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 ◄ |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 |
► |
此教材講述的中醫是狹義上的中醫。即:以漢民族的治療實踐為基礎的醫學。
此教材主要講述古典中醫理論及其在現代的修正,簡述現代中醫的主流治療方法。
此教材不討論中醫的科學性。
古典中醫理論的形成
[編輯]古典的中醫基礎理論的形成與《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這四本書的成書是分不開的。《內經》構成了中醫的理論框架,從陰陽、五行、精氣、藏象、精氣血津液、經絡、等方面確立了中醫基本的思維模式和實踐方法。可以說《內經》是中醫基礎的基礎。以後幾千年甚至至今的成千上萬的中醫書籍其基本的理論基礎都是源於《黃帝內經》。《難經》是對《內經》中一些理論的解釋和發揮。是一部和內經相媲美的理論著作。《傷寒雜病論》創立了中醫辯證論治的診治理論,這一理論也成為中醫在分析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最為核心最為靈魂的東西。同時《傷寒雜病論》被譽為「方書之祖」。其書中的方劑被後世醫家一直當做典範在應用和改良。《神農本草經》則是奠定了中醫藥物學的基礎。提出了"四氣五味"的藥性理論,闡述了運用藥物的原則。同時記錄藥物365種並根據其基本的藥物理論對藥物進行解釋說明。正是這四本書形成了中醫理、法、方、藥為一體的醫學理論體系。
概述
[編輯]人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與自然界相同,人體內包含陰陽二氣。
人體內有五大系統,分別具有五種屬性。
陰陽
[編輯]陰陽二氣相互依存又相互鬥爭。二氣時刻處在運動之中,如果陰陽平衡,則人健康,不平衡,人得病。
陽在人的體表,陰在人的體內。若更細分,則可由內到外分為如下: 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 少陰 厥陰
五行
[編輯]五行的名字是水火木金土。
五行之指也,說也紛紜。 「行」為會意字,本義為行走之動作。以其義也,表自然物之變化殊異。古人以分萬物焉。《韻會》:「五行,運於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當然,萬物分類可以不斷細化以至於無窮,這裏使用五種方法來分類,是進行一種不粗不細且易記憶的方式,只要體會這種類比,任何事物都可以一推二,二而三,以至無窮。這個道理,在《內經》有段話印證:「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這段話是黃帝問岐伯關於陰陽具體的運用,伯回答說:天地陰陽的範圍,及其廣泛,在具體運用時,經過進一步推演,則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再演繹下去,甚至是數不盡的,然而其總的原則仍不外乎對立統一的陰陽道理。
水 從意象上來講,水為陰柔,為濕,為寒,為靜,為守,為收藏,為細膩,為衰弱,為陰謀……總體來說,具有這些偏靜偏保守特徵的事物或者過程,其屬性被稱為水。
火 從意象上來講,火為熱情,為積極,為熱,為活躍,為散,為消耗,為粗獷,為鼎盛,為奉獻……這種偏有擴張散發上升的特徵的事物或者過程,其屬性就被稱為火。
木 從意象上來講,木為正直,為剛強,為溫和,為生發,為成長,為仁厚,為上升,為謀慮……這種具有剛直生發特點事物或者過程,屬性就是木。
金 從意象上來講,金為吝嗇,為狡猾,為善變,為涼潤,為收斂,為下降……這種具有不可捉摸變化的特點的事物過程,屬性就是金。
土 從意象上來說,土為敦厚,為固執,為踏實,為迂腐,為愚鈍,為包容……這種具有包容沉穩特點的事物或者過程,屬性就是土。
五行在自然事物中分類非常廣泛,只有深刻理解了五行意義,才能運用自如。
比如五行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氣。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發。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此時秋氣肅殺,萬物凋謝。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濕土之氣當令,以此為轉折點,四時氣候周期變化。
還有五味,五臟,五官,五音,五穀,五畜,五方……
中醫學 | ◄ |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