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感染的来源[编辑]

在感染性疾病中,根据病原体来源分为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和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外源性感染指感染源来自宿主体外,如患者、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指感染源来自患者体表或与外界相通腔道内的正常菌群。

外源性感染[编辑]

  • 患者:患者在疾病潜伏期一直到病后一段恢复期内,都有可能将致病菌传播给其他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如果未经免疫,则可能存在感染的危险。
  • 带菌者:指携带某种致病菌的健康人,包括健康带菌者和恢复期带菌者。带菌者是很重要的传染源,因其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易被人们察觉,难以控制,故危害性大于患者。
  • 病畜和带菌动物:有些细菌是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通过多种途径病畜或带菌动物的致病菌可传播给人类。如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布鲁菌等。
  • 此外,外界环境中亦存在许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如土壤中的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医院供水系统中的嗜肺军团菌等。

内源性感染[编辑]

引起内源性感染的致病菌大多是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少数是以潜伏状态存在于体内的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当体内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后,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感染。如老年人、癌症晚期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均易发生内源性感染。目前,内源性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传播方式与途径[编辑]

呼吸道[编辑]

致病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痰液、飞沫等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呼吸道途径感染他人。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有肺结核、白喉、百日咳、军团病等。

消化道[编辑]

消化道感染又称粪-口途径感染,即病原菌从消化道进入,又从消化道排出,污染食品、饮水等,再通过污染食品、饮水等传入宿主。如伤寒、菌痢、霍乱等胃肠道传染病。

创伤[编辑]

正常皮肤黏膜是宿主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皮肤、黏膜出现细小破损或烧(烫)伤,会导致多种细菌侵入而引起各种感染。如存在于泥土中的破伤风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芽胞进入无氧的深部伤口,产生外毒素而致病。同样,许多介入性诊治操作也可导致感染。

接触[编辑]

主要通过人与人或动物-人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感染。临床最常见的是性传播性疾病,如淋病、梅毒等。另外,麻风分枝杆菌、沙眼衣原体等也可通过接触而感染。

节肢动物叮咬[编辑]

有些传染病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的。如人类鼠疫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鼠蚤传播、莱姆病由硬蜱传播等。

多途径[编辑]

有些致病菌的传播可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等多种途径。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等。

感染的类型[编辑]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宿主和致病菌相互作用和较量的复杂过程,根据两者力量对比,感染类型可以出现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和带菌状态(carrier state)等不同临床表现。这几种类型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两方力量的增减,可以转化或呈交替出现的动态变化。

隐性感染[编辑]

当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称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常可获得足够的特异免疫力,能抗御相同致病菌的再次感染。在每次传染病流行中,隐性感染者一般约占人群90%或更多,结核、白喉、伤寒等常有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编辑]

当宿主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致病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显性感染,通称传染病。由于每一病例的宿主抗菌能力和病原菌毒力等存在着差异,因此,显性感染又有轻、重、缓、急等不同模式。
临床上按病情缓急不同,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 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发作突然,病程较短,一般是数日至数周,病愈后致病菌从宿主体内消失。急性感染的致病菌有脑膜炎奈瑟菌、霍乱弧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等。
  •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病程缓慢,常持续数月至数年。胞内菌往往引起慢性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临床上按感染的部位不同,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 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如化脓性球菌所致的疖、痈等。
  • 全身感染(generalized infection):感染发生后,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临床上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 毒血症(toxemia):致病菌侵入宿主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致病菌不入血,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棒状杆菌和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可引起毒血症。
    • 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血液内或病灶内革兰阴性菌裂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引起高热、内毒素性休克、DIC等严重症状。在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时,常发生内毒素血症。
    • 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有菌血症期。
    • 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表现为高热、皮肤和黏膜瘀斑、肝脾大等。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引起败血症。
    • 脓毒血症(pyemia):指化脓性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

带菌状态[编辑]

有时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立即消失,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为带菌状态,该宿主称为带菌者。带菌者并无临床表现,但经常会间歇排出病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