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記憶故事4/山/下頁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記憶故事4/山 (上) 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
記憶故事4/山/下頁
記憶故事5/水 (上) 

[编辑]

[[|300px|center]] 台灣鐵路發展最早可追溯至清治時期;目前的鐵路體系則主要奠基於日治時期,作為山區物產開發運輸之用,後也兼具載運乘客功能。

此圖為目前台鐵僅存的普快車,車內無空調系統,僅行駛於未電氣化範圍。每日由屏東枋寮車站出發,經南迴鐵路抵達台東車站後,再由原路返回,一天僅兩班。因其三節車廂外表為藍底白條紋,常被暱稱為「藍皮普快車」。

車廂窗戶可開啟,沒有冷氣僅有電風扇,搭乘途中可聽到轟隆轟隆的引擎聲,甚至能聞到濃厚柴油味。隨著台鐵電氣化範圍擴大、台鐵捷運化,普快車已非擔載運乘客或貨物主力,更多作為觀光資源或文化資產保留。

台灣森林占陸地面積的六成,不管住在哪裡都能看到山的多變樣貌。從低海拔深入高海拔,台灣山林濃縮了熱帶、溫帶,甚至寒帶的林相樹種與生態。早期台灣森林是動物跑跳的樂園;不同時期對於森林的開發運用,影響到台灣森林的發展。

台灣的樟腦資源在晚清時期成為列強矚目的焦點;日本治台後,隨著林道、森鐵的闢建,珍貴的檜木資源取代樟木成為砍伐的首要對象,阿里山、太平山和八仙山林場成為主要伐木場域。

花蓮林田山曾是規模僅次於三大林場的台灣第四大林場,從1918年到1938年,日本政府開始興建運材鐵道、員工宿舍、福利社、米店、雜貨店、幼稚園和小學等生活設施,使得林田山成為機能完善的伐木社區。隨著八〇年代全面禁伐政策實施後,林田山的流金歲月走入歷史,只能由現有頹破房舍得以一窺林田山往日風華。

明末清初,從閩南、粵東來台拓地闢荒之先民,造房居住樣式大多數為台灣傳統建築為閩、粵系;早期伐木、割草、坋土或用土角造屋居住或蓋小廟。

台灣過去傳統寺廟建築大部份以木造結構為主;以鹿港龍山寺歷史最悠久,相傳是在明朝永曆七年(1653 年),由肇善禪師所創建。 到了乾隆中葉,鹿港已是帆檣群集、商業鼎盛的大城鎮, 而龍山寺香火亦日漸興旺,原先空間不敷使用,於是來往的船舶商人便提議集資遷地重建。

其實台灣從南到北有五座龍山寺;台北艋舺龍山寺;淡水龍山寺;台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以及鹿港龍山寺。 由於它們皆自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的安海鄉龍山寺分靈而來,先民為紀念這份淵源,於是也將台灣的寺名取為龍山寺。

龍山寺被公認為建築中技巧高明的經典木造作品,規模宏大,格局嚴謹,全寺建築未動用到一根釘子,且樑柱斗栱構造堅固,藻井雕飾非常精美,在在都顯現出古人的高智慧,可說是研究傳統建築最佳的案例。而現今的新建寺廟大部分都將木造改用鋼筋水泥所取代,社會變遷快速進展出不同的新材質同時也見證該年代的回憶。

台灣山林幾百年來的容顏轉變,訴說人類與山林間的故事,而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所指定登錄的歷史建築,「林田山中山堂及康樂新村殘構」則敘述說著這一段過往的歷史。

林田山林場最早可追溯自日治大正8年(西元1919年),由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開啟了這一段林田山伐木的歷史,一直到民國77年(西元1988年),由林務局接管林場結束為止。在這69年間,因伐木興盛,使得林場內部及周遭地區,慢慢形成了以林業為主的聚落, 「康樂新邨」因此孕育而生。可惜2001年的一場大火,使得新邨裡的木造建築付之一炬,只剩門牌殘構,甚為可惜。

透過林田山林場的歷史敘說與文化資產的指定登錄,讓我們得以走入記憶的長河裡,重新連結我們與先民的記憶,也為台灣山林的發展史,留下了屬於我們當代的記憶。

在塑膠成為日常用品最廣泛使用的原料前,竹子是台灣民眾最容易取得也最常用來製作日常器皿的材料,例如竹簍、竹筐、竹籮、竹籃等器具,甚至是竹製的床、椅、櫃、蓆等傢俱,民眾對竹子的依賴,正正是蘇軾《於潛僧綠筠軒》一詩所描繪的「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底,現今尚存幾家販賣竹器及蒸籠的店家,然而在約二十數年前,同一條路可是風光一時的「竹器街」,其兩側幾乎都是在販售竹器的店家,這些店家並不像現在的零售店面單純只做販售、服務的行為,而是時常可見老闆就坐在店家門口的椅凳上,操著熟捻的技巧一編一織,轉眼間一個個的竹蒸籠因然而生。

猶記得,小時候每當街口包子店蒸熟出爐那刻,白煙裊裊,香味四溢,正值童時的我,只要聞到那充斥麵糰香氣的味道,就嚷著媽媽一定要買上幾個肉包子一解口腹之慾。尤其每當蒸籠掀蓋那刻,先是水蒸氣大量往外散逸,然後蒸籠邊緣就會開始凝聚水珠隨而滴落,那種視覺饗宴可能才是讓記憶中包子如此好吃的關鍵。如今五福四路上僅剩屈指可數的竹器店,但若路經看到門口掛著的竹蒸籠,就總會想起坐在門口的那老師傅,以及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包子。

參考文獻[编辑]

赤崁文史工作室西城故事手冊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西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