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胰島疾病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內分泌系統疾病 - 垂體疾病 - 甲狀腺疾病 - 腎上腺疾病 - 彌散性神經內分泌腫瘤

糖尿病[編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於胰島素缺乏或(和)胰島素的生物效應降低而引起的代謝障礙,為以持續的血糖升高和出現糖尿為主征的常見病,發病率為1%~2%。

分類、病因及發病機制[編輯]

糖尿病依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繼發性糖尿病是由於炎症、腫瘤、手術等已知疾病造成胰島廣泛破壞,或由於其他內分泌的異常影響胰島素的分泌所導致的糖尿病。日常所稱糖尿病乃指原發性糖尿病。

原發性糖尿病[編輯]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又稱Ⅰ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10%~20%,患者多為青少年,發病時年齡小於20歲,胰島B細胞明顯減少,血中胰島素明顯降低,易合併酮血症甚至昏迷,治療依賴胰島素。目前認為其發病是在遺傳易感性素質的基礎上,胰島感染了病毒(如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及柯薩奇B4病毒等)或受毒性化學物質(如吡甲硝苯脲等)的影響,使胰島B細胞損傷,釋放出致敏蛋白,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包括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導致胰島的自身免疫性炎症,進一步引起胰島B細胞嚴重破壞。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又稱Ⅱ型糖尿病,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沒有胰島炎症,胰島數目正常或輕度減少。血中胰島素開始不降,甚至增高,無抗胰島細胞抗體,無其他自身免疫反應的表現。本型雖然也有家族性,一卵性雙生同時發病者達90%以上,但未發現與HLA基因有直接聯繫。其發病機制不如Ⅰ型糖尿病清楚,一般認為是與肥胖有關的胰島素相對不足及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胰島素抵抗)所致。

繼發性糖尿病[編輯]

病理變化[編輯]

  • 胰島病變
  • 血管病變
  • 腎臟病變
    • 腎小球硬化,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瀰漫性腎小球硬化(diffuse glomerulosclerosis),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瀰漫增厚,血管繫膜細胞增生及基質增多;另一種為結節性腎小球硬化(nodular glomerulosclerosis),其特點是部分繫膜軸有多量透明物質沉着,形成結節狀,結節外周為毛細血管袢。
    • 動脈硬化及小動脈硬化性腎硬化。
    • 急性和慢性腎盂腎炎,易伴有腎乳頭壞死,後者是由於在缺血的基礎上對細菌感染更加敏感。
    • 腎近曲小管遠端上皮細胞有糖原沉積。
  • 視網膜病變
  • 神經系統病變
  • 其他組織或器官病變

胰島細胞瘤[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