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性病學/代謝作用
外觀
< 皮肤性病学
皮膚與其他組織器官一起參與整個機體的代謝活動。但由於皮膚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又具有許多自身的特徵。所以,當機體代謝發生障礙時,可影響皮膚的正常代謝,導致某些皮膚病發生,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的同時,皮膚內的葡萄糖含量也增高,使皮膚易發生細菌和真菌的感染。反之皮膚的代謝發生障礙時,也可影響整個機體的代謝。
皮膚內含水量較高,是身體儲存水分的重要器官。嬰幼兒皮膚的含水量較成人更高。當機體脫水時,皮膚可提供其水分的5%~7%以補充血容量。皮膚的水分主要儲存在真皮內。正常情況下,每日從皮膚散發的水分約500ml。皮膚中含有多種電解質,包括鈉、氯、鉀、鈣、鎂、磷、銅和鋅等離子。其中以鈉和氯含量最高,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電解質;鉀主要在細胞內,對維持細胞內外的酸鹼平衡及滲透壓起着重要作用;鈣主要在細胞內,對細胞膜的通透性及細胞間的黏着性有一定作用;鎂主要在細胞內,與某些酶的活性有關;銅在皮膚中含量雖少,但卻與黑素和角蛋白的形成有重要關係;鋅在體內是20多種酶的組成成分之一,並與這些酶的活性有關。皮膚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質(磷脂、糖脂、膽固醇酯和固醇脂等)。
前者主要存在於皮下組織,其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後者是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表皮內的7-脫氧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後可合成維生素D3,對防治軟骨病有很重要的作用。皮膚內的蛋白質可分為纖維性蛋白質和非纖維性蛋白質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角蛋白、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等。後者包括細胞內的核蛋白以及調節細胞代謝的各種酶,其分佈在真皮的基質和基底膜帶中,常與黏多糖類物質結合形成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