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简介
Android(讀音:['ændrɔid])是一個以Linux為基礎的半開放原始碼操作系统,主要用於移动設備,由Google和开放手持设备联盟持續開發與領導。
Android 系統最初由安迪·鲁宾(Andy Rubin)開發製作[1],最初主要支援手機,於2005年8月被Google收購。[2]2007年11月,Google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成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隨後,Google以Apache免費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3]。讓生產商推出搭載Android的智慧型電話[4][5][6][7],Android操作系统後來更逐漸拓展到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及其他領域上[8]。
Google透過官方網上商店平台Google Play,提供應用程式和遊戲供用戶下載,截止至2011年10月,Google Play商店擁有超過30萬個官方認證應用程式[9][10]。同時用戶亦可以通過第三方網站來下載。
2010年末數據顯示,僅正式推出兩年的Android作業系統在市場佔有率上已經超越稱霸逾十年的诺基亚Sybian系統[11][12],成為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13]
歷史
[编辑]成立
[编辑]2003年10月,有“Android之父”之称的安迪·魯賓(Andy Rubin)[14]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帕洛阿尔托建立了Android科技公司(Android Inc.),並與利奇·米纳尔(Rich Miner)[15] 、尼克·席尔斯(Nick Sears)[16]、克里斯·怀特(Chris White)[17]共同發展這家公司。談到建立Android科技公司的原因,魯賓說:“聰明的移動設備能更好的意識到用戶的愛好和要求”[18]。儘管Android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和員工過去都具有各自的科技成就,但是Android科技公司的經營只顯露出它在智慧型手機軟體的方面。
同年,魯賓為Android科技公司花光了所有的錢。就在這時,史蒂夫·帕尔曼(Steve Perlman)遞給了魯賓一個信封,在裡面裝有1萬美金的現金,並且帕爾曼並不是以投資的方式給魯賓這筆錢,因為他拒絕了魯賓給他的股份。[19]
Google的收購及發展
[编辑]2005年8月17日,Google收購了Android科技公司,Android科技公司成為Google旗下的一部分,包括米奇·米纳尔、克里斯·怀特等所擁有的全資子公司,所有Android科技公司的員工都被併入Google。當時,沒有人知道Google為什麼作出這項收購,有許多的猜測,後來證明Google正是借助此次收購正式進入移動領域。
在Google,魯賓領導着一個負責開發基於Linux內核移動作業系統的團隊,這個開發項目便是Android作業系統。Google的合作平台為Android提供了廣闊的市場,Google給予各大硬件製造商、軟體開發商一個靈活可靠的系統升級承諾,並保證將給予它們最新版本的作業系統。
2006年12月,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英國BBC電視台報導了Google有可能進入移動領域的傳聞,Google有可能推廣移動領域下的各種Google服務,並且將推出一款名為Google電話的自主品牌智慧型手機。另有傳聞指出,按照Google的作風,將有可能呈現出新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和運營商模式。
2007年9月,Google提交了多項移動領域的專利申請。但並沒有人知道Google將會推出的是一款名為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更多的猜測是Google會推出一款像iPhone一樣的自主品牌智慧型手機系列。[20][21][22]
成立開放手持設備聯盟
[编辑]2007年11月5日,在Google的領導下,開放手持設備聯盟成立,最早的一批成員包括Broadcom公司、HTC、Intel、LG、Marvell等公司。開放手持設備聯盟的建立目的是為了創建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移動電話環境。而在開放手持設備聯盟創建的同一日,聯盟對外展示了他們的第一個產品,一部搭載了以Linux 2.6為內核基礎的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2008年12月9日,新一批成員加入開放手持設備聯盟,包括ARM、華為、索尼等公司。[23][24]
同時,一個負責持續發展Android作業系統的開源代碼項目成立了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25]除了開放手持設備聯盟之外,Android還擁有全球各地開發者組成的開源社區來專門負責開發Android應用程式和第三方Android作業系統來延長和擴展Android的功能和性能。[26][27]
許可證
[编辑]Android作業系統使用開放免費源代碼許可證,一切源代碼都是公開免費[28] 的。Google對Android所使用的Linux內核依據Apache開源條款2.0中所規定的內容進行了修改,[29][30][31][32]包括添加智慧型手機网络和电话协议栈等智慧型手機所必需的功能,使它們能更好的在移動設備上運行,並且根據第二版GNU條款中所規定的內容對修改的Linux內核信息公佈。Google也不斷發布問卷和開放修改清單、更新情況和源代碼來讓任何人看到並且提出他們的意見和評論,以便按照用戶的要求改進Android作業系統。
Android作業系統是完全免費開源的,任何廠商都可以不經過Google和開放手持設備聯盟的授權隨意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但是製造商不能隨意地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Google的標誌和Google的應用程序,例如Google Play等,除非Google證明其生產的產品設備符合Google兼容性定義文件(CDD),這樣才能在智慧型手機上預裝Google Play Store、Gmail等應用程序,並且獲得CDD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也可以在其生產的智慧型手機上印上“With Google”的標誌[33]。
系統設計
[编辑]Linux內核
[编辑]Android作業系統的內核屬於Linux內核的一個分支,具有典型的Linux週期和功能,[34]除此之外,Google為了能讓Linux在移動設備上良好的運行,對其進行了修改和擴充。Android去除了Linux中的本地X Window System,也不支持標準的GNU庫,這使得Linux平台上的應用程序移植到Android平台上變得困難[35]。2008年,Patrick Brady于Google I/O演讲“Anatomy & Physiology of an Android”,并提出的Android HAL架构图。HAL以*.so档的形式存在,可以把Android framework与Linux kernel隔开,這種中介層的方式使得Android能在移動設備上獲得更高的執行效率。這種獨特的系統結構被Linux内核开发者Greg Kroah-Hartman和其他內核維護者稱讚。Google還在Android的內核中加入了自己開發製作的一個名為“wakelocks”的移動設備电源管理功能,該功能用於管理移動設備的電池性能,但是該功能並沒有被加入到Linux內核的主線開放和維護中,因為Linux內核維護者認為Google沒有向他們展示這個功能的意圖和代碼。
2010年2月3日,由於Google在Android內核開發方面和Linux社區方面開發的不同步,Linux内核开发者Greg Kroah-Hartman将Android的驱动程序从Linux内核“状态树”(“staging tree”)上除去。[36]2010年4月,Google宣布將派遣2名開發人員加入Linux內核社區,以便重返Linux內核。2010年9月,Linux內核開發者Rafael J. Wysocki添加了一個修復程序,使得Android的“wakelocks”可以輕鬆地與主線Linux內核合併。2011年,Linus Torvalds說:“Android的內核和Linux的內核將最終回歸到一起,但可能不會是4-5年。”
特點
[编辑]當前的Android作業系統具有以下幾個功能:
- 顯示佈局
- Android作業系統支持更大的分辨率,VGA,2D顯示,3D顯示都給予OpenGL ES 2.0標準規格,並且支持傳統的智慧型手機。
- 數據存儲
- Android作業系統內置SQLite小型关联式资料库管理系统來負責存儲數據。
- 信息
- 作為原设计给智慧型手機使用的作業系統,Android作業系統原生支持短信和郵件,並且支持所有的雲端信息和服務器信息。
- 語言
- Android作業系統支持多語言。
- 瀏覽器
- Android作業系統中內置的網頁瀏覽器基於WebKit內核,並且採用了Chrome V8引擎。在Android 4.0內置的瀏覽器測試中,HTML5和Acid3故障處理中均獲得了滿分,並且于2.2版及之后能原生支持Flash。
- 支持Java
- 雖然Android作業系統中的應用程式大部分都是由Java編寫的,但是Android卻是以轉換為Dalvik executables的文件在Dalvik虛擬機上運行的。由於Android中並不自帶Java虛擬機,因此無法直接運行Java程序。不過Android平台上提供了多個Java虛擬機供用戶下載使用,安裝了Java虛擬機的Android系統可以運行J2ME的程式。
- 媒體支持
- Android作業系統本身支持以下格式的音頻/視頻/圖片媒體:WebM、H.263, H.264 (in 3GP or MP4 container)、MPEG-4 SP、AMR, AMR-WB (in 3GP container)、AAC, HE-AAC (in MP4 or 3GP container)、MP3、MIDI、Ogg Vorbis、FLAC、WAV、JPEG、PNG、GIF、BMP。如果用戶需要播放更多格式的媒體,可以安裝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式。
- 流媒體支持
- Android作業系統支持RTP/RTSP(3GPP PSS, ISMA)的流媒體以及(HTML5 <video>)的流媒體,同時還支持Adobe的Flash,在安裝了RealPlayer之後,還支持蘋果公司的流媒體。
- 硬體支持
- Android作業系統支持識別並且使用視頻/照片攝像頭,多點電容/電阻觸摸屏,GPS,加速計,陀螺仪,气压计,磁强计,鍵盤,鼠標,USB Disk,专用的游戏控制器,體感控制器,遊戲手柄,藍牙設備,無線設備,感应和压力传感器,温度计,加速2D位位块传输(硬件方向,缩放,像素格式转换)和3D图形加速。
- 多點觸控
- Android支持原生的多点触摸,在最初的HTC Hero智慧型手機上即有這個功能。该功能是内核级别(為了避免對蘋果公司的觸摸屏技術造成侵權)。
- 藍牙
- Android支持A2DP,AVRCP,发送文件(OPP),访问电话簿(PBAP),语音拨号和发送智慧型手機之间的联系。同時支持键盘,鼠标和操纵杆(HID)。
- 多工處理
- Android作業系統支持原生的多工處理。
- 語音功能
- 除了支持普通的電話通話之外,Android作業系統從最初的版本開始就支持使用語音操作來使用Google進行網頁搜索等功能。而從Android OS v2.2開始,語音功能還可以用來輸入文字、語音導航等功能。
- 無線共享功能
- Android作業系統支持用戶使用本機充當“無線路由器”,並且將本機的網絡共享給其他智慧型手機,其他機器只需要通過WiFi尋找到共享的無線熱點,就可以上網。而在Android OS v2.2版本之前的作業系統則需要通過第三方應用或者其他定製版系統來實現這個功能。
- 截圖功能
- 從Android OS v4.0版本開始,Android作業系統便支持截圖功能,該功能允許用戶直接抓取智慧型手機屏幕上的任何畫面,用戶還可以通過編輯功能對截圖進行處理,還可以通過藍牙/E-mail/微博/共享等方式發送給其他用戶或者上傳到網絡上,也可以拷貝到電腦中。
硬件支持
[编辑]由於Android作業系統的開放性和可移植性,它可以被用在大部分電子產品上。包括:智慧型手機,上網本,平板電腦,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機頂盒,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掌上遊戲機,家用主機,電子手錶,電子收音機,耳機,汽車設備,導航儀,CD機,VCD機,DVD機,機頂盒以及其他設備。
Android作業系統大多搭載在使用了ARM架構的硬件設備上。但是同樣也有支持X86架構的Android作業系統,比如Google的Google TV就是使用一個特別定製的X86架構版本的Android操作系統。
同樣,蘋果公司的iOS設備,比如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產品都可以安裝Android作業系統,並且可以通過雙系統啟動工具OpeniBoot或者iDroid來運行Android作業系統。微軟的Windows Mobile產品也一樣可以。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設備是2008年10月22日發布的HTC Dream。
世界上第一部搭載了Android 4.0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是由中國艾諾公司(Ainovo)生產的Novo 7。
Android可以像用电脑上网一样,使用任何服务[37]。Android对手有苹果公司的iOS作業系統及Microsoft的Windows Phone 7及RIM使用的BlackBerry OS系统。[38]
應用程序
[编辑]不同的軟體開發包,使用的編程語言也不同。
在早期的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中,通常通過在Android SDK(Android軟體開發包)中使用Java作為編程語言來開發應用程序。開發者亦可以通過在Android NDK(Android Native開發包)中使用C語言或者C++語言來作為編程語言開發應用程序。同時Google還推出了適合初學者編程使用的Simple語言,該語言類似微軟公司的Visual Basic語言。此外,Google還推出了Google App Inventor開發工具,該開發工具可以快速地構建應用程式,方便新手開發者。
Google Play™
[编辑]Google Play,前身為Android Market,目前沒有規範的中文名,中國大陸地區大多使用“電子市場”以及“Google市場”來稱呼。
2009年2月,Google推出Android Market线上應用程式商店,用户可在该平台网页寻找、购买、下载及评级使用智慧型手機应用程序及其他内容[39]。第三方軟體開發商和自由開發者則可以通過Android Market發布其開發的應用程序。截止至2011年10月,Android Market上已有超過30萬個應用程序,並且在2011年12月,Android Market上的應用程序下載量超過100億次。同時,全球已有1億3千萬部Android設備在Android Market即現在的Google Play上下載過軟體。
只有通過Google許可並且認證的廠家才能在其產品設備上安裝Google服務框架和Google Play。同時受到部分地區和國家的政策影響,Google根據部分地區和國家的政策對Google Play上的內容進行了過濾,因此各地區和國家看到的內容不一樣。此外,受到部分地區和國家的電信運營商的影響,Google Play在部分地區和國家可能不可使用。
Google Play內的付費程序在許多國家與地區內提供,如美國、英國、瑞典、德國、斯里蘭卡、泰國、越南、香港、台湾[40]等。[41]由於受到Google退出中國事件影響,目前Google Play的服務還沒有擴展到中國大陸地區,但大陸用戶仍可通過國際信用卡和相關的免費軟體來完成購買。需要注意的是,通過這種方法購買的軟體可能不會得到當地承認的發票(Invoice)。
除了Google的Google Play之外,還有其他公司的應用程式市場,如亞馬遜公司的Amazon Appstore[42],它們都提供在線的APK程序的安裝和下載。
應用程式安全機制
[编辑]Android作業系統使用了沙箱(sandbox)機制,所有的應用程式都會先被簡單地解壓縮到沙箱中進行檢查,並且將應用程序所需的權限提交給系統,並且將其所需權限以列表的形式展現出來,供用戶查看。例如一個第三方瀏覽器需要“連接網絡”的權限,或者一些軟體需要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等權限。用戶可以根據權限來考慮自己是否需要安裝,用戶只有在同意了應用程式權限之後,才能進行安裝[43]。
惡意程式與病毒
[编辑]由於Android作業系統的開放和自由性,一些惡意程式和病毒也隨之出現。2010年8月,卡巴斯基病毒實驗室報告稱發現了Android作業系統上首個木馬程序,並將其命名為“Trojan-SMS.AndroidOS.FakePlayer.a”[44],這是一個通過簡訊方式感染智慧型手機的木馬,並且已經感染了一定數量的Android設備。除了簡訊感染方式,這些Android木馬還可以偽裝成一些主流的應用程式,並且還可以隱藏在一些正規的應用程式之中[45][46]。
儘管Google通過定期的檢查撤除這些存在於 Google Play 上的惡意程式和病毒,但是這並不能完全阻止其他病毒通過第三方網路的方式產生並且傳播[47]。
目前Android作業系統上已經擁有防病毒程式來防止設備中毒,例如 F-Secure、Kaspersky、Trend Micro、Symantec 等防護軟體也已經發布了Android版本。
盜版問題
[编辑]由於第三方市場流行,Android用戶大多不願意付費購買應用,轉而直接下載已被駭客破解的軟體檔,對應用開發者造成嚴重損失。有遊戲開發者針對其作品的調查指出,97%亞洲玩家、70%歐洲玩家及47%北美玩家都下載盜版[48]。
SEAndroid
[编辑]美國國家安全局在2012年1月發布SEAndroid開源項目和程式碼,使Android系統支援強制存取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以增加系統安全性。[49] [50]
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情况
[编辑]因受到中国政府建立的防火长城作出網路審查影响,在中国大陆使用Google应用服务(包括Google Play)有时会出现无法连线的情况,需开启VPN或破解Root權限後修改Hosts檔案。正因為这样,不少人只能被迫使用第三方市场。
除此之外,在中国大陆售卖的裝有Android作業系統的行货智慧型手機,几乎所有厂商,包括摩托罗拉、三星、HTC等,均把Google服务包完全删除,中國大陸用户需要自行重新刷机或破解Root權限後刷寫Google服务包才能使用Google相关的应用服务。但裝有Android系統的水貨智慧型手機,譬如HTC並沒有在中國大陸正式發售過的HTC Legend等機型,則不受此影響。2012年5月4日传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对“Google”商标及应用进行限制:移动终端产品出厂不允许有Google字样及相关应用,包括Google标识、应用,包括Google搜索、Google书签和Google浏览器等与有关的字样,违者不进行任何行政审批。[51]工信部後来否认此事。[52]
市場使用情況
[编辑]市場份額
[编辑]2009年第二季度,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Android佔據全球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市場2.8%的份額[53],這個數字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全球份額中增長到了33%,Android作業系統也因此擊敗了諾基亞的Symbian系統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2011年第三季度,根據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Android作業系統在全球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中的份額已經過半,達到了52.5%,全球有一半的智慧型手機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54]。
2010年5月的數據顯示,Android作業系統在2010年第一季度的銷量超過了對手iOS平台,成為美國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根據本土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數據顯示,2009年11月時,Android在美國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市場的佔有率為5.2%[55],在2010年2月時,這個數字變成了9.0%,而在2010年第三季度末時,Android已經佔據了美國市場的21.4%的份額[56]。截止至2011年6月,Google表示,每日通過Google服務器激活的Android設備達到了55萬部[57],並且以每週4.4%的速度增長[58]。2011年8月1日,Canalys的數據顯示,Android已佔據美國48%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59]。2011年10月13日,Google表示,全球市場上有1.9億部Android設備通過Google認證[60],而在2011年11月16日,全球市場上已有2億部Android設備通過Google認證[61]。但是,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卻只有1.9%的份額,只有380萬Android蜂巢平板被賣出,遠遠低於蘋果公司的iPad的銷量。[62]
用户使用系統版本比例
[编辑]截止至2012年6月1日,不同的Android作業系統版本的用戶比例。[63]
- 版本
版本名稱 | API level | % |
---|---|---|
4.0.x 冰淇淋三明治 | 14-15 | 7.1% |
3.X.x 蜂巢 | 11-13 | 2.7% |
2.3.x 薑餅 | 9-10 | 65.0% |
2.2 凍酸奶 | 8 | 19.1% |
2.1 閃電泡芙 | 7 | 5.2% |
1.6 甜甜圈 | 4 | 0.6% |
1.5 紙杯蛋糕 | 3 | 0.3% |
系统架构
[编辑]應用程式
[编辑]Android以Linux為核心的Android行动平台,使用Java作為编程语言,使介面到功能,都有层出不穷的变化,其中Activity等同于J2ME的MIDlet,一个Activity类别负责建立视窗,一个活动中的Activity就是在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执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两者之间透过由ServiceConnection和AIDL连结,达到複数程序同时执行的效果。如果执行中的Activity全部画面被其他Activity取代时,该Activity便被停止,甚至被系统清除。
View等同于J2ME的Displayable,程式人员可以透过View类别与“XML layout”档将UI放置在视窗上,Android 1.5的版本可以利用View打造出所谓的Widgets,其实Widget只是View的一种,所以可以使用xml来设计layout,HTC的Android Hero智慧型手機即含有大量的widget。至于ViewGroup是各种layout的基础抽象类别,ViewGroup之内还可以有ViewGroup。View的构造函数不需要在Activity中调用,但是Displayable的是必须的,在Activity中,要通过findViewById()来从XML中取得View,Android的View类的显示很大程度上是从XML中读取的。View与事件息息相关,两者之间透过Listener结合在一起,每一个View都可以注册一个event listener,例如:当View要处理使用者触碰的事件时,就要向Android框架注册View.OnClickListener。另外还有Image等同于J2ME的BitMap。
中介软件
[编辑]作業系統与應用程式的沟通桥樑,并用分為两层:函式层和虚拟机器。 Bionic是Android改良libc的版本。Android同时包含了Webkit,所谓的Webkit就是Google Chrome浏览器背后的引擎。Surface flinger是就2D或3D的内容显示到萤幕上。Android使用工具链為Google自制的Bionic Libc。
Android采用OpenCORE作為基础多媒体框架。OpenCORE可分7大块:PVPlayer、PVAuthor、Codec、PacketVideo Multimedia Framework(PVMF)、Operating System Compatibility Library(OSCL)、Common、OpenMAX。
Android使用Skia為核心图形引擎,搭配OpenGL/ES。Skia与Linux Cairo功能相当,但相较于Linux Cairo, Skia功能还只是阳春型的。2005年Skia公司被Google收购,2007年初,Skia GL源码被公开,目前Skia也是Google Chrome的图形引擎。
Android的多媒体资料库采用SQLite资料库系统。资料库又分為共用资料库及私用资料库。使用者可透过ContentResolver类别取得共用资料库。
Android的中间层多以Java实作,并且采用特殊的Dalvik虚拟机器。Dalvik虚拟机器是一种“暂存器型态”的Java虚拟机器,变数皆存放于暂存器中,虚拟机器的指令相对减少。
Dalvik虚拟机器可以有多个实例,每个Android應用程式都用一个自属的Dalvik虚拟机器来执行,让系统在执行程式时可达到最佳化。Dalvik虚拟机器并非执行Java字节码,而是执行一种称為.dex格式的档案。
硬體抽像層
[编辑]Android的硬體抽像層是能以封闭源码形式提供硬體驅動模組。HAL的目的是為了把Android framework与Linux kernel隔开,让Android不至过度依赖Linux kernel,以达成kernel independent的概念,也让Android framework的开发能在不考量驅動程式实作的前提下进行发展。
HAL stub是一种代理人的概念,stub是以*.so档的形式存在。Stub向HAL“提供”操作函数,并由Android runtime向HAL取得stub的operations,再callback这些操作函数。HAL里包含了许多的stub(代理人)。Runtime只要说明“类型”,即module ID,就可以取得操作函数。
程式語言
[编辑]Android是执行于Linux kernel之上,但并不是GNU/Linux。因為在一般GNU/Linux裏支持的功能,Android大都没有支援,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Android又以bionic取代Glibc、以Skia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取代FFmpeg等等。Android為了达到商业应用,必须移除被GNU GPL授权证所约束的部份,Android 並沒有 user space driver 這種東西。所有的Driver 還是在 Kernel space,並以 HAL 隔開版權問題。bionic/libc/kernel/ 并非标準的kernel header files。Android的kernel header是利用工具由Linux kernel header所产生的,这样做是為了保留常数、资料结构与巨集。
Android的內核基於Linux,除了內核之外,則是中介層、資料庫元和用C/C++編寫的API以及應用程式框架。Android的應用程序通常以Java資料庫元為基礎編寫,運行程序時,應用程式的代碼會被即時轉變為Dalvik dex-code (Dalvik Executable),然後Android作業系統通過使用即時編譯的Dalvik虛擬機來將其運行。[64]
目前Android的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記憶體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堆叠、驅動程式模型等。下载Android源码之前,先要安装其构建工具Repo来初始化源码。Repo是Android用来辅助Git工作的一个工具。
专利纠纷
[编辑]《PC世界》杂志网站2011年9月22日报道,Android已卷入1000多件专利诉讼。2011年8月,Google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及其拥有的约2.45万份专利组合[65]。
命名由來
[编辑]Android一詞最早出現於法國作家利尔亚当(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在 1886 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L'Ève future)中。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人取作 Android。
標誌來源
[编辑]Android的標誌是由 Ascender 公司設計的。其中的文字使用了Ascender公司專門製作的稱之為“GoogleDroid字型”的字型[66]。
Android是一個全身綠色的機器人,綠色也是Android的標誌。顏色採用了PMS 376C和RGB中十六進制的#A4C639來繪製,這是Android作業系統的品牌象徵[67]。有時候,它們還會使用純文字的Logo。[68]
外部链接
[编辑]- Android官方网站(英文)
- Android开源計劃(英文)
- Google Play(中文)
- Android Developers(英文)
- Google Projects for Android - Google Code(中文)
- Android Wiki(英文)
参考信息
[编辑]- ↑ 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生而 Geek作者:Wuzhimin 本文來自《程式員》雜誌 2010 年 9 期
- ↑ Google Buys Android for Its Mobile Arsenal.Businessweek.com(2005年8月17日).於2010年10月29日查閱.
- ↑ Android Overview.Open Handset Alliance.於2008年9月23日查閱.
- ↑ Open Handset Alliance.Open Handset Alliance.於2010年6月10日查閱.
- ↑ Jackson, Rob. Sony Ericsson, HTC Androids Set For Summer 2009. Android Phone Fans. 10 December 2008 [2009-09-03].
- ↑ Open Handset Alliance (2007年11月5日). Industry Leaders Announce Open Platform for Mobile Devices,新聞稿, 於2007年11月5日查閱
- ↑ Open Handset Alliance. FAQ,新聞稿, 於2010年11月15日查閱
- ↑ 開發簡介developerWorks IBM 2009年6月08日
- ↑ Android Market reaches 500,000 app mark.www.t3.com(2011年10月23日).於2011年10月23日查閱.
- ↑ Christina Bonnington(2011年12月8日).Google’s 10 Billion Android App Downloads: By the Numbers.wired.com.於2011年12月12日查閱.
- ↑ Tarmo Virki and Sinead Carew. Google topples Symbian from smartphones top spot. Reuters. 2011-01-31 [1 February 2011].
- ↑ Google's Android becomes the world's leading smart phone platform (Canalys research release: r2011013).Canalys(2011年1月31日).於2011年2月1日查閱.
- ↑ Android市場份額已達48%Canalys數據2011/02/01
- ↑ Markoff, John. I, Robot: The Man Behind the Google Phone.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1-04 [2008-10-14].
- ↑ Kirsner, Scott. Introducing the Google Phone. The Boston Globe. 2007-09-02 [200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4, 2010).
- ↑ Nokia (2003年9月23日). T-Mobile Brings Unlimited Multiplayer Gaming to US Market with First Launch of Nokia N-Gage Game Deck,新聞稿, 於2009年4月5日查閱
- ↑ Elgin, Ben. Google Buys Android for Its Mobile Arsenal. BusinessWeek. 17 August 2005 [2009-04-23].
- ↑ Elgin, Ben(2005年8月17日).Google Buys Android for Its Mobile Arsenal.businessweek.com.Bloomberg L.P.於2011年2月24日從此原始頁面存档.於2011年2月24日查閱.原文:“In what could be a key move in its nascent wireless strategy, Google (GOOG) has quietly acquired startup Android Inc....”
- ↑ Vance, Ashlee. A Thousand Times Yes.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11-08-07 [2011-11-09].
- ↑ Block, Ryan(2007年8月28日).Google is working on a mobile OS, and it's due out shortly.Engadget.於2007年11月6日查閱.
- ↑ Sharma, Amol; Delaney, Kevin J. Google Pushes Tailored Phones To Win Lucrative Ad Marke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7-08-02 [2007-11-06].
- ↑ Google admits to mobile phone plan.directtraffic.org.Google News(2007年3月20日).於2007年11月6日查閱.
- ↑ Martinez, Jennifer. Corrected: Update 2: More mobile phone makers back Google's Android. Reuters (Thomson Reuters). 2008-12-10 [2008-12-13].
- ↑ Kharif, Olga(2008年12月9日).Google's Android Gains More Powerful Followers.BusinessWeek.McGraw-Hill.於2008年12月13日查閱.
- ↑ About the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於2010年11月15日查閱.
- ↑ Shankland, Stephen. Google's Android parts ways with Java industry group. CNET News. 12 November 2007.
- ↑ Google将 Android 4.0.4 源代码送交 AOSP 开源项目ENGADGET 中国版 2012
- ↑ Boulton, Clint. Google Open-Sources Android on Eve of G1 Launch. eWeek. 21 October 2008 [2009-09-03].
- ↑ Bort, Dave(2008年10月21日).Android is now available as open source.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於2009年9月3日查閱.. Mirror link.
- ↑ Licenses: Android Open Source.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於2011年10月25日查閱.
- ↑ Ryan Paul(2008年).Why Google chose the Apache Software License over GPLv2 for Android.Ars Technica.於2011年10月25日查閱.
- ↑ Android issues reviewed.Code.google.com.於2011年8月8日查閱.
- ↑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Compatibility.source.android.com.於2011年3月13日查閱.
- ↑ (2008年9月6日).Androidology – Part 1 of 3 – Architecture Overview[Video].YouTube.于2007年11月7日查阅.
- ↑ Paul, Ryan(2009年2月23日).Dream(sheep++): A developer's introduction to Google Android.Ars Technica.於2009年3月7日查閱.
- ↑ 新浪科技. GoogleAndroid被Linux内核除名. 2010年2日4 [2010年4月9日] (中文(简体)).
- ↑ Google智慧型手機亮相苹果日报2008年02月12日
- ↑ Android称王 扳倒不败诺基亚联合新闻网2011/02/01
- ↑ Google推出Anroid Market在线软件平台新浪科技2008年08月29日09:31
- ↑ 註:因Google與台北市政府間對於軟體是否適用7日鑑賞期的消費者保護法規存在爭議,2011年7月起暫停了台灣的付費軟體下載。
- ↑ Paid App Availability (In English) Google Inc. 2011
- ↑ Ganapati, Priya(2010年6月11日).Independent App Stores Take On Google’s Android Market.Wired News.於2011年2月2日查閱.
- ↑ Android Security Overview.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於2011年10月23日查閱.
- ↑ First SMS Trojan detected for smartphones running Android.Kaspersky Lab.於2010年10月18日查閱.
- ↑ The Mother Of All Android Malware Has Arrived. Android Police. March 6, 2011.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
|first1=
缺少|last1=
(帮助) - ↑ Perez, Sarah(2009年2月12日).Android Vulnerability So Dangerous, Owners Warned Not to Use Phone's Web Browser.Readwriteweb.com.於2011年8月8日查閱.
- ↑ Google Responds To Android Malware, Will Fix Infected Devices And ‘Remote Kill’ Malicious Apps. TechCrunch. March 6, 2011.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
|first1=
缺少|last1=
(帮助) - ↑ http://articles.businessinsider.com/2010-08-02/tech/30055327_1_android-piracy-google
- ↑ SEAndroid
- ↑ The Case for SE Android
- ↑ 传工信部禁止移动终端及应用使用谷歌标识.天山网.网易(2012年5月4日).於2012年5月5日查閱.
- ↑ 工信部否认禁止移动终端使用谷歌标识.工信部.网易(2012年5月4日).於2012年5月5日查閱.
- ↑ Canalys: iPhone outsold all Windows Mobile phones in Q2 2009. AppleInsider. 2009-08-21 [2009-09-21].
- ↑ Gartner Says Sales of Mobile Devices Grew 5.6 Percent in Third Quarter of 2011; Smartphone Sales Increased 42 Percent(2011年11月15日).於2011年11月16日查閱.
- ↑ comScore Reports February 2010 U.S. Mobile Subscriber Market Share.Comscore.com(2010年4月5日).於2010年12月24日查閱.原文:“RIM, 42.1%; Apple, 25.4%; Microsoft, 15.1%; Google (Android), 9.0%; Palm, 5.4%; others, 3.0%”
- ↑ comScore Reports September 2010 U.S. Mobile Subscriber Market Share.Comscore.com(2010年11月3日).於2010年12月24日查閱.
- ↑ Google activates 500,000 Android devices a day, may reach 1 million in October. Yahoo News. 28 June 2011.
- ↑ Kumparak, Greg(2011年7月14日).Android Now Seeing 550,000 Activations Per Day.Techcrunch.
- ↑ Android takes almost 50% share of worldwide smart phone market(2011年8月1日).於2011年8月5日查閱.
- ↑ Erick Schonfeld(2011年10月13日).Larry Page: Mobile Revenues At $2.5 Billion Run-Rate, 190 Million Android Devices.TechCrunch.於2011年10月24日查閱.
- ↑ Lance Whitney. Google: 200 million Android devices now active worldwide. CNET News. 2011-11-17 [27-11-2011].
- ↑ Charlie Sorrel(2011年11月17日).Only 3.8 Million Honeycomb Tablets Sold So Far.Wired.com.於2011年11月27日查閱.
- ↑ Android Platform Versions.Android Developers(2011年4月2日).於2012年4月11日查閱.
- ↑ Tim Bray(2010年11月24日).What Android Is.ongoing by Tim Bray.於2011年10月27日查閱.
- ↑ 最近比较烦? 细数Android成长之烦恼王彦恩 中关村在线 2011年09月29日
- ↑ Woyke, Elizabeth. Android's Very Own Font. Forbes. 26 Sept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June 2012).
- ↑ Brand Guidelines.Android(2009年3月23日).於2009年10月30日查閱.
- ↑ Android Brand Guidelines.Android(2009年3月23日).於2010年4月10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