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诗的故事/“初唐四杰”:他们的故事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上文中,我提到了几位诗人,他们不是皇帝王子就是宰相大臣,在650年前后,一批新的诗人出现了,他们分别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等人。

他们的仕途都不怎么成功,大多是些书童、县令之类的小官和群众。和魏徵、上官仪等诗人相比,他们都是些小人物。

但在唐诗的历史里,他们一点也不“小”。事实上,正是这几个身份低微的人,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他们就是初唐四杰。

如果在公元七世纪的六十年代,问一个唐朝士人:如今谁的诗天下第一?

答案可能会是:上官仪。

上官仪是宰相,大诗人。他擅长的作品叫作“宫体诗”。顾名思义,题目大都是《记一次盛大的早朝》《记一次精美的宴会》《记一次愉快的出游》之类。这些诗精致典雅,人称他是“玉阶良史笔,金马掞天才”。他的诗也被称为“上官体”。

能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种诗体,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隋唐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诗人有过属于自己的“体”,上官仪是第一个。

他一生精华的代表作,是一首《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诗的题目《入朝洛堤步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凌晨上早朝之前,诗人骑着高头骏马,踏着月色,缓缓经过洛堤所看到的风景。这首诗写得大气雍容,写出了帝国宰相的超凡风仪,大臣争相夸这首诗。[1]

王勃

[编辑]

王勃从小就展示出了他读书的天分,六岁的时候就能作出构思巧妙的诗作来,被人称为“神童”。十六岁的时候就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最年轻的朝廷命官,羡煞旁人。之后想要拍马屁,作了一篇《乾元殿颂》,唐高宗见到这篇文章,大加赞叹,又闻文章竟是一个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作,惊叹不已,大叫着:“这是名副其实的神童呀!有此神童是我大唐的荣耀啊!”

本来王勃有一手好棋,年纪轻轻就入了朝堂,虽然是个小官[2],但名气大得连皇上都知道了,凭着自己的能力,稍稍做出点成绩来,就容易被皇上知晓,这样比别人升迁的时候就要顺利一些。

但王勃做了一件蠢事,写了一首《檄英王鸡》[3],皇帝看到后,发怒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4]

然后王勃就被贬了。

王勃进入了蜀地,我们无法确定他去那里的目的是什么,而他在那里似乎没有朋友。

不管怎么说,如果王勃不被贬,就不会成为一名杰出的诗人,唐诗里会永远少了描写山水、送别的名句。

这一年的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王勃来到梓州的玄武山上旅游,想看看这一带的景色。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人。

此人比王勃年长,大约三十多岁年纪[5],虽然不是高官,但是谈吐不俗,能看出一股世家大族的风范,以及掩饰不住的才气。

他和王勃同游玄武山,一起写了许多诗。这个人就是“初唐四杰”的第二位:卢照邻。

卢照邻

[编辑]

卢照邻的少年经历和王勃很像。

他也是出身望族——范阳卢氏;也是很早成名——才十几岁的时候,就被人比喻成是汉代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他也早早地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王勃的老板是沛王李贤,卢照邻遇到的则是邓王李元裕。邓王对他很赏识,两人很谈得来。

卢照邻跟着邓王辗转了几个地方,最后在长安定居。他在王府里得到了一份工作,叫作“典签”,工作主要是掌管文书。

王勃的缺点是不讲政治,卢照邻则是不识时务。

“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

在四川,似乎只有两个人给了他一点慰藉:

一个是一位姓郭的姑娘。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结婚,但想必感情不错,共度了一段快乐缠绵的时光。

另一个就是王勃。这两个当世才子很谈得来。他们之间实在是太互补了,一个善于写七言诗,一个善于写五言诗;一个辞藻华丽,一个典雅雄浑。四川大地上,从玄武山到成都曲水,到处都留下了他们基情满满的同游诗文。

这一年,忽然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朝廷要搞“选秀”了,让各地搜罗选拔有才能的人士,为朝廷效力[6]

王勃和卢照邻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期盼:以我俩的才能,一定有机会的。说不定仕途从此会有起色呢。

他们分别做准备去了。[7]王勃回家去借钱,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叫作《为人与蜀城父老书》[8],感谢大家资助他。卢照邻则去和姓郭姑娘告别。“不要忘了有我在这里等你。”郭姑娘看着他瘦削的身影说道,眼中满是不舍。

而此时此刻,在长安,有一个人正等着和他们相会,让初唐四杰组合的力量更加壮大。这个人,就是“四杰”里的又一位成员:杨炯。

杨炯

[编辑]

在唐诗的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留下过一声著名的大吼:“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因为这一声大吼,此人跻身“四杰”,名垂史册。他就是杨炯。

可能你有些好奇:这个想当连长的杨炯,到底是唐朝哪一支部队的?羽林军?然而杨炯并未当兵,他的真正职务是县令。

杨炯是个天才,当然这是一句多余的话,“四杰”里没有一个不是天才的。他十岁就被当成神童,待制弘文馆,等于是到高级藏书室兼教研室进修。

可是,“四杰”似乎注定了官运都不会太顺。杨炯这一进修就是整整十六年,人生的三分之一就此过去了。直到三十二岁那一年,他的仕途才渐有转机,被推荐为弘文馆学士、太子詹事司直。

有人说这个官很大,东宫事务都归他管,这不对。为了搞清楚杨炯到底是多大的官,我们再详细讲一下:在詹事府这个机构里,有詹事一名,是主要领导,正三品;少詹事一名,正四品上,也算是领导;还有丞二名,正六品上,算是中层;此外还有主簿一人,从七品上,太子司直二名,正七品上。

所以杨炯应该是正七品上,大致是个处长,具体职责有可能是负责纪检、监督一类的事务。三十岁出头的正处,升迁已不能说慢了,但权力很大是谈不上的,每天仍然不过埋首文牍、弄材料而已。

尽管杨炯一生与案牍为伍,却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读他的诗,你看不出他是一个文人,而会以为他是一个侠客。比如这首《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在一个夜晚,作者送别了一个叫赵纵的朋友。这首诗像流水一样干净、自然,不沾染半点绮丽,每一个字都浸润着月色的光辉。

不妨多聊几句这首诗。事实上,这是自从有唐诗以来,色彩最通透、明亮的诗篇之一。它用莹润的和氏璧开头,用光辉的明月结尾,可谓从光明始、从光明终,说是“夜送”,但诗人的心境却比最好的晴天还明朗。

你看王勃著名的那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经够豁达了,都还要说上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杨炯这首诗里却根本不必说类似的话。所谓“明月满前川”,朋友的前程人生一片光明,哪里用得到哭湿手绢呢。

、671年,王勃、卢照邻来到长安参加铨选,和杨炯相会了。初唐四杰,这时已经集齐了三个。

有人说:杨炯看不起王勃,理由是他说过一句话,叫“耻居王后”。这大概也是个误会。杨炯这人有个特点:对于自己真看不上的人,哪怕是同事、同僚,也是不大给面子的。他曾经对自己鄙视的同僚直接打脸,管人家叫“麒麟楦”。

但对于王勃、卢照邻,他特别推崇。他怎么评价王勃的呢?是“海内惊瞻”。他又怎么说卢照邻呢?是“人间才杰”。

三大才子聚首长安城,洵为盛事。按说这已经值得大书特书了,但历史注定要让671年的冬天显得更加不平凡——就在王勃、杨炯、卢照邻齐会时候,在西域来京的古道上,漫漫风雪之中,有一位壮士,也向长安进发。[9]

骆宾王

[编辑]

他比王勃等三人的年纪都要大,[10]脸上带着风霜之色,看得出来经历了劳苦的军旅生活,但精神很好,顾盼生辉。

在马上,他长吟着诗句:“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充满豪迈之气。这条大汉,就是骆宾王,“初唐四杰”中的最后一位。

在此,我不得不又重复一句:初唐四杰都是天才。骆宾王据说在七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唐诗之中流传最广的作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參考資料

[编辑]
  1. 刘肃《大唐新语·文章篇》:“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仪独为宰相,尝凌晨入朝,循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曰……音韵凄响,群公望之如神仙焉。”百官觉得他“如神仙”,大概还不完全是因为诗,还因为他“独为宰相”的缘故。
  2. 王勃做的究竟是个什么官?《隋书·百官志下》:“吏部又别置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等八郎,其品则正六品以下,从九品以上。”唐朝沿用了这一职官制度,《旧唐书·职官志一》:“朝议郎、承议郎,正六品。通议郎、通直郎,从六品。朝请郎、宣德郎,正七品。朝散郎、宣义郎,从七品……并为文散官。”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A%84%E8%8B%B1%E7%8E%8B%E9%B8%A1/4741863?fr=aladdin
  4. https://www.thn21.com/wen/wai/40105.html
  5. 卢照邻生卒年不确,但比王勃大是肯定的。
  6. 《全唐文》卷十三(咸亨)二年十月丙子诏曰:“其四方士庶,及邱园栖隐,有能明习礼乐,祥究音律,於行无遗,在艺可录者,宜令州县搜扬博访具以名闻。”有研究者认为,卢照邻参加的就是这一次铨选。
  7. 王明好《初唐四杰交游考——以卢照邻为中心》,很有趣味。其中云:“咸亨二年十月,朝廷又一次大规模选拔人才……于是等王勃筹集到旅资后,卢、王便一道离蜀返京,参加铨选。”
  8. https://www.zhonghuashu.com/wiki/%E7%82%BA%E4%BA%BA%E8%88%87%E8%9C%80%E5%9F%8E%E7%88%B6%E8%80%81%E6%9B%B8
  9. 采用《初唐四杰交游考——以卢照邻为中心》的观点:“咸亨二年冬,骆宾王自西域归京。”“四杰齐聚长安参选。”我真心希望它发生过,四杰聚会京师,一件多么让人神往的事。
  10. 骆宾王出生年月不详,但是比其他三位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