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疾病文学/内容/吴明益《单车失窃记》(2015)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单车失窃记》一书出版于2015年,透过非虚构写作手法进行书写。在《单车失窃记》中的台湾景点作者都有详细纪录,透过用相机的纪录与实地的走访,使得文章中所描述的地点都如此贴近读者。除此之外加上吴明益先生说故事的能力,将故事内容更加立体,角色的性格也更加鲜明。

作者简介[编辑]

吴明益,1971年6月20日出生,现任职于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专职于写作、画图、旅游文学,并著有散文集《迷迭志》、《家离水边那么近》;短篇小说《天桥上的魔术师》、《虎爷》;长篇小说《复眼人》、《睡眠的航线》等,其中长篇小说《单车失窃记》入围布克国际奖、《复眼人》也有打出国际市场,获得十余国版权。

书籍简介[编辑]

《单车失窃记》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透过“一辆幸福牌脚踏车”与“失踪的父亲”为主题贯穿全文。透过“我”的视角进行观察,寻找失去的脚踏车为主轴,翻找有关脚踏车的历史脉络。脚踏车经历过什么,它看过什么样的光景,透过这种方式交错拉出一个个非虚构且存于现实的“回忆”,随着脚踏车一同经过命运、生死的时代感伤旅程。

角色介绍[编辑]

我(小程)[编辑]

家中的第七个小孩,上面有五个姐姐与一个兄长,乃是其母亲决意不再生小孩的14年后所生下的小孩,时常会被说身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被认为吃不了苦令我很困扰。

父亲[编辑]

原先从事西装业,过一段时间后兼职做牛仔裤的商家。其妻子形容其个性十分“哑口”,拥有拿着裁缝器可以整天不讲话并埋头苦干的个性。于1993年离家出走,此后便杳无音讯,其消失的那一天正是中华商场被拆除的日子。

祖父[编辑]

1905年(明治38年)出生,出生当天其母亲有为他保留当天的《台湾日日新报》的报纸,吸引祖父的原因在于右下角有一篇小小的专栏,上面写着“自行车转去”(自行车被偷了)为题的专栏文章,使其十分羡慕有自行车的生活。最终于1945年战争结束时过世,过世前仍然没有实现自己有脚踏车的愿望。

母亲[编辑]

曾经担任过车布边的女工,被作者形容眼睛十分美丽,原因在于长时间注视某一个定点。

五姊[编辑]

原先要被过继到别人家去,在五姐出生之前已经连续四个女生了,不希望在一个女儿。在阴错阳差下当天火车延误,导致其继续待在原先的家庭,并没有被过继到其他人家中。

阿布[编辑]

年纪比我在小一些,本身对收藏骨董略有了解,也使主角对于找寻自己父亲与脚踏车有兴趣。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其中有许多骨董的收藏,包含脚踏车与其残骸和零件。

阿巴斯[编辑]

在冈山服役时认识退伍老兵老邹,两人因此培养出不错的感情。在阿巴斯退伍时老邹把脚踏车送给了他,当时他并没有想到有什么意涵,直到他的父亲看到之后才知道那是当时在马来亚战役时银轮部队使用过的脚踏车。看到战地纪录者按下快门时,对于摄影一事感到畏惧,最终在山上的久美国小度过一阵子后才认为照相是一种美丽的行为。

巴苏亚[编辑]

阿巴斯的父亲,其有参与过缅北之役,却没有参与过马来亚战役。在其对于“银轮部队”的录音带笔记中,有记录其为了渡海作战所做出的准备,为此也曾经从基隆港骑到高雄港的纪录。

小云[编辑]

一名专门画蝴蝶的“蝶画人”,年轻时曾经在埔里担任采蝶,因缘际会下也成为了蝶画工人。然而最终因为与医生发生不伦关系,带着身孕便骑着父亲的脚踏车独自北漂,靠着其手艺过活,并在北漂后生下了萨宾娜。

穆班长[编辑]

穆班长曾经活跃于军中,担任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其有过缅甸战争的经历,因此对于当地的地理与气候有深刻的理解。大像在缅甸对他跟士兵门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他的低鸣可以达到稳定军心的效果。在来到台湾后,他一职在寻找被运回台湾的大象,原先将这头大象取名为阿妹竟然在圆山动物园,改名为林旺的阿妹也没有忘记他。

静子[编辑]

静子的父亲在日治时期时曾在政府单位上班,和当局的大象管理员十分的友好。然而在战争末期时,为了避免大象被屠杀,管理员也将其藏匿起来。除此之外,其父亲战后无预警的失踪,最终得知消息时只有看到淡水河上一群人被绑起来,明显失去生命迹象的尸体,心两其父亲会不会也是其中一人,经历过此事之后他在这个时代也丧失了爱人的能力。

文本描写创伤的句子[编辑]

  • 我想那个时代一定有很多人,选择用肺鱼度过干季的方式,度过某些时刻。如果是现在的我,也许就会拿一支十字镐,站到他们旁边,默默地,跟他们一起,在那个月光下,把那个埋在某处的,我们也不清楚的什么东西,试着挖出来。不,也许不为挖出什么,就是陪他们一镐一镐地往下锄。可是来不及了,是吗?
  • 人类有一天会知道,象和他们一样理解黑夜、雨季、星象与伤心。 当长老母象倒地时,其他的象完全停步,围绕着它。它们用长鼻摩挲著彼此的背,发出不可思议的轻柔低哼声。 夜晚气温逆转,较接近地面处形成较佳的传音层,那低哼声因此得以传到远方的山谷,而后又嗡嗡回响回营地。
  • 我总觉得,母亲那代人的身上有一种矛盾, 既怕日子过得“伤不全”,也怕日子过得“伤圆满”。
  • 我有时会想,写作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职业, 社会如何容许一群人使用人类自造的一种符号体系, 去编写故事,并且从中牟利? 而这个职业的人又是如何扭曲、打造、镕铸字词的意义, 得以让另一个人阅读到的那一刻,感到激荡、低回,乃至于像是受刑?
  • 记忆是会挣扎的 他们本身也有不甘被忘记的生命力

相关研究[编辑]

廖伟翔,《吴明益《单车失窃记》中的动物书写、战争伤痕与叙事研究》,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18年

本文尝试探讨《单车失窃记》一书中的历史价值、自然书写与叙事特色。透过动物书写的隐喻、历史伤痕与族群和解、叙事手法与特色三个部分进行写作。其融合了多重的面向进行书写,包含人物塑造、意象、多重族群的语言以及国家主权的更迭。吴明益将生态与人文做一个整合,点出了战争对于人民与自然所造成的伤害,借由战争伤痕的描写,聚焦于台湾的社会风貌,进一步一窥台湾的体地,以多元且广泛包容的内容,展现对台湾的关怀与重视。

林宗汉,《吴明益小说中的幻梦与战争——以《睡眠的航线》和《单车失窃记》为例》,台东,国立台东大学华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16年

作者吴明益于2007年出版的《睡眠的航线》与2015年出版的《单车失窃记》,两者虽说都属于长篇小说,但在两者在不同的主角与故事情节却有着相同的时空背景。笔者透过分析两者作品的对话关系,从表面的叙事架构中到里面真实涵义上,两者之间幻境与梦境的对比,都深刻描述了战争的主题。除此之外,分析小说中文明与自然间二元对立的关系。作者借由想像中的战争与幻梦二者,认为人要回归自然,达到文明的创伤自我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