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假单孢菌属
外观
< 医学微生物学
生物学性状
[编辑]专性需氧。菌落大小不一,无芽胞,有荚膜,菌体一端有1~3根细长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直或微弯的革兰阴性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边缘不整齐,扁平湿润,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在血平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在液体培养基中浑浊生长,表面形成菌膜。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干燥有抵抗力。湿热55℃经1h才被杀灭。对醛类、汞类和表面活性剂有抵抗力,可在某些表面活性剂如苯扎溴铵溶液中存活;在污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皮肤、器械消毒时应予注意;对酚类、碘制剂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
致病性与免疫性
[编辑]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此外如菌毛、荚膜及细菌产生的细胞溶解毒素、蛋白分解酶等也与致病密切相关。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为继发性,如皮肤创面的继发感染,也可见于长期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的患者。本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部位,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甚至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等疾病。
机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免疫主要是体液免疫,尤其是分泌型IgA的黏膜表面免疫作用。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在抗感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
[编辑]可取脓液、痰液、尿液、血液以及医院病区或手术室的物品、医疗器械等。标本若为绿色脓液或脑脊液可直接涂片镜检,如为革兰阴性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根据菌落特征、色素及生化反应等予以鉴定。必要时用血清学试验确诊。
防治原则
[编辑]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必须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预防医源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可选用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对烧伤患者使用多价铜绿假单胞菌抗血清可降低其继发败血症或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