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多数发热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时相,即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热 代 谢 特 点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鸡皮疙瘩”、寒战

畏寒

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皮肤立毛肌收缩;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骨骼肌不自主、节律、周期性收缩。

高峰期 产热=散热, 高水平上平衡
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

“冷反应”冲动停止,血管扩张;

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

皮肤水分蒸发。

退热期 产热<散热
皮肤潮红,

出汗或大汗、皮肤血管扩张

中心体温>“调定点”,

血管扩张,皮肤汗腺大量分泌。

体温上升期[编辑]

高温持续期[编辑]

体温下降期[编辑]

热型[编辑]

不同疾病过程中,发热持续时间与体温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将这些病人的体温按一定时间记录,绘制成曲线图(即热型),可发现有不同热型。不同的热型可能与致病微生物的特异性和机体反应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