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邏輯學導論/無矛盾律 排中律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邏輯學導論/邏輯及其分類 邏輯學導論
無矛盾律 排中律
同一律 充足理由律 

你聽說過「自相矛盾」的故事嗎?故事中的楚國商人聲稱自己的矛可以戳穿所有的盾,又聲稱自己的盾不會被任何矛戳破。為什麼楚國商人的話是荒謬的呢?我們怎麼才能避免「自相矛盾」呢?通過無矛盾律排中律的學習,相信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無矛盾律

[編輯]

還記得本課開頭的故事嗎?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兩個判斷(命題):

例1

我的矛可以刺穿我的盾;

我的矛無法刺穿我的盾。

顯而易見,這兩個判斷相互矛盾,不可能同真(即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個是錯誤的。 再看另外兩個判斷:

例2

我今天吃飯了;

我今天沒吃飯。

這兩個命題犯的還是同樣的錯誤。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在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有矛盾關係的判斷,不可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這就是無矛盾律,又稱矛盾律不矛盾律。用符號,可表達為為真( 符號 '' 讀作「非」, 讀作「或」, 讀作「與」)。用公式,可表示為「A必不非A」。

例3

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敗的。

例3的內容看似違背了無矛盾律,但實際上並沒有。在應用無矛盾律時,我們要注意,對一種事物固有的矛盾二重性的判斷,並不違背無矛盾律。

排中律

[編輯]
例4

張三的行為既不違法,又不合法。

例5

鹽酸既不是混合物,也不是純淨物。

你發現例4和例5的荒謬之處了嗎?張三的行為要不然違法,要不然合法,不可能既不違法又不合法;一種物質要不然是混合物,要不然是純淨物,因此鹽酸不可能既不是混合物也不是純淨物(實際上,鹽酸是混合物)。例4和例5對兩個有矛盾關係的判斷都否定,持「兩不可」的態度,這顯然是荒謬的。由此我們可得出結論: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在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有矛盾關係的兩個論斷,不可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這就是排中律。也可表示為對於命題為真。用公式表示為「A必不非A」。它告訴我們要有明確的思維,不能「腳踏兩隻船」。

例6

A:今天下棋你贏了嗎?

B:我沒贏。

A:那你輸了嗎?

B:我也沒輸。

例6看起來違反了排中律,但它可能是對的。輸和贏並非非黑即白的矛盾關係,在它們之間,還存在着平局等情況。這種情況下,A不應強求B在兩種情況間做選擇。

思考題

[編輯]

指出下列判斷是否錯誤,並說明原因。

例8

這道題我既做對了,又做錯了。

例9

王水既不是單質,也不是化合物。

例10

a既不是有理數,也不是無理數。

例11

埃隆·馬斯克既是美國公民,又是加拿大公民。

例12

這種生物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