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Wikijunior:太陽系/水星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維基兒童·太陽系

介紹


我們的太陽系


太陽


水星
金星
地球
月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鬩神星


小行星帶
彗星
柯伊伯帶
奧爾特雲


術語

☿
星球資料
離太陽距離: 近日點:4600'1200千米
遠日點:6981'6900千米
平均:5790'9050千米(第1近)
星球大小: 直徑4880千米(第8大)
自轉周期: 58天15小時30分14秒
公轉周期: 87天23小時15分30秒
表面溫度: 最高:427℃
最低:-193℃
平均:-3℃
月亮數量:
與地球比較
體積大小: 地球的6%
質量測量: 地球的6%
表面重力: 地球的38%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接近太陽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且沒有大氣層。在地球上觀測,水星會在黎明時的東方地平線和黃昏時的西方地平線上空出現。1974年3月29日,水手10號探測器成為了第一艘到達水星的探測器。

☿ 水星的有趣事實
  • 水星的公轉速度是太陽系所有星球中最快的。
  • 水星的公轉軌道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橢的。
  • 水星上的溫差也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大的。

水星有多大?

[編輯]
水星與地球的大小比較

水星的直徑有4880千米,大約是地球的三分之一、月球的一倍半。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水星的表面是什麼樣子的?

[編輯]
水星的表面

水星也有像月亮上一樣的環形山,它們由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形成。水星上最大的環形山是卡路里盆地,它的直徑有1550千米,是由一個直徑超過100千米的小行星在大約38億年前擊中水星形成的。

水星表面還有被稱為「內削壁」的大懸崖。它們是在很久以前、水星剛形成後不久時,水星上的岩漿凝固、收縮, 使地表上一些地方起皺而產生的。與月球類似,水星上也有平原。

水星北極附近的隕石坑底部有冰存在,因為陽光無法照到那裏,冰不會汽化。

因為水星離太陽太近,所以水星的白天非常熱,熱到甚至足夠熔化錫。而水星在晚上卻非常寒冷,這是因為水星沒有大氣,無法保存熱量。

水星沒有月亮。因為它的質量太小,而且離太陽太近,能被水星的引力吸引的月亮,立刻就被太陽的巨大引力奪走了。

水星上的一天和一年有多長?

[編輯]
水手10號探測器拍攝的水星照片

水星上的一天大約等於地球上的58天半。

水星是太陽系中一年的時間最短的行星,它的一年相當於地球上的89天。

水星由什麼組成?

[編輯]

水星有個很大的、部分為液態的鐵核心,因此水星擁有磁場。它的地殼和地幔的成分與地球上的岩石差不多。水星沒有大氣層。

我站在上面會有多重?

[編輯]

水星表面上的引力是地球表面上的38%。也就是說,在地球上重100公斤的物體,在水星上的重量是38公斤。

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編輯]

名稱由來

星球:羅馬神話:Mercurius(拉丁文)
  • 中文:墨丘利(神的報信者)
星期:北歐神話:Odin(挪威文)
  • 中文:奧丁(勝利之神)
五行:
月球 星期一 月曜日
火星 星期二 火曜日
水星 星期三 水曜日
木星 星期四 木曜日
金星 星期五 金曜日
土星 星期六 土曜日
太陽 星期日 日曜日
一幅畫有墨丘利的油畫

中文名稱

[編輯]

水星在我國古代稱為「辰星」。漢朝時,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把當時已發現的五大行星與傳統的「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五大行星命名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行配五色,木為青、火為赤、土為黃、金為白、水為黑。司馬遷從實際觀測中發現,辰星呈灰色,故以黑色配水星。

西方名稱

[編輯]

在西方,水星的名稱叫「墨丘利」。在古羅馬人的神話中,墨丘利是眾神的使者,他能在全世界快速地旅行。因為從地球上看,水星的移動速度比任何其他行星都快,所以他們就把水星叫做墨丘利。水星的天文符號「☿」由墨丘利的頭和他頭上帶有翅膀的帽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