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会历史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神学 > 基督教会历史


第一部 概览及使徒教会[编辑]

第一章 概览[编辑]

前言 历史的意义

历史是人记忆中的过去。以历史为鉴,


一 科技性的历史

追求客观的历史重现,解答“何人?何事?何处?何时?如何?”等问题。


二 哲学性的历史

以科技性历史为基础,对历史资料加以诠释,以解答历史之“为何?”,以及较长时间的“如何?”之问题。


三 神学性的历史

哲学性历史的一种。以基督为历史诠释之钥。


贰 历史的三个主角

人、世界、上帝


参 教会历史的主要内容

人物、运动、教会与社会的互动、福音的传布、教义的发展


肆 教会历史的律动

教会在历史中螺旋前进,在远离基督与回归基督间往复,但上帝的恩典使教会前进。


伍 教会历史的分段

一 分段之需要和主观性

二 主要分段

(一)使徒时期:AD33–90

(二)教父时期:AD90–600

(三)中古世纪:AD600–1517

(四)宗教改革时期:AD1517–1750

(五)现代时期:AD1750–

第二章 第一世纪的教会[编辑]

壹 基督进入文化──初熟的果子:

初代教会是基督在文化中初熟果子。以后的教会也将继续在不同的文化中结出果子。

一 如根出于干地──在犹太文化中长根发苗

(一)旧约:

旧约圣经是神的道。神的道塑造了犹太文化,但其呈现也是透过犹太文化。


(二)犹太教:

特征:圣殿、祭礼、文士、政教一体。

犹太教把神的道化约成了文化,在文化中神的道也或多或少的僵化了。


(三)希利尼的犹太教:

特征:会堂、七十士译本、腓罗的神学

把犹太文化希利尼化。旧约神的道也开始进入希腊文化。


二 撒在好土里──希罗文化

(一)希腊的要素:

A.哲学:

斯多亚派(Stoicism)

柏拉图主义(Platonism)


B.语文:

普通话希腊文(koine)成为共通的语言。宣教士在帝国范围内不需另学新语言(培克尔,4)。


(二)罗马的要素:

A.政治秩序:

Pax Romana,广大区域的统一


B.交通方便


贰 使徒时代

一 十二使徒行踪

(一)使徒约翰和长老约翰(写启示录),同一人,或不同一人?

(二)传说: 雅各到西班牙,之后才在耶路撒冷被希律所杀。Santiago就是圣雅各。

多马到印度。


二 保罗传道旅行的时间与地点

A.D. 33-35 逼迫教会,共犯杀司提反

A.D. 35 大马色路上见异象

阿拉伯旷野

A.D. 38 赴耶路撒冷见使徒(加1:18)

A.D. 38-46 回大数

与巴拿巴从大数赴安提阿

与巴拿巴携捐款赴犹大

带马可回安提阿

A.D. 47 受安提阿教会差遣赴小亚细亚布道

A.D. 49 赴耶路撒冷大会

A.D. 49-53 第二次旅行布道,进入欧洲,到达希腊半岛哥林多,停留一年半

A.D.54-58 第三次旅行布道,在以弗所约三年,到以利哩古(罗15:19),又到哥林多

A.D. 58 携捐款赴耶路撒冷,被捕下监

A.D. 58-60 在该撒利亚狱中

A.D. 60秋 水路解送往义大利

A.D. 61-63 在罗马受监禁

A.D. 63-67 出狱后的旅程

A.D. 67 死于罗马尼禄皇帝手下


三 耶路撒冷大会的重要性:

教会原则上达成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共识。


四 使徒时期的教会生活

家庭教会

自发性聚会方式

使徒、长老(监督)、执事


参 与文化的冲突

一 希罗世界中与基督教竞争的宗教

(一)神秘宗教

(二)传统多神教

(三)皇帝崇拜

(四)摩尼教


二 早期教会所遇到的三种反对

(一)普遍的反感

(二)理智上的攻击

(三)实际的迫害

第二部 教会教父时期[编辑]

第三章 逼迫[编辑]

壹 使徒教会受逼迫

犹太人的逼迫:彼得、雅各下监,司提反与雅各遭杀害

外邦人的逼迫:保罗被打、下监。


贰 尼禄(A.D.54-68)为第一位逼迫基督教的皇帝

A.D.64/6/18罗马大火,罗马谣传是尼禄发疯放火,尼禄则归咎给基督徒。

彼得与保罗皆于这次逼迫中殉道。


参 丢米田(A.D.81-96)的逼迫是启示录的背景。

肆 经常的逼迫:

一 告诉乃论:

皇帝他雅努(Trajan)回答庇推尼(Bithynia)的省长皮里纽(Pliny)之询问,关于如何处置基督徒。他雅努的回答是:一方面政府不应浪费时间去把他们抓出来,一方面若有人控告 他们,而他们不放弃作基督徒,就要受处罚。


二 马可奥热流(Marcus Aurelius, 161登基):

下诏将基督徒的产业归给告发他们的人。


三 伊格那修(Ignatius, 30-107)的殉道:

他雅努作皇帝时(A.D. 107),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修被捕,解送至罗马喂野兽。他在路上写信给罗马教会,请他们不要干预,“让火与十架,让成群的野兽,让骨头的撕开、折断、与分解,让整个身体的粉碎,也让所有魔鬼的恐怖折磨临到我吧,只要让我得到耶稣基督。”他说:“让我效法我的上帝受苦。”


四 坡旅甲(Polycarp c.69-c.155)的殉道:

坡旅甲曾躲藏两次,但都被发现后,他认定这是主的旨意,就束手就缚。他在示每拿受审时,官长劝他随群众喊“除掉无神论者(指不拜偶像的基督徒)”,他就手指群众喊“除掉无神论者”。官长又劝他,年事已老,只要对皇帝发誓,咒诅基督,就可得释放。他拒绝了,并说:“八十六年来我都事奉祂,而他从未对我不好。我怎能咒诅那拯救我的王呢?”他在祷告中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伍 大逼迫期:

一 德修(Decius)(249-51) :俄利根于此次受苦刑后不治(c. 254)。

二 瓦勒良(Valerian) (253-260):居普良于此次殉道(258)于迦太基。

(一)戴克理先(Diocletian)(284-305):最大最有计划的逼迫(303-5)


陆 大逼迫停止:

皇帝加利流(Galerius)逼迫基督徒一段时日后生重病,311年下诏准许基督徒聚会,请他们为皇帝祷告。

特土良: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子。

第四章 纯正信仰的斗争[编辑]

壹 早期基督教运动中纯正信仰的两大威胁

一 诺斯底派(Gnosticism)

诺斯底派是把各种宗教及哲学混合的一个异端派别。其起源的时间很难确定,但到第二世纪时已有显著的影响, 其中有基督教色彩的诺斯底派曾造成教会很大的困扰。他们把基督教与希腊哲学混合到一个地步,让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 c.155-220)曾经为他们感叹说:“雅典和耶路撒冷到底有什么系呢?”,而倾向把基督教与哲学一刀两断。 诺斯底派主要的思想如下:

(一)强调需拥有诺斯底派的神秘特别的知识才能得救。

(二)最高的存在发散出一连串的灵体,其中一个最低的灵体犯了错误而创造了物质世界。

(三)人的得救是要脱离物质而进入纯灵的存在。

(四)需要有一属灵的使者来带给人特别的得救知识。

(五)这特别的知识就是人的灵穿过天空灵界势力以达于属灵“豊满界”的口令。

(六)基督教的诺斯底派认为基督就是那使者,他是纯灵而无肉身的,乃幻影说(docetism)的基督论。


二 马吉安(Marcion, c.85-160)

马吉安的父亲是本都(Pontus)省的主教。他自己则在144年因一些异端教导,在罗马被逐出教会。随后他就自己成立一间教会,这教会竟也兴盛起来,成了与正统教会竞争的态势,到了第三世纪才渐渐衰退。 他的主要主张如下:

(一)反犹太教。

(二)憎恶旧约上帝,喜爱耶稣的上帝。

(三)自编圣经:删节的路加福音加保罗十卷书信。

(四)自立教派。

诺斯底与马吉安两派都以善恶二元论为背景,认为物质是恶的。


三 教会对此二威胁的回应

(一)正典的建立

(二)信经的制定

(三)强调使徒统绪


贰 孟他努派(Montanism)

156年在小亚细亚的弗吕家一位叫孟他努的信徒开始宣称圣灵透过他说话。他原为Cybele宗教的祭司。他有两位女先知帮助,一为百基拉(Priscilla),另一为玛西米拉(Maximilla)。他们都说预言。孟他努认为圣灵以他为出口,他说话往往用第一人称为圣灵说话。他认为从他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一 强调圣灵的重要性。

二 强调基督教纪律的重要性。

三 重视预言。

四 预言基督不久就要在弗吕家开始千禧年。


参 诺瓦天及多纳徒争论

诺瓦天派起因于德修年间大逼迫时,许多人交出圣经或否认信仰。大逼迫稍解时,教会对于是否容许这些人回到教会来起了争论。宽容派领袖Cornelius于251年在纷争中当选了罗马主教,严格派的领袖诺瓦天(Novatian)则以宽容派不是真教会为由,与之断绝往来。跟随者则拥立他为主教,跟随他的教会很多,以北非及小亚细亚为尤。此教会至少持续到第五世纪。

多纳徒派的起因与诺瓦天派相同,时间则是在戴克理先的大逼迫期。

第五章 早期“教会教父”[编辑]

壹 使徒教父

一 主要的使徒教父或该时期的重要著作

使徒教父指继新约正典之后的一些最早期的教会作家。时间约在AD95-150之间。作品有罗马的革利免(Clement of Rome)著《革利免一书》及《革利免二书》、安提阿的伊格那修(Ignatius)著七封书信、示每拿的坡旅甲(Polycarp)著《致腓利比书》、帕皮亚(Papias of Heriapolis)的解释耶稣言论之残篇、黑马(Hermas)《牧人书》、 《十二使徒遗训》(The Didache)、《巴拿巴书》。


二 使徒教父的特色:

(一)多为信仰实践的教导。

(二)多重复使徒的教训,极少教义上的发扬。

(三)著作性质属犹太文化多过希罗文化。


三 使徒教父的重要性──过渡与传承

(一)使徒教父标志著从使徒教会到外邦教会的过渡。

(二)使徒教父标志著从犹太教会到希罗教会的过渡。

(三)使徒教父传承使徒教训。


贰 护教士

一 主要的护教士

(一)夸达徒(Quadratus):于125年写了一篇为基督徒辩护的文章,上呈于皇帝哈德良。

(二)雅里斯底德(Aristides):于140年上书皇帝Antoninus the Pius。

(三)殉道士游斯丁(Justin the Martyr):是护教士中最重要的一位,于151年著《第一护教书(Apology I)》,之后又著《第二护教书》及《与崔弗对话(Dialogue with Trypho)。

(四)他提安(Tatian):游斯丁的弟子。

(五)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与他提安同期,他的文风在第二世纪所有的基督徒作者中是最为精致、清淅和正确。

(六)提阿非罗(Theophilus, c.115-180):率先提出“从无变有(creatio ex nihilo)”的创造观。


二 謢教士的特色

(一)对象是教会外的人,对不信的批评者提出解释。但也附带地坚固教内人的信心。

(二)引用希罗文化为辩护的理据。

(三)因回答希罗文化的挑战也开始在神学思想有创新。


三 护教士的重要性

(一)为基督信仰提出合理辩护,使知识份子能接受基督教。

(二)开始将神学希腊化。

(三)他们的神学思想成为之后教父神学的基础。


参 辩道士的角色

一 主要的辩道士

(一)爱任纽(Irenaeus, 120-202)

爱任纽是坡旅甲的徒弟,在A.D.177的逼迫后,继任里昂(Leon)主教。曾著《驳异端(Against Heresies)》对抗诺斯底派。


(二)特土良(Tertullian, c.155-220)

特土良出生于北非迦太基,父母是异教徒。他到罗马修习法律,在那儿信主。后来他对罗马教会之涣散感到不满,而在207年加入了孟他努派。 曾著《驳马吉安》和《驳帕克西亚(Against Praxeas)》。帕克西亚是持形态论(modalism)的神格唯一论者(monarchianism)。

特土良被称为拉丁教会之父,是第一位以拉丁文写作而名见乎经传的神学家。他关于三位一体及许多其他神学主题的拉丁神学用词,后来成为正统神学的用语。他对继他之后的另一北非教父居普良(Cyprian, c.200-258)的影响甚巨。在居普良成为主教前,他所读的基督教书籍中,除了圣经,就只有特土良的著作了。


(三)亚历山太学派

A.革利免(Clement, c.150-c.215)

革利免是亚历山太学派的第一位重要神学家。他对哲学抱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他也如游斯丁般,重视Logos思想。


B.俄利根(Origen, c.185-)

俄利根为人虔诚,曾因对基督虔诚而自阉。

主张基督次于上帝,而圣灵次于基督,但基督仍与父同具神性,是父在永恒中生的神子。

俄利根是东方教会影响最大的神学家,亚流派及正统派都引用其论点以为支持。他若是异端派之父,那他也是正统派之父,因为正统派的三一论论述也是以他的神学为基础。


二 辩道士的特色

(一)对教会内的异端提出辩正。

(二)为神学作系统化的建设。

第六章 君士坦丁大帝[编辑]

壹 教会见容于帝国

教会在罗马帝国中长期受逼迫两个多世纪,但是黑夜终将结束,忍耐到底终必得救。教会经过了长期的等候和盼望,终于等到了在政治上得自由的日子。使这自由得以实现的历史人物就是君士坦丁大帝。教会和罗马帝国的关系,以及两者未来的走向,都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时候来到了转捩点。而这转变之所以发生,却也正是因为君士坦丁自己的政治生涯来到了转捩点。因此最终不是人,而是上帝在掌管著历史。教会受苦的日子已经够了,上帝的手开始动了。


一 米尔文桥(Milvian Bridge)之役 (312)

君士坦丁与政敌马克森狄(Maxentius))在罗马附近台伯河(Tiber River)之上对阵,敌军数目三倍于君士坦丁者。

决战前一日君士坦丁见西沉日头上一十架,写著“Hoc Signo Vinces(靠此记号得胜)”,君士坦丁下令兵士将基督名字的希腊文头两个字母CR刻于盾牌上,第二日君士坦丁大胜。君士坦丁因此而心向基督教,但迟至他过世前才受洗。


二 米兰上谕(Edict of Milan, 313)

君士坦丁与他的盟友理吉纽(Licinus)在313年共同颁布了米兰上谕,停止对基督徒的逼迫。

米兰上谕的要点:

(一)给与个人良心自由的权利

(二)给与基督教法律上的保障

(三)使帝国内宗教都有平等地位

(四)发还逼迫时代所没收的教会财产


三 帝国统一

君士坦丁与理吉纽又发生战争,故理吉纽治下的基督徒又遭逼迫,直至324年君士坦丁打败理吉纽统一帝国为止。


贰 君士坦丁对基督教历史的重要性

一 使教会成为特权阶级:

教会职员减免税捐、皇家主持兴建教堂。


二 教会从文化抗衡的角色成为文化的主流:

新都君士坦丁堡成为基督教势力独大的城市。


三 教会与国家成为一体。

四 教会充斥没有信仰经历的人。

五 皇帝为求帝国统一插手教会争端,并以武力对付非主流教会。

六 罗马主教地位因君士坦丁迁都东方而在西方拉丁民族中大大提升。


第七章 成长与改变[编辑]

壹 至313年为止的传布与成长

到主后约500年时,基督教可说已经赢得了罗马帝国,虽然当时多数人的信仰只是形式上的。主后529年,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关闭了雅典古老的哲学学院(The Academic)则为标识此一转变的事件。

这五百年又可以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君士坦丁时,信徒约五百万到一千万。

教会传布的范围:除了说希腊话及拉丁语的地区,向西还包括高卢与北非的一些非拉丁族群,向东已使亚美尼亚成为基督教国家,另外基督教也立足于一些叙利亚语族群、古埃及族群、阿拉伯人中,也可能已到达哥德人、乔治亚人及印度人中。

教会此时已是罗马帝国中仅次于帝国之最强、分布最广的组织。帝国既无法消灭教会,现在转而与教会结盟了。


贰 新约教会与君士坦丁时的教会之比较

一 独裁的主教制

(一)权柄集中于主教身上

(二)圣职人员有别于平信徒

在第三世纪初已显然划分。


二 教牧职务

教会主要教牧职务分三层

主教、长老、执事;新约中只有二层。

另有一些次要职务在他们之下。


三 教会生活的改变

(一)礼拜与节期

A.圣餐神秘客观化:圣餐成为礼拜时最重要最神圣的节目。

B.大斋期(Lent):复活节前的斋戒祈祷期,由四十小时发展到四十天。


(二)非基督教因素渗入教会

A.对殉道者遗物的崇敬

B.圣徒崇敬的萌芽


(三)圣礼的发展

A.洗礼

(1)洗礼成为得救所必须。

(2)洗礼成为有赦罪之效:有延后受洗的趋势。

(3)婴儿洗:第一次记载于爱任纽,至第六世纪才为教会所普遍遵行。

(4)浇水礼:在十二使徒遗训中即为一可替代浸水礼的方式。但浸礼仍为教会主要的洗礼方式,直到第九世纪。


B.主餐

(1)永生之药:主餐成为得救所必须的永生之药(伊格那修的用词)。

(2)基督身体客观同在。

(3)主餐献祭观:至居普良时已发展成熟。


(四)教会的世俗化

A.第二代以下信徒增加,缺少信仰的经历。

B.教会不再追求成圣,反成了灵魂得救的渡口。

C.双重道德标准出现:导致圣职人员的独身、修道主义兴起及一般信徒的灵性低落。


第八章 修道主义[编辑]

壹 修道主义的发展

一 独修式

(一)修道主义起始于安东尼(Anthony, c.250-356?)。

A.生于埃及,为科普特人。

B.领受基督对那少年官的要求,舍弃一切,约270年时,在本村中发愿度禁欲生活。

C.十五年后离群索居至死。

D.他常常禁食祷告,以克胜邪灵的折磨及肉体的引诱,好能亲近上帝。

E.有许多人起而效法。


(二)独修盛行于叙利亚,四世纪初由西缅(Simeon)发展出坐柱修道派(Stylites),他坐柱上共三十年,直到死时。


二 团修式:

(一)帕科缪(Pachomius, 292-346)式:

A.创设第一所基督教修道院(约315-20)于埃及南部。

B.他原为独修,后因感生活不规则而改团修。

C.后又设女修院。

D.死前在埃及共设十所修院。


(二)巴西流式:

A.小亚细亚盛行团修式修道,得力于该撒利亚的巴西流十多年(c.360-379)的提倡。

B.规条均称巴西流规条。

C.较帕科缪式注重共同生活。

D.重工作、祈祷及读经。

E.重视出外服务行善。

F.不主张极端禁欲。


三 西方的修道运动

(一)初有亚他那修、耶柔米、安波罗修及奥古斯丁等的鼓励。

(二)陆续有修道院建立,但各有其规条。

(三)本笃(Benedict, c.480-547)为西方修道主义的改革者。

A.约500年于罗马东方山区开始独修。

B.529自建修道院于罗马与那不勒斯途中的山上。

C.他的修道院规条合乎中庸之道。

D.著重敬拜、工作与研读。

E.渐为西方包括义大利、英国、德国及法国的修道院所遵行。


(四)塞尔特(Celtic)修道院

A.五至七世纪盛行于爱尔兰、苏格兰及英格兰。

B.著重神秘奋兴精神,不重纪律。

C.最卓著的贡献是宣道热忱及学术。

D.保存希腊文的研究又发展了赛尔特基督教艺术。


贰 修道主义的起因

一 成为国教前:

(一)基于相关的圣经教训:保罗以为独身较可自由事主;天国已近,不烦嫁娶;天国不嫁不娶,独身可见证天国。

(二)教会中的双重道德标准──一般的及更高的

(三)希腊哲学的禁欲趋势──如俄利根之例


二 成为国教后:

(一)信徒道德水准降低:虔诚者就特著重禁欲生活。

(二)殉道的虔诚转以禁欲表达。

(三)公共崇拜的仪式化:产生追求个人自由亲近上帝的需要。


参 修道主义的评价

一 优点:

(一)修道院成为实验农场。有助提升农业技术。

(二)在后来的黑暗世纪中成为教育及学术的传承者。

(三)修士,特别是不列颠的修士,是中世纪的宣教士。如爱尔兰的科伦巴(Columba)使苏格兰归信基督。用的是集体归信法。

(四)修道院成了社会弱势人群的避难所,提医疗、行旅服务及心灵庇护等。

(五)产生中世纪教会最好的领袖。


二 缺点:

(一)许多人才进到修院使得社会上人才不足。

(二)独身使得这些好人才不能生养优秀的下一代。

(三)教会中产生双重灵性道德标准。

(四)多数只为追求自己的灵命,带来灵性的骄傲。

(五)修院生活在富裕之后变为懒惰、贪婪。

(六)修士的服从性有助于教权阶级的发展。


第九章 教会大会与信经[编辑]

壹 亚流争议

亚流为亚力山太的学者,主张基督是最高的受造物,不同于神,也不同于人,是神与人间的第三者。

主教亚力山大则主张基督与父是同本体的。


贰 尼西亚大会的重要性

一 这是第一次的大公会议,由全国的各地的主教参加的,约二百五十至三百人。

二 由皇帝召开,国家出资。

三 订定有强制性的尼西亚信经。

四 宣示基督与圣父是同本体的,非受造的。

五 会议结论藉武力执行,放逐异议主教。


参 尼西亚后的亚流争议

尼西亚会议后,亚流派并未完全消失,且多次反扑。在君士坦丁末年,就曾接受亚流的缓和主张,而把坚持反亚流的亚他那修放逐。当君士坦丁死后,政局不稳。在政争与内战后,最后出线的皇帝是君士坦修(Constantius)。他是倾向亚流主义的。在他出任皇帝前就已逼迫尼西亚派的领袖,当他统一帝国后,更加如此。


肆 加帕多家(Cappadocia)三杰:

加帕多加省该撒利亚(Caesarea)的巴西流(Basil)、拿先素斯(Nazianzus)的贵格利(Gregory)和女撒(Nyssa)的贵格利(Gregory)。此铁三角分别擅长于教牧、布道及神学(如保罗所说“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三人合力保住正统的尼西亚教义。是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中新尼西亚正统神学得胜的功臣。


伍 君士坦丁堡会议

当380年正统派将军提奥多修进入君士坦丁堡后,将亚流派领袖从京城赶出,又接受群众推举的拿先素斯贵格利为主教。 又召开了君士坦丁堡大会。会中重新确认了尼西亚大会关于基督俱完全神性的教义,此外又肯定圣灵也俱完全的神性。如此三一教义才算完整。会中将尼西亚的信经稍作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尼西亚信经,又称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第十章 教会与帝国[编辑]

壹 犹利安(Julian, 361-63):

犹利安是君士坦丁之后唯一的异教皇帝。因为君士坦丁死后的政争中,犹利安的父亲为奉基督教的继任者君士坦修(Constantius)所杀,故自幼对基督教反感。他虽然采取了一些逼迫基督教的措施,但已不能撼动基督教在帝国的地位。


贰 成为国教:

380年东方统治者提奥多修(Theodosius the Great) 与西方皇帝格拉典(Gratian)共颁一道上谕,定基督教为帝国唯一合法宗教。至394年帝国中所有异教的政治势力均遭根除。


参 教会与帝国联姻的利弊

一 教会人数增加,但教会的信仰品质反倒低落。

二 教会得到财富、政治等俗世权势,但教会不一定更有圣灵的权能。

三 异教根除,但异教遗传经转型后渗入教会。

四 帝国开始介入教会属灵及神学的事务。

五 教会得势后也开始逼迫异教及异端,如同以前异教逼迫教会一般。


第十一章 至451年的主要神学争论[编辑]

壹 基督的神性问题

上帝的独一性及基督的神性如何相容的问题。


一 以便尼派:

耶稣是靠圣灵的能力而为弥赛亚;完全否认耶稣的神性。


二 诺斯底派:

主张因基督而得特别知识以得救;灵善物恶二元论;基督为造物工师;幻影说的基督论。爱任纽大力驳斥。


三 神格唯一论:

(一)动力论:

代表人物为撒摩撒他的保罗(Paul of Samosata),嗣子说的基督论。


(二)形相论:

代表人物为撒伯流(Sabellius),一个本体依次以三个形相表现。特土良力驳之,著《反帕克西亚》(Against Praxeas),主张三个位格共一本体。


四 亚流vs.亚他那修(c. 296-373)

基督是

受造物    与父同本体

有起始    与父同永恒

不同本质,不全知父    与父同等

会改变,可能犯罪

只是被尊称为神,不真是神


五 结果:

(一)两次大公会议

A.尼西亚大会(325)-带咒诅的信经

B.君士坦丁堡大会(381)-确认尼西亚大会的决议。


(二)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即今日的尼西亚信经,是由迦克敦会议所通过,内容可能是君士坦丁堡大会基于类似耶路撒冷的区利罗之教理问答(c. 345)的信经所制定。

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及亚他那修信经是罗马天主教及许多更正教宗派如信义宗所接受的三大古信经。

亚他那修信经并非由亚他那修所写,乃是约AD500用拉丁文所写,而冠上其名,原作者不详,内容针对亚流派及涅斯多流派。


贰 圣灵的神性

敌圣灵派:在尼西亚会议后,有一些神学家虽然接受圣子与圣父同质,但不接受圣灵与父和子同质。他们被称为敌圣灵派(Pneumato-machians)。亚历山太会议(synod) (AD362)将此派定罪,等于也将亚流派定罪,因而确定了正统派最后将胜利。


参 人的本性与神的恩典

西方教会较重实际,东方较重玄思,所以神论与基督论的争论发生在东方,人性论与拯救论的争论则发生在西方。


一 伯拉纠(c.360-c.420)

伯拉纠是英国的修士,他在道德修为上有很高的名声。他405年在罗马读到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所祷告的:“求你赏赐你所命令的,命令你所定意的” 这句话很不以为然。这样的说法似乎把人看成是上帝手中的傀儡。


(一)人性论:

A.人有完全的自由意志和相应的责任。这一点是伯拉纠思想的基石。

B.每个人像亚当一样是一个新的受造物,并不特别倾向犯罪。

C.也没有任何特别外力能使人的意志一定要选择善。

D.关于原罪,伯拉纠不讲藉身体而遗传的罪性,也不讲罪咎,而说世人都犯罪乃因亚当开始的坏榜样与积习代代相传。


(二)拯救论:

A.教导的恩典:上帝赐给人圣经、理性和基督的榜样来帮助人。

B.宽恕的恩典:人如果悔改并且努力行正路又弥补他所行的恶,上帝就给他宽恕的恩典。但这恩典并不帮助他的意志,只是赦免他的罪。

C.婴儿洗礼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没有原罪。


二 奥古斯丁

(一)人性论

A.亚当原有自由选择善恶,但亚当犯罪使得所有人都受罪的捆绑。

B.每个人因为是亚当的后裔都有原罪。

C.人的意志是完全的败坏了,在得救的事上意志完全没有用。


(二)拯救论:

A.只有蒙拣选的人因上帝在基督里的恩典可以得救。

B.重生完全是圣灵的工作,意志没有用。

C.上帝加力给人的意志,使人的意志能接受救恩。


三 结果:

伯拉纠在以弗所所召开的第三次大公会议(AD431)中被定罪。

后又有半伯拉纠派兴起,由John Cassian为首,认为人的意志与上帝的恩典,在人的得救上各居一半地位。此派在AD529的Orange会议中被定罪。


肆 基督的神人二性

此问题的辩论是在亚历山太与安提阿两学派之间。亚历山太学派强调基督的神性,以确保基督里的启示是从神而来的。安提阿学派则强调基督的人性,因为他必须是人才可以是救人。


一 亚波里拿留(Apollinarius, c.310-390)

他为了支持三一论,要解释Logos是如何在基督里成了肉身,于是主张基督的灵是Logos,他没有人的logos,只有人的魂与身体,且后者是受Logos的主宰。对亚历山太学派来说这是完全可以接受,只要耶稣能以神的身份说话,还有身体能与人类沟通就可以。他否定了基督完全的人性。加帕多家教父之一的女撒的贵格利就说:“他没有取的,他就没有拯救。他拯救他所联合于神性者。如果亚当只堕落了一半,那么基督就有可能只取一半也只救一半。但如果全部的人性都堕落了,那么全部的人性都必须合一于道才能完整得救。”

亚波里拿留在君士坦丁堡大会中被定罪。


二 涅斯多留(Nestorius, c.381-c.452)

他428年成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他不喜欢人们称马利亚为“上帝之母(theotokos, God-bearer)”,认为此称呼会混淆了基督的人性与神性。因此他主张改称“基督之母”,意指马利亚只是耶稣这人的母,而非其神性之母。他主张基督有二性,二性表现于二位格,一为神,一为人。为人的基督在凡事上顺服为神的基督。如此使得基督不是神-人,而是神在人里,神人并存。但这说法使得道成肉身有了问题,因为道并没有真正的取了人性。此说在431年的以弗所大会──第三次大公会议中被定罪。

涅斯多留派并未消失,流传于帝国东部并传于波斯及印度,甚至于AD635由阿罗本(Alopen)传入中国。在1625年发现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著AD700时被称为景教的涅斯多留派基督教在中国的盛况,但在第九世纪唐武宗灭佛时,一并被消灭了。


三 优提克斯(Eutyches, ca.378-454)

因对涅斯多留反动,优提克斯认为基督神人二性混合为一,但却重其神性而轻其人性。他认为基督是来自于两性,但合为一性。此说之结果等于否定基督的人性的真实。449年在以弗所开大会以政治运作将反对此说的安提阿派人士定罪。罗马主教Leo I对此问题也写信提出看法,但大会不许宣读此信。利欧称此会议为“强盗会议(The Robber’s Synod)”。


四 迦克敦大会(Chalcedon, 451)──第四次大公会议

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支持优提克斯的皇帝从马上摔下,跌断了脖子。他的姐妹继位,是支持罗马的立场的。她召开了迦克敦会议将基督一性派定罪,罗马主教利欧一世(Leo I)写的“大卷(Tome)”在会中对基督一性论的驳斥为多数人所接受,其基督论基本上就是特土良早已主张的“两个本性在一个位格中”。此会议没有信经,却宣布了“信仰定义”。并未正面表述基督的二性是如何合于一位格中,只是负面的声明基督的神人二性没有混合(con-fusion)、改变(change)、分割(division)或分离(separation)。


五 基督一性派(Monophysite)

优提克斯的跟随者并未消失,后来称为基督一性派。直到今日仍有超过一千五百万的此派信徒存在于埃及、衣索比亚、黎巴嫩、土耳其及俄国的科普特教会中。


第十二章 尼西亚后教父[编辑]

壹 希腊教父:

一 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Eusebius, ca.260-ca.340):教会历史家

著有《教会历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c. 325)。


二 亚他那修(Athanasius, ca. 296-373)

他是护卫尼西亚信仰的健将。在尼西亚大会之后的亚流派与尼西亚派的争论中,坚定护卫并大力推广尼西亚信仰,以致五次被放逐。


三 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 ca. 330-379),该撒利亚的主教

有三方面贡献:

(一)创立以爱,神圣和顺服为基础的团修式修道主义。

(二)建立修道院及主教关怀社会的原则。

(三)护卫三位一体的正统教义;确定一体(ousia)和三位(hypostaseis)的希腊用词。


四 拿先素斯的贵格利(Gregory of Naziansus, ca. 329-ca.389)

与巴西流是同学及好友。

以动人的讲章为基督的完整神性辩护。

君士坦丁堡会议中选为该城的主教,但因有争议,他推辞不受。 以非受生(agennsia),受生(gennsia)及从出(ekporeusis)等词确定父子圣灵的分别,以避免人们怀疑三一教义是撒伯流主义。


五 女撒的贵格利(Gregory of Nyssa, ca. 335-ca. 394)

是巴西流之弟,并为其按立为女撒主教。

在君士坦丁堡会议中极力为尼西亚信仰辩护。

进一步说明巴西流的体与位之区分。三位的分别是指其互相的关系是父为非受生、子受父之生及圣灵从父而出。体之合一则见于三位之相同属性及对外行动之同一。

大巴西流、拿先素斯的贵格利和女撒的贵格利合称加帕多家三杰。


六 金口约翰(John Chrysostom, ca. 347-407):解经家(expositor)及演说家

约翰有一可与奥古斯丁之母摩尼加(Monica)相比的热心且对儿子占有欲强的母亲──安素莎(Anthusa)。她二十岁守寡,全力栽培这个儿子,但不许他作修士。所以约翰就把自己的家变成小修道院,直到他母亲过世才去山洞中修道。后来因为身子弄坏了,使他放弃了修道。他也发现独修式修道主义的弊病:“许多从隐退的修道生活回到司铎或主教之忙碌生活的人完全无法面对他们新工作的困难。”

他在安提阿热忱有力的讲道使他驰名各处。君士坦丁堡的政客派兵把他强押到君士坦丁堡作主教,以免安提阿人反对。上任后他发现人们的信仰道德都堕落,极力以讲道责备,后因批判皇后Eudoxia的华服并反对她在圣智堂设立她自己的像而在404年被放逐至死。


贰 拉丁教父

一 耶柔米(Jerome, ca.331-420):翻译家、注释家(commentator)

将圣经由原文翻译成拉丁文,即武加大译本,自天特会议至二十世纪为天主教的唯一官方译本。


二 安波罗修(Ambrose, ca.339-97):行政家及讲道家

米兰主教出缺时,亚流派与正统派为选主教而起争执,安波罗修以省长的身份进教堂维持秩序。突然,一孩童高喊:“安波罗修主教!” 两派人皆应和。 当时他当未受洗,却被选为主教。他也认为这是上帝的呼召,于是把金钱济助穷人,接受洗礼,两周后就任主教, 时为374年。

安波罗修曾对抗皇后Justina要把一座堂交给亚流派的企图。他率信徒占据该教堂,用诗歌来扺挡外面的压力。这是安波罗修在聚会中使用诗歌的起始。后来又在该教堂中发现两位圣徒的遗骨而士气大振。最后是皇后收兵,安波罗修获胜。

皇帝提奥多修因帖撒罗尼迦省长被暗杀,一怒之下屠杀了该城上千百姓。安波罗修曾修信反对, 之后则要求皇帝公开悔改才可领圣餐。皇帝顺从了他。


三 奥古斯丁(Augustine, ca.354-430):哲学家及神学家

所有教父中最伟大的一位要推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是北非原住民,应当是黑种人。他母亲摩尼加是虔诚基督徒,父亲却非信徒。父母栽培他教育,希望他藉修辞学能在上流社会出人头地。他小时没把希腊文学好,以后无法读希腊文圣经,颇感懊悔。十六岁去到迦太基求学,后又去到罗马,他虽然用功,但生活却很腐化。母亲为其迫切祷告。

他仍有追求真理之心,但却入了善恶二元论的摩尼教。后来去到米兰任修辞学及演讲学教授,很喜欢听安波罗修讲道,渐渐受他的影响。同时他也渐渐看出摩尼教的错误。在那时他听说在埃及有几千名修道士过著圣洁生活而大多没有受什么教育,他大受刺激,想到自己受这多教育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他满怀激动的到花园流泪哭泣,忽然听见有小孩唱著歌谣说:“拿起来读,拿起来读。”他想这或是上帝要他做的事,他就拿起正好在手边的保罗书信来读,正读到罗马书13:13-14:“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就在这时他知道他悔改了,他已能下定决心离开过去的生活方式了。时当386年。

他的神学贡献是在与摩尼教、多纳徒派和伯拉纠派的争论中作成的。摩尼教是善恶二元,他却以恶是善的亏缺来解释恶,并强调自由意志来对付摩尼教的宿命论。多纳徒派的争论中他承继居普良的教会论强调大公教会是唯一的教会,并认为圣礼的功效并不受施圣礼之人的资格的影响,所以多纳徒派信徒回归大公教会不需重新受洗,以此吸引多纳徒派信徒回归大公教会。在与伯拉纠的争论中,伯拉纠引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说攻击他的恩典论,但奥古斯丁的恩典论终成正统教义。

奥古斯丁的神学在后世影响非常大,不但天主教的神学受其影响,连马丁路德及二十世纪的田立克都受他很深的影响。


第三部 中世纪[编辑]

第十三章 中世纪与教宗制度的产生[编辑]

壹 中世纪的名称及其意义

中世纪的名称是因其前后为两个古典时期,之前为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之后为文艺复兴的古典时期。此名称为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所起。时间为第五世纪罗马帝国的倾覆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的一千年。

黑暗世纪是指中古早期之蛮族统治和知识衰退。但现在学者多不用这带有价值判断的词。


贰 中古世纪的分期

一 中古早期:约500-800

二 中古中期:800-1300

三 中古晚期:1300-1500


参 罗马主教权力高涨

君士坦丁前的教会的称为古大公(Old Catholic)期。这时各地的主教是平等的。

313年至590年(大贵格利即位)古大公教会渐渐变为以罗马主教为首的罗马天主教。

313-450之间罗马主教被认为是在同侪中居首的(the first among equals)。

君士坦丁堡大会(381)承认罗马主教的居首地位。

君士坦丁堡主教则是“次于罗马主教的最首(the primacy of honor next after the Bishop of Rome)”。

利欧一世(Leo I)在位时(440-461)开始宣称罗马主教是高于其他主教的。

皇帝瓦伦提诺三世于445年的上谕承认罗马主教(时为利欧一世)在属灵事务上的首要地位。罗马主教所制定的就是“众人的法律”。

至此罗马主教的首要性已得到教会及帝国双方的承认。


肆 罗马主教权力高涨的原因:

一 保罗及彼得都在罗马殉道。

二 彼得居首有经文支持:太16:16-18;路22:31-32;约21:15-17。

三 罗马为古帝国首都,其主教自然地位崇隆。

四 帝都东迁(330)使罗马主教在西方成为属灵与俗世事务的领袖。

五 罗马城陷落于西哥德人之手(410),标识著罗马帝国的法治秩序崩解,其地位由罗马主教权势所取代。

六 宣教修士们领人归信后都要求他们效忠罗马。

这期间(313-590)产生许多强有力的罗马主教。如利欧一世及大贵格利。


伍 大贵格利(Gregory I, the Great, 590-604)

第一位教宗或谓为利欧一世,或谓为大贵格利。

大贵格利拒绝让君士坦丁堡主教长自称为“普世主教(ecumenical bishop)”,当他得势时他却不这样自称,却称自己为“上帝万仆之仆(the servant of the servants of God)”。他在位时没有一位西方的主教敢违逆他的意志。他监督高卢、西班牙、不列颠、非洲及义大利的教会,设立主教。

罗马公教的教阶制度及教会法规是罗马帝国法制的翻版。


第十四章 中世纪蛮族[编辑]

壹 蛮族入侵的起源

从第二世纪至十一世纪,日尔曼语系的蛮族不断入侵蹂躏大部份罗马帝国的欧洲国境。因匈奴人向西移入东北欧,使得该地的蛮族向西南迁移。


贰 蛮族入侵的动态

蛮族的入侵,大致而言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侵袭。

蛮族多为亚流派基督徒。亚流派之宣教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因其为异端,故没有什么资料可考。乌非拉(Ulfilas, 301-)的祖先是加帕多家的基督徒,在264年时为西哥特人所掳去。乌非拉从小就是基督徒。341年随哥特使团入东罗马帝国,为当时君士坦丁堡主教亚流派的尼哥美地的优西比乌封为哥特人的主教。

曾攻破罗马城的有西哥特人(Visigothics)阿拉利(Alaric)(410),还有汪达尔人(Vandals)该赛利(Gaiseric)(455)从北非渡海攻入。该赛利因为利欧一世的斡旋而没有澈底破坏罗马城。之前利欧一世也在452年与匈奴人阿提拉(Attila)交涉,而使罗马城免于另一场浩劫。476年日尔曼族Odoacer攻陷罗马城,罢绌小皇帝Romulus Augustulus,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才灭亡。

蛮族于帝国内陆续定居后,则渐渐改信大公教,到第七世纪时则都已改信大公教了。


参 蛮族与基督教的互相影响

一 因罗马帝国的秩序崩解,教会──尤其西方教会──突显为维持新秩序要角。

二 在蛮族破坏了的文明废墟上,教会成为保存古代文明的主力。

三 教会渐渐使得蛮族归信基督,但也因此带进不少异教风俗。

第十五章 回教的兴起及传布[编辑]

壹 回教的兴起

穆罕默德(Mohammed, c.570-632)是阿拉伯地区一游牧族的领袖。对犹太教与基督教都有些了解。他自称是上帝的先知,上帝透过迦百列带给他比耶稣更高的启示。AD622年,他因宣扬一神教被多神教的商人从麦加给赶了出来,到了麦地那开始了第一个回教团体,集政教权威于一身,这年也成为回教纪年的元年。


贰 回教的扩张

穆罕默德死时阿拉伯的大部份已落入回教之手。之后的一百年是回教快速扩张的世纪。638年拿下了耶路撒冷,642年亚历山太,647年开始攻打波斯并在651年后灭了波斯王国。659年又取下迦太基,711年越过吉布罗陀海峡,攻入西班牙,且翻过庇里牛斯山,威胁到西欧的心脏地带。最后是在732年在法国西部的Tours被Charles Martel打败才停止了回教这一波扩张。


参 回教对基督教的影响

一 许多基督教古城如耶路撒冷、安提阿、大马士革、亚历山太和迦太基等,都落于回教势力之下。迦太基周围的教会已完全消失,其他地区的教会虽被容忍,但都停止成长。

二 拜占廷帝国原拥有近东及北非等地,现缩回至今日土耳其之境。

三 基督教世界的范围原包括整个地中海沿岸,现在的中心却集中在以不列颠、法国及义大利为轴心的地区,君士坦丁堡成为边陲区。

四 回教阻绝了基督教向欧洲之外的地区宣教之路。


第十六章 神圣罗马帝国[编辑]

壹 神圣罗马帝国的起源:

一 法兰克人归顺罗马

神圣罗马帝国的王系起源于法兰克人。法兰克人为日尔曼语蛮族之一。第五世纪时法兰克人据有高卢北部。克洛维(Clovis)为法兰克人一族长,原为异教徒。在一次战役前许诺他信奉大公教的妻子,他若得胜就愿归信大公教。 他果然得胜,便于496年圣诞节与三千跟随者一齐受洗。后来他扩张领土成为法国创业之王。

法兰克人是日尔曼人中最初归服基督教大公教的,当时其他蛮族如哥德人、汪达尔人、布根地人(Burgundians)及伦巴底人(Lombards)等均信奉亚流派,因此法兰克人就与罗马教会的关系格外密切,但教权与王权却是不断地竞争。


二 教会向北寻找保护

568年伦巴底人入侵北义大利,与拜占庭争夺对义大利半岛的控制。第八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的力量衰弱,教宗们开始向北寻求保护,与法兰克王国结盟。


三 教宗废旧王立新王

752年,教宗撒迦利亚(Zacharias)罢绌无能的愚人契儿得利三世(Childeric III, the Stupid),拥立有实权的摄政矮子皮平(Pepin the short)篡位为王。是为卡洛林(Carolingian)王朝。皮平为榔头查理(Charles Martel)之子。皮平随后两次进入义大利讨伐伦巴底人,并根据《君士坦丁御赐文》(Donation of Constantine) 给予教宗一块领地,从此开始了所谓的“教会领土”,使得教宗成为属世的统治者。自此教宗与法兰克人的关系愈加紧密。


四 教宗加冕新皇帝

皮平去世(768)后,由两个儿子卡勒门(Carolman)及查理同时统治,771年卡勒门去世后,则由查理独揽大权。800年的圣诞节,教宗利欧(Leo)三世加冕查理为罗马皇帝,世称查理曼(Charlemagne, 意即大查理之意),为自476年以来的第一位皇帝。


五 查理曼在教会史中的重要性

(一)拯救教宗脱离伦巴底人的威胁。

(二)他降服了撒克逊人,以武力将他们纳入基督教会中。

A.其加冕造成教宗有权废立皇帝的先例。

B.提倡文教,为中古后期的文明奠基。


六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的欧洲及亚非情势──三大帝国:

(一)东罗马帝国:历史最久、国势最弱,包括巴尔干、小亚细亚及义大利南部。

(二)回教阿拉伯帝国:最大,包括印度、波斯、叙利亚、巴勒斯坦、非洲北部。

(三)神圣罗马帝国:包括今日西中南欧洲的大部份。


第十七章 希腊教会毁图像争议[编辑]

壹 前言

在教会的崇拜中是否可以使用图和像呢?如天主教的十字架上总有基督的雕像在上面。更正教则拒绝使用图像。但对于使用图像的争议却是始于希腊教会。


贰 毁图像争议的发展

第八世纪时,东罗马皇帝利欧三世(717-40)发动禁止崇敬宗教图像的运动,725年下令教会不得在崇拜中使用图像。结果引起宗教界的叛变,利欧甚至动用军队执行其命令。教宗贵格利三世(731-41)在731年召开会议将一切反对图像的人革除教籍。利欧为了报复则不让教宗管辖西西里及皇帝势力所及的义大利地区。利欧之子皇帝君士坦丁五世(740-75)于754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废弃图像,将崇敬图像者定罪,其中包括集东方神学大成的大马色的约翰(John of Damascus,c. 700-c. 753)。


参 毁图像争议的双方论点:

一 赞成毁图像的论点:

(一)旧约律法明言禁止为上帝制作形像。

(二)图像的使用引人崇拜图像而犯拜偶像的罪。


二 反对毁图像的论点:

(一)几世纪以来教会都在使用图像。

(二)基督已道成肉身,是有形像的。所以为基督制作图像是可以的。

(三)图像本身并非崇拜的物件,而是指向当受敬拜的基督。

大马色的约翰曾说到图像如何帮助他敬拜:“当我没有书,或当我的思想如荆蕀般折磨我,不让我享受阅读时,我就到教堂去。她是所有心灵之疾的良方。图像的鲜活吸引我的注意,俘获我的双眼‧‧‧,渐渐地将我的心引向对神的赞美。”


肆 毁图像争议的原因:

一 东方及希腊思想轻视物质世界。

二 犹太教和回教看尊敬图像就是拜偶像,对基督徒多所批评。

三 皇帝想引信奉摩尼教及保罗派等受东方二元论思想教派之新兵加入教会。

四 修道士是提倡崇敬图像最力者,他们的势力及特权过大,皇帝思所节制。

五 皇帝想得到过激的基督一性派的合作,他们强调基督的神性,而忽视基督的人性,自然会反对用图像来描绘基督。


伍 争议的落幕

利欧的孙子君士坦丁六世(780-797),因其十岁登基,由其能干的母后爱琳(Irene)摄政。爱琳同情百姓的宗教情操,悄悄地终止了破除偶像的诏令。 787年她召开了第七次大公会议于尼西亚。出席会议中有三百五十位主教及教宗的代表。这是希腊教会承认的最后一次大公会议。大会决议所有图像当受尊敬,但明言尊敬并非崇拜,对图像之尊敬乃是尊敬图像所代表的。但图像争议仍持续,仍有皇帝进行毁图像政策,直到842年另一位母后提奥多拉(Theodora)摄政之时才确定恢复使用图像。

此争议的一项附带的后果是使得罗马教廷与东罗马帝国永久的分离,也使得东西方教会渐行渐远。在这之前,罗马仍靠东罗马皇帝的保护。但毁图像争议不但引起教宗的反对,教宗也对东方教会是受到皇帝所控制而觉得反感。加之兰巴底人入侵义大利,迫使教宗乞援于法兰克人,终于使教宗永久与东罗马帝国皇帝脱离关系。


陆 结语:

图像并不是绝对不能使用的。它帮助我们的想象,使我们对基督的印象更具体。基督的道成肉身,正是要把上帝的豊盛有形有体的彰显出来。但是一般信徒的偶像崇拜的倾向却是不可不防备的。因此避免将图像置于敬拜的中心因当是必要的防范措施。

更正教在宗教美术方面要比宗教音乐方面薄弱许多,应该是与更正教避讳图像有关。更正教应当在这方面再多作发挥,使得宗教美术成为信徒灵命的帮助,如同宗教音乐一般。

第十八章 东西方教会分裂[编辑]

壹 前言:

教会的分裂是教会历史中不断出现的现象。但教会的合一却是教会的理想。无论是因基督在约翰福音所记载的为门徒合一的祷告,或是因为教会的分裂所产生的痛苦,或因教会分裂所产生的负面形象,教会总是以合一为理想。教会为什么会分裂呢?教会分裂真的是不可免的吗?如何避免教会的分裂呢?检视教会史中最大的分裂或许可以使我们对教会分裂的问题有深入一层的了解。


贰 远因:

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东方为希腊文化,西方为拉丁文化。

二 东西方交通隔绝:在查士丁尼之后,东方帝国势力又衰退,斯拉夫民族入侵巴尔干,加上回教又阻绝了海路,使东西方愈行愈远。

三 查理曼帝国的兴起表示罗马不再需要拜占庭的保护。

四 图像之争使西方认为东方教会只是皇帝手中的傀儡。


参 弗修分裂(Schism of Photius, 867)

一 分裂的发展

弗修是他的时代最有名的学者。当时君士坦丁堡主教长伊格那修拒绝让夺权成为摄政的皇叔巴达斯(Bardas)领圣礼,结果遭到罢绌。巴达斯运作使弗修来接任。伊格那修和弗修都向教宗尼古拉寻求支援。因罗马支援伊格那修,弗修就于867年宣布整个西方教会为异端,因为他们擅改尼西亚信经,加入了“和子(filioque)”一词。原信经说圣灵是“从父而出”(ex patre procedit)的,但西方却将信经修改为:圣灵是“从父和子而出”(ex patre filioque prodecit)。而教宗也把弗修定为异端。


二 “和子”争议及使徒信经

此信经的修改应是在西班牙的托利多会议(586)中所作的, 后传入法国。在查理曼的皇家教堂中之信经宣读中都包括“和子”一词。当法兰克僧侣来到东方颂读信经时,因加入这个词而引起东方教会的讶异,质问谁有权柄更改大公会议的古老信经。此争议的附带结果是使徒信经的受重视。教宗因不想得罪法兰克和拜占庭,所以开始使用这几乎为人所遗忘的古信经。因著罗马教会的影响,使徒信经取代了尼西亚信经而为西方教会最普遍使用的信经。

三 争议落幕

此次分裂持续超过二十年,直到东方皇帝与教宗尼古拉都死了。争议的结果似乎是东方占了上风。继任教宗约翰八世承认了弗修的合法地位。


肆 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

一 1054年的分裂

1054年东西方教会正式裂,其导火线却显然是一件小事情。当时君士坦丁主教长米迦勒赛路拉流(Michael Cerularius, 1043-59),因西方教会在圣餐使用无酵饼而将之定罪,其实西方如此作法已行之有年。利欧九世因而差枢机宏伯特(Humbert)和两位特使到东方去调解。但愈谈歧见愈深,终于在1054年7月16日,罗马代表把对主教长及其下属拒绝相交(ex-communication)的敕令放于圣智堂的祭坛上。输人不输阵,东方主教长也开会咒诅 罗马教宗和他的跟随者。自此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正式分手。这互相的开除教籍一直要到1965年12月7日才由保禄六世及雅典那哥拉撤除。


二 分裂的后果

(一)合一运动难为功

但东方教会愿意与后来的更正教谈复和。


(二)东方教会在教会史中被孤立

但东方教会在对俄国的宣教颇有果效,使俄国成为东正教国家。

(三)东方对世界的影响力不及西方。


伍 结语:

教会的分裂不是主所喜悦的事。但却在教会史中一再发生。教会应当悔改,从自己开始悔改,而不是期待他人先悔改。也要寻求在主里的交通,一起祷告、敬拜、查经,彼此祝福。

教会的统一并不能保证教会的合一。制度与组织上没有统一也并不表示不能合一。

教会的合一从我们的身边作起。


第十九章 帝国衰退及教权上升[编辑]

查理曼死于814年,他的帝国立即呈现危机,不过三代,即告解体。教廷一时仍俱权威,但随后也腐败不振。


壹 迦洛林王朝的衰灭及其影响

查理曼之后,皇位传于其独子虔诚路易(Louis the Pious, 814-40)。路易之后,其三个儿子争夺王位。843年三兄弟缔结凡尔登条约(The Treaty of Verdun),将帝国三分。长子洛塞(Lothair)享有皇帝的尊号,领有从北海沿岸往南,通过帝国中央至罗马的一条纵约千哩,宽百馀哩的地带。这地带包括莱茵河和隆河流域的大部分,以及义大利半岛的大半。其弟日尔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分有洛塞领地以东说日尔曼语的地方。秃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则分有以西说拉丁变语的部分。这两人都用法兰克王号。凡尔登条约大体划出了后世德国与法国的疆域,以及称为“中王国”的仲介地带。而这仲介地带后世就为德法两国争夺不休,下至二十世纪。

帝国至此已分裂而渐衰,各地贵族日张。其后曾由东法兰克王日尔曼人路易之子胖子查理(Charles the Fat, 876-87)统一帝国(881),但887年他因抵御北人(Norsemen, 即斯堪地那维亚来的北方蛮族)不力,而为西法兰克贵族所废黜,隔年逝世。加洛林帝国至此解体。


贰 新一波蛮族入侵

中古世纪之开始,是因以日尔曼为主的蛮族入侵罗马帝国,摧毁了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中期,虽有加洛林王朝一时之复兴,但接著又有一波的蛮族入侵,使得欧洲再次陷入混乱。

此新一波的蛮族入侵,东有匈牙利人,而为患最重的是从北而来的斯堪地那维亚人,在欧洲被称为北人(Norsemen)。他们拥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在加洛林王朝开始衰退时,正是他们开始攻击法国北部海岸之时。不久,他们发现要登陆打劫也不难。继之,他们又发现可以顺著河道逆流而上,劫掠欧洲内陆,甚至占地而居,划地为王。十一世纪时,英格兰是由丹人卡牛王(King Canute of the Danes)统治,他同时也统治丹麦、瑞典、挪威等地。北人曾经于845年劫掠了巴黎。他们向西打劫西班牙的基督教及回教区的沿岸,更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并从回教徒手中夺得西西里岛,定居其上。他们也进而登陆义大利,占据半岛南部。在法国他们占居北部滨海之地,此地后称诺曼第(Normandy),意即北人之地。


参 封建制度的兴起

一 封建制度的起因

(一)回教徒锁国,使贸易中断,货币经济消条,土地就是财富,上对下的封赏只能给土地,造成土地分割日细。

(二)帝国分裂,无统一的中央政权。

(三)北人入侵,各地权贵建立武力自保。


二 原则:

领主(lord)将土地封赏给属臣(vassal),所赏之土地称为采邑(fief)。领主必须保护其属臣(vassal),属臣必须服务其领主,尤其要为他作战。


三 封建制度对教会的影响

(一)主教及修道院因拥有土地而成领主,也拥有自己的武力。

(二)主教及修道院长因而成为权贵之位,为各方势力所垂涎。

(三)世俗权贵企图以利以势控制其领土内圣职之任命。


肆 教宗乘机扩张教权

因帝国解体,教权便得机会高涨起来,教宗成了义大利境内最有权势的人。

一 利用《伪依西多尔敕令集(Pseudo-Isidorian Decretals)》提高教宗权威

此文件乃由一些希望教会职务不受地方政治势力所决定的教会人士于九世纪中叶所杜撰,声称收集自第一世纪罗马革利免至第八世纪期间各教宗及会议所作之决定。根据此文件,主教可以直接向教宗申诉,主教和教宗均不在属世政府辖管之下。这文件为人所轻信有五、六个世纪久,直到1433年Nicholas de Cusa才指出其为膺品。


二 教宗要求宗教上与政治上的绝对权力──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 858-67)

在大贵格利至贵格利七世之间,教权声势之显赫无出尼古拉一世之右者。他以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为理想,引用《伪依西多尔敕令集》,希望使教会高过一切世界权势,全教会的统治者为教宗,所有主教为教宗的使者。他迫使中王国的洛林(Lorraine)王放弃已得两位大主教同意的休妻计划。他又以主教保护人自居,恢复了被有权有势的理姆斯(Rheims)大主教兴克马(Hincmar)所革职的一位主教。他的主要败绩是支援君士坦丁堡遭皇室革职的主教长伊格那修,反对继任者弗修。反对不成,反而弗修在867年于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以西方信经擅加“和子”一词而将尼古拉定罪。尼古拉欲伸张教权于东方教会的企图不但失败了,也使得东西方教会恶感日深,终于1054年完全决裂。

第二十章 教权衰弱与复起[编辑]

壹 教廷的腐败与教权的中衰

欧洲在九世纪中虽因帝国解体使得教宗权位上涨一时,在尼古拉一世之后,哈德良二世也坚持他前任者的政策,也与洛林王洛塞二世冲突。在罗马南方的卡西若山(Monte Cassino)修道院中,洛塞出现要领圣餐,教宗当场咒诅他和他的朝廷。后来在朝中爆发了一次可怕的传染病,洛塞也列名死亡名单之中,这时教宗大受人们畏服。

但是从下一位教宗若望八世,教权就开始走下坡了。他是被人谋杀在宫中,据说给他下毒的仆人看他死的慢,就用大木槌把他的头打破。之后教宗更叠频繁。教宗一职沦为罗马甚至德法各方权贵势力争夺的目标。教宗有被勒死的,有被继任者打入地牢饿死的。有时同时有两个教宗,甚至三个教宗。接下来的教宗有把前任尸体挖出示众审判再分尸丢入河中的。

有教宗士求三世(Sergius III)与有夫之妇私通者,此女玛洛西亚(Marozia)出于义大利大有权势的家族。此女与其夫后来又监禁再闷死后任教宗,之后又把她与士求的私生子送上教宗宝座。再过二十五年她的孙子也作教宗(若望十二世, 955-64)了,后来她的一位侄甥也作了教宗。然后另一个侄甥勒死了之后的一位教宗。接著又有一位教宗被毒死或饿死,下此毒手的人成了教宗后,自己又被人毒死。有皇帝任命自己的侄甥作教宗,有贵族任命十五岁的教宗。

到了1046年,这时同时有三位教宗。最后是由日尔曼王亨利三世(1039-56)出来干预,召集了一个会议,罢黜三位教宗,另立革利免二世为教宗。会中并通过谕令反对教会腐败及西门主义。西门主义就是以金钱购买圣职的行为。革利免也投挑报李,加冕亨利为皇帝。

未几,革利免过世,亨利决定要让极具改革热忱的布鲁诺(Bruno)作教宗。但布鲁诺认为教宗不该由皇帝任命,而应当是由罗马的人民选出。因此他决定以朝圣的姿态去到罗马,让罗马人民来选他作教宗。他带著两位能干的助手,就是希勒德布兰(Hildebrand)和宏伯特(Humbert)。希勒德布兰就是以后的教宗贵格利七世。这几个人将西方教会带进到一个新的时代。

分析这段时间教权腐化衰退的原因有二:第一是义大利权贵把持教宗的选任,第二是缺乏有力的政府的支援,如法兰克过去对教廷的支援,使得教宗必须随义大利权贵间之消长而起舞。

现在转回说明布鲁诺及希勒德布兰等所代表的教会更新背后的修道院更新运动。


贰 克吕尼修道院改革运动

查理曼大帝之后,迦洛林王朝渐渐衰弱,教廷也在同时腐化堕落,各方势力争夺教宗大位,主教职位可买可卖,教会变成是为有权力者而服务的。对认真于信仰者教会之事简直不堪闻问,人心普遍渴望新秩序出现。这时从修道院兴起了一波改革的浪潮,这浪潮征服了教宗,也大大的冲击了当权者。

910年阿奎田(Aquitaine)的威廉公爵在克吕尼建立了一个以本笃规条为宗的修道院,并将该修院置于教宗的直接管辖之下,以免修院为地方政治势力所收编。他延请了一位能干而有改革精神的修士Berno为该院的院长(910-27),在此院长的大力建造推广下,克吕尼修道院成了影响深远的改革中心。在克吕尼之外也有许多以同样精神建立的修院,都尊克吕尼的院长为首;也有一些原已存在的修院也改从克吕尼的规条,也同样听从克吕尼的指导。第二任院长Odo(927-42)过世时,克吕尼运动已遍及法兰西及义大利全境。

Berno之后的连续五、六任克吕尼院长也都是能干有为又长寿,将此运动的两项主张,深植圣职界,就是反西门主义及反尼哥拉主义。前者反对以钱或其他卑劣手段取得教会圣职,后者为反对圣职人员娶妻或蓄姘妇。

克吕尼改革运动有助于教权的提高。因为,一、克吕尼系统越过地方政权及主教,直接尊教宗为首;二、克吕尼运动为教会提供优秀新领袖。


参 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兴

一 日尔曼人中兴帝国

加洛林王朝在日尔曼的一脉到911年小路易(Louis the Child)死后便断绝。此时日尔曼是各公爵掌实权,但为抵御蛮族,仍然公举一人为王。到919年有撒克森公爵捕鸟者亨利(Henry the Fowler, 919-36)被选为王,从他开始了帝国的中兴。他保持日尔曼内部和平,驱逐蛮族,奠定帝国强大的基础。

其子鄂图一世(Otto I, 936-73)立主教及修院长为行政长官,结合他们的势力使国内公候听命。他入侵义大利,取得统治权,于962年由若望十二世在罗马加冕为帝。有些史家以此,而不以查理曼800年的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神圣”一词实则是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1152-90)才开始使用,此帝国延至1806年,久无实权的皇室因见拿破仑的进逼而宣布退位才结束。

撒克森朝由鄂图一世再传三世而绝,帝国之势时强时弱,对教宗之位时能掌控,但日尔曼境内之教会职位全由皇帝委任。法兰克尼亚(Franconia)伯爵康拉得二世接续帝位(1024-39)为一有能力的君王,帝国之势大增,但不过问教宗之事。当时教廷腐化已极,需待其子亨利三世出面收拾。


二 亨利三世(Henry III, 1039-56)委任教宗

罗马教廷腐败,当亨利三世插手干预时,共有三位教宗,一位是因党争而被驱逐的(本笃九世),一位则是因党争胜利而登位的(西利维斯特三世),被逐的又回来将教宗职位以一千或谓二千纹银出卖给另一教宗(贵格利六世),卖了以后又不肯放弃,这样就弄出了三位教宗。

亨利三世于1046年开会将三位教宗撤职或强迫辞职,而另立革利免二世(1046-47)为教宗。之后又任命了一位短命教宗,最后将再立他的堂表兄弟布鲁诺继任,是为利欧九世。利欧之后亨利又任命了一位短命教宗维克特二世(1055-57)。亨利完全掌握了教宗的任命。


三 利欧九世(Leo IX, 1049-54)的教廷改革

利欧九世开始的教廷改革是要将圣职及教宗职位,从世俗权贵及帝王的手中夺回。他的方法是从别地引入热心改革教会的人士来到罗马进入枢机主教院,即教廷内阁,来支援他的改革行动。其中主要的人才有宏伯特(Humbert),白人胡哥(Hugh the White)及希勒德布兰。他极力反对西门主义与尼哥拉主义及平信徒授圣职。

第二十一章 教廷与帝国的正面冲突[编辑]

壹 授任权之争

授任权(Investiture)之争是出于两种相冲突的权威观念。一是祭司的圣礼圣职观,认为教会的权柄高于世俗的权威。另一种是君权神授的皇权观,认为君王既为上帝所膏立,地位就从平信徒升到祭司的职份,象征基督而为君王,统管一切属灵及属世的事务。

当时的平信徒授任权是由皇帝将戒指一枚,手杖一枝,赐与受任的主教,作为接任表记。但这种作法使得主教及教宗必须仰世俗统治者的鼻息,是教会改革派极欲革除的作法。而皇帝又不能放弃授任权,因为这关系到他是否能掌控其治下的主教及修院长,若否,则诸侯贵族之力就可能将皇位夺去。因此这一争议在当时成了生死攸关之事。这一问题在今日中国大陆的天主教会中仍是关键问题。

亨利三世虽任命多位够格且有改革热忱的教宗,其收服教廷妖风之贡献不可磨灭,但他任命教宗的行动本身却正与此时所需改革的理念冲突。但他在世时,权势之大,声望之高,令改革派不敢多言。


贰 贵格利七世(1073-85)的功绩

亨利三世死后皇位传于幼子亨利四世,年仅六岁,由太后爱格尼(Agnes)摄政。这时改革派便有机会来实现其主张。改革派的领袖便是希勒德布兰。在他还没有任教宗之前,他已是教宗背后的真正具实权者。


一 希勒德布兰的人格及理想

希氏身材短小,声音微弱,外表平凡,但却有敏锐的思想,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及火热的心灵。他曾在克吕尼系统的修道院中修习,深以教会改革为职志。他的教会观受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影响极深,认为教会就是上帝的城在世上的实现。而教宗则是基督在世上的替身(Christ’s Vicar)。教宗高于帝王及世上的一切,教宗只向上帝负责。

希氏一生即为此理想长期努力。他虽有统治欲,但他的动机却是真诚的要实现他对教会及教宗职位的理想。他廉洁自守,虽贵为教宗有很大的财富可支配,但他不像他前后的教宗亲善。


二 废止平信徒授任权

在这些政治力量支援下,教宗尼古拉二世在1059年的罗马会议中正式废止了“平信徒授任权”。


三 建立选教宗之新法

然而尼古拉二世在位中最大的事是在此次会议中建立选举教宗的新方法:前任教宗去世时,先由枢机主教们提出继任者的名字,再由罗马的圣职人员及信徒同意;教宗可选自非罗马地区,必要时也可在罗马以外之地进行选举,无论当选者当时何在,都可立时拥有教宗职位的全部权势。此方法基本上沿用至今。


四 希勒德布兰成为教宗

尼古拉二世过世之后,希氏又立亚历山大二世(1061-72)继任。希氏自己成为教宗则是相当突然。1073年他正在拉特兰宫主持亚历山大二世的丧礼,群众突然高呼他为教宗,他们狂热地将他抬到圣彼得教堂,把他放在教宗位上,奉为教宗,成为贵格利七世。这样,他不是按1059年的规定而成为教宗的。只是,不久后,枢机主教另外举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认此事合法。


参 亨利四世(1056-1104)与贵格利七世的斗争

一 教宗与皇帝正面冲突

贵格七世利于1075年再度禁止“平信徒授圣职”。然而亨利四世却 深信自己有力量反抗教宗,便公然违反禁令,授与三位主教圣职。贵格利极为愤怒,修信给亨利,警告他若不悔改将遭革除教籍。亨利接得此信也极生气,于是1076年在沃木斯召开主教会议。在皇帝之命令下,会中宣布不再尊贵格利为教宗。并写信指责希氏是以非法手段篡取教宗职位。教宗于是也在罗马一个会议中,宣布革除皇帝教籍。宣判书中写著:“我褫夺皇帝亨利三世之子亨利四世在整个德国及义大利的主权,‧‧‧。凡亨利四世所订的誓约,无论过去或未来,均归无效,我在此禁止任何人尊他为王。”

皇帝的谕令在罗马无人理会,但教宗的要求却在德国造成极大的回应。德国的王公贵族们原已因皇帝的高压统治而心生不满。如今得教宗如此要求,他们也就有了借口,不再效忠皇帝。1076年十月贵族们举行一次会议,决定要在次年二月在奥斯堡再开会,由教宗亲自举行。他们将再给皇帝一个机会澄清罪名。但如果一年内,教宗没有取消亨利革除教籍的宣判,亨利就将失去王位。


二 卡诺撒(Canossa)事件(1077):

亨利判断这次的冲突他已败给了教宗,他必须抢在奥斯堡会议之前与教宗和好,否则他的王位将不保。于是他偕同皇后在寒冷的冬天,来到教宗往奥斯堡的旅途中,北义大利的卡诺撒堡,一连三天穿著悔罪装,赤脚站在雪地中,请求教宗宽恕,终于得到教宗的宽赦。亨利虽然承受了很大的羞辱,但他的受屈忍耐,终于使他安渡危机,甚至重占上风。


三 争端以妥协结束:沃木斯协定(Concordat of Worms, 1122)

卡诺撒事件之后,教宗与皇帝之间的冲突并未平息。亨利在德国的政敌于1077年另外推举了一位皇帝,于是德国陷入内战。亨利在内战中渐居优势,但教宗贵格利不敢信任他,押宝于另一位皇帝。贵格利重施故技,想要扭转劣势,在1080年又再度将亨利革除教籍。但此时亨利的跟随者并不受影响,反倒在义大利另立一位教宗。同一年,亨利战胜。次年,当阿尔卑斯山雪一融,亨利就挥兵打进罗马城。贵格利逃离罗马,躲于一城堡中。后来北人从义大利南方前来救援,逼亨利撤军,但是他们却大肆在罗马烧杀掳掠。罗马人因而恨贵格利,使他无法反回,1085年死于义大利南部Salerno。死时他说,“我一向酷爱正义,恨恶罪恶,因此我于放逐中死去。”

贵格利死后,授任权之争又持续了三十七年,双方都已疲倦,最后于1122年达成了沃木斯协定。根据此协定,授任主教时,由教宗或其代表颁赐象征属灵权柄的戒指及杖,由政府人员颁赐财产封地等。


第二十二章 十字军[编辑]

壹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

一 回教势力于第七世纪快速扩张,阿拉伯人占领圣地。

二 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裂。

三 土耳其人于1070年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得圣地,他们也是回教徒。

四 土耳其人同年也进逼君士坦丁堡。

五 土耳其人仇视朝圣者。

中世纪流行朝圣,视为敬虔的表现。当阿拉伯人占据圣地时,并不会阻挠基督徒朝圣者,反倒从他们赚取不少财富。如今塞耳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夺走圣地后,因其对回教狂热,憎恨基督徒,不赚基督徒的钱,对基督多所阻挠。朝圣者将受土耳其人恶待之情状,向欧洲人报告后,便造成了一股对土耳其人忿怒仇恨之情。


贰 东罗马帝国向教宗贵格利七世求救。

贵格利有心弥补东西方的裂痕,东方教会受到土耳其的威胁,正提供西方教会一示好的机会。贵格利希望藉救助东方完成三项大事:

一 保住东方教会不落入回教徒手中;

二 东西方教会再度合一;

三 建立世界性的教宗统治。

他计划亲自带领五万军人前去与回教徒争战。但计划因他与亨利四世的授任权之争而不得实现。


参 教宗乌耳班二世(Urban II, 1088-99)发动十字军

1095年东罗马帝国阿烈克修一世(1081-1118)因土耳其人的进逼,向教宗乌耳班二世求救。乌耳班二世在法国克勒门(Clermont)发表情辞迫切的演说,号召民众前往圣地,从土耳其人手中将耶路撒冷与耶稣之墓夺回。他应许所有参加圣战的人可以减少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又应许为此圣战而丧生者,可以不经炼狱直升天堂。群众反应热烈,成千上万的人聚集一起,狂热地喊著:“上帝所愿,上帝所愿(Deus vult)。”教宗把布缝的十字架分给每一个愿意参加的人,缝在衣服上,于是“十字军”就形成了。

在贵族所领导的正式十字军出发前,就有一队乌合之众先行动了,由隐士彼得(Peter the Hermit, ?-1115)带头。在途中杀害不少犹太人,又一路掠夺,也有遭到报复;最后在攻打尼西亚时, 几乎全数被土耳其人消灭。


肆 第一次十字军及耶路撒冷拉丁王国

第一次正式的十字军则是由法国及络林一带的贵族所带领的三支军队,于1096年出发,相约在君士坦丁堡会合。他们经过惨烈的战斗,终于在1099年7月15日攻下耶路撒冷,并将城中七万回教徒全部杀死,犹太人也被赶入会堂中活活烧死。8月12日又于亚实基伦打败埃及救援军,至此十字军的任务算是成功了。

战胜不易,保持战果也不简单。十字军在圣地及通往圣地路上的中东地区建立了以西方封建制度政教结构为模式的王国,称为耶路撒冷拉丁王国。这时又有武士修会的兴起成为此王国的重要支援。这些修道士除了持一般的修道之愿外还加上献身与不信者战斗并保护圣地及朝圣者,其中最有名的是圣殿武士修会(the Templars)。许多西方的信众,因无法亲身参与十字军,就藉著支援这些修会以表虔诚,使得武士修会拥有不少财富,后来还遭王室之嫉,受到迫害。


伍 后续的十字军

耶路撒冷王国之北方屏障以得撒(Edessa)在1144年又落入回教徒之手,1146年克勒窝的伯纳号召了第二次的十字军。这支包括法国国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1137-80)及皇帝康拉得三世(Conrad III, 1138-52)的军队于1147年出发。但这支军队在小亚细亚就损失了大半,最后在1148年进攻大马色时大败。

回教势力在埃及王撒拉丁(Saladin)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来攻打拉丁王国,在1187年攻陷了耶路撒冷。这时西方又发动了军力最强的第三次十字军(1189-92)。由三位著名的欧洲领袖领军:当代第一武士皇帝红胡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 1152-90),法王腓力奥古斯都(Philip Augustus, 1179-1223),及英王狮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ed, 1189-99)。但是腓特烈意外在基利家淹死了,法王和英王又起了争执,而且法王又因国内政局变化急速回国处理,整个东征计划几乎瓦解。结果只收复了巴勒斯坦北方沿海的艾克(Acre)城,耶路撒冷仍在回教徒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没有去打回教徒反而打基督徒。十字军为了偿付向威尼斯人所借的军费,竟在1204年攻下君士坦丁堡,掳掠财物及教堂所藏遗骨。皇帝及主教长换由拉丁人担任,设立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1204-1261),希腊教会听命于教宗。教宗英若森三世起初虽反对,但之后却默许了,认为是上帝借此来使东西方教会统一。拜占庭人却一直不甘臣服,在1261年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结束了东方拉丁帝国。此事不但不能使东西方教会统一,反而使东西教会间憎恨更深。武力是无法使教会合一的。

十字军历史一段不幸的插曲是所谓的“儿童十字军”。1212年二位牧童召集了数千儿童前往圣地,结果是这些儿童或者死在路上,或者被掳为奴。

第六次十字军由被教宗开除教籍的皇帝腓特烈二世所领导。他与回教王达成协议,让他领有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恒等地,以及通往艾克城的道路。腓特烈于1229重新占领耶路撒冷,并自封为耶路撒冷王,教宗很光火,但欧洲人却很欢欣鼓舞,称腓特烈为“耶路撒冷解放者”。但耶路撒冷于1244年又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直到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得巴勒斯坦。第七次十字军没什么结果,第八次于1271-2发动,也是无功而返,至此十字军运动虽仍有馀温,但已不再能激动群众了。至1291年拉丁王国也完全消失了。


陆 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一 基督教与回教更加互不信任。

二 因与圣地接触,增加了对圣经的知识,虔诚思想转向耶稣的人性,如克勒窝的伯纳所代表的。

三 对遗骨圣物的崇敬兴盛。

四 十字军精神被用来对付异端派,如迦他利派和瓦勒度派。

五 打开贸易,促进商业。

六 中产阶级兴起:贵族因东征而财穷力疲。

七 使欧洲人增广见识,拓宽视野。

八 新知传入,激发了学术研究,并促使大学兴起。

九 经院哲学:亚里斯多德哲学从回教徒中传入。


第二十三章 教宗权力达于巅峰[编辑]

壹 教权巅峰

教宗的权势于英诺生三世(Innocent III, 1198-1216)时达于巅峰。

一 英诺生的信念:

(一)他相信他是基督的替身(the Vicar of Christ)。

(二)在世上拥有高于一切的权柄。

(三)月亮太阳论:

就如月亮从太阳得其光辉,国家也是从教会得其权力,而君王的权力则是由教宗而来。因此教宗有权力将他们开除教籍,罢绌,或发布禁令(Interdict)禁止该国神职人员职行圣职。

(四)他认为上帝给予彼得的继承人不只是统治教会而是统治全世界的权力。


二 对抗帝王

(一)阻止法王腓利奥古斯督(Philip Augustus)离婚再娶:

当法王拒绝,教宗便在1200年发布对法国的禁令:除了施行婴儿礼及临终抹油礼之外,全国教会都关闭;除了对病人及临终者,一律禁止施行弥撒;禁止在圣别之地下葬;神父只能露天讲道。禁令一发,全国沸腾。法王只得屈服,将再娶之妻送走,将原妻娶回。教宗以其宗教武器使当时最大的民族国家的君王服从道德律。


(二)使英王约翰承认英国是教宗属国:

教宗任命坎特伯里大主教为英王约翰所拒,他便于1208年发布对英国的禁令,又于1209年将约翰开除教籍。结果英国人起来反对约翰,加上法王腓利在教宗的邀请下,极为乐意的要侵略英格兰,约翰不得不向教宗臣服。他在1212年承认英国是教宗的属国,并且每年缴交一千马克,这贡银一直交到英国宗教改革时才停止。


(三)使腓特烈二世登上皇位:

教宗引法军打败腓特烈的政敌(1214),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力量削弱,致使法国独霸欧洲,终于成为后代教宗的大患。


三 发动十字军

(一)第四次十字军:

由教宗发动,法国执行,目标是夺得埃及以为后续攻击的前进基地。但这十字军却为了支付威尼斯人船价,受其唆使,进攻同信基督教的匈牙利。之后并没有进攻亚历山太,反倒攻下君士坦丁堡(1204),建立该地的拉丁王国直到1261。英诺生虽未赞许这些乌龙行动,但是却乐意接受其结果,因为如此一来,他就成了整个欧洲的领袖了。


(二)攻击异端:

英诺生又于1209发动十字军对付法国南部的亚比根斯派(Albigenses),就是迦他利派。此派在法国称为亚比根斯派。


四 第四次拉特兰会议(Latern Council, 1215)

(一)目的:

在克胜异端派之后,正面的宣示什么是正确的教义。


(二)规定:

A.平信徒每年要向神父告解至少一次;

B.至少在复活节要望弥撒。

C.宣布从此天主教徒要接受化质说

此说认为在神父说了祝圣的话后圣餐中饼与酒变成基督真实的身体和血。


贰 教权的再次衰退

英诺生三世过世之后有十六任任期短的教宗。接著是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VIII, 1294-1303),他在位期间作了对于教宗权位最高的主张。在一份叫作“一圣(Unam Sanctum)”的敕令,他宣称:

此一剑必须在另一剑之下,而今世的权柄必须服于属灵的权柄。‧‧‧所以,如果属世的权力从正道偏离了,它就要由属灵权力来审判它。但如果最高的属灵权威走偏了,它只能由上帝审判,而不是由人。‧‧‧我们进一步宣告、肯定并定义:所有人类都必须服于罗马教宗才能得救。

但波尼法修任内的客观情势之发展却不是教宗主观的权力主张所能左右的。在自称有最高权力之教宗任内却显出了教权衰颓之势。


一 波尼法修八世与王权有两次主要的冲突:

(一)英法两王向教士们征税:

教宗于1296年发敕书禁止教士向世俗统治者缴税。结果英王爱德华一世宣布教士为非法,且促使国会通过法案禁止教士们承认教宗高过世俗权力。法王美男腓力则禁止法国货币流向义大利,如此教宗就没有了从法国来的收入。


(二)法王腓力1301以叛逆罪名逮捕了教宗代表:

教宗要求法王放人并且要他到罗马来解释其行为。腓力则召开了总议会(the Estates General)以对抗教宗。教宗于是发布叫作Unam Sanctum的敕书,宣称在罗马教会之外“没有救恩,没有赦罪”,教宗作为罗马教会之首拥有属灵与属世的最高权柄,要得救恩必须顺服教宗。但教宗没有武力来支援他的声明,结果当他在家乡亚拿尼(Anagni)城要宣布开除法王教籍的前一日,反被腓力派人至亚拿尼家中把他给绑架监禁起来。腓力的人马要求教宗退位,教宗却坚持不屈,腓力的人就打他,又让他倒骑著马游街。最后终于由他的部下把他给救了出来。教宗后来终于回到罗马,但他已不再能如往昔得到人们的尊重了。


二 教宗迁往亚维农(Avignon)

波尼法修死后,革利免五世成为教宗。他于1309年把教廷迁往邻近法国南界的亚维农,结果使得教廷成为法国的禁脔。从此直到1377年被称为教宗被掳到巴比伦(the Babylonian Captivity of the papacy)。


三 这次教权衰退的原因:

(一)教会内部腐化:

任用侄甥、买卖圣职、酗酒、怠忽牧养。


(二)民族国家兴起:

有军队及中产阶级的支援以对抗教廷。


(三)法国独大:

因英诺生削弱皇帝的势力,致使法国没有了敌手。


第二十四章 修道运动继起[编辑]

壹 克吕尼精神的沦丧

每次的更新运动一定或多或少的会建立组织、制度、法规、建筑等来保存此运动的精神。但精神不能长久靠仪文及硬体来保存,若一运动不能持续更新其精神,则必然趋于衰败。第十世纪初的克吕尼修道运动虽盛极一时,但不出两个世纪,其精神就已丧失。

克吕尼精神之沦丧主要是因为其财富。修道士个人虽不能拥有财产,但修道院却因其名声而从捐赠获得庞大财富和土地。克吕尼城曾拥有欧洲最大的教堂,直到文艺复兴期才为新的罗马圣彼得教堂所取代。 财富使得修道院的生活不再简朴,渐趋奢侈。财富更使得院长职位成为买卖的商品,也使修道院成为政治力竞夺的肥肉。


贰 熙笃修会重振修道精神

当克吕尼修院系统不能保持其水准时,修道会精神转在另一新兴修会系统中重振。Robert of Molesme 在1098年来到法国熙笃(Citeaux),以严格遵守本笃规条为原则建立了熙笃修会(Cistercian order)。

熙笃修会中最著名的院长必属克勒窝的伯纳(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了。他二十三岁时加入了熙笃修院,他还没有加入修会就已经感召了一些人作修道士,这些人和他一同加入了熙笃。二十五岁时他就奉派到克勒窝成立新的修院。此后他就成了熙笃修院系统的领袖。他的敬虔思想以默念基督的人性为主。他的讲道为人所喜爱,被人称为“甜蜜博士”,意指他的话从他口中流出如蜜。他的讲道促成了第二次的十字军。因他的努力与影响,熙笃修会快速成长。在1153年已有三百多间修院,其中超过九十间是在伯纳的督导下而成立的。十二世纪时,熙笃修会的修士已取代了克吕尼修士成为教会的中坚,承担教会重要的职务。

然而熙笃修会渐渐的又富有起来,步上她所改革的克吕尼修会的后尘。但江山代有人才出,新的修会又继之而起。


参 行乞修会的兴起

中世中期教牧工作面临两项新的挑战:人群集中到城市以及货币经济造成贫富差距。为了回应这两种挑战,兴起了一种新型态的修会,就是行乞修会。这种修会不是退隐到山里的修道院中,而是生活于城市中,以关怀城市中人的需要。修士们过著贫穷的生活,为人们作简朴生活的榜样。


一 方济会

方济(1182-1226)原名乔凡尼(Giovanni),是义大利中部的亚西西(Assis)人。她母亲是法国人,而他也爱唱法国歌,因此人们给他起个绰号叫方济(Francesco),意思就是小法国人。

有一天方济的朋友发现他很快乐。他们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快乐?”他说:“因为我结婚了。”“你跟谁结婚了?”他说:“跟‘贫穷’小姐。”于是他把他所有的都给穷人。如果父母给他什么,他就立刻都给别人。他衣衫褴褛,整天向愿意听的人称赞贫穷的美丽,动手修理废弃的小教堂,要不就是享受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他的父亲把他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并且向教会当局请求协助。最后主教决定,如果方济不愿善用他家的财物,他就必须宣布放弃这些财物。当他收到这项判决时,他就宣布放弃他的继承权,把他穿的衣服还给了父亲,然后赤裸著身子走进了森林,在那儿当起隐士来。

后来在1209年,他听到别人读马太福音十章七至十节,说到耶稣差遣他的门徒去传道,他们不带金也不带银。在这之前,他几乎只想到要自愿贫穷,也享受贫穷的快乐。现在他却看到了把贫穷与讲道结合的可能性。他应该不是只追求安静独处,而是要进到繁忙的都市中向人群传道,也帮助那些贫穷和生病的人。这样自愿贫穷不再是自我操练的方法,而是与那些不得已而贫穷的人认同的方法了。 得到这新的异象之后,方济就从退隐之处回到了亚西西,在那儿传道,也面对以前朋友们的冷嘲热讽。但是渐渐地,他聚集了一小群人在他身旁。于是他和几个人就去到罗马,要求教宗授权让他建立一个新的修会。这位教宗就是英诺生三世──当时欧洲最有权力的人,又是坐这大位之人中的最聪明者之一。他虽不倾向于准许方济的这项要求,但他试验了方济的志向与品格之后,很有智慧的允准了。

当方济带著教宗的许可回到亚西西时,很快地人们就开始涌入他的“小弟兄会(order of the lesser brothers, or Friars Minor)”。当他的运动开始成功时,方济反倒担心成功埋藏著失败之因;当人们开始尊敬他的跟随者时,他反倒担心他们将要羞愧。据说曾有一个“小弟兄”拿著别人给他的一个金币,兴高彩烈的回来,他却要求这弟兄用牙齿衔著这金币,把它塞在粪堆里,说:“这就是金币最适合的地方。”他担心成功会成为对修会的试探,他在遣嘱中禁止他的跟随者拥有财产,也不许他们向教宗请求把修会的规条变得较不严格。

1220年在修会的总会中他交出修会的领导职位,并在他的继任者面前跪下表示顺服。1226年十月三日,他在他年轻时所重建的小教堂中过世。据说他最后的话是:“我已经尽完我的责任,现在愿基督使你们也知道你们的责任。‘死亡’姐妹,欢迎你。”


二 道明会

道明(Dominic, c.1170-1221)是西班牙人。1203年他与主教前往法国南部,见到亚比根斯派在那儿相当的成功,他感到很扎心。他相信除了武力应该还有更好的方法来对抗异端派:讲道与教导正统教义。他也发现亚比根斯派之所以吸引人,也与他们过刻苦的生活有关,不像正统基督徒生活太世俗化。于是他想结合正统教义的教导和修道生活,而且要实行方济会的方式,以行乞为生活方式,希望如此可以让异端心服口服。

道明会与方济会的精神是不同的。方济会以贫穷本身为目的,但道明会则以守贫为说服异端派的方法。后来情势不需要以贫穷为方法时,他们就不再强调守贫。方济会起初不太重视学问与研究,但道明会一开始就注重研究。因此多位天主教的神学家都是从道明会而出,最著名的是多马阿奎那。而道明会也占据了欧洲新兴的大学中的主要教职。


第二十五章 中世纪的学术[编辑]

壹 经院哲学的内涵(Scholasticism)

一 经院哲学的定义

Scholasticism是从希腊文scolhv(学房,参徒19:9)一词而来,就是指学习的地方。Scholastic在查理曼时便开始用来称呼学者。中世纪的学术先是在修道院中发展,继而以各城市的主教座堂学校为中心,后来则转移到大学。经院哲学就是指十一世纪以后的在这些学术中心所发展出来的中世纪哲学,前期是以奥古斯丁的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础,但经院哲学的高峰则是以亚理斯多德的哲学为基础。 经院哲学的目标并不是要发现如自然科学般的新真理,而是要证明已存的真理。经院哲学则可定义为将神学合理化使信仰得到理性的支援之努力。神学是要从哲学而不是圣经的观点来处理。启示的内容要用亚理士多德的演绎逻辑来系统化,要与新进从回教徒传入的亚理士多德的哲学相调和。


二 经院哲学兴起的原因

(一)亚理斯多德的哲学在欧洲出现:

透过回教及犹太人传入。西班牙阿拉伯裔回教哲学家尔佛诺伊斯(Averroes, 1126-98)的亚理斯多德注释被译成拉丁文,于1200年由西班牙传入。开罗的拉比长犹太哲学家买蒙尼底兹(Maimonides, 1135-1204)也引亚理斯多德的哲学来诠释犹太教,其著作的译本也于同时传入。


(二)行乞修会对哲学的兴趣:

他们用哲学诠释启示的内涵。如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及多马阿奎那是道明会的,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及波拿文土拉(Bonaventura)则是方济会的。


(三)大学运动的扩大:

大学使学术研究集中荟萃,使得经院哲学更形发达。


三 经院哲学的方法:

经院哲学是用亚理斯多德的辩证及逻辑来研究启示的内涵。所以其方法是固定的就如其研究的内涵也是固定的。现代科学是用归纳法,但经院哲学则是用演绎法,以三段论法为工具。因此经院哲学是建筑在两大权威之上,一是教会,二是亚理士多德


四 经院哲学的派别

分派的判准主要是看该学者对最终实的看法是倾向于柏拉图或亚理士多德以及他们如何看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一)实名论(Realism):

依柏拉图之说,实名论者认为普遍概念(universals)是独立于个别物体而存在的(Universalia ante rem)。对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则认为“我信以致于我知(I believe in order that I my know)。

A.安瑟伦(Anslem, 1033-1109):

其神学要点:


(1)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见Proslogion。

(2)提出补偿说的救赎论:见Cur Deus Homo(《上帝为何成为人》)。

B.彼得兰巴德(Peter Lombard, c.1095-c.1159):

编纂《四部语录》(Four Books of Sentences),按三一论、道成肉身、圣礼及末世论将信经及古代教父的著作分类汇编,成为中世纪的神学教科书。主张圣礼有七种:洗礼、坚信礼、圣体、告解、敷油、圣秩(授圣职)及婚礼。这主张后来在1439年的佛罗伦斯大会正式被天主教接受。


(二)温和的实名论又称观念论(Conceptualism):

亚理士多德认为对我们最真实的是个别体,但真正真实的却是普遍概念。普遍概念就是个别体的共性,因此普遍概念是存在于个别体中的(Universalia in re)。我知道以致我可以信。


A.亚伯拉德(Abelard, 1079-1142):

他是巴黎大学很受欢迎的教授,听课者多达数千人。


(1)罗曼史:

亚伯拉德与他的学生郝萝丝(Heloise)相恋而私奔,为郝萝丝叔父派人将其阉割,从此无法为教士。后来成为修道院院长,郝萝丝也成为女修道院院长,二人仍互相通讯。


(2)道德说的救赎论

(3)著作:

《是与否》(Sic et non),将古代教父所言矛盾之处并列陈示,以使人突破思想的框架。


(4)为克勒窝的伯纳所大力反对。


B.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c.1193-1280):

以学识广博世称“全才博士”(Universal Doctor)。任教巴黎大学。努力调和宗教与科学,但其系统的建立需待其弟子多马完成。


C.多马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74)

世称“天使博士”(Angelic Doctor)。母亲是红胡子腓特烈的姊妹。多马不顾家人的反对要作道明会修道士,曾被他兄弟绑架回家。但不多时他又逃回修道院。他年轻时,身材高大,步履不稳,沉默寡言,有时看来魂不守舍。同学笑他是“笨牛(dumb ox)”,他的老师阿伯特却说,有一天这只牛的叫声要充满全世界。 多马最重要的著作是《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


多马学说要点如下:

(1)多马为学的目标是要整合亚理斯多德的哲学和基于圣经及教会诠释的启示神学。

(2)人只靠理性也可以知道诸如上帝的存在、摄理及不朽等真理。但在这些之上的真理诸如道成肉身、三一论、时间内的创造、罪及炼狱等,人只能透过启示得到。

(3)理性与信仰的真理都来自于神,所以在本质上它们是不冲突的。因此启示的真理是合于理性也可由理性加以说明。

(4)实有先存在于上帝的思想中然后才成形于事物或人的思想中。

(5)主张功德库观念。


(三)唯名论(Nominalism)

A.认为普遍概念并不客观存在,只是人主观的分类,只是一个名称罢了(Universalia post rem)。

B.信仰与理性无关。

C.重视个别事物,不若实名论或温和的实名论重视群体或机构。

D.并不否定启示,只是认为启示是要相信的,是不能用理性说明的。

E.唯名论大师

(1)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 c.1280-c.1349)

俄坎的“剃刀”是指他的简约法则:一件事情的原因只要找到最简约的解释即可。

(2)罗哲培根(Roger Bacon, c.1214-92):著重实验科学。


五 各派擅场的时期:

早期经院哲学时期(1050-1150)由安瑟伦及伯纳的实名论得胜;高级经院哲学时期(1150-1300)由多马所代表的温和实名论胜过唯名论;1300直至改教时期为止则由唯名论主导。


贰 经院哲学的结果

一 实名论及温和的实名论加强了教会的集体观念,使得圣礼观念以致于教权阶级系统都更加牢固。

二 多马所主张的理性在启示之前的两段式知识论导引人们将信仰与理性分为两个领域,这样的分别终在唯名论中完成。

三 多马的《神学大全》成为天主教直到今日的权威性神学体系。

四 唯名论促使人们重视个人,这又使得在文艺复兴时期物质主义兴盛。

五 唯名论对个体的重视也使得实验方法成为追求真理的主要途径。

六 唯名论使得人们借著神秘主义,而不是集体性的教会来寻求上帝的同在。


参 大学的兴起

大学的兴起部份归因于城市的兴起。学生聚集到城市来求学,或在座堂学校或在他处。渐渐的集合起来,称为“总学(general studies)”,后来就演变成大学。开始的时候大学其实是类似学者的同业工会,组织起来是为了要促进老师和学生们的权益,并提供不同能力水准的认证。

各个城市的大学有其特长。神学的主要中心是巴黎和牛津的大学。


第二十六章 教会内部的难题[编辑]

壹 非主流派

一 迦他利派(Cathari)

又称亚比根斯派(Albigenses,Albi是法国南部一地名)。1200年达于高峰。传承自摩尼教,迦他利派持本体善恶二元论的思想,论为有善恶二神。信众中分为全徒及一般信徒二级。


二 瓦勒度派:

中古世纪的福音派。1176瓦勒度(Peter Waldo)实行基督变卖所有的教训,并开始公开讲道。1179教宗亚历山大三世拒绝他们公开讲道的要求,但他们不理会教宗禁令,依然公开讲道,因此在1183被革除教籍,1184年与迦他利派一同被正式定罪为异端。


贰 教权的衰退1309-1439

一 被掳到巴比伦(1309-77)

自从英诺生三世达于教权之巅峰后,教宗的地位便一路滑落。至波尼法修八世时即无法令英法等国王从服。革利免五世(1305-)为法国人,即位后很快地就落于法王的影响之下,于1309年迁教廷于邻近法国南部的亚维农(Avignon)。除了1367-70这几年,教廷都继续滞留在此。后来因谢拿(Siena)的凯瑟琳(Catherine)这位神秘派者大力鼓吹,贵格利十一世(1329-78)才在1377年将教廷迁回罗马。


二 大分裂(1378-1417)

贵格利十一世回到罗马后,第二年就死了。枢机院选了乌耳班六世为教宗。但他脾气暴躁、态度傲慢,遭人唾弃。于是枢机院又在1378年选了另一位教宗革利免七世。他又把教廷移去亚维农,这样就变成有两位教宗出于同一个枢机院的选举,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形。造成了欧洲教会的大分裂。支援罗马教宗的有北义大利、德国的大部份、斯堪地那维亚及英格兰;而支援亚维农教宗的则有法国、西班牙、苏格兰及义大利南方。这一百多年来的扰嚷,使得教廷的声望大大跌落,教会改革的呼声渐渐兴起。


三 教宗税起反感

教宗“被掳”期间,英国就不乐意缴税给教宗了,原因是英国与法国敌对,而教宗又受法国的掌控。等到有两位教宗,两个教廷,食指浩繁,税征大增,更普遍引起民族国家强裂的反感。


参 神秘派

一 神秘派兴起的原因

(一)对强调理性的经院哲学的反动。

(二)唯名论强调个人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

(三)抗议教会腐败。

(四)社会不安使人向内寻求平安:黑死病在1348-49年间使一些都市地区有三分之一丧生。


二 杰出的神秘派者

这时期的神秘派分为两组:拉丁的及条顿的。


(一)拉丁神秘派

A.较重感性,强调个人对基督的经历。

B.代表人物:

(1)克勒窝的伯纳:

他著重在意志与感情上与基督的合一而不提在本性上与上帝合一。


(2)谢拿的凯瑟琳:

她坚信上帝在异象中向她说话,她勇敢地抵挡教会的罪恶,并奉上帝之名成功地劝说贵格利十一世从亚维农迁回罗马。


(二)条顿神秘派

A.较重在本性上与上帝合一

B.德国神秘派

(1)艾卡特大师(Meister Eckhart, c.1260-1327):

是道明会的修士,被称为是德国神秘派的创始者。主张基督徒的目标是要在出神的经历中与上帝达于本质的合一。死后被教宗因主张泛神论而定罪。


(2)约翰陶乐(John Tauler, c.1300-61)及Heinrich Suso(c.1295-1366):

他们都承袭艾卡特的思想,并且都参与道明会中上帝之友(Friends of God)的组织。


C.荷兰的现代虔诚(Devotio Moderna)运动:

又称普通生活兄弟会(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


(1)是一平信徒神秘派运动。

(2)较德国神秘派重实践,以教育及实际的服事为主,而不似艾卡特被动地等候与神合一的经历。

(3)没有泛神论倾向。

(4)最著名的人物及其著作是多马坎培士(Thomas à Kempis, 1380-1471)和极可能是由他所写的《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内容不是只要人舍弃世界,而是要人以爱基督的心来谦卑服事。


三 神秘派兴起的后果

基督教历史中有四种不同的著重倾向。一是理性的神学,二是宗教的仪式,三是感性的经历,四是实践的行动。神秘派的发展是属于感性经历这方面的著重,可以平衡经院哲学之过于理性,以及教会生活之过于著重外在的教阶系统及仪式。它的危险则在于用内在的权威取代圣经、泛神论思想及过度注视内向心境。


第二十七章 教会改革之声[编辑]

壹 宗教改革先驱

一 约翰威克理夫(John Wycliffe, c.1329-84)

(一)威克理夫的时代

威克理夫是英国人,当时英国人很反感要把钱送给在亚维农的教宗。1351年颁布《禁外国人任圣职法(Statute of Provisors)》,不接受教宗指派外国人士担任英国境内天主教的职务,1353年又颁《禁尊教宗法(Statue of Praemunire)》禁止圣职人员上诉于教宗。英国也一度拒缴英王约翰所许诺的每年一千贡银。这样的时代的英国民族主义渐渐高过对腐败教廷的效忠。 威克理夫早年是牛津大学的教授,学识广博,逻辑慎密,但缺少幽默感。1371年开始为王室服务。


(二)主张

A.权柄是为服务:

任何权柄都是来自上帝,但该权柄不可寻求自己的利益,而应当如基督所示范的,是要服事受统治者,而非受人的服事。否则这权柄就不再是合法的权柄,乃是篡夺。


B.反对教权对政权的干涉。

C.主张教会的财富是上帝托教会管理及使用,教会并无所有权。如果圣职人员滥用财富,政府有权利将之没收,因为上帝派政府管理俗事。

D.只有圣经是教会的法律,教廷的种种规定则非。

E.教会是全体受拣选的信众,而不是教宗及枢机院。

F.只有基督是教会元首。

G.反对各派行乞修会,指责他们为不合圣经真理并成为教宗权位的支柱。


(三)贡献:将武加大译本翻译成英文。

(四)结局

威克理夫的主张自然引起教宗的反击,贵格利十一世曾连下五次教谕,拿办威克理夫。但因英国权贵的支援保护及人民的拥戴,使得坎特伯理与伦敦主教反对他的计划都归失败。

后来因为他攻击1215年拉特兰会议所肯定的圣餐化质说而主张合质说,而被人视为异端,支援的人渐渐减少,他的从人多受逼迫,他也不得继续他的牛津教职,但因支援他的人朝野都有,至终未遭陷害,死于1384年。


二 约翰胡司(John Hus, c.1373-1415)

(一)胡司时的波希米亚

胡司是波希米亚人(即今捷克西部),1383年波希米亚公主与英王理查二世结婚,因此两国关系密切,许多波国学子前往英国留学。因此威克理夫的思想在波国颇为流行,其中宣传最力者即为布拉格大学校长胡司。


(二)胡司与教廷的冲突

1409年约翰廿三世 将威克理夫的教训定罪,将他的书焚烧,连带地禁止胡司讲道。但胡司依良心仍然讲道,决定不顺从教宗的命令。1410教宗召胡司去罗马应讯,胡司拒绝前往,于是教宗在1411年将胡司开除教籍。胡司此时的信念是,教会最终的权威是圣经,他并不否认比萨会议选出之教宗之合法性,但他认为不须顺从行事不顺从圣经的教宗。

此后约翰廿三世又因政治缘故发动对那不勒斯的十字军,并为此贩售赎罪卷以筹措军费。胡司对教宗为了野心而对同为基督徒的人动武大不以为然,起而严厉批评教宗;又认为只有上帝能赦免人的罪,拿上帝所赐与的来卖钱,根本就是篡夺上帝的主权。约翰廿三世再次将胡司开除教籍并威胁动用对波希米亚全国的宗教禁令。胡司为了不使全国受累,决定放弃在不拉格的事奉,退隐到乡下。

就在这时,1414年,胡司听到君士坦斯会议要召开了。皇帝西吉斯门(Sigimund)召胡司到会议中来为自己辩护,并保证他即使被定罪也能安全返回。君士坦斯会议是要解决多位教宗的问题,象征著教会改革的契机,因此胡司愿意冒险前往陈述他的信念。不料,胡司一到君士坦斯就被约翰廿三世的人给抓去审问,要他公开认错,撤回异端之说。胡司的立场则是只要有人可以指出他的异端之处,他就愿意撤回。结果他就被教宗监禁起来。起初皇帝向教宗抗议,但后来发现支持胡司的人很少,就洗手不管了。

君士坦斯会议有效的解决了三位教宗的问题,另立了一位新教宗。约翰廿三世反抗并逃跑,结果遭逮捕并被判终身监禁。但大会并不因约翰廿三是胡司的敌人而放过胡司。大会召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付异端问题,因此他们定要胡司公开认错撤回异端。胡司坚决不允,因为他若同意就表示他以及他的同僚过去的确是异端。在多次劝告无效之后,1415年7月6日,他所穿的神父袍被当众撕裂,他被剃头,戴上一顶纸糊的冠冕,上面画有两只恶鬼撕裂他的灵魂。他游街走过焚烧他书籍的火堆,然后被绑上火刑柱。他们最后再给他一次认错的机会,但他再次拒绝了。他要求公开说话,他被拒绝了。于是他大声祷告说:“主耶稣,我是因你而耐心的忍受了这残酷的死刑。我求你怜悯我的敌人。”人们听到他被烧死的时候仍念诵著诗篇。行刑者为了让异端者尸骨无存还将他的骨灰收集起来,丢到湖里。

胡司的死讯传来,波希米亚人群情激愤,连平民百姓和原本与胡司不同立场的贵族现在都一致的拒斥君士坦斯会议。有452位贵族集会并宣布他们同意胡司的立场:不当顺服不道德的教宗。于是皇帝组成十字军攻打波希米亚人。当时有平民为主的他泊派(Taborites)起来抵抗皇军,用农民的拖车绑上利刃,冲锋陷阵,大获全胜。之后皇帝还多次派军攻打波希米亚人都尝败绩。最后罗马教会不得不承认他们对波希米亚人处置失当,也接受军事解决无法摆平波希米亚人的事实,终于愿意向他们妥协。天主教接受波希米亚人照胡司的教导在圣餐时饼酒同领,以及其他要求。同意和天主教以及皇帝和解的主要是贵族。平民中有许多仍拒绝和解。他们脱离天主教会而另组“兄弟会(Unitas Fratrum)”。他们人数一度快速成长,但后来遭到皇帝铁腕镇压。但一部份馀民仍存活下来,后来成了“莫拉维兄弟会”。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1999/12/17为著天主教将胡司烧死一事作了以下的道歉。当他在梵谛冈所举行的约翰胡司国际研讨会中致词时说:“今天,在大禧年的前夕,我觉得有需要为约翰胡司所承受的残酷死刑以及随之而加于波希米亚人心灵上的冲突与分割之伤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贰 改革会议1409-49

改革会议并不是要改革教义或信徒生活,而是改革教会腐败的权力结构,其直接原因就是罗马教会的大分裂,就是同一个枢机院选出两个教宗的问题。

一 比萨(Pisa)会议(1409)

法国巴黎大学神学学者提出解决办法,主张召开类似早期大公会议的集会,以定夺两个教廷的争端。但两位教宗的枢机主教们多所犹豫,迟至1409年才召开会议于比萨。参与者有枢机主教、主教、各修道会会长、大修院院长,著名神学家及教会法学家以及各国君王代表。大会罢绌了本尼狄克十三世和贵格利十二世,另立一位成为教宗亚历山大五世。但另两位教宗拒不承认此大会的决定,大会又未事先取得各方的同意,结果是比萨会议不但没解决两个教宗的问题,反而形成了三个教宗。亚历山大五世死于1410年,由约翰二十三世继任。


二 君士坦斯(Constance)会议(1414-18)

君士坦斯会议是由皇帝西吉斯门(Sigismund)及约翰二十三世所召开,乃是仿君士坦丁大帝召开尼西亚大会的先例。有350位高阶神职者出席。为了避免约翰二十三世所动员的义大利众多代表掌控了会议的表决,大会决定以国为单位投票。所有决议须有五国一致赞成才成立,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义大利以及枢机主教团。大会宣称其拥有罗马教会中的最高权威。这次大会中贵格利辞职,另两位也遭罢绌,选出马丁(Martin)五世成为新教宗。

君士坦斯大会也致力对付所谓的异端,将威克理夫的理念定罪,将其焚尸灭骨,又把胡司烧死于火刑柱上。大会又定规以后召开会议的时间,以便维系罗马教会的秩序,第一次为五年后,再来为七年后,以后每十年召开一次大会以处理分裂、异端及改革等问题。这次大会的意义是将教宗的独裁专制改为教会会议的立宪制。可惜此立宪制并不能持久,至十五世纪中即告完全失败。而一个以反对个人独裁腐败为目的的会议本身竟成为群体暴力,为了维持其权威而不公道的将胡司等异议人士残酷处死;想来怎不令人浩叹。只能为人类个人和群体的罪恶之深重而忏悔,求上帝怜悯。当权者要小心,傲慢的权力必定是和上帝对立的。


三 巴赛尔(Basel)与非拉拉—佛罗伦斯(Ferrara—Florence)会议(1431-49)

君士坦斯大会之后五年,就是1423年曾遭开一次会议,但因瘟疫流行,到会人数甚少,无甚结果。教宗本不愿召开大会来限制自己的权力,但1431年因胡司战争的问题,不得不再开一次大会于巴塞尔(Basel)。此次会议一直拖到了1449年。其中1438年时大会因意见不合分为两派,教宗尤根纽(Eugenius)四世带著其中一派前往非拉拉另开一个大会。巴赛尔大会于是在1439年时将他罢绌。后因瘟疫非拉拉大会又于1439年迁往佛罗伦斯(Florence)。佛罗伦斯会议尝试要统一希腊教会,但没成功,因此君士坦丁堡得不到西方的援助,就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陷了。佛罗伦斯会议也在1439年由尤根纽四世正式宣布天主教的七项圣礼。

巴赛尔会议自认失败而于1449年解散。至此罗马教会中君主立宪的尝试归于失败,重新回到旧系统,改革会议的贡献只在恢复了教廷的秩序。庇乌二世且在1460年发布敕书将未来任何诉诸教会大会的行动定罪。如此,教会内部所发动的改革包括神秘主义者、改革先驱者及改革大会等努力均告失败。从此以后,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已是无可避免的了。

第二十八章 文艺复兴[编辑]

壹 “文艺复兴”一词的意义

意为文化的“重生”,1854年第一次为人使用,指希腊罗马古典文艺的重生。

狭义指十四世纪义大利的古典文艺复兴。广义上为1350-1650欧洲中世纪到近代转移文化转型的时期,人们从中世纪以宗教及教会为中心的生活转型到近代世俗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

这种转变的原因有:


一 义大利的城市因欧洲与中东在十字军后的贸易而富有,人们有闲暇研究,商人有钱支援文艺。

二 中产阶级富有开始追求舒适生活。

三 中央集权的政府提供安全与秩序。

四 1456年古腾保(Johann Gutenberg)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加速资讯流通。

五 唯名论促进了个人主义及以经验为主的求知方法。

古典精神的出现首见于佩脱拉克(Petrarch, 1304-74)及薄伽邱(Boccaccio, 1315-75)的作品中。

狭义的文艺复兴是在阿尔卑斯以南,北方则有宗教的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则有锐赫林(Reuchlin),伊拉斯母(Erasmus)等十六世纪早期的人物。南方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学及语言为重,北方则以原文圣经研究为重。


贰 义大利文艺复兴

一 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 d.1519):

绘有最后晚餐(Last Supper)与蒙娜丽沙的微笑(Mona Lisa)。


二 米开朗基罗(Michaelangelo, d.1564):

为西斯汀教堂的屋顶及墙壁绘画


三 马基维利(Machiavelli, 1469-1527):

为佛罗伦斯的政治家,《君王论(The Prince)》,主张个人的道德在政治上是不适用的,政治自有其法则,君王当用权力来使其自身及国家得利,不需考虑道德。


四 文艺复兴教宗:

(一)尼古拉五世(1447-55):

他的秘书瓦拉(Lorenzo Valla, 1405-57)是首先发展出历史批判学的要素,并证实数世纪来为教宗们所引用以宣称领土拥有权的《君士坦 丁御赐文》为伪造。瓦拉并未因此而受害,可为当时教宗只醉心文艺无心统管的佐证。


(二)犹流二世(Julius II, 1503-13):

命米开朗基罗绘西斯汀教堂屋顶。


(三)利欧十世(1513-1521):

批准贩售赎罪卷以筹圣彼得大教堂之建造经费,因此而引起路德的反对,发起了宗教改革。


参 圣经人文主义者

一 锐赫林(John Reuchlin, 1455-1522):

编希伯来文法及字典《希伯来文入门Of the Rudiments of Hebrew》。


二 伊拉斯母(Desiderius Erasmus, c. 1466-1536):

主张教会体制内改革,曾著《愚昧颂(The Praise of Folly, c.1511)》以嘲讽教会内的腐败。他编了第一本印刷且发行的新约希腊文圣经(1516)。


第四部 宗教改革及其后[编辑]

第二十九章 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编辑]

壹 路德宗教改革的进程

一 1483-1517路德的成长

二 1518-21被迫脱离天主教

三 1522-30 建立组织

四 1531-55 抵抗罗马与内部凝聚


贰 路德的成长

马丁路德生于1483年。他父亲因投资铜矿而致富。路德大学毕业后又取得硕士学位,父亲原希望他习法律,但1505年他在大雷雨中允诺圣安娜,若他得保命,他将作一个修士。于是他就进了奥古斯丁修会。

1510-11年间,他出差到罗马,看到罗马教会的腐败奢侈而兴起改革之念。1511年他来到威登堡(Wittenberg),这里成为他一生居住之处。他在此处新设立的大学得到神学博士学位,终其一生任此大学的圣经神学教授。

1513-19他教授圣经的诗篇、罗马书、加拉太书及希伯来书,使他得到了因信称义、唯独圣经及信徒皆祭司的信念。


参 路德改教运动的导火线──教廷贩售赎罪卷

利欧十世允许亚伯特(Albert)身兼第三主教职,条件是后者能付给教宗一大笔钱来支付兴建圣彼得大教堂之费用。为协助亚伯特支付此巨款,教宗又允许他贩售赎罪卷,进项一半归教宗,一半让亚伯特用以还买教职的贷款。赎罪卷是允诺人们花钱来买教会功德库中的功德以代替犯罪的刑罚。

1517年帖次勒(Johann Tetzel, c.1469-1519)这位亚伯特的赎罪卷总代理到了威登堡附近的城来卖赎罪卷,引起了路德及其同僚极大的反感。当年10月31日路德将九十五条主张贴在威登堡教堂门上,攻击赎罪卷系统并邀人与他辩论。


肆 脱离天主教(1518-21)

1518年海德堡辩论,于奥古斯丁修会内部进行。墨兰顿(Philip Melanchthon, 1497-1560)加入路德的同工群,路德为先知,墨兰顿为神学家。墨兰顿著《神学要点(Loci Communes)》(1521/12),为改教运动的第一本系统神学。

1521年四月路德到沃木斯在皇帝与国会前受审。宣告除非有人能用圣经或正当的理由指明他的错误,否则他不能收回他的主张。他说:“这是我的立场,我不能改变;愿上帝帮助我,阿门。”在回程的路上,撒克逊选候腓特烈安排人将他绑架,藏在瓦特堡(Wartburg)的城堡中,直到次年三月。一个月后国会发出命令,通缉路德,并将他的著作列为禁书。

在1521年的风声鹤唳中,路德仍著有《致德国基督徒贵族书(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German Nation)》、《教会被掳到巴比伦(Babylonish Captivity of the Church)》及《基督徒自由论(On Christian Liberty)》等三篇推动改教运动的重要论文。在瓦特堡时,他开始翻译圣经,根据伊拉斯母编的希腊文圣经,在不到一年间,翻出德文圣经。1534年则完成了整本新旧约圣经及次经。此圣经译本成为德语的标准。


伍 改教运动的推进与分裂(1522-1530)

路德于1522年回到威登堡,领导改教运动。在德国许多区域,以圣经为权威的教会如雨后春笋般组成。各地教会有权聘请或辞退牧师。1523路德为改教运动的教会编辑崇拜仪式,将讲道列为崇拜的中心,圣餐仪式除去献祭的意义,且平信徒可以领杯,又鼓励礼拜时唱通俗诗歌。路德对于崇拜仪式改革的原则是,凡不违反圣经的都可以保留。

1520年代皇帝查理五世与法王法兰西斯一世斗争以阻止他控制义大利,又要东抗土耳其人,使得他无暇对付路德,这是信义宗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1526年国会在斯拜耳(Speier)开会,在没有天主教代表出席的情形下决议,以“谁统治就信谁的教(cuius regio eius religio)”为原则,各国诸侯可决定其国内当信天主教或信义宗。

与人文主义者分离:1524年开始,改教运动起了分裂。先是与人文主义者如伊拉斯母等意见不合。伊拉斯母于1524年著《论自由意志(Diatribe de Libero Arbitrio)》反对路德谓人的意志在得救的事上是没有自由的,单靠恩典。他主张除了恩典,人也有要用自由意志来决定归向神。1525年路德写《论意志的捆绑(De Servo Arbitrio)》逐条反驳前书。自此大半的人文主义者与路德分离。 与基层农民分离:1525年受封建主压迫的农民将路德以圣经为权威的原则用到他们的社会及经济的处境中,提出十二条要求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起初路德鼓励两方和解,但当他推断此社会运动将会造成支援改教的地区失序而危及改教运动时,他却用粗暴的语言写了一篇《反打劫杀人的农民暴徒(Against the Plundering and Murderous Hordes of Peasants)》,敦促各国诸侯加以镇压。结果有将近十万农民惨遭杀戮。德国南部的农民或因此而仍回到天主教中。

与慈运理分离 (1529):路德与慈运理同为宗教改革的领袖,一在德北,一在瑞士,若能合作,当能产生更大的改革成果。可惜,他们因对圣餐的理解不同,在马尔堡(Marburg)会谈破裂,两者所带领的运动终无法合流。

从1521年开始的德法战争在1529年结束了。皇帝终于有馀力来对付路德了。国会又在斯拜耳开会,这次取消了前次决定,规定帝国内只可以信天主教。支援路德的六位王侯及十四个自由市的代表在会中宣读了一篇名为〈抗议〉的文件。自此他们被称为抗议派(Protestant),更正教被称为抗议宗是从此开始。

1530年国会开会在奥斯堡(Augsburg)。墨兰顿在路德的同意下拟俱了奥斯堡信仰告白(Augsburg Confession)在国会上提出。此文件成为信义宗的正式信条。


陆 外抗罗马与内部凝聚(1531-1555)

支援路德的王侯在1531年组成了施马加登同盟以对抗皇帝可能的攻击,幸而1532-42年间,皇帝又与土耳其人及法国打仗,路德派又得喘息机会。1535年路德派开始按立自己的牧师,这也表示与罗马教权阶级统绪断裂。

路德晚年受到黑森的腓力(Philip of Hesse, 1504-67)之重婚事件所困扰。他是支援路德的王侯之一。路德体恤他的需要而私下同意他于1540暗中重婚。结果事情宣扬出去,成了皇帝攻击路德派的一个借口。路德在抗议宗大受威胁的情势下病逝于1546年。宗教改革大业由墨兰顿继承。

这时皇帝也终于准备好要攻打德国的抗议宗王侯了。战争从1546年打到1552年,双方订定条约,约定三年后的国会中商定解决办法。1555年国会在奥斯堡开会,签定奥斯堡和约(Peace of Augsburg),规定帝国内所有抗议宗与天主教享平等待遇—其他宗派则不在认可之列。每个诸侯当于决定其领土内的宗教,境内不同信仰者可自由移民他地。但天主教领袖若改信抗议宗,他必须放弃他所管与所有的,如此规定是为了防止更多的德国诸侯加入抗议宗。至此抗议宗在德国合法的地位已得建立。


柒 信义宗正统神学的形成

从奥斯堡和约后,信义宗虽在政治上取得和平,但内部却有许多神学争论。为了解决神学争论所带来的宗教与政治的不安,在1577年有几位神学家拟定了《协和信条(Formula of Concord)》。几经讨论,这信条终在1580年正式由五十一位诸侯、三十五城市及八千多牧师签署承认。一些神学家又编纂了一本《协和书(Book of Concord)》以表明信义宗的神学立场,此书包含了三大古信经及信义宗的一些教条。这些争论及教条的拟定使得信义宗相当重视教义的正确性,形成强调神学正统的传统。但这种冰冷的经院正统不能满足人心主观经历的需要。后来敬虔运动的兴起即是对此神学正统的反动。


第三十章 瑞士的宗教改革[编辑]

壹 慈运理在北瑞士德语各州的宗教改革

慈运理(Zwingli, 1484-1531)幼时家道小富,使父母有机会让他接受好的教育,以便未来作神父。1506年他获得巴赛尔(Besel)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在学期间他受到老师们人文主义的熏陶,伊拉斯母是他的偶像,人文学科是他的追求,对宗教却是兴味索然。对教会的腐败他原来采伊拉斯母的看法,认为可以慢慢藉教育改进。但后来受路德影响渐深。

1518年慈运理开始在苏黎世(Zürich)攻击赎罪卷,之后又展开了一系列教会改革行动,是为瑞士改教运动的开端。

慈运理与路德最大的分歧在于对圣餐的看法。路德对“这是我的身体”采字面解释,认为基督升天后,其人性与神性互通,因此其身体无所不在,所以基督的身体真实临在于圣餐之中,是为合质说。慈运理则认为基督的身体在天上,这句话则解释为“这预表我的身体”,圣餐是象征基督的身体,是为象征说。

1529年路德与慈运理及两方人士在马尔堡(Marburg)开会,讨论两方改教运动之结合以共同对抗天主教及皇帝的压迫。二人在十五项议题中之十四项都能同意,唯独对圣餐的看法没有共识。最后仍分道扬镳。

慈运理的影响一度远及瑞士各地及德国南部,不幸于1531年的一次战役中阵亡,该地区信徒后来渐渐加入加尔文的改革教会。


贰 急进的宗教改革(1525-80)

重浸派源于瑞士。在苏黎世教会中有一位会友叫格列柏(Conrad Grebel)。他和一批人对慈运理和路德的改革并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遵照圣经,改革教会不够彻底。他们认为教会应当是信徒教会(believers’ church),由真心相信福音的人所组成,而不是如国教般的生来就藉婴儿洗而成为会友。1525年一次聚会中一位弟兄叫布劳洛克(Blaurock),请格列伯为他重新施洗,后来布劳洛克也为其他人重新施洗。因为他们重新施洗,所以他们被称为“重洗派(Anabpatists)”。

重洗派的主张极难为当时大多数人所接受,婴儿洗礼的观念对许多人而言是牢不可破。人们担心不为婴儿施洗,婴儿无法得救。加以重洗派对于现有政治秩序采漠视或敌视的态度,使人认为他们是革命份子。天主教因重洗派而怪罪路德派,以致路德派也痛恨重洗派。

在闵斯特(Münster)所发生的事情则更使情况恶化。有一派也主张重洗的信徒,由一位自认为先知的马提斯(John Matthys)所带领,攻占了闵斯特(1533),宣称新耶路撒冷就要降临该城,又实行共产。后来该城被包围攻破(1535),城中居民遭杀戮。

慈运理派、路德派、加尔文派及天主教一起发动对重洗派残忍的逼迫。他们或者被吊死,或者被烧死,更多是被淹死。逼迫他们的人且取笑说,他们喜欢洗就让他们洗个够。受害者达数千人之众。


参 日内瓦的加尔文派改革

一 加尔文的早期生活(1509-36)

加尔文1509年生于法国巴黎附近的小镇。1523年进巴黎大学修习法律。在1532至1534之间,加尔文经历了一次“忽然的转变”,此经历的详情虽不得而知,但其中心乃是借著圣经听见了上帝的声音,因而得知上帝的旨意是必须顺从的。加尔文因思想与天主教不相容因而离开巴黎,四处漂泊,但所到之处总是秘密的教授一小群人。 1536年他在巴赛尔出版了神学史上极重要的《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时年二十六。


二 加尔文1536年后的生涯

之后加尔文来到了日内瓦。当时已有法惹勒在此地鼓吹改教,并获得市议会投票赞成。他因基督教要义一书已对加尔文极欣赏,认为他可以取代他来继续领导日内瓦的改革。他去见加尔文,并请求他留在日内瓦改革。加尔文当时本打算潜心研究写作,不愿意投身于危险困难中。当他拒绝时,法惹勒起身斥责他说:“假如在教会急需之时,你拒绝伸出援手,愿上帝咒诅你的进修。”加尔文听到这话,极其害怕,全身战栗,在法惹勒如雷的声音中,他听见了神的声音,因此他不再挣扎,终于接受了法惹勒的请求。

加尔文此后的事奉都是以日内瓦为中心。他的基督教要义经过多次增补,最后一版是1559的第三次修订版,其内容是初版的五倍。此书成为以加尔文思想为本之改革宗教会的神学标准。加尔文所领导的改革宗教会不只在瑞士有影响,也在法国有许多的支持者,但受法国极大的逼迫。他的神学思想也影响了苏格兰的教会及英国的清教徒。长老会即苏格兰的改革宗教会。

第三十一章  英国脱离天主教与苏格兰的改教[编辑]

壹 亨利八世自命为教会元首

英国教会的改革不是由神职人员所领导,而是由国王领导。其导火线是享利八世的离婚请求。

亨利八世(1509-47)起初是因为其父亨利七世的要求,为了保持与西班牙的同盟关系,而娶了他的寡嫂西班牙公主凯瑟琳(Catherine)。这样的婚姻是不合天主教法典的;但教宗在当时是受西班牙的掌控,所以就特准了此婚姻;但亨利八世并不喜欢。他们结婚多年,凯瑟琳只为他生了六个女儿。亨利八世急需儿子来继承王位,因此请求教宗批准他与皇后凯瑟琳离婚,另娶波林安(Anne Boleyn)好为他立后。教宗碍于西班牙的势力,拖延许久都未批准,于是亨利决定自行处理此事。他命国会于1534年通过最高权威法(Supremacy Act),宣布亨利及其王位继承人为“英国教会在世上唯一最高的元首”。从此英国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但此时除了教会世上最高元首有所改变外,并无其他教义与仪式的改变。亨利及英国人也仍自认为是正统的天主教徒,英国教会仍维持由主教治理。


贰 爱德华与血腥玛莉统治下抗议宗与天主教的消长

亨利死后其子爱德华六世(Edward, 1547-53)继位。爱德华六世是亨利八世与他第三任妻子西穆尔(Jane Seymour)之子。西穆尔是支持抗议派的信徒。在坎特伯理大主教克蓝麦(Thomas Crammer)的导引下英国教会与天主教渐行渐远,在教义与礼仪上都有所变革。可惜爱德华十六岁就死了,由凯瑟琳的女儿玛莉(Mary, 1553-58)继位。爱德华死得年轻,百姓多有传言他其实未死。后有许多次由政客推出假冒爱德华者,企图政变。马克吐温的小说《乞丐王子》的主题就与此事有关,书中的主角是爱德华六世与一位和他长的一模一样的乞丐。

玛莉一直都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她的青春期经历了英国宗教改革使她成为私生女的耻辱,所以从来就不对宗教改革有好感。她致力于使英国回天主教,因此在玛莉任内,天主教势力得以卷土重来。她极力逼迫改革派,在1555一年之中就烧死了七十五人。其中最著名的两位主教是克蓝麦的同工喇提美尔(Hugh Latimer)和利得理(Nicholas Ridley),他们在牛津大学街上被烧死,喇提美尔将被火舌吞灭之时还对同伴说:感谢神,我们今天要在英国点起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台。至于克蓝麦,女王为了要摄服他,还强迫他观看两位同工被焚死。起初克蓝麦向女王及教宗屈服,但女王决不饶过他,并且为了打击改革派,还威逼他签署了一份否认抗议宗教义的宣言。最后女王仍然在1556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场,还想要他在受刑前公开承认过去的错误以打击改革派。但临终时克蓝麦的勇气突然涌出,坚定的宣告他的抗议宗信仰,拒绝教宗。他并且说他的手因为写下了违反他大内心所真正相信的文字,应当首先受到火刑。当他被焚时,他真地举起他的手直到被火烧焦了。因著他的勇气,许多人坚持了他们的抗议宗信仰。玛莉女王则因她治下烧死约有三百人而得到血腥玛莉(Bloody Mary)之称号。


参 伊利沙白时代的改教运动

玛莉死后由波林安的女儿伊利沙白(Elizabeth, 1558-1603)继任。她的母亲之婚姻既遭罗马否认,她也就不得不自认为抗议宗。而她登基时,血腥玛莉的逼迫已使得英国的民情更同情抗议宗。1563年英国教会将克蓝麦所拟的信条修改,通过了俱抗议宗精神的“三十九信条”(Thirty-nine Articles),直到今日仍为英国教会的正式信条。天主教徒在英国从此成了少数。


肆 诺克斯在苏格兰传播加尔文主义

约翰诺克斯在1505-15之间出生于苏格兰,他受完大学教育,被封立为神父。1547年他参与抗议宗反法国行动而被法国逮捕,在船上作奴隶凡十九个月之久,有时遭鞭打。获释后他到英国五年,曾帮助克蓝麦大主教起草“四十二信条”(The Forty-two Articles,即三十九条的前身)。之后他前往日内瓦,在那儿深深学习加尔文的全套体系。1555年他回到苏格兰,传播加尔文主义,大大攻击天主教。后又继续从日内瓦给他国内的同道提供消息。1559年国内的情势因反法而助长了更正教的声势,诺克斯便于此时回到了苏格兰。


伍 诺克斯的改革事工

诺克斯在苏格兰以大有能力的讲道来推动改革事工。1560年苏格兰国会宣布改变宗教,以更正教取代天主教而为国教,并采纳大部份由诺克斯所写的加尔文派信条;教宗权柄及所有天主教高级职员的管辖权,一概取消,并禁止举行弥撒。


陆 恢复天主教的企图失败

支援天主教的苏格兰玛利女王,原来嫁给了法国国王,后因法王过世,于1561年从法国返回苏格兰。她美貌又有才能,又因丧偶颇得国人的同情和支援,回国后三年为天主教恢复不少势力。但后来因婚姻爱情上的不当举措,渐失人心,以致百姓和领袖都倾向更正教。到1570年时,苏格兰的更正教可以说已经稳固地建立起来了。

第三十二章 罗马教会的对应改革[编辑]

壹 天特会议(The Council of Trent)

抗议宗的改教运动在天主教内也激起了一些有识之士改革天主教的热忱。在他们的鼓励之下,教宗保禄三世在义大利北部山区的小城天特(Trent)召开大会。会议从1545年到1563年间,间歇的开会。天特会议更加巩固天主教的思想及组织体系以对抗更正教,对内部的腐败也加以改善。这次的天主教自我改革运动被称为“对应改革运动”(Counter Reformation)。这改革运动使天主教从腐败及更正教的打击中复原过来,并阻止了更正教在欧洲更大的扩张。之后天主教和更正教只能在宣教工场上争长短了。


贰 耶稣会(Jesuits)

在对应改革运动中,耶稣会的兴起提供了很大的助力。这个在天主教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组织是由罗耀拉(Ignatius Loyola, 1491-1556)所建立的。罗耀拉出身军旅,他在巴黎大学时认识了后来到亚洲宣教的沙勿略(Francis Xavier)。两人志同道合,在1534年组织了耶稣会,旨在领人归回天主教。耶稣会是一个纪律很强的修会,强调完全服从修会领袖,称为将军(General)。因著他们的努力,使波兰、奥地利及德国南部都归回了天主教。也使好些欧洲地区如比利时、爱尔兰留在天主教中。他们也到北美、南美和亚洲作了许多宣教工作。


参 对预格纳派的逼迫

加尔文派信徒在法国称为预格纳派(Huguenots),在1559年时约有四十万信徒。预格纳派后来取得相当的政治势力,在1562年开始与天主教发生几次内战。之后王室策划了1572年的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假意邀请预格纳派的领导人物参加一位预格纳派者波邦的亨利(Henry of Bourbon)和公主玛格利特(Marguerite)的婚礼。在八月二十四日教堂钟响之时,大屠杀开始,在巴黎有二千人,全国超过一万人被杀。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终于1594年波邦的亨利成为法国国王,是为亨利四世。为了得到在法国居多数的天主教徒的接受,他在即位之前宣布自己是天主教徒。但他没忘记他旧日的同道,在1598年颁布南特上谕(Edict of Nantes),宣布赋予预格纳派公民权,并准许他们自由举行崇拜。1610年亨利遇刺身亡,斗争再起。1629年后预格纳派在法国的政治力量完全崩溃,信徒都逃到其他国家及新大陆避难。


肆 德国的三十年战争

德国自1555年奥斯堡和约之后有一段的和平时日,但到了1618年天主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战争又起。经过三十年的恶战,人口从一千五百万人减到五百万人,直到1648年签订了西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战争才结束。此和约的内容与奥斯堡和约相似,只是加上一点:在德国对更正教的容忍除了信义宗也包括加尔文派。各地的宗教也是看封侯的信仰而定。

第三十三章 荷兰的宗教改革及亚米念派[编辑]

壹 荷兰的宗教改革

路德举起宗教改革的大旗之后,他的著作及英勇的榜样在荷兰已是家喻户晓。许多人因此跟从了路德。但荷兰的改教运动一时没有一位领袖,有人是路德派,有的成了慈运理派,在基层则多有人成为重浸派。

当加尔文的思想在1550年后传入荷兰,立刻得到广大的支持。以前荷兰的学生是到威登堡去读路德的大学,现在他们前往日内瓦就学。

荷兰教会在1561年拟定了一份信条,称为比利时信条(Belgic Confession),也叫荷兰信条。荷兰教会成为以改革宗为主的教会。


贰 亚米念派与多特会议

物极必反,加尔文派严峻的神学思想及生活风格在荷兰渐渐引起了一种反动。这种反动注重宗教实践的一面,对于信条界说的细微分解不感兴趣,反抱持一种容让的态度。其代表人物为亚米念(Jacobus Arminius, 1560-1609)。当时加尔文派对于上帝的预定究竟应采堕落前论(Supra Lapsum)或堕落后论(Infra Lapsum)起了争辩,人们因此请时任来登大学神学教授的亚氏提出看法,经他研究之后他反而对整个加尔文派无条件的预定教义不以为然,主张人仍有自由。结果在荷兰引起了剧烈的争辩。

就在这争辩大为激荡时,亚米念过世了。但亚米念的主张不但没有消失,反倒由其支持者将其主张编成系统,基本上他们视基督教主要为道德改造的一种能力。1610年且由四十一位此派的思想家发表宣言,说明他们的信仰,称为抗辩宣言(Remonstrance)。

此派反对绝对预定之说,认为上帝是预知人将如何回应恩典。他们又反对基督单为受拣选之信徒受死之理,认为基督为一切人受死,但只有信徒能得基督受死之益处。但亚米念派不同于伯拉纠派,因为他们仍然否认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作出任何的善事,一切有赖上帝的恩典。他们又主张恩典是可拒绝的,而且人在接受恩典后仍有可能失落。

此争议后来成了政治问题,两个政党各拥一方。结果加尔文派的政党在此斗争中占了上方,支持亚米念派的首长奥登巴费(John van Oldenbarnevelt)在1618年七月的政变中遭推翻被捕入狱,与他一同被捕的还有著名的国际法学者格劳秀斯(Hugo Grotius)。

1618十一月至1619年五月各省总督召集一个全国会议于多特(Dort),除了荷兰代表外还包括了英国、瑞士等地的代表。会中判决亚米念派为有罪,且通过了富加尔文派思想色彩的信条。多特会议可算达到了加尔文派制造信条之最高水准。多特会议后奥登巴费随即被斩首,格劳秀斯则被判终身监禁,后在妻子的救援下,躲在一只书箱中成功越狱,逃至法国。

第三十四章 英国教会仍然动荡[编辑]

壹 清教徒

当血腥玛莉之日,许多更正教徒逃到日内瓦归附了加尔文。当伊利沙白登位后,他们带著加尔文的观念回到了英国。他们不能满足于1563年的《三十九信条》,希望看到英国教会在教义、教会结构及道德上澈底的纯净,因此他们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s)。虽然清教徒反对英国教会的主教制及许多仪式、条文,但他们绝不脱离教会,以期从内部按加尔文日内瓦教会的模式来改革英国教会。


贰 分离派

另有一些加尔文派信徒则认为留在内部改革英国教会只是浪费时间,他们决定脱离英国教会,因此被称为“分离派”(Separatists)。在教会制度方面他们强调每一群地方会众(congregation)所组成的地方教会都是独立自主的,没有一个教会可以干涉另一个教会。因此,他们又称为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


参 清教徒革命

清教徒长期受压迫。1640年清教徒取得国会优势,将两位反清教徒的人物定罪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625-49)极为不悦,发动与国会的战争。战争初期,国王占上风,但国会军队中有一位农夫,名叫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658),有高度的才干与勇气。他组成的军团,都有宗教信仰,不喝酒;不打仗时,常在一起读经、祷告、唱诗。1649年国王战败,被送上断头台。1649-53年间,英国实行共和政体,克伦威尔被任命为英国的摄政,因此实际上是军人专制。在他治下,各宗教团体都得到相当的自由。


肆 韦斯敏斯特会议(Westminster Assembly)

在内战进行中,国会决定改革教会,乃于1643年废除主教制,并在韦斯敏斯特召开会议,制订了韦斯敏斯特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这是改教时期最后的一份伟大信条,是表明加尔文派又称改革宗(Reformed)的教义。这文件在1648年正式为国会接受,而且苏格兰全国大会也通过采纳。


伍 国王复辟

克伦威尔去世后,英国人对清教徒主义所加与人的严肃生活方式渐感不耐,于是将王子请回,立为查理二世(1660-85),史称“1660复辟”(Restoration of 1660)。查理心向罗马,对清教徒又加压迫,其中本仁约翰入狱十二年,并在狱中写成了伟大的著作:《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另有弥尔顿(John Milton)在瞎眼、孤单、贫苦中写下了基督教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


陆 威廉与玛莉(William and Mary)

查理之子雅各二世(James II, 1685-88)立志恢复天主教,又想以专制王权代替君主立宪,英国人民向国王的女婿、荷兰总督威廉(William of Orange)求救。1688年威廉率兵登陆,使雅各逃往法国,而革命成功。1689年威廉与妻玛莉被立为国王、女王,共同统治英国。威廉为更正教保全了荷兰、英国及美洲。


柒 宽容法案

1689年英国颁布“宽容法案”(The Toleration Act),凡是接受以下各点的,都可以自由崇拜:(1)发誓效忠威廉和玛莉,(2)拒绝教宗权柄、化质说、弥撒、向马利亚及圣徒祷告,(3)接受“三十九信条”。这法案使得不同意英国国教者(dissenters)可以自由敬拜,包括长老会、公理会、浸会和贵格会等,约为人口十分之一。但天主教及不信三位一体教义者不在宽容之列。


第三十五章 理性主义[编辑]

壹 理性主义兴起的背景

一 对宗教争端的反感:

十六世纪的宗教家及政治家都相信绝对的真理是可得的,而为了坚持自己所肯定的真理,不惜诉诸战争。结果宗教战争如德国的三十年战争(1618-48)、英国的清教徒革命(1640-60)、法国天主教与预格纳派的斗争等,使欧洲死了上千万的人。进入十七世纪后,人们渐渐对宗教争端反感,主张宽容,也对启示性的真理起怀疑之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转向自然与理性。


二 科学的进步:

科学的发现使人认为与其在教义上作无谓的争论不如运用理性来理解自然来的有成果。 近代几位重要的科学家及其发现:


(一)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

A.发现:太阳中心说

他发现亚理士多德和托勒密(第二世纪亚历山太人)的地心说的理论不能解释许多新的天文观测结果,因此他提出太阳中心说。


B.著作:

《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Nuremberg:1543),1530年即完成,在死前才出版。


(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A.发现:

用望远镜研究天体运动以佐证哥白尼。并发现太阳黑子,证明天体并非完美无缺。


B.著作:

最主要并引起最大争论的出版是《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宇宙论的对话》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Systems of the World: Ptolemaic and Copernican (Dialogue, 1632)。


C.结局:

在他好友教宗乌耳班八世手下被审判,在生命威胁下口头自白错误,被教廷定为异端,遭终身软禁。

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发表演说,承认当出审判伽利略时的神学顾问犯了错误。但他并未承认教会定伽利略是异端是错了。


(三)牛顿(Issac Newton, 1642-1727):

A.发现:

以机械式的因果关系解释万物的运动。


(1)三大运动定律

惯性定律、F(力)=M(质量)A(加速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与二物体的质量之乘积成正比,与二者之距离平方成反比。


B.著作:

《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 1687)。


贰 理性与经验哲学

一 理性主义

(一)笛卡儿(Rene Descartes, 1596-1650):

A.著作:

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 1637),默想录(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1641),原理篇(Principia philosophiae, 1644)。


B.主张:

人可以怀疑一切,但当他正怀疑之时,他不能怀疑“他正在怀疑”这个事实。“我思故我在”。这一确知可作为哲学推理的基础。


(二)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 1632-77):

主张:一元论及泛神论。


(三)来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tz, 1646-1716):

主张:

A.单子说:每一单子以不同清晰度反映整个宇宙。

B.最好可能世界。

C.人藉天赋观念(innate ideas)之辨明而得知识。


二 经验主义者:

(一)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

A.著作: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90)。

B.主张:

(1)否定天赋观念之说。

(2)所有知识都源自于经验。人的心灵起初只是一张白纸。


(二)柏克来(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唯心论

Esse est percipi (存在就是被感知)。万物是因人的感知而存在。若无人感知,万物就不存在。上帝的感知使万物恒常存在。


(三)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 :怀疑论者

主张:他否认人可以知道万物的真象,人所知觉的,不过是透过五官所得的“现象”(phenomena)。因果律不过是人的习惯性联想。


第三十六章 贵格会与敬虔主义[编辑]

壹 贵格会的兴起

创始人为英国人乔治.佛克斯 (George Fox, 1624-91)。初为一鞋匠学徒。他渴慕神的事,对当时的教会及信徒生活感到不满,他称教堂为有尖塔的房子。他得属灵的亮光后,就从1647年开始旅行布道,传讲“内在之光”的福音,追求心灵与上帝的直接交通。他常于教会崇拜进行中,大声喊出他的信念,而遭监禁多次,刑期曾长达三年之久。

随从福克斯者渐众,自称为“朋友”,以后他们正式的会名就是“朋友会”,中译为“公谊会”。他们又称贵格会,源于Quaker一字,可能是他们在聚会时,会因圣灵的感动战抖,而人称他们为Quakers.

他们聚会的地方非常简单,里面没有讲台、没有乐器、也不唱诗。他们坐在一起,安静地等候圣灵的感动。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没有圣灵的感动,他们就安静地离开,但如果有一位弟兄或姐妹有感动,他就站起来分享他们的信息。

贵格会除了创始人佛克斯之外,另一位在教会历史中很重要的人物是宾威廉(William Penn,1644-1718)。他家世显赫,父亲是英国海军上将,他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后来却加入了贵格会,反对使用武力,后来也遭监禁。幸赖他有权势的亲友奔走,才得释放。他心中怀有一“神圣的实验”,就是到新大陆建立一宗教完全自由的殖民州。英国国王为偿债,就将北美的一大块土地赐姶了他。但他认为这块地的所有权人是印地安人,所以他仍然自己出钱,向印地安人购买了这块地,所以他和印地安人的相处和谐。这州后来就以他的姓命名为宾西法尼亚州。他果然在这州成功的实践了宗教自由,是当时在北美除罗德岛之外的自由区,而这州首都也命名为费城(Philadelphia),意为兄弟之爱。


贰 敬虔派

一 施宾那(Philipp Jakob Spener, 1635-1705)

施宾那是敬虔主义之父,德国人。年轻时,德国教会是在枯干的正统主义的笼罩下。他读了一本德国神秘主义派神学家亚仁特(Johann Arndt)的书,对他甚有启发。1666年他在自己家中,聚集了一批不以作“宗教徒”为满足的信徒,一起读经、祷告,及讨论上个主日施宾那的讲道。这种后来被称为“敬虔小组”(Collegia Pietatis)的目的在栽培信徒进入更深的灵命。因此这运动后来就称为“敬虔派”。

施宾那相信,基督教不是一套头脑的知识,更是活的生命。他要求传道人都当有个人的属灵经历;讲道不可用教义式或争论式,乃要造就信徒的灵命。他极力反对一些在路德派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如看戏、跳舞、打牌等。


二 富朗开(August Francke)

富朗开是来比锡大学的一位年轻教授。他在1687年二十四岁时经历了灵命的重生。施宾那把富朗开请到新近创立的哈勒(Halle)大学任教,富朗开立刻使得哈勒大学成为敬虔派的中心。


三 亲岑多夫与莫拉维兄弟会(1700-60)

亲岑多夫生于奥地利一个贵族的家庭,六周大时父亲就过世了,由外婆将他带大。外婆能用希伯来文及希腊文读经,又对敬虔主义大力支持,常邀施宾那和富朗开到她家中来作客。这些都对小亲岑多夫有著很大的影响。

亲岑多夫在哈勒大学受教。之后又修习法律,并在法院工作(1721-27)。

一七二二年,他对一群受逼迫、快要被消灭的莫拉维兄弟会,又称波希米亚兄弟会(Bohemian Brethren)的弟兄们深感同情。他把他们庇护在自己的伯爵领地里(1722)。

他们称自己的农庄为“主佑村(herrnhut)”。一七二七年他放下了工作,回到自己的农庄,成为莫拉维兄弟会的领导者。

亲岑多夫的宣教有著很特别的开始。一七三一年他拜访哥本哈根,遇到了一个西印度群岛来的一个信主的奴隶,讲到他的同胞们痛苦的遭遇。亲岑多夫的心被深深触动,决定要有所行动。他把这位弟兄带回到主佑村向弟兄姐妹们提出了宣教的挑战。结果得到了立即而热烈的反应。第二年,他们就派出了两位年轻弟兄去到西印度的奴隶中,与他们住在一起,传福音给他们。这是第一个有组织的更正教的宣教工作,而且快速地扩展到非洲、美洲、俄国及世界其他地方。

亲岑多夫对于宗教情感的著重对于十九世纪的更正教神学有著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对士来马赫。


四 敬虔主义的缺点

敬虔主义在反对僵化枯干只重知识的正统主义之馀,却又走到另一个注重禁欲、严格舍己的极端。另外他们低估教义,也给后来的自由神学及现代主义开了门。


第三十七章 北美教会的发展:殖民地时期[编辑]

壹 南部殖民区的圣公会

美国十三殖民区独立之前,各殖民区渐次由欧洲移进许多殖民者。最早是在南部于1607年建立的维吉尼亚(Virginia),名称是记念独身的伊利莎白女王(the Virgin Queen)。殖民者多是倾向清教徒的英国国教徒。后来英王查尔斯一世(Charles I)恢复天主教,就在维吉尼亚北部划出一块地给天主教徒,就是马利兰(Maryland)。在南部的殖民区上流社会的教徒因渐渐富裕,成了贵族式的英国国教徒,而下阶层的则成为贵格会及浸会信徒。贵格会及浸会中人有不少因遭逼迫而逃至马利兰,因为那儿还比较有宗教自由。


贰 北部殖民区的公理会

北部殖民各区统称为新英格兰,其中包含美国最东北方六个殖民区(Maine, New Hampshire, Vermont, Massachusetts, Rhode Island, Connecticut),是以分离派公理会的宗教理念而建立的。最早的是乘五月花号的一百零一位殖民者,由威廉‧布列得福(William Bradford)领导,从英国普利茅斯(Plymouth)出发,于1620年冬到了新大陆,为了纪念家乡,他们把上岸处命名为普利茅斯。他们坚持会众制的教会行政观念,因而脱离了英国国教。


参 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 1603?-83)与政教分离

美国宪法中的宗教自由、政教分离原则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到如今已为大多数的国家所正式纳入宪法之中。这原则的起头,是由美国第一间浸会的牧师罗杰‧威廉斯在罗得岛(Rhode Island) 所实施的。

威廉斯在英国就是一位分离派者,在逼迫中他渡海于1631来到麻萨诸塞的波士顿。他渐渐反对殖民政府对教会的干预,又公开反对无偿侵占印地安人的土地,终于引致麻州总法院在1636下令将他递解回英国。结果他逃到了罗得岛所在的那拉冈塞湾区的荒野。好在他先前就学会些那拉冈塞印地安人的语言,受到他们的接待,才渡过了难关。

之后有一些他先前的跟随者前来与他会合,他们在1636年六月向印地安人买了现在罗得岛州首府普诺维登斯(Providence,意为眷佑,以记念上帝在患难中对他的看顾)地区的土地,就在麻州的管辖之外建立了新的殖民区。他执政的原则是平等的民主,完全的宗教宽容与政教分离。他也于1639年在普诺维登斯建立了第一间的美国浸会,由他的友人先为他施全浸礼,然后由他为其他人施浸。他的宗教宽容政策在教会历史中创了先例,在他之前或有短暂的宗教宽容,但他的殖民政府是第一个以宗教宽容为基本原则的。美国宪法中的宗教自由与政教分离的条文,也无疑受到威廉斯在罗得岛之政策的启发。


肆 中部殖民区的多元宗派

查理二世1660复辟后,就论功行赏给有功人员,将新大陆的土地赏给他们。这些殖民区称为“复辟殖民区(Restoration Colonies)”,是位于马利兰与新英格兰中间的地区,包括纽约(由荷兰手中夺得)、新泽西、宾西法尼亚等地,另有在南部的南、北卡罗来纳两地。这些殖民区为了要吸引移民,就在宗教上采较宽容的政策,因此其居民有著许多不同的宗派背景,在种族上也不只是英格兰人,还有苏格兰人、苏格兰-爱尔兰人、荷兰人及德国人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宾威廉在宾西法尼亚所建立的政教分离政府,此点前面已述及。


伍  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

大觉醒运动是指在十八世纪初在北美所发生的属灵复兴运动。美洲的大觉醒是和德国的敬虔主义及英国的福音复兴运动性质相同的。 北美的大觉醒赋与了各宗派共有之形态,减少了彼此间的差异。 美国式的基督教于焉产生。

复兴开始是在纽泽西的荷兰改革教会中发生。

大觉醒的四位主要领袖:

弗瑞林浩生(Theodore Freylinghuysen, 1691-1747) 腾仁特(Gilbert Tennent, 1703-64) 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 1703-58) 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 1714-70)

第三十八章 约翰卫斯理与循道派[编辑]

壹 出身及教育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1703-91)出生于一个英国国教牧师家庭,他的母亲苏珊娜(Susanna)的父亲也是英国国教的牧师。苏珊娜曾生了十九个小孩,其中八个夭折。约翰排行十一。苏珊娜很重视孩子的属灵与道德的教育。

约翰六岁时,他们家里曾遭人纵火。在寒冬中,大火快速的吞啮了牧师馆。当他父母亲尽力救出了他们的小孩后,父亲却发现约翰还在楼上睡觉,没有出来。但那时火已将楼梯烧毁,爬不上楼了,这时他父亲只有跪下将孩子的灵魂交在上帝手里。约翰这时已醒来,从一个柜子爬到了窗子边。有两个邻居叠罗汉,将他给救了出来。他后来形容他自己是“火里抽出来的一根柴”。

约翰在读牛津大学时就很敬虔,他和一些同学包括他的弟弟查理(Charles)在学校组成了“圣洁小组”(holy club),每周好几个晚上聚会、以原文读经。因他们的生活及聚会有著严谨的方式,被同学们戏称为methodist。后来这个戏称竟成为卫理宗的正式名称。


贰 献身服事与重生得救

约翰后来立志服事主,成了圣公会的牧师。他决心到新大陆宣教。在去到新大陆的海路上却遇到了大风浪,船几乎要沉了。他面对死亡的威胁惶恐至极。他在惊吓中却看见一群人不畏风浪,平静沉稳,令他羡慕不已。原来这是一群去新大陆宣教的莫拉维兄弟们。他们教导他关于重生得救,持有永生确据的真理。

他到了新大陆开始工作,但是一切似乎都不太顺利。他不但宣教没有什么成果,更因为和一位姐妹的关系没弄好,被教会信徒排斥,灰头土脸的回到英国。

在伦敦如同在新大陆时,他都常与莫拉维兄弟们交往聚会,希望能像他们一样有永生的确据。在一七三八年有一天晚上,他终于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温暖涌自心底。他知道自己已重生了。


参 布道与建立组织

约翰虽然从莫拉维兄弟们获益良多,但他却不能完全与他们那种著重在内在感受的倾向相合,于是与他们渐行渐远。这时,他以前“圣洁小组”成员之一──怀特腓德,已经开展了布道的工作,邀请他也加入布道团。在一段合作之后,他们因为风格及神学立场的不同而分道扬镳。怀特腓德主张在街头户外布道,约翰却认为应当要有秩序,要在室内讲道;约翰卫斯理持亚米念派的立场,而怀特腓德却是个加尔文派。后来约翰开始了自己的布道工作,并且得到很好的成果。

约翰的布道工作在英国国教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当局给他压力,要求他按教区服事时,他回应说:“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区。”约翰要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被他复兴起来的群众要如何喂养?原来的教会不但不能喂养他们,而且与约翰的教导是格格不入的;“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约翰于是成立了他自己的教牧组织。他把十二人编为一个班(class)。每班设立一个班长。班长之上再设一领导,分层牧养。每班固定聚会,如同今日的小组。这样的组织使得约翰的服事成果得以不断扩大并延续。怀特腓德的讲道虽然可能比约翰卫斯理更有能力,但前者却没有建立组织。今日人们但见卫理宗教会,却不见怀特腓德的成果。虽然功成应当弗居,但没有组织的一人事工,其影响力自然是较有限的。

约翰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牧养体系,但是他一直自认为是英国国教的传道人,他也不希望他所带领的信徒离开英国国教。他这样的坚持一直持续到他离世之时。但是在他生前,他的组织早就与英国国教愈离愈远。特别是在美国独立之后,美国的循道派没有办法再找到英国教会按立的牧师,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按立了自己的牧师。这是违背了圣公会所强调的使徒统绪,在实质上已与圣公会彻底分家了。


第三十九章 十九世纪

第四十章 二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