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術/快門
快門用來控制光線在感光片上停留時間的長短。快門開啟時,光線就進到膠片(或CCD)上,關閉時,光線就被擋住而不能進到膠片(或CCD)上。
快門的作用
[編輯]控制進光時間
[編輯]這是快門的基本作用,它和光圈配合來滿足曝光量的需要。
影響成像清晰度
[編輯]這是快門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進行動體攝影時,把快門速度調慢,可以使運動物體產生強烈的動感效果;二是相機沒持穩,即使拍攝靜態對象,也會使影像不夠清晰甚至模糊。
快門速度的標記
[編輯]快門的速度單位是秒,相機上常見的標準規範的快門速度標記有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等。相機快門速度的變化範圍越大,就說明此相機的功能越強。現代不少高檔相機最高快門速度已達1/8000秒以上,快門速度高的相機能把急速飛馳的物體凝固下來。
快門除常見的標記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快門,俗稱慢門,即標記為「B」門(數位相機慢門標記為「bulb」)和「T」門。所謂「慢門」,就是指快門從開啟到關閉的過程比較慢,時間比較長,而且是人為控制的。一般常見的標記中,最慢的是1秒,功能強大的相機也有制定為2秒、3秒、5秒、10秒甚至30秒。除此之外,如果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曝光,就要用到慢門了。可想而知,通常在白天拍攝或者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拍攝是不需要用到慢門的,在夜間拍攝才使用慢門。
B門和T門都屬於慢門,只是在操作的方式上不同。B門是按下快門鈕時,快門打開,鬆掉快門鈕時,快門關閉;T門是按下快門鈕時,快門打開,再次按下快門鈕時,快門關閉。如此看來,在操作上T門要優越於B門。
常見的兩種快門
[編輯]鏡間快門
[編輯]鏡間快門設置於鏡頭的中間,由多片金屬葉片組成,當按下快門鈕時,它利用彈簧的弛張,使金屬葉片從中心向外打開,直至全開後,再合閉。打開到合閉是可快可慢的,由快門設定的秒值來控制,快門設定得快,金屬葉片張開合閉就快;快門設定得慢,金屬葉片張開合閉就慢。
鏡間快門的優點是在閃光攝影的時候,快門速度不受制約;不足之處是高速檔不能快於1/1000秒。
簾幕快門
[編輯]它是由前後兩塊(一般為黑色)簾幕組成,設置於相機焦點平面處,若是膠片相機就緊貼於膠片的前面;若是數位相機就緊貼於傳感器的前面。根據設定快門速度的不同數值,使兩塊簾幕先後啟動而產生不同大小的裂縫來實現不同的快門速度。其優點是能達到1/1000秒以上的高速檔;不足是與鏡間快門相反,閃光攝影時,快門速度有所制約。
簾幕快門又有兩種類型,一是「橡膠布簾幕」,二是「金屬簾幕」。前者為橫向運動,多為中低檔相機;後者為縱向運動,多為高檔相機,因為金屬簾幕具有高精確度、材料質量優良、不易老化、耐高溫性強的特點,還可取得非常高的閃光同步速度。
常見快門速度標記之間的關係
[編輯]我們可以看到,快門速度的標記是按從慢到快有序排列的。因此,設定的快門標記越慢,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越長,膠片(傳感器)接受的曝光量就越多;設定的快門標記越快,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就越短,膠片(傳感器)接受的曝光量就越少;而相鄰兩級快門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例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1/1000秒則是1/500秒曝光量的1/2倍。
快門與光圈的關係
[編輯]快門速度標記
[編輯]以秒為單位,有: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相鄰兩級之間的曝光量相差一倍。
光圈標記
[編輯]有:F1.8、F2.8、F4、F5.6、F8、F11、F16、F22。相鄰兩級之間的通光量相差一倍。
快門與光圈的關係
[編輯]我們已經知道快門相鄰兩級之間的關係是曝光量相差一倍;光圈相鄰兩級之間的關係是通光量相差一倍。而在拍攝時,對膠片(傳感器)的感光,快門與光圈是兩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快門和光圈在共同控制感光片(傳感器)的曝光量方面,是互相配合、互相補償的關係,即在拍攝同一景物時,光圈小,快門速度應該慢一些;光圈大,快門速度應該快一些,也就是說快門和光圈之間成比例關係。根據以上定義,可得出以下規律:
在拍攝時,我們常說的要在原有曝光組合基礎上增加一檔曝光量,既可調整快門,也可調整光圈,任選其一。如:在F8、1/125秒的基礎上增加一檔曝光量,即可調整為F8、1/60秒;也可調整為F5.6、1/125秒。
所以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在對同一物體拍攝時,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設定多種「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從而達到不同的畫面效果。
也就是說,快門速度和光圈中一方變動,另一方必須進行相應的補償,從而在保證曝光量正確的基礎上,符合拍攝者所需的畫面效果。
拍攝時是先設定光圈還是先設定快門的法則
[編輯]很多攝影者,特別是初學攝影者,對在拍攝時是先設定光圈還是先設定快門,經常弄不清楚。在攝影創作中,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鑑別一個拍攝者是否專業的重要環節之一。
相機上的「曝光模式」中有四種模式可供選擇:程序(P)、快門優先(S)、光圈優先(A)和手動(M)。如果我們要拍攝出有藝術效果的作品,或者說要使畫面效果達到自己的意願,後面三種模式是常用的。
法則是:
- 如果你的拍攝主體是移動的,就應選擇快門優先或者手動模式,先設定好了快門值後,光圈會自動作相應的補償。先設定快門的目的是:根據自己所需效果,要麼將快門調快,使主體定格;要麼將快門調慢,使主體或陪體虛化。
- 如果你的畫面效果主要是考慮景深的大與小,就應選擇光圈優先或者手動模式,先設定好了光圈值後,快門會自動作相應的補償。先設定光圈的目的是:要麼將光圈開大,景深小,使畫面背景虛化(這在拍攝人物、局部景物時常用);要麼將光圈縮小,景深大,拉大畫面的縱深清晰度(這在拍攝風光景物、大場面時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