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藥理學/微生物疾病之化學治療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化學治療是應用藥物對病原體(細菌和其它微生物、寄生蟲及癌細胞)所致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 簡稱化療。

抗菌藥物的常用術語

[編輯]

抗菌藥物(antibacterial drug)

[編輯]

是指對細菌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藥物(磺胺類和喹諾酮類等)

抗生素(antbiotics)

[編輯]

是由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產生的,能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質。抗生素分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前者由微生物產生,後者是對天然抗生素進行結構改造獲得的半合成品。

抗菌譜(antibacterial spectrum)

[編輯]

是指抗菌藥物的抗菌範圍,包括廣譜(broad/extended spectrum)和窄譜(narrow spectrum)兩種。廣譜抗菌藥指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抗菌藥,如四環素(tetracycline),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第三、四代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廣譜青黴素和廣譜頭孢菌素。窄譜抗菌藥指僅對一種細菌或局限於某屬細菌有抗菌作用的藥物。抗菌藥物的抗菌譜是臨床選藥的基礎。

抑菌藥

[編輯]

殺菌藥

[編輯]

抗菌活性

[編輯]

最低抑菌濃度

[編輯]

最低殺菌濃度

[編輯]

化療指數

[編輯]

抗生素後效應(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

[編輯]

將細菌暴露於濃度高於MIC的某種抗菌藥,再去除培養基中的抗菌藥,去除抗菌藥後的一段時間範圍內細菌繁殖不能恢復正常。

首次接觸效應

[編輯]

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

[編輯]

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編輯]

青黴素類抑制細胞壁粘肽交叉連結→細胞壁缺損→水分內滲→細菌膨脹變形→細菌破裂、溶解。

改變胞質膜的通透性

[編輯]

多粘菌素與細胞膜內磷酯結合→細胞膜通透性↑→細胞內重要物質外漏→細菌死亡
制黴菌素、二性黴素:與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結合→膜通透性↑,細胞內重要物質外漏→真菌死亡

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編輯]

影響核酸和葉酸代謝

[編輯]

利福平:抑制依賴於DNA的RNA多聚酶,從而抑制的mRNA合成
氟喹諾酮類:抑制DNA螺旋酶→抑制DNA合成
磺胺類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 TMP(甲氧苄啶)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從而抑制DNA、RNA的合成

細菌的耐藥性

[編輯]

細菌對藥物敏感度↓或消失導致該藥的療效↓或消失。如金葡菌對青黴素的耐藥性高達90%。
耐藥性的逐漸增加是影響療效的嚴重問題!

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編輯]

耐藥性的種類

[編輯]

天然耐藥性(intrinsic resistence)

[編輯]

獲得耐藥性(acquired resistence)

[編輯]

對某種細菌不具備固有耐藥性,其耐藥性是後天獲得的。使用抗菌藥是獲得耐藥性的重要原因。也是臨床應用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耐藥的機制

[編輯]

產生滅活酶

[編輯]

細菌產生滅活抗菌藥物的酶使抗菌藥物失活是耐藥性產生的最重要機制之一,使抗菌藥物在作用於細菌之前即被酶破環而失去抗菌作用。

抗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

[編輯]
  • 由於改變了細胞內膜上與抗生素結合部分的靶蛋白結構(例如靶蛋白結構突變),降低與抗生素的親和力,使抗生素不能與其結合,導致抗菌作用降低。
  • 細菌與抗生素接觸之後產生一種新的、原來敏感菌沒有的靶蛋白,使抗生素不能與新的靶蛋白結合,產生高度耐藥。
  • 靶蛋白數量增加,即使藥物存在時仍有足夠量的靶蛋白可以維持細菌的正常功能和形態,導致細菌繼續生長、繁殖,從而對抗菌藥物產生耐藥。

改變細菌外膜通透性

[編輯]

很多廣譜抗菌藥都對銅綠假單胞菌無效或作用很弱,主要是抗菌藥物不能進入銅綠假單胞菌菌體內,故產生天然耐藥。

影響主動流出系統

[編輯]

某些細菌能將進入菌體的藥物泵出體外,這種泵因需要能量,故稱主動流出系統(active efflux system)。

耐藥基因的轉移方式

[編輯]

多重耐藥的產生與對策

[編輯]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原則

[編輯]

根據致病菌和藥物的特點選用抗菌藥

[編輯]

預防應用要有嚴格指征

[編輯]

抗菌藥的聯合應用

[編輯]

防止抗菌藥的不合理應用

[編輯]

肝腎功能損害時抗菌藥的應用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