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樂府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中国文学

乐府诗为中国传统诗歌诗体的一种,与古体诗、近体诗构成古典诗歌中的三大类。

乐府及乐府诗[编辑]

乐府本为汉武帝时设立的官署,管理有关一些音乐的事宜,并负责收集民歌。狭义的乐府诗指汉乐府收集、创造的民歌,而广义的乐府诗还包括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后世仿乐府作的作品。


历史[编辑]

两汉的乐府民歌有很强的叙事性,它继承了《国风》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感情,并在艺术上有很大发展。这些乐府民歌揭露和批评了剥削和压迫、战争和徭役,以及缚束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其中以《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孤儿行》为代表。前者全文一千七百余字,是我国第—部长篇叙事诗。它通过一幕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与家长制的罪恶。全文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代表我国汉乐府诗的高峰。

两汉以后,南北朝时乐府民歌也很繁荣,南朝有"吴声""西曲",形式委婉,描写男女爱情,多为五言。而北朝乐府民歌则直率豪迈,以《木兰辞》为其代表。

汉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对汉末的建安文学有很大影响。在唐朝时,近体诗盛起,但如白居易等人发起的新乐府运动,有杜甫的《丽人行》、《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等,对唐代诗坛有一定影响。


参考[编辑]

宋郭茂倩编有《乐府诗集》,集录了先秦歌谣,汉朝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全书共一百卷,是较全的乐府诗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