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醫學微生物學/感染的發生與發展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感染的來源

[編輯]

在感染性疾病中,根據病原體來源分為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和內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外源性感染指感染源來自宿主體外,如患者、帶菌者、病畜和帶菌動物。內源性感染指感染源來自患者體表或與外界相通腔道內的正常菌群。

外源性感染

[編輯]
  • 患者:患者在疾病潛伏期一直到病後一段恢復期內,都有可能將致病菌傳播給其他人,與患者密切接觸的人如果未經免疫,則可能存在感染的危險。
  • 帶菌者:指攜帶某種致病菌的健康人,包括健康帶菌者和恢復期帶菌者。帶菌者是很重要的傳染源,因其不出現臨床症狀,不易被人們察覺,難以控制,故危害性大於患者。
  • 病畜和帶菌動物:有些細菌是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通過多種途徑病畜或帶菌動物的致病菌可傳播給人類。如鼠疫耶爾森菌、炭疽芽胞桿菌、布魯菌等。
  • 此外,外界環境中亦存在許多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如土壤中的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醫院供水系統中的嗜肺軍團菌等。

內源性感染

[編輯]

引起內源性感染的致病菌大多是人體內的正常菌群,少數是以潛伏狀態存在於體內的致病菌(如結核分枝桿菌)。當體內微生態平衡被破壞後,正常菌群轉化為條件致病菌而引起感染。如老年人、癌症晚期患者、愛滋病患者等均易發生內源性感染。目前,內源性感染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傳播方式與途徑

[編輯]

呼吸道

[編輯]

致病菌隨病人或帶菌者的痰液、飛沫等散佈到周圍空氣中,經呼吸道途徑感染他人。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有肺結核、白喉、百日咳、軍團病等。

消化道

[編輯]

消化道感染又稱糞-口途徑感染,即病原菌從消化道進入,又從消化道排出,污染食品、飲水等,再通過污染食品、飲水等傳入宿主。如傷寒、菌痢、霍亂等胃腸道傳染病。

創傷

[編輯]

正常皮膚黏膜是宿主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如果皮膚、黏膜出現細小破損或燒(燙)傷,會導致多種細菌侵入而引起各種感染。如存在於泥土中的破傷風梭菌和產氣莢膜梭菌芽胞進入無氧的深部傷口,產生外毒素而致病。同樣,許多介入性診治操作也可導致感染。

接觸

[編輯]

主要通過人與人或動物-人的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而感染。臨床最常見的是性傳播性疾病,如淋病、梅毒等。另外,麻風分枝桿菌、沙眼衣原體等也可通過接觸而感染。

節肢動物叮咬

[編輯]

有些傳染病是通過吸血昆蟲傳播的。如人類鼠疫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由鼠蚤傳播、萊姆病由硬蜱傳播等。

多途徑

[編輯]

有些致病菌的傳播可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創傷等多種途徑。例如結核分枝桿菌、炭疽芽胞桿菌等。

感染的類型

[編輯]

感染的發生、發展和結局是宿主和致病菌相互作用和較量的複雜過程,根據兩者力量對比,感染類型可以出現隱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顯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和帶菌狀態(carrier state)等不同臨床表現。這幾種類型並非一成不變,隨着兩方力量的增減,可以轉化或呈交替出現的動態變化。

隱性感染

[編輯]

當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較強或侵入的病原菌數量不多、毒力較弱,感染後對機體損害較輕,不出現或出現不明顯的臨床症狀,稱為隱性感染或稱亞臨床感染。隱性感染後,機體常可獲得足夠的特異免疫力,能抗禦相同致病菌的再次感染。在每次傳染病流行中,隱性感染者一般約佔人群90%或更多,結核、白喉、傷寒等常有隱性感染。

顯性感染

[編輯]

當宿主抗感染免疫力較弱或侵入的致病菌數量較多、毒力較強,以致機體的組織細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生理功能發生改變並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和體徵,稱為顯性感染,通稱傳染病。由於每一病例的宿主抗菌能力和病原菌毒力等存在着差異,因此,顯性感染又有輕、重、緩、急等不同模式。
臨床上按病情緩急不同,分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 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發作突然,病程較短,一般是數日至數周,病癒後致病菌從宿主體內消失。急性感染的致病菌有腦膜炎奈瑟菌、霍亂弧菌、腸產毒素型大腸埃希菌等。
  •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病程緩慢,常持續數月至數年。胞內菌往往引起慢性感染,如結核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

臨床上按感染的部位不同,分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 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致病菌侵入宿主體後,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長繁殖引起病變的一種感染類型。如化膿性球菌所致的癤、癰等。
  • 全身感染(generalized infection):感染發生後,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謝產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狀的一種感染類型。臨床上常見的有下列幾種情況。
    • 毒血症(toxemia):致病菌侵入宿主後,只在機體局部生長繁殖,致病菌不入血,但其產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經血到達易感的組織和細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狀。如白喉棒狀桿菌和破傷風梭菌產生的外毒素可引起毒血症。
    • 內毒素血症(endotoxemia):血液內或病灶內革蘭陰性菌裂解後釋放大量內毒素入血,引起高熱、內毒素性休克、DIC等嚴重症狀。在革蘭陰性菌嚴重感染時,常發生內毒素血症。
    • 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長繁殖,只是短暫的一過性通過血循環到達體內適宜部位後再進行繁殖而致病。如傷寒早期有菌血症期。
    • 敗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後,在其中大量繁殖並產生毒性產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狀,表現為高熱、皮膚和黏膜瘀斑、肝脾大等。鼠疫耶爾森菌、炭疽芽胞桿菌等可引起敗血症。
    • 膿毒血症(pyemia):指化膿性病原菌侵入血流後,在其中大量繁殖,並通過血流擴散至宿主體的其他組織或器官,產生新的化膿性病灶。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膿毒血症,常導致多發性肝膿腫、皮下膿腫和腎膿腫等。

帶菌狀態

[編輯]

有時致病菌在顯性或隱性感染後並未立即消失,在體內繼續留存一定時間,與機體免疫力處於相對平衡狀態,稱為帶菌狀態,該宿主稱為帶菌者。帶菌者並無臨床表現,但經常會間歇排出病菌,成為重要的傳染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