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两次大战之间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历史背景[编辑]

欧洲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战争对整个欧洲的文化艺术教育与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手工业与股票市场相应也遭受了重大挫折。美国由于在一次大战中远离主战场,经济并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但在一次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的强国。

20世纪的经济发展[编辑]

进入20世纪后,依靠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革新——横夸整个北美大陆的铁路体系基本建成,从而使运输成本下降,电力开始出现,煤炭的用途日益扩展并引致使用能源的创新,使得美国经济进入一个相对持续繁荣的增长阶段。而股票的筹资,或者说资本集中的功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机器大工业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催化机制。 从西元一九二三年起美国经济在新兴工业如汽车、电讯、电力、化妆品和化学工业等的引导下,借助于汽车引致的新型运输体系和市场营销技术,曾经狭隘的局部地区市场被逐渐打破,产品的销售区域大大扩展,消费者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显得产销两旺,欣欣向荣。   持续的经济繁荣,也使得投资者的信心空前高涨——在“迅速致富”的欲望驱使下,几乎西元二十世纪的整个二十年代,上至钱袋羞涩的政府官员、脑满肠肥的金融家,下至饭店里的服务员和家庭主妇,都在“一夜暴富”的召唤下纷纷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有力地推进了股票与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人人都想发财,人人都想投资(实质是投机),而建立在保证金基础之上的信用交易,或称“垫头交易”的交易规则,为投资者提供了“财务杠杆”,使她他们拥有更大的投机机会。 道琼斯工业指公元1920年-公元1929年 股票市场仍然节节上扬,道琼斯工业指数不断创造新高:公元1926年的道指仅仅只有120点,公元1927年突破了200点,至公元1928年就越过了300点大关。进入公元1929年,股市一路上升,人们对公元1929年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公元1929年9月,道指终于走到了数年来的最高点——386点。

经济大衰退的简单经过[编辑]

股票市场的崩溃,引起了投资者信心的下降,企业筹资日趋困难,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股票市场的崩溃,还引起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许多不信用交易,由于股价的下跌,许多投资者几乎到达了破产的边缘,根本无法清偿原先的贷款,引发了大规模的银行“挤提”事件,银行大量倒闭,货币大量消失,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经济走向了“螺旋式”的下滑轨道,终于导致了一场长达4年之久的“经济大衰退”,成为百年中看似最黑暗的一个经济时期。 其实,这是泡沫经济的一种回归,因为之前的爆发式经济只会让百姓更加的不能务实,从而严重的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就是民风遭到了污染,故而必然导致经济的崩乱。 经济大衰退的蔓延

       美國               to          英國              to      法國                  
           

to 日本 to 德国

经济大衰退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编辑]

公元1929年10月24日,史称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交易所惨况空前——开市仅30分钟,就有160万股的抛压出现,几乎无一股票幸免下跌的命运。紧接着又是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二”。经过两次大幅下跌,道指跌幅达到22%,跌到了298点。随后一路下划,至11月已跌至198点,近300亿美元市值消失在空中。但此后股市出现了反弹行情,1930年4月道指曾回升到297点。昙花一现之后,形势急转直下,从1930年5月至1932年11月,连续出现六次毁灭性的暴跌,道指最低跌至41点。其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股价从310美元跌至70美元,美国钢铁公司股价从92美元降至7美元,更多的股票则是成为一张废纸。股票本是让勤劳者可以更有效的改良和开发新的劳作方法和管理方式的一种来自极广大人群之信任的投资,但如果违背了这个来自初心规律,则会导致大量生产者也分心于投资,这样的结果,谁还能继续的生产呢?所以,这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经济在自发的恢复健康。

银行挤提 黑色星期四收市后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内的情况

经济学家的观点[编辑]

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初将归于联储局货币政策改变后带来影响,但后来又在其1936年出版的《利率、货币和就业通论》一书中改变了观点,认为危机原因在于工商界对未来失去信心,因而导致投资支出现锐减。奥利地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利的信徒的经济学家们,他们也强调货币力量在大衰退产生过程中的作用,但所持的观点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正好相反。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批评联储局做得太少太晚,而新奥利地学派则认为联储局做得太多原 因是他们认为联储局的行动抑制了自由巿场对一个新的均衡做世调整,从而加剧和延长这次萧条。此外,在当时和在最近,都有大量学者认为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特明说:“1930年自发的消费支出出人意料的大幅度下降在特明对大萧条的解释中占据了中心地位。他写道:1929年消费的下降幅度特别大‧‧‧‧‧‧卖不掉的产品就未被生产了。总需求的下降传偏整个经济。并且当1930年秋天过去而经济仍未复苏时‧‧‧‧‧‧工商界失去了信心,导致私人投资减少,经济继续下滑。” 在第一批提出投资在经济衰退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学家只有凯恩斯,他写道:“1930年的衰退所以会发生,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衰退发生的长其的货币政策不足给投资带来威摄性的影响,但衰退已发生,通过减少对营运资本的投资,衰退极大恶化了事态但到写作时,凯恩斯已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由于以前的投资量大,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投资占GNP的比例平均为16%,所以投资曲线的边际效率(那时被称为资本边际效率)朝原点平移。” 股票市场在经济大衰退后的发展 1929年的这次股灾,对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证券监 管体制的建立与逐渐规范,是这场股灾最直接的后果,也是对证券市 场的发展最有意义的。目前美国联邦一级涉及证券的法律主要有7 个,其中的6个是在1933年——1940年间生效的。1933年的《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戈尔法案》,决定在 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对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类管 理。(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金融巨头J.P.摩根公司的分离:J.P.摩根专门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其投资银行业务分离,成立了摩根.斯坦利公司。第一波士顿公司从波士顿第一银行剥离。该法案缔造了美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界。)

  1933年的《证券法》,确定了公司上市的强制性资讯披露制度, 并建立了证券上市的“注册制”,同时确定了所有参与注册登记者必须承担错误陈述和遗漏重要资讯的法律责任。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于 1935年成立了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935年的 《公共事业持股公司法》。1939年的《信托债券法》。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

总结[编辑]

  • 经济大衰退导致一种称为极权主义的独裁统治在日本、德国、意大利中兴起。这些奉行极权主义的国家都祟尚对外扩张,对和平构成严重的影响。
  • 经济大衰退带给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严重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致使它们没有能力联合起来阻止极权国家的侵略行为。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