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羅馬共和國
外觀
< 世界歷史
公元前509年,羅馬人推翻了伊特拉人國王,並廢除君主制,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共和」指的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而非君主世襲制。因此,羅馬共和國的政體與早期的國王世襲制和之後的皇帝專制有所不同。
羅馬共和國的初期內政
[編輯]元老院推舉執政官
[編輯]當時,羅馬共和國的政治事務由兩名執政官共同治理。他們是地位最高的行政長官,由「元老院」提名,任期為一年。
而元老院則由三百名貴族出身的終身議員組成。他們除了處理法律草案外,還要負責外交方面的政策。
護民官加入元老院
[編輯]在成立初期,政權都在貴族的操縱手下,只有他們可以擔任元老院議員及執政官。所以當時大部份羅馬人都屬於無權的平民,其中包括貧窮的農民、工匠和小商人。
為了取得平等的政治權利,經過羅馬平民的平斷抗爭,貴族終於答應平民選派兩名「護民官」加入元老院。護民官有特別的否決權,可以反對違背平民利益的法律。
兩院制行成
[編輯]後來,羅馬共和國的立法機關除了元老院,還出現了「眾議院」。眾議院議員由平民選舉產生,可以參與國家法律的制定。
這樣,羅馬共和國便成為了兩院制的國家。元老院被稱為「上院」,主要由貴族組成,而眾議院則被稱為「下院」,議員由公民選舉產生。這種會制的模式源自古希臘,而為羅馬所發揚,至今仍然許多國家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