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百家争鸣

[编辑]

背景

[编辑]
  1. 社会上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时期;
  2. 政治上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分封制逐渐瓦解;
  3. 经济上铁犁牛耕,井田制逐步瓦解;
  4. 文化上私学兴起,提供了舆论阵地。

儒家

[编辑]

孔子(春秋)

[编辑]
  1. 地位: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
  2. 主张:
    1. 伦理观:提出“仁”“礼”学说;
    2. 提倡“德治”、“为政以德”、主张改良政治;
    3.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修订文化典籍。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孟子(战国)

[编辑]
  1. 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2. 主张:
    1. 伦理观:主张人性本善[2],提出四种道德规范;
    2. 实行“仁政”、 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 价值观:提出“养浩然之气”,主张重义轻利;
    4. 主张“制民之产”,恢复井田制[3]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荀子(战国)

[编辑]
  1. 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丰富了儒家思想,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 主张:
    1. 在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人道有为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
    2. 伦理观:性恶论;
    3. 主张礼法并施[4],仁义与王道;
    4. 具有功利主义色彩[5]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道家

[编辑]

老子(春秋)

[编辑]
  1. 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 主张:
    1. 本体论:“道”是世界的根本[6]
    2.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 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出“反者道之动”[7]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庄子(战国)

[编辑]
  1. 主张:
    1. 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
    2. 提出“万物与我同一”,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3. 提出“齐物”的思想(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8]
    4. 提出“逍遥”,“无所恃”的人生态度;
    5. 具有“天与人不相胜”的天命思想。
  2. 影响:庄子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取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墨家

[编辑]

墨子(战国)

[编辑]
  1. 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十大主张;
  2. 具有功利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色彩,并且墨家后期还发展出了逻辑学[9]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法家

[编辑]

韩非(战国)

[编辑]
  1. 地位: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10];将“法”、“术”、“势”糅合为一,吸取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2.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法”、“术”、“势”相结合,提出“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主张历史进化论。
  3. 评价:
    1. 法家理论对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重大作用;
    2. 汉代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步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儒家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影响

[编辑]
  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 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相互争辩、取长补短、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成为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 儒家思想在吸取、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汉代儒学

[编辑]

秦朝“焚书坑儒”

[编辑]
  1. 背景:在秦朝建立过程中,一些儒生引用儒家经典,借古讽今;儒者依古制主张实行分封制,遭到李斯的排斥。
  2. 史实:“焚书”注意范围: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外,其他各国史书予以销毁;除博士官负责管理文献外,天下私人收藏《诗》、《书》、百家语者,都上缴政府予以烧毁;医药、占卜、种树等有用价值的书籍不在销毁之列。“坑儒”等
  3. 影响: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编辑]
  1. 观点: 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思想;
  2. 目的:文化“一统”服务于政治“一统”,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宣扬“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3. 影响:
    1. 儒学思想逐步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2. 独尊儒术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汉武帝“罢黜百家”的措施

[编辑]

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儒学地位开始提升。

太学

[编辑]
  1. 出现:汉武帝时代创建太学,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2.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同时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体系。
  3. 意义:
    1. 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文化的传播;
    2. 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等垄断官位的局面得到改变;
    3. 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宋明理学(广义理学)

[编辑]

背景

[编辑]
  1. 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被逐渐削弱;
  2. 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由于佛老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其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3.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4. 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理学在这场运动中孕育而生。

含义

[编辑]

宋明理学,即为两宋至明代的儒学。虽然是儒学,但同时借鉴了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亦称新儒学、中古新儒学、道学。[11]

理学的先导

[编辑]

韩愈(唐)

[编辑]
  1. 主张:
    1. 道统说:排斥佛教,捍卫儒家道统[12]
    2. 天命说:既认为有鬼神掌管赏罚,又对天命保持不可知的态度[13]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程朱理学(狭义理学)

[编辑]

二程(北宋)

[编辑]
  1. 理学的开创者,具有心学倾向。
  2. 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 天理的核心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朱熹(南宋)

[编辑]
  1. 理学集大成者,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孔孟
  2. 主张:
    1. 理气论: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2. 修养论:强调“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不仅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 社会政治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道掌握在儒家手中,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设法“正君心”、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1. 影响: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14]

陆王心学

[编辑]

陆九渊(南宋)

[编辑]
  1. 心学的开创者
  2. 主张:
    1. “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15]
    2. 批评朱熹理学过于“支离”,不能使人树立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
    3. 反对埋首史册,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4. 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将其剥落、扫除。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王阳明(明)

[编辑]
  1. 心学集大成者
  2. 主张:
    1. “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16]
    2. 学以致用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3. 为了遏制伪善流行,强调“知行合一”。[17]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影响

[编辑]
  1. 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重视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的作用。
  2. 明代理学提倡“三纲五常”,扼杀“人欲”, 成为维护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编辑]

明清之际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

[编辑]

李贽(明中后期)

[编辑]
  1. 主张:
    1. 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2. 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虚伪和官场的欺诈;
    3. 在诗文方面提出“真心”说;
  2. 代表作:《焚书》、《藏书》、《续焚书》
  3. 李贽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对明朝社会现实大胆批判,引起不满。李贽同时也是泰州学派后学。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黄宗羲(明末清初)

[编辑]
  1. 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限制君权主张;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重视学校的舆论作用。
  2. 经济: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3.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4. 地位:狭义上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5. 影响: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顾炎武(明末清初)

[编辑]
  1. 主张:
    1. 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
    2. 提出“众治”的主张
    3. 他的思想由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但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
  2. 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3. 地位: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之一;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王夫之(明末清初)

[编辑]
  1. 主张:
    1. “循天下之公”;
    2. 批判“孤秦”“陋宋”;
    3.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2. 地位:王夫之是清初一位思想巨人,他的哲学思辨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
  3. 代表作《船山遗书》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编辑]
  1. 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批判封建伦理纲常,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
  2. 顾炎武继承儒家关注民生思想,批判理学脱离实际,推动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注重实学和实践。开考据学之先河。
  3. 王夫之批判理学的“先命论”,建立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4. 黄、顾、王都是经世致用的推动者、都参加抗清斗争;黄和王隐居著书、顾游历。

拓展

[编辑]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倾向表

注释

[编辑]
  1. 儒家的“六艺”是“礼、乐、射、数、书、御”六种技能、十三经、六经等皆为儒家经典。
  2. 性善论即关于人性本善的理论。孟子学说的主要出发点是性善论,所谓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滕文公上》)。他认为人的性情本来是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本来是人人都有的,这是天生的仁、义、礼、智的根苗。人们口、耳、目等感官的反映是相同的,因此人心也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人有不善的呢?孟子的答复是: 由于外界事物的陷溺,由于没有对原来的善性加以培养。为了避免外界事物的引诱,首先要从“不动心”和“寡欲” 做起,最后就得要 “养浩然 (盛大)之气”,使这种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样便可间复和扩充人们的善性。孟子的性善论是作为他推行 “仁政” 主张的理论依据的。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转引自《教师教学用书 历史必修(Ⅲ) 文化发展历程》,岳麓书社
  3. 此就原有之井田制度,转移观点,将其变为含有社会主义佳质的经济制度也。所谓转移观点者,盖古代土地为国君及贵族所私有,农民受土地于贵族,为之作 “助耕之氓”,为之作农奴。故原有之井田制度,乃为贵族之利益。依盂子之理想,乃土地为国家所公有,人民受土地于国家而自由耕种之。其每井中公田之出产,虽仍可为国君卿大夫之禄,“以代其耕”;但农民之助耕公田,乃如纳税于国家之性质,非如农奴为地主服役之性质。此理想中之制度,乃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乃为人民之利益。故谓孟子所说之井田制度,即古代所实行者,非也。谓孟子所说之井田制度,纯乎为理想,为创造,亦非也。二者均有焉,此所谓以述为作也。墨子就平民之观点,以主张周制之反面。孟子则就平民之观点,与周制以新解释新意义。此孟子与墨子在此方面之不同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由此可见,孟子恢复的井田制并不是周代的井田制,而不过是他的一种政治理想
  4. 具有法家倾向
  5. 荀子哲学中,亦有功利主义,故其驳墨子亦多就功利主义立论,观《富国篇》及《礼论篇》中驳墨子之言可见。此亦孟、荀异点之一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
  6. 这种本体论一般称为“道论”或“道本论”
  7. “反”字可解作复,因此其意为“复归,是合乎道的动”,详见陈剑:《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是一种相对主义,最终导致了虚无主义
  9. 这些主要体现在墨家的“三表法”上,“三表法”作为一个逻辑过程体现为“本-原-用”,作为一种检验标准则为“圣王之事”、“耳目之实”、“百姓之利”。详见庄春波:《论墨子的“三表法”》,齐鲁学刊1998年04期
  10. 在韩非之前,还有商鞅、申不害为法家代表人物
  11. “理学”一词,在宋代最初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在南宋理学大家朱熹那里,他所赋予的含义是讲道理或有道理之学,就其学派而言,则不仅是指后来被当做理学正统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兄弟) 之学,而且也将“二苏”(苏轼、苏辙,四川人) 为代表的蜀学包括在内。与朱熹对立的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陆氏兄弟 (陆九渊、陆九韶、陆九龄) 亦使用“理学”一词来统称宋代的儒学,并认为“本朝理学,远过汉唐”。 到南宋后期,朱熹后学将 “理学”概念规范为立足于 “道统”的,符合先秦儒学精神的宋代正统儒学,并把周敦颐看做是承接这一儒学正统的理学“开山”。从内涵方面方面看,”'理学” 通常是指 ,“脱出诂训” 而阐发“义理”之学,但由于从朱学的角度进行总结,故其重心又落在了程朱一边。 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一派上升为官学,故元人编《宋史·道学传》便以程朱一系为”道学”即儒学正统,而不列陆九渊一派。到元末,张九韶辑北宋“五子”及南宋朱熹之言,辅以荀子以下数十人之说,成《理学类编》 一书。但他不辑陆九渊之言,承袭了《宋史》 将陆九渊心学排斥于理学之外的做法。在学术发展史上, “程朱理学”的说法无疑表达了程朱一系在与心学争夺“道统”正宗的斗争中所取得的胜利。故在称呼上,后世学者也多有把“理学”一词专归程朱一系专有,把它作为整个宋明儒学中与心学相对的程朱学术的代称。 明代的心学大家王守仁虽然在学术上“是陆非朱” 偏向陆九渊心学,但他也调和历时颇久的朱、陆异同之论,企图折衷二家之说,故也使用 “理学”的概念。王守仁的高足王畿则将明代心学一系统称为 “理学”,“我朝理学,开端还是白沙 (陈献章) ,至先师而大明。”(《龙溪先生全集 卷十 复颜冲字》) 王畿排斥程朱而只认定心学为明代理学正宗的看法,与 《宋史》 为代表的观点正相反对,但在 “理学”概念的认同上却正好相得益彰,说明了“理学” 一词实际上已成为了由两宋到明代的儒学主流的总称。 明未清初之际,有不少总结宋明学术的著作问世。无论从孙奇逢的 《理学宗传》,还是在更享有盛名的黄宗羲的 《明儒学案》以及由他开始而在后人那里完成的 《宋元学案》 中都可以看出,以“理学”作为宋明儒学之总称的观点已经流行开来。直至当代,学者们在宋明儒学的研究中,以“理学”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学形态的总称,已经是约定俗成。向世陵《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转引自《教师教学用书 历史必修(Ⅲ) 文化发展历程》,岳麓书社
  12. 韩愈的排佛言论,大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辨别华夷和强调忠孝来反对佛教的粗俗教义。他在《谏迎佛骨表》中指出: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语言不通,衣服殊制,口不盲先王之法盲,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韩愈排佛言论的另一部分,是以儒学理论,主要是以(大学) 为基础来建立对抗佛教宗教哲学的儒学体系......韩愈儒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他吸取了佛教祖统说的思想资料,虚构出一个儒家的学术传统,据说这个学术传统从古及今,世代相传,即所谓的“道统”。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
  13.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第268-269页
  14. 是朱熹将《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集为四书
  15.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16.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17. 王守仁“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提出,都是在他遭到贬谪、讪谤之际,有感于社会政洽风气败坏,对环境挑战的一种反应,企图凭借此种学说,先完善个人道德,再完善社会道德,根本精神是社会性的,着眼于挽救国家、社会。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