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9年集思广忆赛事特刊/记忆故事4/山/下页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记忆故事4/山 (上) 2019年集思广忆赛事特刊
记忆故事4/山/下页
记忆故事5/水 (上) 
[[|300px|center]] 台湾铁路发展最早可追溯至清治时期;目前的铁路体系则主要奠基于日治时期,作为山区物产开发运输之用,后也兼具载运乘客功能。

此图为目前台铁仅存的普快车,车内无空调系统,仅行驶于未电气化范围。每日由屏东枋寮车站出发,经南回铁路抵达台东车站后,再由原路返回,一天仅两班。因其三节车厢外表为蓝底白条纹,常被昵称为“蓝皮普快车”。

车厢窗户可开启,没有冷气仅有电风扇,搭乘途中可听到轰隆轰隆的引擎声,甚至能闻到浓厚柴油味。随着台铁电气化范围扩大、台铁捷运化,普快车已非担载运乘客或货物主力,更多作为观光资源或文化资产保留。

台湾森林占陆地面积的六成,不管住在哪里都能看到山的多变样貌。从低海拔深入高海拔,台湾山林浓缩了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林相树种与生态。早期台湾森林是动物跑跳的乐园;不同时期对于森林的开发运用,影响到台湾森林的发展。

台湾的樟脑资源在晚清时期成为列强瞩目的焦点;日本治台后,随着林道、森铁的辟建,珍贵的桧木资源取代樟木成为砍伐的首要对象,阿里山、太平山和八仙山林场成为主要伐木场域。

花莲林田山曾是规模仅次于三大林场的台湾第四大林场,从1918年到1938年,日本政府开始兴建运材铁道、员工宿舍、福利社、米店、杂货店、幼稚园和小学等生活设施,使得林田山成为机能完善的伐木社区。随着八〇年代全面禁伐政策实施后,林田山的流金岁月走入历史,只能由现有颓破房舍得以一窥林田山往日风华。

明末清初,从闽南、粤东来台拓地辟荒之先民,造房居住样式大多数为台湾传统建筑为闽、粤系;早期伐木、割草、坋土或用土角造屋居住或盖小庙。

台湾过去传统寺庙建筑大部分以木造结构为主;以鹿港龙山寺历史最悠久,相传是在明朝永历七年(1653 年),由肇善禅师所创建。 到了乾隆中叶,鹿港已是帆樯群集、商业鼎盛的大城镇, 而龙山寺香火亦日渐兴旺,原先空间不敷使用,于是来往的船舶商人便提议集资迁地重建。

其实台湾从南到北有五座龙山寺;台北艋舺龙山寺;淡水龙山寺;台南龙山寺;凤山龙山寺;以及鹿港龙山寺。 由于它们皆自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的安海乡龙山寺分灵而来,先民为纪念这份渊源,于是也将台湾的寺名取为龙山寺。

龙山寺被公认为建筑中技巧高明的经典木造作品,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全寺建筑未动用到一根钉子,且梁柱斗栱构造坚固,藻井雕饰非常精美,在在都显现出古人的高智慧,可说是研究传统建筑最佳的案例。而现今的新建寺庙大部分都将木造改用钢筋水泥所取代,社会变迁快速进展出不同的新材质同时也见证该年代的回忆。

台湾山林几百年来的容颜转变,诉说人类与山林间的故事,而被文化部文化资产局所指定登录的历史建筑,“林田山中山堂及康乐新村残构”则叙述说着这一段过往的历史。

林田山林场最早可追溯自日治大正8年(公元1919年),由花莲港木材株式会社开启了这一段林田山伐木的历史,一直到民国77年(公元1988年),由林务局接管林场结束为止。在这69年间,因伐木兴盛,使得林场内部及周遭地区,慢慢形成了以林业为主的聚落, “康乐新邨”因此孕育而生。可惜2001年的一场大火,使得新邨里的木造建筑付之一炬,只剩门牌残构,甚为可惜。

透过林田山林场的历史叙说与文化资产的指定登录,让我们得以走入记忆的长河里,重新连结我们与先民的记忆,也为台湾山林的发展史,留下了属于我们当代的记忆。

在塑胶成为日常用品最广泛使用的原料前,竹子是台湾民众最容易取得也最常用来制作日常器皿的材料,例如竹篓、竹筐、竹箩、竹篮等器具,甚至是竹制的床、椅、柜、席等家俱,民众对竹子的依赖,正正是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一诗所描绘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高雄市盐埕区五福四路底,现今尚存几家贩卖竹器及蒸笼的店家,然而在约二十数年前,同一条路可是风光一时的“竹器街”,其两侧几乎都是在贩售竹器的店家,这些店家并不像现在的零售店面单纯只做贩售、服务的行为,而是时常可见老板就坐在店家门口的椅凳上,操著熟捻的技巧一编一织,转眼间一个个的竹蒸笼因然而生。

犹记得,小时候每当街口包子店蒸熟出炉那刻,白烟袅袅,香味四溢,正值童时的我,只要闻到那充斥面团香气的味道,就嚷着妈妈一定要买上几个肉包子一解口腹之欲。尤其每当蒸笼掀盖那刻,先是水蒸气大量往外散逸,然后蒸笼边缘就会开始凝聚水珠随而滴落,那种视觉飨宴可能才是让记忆中包子如此好吃的关键。如今五福四路上仅剩屈指可数的竹器店,但若路经看到门口挂着的竹蒸笼,就总会想起坐在门口的那老师傅,以及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包子。

参考文献

[编辑]

赤崁文史工作室西城故事手册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西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