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話/聲調
台語聲調教學
[编辑]台語是相當能夠表達音韻之美的一種語言,聲調較為豐富,有「台語八音」的說法。然而台語八音的說法常有爭議,有一說法是第 2 與第 6 聲相同,所以其實只有 7 個聲調;不過在《白話字基礎教材》裡頭提到,海口腔保有第 6 聲,這裡的第 6 聲不同於其他 7 個聲調,以此定義,則確實有 8 個音調。
對於初學台語的人來說,聲調是比較難以學習的一環。而即使以台語為母語者,也需要花一點時間重新學習聲調的表示與閱讀,因為即使從小就會說台語,卻很少有人會去注意到台語聲調的變化。尤其大多人接受所謂的國民教育,學習所謂的「國語」,在華語裡頭,聲調較為簡單,就是大家熟悉的 1,2,3,4 聲,再加上一個輕聲,遠不及台語的音律完整、變化豐富。
下方表格是八音的完整介紹。其中第 6 音已和第 2 音同化,故未列出。此外,右方的圖則以形象化的方式表達八音的音調變化。學習時可兩個兩個去比較體會,如第一聲和第七聲同樣發音是平的,但第一聲音調高、第七聲音調低。第三聲和第五聲,前者是降,後者是升。第二聲和第三聲,音調同為下降,但第二聲起始的音調較高,是高降調。第四聲和第八聲都是入聲(見後段說明),但第八聲發音的音調較高。
名稱 |
術語 |
值 |
描寫 |
調號 |
聲音 |
||
君 |
|||||||
滾 |
|||||||
棍 |
|||||||
骨 |
p t k h | ||||||
群 |
|||||||
郡 |
|||||||
滑 |
p t k h |
很難記嗎?其實有一句口訣,是由台語八音依順序各挑一字所組成的句子:「衫 短 褲 闊 人 矮 鼻 直」。這樣記,想必是容易多了。
入聲韻尾
[编辑]上表我們可以看到第四和第八音,備註寫著字尾必為 p, t, k, h,這就是所謂的入聲韻尾。 在學校學習華語的時候,老師上課敎到詩詞等古文學,總會說到「入聲字短促有力」。然而用華語唸,會發現就算唸到海枯石爛,也感覺不出哪裡短促有力。這是因為台語其實比較貼近華文的古音,唐的詩人作詩也都還是用這樣的音;而後來的統治階層將入聲字打散了,分散在其它聲調中,造成很多入聲字在發音時被「斷尾」。是以今日的華語沒有入聲字,只有類似的所謂「輕聲」發音。 入聲韻尾有 p, t, k, h,其實這樣的寫法應該不難體會,上方舉了很多範例都有聲音檔可聽。入聲之所以短促乃是因為在音節尾端產生了聲音的急停,好像「堵塞」的感覺一般,在語言學上稱做「無聲除阻」(unreleased stop)。之所以使用 p, t, k, h 來記錄這些音節尾其實是不難理解的:
- h: "h" 音發出時沒有主動使用舌頭和口腔的其他部位,語言學上稱為「聲門音」(glottals)。「聲門」是喉嚨裡聲帶之間的空隙;聲門打開的時候,發出清音,如果通過口腔的空氣不受控制,就叫做「清聲門音」。而 "h" 在字尾的時候,則稱為「聲門塞音」(glottal stop),也就是聲門在極短的時間內完全關閉後放開。
- p: 音節尾端,雙唇緊閉,做出好像要發出 "ph" 的音的前置動作,而不吐出氣。
- t: 音節尾端,舌尖頂住上排牙齒與牙齦接縫,做出好像要發出 "th" 的音的前置動作,而不吐出氣。
- k: 音節尾端,舌根頂住上頷,做出好像要發出 "kh" 的音的前置動作,而不吐出氣。
變調系統
[编辑]連續變調是台語學習關鍵,有極重要的地位。大部分初學者單獨念字時候大多能發音正確,卻無法流暢表達一個句子,問題正是「連續變調」。雖然大部分的母語人士無法說出變調系統理論,卻早已不知不覺運用這些法則。 POJ(包含台羅等多數音標)是一套文字書寫系統,並不指示百分之百的發音,是故平時只標本調,因為不同的腔調中變調方式也有差異;若標變調,容易產生誤解。 台語變調發生在,詞組(指片語或小句,包括名詞組、動詞組、形容詞組、副詞組、介詞組等)的最後一個字或音節,若出現輕聲字,則前一字不需變調。變調規則如下表:
高 |
高雄 |
||||||
可 |
可能 |
||||||
氣 |
氣質 |
||||||
p t k |
國 |
國家 |
|||||
h |
客 |
客廳 |
|||||
台 |
台灣 |
||||||
台 |
台北 |
||||||
自 |
自然 |
||||||
p t k |
力 |
力頭 |
|||||
h |
藥 |
藥局 |
簡單記法:舒聲 5 → 7 → 3 → 2 → 1 → 7(漳州腔), 與 5 → 3 → 2 → 1 → 7 → 3(泉州腔), 入聲 4 → 8 → 3, 8 → 4 → 2 。上表右方是這個規則的示意圖。
方音差異
[编辑]台灣早期先民多數來自中國的漳州、泉州,所以台語多以漳州、泉州腔調為主;而漳州移民早先多居住在台灣內陸地區,泉州移民早先多居住在台灣沿海一帶,所以有學者主張區分方音為「內山腔(漳音)」與「海口腔(泉音)」。然而,在幾百年的融合之下,在台灣幾乎不存在純粹的漳州腔或是泉州腔,一般的民眾都使用「漳泉濫」的混合音。
如同上方的變調規則,常見的變調是 5 → 7 ,但也有 5 → 3 的變調。例如 Tâi-ôan 跟 Tâi-pak 中的 "tâi" ,許多人唸起來會是不同聲調,此為個人習慣使然。
腔調差異當然不僅止於此,另外還影響到了許多字的拼寫與念法,然而由於已經脫離本文範圍,故不在此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