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記憶故事5/水/上頁
外觀
記憶故事4/山 (下) | ◄ | 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 記憶故事5/水 (上) |
► | 記憶故事5/水 (下) |
台灣年降水量約為兩千五百公釐,形成河川、湖泊及地下水等水資源。因臺灣地形高聳崎嶇,降水季節變化明顯,使河川洪枯流量差距大,致水資源供需失衡,需仰賴人工建設維持平衡。
水利建設一向與經貿及農業發展密不可分,以水圳為例,在早期農業社會扮演重要角色。從清朝起建設灌溉系統,隨著工業化發展,人們對水圳從農業依賴到工業化發展及環保教育有不同的看法。
|
台灣平均年降水量約為2500公釐,大致是世界陸地平均年降水量的3.5倍;並形成地面水(河川、湖泊)及地下水等台灣重要的水資源。因受到台灣地形南北狹長、東西較短的限制,臺灣本島的河川以中央山脈為主要分水嶺,東西分流入海。又因中央山脈偏東,故大多數河川均由東向西注入臺灣海峽。
台灣地區共有河川131水系,依流域形勢、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區分為主要河川21水系、次要河川29水系及普通河川81水系。由於受到氣候與地形的影響,大部分河川短小、坡度大、水流湍急,且呈現旺盛的侵蝕與堆積現象。
在臺灣地形高聳崎嶇,降水季節變化明顯的影響下,臺灣河川洪枯流量差距甚大,以致於常出現季節性缺水現象,並導致水資源供需失衡。
從1630-1960間水利設施和臺灣經貿發展與農業經濟密不可分,從荷蘭時期鑿井儲水,稱之陂(埤),清朝埤圳、日本時期桃園大圳、嘉南大圳,至二戰後石門水庫、曾文水庫的興建,都和台灣水文東西狹長、坡度短有極大關係,這些水利設施也帶動了台灣農業發展。
水圳在早期的臺灣農業社會扮演著重要角色。從清朝開始建設許多重要灌溉系統建設,如瑠公圳、龍泉圳、八堡圳、嘉南大圳等。隨著工業革命發展,農業水圳地位也有所改變,灌溉功能逐漸喪失。因家庭廢水、工業廢水的排入變得污穢不堪,或者因土地開發需求而地下化。
為解決水圳環境汙染問題,除了重現既有灌溉功能外,另開創「美化環境景觀」的功能。人們生活對水圳的態度,從一開始的生活過度依賴,一度因為工業發展導致污染,而轉變成人人避而遠之的生活空間,現今,環境保育意識抬頭,人們開始復育水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