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民族學/文化的概念和特點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文化的概念

[編輯]

文化是指一組人類共同創造、共同傳承並共同遵循的價值觀、信仰、習慣、行為模式、藝術表現、語言、技術等精神和物質文明的總和。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適應環境、相互交往、生存發展的重要手段。文化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兩點:

文化是後天習得的。除了人類先天就有的動物本能外,後天習得的觀念、道德、習俗、行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屬於文化的範疇。

文化是共同享有的。文化不是個人的,而是某一個人群共同享有的。這裡的「人群」,可以是民族,也可以是按地域、年齡、性別、職業、階級、宗教信仰等社會和文化因素劃分的人群。每個人群都有自己的文化。

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唐人街,人們一起慶祝農曆新年

從民族學的角度,有無文化是人和動物的主要區別。人人皆有文化。

文化的特點

[編輯]

學習與傳承。文化是在社會中學習和傳承的,通過教育、社交、言傳身教等方式,新一代人逐漸融入並繼承前人的文化。

適應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文化是不同的自然和社會環境而產生的,文化是人類適應環境的產物。廣袤無垠的草原孕育了游牧文化,沃野千里的平原造就了農耕文明,白山黑水中生活著漁獵民族,不同的環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在俄國草原上游牧的哈薩克牧民

綜合性與系統性。文化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包含眾多元素相互關聯,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文化的諸要素或特質常常是相互適應的,它們共同組成了文化的有機整體。在一定的環境內,往往會形成相互聯繫的文化特質「束」。如,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質束一般包含騎馬、射箭、住帳篷、放牧牲畜等,它們相互配合,以適應游牧生活。

動態與變化。文化是不斷演化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文化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和調整。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隨著環境的變化,文化也隨之發生改變。

普遍性與差異性。文化是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的現象,但由於不同歷史、地理、宗教和社會背景等因素,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