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競賽/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克拉伯龍方程)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理想氣體標準狀態[編輯]

我們把溫度、壓強的狀態稱為理想氣體標準狀態(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簡稱標況(STP)

理想氣體[編輯]

當氣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氣體分子自身體積遠小於氣體體積時,我們可以將其抽象為理想氣體。當溫度很高、壓強很低的時候,氣體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大,這時候氣體便可被抽象為理想氣體。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編輯]

發現[編輯]

1662年,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波義耳發現:在密閉容器中的定量氣體,在恆溫下,氣體的壓強和體積成反比關係。即。1802年,法國科學家查理發現:一定質量和壓強的氣體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即(此處的不同與上一處的)。1811年。義大利數學和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假設: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含有相同的粒子數。綜合上述三式,引入比例係數便可得到:

經測算,

例題

題目

計算在標況下理想氣體的體積。


答案


推論[編輯]

我們令,可得即:

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公式計算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

實際氣體狀態方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