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B细胞亚群
根据人类的B细胞是否表达CD5分子,其可以分为CD5⁺B1细胞和CD5⁻B2细胞两个亚群。
B1细胞
[编辑]人类和小鼠的B1细胞占B细胞总数的5%~10%,主要存在于腹腔膜、胸腔膜和肠道固有层中。B1细胞在个体发育的胚胎期即可产生,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与B2细胞不同,体内B1细胞抗原受体(BCR)的多样性及其有限,主要针对糖类(如细菌多糖等)产生较强的应答。在此过程中无需Th细胞的辅助,也不发生免疫球蛋白类型的转换,所产生的抗体主要以IgM为主,该类抗体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polyreactivity)。通常情况下,B1细胞在其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不会进一步分化为记忆性B1细胞。
B1细胞主要参与固定免疫应答,在免疫应答的早期发挥作用。尤其在腹腔膜等部位,B1细胞能针对侵入的微生物迅速产生抗体。B1细胞也能产生多种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
B2细胞
[编辑]B2细胞主要参与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一般B细胞即指B2细胞。B2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晚,在骨髓内发育成熟。成熟B2细胞主要位于外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和Th细胞的辅助下,B2细胞最终分化成抗体形成细胞,及浆细胞(plasma cell),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并发生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和体细胞高频突变。此外,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一部分抗原特异性B细胞分化为记忆性B细胞(memory B cell, Bm),Bm不产生Ig,但再次与同一抗原相遇时可迅速活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原特异性Ig,介导迅速的再次免疫应答。有关Bm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尚不清楚,但Bm表达CD27,且CD44的水平高于初始B细胞。一般认为Bm为长寿细胞,但维持其存活的因素尚不明确。在一些自身免疫病和传染性疾病中,Bm在数量和功能上的改变与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有研究表明,在AIDs患者中,Bm亚型的缺乏时HIV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