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一單元/第一課
第一課:戰雲密佈的歐洲
[編輯]1914年,空前慘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猶如晴天霹靂般降臨到人們頭上。然而,這場戰爭並非偶然發生的,它的種子早已深深埋在歷史的土壤中。
列強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編輯]資本主義自誕生起,就伴隨着對市場的爭奪。佔領殖民地就是其中的形式之一。
19世紀下半期,隨着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經濟飛速發展。
經濟大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趨勢。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和瓜分殖民地的浪潮。非洲成為列強瓜分的重點。
到19世紀末期,整個世界基本被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出現了英、法、美、德等世界性大國。這引發了它們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新角逐。
1913-1914年列強的經濟實力及其佔有殖民地的情況[1] | |||
---|---|---|---|
國別 | 占工業總產量(%) | 殖民地面積(萬平方千米) | 殖民地人口(萬人) |
英國 | 14 | 3350 | 39350 |
沙俄 | 2.6 | 1740 | 3320 |
法國 | 6 | 1060 | 5550 |
德國 | 16 | 290 | 1230 |
日本 | 1 | 30 | 1920 |
美國 | 38 | 30 | 970 |
19世紀下半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國跳躍式發展,實力直逼或超過老牌殖民帝國。這些國家在殖民地爭奪中起步晚,所得到的份額有限,由此引發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爭。其中,德國表現的意願最為明顯。
德國的擴張威脅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的利益,列強之間對殖民地的爭奪日益白熱化,其中德國和殖民帝國英國的矛盾最為尖銳。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編輯]歐洲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列強矛盾錯綜複雜交織在一起的地區。
在歐洲大陸,法國和德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戰爭,積怨甚深,成為宿敵。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就是防範法國,為此,德國力圖構建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邁出的第一步。
此後,德國利用意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斯的矛盾,拉攏意大利。1882年,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締結了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這標誌着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的形成。
「三國同盟」引起法國和俄國的巨大不安,使兩國日益接近。共同的戰略利益為兩國結盟奠定了基礎。1892年,法國和俄國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規定一方受到同盟國的進攻,另一方全力參戰支援。這標誌着歐洲大陸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初步形成。
同俄國簽訂了軍事條約後,法國進一步把目光投向了英國。
當時,英、法結盟存在很大的障礙。長期以來,英國外交上實行「光榮孤立」政策,不同任何國家結成持久固定的同盟。而且,英、法都是殖民大國,存在着許多殖民地利益的衝突。
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競爭,開始走下坡路的英國力不從心,越來越感到有必要同其他國家結成同盟,以遏制德國。英國因此放棄「光榮孤立」政策,尋求與法國和解。
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長期存在的矛盾,化敵為友,共同對抗德國。
在法國的斡旋下,1907年英、俄簽訂了《英俄協約》,雙方對各自的殖民利益進行了調整,共同對抗德國的威脅。《英俄協約》的簽訂,標誌着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
至此,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科技進步成果被用於軍事領域
[編輯]19世紀下半期,科學技術的突破,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科學技術的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也被應用於軍事領域。
兩大軍事集團力圖在軍事上壓倒對方,把人類創造出來的財富投入到擴軍備戰上,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被轉化為空前龐大的戰爭機器。
1880 | 1890 | 1900 | 1910 | 1914 | |
---|---|---|---|---|---|
沙俄 | 79.1 | 67.7 | 116.2 | 128.5 | 135.2 |
法國 | 54.3 | 54.2 | 71.5 | 76.9 | 91 |
德國 | 42.6 | 50.4 | 52.4 | 69.4 | 91 |
英國 | 36.7 | 42 | 62.4 | 57.1 | 53.2 |
奧匈帝國 | 24.6 | 34.6 | 38.5 | 42.5 | 44.4 |
意大利 | 21.6 | 28.4 | 25.5 | 32.2 | 34.5 |
日本 | 7.1 | 8.4 | 23.4 | 27.1 | 30.6 |
科技進步首先使傳統的武器得到改進,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
科技發明運用到武器研製上,使得潛艇、飛機、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繼向世,戰爭突破了以往以陸地為主的限制,擴展到海底和空中。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
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使戰爭突破地域條件的限制,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有效地指揮戰爭。
科學技術的成果這一人類智慧的結晶被用於軍事,預示着未來的戰爭更加殘酷,充滿了更大的危險性。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泛濫
[編輯]近代以來,歐洲戰爭不斷,進行戰爭被認為是國家的正當權利。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是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紛紛擴軍備戰,展開軍備競賽。
德國的軍國主義尤為嚴重。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對世界殖民地分配現狀最為不滿,崇尚用軍事力量「奪取陽光下的地盤」,整個國家圍繞戰爭運轉,掀起軍國主義浪潮。
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相互敵對和競爭,致使國際危機頻頻發生,世界大戰的陰雲越積越厚。統治階級紛紛煽動極端民族主義向民眾灌輸所謂的「愛國」情緒。
在德國,興起了主張一切日耳曼民族統一的「泛日耳曼主義」;俄國則揮舞起所有斯拉夫民族統一到沙皇統治之下的「泛斯拉夫主義」的旗幟。對外擴張的極端民族主義幽靈同樣在法國、英國等國家遊蕩。
列強宣傳「民族優越論」,鼓吹本民族利益優於一切,宣稱對外擴張是民族利益所在。它們主張用暴力向外擴張,使用的手法是聲稱本民族的利益受到對手的損害,鼓譟用武力自衛,動員民眾支持戰爭。
在統治階級的煽動下,一時間,極端民族主義成為潮流,許多人陷入民族主義戰爭的狂熱中,使得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爭奪和鬥爭日益激烈。在相互仇恨和咒罵中,戰爭日益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