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初中化学/水资源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水是地球上最为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水构成了人体和其它生命体,人体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由水组成,而鱼类等在水中生活的动植物体内中水的质量分数则更高,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大多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因此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质。

地球上71%的面积都是水,“地球”该改为“水球”才对!
资料阅读
  • 拓展:生物体内水的含量:
  1. 成年人类:65%-70%
  2. 水母、藻类:90%以上
  3. 鱼类:80%左右
  4. 水果:90%以上

人类利用的水资源[编辑]

目前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按所在地域主要分为: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及生物体内的生物水等类别,地球上总的储水量为1.29×1018/sup>m³,而地球上的水铺满了地球上71%的面积。

但这些水主要存于海洋之中,都是咸水,真正能被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35%,但遗憾的是,这些水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储存在两极及高山的冰川中,人类能利用的淡水只有其中的30.4%,换算到总量中为1.07×1016m³,真是少之又少。

保护水资源[编辑]

例子:未經處理的污水和工業廢水流入美國加州的一條河流

所以保护水资源的问题十分迫切,但是我们人类似乎还未认识到水的重要性,人类的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增加,但这些活动对水的污染更是愈加严重,这也让原本短缺的水更加短缺。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呢?我们从一方面可以节约用水,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新技术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编辑]

从工业上讲,我们应该应用新工艺、技术来减少污染物产生,对于不达标的水,应该净化至符合相应标准后排放。 在城市郊区往往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来自城市污水,同时将河道的淡水进入自来水厂进行净化得到自来水。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和原理:

  1. 取水:从水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取水。
  2. 沉淀:让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淀到水底。
  3. 过滤:通过沙层、活性炭等过滤介质,进一步去除水中较小的颗粒和杂质。
  4. 吸附: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水中的异味、颜色和部分有机物。
  5. 消毒:一般使用氯气、二氧化氯或臭氧等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确保水质安全。

在沉淀和过滤步骤中,遵循物理分离的原理,让杂质与水分离。吸附过程则是基于物质表面的吸附作用,将有害物质吸附在吸附剂表面。消毒步骤则是基于化学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经过这些步骤处理后的水,才能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输送到千家万户供人们使用。

农业[编辑]

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合理使用对水体有害的化肥农药等。

生活[编辑]

人类在生活中常常会产生废水,比如排泄物,使用较多含磷洗衣粉等,长期以往可能使水体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水族大量死亡,继而水体持续恶化。因此生活中的废水应实现集中处理排放。

交流讨论
*根据你的生活常识,对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水资源,发表你的意见,并与同学交流方法的可行性。

比如用淘米水洗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