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建模討論腳本集/名義小組技巧
外觀
名義小組技巧
[編輯]這個腳本的作用是為了在項目之初來獲得核心概念的初始想法,或者輔助其他腳本(比如,放在「"時間行為圖表」 之中)來生成一組初始的想法 (比如,變量或者項目動態)。
狀態
最佳實踐
小組任務的特點
會聚性
時長
準備時長:10分鐘
會議時間:20 分鐘
後續時間:0分鐘
準備材料
無
輸入
個人或者團隊的想法
輸出
想法清單
角色
主持人具有系統動力建模的經驗,以及名義小組技巧或者小組頭腦風暴的經驗
步驟
- 讓參與者寫下涉及問題變量的想法。這些可以是問題的原因或者結果,或者是參與者認為與手上的問題相關的要素。讓參與者就變量相關的這些想法寫得越多越好。
- 解釋變量是可以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減的東西。變量還沒有一個在特定範圍內的值,就像「年輕雇員」這個概念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員工的平均年齡就會被計算在內,使得「年輕雇員」的值隨着時間的推移增減。
- 此外,注意避免分類的或者是名義的變量,比如選擇假期的類型。節假日的時長以及成本都是需要在模型中使用的。
- 如果不能將想法轉換為變量,則主持人和團隊需要共同努力來找到一個變量。
- 解釋變量是可以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減的東西。變量還沒有一個在特定範圍內的值,就像「年輕雇員」這個概念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員工的平均年齡就會被計算在內,使得「年輕雇員」的值隨着時間的推移增減。
- 給參與者幾分鐘來寫下自己的想法。
- 解釋說主持人將會搜集想法,並且將它們展示在白板或者是電腦屏幕上給大家看。讓每位參與者寫下一個想法在白板或者是黑板上。
- 注意將大家的想法轉換為變量,並且檢查是否其他小組成員理解想法。允許想法提出者澄清和解釋,但是不是關於想法本身相關性或者重要性的討論。
- 解釋說在這個階段,提出想法的人是有絕對發言權的。當她/他提出一個特定的方案,即使其他人反對,這個方案也將會被放在中心板或者屏幕上。在接下來的階段,當真正開始建模以後,只有大家共同同意的方案才會被列入。所以雖然共識是繪畫變量相關關係階段的目標,在現在的階段中,提出想法的人有絕對發言權。
- 注意將大家的想法轉換為變量,並且檢查是否其他小組成員理解想法。允許想法提出者澄清和解釋,但是不是關於想法本身相關性或者重要性的討論。
- 在兩輪或者三輪之後停止收集意見。
- 強調這一階段的目標只是要創造一個可以推動建模開始的變量名單,所以並不是沒有寫在白板或者電腦屏幕上的想法就會不予考慮。之後隨着建模的進展,個人列出的想法名單或者全新的變量也能被添加到模型中。
評價標準
- 提出的想法數量
- 每一個想法對於參與者的清晰度
作者
無
歷史
最開始由 Jac Vennix 在1996年為團隊建模描述
修訂
無
參考文獻
- Delbecq A, A. Van de Ven, G. H. Gustafson.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es. 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
- Vennix JAM. 1996. Group model building: facilitating team learning using system dynamics. Chichester: Wiley.
- Stroebe W, BA Nijstad, EF Rietzschel. (2010). Beyond productivity loss in brainstorming groups: the evolution of a questio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157-203.
筆記:
在這個階段使用名義小組技巧(NGT: Nominal Group Technique)而不是頭腦風暴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在頭腦風暴中,所有參與者都在同時貢獻想法,這樣也能活躍氣氛。而在名義小組技巧中,主持人可以用循環分享的方式控制有多少想法可以被展現在白板或者屏幕中。所以,會議的目的並不是生成大量的想法,而是生成一個基本的變量名單來推動建模的開始。 其次,研究發現名義小組技巧形式相比頭腦風暴產生的想法數量更多、質量更好 (大致參見Stroebe, Nijstad and Rietzschel, 2010)。特別是想法質量這一點在名義小組技巧被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