于血管瘤。

血瘿

[编辑]

瘿的一种。表现为结喉部的瘿块上血脉交结显露。由心火血热所致。

血痣

[编辑]

因肤表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呈红色或棕色、青色,压之不退,大小不一,多数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触破即流血。本病多为先天性,也可发生任何年龄。一般不变,也可略为增大,无自觉不适。

牙疔(穿牙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牙龈处,故名。因其入牙龈,故又称“穿牙汀”。是由胃肾二经郁火成毒所致。病变可及腮颊部,甚则伴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参见“疔疮”条。

[编辑]

与“癌”通。本症初起状如结核,以后坚硬如石而不痛,一般于几年后才溃烂,流血水而无脓,疼痛彻心,患处翻花,较久则有少量脓液蔓延疮面,发生恶臭。因疮面高低不平如岩石,故名。

沿肛痔

[编辑]

沿肛门外皮肤上突出小肉,由梅毒传染兼因湿热下注而成。肛周皮肤隆起扁平疙瘩,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渗出臭秽粘液,时有搔痒或刺痛,严重的可延及会阴,或发现同样症状于口腔咽喉等处。

杨梅疮

[编辑]

即梅毒。因疮的外形以杨梅,故名。本病包括梅毒的各种皮肤病变。如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点,名“杨梅斑”;若状如风疹样的则名为“杨梅疹”;若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豆,名“杨梅豆”;若疹粒破烂,肉反突出于外,名“翻花杨梅”。若梅毒侵于骨髓,关节,或流窜脏腑为患者,统称“杨梅结毒”。

夭疽、锐毒

[编辑]

痈疽生于颈项耳后乳突后的部位,左名“夭疽”,右名“锐毒”。均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是由胆经郁火凝结所致。因该处肌肉甚少,又近于头部,火毒容易扩散,若治疗延误,可发生多种凶险的症状。初起时状如黍粒,渐肿如瓜,坚硬平塌,皮色紫暗,疼痛甚剧。经治疚后,若能转为红肿而穿溃者为顺,预后较好;若经久坚硬,皮色发黑,疮形下陷者为逆,多属危证。

腋痈

[编辑]

指痈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夹肢痈”,属阳证。多因肝脾血热或心与心包两经风热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红肿疼痛,肿处坚硬难消,伴有寒热,如已变软则已成脓。如初起皮色不变,漫肿坚硬,肿势缓慢,疼痛较轻,仅有微红,很久才化脓溃破的,称为“腋疽”,又叫“米疽”,属阴症。多因肝脾二经气滞血郁所致。

疫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感染疫死的畜毒,阻于肌肤,以致血凝毒滞而成,多见于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业及其它接触者。有传染性,接触后约一至三天发病,好发于头、颈、手臂等暴露部位。局部变化似牛痘。先现疤疹,继即出血坏死,形成黑色焦痂、不痛、不化脓,周围肿胀等。若蔓延不止,可引起寒战,高热,神昏,等变证。类于皮肤炭疽病。

[编辑]

又叫“瘿气”,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的一类疾病,多因为郁怒忧思过度,肝失调达,痰气凝结于颈部,或与生活地区及饮水有关。根据其形状和性质的不同,分为“肉瘿”,“筋瘿”,“血瘿”,“气瘿”,“属瘿”等五种,参见各条。

[编辑]

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焮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易溃破,溃后脓液稠粘,疮口易敛的,都称为“痈”。痈即气血受毒邪所困而壅塞不通之意,属阳证,起初常伴有实热证候,如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有力等。分“外痈”,“内痈”两大类。详见各条。

油风

[编辑]

又叫“斑秃”。是头发在短期内成片状脱落而头皮平滑光泽的一种病症。症状严重者可见多处呈斑块状脱发,甚至使头发很快脱光。多因血虚生风,或风盛血燥,使发失濡养所致。通常除脱发外无自觉症状,有的患者脱发部位的皮肤发红而痒。恢复期头发细嫩柔软,色淡黄或淡白,以后逐渐转正常。

[编辑]

生长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又称“赘疣”,俗称“千日疮”,“瘊子”,“饭蕊”等。本病多发生于手背,手指或头面部,患部赘生物初起小如黍米,大如黄豆,突出表面,其表面粗糙,状如花蕊,灰白或污黄色。疣的数目多少无定,一般无自觉症状,用力压按时略有痛感,碰伤或摩擦后易于出血。治疗时,应先治疗原发疣(俗称母瘊),当原发性的疣治愈后,继发性的疣往往自行消退。

游风

[编辑]

又名“赤游风”或“赤游丹”。是一种急性的以皮肤表现为主的风证。多见于小儿,多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背部,手背等处,常急骤发作,消退亦快,游走无定。患处皮肤起红晕,并浮肿形如云片,灼热搔痒。状若风疹块,但更为肿大。可伴有发热或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症。一般认为起于背腹,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病因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揍理,风热壅滞,使营卫不调所致,也可因食物过敏而发。一说赤游丹是丹毒的一种,因其色赤如丹,游走无定,故名。

瘀血流注

[编辑]

“流注”病症之一。由跌仆损伤,或产后瘀血停滞,与湿毒相搏而成。好发于四肢内侧。患部四周肿胀,按之坚硬疼痛,蔓延范围甚广,腿窝,腹股沟或腋部常起核。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周身骨痛等症。约一周后成脓,脓净收口而愈。也可因气血不足,经久不成脓而转慢性。

圆癣

[编辑]

又名“金钱癣”。以其形圆,状如钱币,故名。多由湿热袭于肌肤或因接触传染而致。多发于躯干,腹部及股内侧,亦有生于颈面等部位。病损如钱币状(其形小者,又名“笔管癣”)红斑,其中央常自愈消退,周围边缘清楚而可见丘疹、水庖,脓庖、结痂,鳞屑等变化,多由夏季发作,入冬减轻或消退。

脂瘤

[编辑]

瘤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难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红,推之可移动,顶瑞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现在称为粉瘤。

指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疮的总称。以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生在手指头的叫“蛇头疔”;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长在指甲根后面的,叫“蛇背疔”;长在手指中节的,叫“蛀节疔”;生而指中节掌面,肿胀如鱼腹,色赤疼痛的,称“蛇腹疔”或称“鱼肚疔”;指全肿,色紫,形如泥鳅,焮热疼痛连及掌背及肘臂,伴有恶寒发热的称“泥鳅疔”。均由破伤感染或肺腑火毒郁发所致。各种指疔,一般疼痛较剧,肿势每可延及手背,若不及时处理,会损及指掌筋肤,或并发“疔疮走黄”等症。

[编辑]

生于肛门内外。多由平素湿热内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或经常大便秘结,或妇女临产用力过甚,或久痢等原因,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所致。主要症状为块物突出,疼痛,出血等。按块物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内外痔等,各详本条。

子痈

[编辑]

指生于睾丸部位的痈,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凝血滞所致。起病急骤,一侧阴囊肿大灼热,皮肤紧张光亮,疼痛剧烈,睾丸肿硬,溃破后流出黄稠脓液,收口较快。慢性者为肝肾阴亏,痰湿之邪凝聚而发。睾丸渐渐肿大,并形成硬结,其疼痛较轻微,阴囊不红不热,常经数月以至一、二年后,才形成脓肿,溃后流出稀脓,有时可形成瘘管,缠绵难愈。

紫白瘢风

[编辑]

本症俗名“汗斑”。多由脏腑积热,复感风湿,侵入毛孔,使气血凝滞,毛窍闭塞而发。多生于胸,背,面,项等部位,为紫色或白色的斑点,斑点可以很快扩展,甚至蔓延成片,遍及全身。初病不痛不痒,病程稍久,斑点部位有痒感。

足疔

[编辑]

疔疮疾患之一。生在足部的疔疮的总称。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长在脚趾上的,叫“趾疔”;长在脚丫的,叫“足丫疔”;长在脚底涌泉穴处的,叫“涌泉疔”,长在脚根部的,叫“跟疔”又称“足底疔”。均由湿火下注或由破损处感染所致。其根脚坚硬,麻痒肿痛,常肿至足背,或穿筋烂骨。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足踝疽

[编辑]

疽发于踝关节部,故名。多因三阴亏损,脾经寒湿下注,血涩气阻;或因踝部先有疮毒或外伤,余毒留于关节,局部经络气血凝滞而发,以先起于内踝者为多见,常初病即有寒热往来,踝部红肿热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关节线上有明显压痛(如为阴证,局部皮色不变,如溃穿则出稀脓),常可由内侧踝关节向外侧穿破,或由外侧踝关节向内侧穿破,故又名“穿踝疽”。约一个月左右化脓,溃后较难收口,收口后也往往因关节组织破坏,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本病之阴症类于踝关节结核。

伤科病症

[编辑]

按摩(推拿)

[编辑]

古称“按𫏋”。是医生用自己的手或上肢协助病人进行被动的运动的一种医疗方法。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等作用。常用的手法有:按、摩、推、拿、揉、掏、搓、摇、滚、抖等方法。应用于关节炎、神经痛、软组织损伤和其它多种疾病。

抱膝

[编辑]

正骨工具。多用藤条或竹条制成,外形圆圈状,比膝盖骨稍大,四边各系以条带,将圈放在膝盖骨上,条带结扎后可以固定膝部,用以治疗髌骨骨折。

搓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用两手的掌面紧挟住四肢或腰背部,并带动皮肉作快速搓揉和上下反复的盘旋动作。

刀晕

[编辑]

因创伤出血,疼痛或精神紧张而致的晕厥。

抖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用手(双手或单手)握住受伤关节的远端,在向外拔伸时,突然作上下前后的摆动的方法。其活动幅度须在生理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常用手腰部或肩部。

端法

[编辑]

伤科正骨手法。有端正或端复原位的含义。主要用于骨伤和关节移位、脱症,医者用一手或双手握住伤部下端之骨,准确地进行端正复位。

矾索迭砖

[编辑]

古代正骨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腰部扭挫伤及椎间盘脱出。就是让病人两足分别站在三层砖上(即“迭砖”),同时两手向上高举紧握住悬挂高处的绳索(即“矾索”)。这时医生手扶病人腰部,由助手分三次抽去上、中,下三层的砖。用以牵引脊骨,促使复位。

骨折

[编辑]

即骨的断裂。多由外来暴力或肌肉的强力牵拉致骨的完整性或连绩性遭到破坏所致。有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前者皮肉不破,骨折处不与体外相通;后者有伤口通至骨折处,因有感染可能,故病情较为严重。临床表现为局部瘀肿,疼痛,畸形,压痛,骨擦音和纵轴扣击痛等,患者也可因突然受伤,疼痛和出血而发生休克。此外,由于骨质本身本来就有肿瘤、结核或骨髓炎等病变,由于轻伤而断裂的,称为病理性骨折。

滚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埋筋手法的一种。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后,左、右连续不断的滚动的方法。

裹帘

[编辑]

即古代伤科正骨时缠裹伤处所用布条的专称。用途同现代所用的绷带。

接法1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体表某些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向下或内外压按的方法。

接法2

[编辑]

伤科正骨手法。就是将骨折的断端或碎片重新予以整复原位并接合在一起,也是各种正骨手法的总称。

金疡

[编辑]

即“金创”。指被金属利器创伤而化脓溃烂的疮疡。

理伤续断

[编辑]

是指处理各种外伤,骨伤疾病的简称。

摸法

[编辑]

伤科触诊方法之一。是诊断损伤疾病的一种主要手法。即用手仔细地触摸检查肢体受伤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并通过触摸以发现患者有无骨折或脱症,以及辨别骨折的类型,作为进行治疗的依据。

摩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大姆指或手掌在伤部(多为软组织)或俞穴的部位上反复地予以摩擦。

拿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一手或两手提拿患处的肌肉,加以压挤,或提起肌肉后迅速放手等方法,后者又称“弹筋”。

扭伤

[编辑]

指关节附近软组织如筋膜、韧带或肌腱等因外力的猛烈牵拉而引起的损伤。主要症状为局部肿痛,关节运动障碍等。

披肩

[编辑]

古代正骨工具。是用熟牛皮制作的,用于锁骨骨折时固定肩部的工具。现已改用硬纸板及“8”形绷带固定来代替。

揉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拇指指腹或掌根部分,压按在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或掌指关节为主做回旋状的揉动。

杉篱

[编辑]

古代正骨工具。系根据伤肢的形状,患部的长短宽狭,用杉木条编成竹篱状(每个杉木条两头各钻一小孔,以绳联贯,其形如篱,故名),用以固定骨折患肢,现多用“小夹板”代替。

闪挫

[编辑]

闪伤和挫伤的合称。躯干因突然旋转或屈伸,使筋膜、韧带或肌腱等受急骤的牵拉而引起的损伤,称为“闪伤”,它属扭伤的范围,常见于腰部。体表受钝器直接撞击而致肌肉等软组织损伤,称为“挫伤”。

掏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拇指甲掏在主治的穴位上,予以一定程度压按的方法。

提法

[编辑]

伤科正骨手法。就是将折断下垂的骨端用手或绳子向上,向外提出。以达到直接或间接完全复位的一种牵引手法。

通木

[编辑]

古代正骨工具。即宽三寸,厚二寸的长杉木板一块,长度根据患者由颈部至腰部的距离来决定。木板的一面刻有上下纵行的凹槽。内填棉花,可以伏贴于患者的脊骨上。两侧则穿孔系以宽带,用以固定脊椎骨折。此法现多不用,而改以沙袋垫代替。

推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或手掌(主要是手拇指和小指的指腹部,掌根部等)向外用力推挤患者肌肉,或用力作直接式的按摩。

脱骱

[编辑]

骱,关节。脱骱,即关节脱位,亦称“脱臼”。指组成关节的骨端因正常连接受损害而离开其原有的解剖位置。一般为外伤所引起,多发生于肩关节和髋关节。有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前者皮肉不破;后者有伤口通至脱位的关节,因有感染可能,故病情较为复杂而严重。其主要症状为局部肿痛,关节功能障碍。此外,脱骱也可因气血虚弱,筋骨松弛,而重复在同一个关节发生的,称为重复脱骱(即习惯性脱臼);还有一种脱骱可由于先天不足,胚胎发育不全所致。

小夹板

[编辑]

正骨工具。四肢骨折时作固定用。是用柳木、杉木或胶合板等作材料,按肢体长短制成的长方形薄板。

腰柱

[编辑]

正骨工具。是用扁担形,扁平长条状的杉木四根,各宽一寸,厚五分,长短约一尺上下,并在其两端钻孔,以线绳互相连贯,可以围扎在腰部脊骨上,用于腰椎骨折的固定。

摇法

[编辑]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用两手固定住某一关节部位的两端(主要是颈,肩,肘,腕,膝,踝等较大的关节),并从两端摇动关节部,作回旋运动,以加强关节的活动能力。

振榳

[编辑]

正骨用的拍打工具。为直径2~3厘米的小木棒。用于:骨伤局部瘀血肿胀,可轻度拍打患部周围。头,胸震伤时,先用布缠裹头部,再轻轻拍打足心。可以起到气血流通,瘀肿消散的作用。

正骨

[编辑]

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其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

正骨工具

[编辑]

指治疗各种外伤和骨折所使用的工具,如腰柱,披肩,竹帘,杉篱,各种质料制成的大小夹板,绷带等。主要用于骨折的固定。

正骨手法

[编辑]

即治疗骨折,脱症,扭挫伤时使用的各种手法,如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

竹帘

[编辑]

古代正骨工具。外形和构造与夏天的竹门帘相似。但其大小则根据患部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包裹在伤肢的外面,用于四肢骨折的固定。规均改用“小夹板”代替。

五官科病证

[编辑]

耳鼻喉科病症

[编辑]

白喉

[编辑]

本病是由于时行疫毒自口鼻而入,结于咽喉所致。患者咽喉部出现白膜,逐渐扩大,蔓及喉关内外,呼吸受阻。局部的白膜牢固,剥之则出血。调治不当,则白膜肿塞喉间,引起窒息。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及春季,儿童多见。

鼻疳

[编辑]

此症多发生于小儿,常因乳食不调,致上焦有积热引起,也有因风热外邪侵肺而患鼻疳的,其症状为鼻孔赤痒,溃破生疮,疼痛。

鼻疖

[编辑]

鼻内或鼻外因肺经壅热而出现小疖肿,局部发热红肿疼痛,疖肿成熟后顶口出现脓头。同时,可出现唇颊部红肿和全身不适症状。

鼻衄

[编辑]

即鼻窍出血。引起鼻衄的原因颇多,但以实热症为多见。如风温外感,肺素有热,或胃经积热,或肝火上炎,均可引起鼻衄。此外也有阴虚火旺引起的。

鼻鼽

[编辑]

鼽(音求),是一种由于肺气虚亏,卫气失固,感受寒邪所致的病症,其表现为经常鼻流清涕,容易打喷嚏。类似过敏性鼻炎。

鼻渊

[编辑]

俗名“脑漏”。本病多由外感风寒,内因胆经之热影响及脑而起,其主要症状为鼻塞,经常流带恶臭味的脓浊鼻涕,有的患者鼻頞(音饿)部有辛酸感(《素问.气厥论》称之为“辛頞”),并可出现头晕,目眩等症。本病相当于鼻窦炎。

鼻痔

[编辑]

凡鼻腔内生赘肉肿块,统称鼻痔,又称“鼻瘜肉”。本病是由于肺经风湿热诸邪郁滞而成。轻者鼻塞气堵,重者鼻大畸形,甚或垂出外鼻孔。

垂痈

[编辑]

又名“紫舌胀”,由心经火盛血壅所致。多贝于初生婴儿,舌上长出如壳样的肿物,内有血水,胀起于舌面,坚硬疼痛。

唇风

[编辑]

本病多因胃经素有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起,俗称“驴嘴风”。多发于下唇,主要症状是唇部红肿,疼痛,日久破裂,流水。

唇疹

[编辑]

指口唇部发生的干性疮疹。

耵聍

[编辑]

(音听宁)又名“耳垢”,即外耳道的黄褐色分泌物,少量耵聍为正常现象。若因风热相搏,分泌物大量增加,可堵塞外耳道而影响听力,称为“耵耳”,即耵聍栓塞。

鹅口疮(雪口)

[编辑]

本病由心脾二经积热所致,发生在初生儿则属胎热上政。其症状是口中糜烂,舌面上布满白屑,口舌疼痛,甚至可有身热烦躁等症。

耳疔

[编辑]

指生于外耳的疔疮,多属肾经火毒引起,疔疮色黑根深,又名“暗疔”。发作时痛如锥刺、寒热头痛并作。

耳疳

[编辑]

是一种耳内漫肿,流黑色臭脓的耳病,多由湿热内蕴和肝火上扰所致,本病类似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后疽

[编辑]

本病系由三焦及胆两经火毒引起,其症状为耳后肿痛溃破流脓,并常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等周身症状,类似急性乳突炎。

耳聋

[编辑]

耳为肾的外窍,胆及三焦等的经脉会于耳中,所以一般耳病与此三者关系最为密切。耳聋有虚证和实证之分。虚证耳聋,发病较缓慢,初起的先有听力减退,称为“重听”(deafness),其病因为“下元亏损”,肾精不足。实证耳聋,发病骤然,称为“暴聋”,多因外伤、外感风火,或内火上炎所致。

耳鸣

[编辑]

耳中自觉有蝉鸣或其它各种声响者,叫做“耳鸣”。可分为虚实两种类型。虚证是由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常伴有头晕目眩腰痛等症状,诊脉多细弱,如因暴怒伤肝,致肝、胆之火上逆,则耳中暴鸣如钟鼓之声,属于实证。

耳痈

[编辑]

是一种耳窍壅肿,耳根焮热胀痛,溃破流脓的耳病,类似外耳道疖肿。

耳痔

[编辑]

凡外耳道内长出小肿块者,统称“耳痔”。多由于肝、肾、胃三经积火酿成,患耳有胀塞,听力减退,耳鸣作痒等感觉。本病类似外耳道乳头状瘤。依肿块形状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其中如樱桃或桑椹的,称为“耳痔”,状如枣核的称为“耳挺”,头大蒂小如蘑菇的称为耳蕈。

风热喉痹

[编辑]

多由风热邪毒侵袭咽喉部引起。主要症状是咽部红肿灼热,吞咽不利,疼痛。同时伴有头痛,寒热等全身症状。本病类似急性咽炎。

喉痹

[编辑]

痹,闭塞不通之意。是咽喉局部气血瘀滞痹阻的病理变化。凡咽喉肿痛诸病,感到阻塞不利,吞咽不爽甚至吞咽难下的,均属喉痹范围。

喉疔

[编辑]

此症是由于邪热内侵肺胃,火毒上结于喉所致,其疮生于喉头两旁,根深,形如靴钉,故名。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局部自觉痒麻。如疔庖红肿顶破出脓者为顺症易治,如软陷腐烂属逆重症。

喉风

[编辑]

本病多因感受风热外邪,肺胃素有积热,致风火相煽,蕴结而成。其症状为咽喉部突然肿痛,呼吸困难,吞咽不适,并伴有痰涎壅盛,牙关拘急,神志不清等。若有牙关紧闭,口噤如锁的,称为“锁喉风”;如痰热壅盛,咽喉里外皆肿痛,迅速漫延至颈,颚,腮,龈等处,甚则连及前胸,呼吸急促,则称为“缠喉风”。

喉疳

[编辑]

本症多因喉部结毒(咽喉部梅毒)或外感风热灼伤咽喉,也有由于胃热所致。其症状为咽喉或上颚出现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点状溃疡;有时退有头痛寒热等全身症状。

喉关痈

[编辑]

本病多因风热之毒侵袭咽喉,局部气血凝滞,热毒壅盛而化脓。局部主要症状是扁桃体一侧或双侧的周围肿胀突起,焮红灼热,吞咽困难,悬雍垂亦肿胀变形,以儿为多见,常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本病与扁桃体周围脓肿相似。

喉瘤

[编辑]

本病多因肝气郁结,气血痰涎凝滞于喉部而起。咽喉部一两侧发生红色肉瘤,其表面光滑,质地坚硬触之即痛。重症则表现呼吸困难,吞咽不利。

喉痧(烂喉丹痧)

[编辑]

多发于冬春二季,系由疫毒之邪自口鼻吸入,与肺胃蕴热相合,以致热毒上攻咽喉而迅速出现咽痛,红肿腐烂,热毒外出于肌表则全身皮肤呈现痧疹;此外还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本病又名“疫喉痧”,即猩红热。

喉岩(喉菌)

[编辑]

本病属局重症,多因怒郁伤肝、思虑伤脾、脾肾素虚所引起,加之烟酒过度,是其诱因。咽喉部起有肿块,形如菌状,略高而厚,溃烂后流臭液,呼吸易受阻滞。如病在关内,则有声音嘶哑,患者日渐消瘦,午后潮热。本病即喉癌一类疾病。

喉痈

[编辑]

是发生于喉间及其附近部位的痈肿的总称。初起常恶寒发热,有吞咽及语言障碍,患部红肿热痛,有时疼痛牵连耳部,颈间肿块结硬,甚则咽喉阻塞,引起窒息。本病相当于咽部脓肿一类疾病。如发生于颔下天突穴部位者,称为“颔下痈”。

酒齄鼻

[编辑]

齄(音渣),又名“鼻赤”或“鼻齄”,系由于脾胃湿热上熏于肺,血瘀凝结而引起的病症。主要症状是鼻头血管扩张,局部皮肤发红,病久则呈紫红色,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瘤。

口疮

[编辑]

本病多因脾胃积热,也有因体质素虚,虚火上炎而致。其症状是口腔内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小的溃烂点。小儿口疮由于疳积所致,则为“口疳”。

口糜

[编辑]

本症多因脾经积热,上熏口腔,致使口腔内出现白色形如苔藓状之溃烂点、疼痛,甚至妨碍饮食。

口丫疮

[编辑]

本病多为脾胃积热所致。常见于儿童,在一侧或双侧唇角处有皲(音均)裂,糜烂,说话或进食张嘴时感到疼痛。

梅核气

[编辑]

本症系因情志郁结,肝气夹痰所致。其症状为咽喉不红不肿,但自觉咽中有如梅核大小的异物阻塞,吐不出,吞不下。本病相当于癔球。

脓耳

[编辑]

凡耳内红肿焮热,鼓膜溃破、耳道出脓的称为脓耳,脓水呈黄色者叫“聤耳”(音停)白色者叫“缠耳”;多因肝经火热引起。患者有耳窍突发疼痛,听力减退,并伴有周身寒热,脉象弦滑而数等症状。本病多发生于小儿。类似急性中耳炎。

乳蛾(喉蛾)

[编辑]

本病是以扁桃体为主的咽部病症,又名“蚕蛾”。其病或因风热外邪相搏,结于咽喉;或因虚火上炎;或因气血凝滞而起。本病起病急骤,喉核明显充血,红肿灼热,咽部疼痛厉害,扁桃体表面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形如蚕蛾。即急性扁桃体炎。

上颚痈

[编辑]

喉痈的一种,又名“悬痈”。生于上颚部的痈疡。其病因多由心,肾与三焦积热所致。主要症状为上颚脓肿突起,舌难伸缩,吞咽不适,并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本病即上颚脓肿。

石蛾

[编辑]

即乳蛾之一种,症状略同乳蛾。多见于小儿,病情发展缓慢,且不易速愈,喉核发硬肿大,故名“石蛾”。本病类似于慢性扁桃体炎。

锁喉毒

[编辑]

本病由心与小肠积热,又复外感风寒,凝结而成。其症状先是耳前部结核肿痛,逐渐影响到咽喉,肿塞疼痛,妨碍饮食。

锁喉痈

[编辑]

本病多因肺胃两经感受时邪风热或心经火毒挟风邪而发。如痈疡生于喉结之外,红肿胀大,容易累及喉头。一般的说破溃流脓者易治。

悬旗风(悬旗痈)

[编辑]

本病大多由于胃火炽盛,脾胃积热,上侵喉关或因外伤引起。其主要症状为口腔内悬壅垂下端尖头部出现紫色血泡,名“悬旗风”(一作“悬[病其]风”)。如血泡生长在口腔上颚,破溃后出现糜烂疼痛,妨碍饮食,则称为“飞扬喉”。◎按:[病其]为一组合字。左为“病”字去“丙”,内为一“其”字。

咽后痈

[编辑]

喉痈之一种,又名“里喉痈”。即生于咽后壁的脓肿,多因风热结毒壅盛化脓所致。其症状为咽后壁脓肿突起,焮红热痛,吞咽困难。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

阴虚喉痹

[编辑]

本病由于阴亏火旺,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症状是患部潮红,呈慢性充血,咽部不适,似常有痰而又不易咳出,吞咽欠爽。有的伴有其它阴虚症状。本病与慢性咽炎一类病症相似。

阴虚喉癣

[编辑]

本病多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以致肺阴受伤。其症状为咽部粘膜溃烂,表面突起,颜色晦暗,日久逐渐溃烂,疼痛,妨碍饮食。患者常有午后潮热、盗汗消瘦等阴虚内热的症状。本病类似咽粘膜结核或喉头结核,多见于肺结核患者。

眼科病症

[编辑]

胬肉攀睛

[编辑]

即翼状胬肉。此症系心肺二经风热壅盛,加之脾胃积热而诱发。其主要症状是胬肉由眦角隆起,呈灰白色,渐侵黑睛角膜,以致影响视力。

八廓

[编辑]

眼科中与五轮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从部位说,将眼外部按脏腑表里关系,分为“水廓”,“风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泽廓”,“山廓”。水廓相当于瞳神水轮,风廓相当于黑睛部分的风轮,天廓相当于气轮,地廓相当于肉轮,火廓、雷廓、泽廓、山廓相当于血轮(内眦、外眦的上、下方)。八廓在古代眼科中曾作为辩证之用,但各家说法不一。杂有迷信色彩,后世亦少用。

白睛溢血(胭脂障)

[编辑]

本病多因肺经热邪,迫血妄行;也有因饮酒过度,或外伤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白睛表面呈现部分充血,色鲜红,界限分明,重者可有出血现象。约数日后可自行消退,预后艮好。

白膜侵睛

[编辑]

主要系肺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病症。其症状是黑睛边缘出现灰白的小庖,逐渐向中央进展,严重时,灰白色小庖可融合成片,横越黑睛。患眼极度畏光,刺痛流泪,病状常反复发作。

白翳包睛

[编辑]

是“赤膜下垂”(垂帘障)证的进一步恶化。其症状为血脉贯布,遮满黑睛(角膜和虹膜部分),不能视物。常伴有头痛,便秘,目痛等症状,有时可致失明。

暴盲

[编辑]

暴盲多因肝气上逆,气血郁闭引起。患者原无眼部其它症状,突然一眼或两眼失明。本病相当于视网膜中心动脉栓塞。

冰瑕障

[编辑]

凝脂翳(化脓性角膜炎)如经早期及时而恰当的治疗,黑睛上的混浊即可吸收,仅留点状或片状薄翳,明亮光滑,如冰如瑕。一般不影响视力或仅有视力轻度障碍。

赤脉传睛

[编辑]

指气轮白睛上由两眦开始出现赤脉,逐渐向内扩展。多因嗜食油荤厚味,心火亢盛上扰于眼所致。本症需与“赤丝虬脉”鉴别,后者病变并不从两眦开始,而是起于白睛任何部位,脉管蟠曲充血。

赤脉贯布

[编辑]

一般指气轮上血管增多,布满整个白睛,是多种眼病的共同症状(如椒疮,粟疮,火疳等),又称“赤脉如缕”。

赤膜下垂

[编辑]

又名“垂帘障”,类似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是椒疮(砂眼)失治或调治失宜,再加心,肺,肝诸经风热、内火,致瘀血凝滞所致。主要症状是整排的细小血管自白睛上方向下侵入黑睛,患者常有目痒流泪,羞明畏光。重症可畏至瞳孔,翳膜菲薄。

赤丝虬脉

[编辑]

指气轮白睛上血络赤丝明颢的病症。多因血络郁滞所致。椒疮、粟疮一类病症,常有赤丝虬脉出现。其它如用眼过度或嗜酒过甚等,均可致白精上血管扩张,发生赤丝虬脉。

风赤疮痍

[编辑]

本病主要由脾经风热毒邪与心火相挟而上攻于目所致。其症状是眼睑皮肤红赤起庖及溃烂,形似疮痍。类于睑缘炎。

风火眼痛

[编辑]

又名“风热眼”,俗称“火眼”,即急性结膜炎,系感受风热所致。其主要症状是两眼刺痛,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晨起上下睑被粘着,不易睁眼,结膜充血,严重者来势较猛,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风轮赤豆

[编辑]

此症是肝经积热,气血失调所致。其主要症状是风轮(黑睛)部位有颗粒突起,白睛(球结膜)有赤脉缠布追随,色红如豆,故名。

风牵偏视

[编辑]

又名“风牵㖞斜”,“口眼㖞斜”。主要是由于脾胃二经气虚,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其特点是眼与唇口偏向一侧,且常有流泪过多,眼睑闭合障碍等症状。这是支配面部及眼部神经有病而影响口眼部肌肉张力所引起。

疳积上目

[编辑]

是小儿疳积续发的一种眼病,起因于脾胃受损,肝热上攻于目。主要症状是角膜混浊,视物不清,干涩怕光。如不及时调治,重者可引起黑睛破损,导致失明。本病相当于维生素A缺乏症所致的角膜溃疡病。

高风雀目

[编辑]

是“夜盲”的一种,为先天不足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白天视觉正常,一到夜晚或黑暗处,两眼视野狭窄呈管状,只能直视。本病相当于视网膜色素变性。

黑睛破损

[编辑]

指黑眼珠(包括角膜,虹膜等部分)因眼病或受外伤而溃破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如处理失当,可能导致失明。

花翳白陷

[编辑]

指风热毒邪侵犯黑睛而使其表面生翳,如花瓣形状,中间凹陷。本病多由热毒内侵,肝肺火炽,互相搏结而起。

黄液上冲

[编辑]

“凝脂翳”的病情如继绩发展恶化,就出现黄液上冲。其病因为脾胃积热上蟠,毒邪交攻。主要症状为风轮之内,黄轮之前(即解剖学上的前房)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并逐渐增多,其上界呈水平线。重者穿破风轮而成“蟹睛”或“旋螺突起”,使视力受到影响。本病类似于前房积脓。

混睛障

[编辑]

本病多因肝经风热,津液被灼,瘀血凝滞所致。其症状为黑睛部分呈现一片灰白色翳障,状如磨砂玻璃,视力严重障碍。类似角膜斑翳。

火疳

[编辑]

一种急性眼病。火疳是火邪热毒结聚,侵犯白睛的病症。主要症状是白睛深部向外凸起暗红色颗粒,逐渐增大,红赤疼痛,怕光流泪,视物不清,严重者可破溃流水而成瘘管。

椒疮

[编辑]

本病起因是感受外界毒邪,加之脾胃素有积热,风邪外束,以致胞睑脉络壅滞而气血失和。其主要症状是眼睑内的睑胞内发生细小的颗粒状病变,状如花椒,故名“椒疮”。本病即砂眼。患者觉眼内沙涩痒痛,怕光流泪,如不及时调治,常可引致损坏眼睑及角膜,遗留翳障,影响视力。

金疳

[编辑]

本病系由肺火亢盛而致。其主要症状是白睛出现形如细小米粒,周围有血管围绕的小庖,同时觉眼部涩痛,怕光,流泪。

聚星障

[编辑]

本病系因肝火内盛,兼之风邪相挟,致风热相搏而起。其症状为黑睛表面出现细小足点,常三,五成群,呈灰白色或微黄色,或散或聚,反复发作。如调治及时,预后良好,否则容易酿成黑睛云翳或溃破等重症。

漏睛(眦漏)

[编辑]

是一种眼眦部的疾病,系因肝经风热或心火炽盛所致。其症状为眼内眦红肿胀大,继缀发展则溃破流脓,久不收口,缠绵岁月,脓液自内眦的泪窍而出。本病类似于泪囊炎。◎按:泪为组合字。左边为一“水”旁,右边为“目”字。

绿风内障

[编辑]

本病即青光眼。多因真阴亏耗,阴虚阳亢,气血不和引起。主要症状是瞳孔散大,色呈淡绿,视物不清,常见灯火呈红线色圆晕。急性发作时每伴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眼睑肿胀,眼球充血。急性期缓解后,视力大减。本病容易复发,逐次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失明。

眠弦赤烂

[编辑]

又名“风弦赤烂”,多因脾胃湿热,外感风邪所致。其特点是睑缘红赤溃烂,痒痛时作,重症甚至可能睫毛脱落,睑弦变形。本病即睑缘炎。

内障

[编辑]

凡眼珠内部(包括瞳孔及玻璃体以及眼底等部位和眼内组织)的疾患,统称内阵。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内障凡二十三种。

凝脂翳

[编辑]

本病系毒邪侵犯黑睛,加以肝胆火炽,风热壅盛而起。其病状为头额剧痛,目痛羞明,泪出如流,颜色带黄绿,状如凝脂,故名。如不及时治疗,可致黑睛溃破,累及瞳神而失明。本病类似化脓性角膜炎。

睥翻粘睑

[编辑]

又名“皮翻症”,“风牵出睑”。多因胃经积热,肝风内盛,以致风痰湿热上攻,气滞血壅所致。由于睑弦翻转,眼睑不能闭合,常感眼部干燥裎痛,甚至发生角膜炎。多发于下睑。

青盲

[编辑]

本病系因肝肾不足,精血亏损,兼以脾胃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目而起。开始视力减退,逐渐发展,可至失明,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眼病,类似视神经萎缩。青冒的早期阶段,患者自觉视物昏糊渺茫,称之为“视瞻昏渺”,如兼见眼前有一片阴影,甚至呈现青绿碧蓝或赤黄之色,称之为“视瞻有色”,随着视力的进一步减退以至失明,但双目外视并无异常,则称之为“青盲”。

虬脉纵横

[编辑]

指白睛(球结膜)血管充血,脉络粗细纵横。

虬蟠卷曲

[编辑]

指白睛(球结膜)血管充血,脉络稀疏旋曲。

拳毛倒睫

[编辑]

又名“睫毛倒入”。是一种因眼弦赤烂(睑缘炎)或“椒疮”(砂眼)治疗失当,经久不愈所引起的睫毛拳曲的病症。由于睫毛倒刺眼珠,患者有涩痛流泪,怕光等症状。甚至可发生浅层角膜溃疡,最后形成云翳。

上胞下垂(睑废)

[编辑]

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为发育不全的后果,发于双侧。后天性的多因脾弱气虚、脉络失和,风邪客于胞睑所致,常发生于单侧。其症状是上睑肌肉无力,不能开大睑裂,常需抬头皱额以帮助视物。

视赤如白

[编辑]

即色盲。多因先天发育不良,阴精不能上达于眼所致。患者对某些颜色或全部颜色失去辨别的能力。

粟疮

[编辑]

本病起因与椒疮相似,其主要症状是眼睑内发生色黄而软的粟粒状的病变。每与椒疮(砂眼)同时发生,沙涩痒痛。重症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诱发翳膜而影响视力。

胎患内障

[编辑]

指孕妇因病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复因偏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致婴儿患先天性内障。双目外观似正常,但视力有不同程度的丧失。

天行赤目

[编辑]

是感受四时风热毒疠之气所致。其主要症状是胞睑肿胀,睑、白睛红赤,痒痛流泪,眼眵(音吃)稠粘,常两眼先后受累或同时患病,本病即传染性结膜炎。

通睛

[编辑]

俗名“斗鸡眼”。即一眼或双眼的黑眼珠相对偏于眦侧,有的患者可有复视的症状,以致须偏斜瞻视才能看清东西。多因重病后眼部肌肉受损,而失去眼部运动的协调状态。有时也可因外伤所致。

瞳神干缺

[编辑]

指瞳孔失去正圆状态,追缘如锯齿或梅花状。常为“凝脂翦”等重症所遗留下来的后果,最终也可导致失明。

瞳神缩小

[编辑]

指瞳孔失去展缩能力,日渐缩小。多因肝肾劳损,虚火上炎或肝经风热上攻而成。重者也可导致“瞳神干缺”,视力全失。

外障

[编辑]

指发生在胞睑(包括眼睑皮肤,肌肉,睑板和睑结膜等)、两眦(包括泪器),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前部巩膜等部分),黑睛(包括角膜和虹膜等部分)的眼病。局部症状如眼部红赤肿胀,眼多出现胶粘现象,或出现星点云翳,赤膜.胬肉等;统称外障。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外障凡五十种之多。

五风内障

[编辑]

又可分为“青风”,“绿风”,“黑风”,“乌风”,“黄风”五种内障。其病因同绿风内障。各色风乃依瞳仁所见颜色不同而命名。“风”字是表示病势变化迅速的意思。五风之中,青风、绿风表示病较轻,较常见;黑风,乌风少见;黄风表示病最重,易致失明。

五轮

[编辑]

眼科的一种学说。眠睛由外周向中心可分作“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位,用于说明局部与内脏相关的生理病理,并作为眼疾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肉轮位于上胞(睑)和下胞(睑),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在脏属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气轮即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风轮即黑睛,在脏属肝,肝属风木,故其疾患多与肝,胆有关;水轮即瞳神(仁),在脏属肾,肾主水,故其病患多与肾,膀胱有关。此说总结了眼科的一些临床经验,但以五行通套五脱,不免牵强,应用时不宜生搬硬套。

蟹睛

[编辑]

本病多由火热上攻,治疗失当,以致真睛膏损。症状类似“旋螺突起”,在黑睛边缘有似蟹睛般的神膏绽出,凸出的范围一般较小。若黄仁全部凸出,则最终将导致失明。

旋螺突起

[编辑]

本病系因肝热过甚,致使风轮部分凸出如旋螺状,眼球变白或发青,日久变成黑色。重者可致盲。本病类似角膜葡萄肿,系因角膜溃疡穿破后,虹膜脱出结疤而成。

血灌瞳神

[编辑]

病因多由外伤损及血管,以致血液外溢;也有因内热过盛,损伤眼内血络所引起。血液进入风轮及瞳神部位,外观瞳神呈现一片红色,如不及时调治,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眼胞菌毒

[编辑]

本症系因脾经湿热蕴结所引起。患者睑缘长出小泡,逐渐长出如菌形的赘生物,且有小蒂,不痛不痒,甚者眼翻流泪,视物昏蒙,有的经久不愈。类似于眠睑庖疹或粟粒疹。

眼胞痰核(胞睑肿核)

[编辑]

本病多因胃肠蕴热,与湿痰相结,以致阻塞经络,起于胞睑之间。其症状可见胞睑内有核状硬结(多生于上胞),按之不痛,推之移动,日久隆起发红,眼胞重坠胀涩。本症又名“目疣”,即睑板腺囊肿。

眼丹

[编辑]

本病病因,部位等与针眼相同,但病情较重,胞睑可漫肿赤痛,有硬结拒按,甚至伴有头痛寒热等全身症状。

夜盲

[编辑]

俗称“鸡盲”或“雀目”。本病起因于脾胃虚弱,导致肝血亏虚或肾阴不足,缺乏维生素A所致。其主要症状是夜晚或在黑暗处视物不清。

[编辑]

黑睛部分由于疾病而失去其透明光亮的特性,代之以疤痕组织,以致轻重不等地障蔽视力,这种病症就叫“翳”。

圆翳内障(如银内障)

[编辑]

本病起于肝肾两亏或脾胃虚衰,运化失常。其症状为晶状体失去原有的透明度,变为混浊,使视力下降或丧失。类似白内障。

云翳

[编辑]

黑睛上因患“凝脂翳”等一类疾病而遗留一层薄的不透明组织,如云如雾,故称“云翳”。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或有轻度障碍。

针眼(土疳)

[编辑]

又名“土疡”。指生长在胞睑边缘的小疖。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肿。继则赤痛拒按。相当于麦粒肿。

真睛破损

[编辑]

眼珠因外物射入或跌仆而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眼疾,如处理不当,可致失明。

眦帷赤烂

[编辑]

帷(音惟),本症似眼角睑缘炎,其病因与眼弦赤烂相同。主要症状是两眦糜烂起痂,伴有痒痛感比,重症甚至眦帷出血,睫毛脱落。

其它

[编辑]

医史

[编辑]

丛书

[编辑]

是把各种单独着作汇集在一起刻印的一类书籍。医书中最早汇刻丛书的是元.杜思敬的《济生拔萃》(公元1315年),包括金元医家的着作十九种。凡一家或把师徒等所着医书合刻,称为“一家丛书”,如《张氏医通》(公元1695年),包括清.张璐、张登、张倬等三人的着作。至于宋.董汲的董汲医学论着三种,包括《脚气治法总要》,《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旅舍备要方》等(公元1093年),则系个人的医学丛书。明、清以后,丛书逐渐增多,其中保存了历代的许多珍贵医书。

大方脉

[编辑]

我国古代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成年人的疾病的,相当于现在的内科。

大夫

[编辑]

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

大医

[编辑]

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的尊称。

带下医

[编辑]

最早见《史记.扁鹊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所以古代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

东医

[编辑]

韩国、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医学与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已互相交流,公元十七世纪初,韩国出版的医学巨着名为《东医宝鉴》,韩国设有专门研究机构:东医研究所。越南设立东医研究院,并出版有《东医杂志》。

法医

[编辑]

《礼记.月令》中有“瞻伤”,“视折”.“审断”等,是古代法庭检验伤死案件的简单记载。五代时的《疑狱集》(公元951年),和凝父子所着,系现存最早的法医着作。宋代有《内恕录(着者佚名),《折狱龟鉴》(郑克着于公元1200年),《棠阴比事》(万荣着于公元1213年)等着作。南宋时采用《检验格目》和《检验正背人形图》,丰富了法医学的内容。后来宋慈采取《疑狱集》,《内恕录》等书的精萃,结合当时在法医学上的新经验,编成《洗冤录》(公元1247年),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检查,鉴定某些机械死伤原因,当时的各种毒物及急救解毒的方法等,此书为古代法医名着,对国外亦有较大影响。

方书

[编辑]

指专门记载或论述方剂的着作,如清.汪昂的《医方集解》(公元1694年),清.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公元1846年)等。指一般有处方的医书,如刘恕《通鉴外纪》:“遂作方书,以疗民疾。”就是指一般医书,因医书中多载有方剂。又如《千金要方》(公元652年)、《千金翼方》(公元682年),虽以“方”为书名,实际上包括基础医学及临床分科。

风科

[编辑]

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宋代设风科仅次于大方脉,有学生八十人。风科的范围包括各种因“风”邪所致的疾病。

妇人

[编辑]

在医学术语中,妇人是指古代治疗妇女病的专科,又称“女科”。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

汉医

[编辑]

日本人对中医的称谓。或称“汉方医学”。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日本研究汉医的着作比较丰富。现在日本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如全日本汉方医师联盟等。还出版了不少汉方医学杂志,如《汉方之临床》,《汉方医药》等。

和缓

[编辑]

即医和兴医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汇讲

[编辑]

指汇集个人单篇着作加以刻即的书籍。如清.唐大烈的《吴医汇讲》,搜集当时医生的单篇着作,随得随印,共十一卷,这实际上是我国早的医学杂志。

疾医

[编辑]

《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疾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金元四大家

[编辑]

指金,元时代(公元1115年-1368年)医学上的四大学派。中国医学发展到金、元时代,医学研究之风兴起。其代表有刘完素(守真)生于公元1110-1200年,他主张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张从正(子和)生于公元1156-1228年,他认为“治病应着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治病善于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东垣)生于公元1180-1251年,他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善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土派”;朱震亨(丹溪)生于公元1281-1358年,他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治病多用“滋阴降火”的办法,世称“养阴派”。他们的学术主张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清《四库全书总目卷103.医家类方:“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金镞

[编辑]

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指专门治疗刀、枪、箭伤等战伤的一门科学。

经方派

[编辑]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着作中的方剂为经方,其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医家有宗于此而在学术观点上自成一派者为经方派。

郎中

[编辑]

古代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见宋.洪迈《夷坚志》)。这种称号在南方某些地方沿用至近代。

类书

[编辑]

指分门别类编辑的书籍。医学类书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其中清.陈梦雷等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代表作。

炼丹术

[编辑]

是古代炼制丹药的一种技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我国自周秦以来就创始和应用了将药物加温升华的这种制药方法,为世界各国之最早者。公元九、十世纪我国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入欧洲。炼丹法所制成的药物有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者至今还很有价值,内服则由于其毒性较大而逐渐被淘汰。所谓“神丹妙药”,以求“长生不死”,则是荒谬的。

良工

[编辑]

古代对医疗技术精良的医学家的称谓。

铃医(走方医)

[编辑]

在以往,有很多周游于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由于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故名。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每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杂看一些借医行骗的人。

名、字、甫

[编辑]

名指正名,如张机的机,即是正名,仲景是字。后世的“甫”字,实际上也是“字”,如“周学海.澄之甫”即“周学海”字“澄之”的意思。

岐黄

[编辑]

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台称。古代相传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内经》等多系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的。因此,历代以来,医家多推岐,黄,为医之鼻祖。

清代九科

[编辑]

清代太医院内医学分科很不一致,有分为五科的,也有分为十一科的。清代九科是指十八世纪时分医学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等而言。

全书

[编辑]

指个人着作丛书。如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包括张介宾的多种医书。指汇刻的丛书,如清.崇文斋刻的《仲景全书》(公元1894年刻),包括明.张卿子的《集注伤寒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宋云公《伤寒类证》,清.曹东斋《运气掌诀录》,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指分门论述的医书,如明.龚廷贤《济世全书》(公元1620年)。指专题研究的医书,如明.张鹤腾《伤暑全书》(公元1623年)、清.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公元1748年)。

人痘接种法

[编辑]

是取患者痘浆接种于人,使其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我国古代医学家发明这种方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到公元十六、七世纪,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在国内已成为专业。其方法有四种:即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和痘衣法。前三种都是接种于鼻孔,其痘苗叫做“鼻苗”,其方法叫做“鼻苗法”。痘衣法旱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时所穿的衣服。人痘接种法的创造被认为是免疫学的先驱。这种技术在公元十七世纪开始,先后流传于俄国、韩国、日本、阿拉伯和欧、非各国。公元1717年传入英国,公元1796年英国人发明牛痘接种法。

伤寒派

[编辑]

自从汉代张仲景着成《伤寒论》以来,后世医家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对该书加以批注、发挥者数以百计,对发扬仲景学说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们之中虽有各种不同见解的争论,但在继承发扬仲景学说上则是一致的。迨至温病学说兴起,在伤寒、温病之间的学说争论更有发展对外感热病的诊治,尊张仲景伤寒之说者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

上工

[编辑]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对能称得上为上工的有一个具体的要求,即在疾病还未发作的时候,或虽已发作而尚未发展以前,能早作诊断和予以防治,而且要求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治愈率。

十三科

[编辑]

指我国古代医学分科。元代、明代的太医院都把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十三科分为大方脉科、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明太医院的十三科是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音促)、按摩、祝由等科。

时方派

[编辑]

凡汉·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之方为时方。后世医生主张,可用古典医方之法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药物组成,临床治疗处方多用宋以后的时方,或按病症之实际情况自行处方用药,称为时方派。

食医

[编辑]

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医生。参见“疾医”条。

世医

[编辑]

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人们称这样的医生为“世医”。古代人多相信世医。

兽响

[编辑]

专治牲畜疾病的医生,见《周礼.天官》。现存的兽医书,有着者佚名的《安骥集》(公元906以前?唐.贾诚重校)、明.喻仁、喻杰的《元亨疗马集附牛经,驼经》等。

书目

[编辑]

是记载图书目录的书。我国医书的书目,如明.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公元1644年)、清.凌奂的《医学薪传》(公元1892年)等。又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公元1782年),清.曹禾的《医学读书志》(公元1892年)等,除记载书目外,还对每种书作简要的评介,并考证作者的生平,书的流传修订等,是为医书的书目提要。

四大家

[编辑]

明代医家多以张仲景,刘完素,李东垣和朱丹溪等四位医学家为四大家。清代医家多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等四位医学家为四大家。后者又称“金元四大家”。一般所指四大家都是指金元四大家。

宋九科

[编辑]

宋代太医局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疮肿兼折伤,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故称宋九科。

太平惠民和剂局

[编辑]

是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也相继设立。当时把制剂药物的部分称为“修合药所”或“和剂局”,把出售药物的部分称为卖药所或“惠民局”,或“太平惠民局”。

太医

[编辑]

一种医生职称。即太医院的医生,是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治病的。

太医令

[编辑]

古代“太医署”或太医院的行政长官。秦、汉时已有此官职。负责管理太医署、院的行政及业务。其下设“太医丞”,为太医令的助手。

太医署

[编辑]

唐代一种医疗保健机构。这个机构内分设医学各科,除作为医疗保健外,也有兼管医学教育的。宋代把这种机构改称“太医局”,明、清则改为“太医院”。

唐代四科

[编辑]

唐代“太医署”分医学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在医科中又分为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五官口腔)、角法(拔火罐疗法)等四个部门。

温病派

[编辑]

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对传染病的防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倡和赞同这一学说的医家,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温病派。

巫医

[编辑]

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者),以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职业者。巫的产生较早,距今约三千多年以前的我国商周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掌握技术知识的人物之中即为“巫”。巫能医治疾病,还能歌舞,代鬼神发言,只有官吏才能用巫法治病。甲骨文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说明当时医疗活动的情况。到战国时期,民间医生已比较普遍了,扁鹊(秦越人)首先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主张,但由于医药发展的限制,骗人的巫医还是长期的存在。

五禽戏

[编辑]

古代的一种医疗体育。华佗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观念下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姿态进行锻炼,用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增强体质。因为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故名。

下工

[编辑]

古代对医疗技术不高明的医生的称谓。由于医疗知识水准低,没有掌握防治疾病于未发作的技术,往往等到疾病已经十分明显的时候才能诊断治疗,而且治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

小方脉(少小)

[编辑]

“幼科”的别称。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也有称小儿科为“少小”。

校正医书局

[编辑]

宋代于1057年设立的一个校对,整理和刊印医学书籍的机构。宋以前,我国医学书籍已很丰富,但由于活字版印刷术尚未发明和广泛应用,医书多靠手抄或刻版流传,出现不少错误。校正医书局曾对《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古代医书,进行校订印行,这对于医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撰、辑

[编辑]

在医书作者之下,有时加一“学”字,实际上即是编写,“学”意指学习,谦虚之词。撰,也是编写的意思。辑。是编辑,聚集,如《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清·孙星衍等从《证类本草》中摘出成书(公元1799年),称为辑本。

疡医

[编辑]

是治疗肿疡、溃疡、金疮,折伤等外科疾病的医生。参见“疾医”条。

医案

[编辑]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医工

[编辑]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一书,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职位在医师,针帅和按摩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和按摩生之上。

医话

[编辑]

是医生的笔记。它没有一定的体例,多记录个人临床治病的研究心得、读书的体会、治病的验案、传闻的经验和对医学问题的考证讨论等等。

医经

[编辑]

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和《旁篇》等七种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原则的基础医学着作。后世有称《素问》,《灵枢》,《难经》为医经者;有称《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为医经者;也有把以上统称为医经者。

医林

[编辑]

即医界。在古代或近代某些行文里,用医林以代表医生的行业。

医论

[编辑]

是一种专门论述医生个人学术见解的专着。相当于现代的医学论文集。

御医

[编辑]

一种医生职称。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

针灸铜人

[编辑]

用铜铸造并刻有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型。宋代我国医学已相当进步,在针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惟一对前人成就的系统整理,他不但总结出针灸专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而且主持铸造了铜人模型。这个铜人不但可作教学上的模型,还可作考试之用,其方法是铜人内装水,外涂蜡,让学生针某穴位,如取穴准确,则穴中的水流出,否则就不能针入。

中工

[编辑]

古代对具有中等医疗技术的医生的称谓。其技术不如“上工”精良,但此“下工”高明。在治疗疾病上要求有百分之七十的治愈率。

祝由

[编辑]

古代用祝说病由的迷信方法以治疗疾病者叫做祝由。祝说,就是装出一副能通鬼神之事的模样,祝祷鬼神消灾免难,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古代多设有祝由科或咒禁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