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文言/文法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判断句

[编辑]

文言的判断句往往不需要系辞连结,而直接使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表达判断(即N1是N2)的含义。

者也结构

[编辑]

使用“”“”的判断句结构,“N1者,N2也”的含义相当于“N1是N2”。其中“者”可认为是表示主题的词,一说表示停顿,“也”则表示判断语气,两者均可省略。

  • “N1者,N2也”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阳城人”(陈胜阳城人)
    • 师说》:“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 “N1者,N2
    •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叫轩辕)
  • “N1,N2也”
  • “N1,N2

句中系辞

[编辑]

古汉语中的系辞不发达,主要有“”“”等。

判断副词

[编辑]

文言的判断句常常添加副词,有“”“”“”相当于“就是”,“亦”相当于“也是”,“诚”相当于“确实是”等等。这些词演变至今,一部分成为白话书面语中较正式的系辞。

  • 说苑·贵德》:“此秦之所以亡天下也”(这就是秦失去天下的原因)
  • 岳阳楼记》:“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

引用法

[编辑]

“N曰S”相当于“N说S”,此外可使用“云”“谓”“言”等代替“曰”。

  • 论语》:“子、诗

疑问句

[编辑]

一般疑问句

[编辑]

一类以“”结尾,相当于白话文的“吗”。

  • 列子·汤问篇》:“古初有物?”
  • 项脊轩志》:“儿寒?欲食?”(儿子你冷?你想吃东西?)
  • 前赤壁赋》:“此非曹孟德之诗?”(这难道不是曹孟德的诗?)
  • 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 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
  •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

特殊疑问句

[编辑]

特殊疑问句使用疑问词,文言的疑问词主要有“”“”等,配合疑问词可以实现特定的疑问。

[编辑]

“何”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疑问词,不但可以指“什么”,还可以指“谁”“为什么”“怎么样”等等。此外,“何”还可以通过修饰明确所问对象,例如“何人”(相当于“谁”)“何处”“何为”(相当于“为什么”)“何如”(相当于“怎么样”)“何以”等。“何”还有“奚”“曷”“胡”等变体。

汉语和世界上一大部分语言类似,未知信息往往会提前,所以当“何”连结介词时,和一般名词不同,介词可以放在“何”的后面,形成倒装,不过原本的顺序也是允许的,例如“以何”和“何以”,“为何”和“何为”,“如何”和“何如”等等。

“何”常常搭配句尾的“也”构成疑问句。

  • 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
  • 论语·为政》:“谓也?”(什么意思?)
  •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不耕而食,也?”(君子不用耕田却可以吃饭,这是为什么?)

“何”可和否定副词“不”组合为“何不”用以表达建议。

除了表达疑问,何字还可以表达强调,相当于“多么”。

[编辑]

“谁”相当于“什么人”,等同于“何人”,也可能写作“孰”或“畴”。

反问法

[编辑]

以“岂”“安”“焉”“宁”“乌”“奚”“恶”等开头,相当于“怎么”或者“哪里”。

  • “岂”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对国家有利情愿死,怎么可以因为有祸而去避开它?)
    • 成语:“有此理”(有这种道理?)
  • “安”
    • 论语·先进》:“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怎么六七十或者五六十里见方就算不上国家了?)
    • 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知鸿鹄之志哉!”
  • “焉”
    • 论语·为政》:“人廋哉?人廋哉?”(人怎么能藏住?人怎么能藏住?)
  • “宁”
  • “乌”
  • “奚”
  • “恶”

以“”开头,相当于白话文的“难道”。

  • 古文观止·杂说四》(马说):“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以“无乃S乎?”“无乃S与?”的形式,相当于“难道不是S吗?”。

  • 论语·雍也》:“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宽于律己而宽于待人的人,难道不是太过随便了?)
  • 论语·宪问》:“无乃为佞?”(难道不是在花言巧语?)
  • 论语·季氏》:“无乃尔是过?”(难道不是你错了?)

反问句常用“·(二字同音耶)”“·”“”等结尾。

  • 战国策·燕策三》:“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可得?”
  • 道德经》:“非以无私?”

祈使句 

[编辑]

祈使句可分为肯定祈使句和否定祈使句。前者表达命令、请求等,后者表达禁止、劝阻等。

肯定祈使

[编辑]

肯定祈使句可用祈使动词“愿”“请”,例如:

  • 史记·夏本纪》:“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帝试之。”(其类之中没有比鲧更贤明的,希望帝您能试试他)
  • 左传·僖公》:“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击之”(敌多我少,趁他们还未完全渡过,您下令进攻他们)

否定祈使

[编辑]

否定祈使句一般使用“勿”“无”“莫”等副词,例如:

命令句

[编辑]

命令句直接用不带人称的动词。

  • 论语·阳货》“!予与尔言。”(!我跟你说。)

语态

[编辑]

被动法

[编辑]

被动助词

[编辑]

被动助词主要有“见”“被”等,用于动词前。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疑,忠而谤,能无怨乎?”
  • 法言·渊骞》:“蒙恬忠而诛,忠奚可为也?”(蒙恬忠而杀,怎么能忠心呢?)
  • 潜夫论·贤难》:“虞舜之所以放殛,子胥之所以诛”

施事介词

[编辑]

文言中有时不对动词变形,而是单纯使用施事介词“”等。

  • 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郑袖,外欺张仪” (怀王因为不分忠佞,所以在宫内郑袖所迷惑,在宫外张仪所欺骗)

为所形

[编辑]

“N1为(N2)(所)V”相当于“N1被(N2)(所)V”。

使动法

[编辑]

使动法使用带有使动含义的动词“使”“令”“命”“召”“遣”“教”“勧”“说”“俾”等等,构成“N1V使动N2V”的结构来表示,相当于“N1让(派、请、命令……等)N2 V”。

  •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看到蔡桓公就反身而去,蔡桓公于是人问他)
  •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麇》:“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不要狗叫)

有时一个自发动词本身就可以活用为使动动词,例如:

  •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姜氏”(惊姜氏=使姜氏惊,即惊吓)
  • 史记·项羽本纪》:“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之”(活之=使之活)

否定词

[编辑]

文言的否定法,主要是利用否定动词、否定副词或否定代词来表达否定。否定词以唇音声母(帮母、明母)起首的字为主,主要有“不”“弗”“非”“匪”、“无”“微”“莫”“勿”“毋”“未”“亡”等

否定动词

[编辑]

无、亡、无、微 

[编辑]
  • 玉篇》:“,不有也”

即“没有”,“有”之反。

  • 周易》:“咎”“妄”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亲戚、君臣、上下”(人没有比没有亲戚、君臣、上下关系更大的罪了)
  • 论语·为政》:“人而信,不知其可也”
  • 论语·宪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的话)

[编辑]

“非”相当于“不是”

  • 郑伯克段于鄢》:“今京不度,制也,君将不堪”(现在的京邑不合法度,不是符合先王旧制的状态,您将无法控制)

否定副词

[编辑]

被否定词为动词、形容词等时,在前添加否定副词而构成的。

不、弗

[编辑]

用以否定谓语,与现代汉语相似。

勿、毋、无、莫

[编辑]

表示禁止或劝诫不要做当该行为,相当于“不要”“别”。

否定代词

[编辑]

现代汉语中缺乏否定代词,转而使用“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而文言中则有“莫”“未”等否定代词。

莫 

[编辑]

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

  • 孟子·尽心上》:“人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人没有什么东西是能比没有亲戚、君臣、上下关系更大的罪了)
  • 道德经》:“金玉满堂,之能守”(金玉满堂时,没有人能够守护住它们)

[编辑]

相当于“从来没”。

  •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之有也。”(从来没人不爱好犯上,而爱好作乱的)
  • 注意这里的“N,未之有也”是上古时期已经固定下来的说法,意即“从来没有过N”

组合形

[编辑]

特殊含义

[编辑]
  • “不敢”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这时平原君不敢把自己与他人比较。)
  • “不可1”,相当于“不可以”,强调由于“不被允许”而做不到。
  • “不可2”相当于“不能”,含义较广。
    • 前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不得”相当于“不能”,强调由于“没有机会”而做不到。
    • 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 “不能”相当于“不能”,强调由于“能力不够”而做不到。
    • 荀子·劝学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群臣不愿为鲁君尽力,并不是没有能力服务君主)
    • 孟子·梁惠王上》:“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 孟子·尽心下》:“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
  • “未尝”相当于“不曾”

双重否定 

[编辑]

文言文中的双重否定,其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表示肯定,并且有强调的功能。

  • “无不”相当于“没有不”,强调动作对象是全部。
    • 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 “不无”相当于“不是没有”。
  • “非不”相当于“并不是不”。
    • 非不欲学文言”即“虽欲学文言”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群臣不愿为鲁君尽力,并不是不能服务君主)
  • “无非”。
  • “非无”。
  • “不敢不”。
  • “不得不”相当于“必须”“应当”,语气强烈,强调义务或必然
    • 庄子·知北游》:“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 荀子·大略篇》:“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驩,少者以长,老者以养”
  • “不能不”
  • “不可不”相当于“必须要”“应当要”,语气强烈,强调做某事的必要性

抑扬法

[编辑]

文言中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抑扬法,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类似“N1且P,况N2乎?”来表达,类似“N1尚且P,更不用说N2了”。

另外,还有类似“N1V,孰不V”的结构,表达“如果就连N1都V,那么还有什么/谁不V”的意思:

  • 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如果这都可以忍耐,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忍耐的呢?)
  • 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如果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

假设法

[编辑]

文言中假设法使用“”,有时与“”呼应,相当于“如果”。

比较法

[编辑]

文言中的比较,常用“”这个介词引出比较的基准或者被比较的对象

  • “N1A于N2”相当于“N1比N2更A”
    • 荀子·劝学》:“青, 取之于蓝而青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是它的颜色蓼蓝蓝)
    • 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泰山,或轻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必然会有一死,死有的泰山还重,有的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同)
  • “N1莫A于N2”相当于“N1之中,没有比N2更A的”
    • 道德经·水德》:“天下柔弱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天下没有比柔软弱小的东西,然而攻打坚硬强大的东西却没有能够胜过它的,因为没有办法可以改变它。)
    • 报任少卿书》:“故祸欲利,悲伤心,行辱先,而诟宫刑。”(所以灾祸之中没有比贪得利益凄惨的,悲伤之中没有比心灵受伤深刻的,品行之中没有比先人受辱丑恶的,而耻辱之中没有比遭受宫刑严重的。)
  • “N1V比较于N2

在疑问句中,往往使用介词“”来引出比较对象

  • “N1与N2孰A?”或“N1孰与N2A?”
    • 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城北徐公谁更美?)
    • 战国策·齐策一》:“吾孰与徐公美?”(我徐公谁更美?)
    • 战国策·齐策一》:“吾徐公美?”(我徐公谁更美?)

表示不及、不到、比不上时,使用以下的结构:

  • “N1何能及N2也?”
    • 战国策·齐策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您太美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 战国策·齐策一》:“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 “N1不若/不如/弗如/未若N2
    • 战国策·齐策一》:“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徐公不像您那么漂亮!)
    • 战国策·齐策一》:“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一看他,自认为比不上
    • 战国策·齐策一》:“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从镜子里看自己,更发现远远比不上。)
    • 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是比不上贫穷时欢乐,富贵时好礼的人的。)

援因法

[编辑]

文言中可以用因果连词因事介词和“N之所以V”等结构来引出事件的原因。

  • “N之所以V”
    • 说苑·贵德》:“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这就是秦失去天下的原因

数字表示

[编辑]

文言的数次与现代汉语类似,但也稍有不同。文言的数字,采取十进位法,有九个基础数词,基本数字单位有“十”“百”“千”“万”等。对于超过“万”的数字,还有更大的单位不过不常用,而且进位方法也不统一,有十十而进的,有万万而进的。在簿记领域,有专门的记帐用数字,也就是所谓大写数字。

文言数词 所代表数字 文言数词 所代表数字 文言数词 所代表数字 文言数词 所代表数字 文言数词 所代表数字
一十   10 二十 20 …… ……
1   一十一 11 二十一 21 一十 10 一百 100
2 一十二 12 二十二 22 二十 20 二百 200
3 一十三 13 二十三 23 三十 30 三百 300
4 一十四 14 二十四 24 四十 40 四百 400
5 一十五 15 二十五 25 五十 50 五百 500
6 一十六 16 二十六 26 六十 60 六百 600
7 一十七 17 二十七 27 七十 70 七百 700
8 一十八 18 二十八 28 八十 80 八百 800
9 一十九 19 二十九 29 九十 90 九百 900

数字单位前的“一”往往会被省略,在首位时尤甚,如“十”代表10、“百”代表100、“千”代表1000、“十三”代表13,“二百十三”代表213等,。

数词可以直接按照十进制连接,例如54321可写作“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万以上的数字,可重新利用万以下的单位(也可以认为万构成了一个复合单位的“~万~”的表示方法)。有时为了调整语气,会添加“有”字,例如113可以写作“百有十三”(同时也可写作“百十三”“百一十三”“一百一十三”等)。

数词后可跟名词,表示名词所指代对象的数量,“~里”“~等”“~人”等。 数词前可接副词,例如“方~”表示“~见方”,“凡~”表示“总共”等。

以下为用例:

  •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等”(5)
  • 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里,公侯田方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1000,100,70,50)
  • 礼记·王制》:“亩之分:上农夫食人,其次食人,其次食人,其次食人;下农夫食人”(5,9,8,7,6,5)
  • 礼记·王制》:“州,建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100,30,70,60,50,120,210)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12,14,168)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田广里,从里。问︰为田几何?答曰:二十二五十亩。”(2,3,22,50)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邪田,正广六十五步,畔从一百步,一畔从七十二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二十三七十步。”(65,1,100,72,23,70)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箕田,舌广一百一十七步,踵广五十步,正从一百三十五步。问︰为田几何?答曰:四十六二百三十二步半。”(117,50,135,46,232)
  • 周髀算经》:“凡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周一百七万一千里。”(357000,1071000)

备注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