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淋巴结是外周淋巴器官,沿淋巴管分布,在人体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浅表部位及纵隔、腹膜后等深部均有相对集中的淋巴结组群存在。淋巴结表面有菏层纤维被膜,数条输入淋巴管穿越被膜、进入被膜下与淋巴窦相连通。 淋巴结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与髓质的交界区域称为淋巴结的副皮质区。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淋巴滤泡和油层的弥散淋巴组织组成,主要是B淋巴细胞。发育良好的淋巴滤泡正中切面可见生发中心,分为暗区和明区两部分。 生发中心的顶部及周围是着色深的套区 ,主要是由密集的小淋巴细胞组成。位于皮质深层的副皮质区、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主要为T淋巴细胞。髓质由髓索及其间的髓窦组成。淋巴液在淋巴窦中缓慢流动,清除抗原性异物,起到过滤作用。
淋巴结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和防御屏障,常受到各种因子的刺激,如各类病原微生物 感染、化学药物、外来的毒物、异物、机体自身的代谢产物、变性坏死的组织成分等多种因素都可成为抗原或致敏原刺激淋巴结内的细胞成分,主要是淋巴细胞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增生是机体抗损伤免疫反应的具体表现。根据病因、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临床表现,可将淋巴结的良性病变分为三类:一是反应性淋巴结炎;二是淋巴结的各种特殊感染;三是原因不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如巨大淋巴结增殖症以及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反应性淋巴结炎[编辑]

反应性淋巴结炎(reactive lymphadenitis)是淋巴结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微生物感染或炎症刺激因子可导致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结肿大。引起淋巴结炎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病理改变基本相似,缺乏特异性,故称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编辑]

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编辑]

淋巴滤泡增生[编辑]

副皮质区增生[编辑]

窦组织细胞增生[编辑]

淋巴结的特殊感染[编辑]

除了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内还可发生各种各样的特殊感染。其特点是:由特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有特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如出现肉芽肿等,经特殊检测在病变组织、分泌物或体液中可能找到相关的病原体,在临床上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

结核性淋巴结炎[编辑]

淋巴结真菌感染[编辑]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编辑]

猫抓病[编辑]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