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休克的病因和分類
外觀
< 病理生理学
病因
[編輯]失血與失液
[編輯]- 失血:外傷、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產後出血,肝脾破裂、骨折等。
失血程度 | 對機體的影響 |
---|---|
快速失血<10% | 機體代償 |
快速失血10%~15% | 輕度影響機體 |
快速失血20%~25% | 血壓下降、休克 |
快速失血30%~40% | 重度休克 |
快速失血量>50% | 迅速死亡 |
- 失液:嘔吐、腹瀉等;蒸桑拿出汗過多。
燒傷
[編輯]大面積燒傷早期可因大量血液、體液丟失以及疼痛而引起休克,稱為燒傷性休克,晚期可繼發感染而引起感染性休克。
創傷
[編輯]感染
[編輯]心力衰竭
[編輯]過敏
[編輯]強烈的神經刺激
[編輯]分類
[編輯]在提到休克的分類之前,先複習一下有效循環血壓的定義。
單位時間內通過心血管系統進行循環的血量,但不包括貯存於肝、脾和淋巴血竇或停滯於毛細血管中的血量。 —生理學 |
休克患者都具有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的共同發病學特點,而有效循環血量的維持是由三個環節決定的:
- 足夠的循環血量(體現在血壓)。
- 正常的血管舒縮功能(外周阻力)。
- 正常的心泵功能(心輸出量)。
各種病因均通過其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環節來影響有效循環血量,從而引起休克。因此,常把血容量減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礙這三個環節稱為休克的始動環節。
據上述血流動力學特點,可將休克分為高排低阻型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以及低排低阻型休克,區別如下表:
高排低阻型休克 | 低排高阻型休克 | 低排低阻型休克 | |
---|---|---|---|
心輸出量 | ↑ | ↓ | ↓ |
外周阻力 | ↓ | ↑ | ↓ |
血壓 | ↓ | ↓ | ↓ |
臨床表現 | 溫暖、潮紅,部分感染性休克早期 | 蒼白、濕冷,臨床多見 | 各種休克失代償期 |
除此以外,亦可根據病因,分為以下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