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明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明朝的建立[编辑]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发,引起了大规模的民變。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应天,声势不断壮大。于1368年初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明太祖即朱元璋。当年秋天,明君攻下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明的君主专制[编辑]

丞相制度的废除[编辑]

明朝初年采用了元朝的制度,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管辖六部,管理全国政务。由于丞相权力太大,阻碍皇权,明太祖对一开始使用丞相就存有戒心。他认为丞相制度阻碍皇权集中,使社会动乱。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处死胡惟庸,届时,撤中书省与丞相,以六部管理全国政务,由皇帝直接管理。明太祖还下令今后不允许设立丞相。自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被宣布废除,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内阁出现[编辑]

内阁是明太祖采取的补救由个人裁决引起的偏颇、草率的一种措施。 废丞相以后,所有政务由明太祖决断。由于事务繁多,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便设殿阁学士为顾问,帮助其管理政务。这些大学士几乎不能参决政事,一切仍由明太祖决定。明成祖时期,由翰林院选送官员成为殿阁大学士,入职文渊阁,便开始决策机密事件。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权力加重。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全部归入内阁,六部几乎变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厂卫制度[编辑]

锦衣卫[编辑]

为巩固专制统治,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控制,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了锦衣卫指挥使司,简称锦衣卫。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保卫皇帝,并监视臣民,掌管刑狱。锦衣卫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其他机构管理,直接对皇帝负责,最高长官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由皇帝的亲信担任。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锦衣卫大肆镇压臣民,进行监视活动,无孔不入,造成了社会恐怖。不仅如此,锦衣卫还对被其逮捕的犯人进行残酷虐待,并且严刑逼供,株连无辜,制造了大量冤案,严重破坏法制。后来,朱元璋认为锦衣卫“多非法凌虐”,看到了锦衣卫的弊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废除锦衣卫。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位后,为镇压建文帝旧部和对其统治不满的臣民,再次设立锦衣卫,并加强了其权力。此后,锦衣卫作为一个特务机构,一直存在了290多年,直到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结束了其历史。

东厂和其他特务机构[编辑]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为镇压异见人士,巩固统治,设立了东缉事厂,简称东厂。东厂的职责与锦衣卫类似,主要职责为监视臣民,但在地位上高于锦衣卫。东厂由宦官执掌,最高长官为东厂提督,由皇帝的亲信宦官充任。东厂制造了大量冤狱,遭到当时人们的反感。 除东厂外,明朝又先后设立了西厂和内行厂两个特务机构,但存在时间都不长。

明朝的经济[编辑]

引进作物[编辑]

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向日葵以及花生 等作物。多数种植在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作物。

纺织业[编辑]

明代的中、后期,棉纺织业的技术不断提高,工具日益进步,分布范围也更广泛。松江府成为棉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县产的标布尤为盛行。苏州府也是诸县皆产木棉布。浙江的嘉善县纺纱织布都很发达,所产棉纱数量尤多,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嘉善县城所在地)纱”之谣。北方地区由于“风气高燥,棉毳断续,不得成缕……不便纺织”,明末北直隶肃宁人“乃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后来就织出了细密几与松江中品相类的棉布(《农政全书》)。此后,北方各地的棉纺织业便迅速发展起来。山东邹县、登州等地所产的棉布,在明朝末年已开始贩运到邻近地区。 之后丝织业也开始在苏州盛行。

瓷器[编辑]

景德镇是全国的产瓷中心,所制瓷器造型繁多,花样优美,畅销海内外,受各地好评。

明朝的文化[编辑]

建筑[编辑]

紫禁城[编辑]

明成祖即位后,永乐元年(1403年)诏“以北平为北京”,称“行在”。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并命“督军、民、匠造砖瓦”“征天下诸色匠作”,选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直隶等地军士、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壬申,明成祖决意迁都北京,“工部奏请择日兴工”,营建北京宫殿。明成祖“以营建事重”“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第二年二月壬申,“命泰宁侯陈董建北京,柳升、王通副之”。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天下”。北京郊庙宫殿,“通为屋8350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建成。

明长城[编辑]

明末疆域和明长城(万历年间

为了防卫蒙古骑兵的南下骚扰,在明太祖时期,修筑了自山海关至居庸关的长城。明成祖时,修筑了宣化一带的长城。辽东长城分别修筑于永乐、正统、成化年间。永乐时(1403—1424)筑北镇至开原辽河流域长城;1442年(正统七年),筑山海关至北镇辽西长城;1479年(成化十五年),筑开原至鸭绿江辽东边墙,这段边墙长八百八十多公里。15世纪后半期,鞑靼占有河套以后,明政府又大规模地修筑长城。1474年(成化十年),延绥巡抚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垒筑,或挑堑”(《明史·余子俊传》),修筑了东起清水营(陕西府谷西北)西至花马池(宁夏盐池西)长885公里的长城。15世纪70年代,明朝军民又修筑了花马池以西到黄河的长城和山西北部的一段长城。16世纪初,修筑了甘肃境内黄河沿岸的一段长城(南至靖远),修筑了嘉峪关及其附近的长城。16世纪中期,修筑了山西、河北境内的内外两条长城和沿太行山南下的内三关长城,又修筑了一次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修筑了兰州一带的长城。此外,小规模的修筑,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一直没有停止过。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公里。是明朝北方劳动人民前后花了将近二百年的时间陆续修筑起来的。明朝时候,讳称“长城”,叫做“边墙”。山海关以西的明长城,大都用砖石砌筑,工程坚固,保存比较完好;山海关、嘉峪关东西对峙,气魄雄伟。山海关以东的辽东长城,分别用土筑、石垒、木柱、木板或利用自然地形筑成,工程比较简单,毁坏严重,现在仅存一些遗迹。

科技著作[编辑]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编辑]

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父亲李闻言,是一位著名的医生和医药学者,著有多种医学和药物著作。李时珍自幼体弱多病,随父学医,好读医书。14岁时考取秀才,接着三次参加举人考试遭失败。从此他下定决心,专攻医学。李时珍埋头攻读了许多医药著作和经史子集,兼及各种杂著、小说。使他的医术大有进步,名声播扬远近各地。由于他医好了富顺王朱厚儿子的病,曾被聘为楚王府的奉祀(掌管良医所事);又因为治愈了楚王朱英世子的病,被荐在明朝太医院任职。但两次任职时间都很短促。此后,他回到家乡蕲州,一面行医,一面从事著述。30岁时,李时珍感到历代的药物学著作存在不少缺点,不仅分类杂乱,内容谬误,还漏载了许多药物,认为有重新整理和补充的必要。他决心在宋代唐慎微编的《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学著作。在行医的过程中,他阅读了大量的医药著作,并且走访了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实地调查研究,采取药物标本,请教劳动人民,收集民间药方,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知识。他把古今药方和各种药材,不断运用于临床试验,逐一加以验证,掌握药物的性能和疗效。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起,经过二十七年的努力,参考了八百多种著作,三易其稿,终于在万历六年(1578年)编成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做纲,各家注释叫做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根据祖国药物学著作的传统名称,仍以《本草》命名。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编辑]

宋应星(1587—?),号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与兄同时中举。崇祯七年(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教师),公余即着手著述《天工开物》,三年后刊行。后来,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掌勘问刑狱)和安徽亳州知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他解职家居,后来参加了南明政府的抗清斗争。失败后,返回家乡,康熙三年(1664年)前后病逝于家,终年七十八岁左右。

《天工开物》有上、中、下三卷,分为乃粒(粮食作物栽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养蚕与纺织)、彰施(染色)、五金、冶铸、锤锻、陶埏(陶瓷)、燔石(煤、石灰、矾石、硫黄、砒石)、杀青(造纸)、丹青(颜料与墨)、舟车、佳兵(兵器)、蘖(酒母、酒)及珠玉18部分,并附有123幅图画。此书几乎论述了工农业所有部门的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天工开物》于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69年被译为法文,此后在欧洲广泛传播,被译为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编辑]

徐光启(1562—1633),字玄扈,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乡试第一,过了七年(1604年)又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以后,“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水利诸书”,成为博学的科学家。崇祯三年(1630年),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1632年(崇祯五年),入阁参预机务,翌年(1633年)逝世。崇祯时,徐光启建议修正历法,“帝(崇祯)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史称他“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可惜在明末腐败政治下,未能施展其才干。

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共60卷,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谷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类(木棉、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物、房屋)、荒政等12类,对农具、农业技术、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果木嫁接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记录,特别对于甘薯和棉花的种植技术与经营方法,作了重点的介绍。书中还附有作者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六卷,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农政全书》可以说是我国明代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文学著作[编辑]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编辑]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关于他的生平和创作,留传下来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很不得志的江湖流浪者。写过戏曲,但主要精力则从事于小说创作,相传著有《十七史演义》。不过他的作品,多经后人增损,原作被湮没。较能保存他原作的面目的,还只有他编撰的《三国演义》。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作《三國志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但也讓許多人誤以為《三國演義》的內容就是三國歷史。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施耐庵与《水浒传》[编辑]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相传为江苏兴化人,曾在钱塘做过官,但无确证。又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元至顺(1330—1333)中过进士,卒于明洪武(1368—1398)初,年七十五。当代史学家罗尔纲,则认为《水浒传》为罗贯中所著。元末明初,施耐庵就在民间传说和话本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水浒传》。这部小说问世后,许多文人不断进行加工修改,出现了不同的本子。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截取前七十回,卷首添段引子,后面加卢俊义惊噩梦的尾巴,又出现了一个七十回本。

《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六才子書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歎刪修為七十回本。

吴承恩与《西游记》[编辑]

吴承恩(约1500—1582),号射阳山人,江苏山阴(今淮安)人。出身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性敏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即秦观)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淮安府志·人物志》)。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中,直到45岁才得了一个岁贡生(地方官学选送国子监学习的生员)。六十多岁时,因家贫母老,无以赡养,谋了一个浙江长兴县丞。由于不愿向上司折腰,不久又拂袖而归。晚年写了《西游记》。其他诗文著作很多,死后大多散失了。后来,他的亲戚邱正纲收集他遗存的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

《西遊記》,中國古典神怪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一般認為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書中講述唐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也有觀點認為西遊記是權力場諷刺小說。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編成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等,版本繁多。

戏剧[编辑]

汤显祖与《牡丹亭》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義仍,號海若、清遠道人,晚年號海若士,一作若士。繭翁,齋名玉茗堂,江西臨川人,漢族江右民系。明代末期戲曲劇作家及文學家,被譽為與莎士比亞同期及影響力相等的偉大文學家。

《牡丹亭》,原名《還魂記》,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創作於1598年,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生死之戀。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玉茗堂四夢」。

5)书画[编辑]

明朝时书法比以前更为普及。有人形容:明代三尺童子即能挥笔作书。当时主要以草书、行书为主要字体,出现了董其昌等优秀的书法家。 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居多。水墨写意花鸟画在前人的技艺上推陈出新。有著名画家徐渭和唐伯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