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劉薈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抱歉~ 這個章節來不及處理到. 可否等我們把Gitbook對應的內容搬過來後�, 再將您的內容加入? 主要的考量是跨章節的結構一致性. 我將所有我(暫時)刪除的內容保存如下: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採用正式、正規的研究方法,包括實驗法、結構觀察法及樣本調查法等進行系統性地研究人類社會行為之本質與成因的學科。社會心理學主要關注的是人類社會行為,包含個人在場域內的種種行為、兩人或多人間的社會互動歷程,還有人際關係以及個人與所屬團體(組織)間的關係。另外,社會心理學觀察社會情境中的人類行為,試圖找出各種社會行為的先決條件、變項間的因果關係,用以預測與控制社會行為之本。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取向[编辑]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取向有其特定的人性觀,並能解釋各式各樣的社會行為,大致上可分為五大理論取向,分為:角色理論、強化理論、認知理論、符號互動論、以及演化論。

角色理論[编辑]

自1930年以來,林頓(Ralph Linton)、米德(G.H. Mead)與莫瑞諾(Jacob Moreno)等分別從人類學、社會學與精神醫學的角度探討角色理論在研究社會體系、人際互動與心理治療中的價值,有關角色的研究一時蔚為風氣,許多學者紛紛投入角色領域的研究,角色概念遂成為社會科學中科際研究的重要概念。從角色(Role Theory)的觀點出發,來分析和研究一個人的社會行為活動,在心理學中,就稱為角色理論。角色理論主要包括角色的認知、角色的學習和角色的期待等內容。角色理論認為,大部分可觀察的日常社會行為是人們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正如同演員在舞台上演戲。人會服從由他人期望所設定的規範,最適合解釋日常生活中有規律、重複出現的行為模式。

以下為角色理論取向的核心假說:
(1)人生很多時間是在組織和團體參與中度過的。
(2)在這些組織中,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位置(角色設定)。
(3)每個位置都是一個角色,即個人為團體所扮演的功能而角色是由其他團體成員的期望來界定的,明確告知個人應如何行動與表現。
(4)團體成員常將這樣的期望轉化為規範(norm),規定個人應該如何表現,根據個人表現給予獎勵或是懲罰。
(5)個人通常會扮演起自己的角色,並遵循相應的角色規範。人基本上是服從的,也願意盡力去達成別人的期望。
(6)團體成員會相互監控彼此的表現,確認其是否遵從團體內所制定下的規範。若個人達成了角色期望,就會得到某種形式的獎勵;反之,團體成員則會羞辱、懲罰該成員。懲罰的預期保障了每個人的角色表現。

強化理論[编辑]

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是另一項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取向,不但能解釋人如何學習,還能解釋社會關係的變化。強化理論在心理學領域中有著悠久的傳統,它始於上世紀巴伐洛夫(Ivan Pavlov)和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的研究,歷經阿爾波特(Allport,1924)、霍爾(Hull,1943)和斯納金(Skinner,1953)的修正、發展。強化理論取向認為,行為主要是外在事件,而非內在狀態決定的,因此其核心概念直指可直接觀察的事件。任何會導致行為改變的事件謂為刺激,由刺激所引發的行為改變謂之反應。因反應而得到好的後果謂之強化,也就是說,強化增強了反應,提升了反應出現的機率。在某些學習過程中,強化很重要,特別是制約(conditioning)。在制約過程中,先要建立反應與後續強化間的連結,若某人的反應得到了強化,則反應與強化間的連結就增強了。某人在未來會更可能做出這樣的反應,以獲得同樣的強化效果。

強化類型[编辑]

強化大致可分為「強化」、「懲罰」和「自然消退」三種類型:

一、強化(Reinforcement),又可分為正強化與負強化。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稱積極強化,意指當人們採取某種行為時,能從他人得到某種令其感到愉快的結果,這種結果反過來又成為推進人們趨向或重覆此種行為的力量;負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又稱消極強化,則是在人們採取某種行為時,透過減少對行為人施加令其不快的回應,來增加其趨向或重覆此種行為的意願。

二、懲罰(Punishment),概念與強化相反,也可分為正懲罰與負懲罰。正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幾乎是所有人都曾身歷其境的經驗,當做出不符合期待、不適當的行為時,就會得到令人不愉快的後果,以對該行為予以否定,進而減少重覆此行為的意願;而負懲罰(negative punishment)則是透過減少給予正面的結果,來阻止人們趨向或重覆不被接受的行為。

三、自然消退(Extinction),是指對原先可接受的某種行為強化的撤銷。由於在一定時間內不予強化,此行為將自然下降並逐漸消退。值得一提的是,自然消退移除的是「原先用以維持某一行為的正面因素」,且「強化」或「懲罰」造成的效果強烈許多。例如:原本遵守規矩可以受到誇獎(正強化)的小孩,某天開始無論如何都不再受到誇獎,久而久之就不再注重規矩(自然消退),但這時如果針對不守規矩的行為予以懲處(正懲罰),他就會在短時間內重新建立守規矩的習慣。

認知理論[编辑]

社會心理學的另一理論取向是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其核心假設個人的心理活動是社會行為的主導性因素,所涉及之心理活動則稱為認知歷程,包括知覺、記憶、判斷、問題解決及決策。認知理論並不否認外在刺激的重要性,但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並非機械式或自動化的連接,個人的認知歷程會介入外在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行動者不但會主動地詮釋外在刺激,還會選擇行為反應。認知取向中的核心概念便是認知結構。社會心理學家提出人們用特定的認知,謂之基模(schema)來理解有關他人、團體和情境的複雜關係。

符號互動論[编辑]

社會心理學的第四種理論取向為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如同認知取向,符號互動論強調認知歷程,但它更強調個人與社會的互動,其基本假設為:人性與社會秩序都是人們符號溝通的產物。人與他人互動中的給與取建構了個人的行為,行為既不是單純的對刺激作出回應,也非單純的表達內在生理驅力、極大化收益,或服膺角色與規範,相反地,個人的行為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持續展現的。

演化論[编辑]

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認為,行為的根源在我們的基因,因此將心理、社會與生物性因素緊緊的相連,實際上,社會行為或行為傾向確實編碼在基因之中,並經由繁衍後代而傳承下來。在生理演化中,能讓個體生存並傳承基因的特徵,漸漸的就會在群體中頻繁出現。演化心理學家認為社會行為是長期演化適應的產物,行為傾向之所以存在,是因其幫助了我們的祖先成功的生存和生育。

社會知覺與認知[编辑]

社會知覺是使用訊息去建構對社會以及世界的了解,並且對人形成印象的過程。

基模[编辑]

基模是一套關於社會實體有完善組織的認知架構。(1)有幾類不同的基模:個人基模、自我基模、角色基模、和事件基模;(2)基模會組織記憶的訊息,因此影響我們記得什麼和忘記什麼。而且會指引我們對人事物的推理和判斷;(3)基模是可以傳遞的文化要素,它們可以被教授與學習,因此可在團體成員中彼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