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醫學是中國幾千年醫學的積累成果,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中醫的身影,它在中國是一個學系,在所有漢文化影響下的國家和人們都受着中醫的影響,中醫學保護了也正在保護着人類的健康。
中醫學認為病是因為身體陰陽失衡加上一些發病因素所致的。
中醫學所使用的藥物大多是天然植物作為藥材,通過八綱辯證分析病人病情,利用中藥的藥性用包含汗吐下的八法調理病人身體環境,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使病人恢復健康。
中醫學在全世界都被認可所該設立的課程一般包括以下幾項:《黃帝內經》、《靈樞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也有分為《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本的),其餘的有中藥學、方劑學、針炙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全科等多種課程。
學科分類
[編輯]現代中醫學則可分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兩大部分
- 基礎中醫學: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黃帝內經、傷寒論、溫病學、中醫醫學史、中醫各家學說等;
- 臨床中醫學:包括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針灸科、中醫骨傷科、推拿科、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咽喉科等。
經絡穴位皆有陰陽五行屬性,結合表里寒熱虛實辯證。
[編輯]中醫條目釋義(按拼音分類)
[編輯]a~b;c~d;e~f~g;h~j;k~l~m;n~o~p~q;r~s;t~w;x~y;z~其他
基於本草學,將多種金石草木魚蟲等經過不同的製備(炙、烤等)方法處理,依據辯證選擇不同的藥物比例,按照君臣佐使組合,製成方劑,根據方劑製作方法可區分為湯劑、丸劑、膏劑、散劑等。
經典古藉
[編輯]中醫的人體運行理論。
中醫的藥用植物學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着。撰人不詳,「神農」為託名。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戰國時期。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後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該書最早着錄於《隋書·經籍志》,載「《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注」。《舊唐書·經籍志》、《唐書·藝文志》均錄「《神農本草》,三卷」,宋《通志·藝文略》錄「《神農本草》,八卷,陶隱居集注」,明《國史經籍志》錄「《神農本草》,三卷」,《清史稿·藝文志》錄「《神農本草》,三卷」。歷代有多種傳本和注本,現存最早的輯本為明盧復輯《神農本經》(1616),流傳較廣的是清孫星衍、孫馮翼輯《神農本草經》(1799),以及清顧觀光輯《神農本草經》(1844)、日本森立之輯《神農本草經》(1854)。
神農,古傳說中「三皇」之一,傳稱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書名冠以神農為尊古之風的假託。現行本為清孫星衍、孫馮翼輯。孫星衍(1753~1818),字伯淵,又字淵如,清代江蘇陽湖(今武進)縣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第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刑部主事等,一生博覽群書,貫通經史、訓詁、諸子、醫藥,除輯本書外,尚有《素女方》、《秘授清寧丸方》、《服鹽藥法》等著,於古代醫籍整理多有貢獻。
書凡3卷,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根據藥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立為3卷分別論述。卷1為「上經」,論「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卷2為「中經」,論「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贏者,本中經」。卷3為「下經」,論「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本書系統地總結了我國秦漢以前的藥學知識和用藥經驗,為中藥學和方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至今仍是研究中藥和方劑的最重要的經典文獻之一。首先,在藥學方面,所論365種藥物的療效真實可靠,至今仍是臨床常用藥;創立了藥有「四氣」、「五味」的理論,和藥分上、中、下「三品」的分類方法,並反映了部分化學知識。其次,在方劑學方法,指出藥可單用亦可組方配用,創立了藥物之間「七情合和」理論和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則,總結了丸、散、湯、酒、膏等基本劑型。再次,在用藥方面,提出了辨證用藥的思想,所論藥物適應病症達170多種,對用藥劑量,時間等都有具體規定。
《神農本草經》標誌着中國藥學的誕生。後世對它進行注釋、補充,形成了眾多的本草文獻。較早的有漢魏之際的補註本《《名醫》別錄》、梁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494),後有明繆希雍撰《《神農本草》疏》(1625),清代張志聰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農本草》百種錄》(1736)、鄒澍撰《本經疏證》(1837),今有尚志鈞著《《神農本草》校點》(1981)等。
使用針法、灸法、拔罐、刮痧等刺激經絡穴位,提高人體自愈能力。
流派及醫家
[編輯]從古至今,知名的和傳說中的中醫學家有:(參見:中醫學家列表)
岐伯、扁鵲、張仲景、華佗、王叔和、陶弘景、孫思邈、宋慈、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張景岳、傅山、葉桂、陳修園、曹穎甫、余無言、唐容川、秦伯未、章次公、趙紹琴、張簡齋、施今墨、程門雪、蒲輔周、左季雲、鄭壽全、談允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