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明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明朝的建立[編輯]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自然災害頻發,引起了大規模的民變。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攻佔應天,聲勢不斷壯大。於1368年初以應天為南京,稱皇帝,建立明朝。明太祖即朱元璋。當年秋天,明君攻下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

明的君主專制[編輯]

丞相制度的廢除[編輯]

明朝初年採用了元朝的制度,設中書省,由左右丞相管轄六部,管理全國政務。由於丞相權力太大,阻礙皇權,明太祖對一開始使用丞相就存有戒心。他認為丞相制度阻礙皇權集中,使社會動亂。1380年明太祖以謀反罪處死胡惟庸,屆時,撤中書省與丞相,以六部管理全國政務,由皇帝直接管理。明太祖還下令今後不允許設立丞相。自秦朝以來的丞相制度被宣布廢除,君主專製得以加強。

內閣出現[編輯]

內閣是明太祖採取的補救由個人裁決引起的偏頗、草率的一種措施。 廢丞相以後,所有政務由明太祖決斷。由於事務繁多,明太祖深感力不從心,便設殿閣學士為顧問,幫助其管理政務。這些大學士幾乎不能參決政事,一切仍由明太祖決定。明成祖時期,由翰林院選送官員成為殿閣大學士,入職文淵閣,便開始決策機密事件。內閣由此出現。後來內閣權力加重。張居正任首輔時,大權全部歸入內閣,六部幾乎變成了內閣的下屬機構。

廠衛制度[編輯]

錦衣衛[編輯]

為鞏固專制統治,加強對臣民的監視和控制,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立了錦衣衛指揮使司,簡稱錦衣衛。錦衣衛的主要職責是保衛皇帝,並監視臣民,掌管刑獄。錦衣衛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受其他機構管理,直接對皇帝負責,最高長官為指揮使(或指揮同知),由皇帝的親信擔任。錦衣衛還有自己的監獄,稱為「詔獄」。錦衣衛大肆鎮壓臣民,進行監視活動,無孔不入,造成了社會恐怖。不僅如此,錦衣衛還對被其逮捕的犯人進行殘酷虐待,並且嚴刑逼供,株連無辜,製造了大量冤案,嚴重破壞法制。後來,朱元璋認為錦衣衛「多非法凌虐」,看到了錦衣衛的弊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廢除錦衣衛。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位後,為鎮壓建文帝舊部和對其統治不滿的臣民,再次設立錦衣衛,並加強了其權力。此後,錦衣衛作為一個特務機構,一直存在了290多年,直到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結束了其歷史。

東廠和其他特務機構[編輯]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為鎮壓異見人士,鞏固統治,設立了東緝事廠,簡稱東廠。東廠的職責與錦衣衛類似,主要職責為監視臣民,但在地位上高於錦衣衛。東廠由宦官執掌,最高長官為東廠提督,由皇帝的親信宦官充任。東廠製造了大量冤獄,遭到當時人們的反感。 除東廠外,明朝又先後設立了西廠和內行廠兩個特務機構,但存在時間都不長。

明朝的經濟[編輯]

引進作物[編輯]

明朝時從國外引進玉米、甘薯、馬鈴薯、向日葵以及花生 等作物。多數種植在東南沿海地區,成為當時重要的作物。

紡織業[編輯]

明代的中、後期,棉紡織業的技術不斷提高,工具日益進步,分布範圍也更廣泛。松江府成為棉紡織業最發達的地區,上海縣產的標布尤為盛行。蘇州府也是諸縣皆產木棉布。浙江的嘉善縣紡紗織布都很發達,所產棉紗數量尤多,有「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嘉善縣城所在地)紗」之謠。北方地區由於「風氣高燥,棉毳斷續,不得成縷……不便紡織」,明末北直隸肅寧人「乃多穿地窖,深數尺,作屋其上,檐高於平地僅二尺許,作窗櫺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濕氣紡織」,後來就織出了細密幾與松江中品相類的棉布(《農政全書》)。此後,北方各地的棉紡織業便迅速發展起來。山東鄒縣、登州等地所產的棉布,在明朝末年已開始販運到鄰近地區。 之後絲織業也開始在蘇州盛行。

瓷器[編輯]

景德鎮是全國的產瓷中心,所制瓷器造型繁多,花樣優美,暢銷海內外,受各地好評。

明朝的文化[編輯]

建築[編輯]

紫禁城[編輯]

明成祖即位後,永樂元年(1403年)詔「以北平為北京」,稱「行在」。永樂四年(1406年)閏七月,詔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宮殿,分遣大臣采木於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並命「督軍、民、匠造磚瓦」「征天下諸色匠作」,選在京諸衛及河南、山東、陝西、山西、直隸等地軍士、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聽役」。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壬申,明成祖決意遷都北京,「工部奏請擇日興工」,營建北京宮殿。明成祖「以營建事重」「復詔群臣議營建北京」。第二年二月壬申,「命泰寧侯陳董建北京,柳升、王通副之」。永樂十八年(1420年)九月,「詔自明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十一月,「以遷都北京詔天下」。北京郊廟宮殿,「通為屋8350楹,自永樂十五年六月興工」,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建成。

明長城[編輯]

明末疆域和明長城(萬曆年間

為了防衛蒙古騎兵的南下騷擾,在明太祖時期,修築了自山海關至居庸關的長城。明成祖時,修築了宣化一帶的長城。遼東長城分別修築於永樂、正統、成化年間。永樂時(1403—1424)筑北鎮至開原遼河流域長城;1442年(正統七年),築山海關至北鎮遼西長城;1479年(成化十五年),築開原至鴨綠江遼東邊牆,這段邊牆長八百八十多公里。15世紀後半期,韃靼佔有河套以後,明政府又大規模地修築長城。1474年(成化十年),延綏巡撫餘子俊率領將士4萬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壘築,或挑塹」(《明史·餘子俊傳》),修築了東起清水營(陝西府谷西北)西至花馬池(寧夏鹽池西)長885公里的長城。15世紀70年代,明朝軍民又修築了花馬池以西到黃河的長城和山西北部的一段長城。16世紀初,修築了甘肅境內黃河沿岸的一段長城(南至靖遠),修築了嘉峪關及其附近的長城。16世紀中期,修築了山西、河北境內的內外兩條長城和沿太行山南下的內三關長城,又修築了一次山海關到居庸關的長城,修築了蘭州一帶的長城。此外,小規模的修築,隨時隨地都在進行,一直沒有停止過。 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公里。是明朝北方勞動人民前後花了將近二百年的時間陸續修築起來的。明朝時候,諱稱「長城」,叫做「邊牆」。山海關以西的明長城,大都用磚石砌築,工程堅固,保存比較完好;山海關、嘉峪關東西對峙,氣魄雄偉。山海關以東的遼東長城,分別用土築、石壘、木柱、木板或利用自然地形築成,工程比較簡單,毀壞嚴重,現在僅存一些遺蹟。

科技著作[編輯]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編輯]

李時珍(1518—1593),蘄州(今湖北蘄春)人。父親李聞言,是一位著名的醫生和醫藥學者,著有多種醫學和藥物著作。李時珍自幼體弱多病,隨父學醫,好讀醫書。14歲時考取秀才,接著三次參加舉人考試遭失敗。從此他下定決心,專攻醫學。李時珍埋頭攻讀了許多醫藥著作和經史子集,兼及各種雜著、小說。使他的醫術大有進步,名聲播揚遠近各地。由於他醫好了富順王朱厚兒子的病,曾被聘為楚王府的奉祀(掌管良醫所事);又因為治癒了楚王朱英世子的病,被薦在明朝太醫院任職。但兩次任職時間都很短促。此後,他回到家鄉蘄州,一面行醫,一面從事著述。30歲時,李時珍感到歷代的藥物學著作存在不少缺點,不僅分類雜亂,內容謬誤,還漏載了許多藥物,認為有重新整理和補充的必要。他決心在宋代唐慎微編的《證類本草》的基礎上,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學著作。在行醫的過程中,他閱讀了大量的醫藥著作,並且走訪了湖北、河南、江西、江蘇、安徽等地,實地調查研究,採取藥物標本,請教勞動人民,收集民間藥方,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和知識。他把古今藥方和各種藥材,不斷運用於臨床試驗,逐一加以驗證,掌握藥物的性能和療效。從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起,經過二十七年的努力,參考了八百多種著作,三易其稿,終於在萬曆六年(1578年)編成了《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共52卷,190萬字。記載藥物1892種,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16部62類,附方11096則,附圖1160幅。編寫的體例是首標正名叫做綱,各家注釋叫做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誤,再次是氣味、主治、附方。根據祖國藥物學著作的傳統名稱,仍以《本草》命名。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編輯]

宋應星(1587—?),號長庚,江西奉新人。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與兄同時中舉。崇禎七年(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縣學教師),公餘即著手著述《天工開物》,三年後刊行。後來,還做過福建汀州府推官(掌勘問刑獄)和安徽亳州知州。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關,他解職家居,後來參加了南明政府的抗清鬥爭。失敗後,返回家鄉,康熙三年(1664年)前後病逝於家,終年七十八歲左右。

《天工開物》有上、中、下三卷,分為乃粒(糧食作物栽培)、粹精(穀物加工)、作咸(製鹽)、甘嗜(製糖)、膏液(榨油)、乃服(養蠶與紡織)、彰施(染色)、五金、冶鑄、錘鍛、陶埏(陶瓷)、燔石(煤、石灰、礬石、硫黃、砒石)、殺青(造紙)、丹青(顏料與墨)、舟車、佳兵(兵器)、櫱(酒母、酒)及珠玉18部分,並附有123幅圖畫。此書幾乎論述了工農業所有部門的技術,反映了我國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許多生產技術和經驗,對研究明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具有很高的價值。《天工開物》於17世紀末傳入日本,1869年被譯為法文,此後在歐洲廣泛傳播,被譯為多種文字,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徐光啟與《農政全書》[編輯]

徐光啟(1562—1633),字玄扈,松江府上海縣人。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鄉試第一,過了七年(1604年)又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以後,「從西洋人利瑪竇學天文、歷算、火器,盡其術,遂遍習兵機、屯田、鹽、水利諸書」,成為博學的科學家。崇禎三年(1630年),任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1632年(崇禎五年),入閣參預機務,翌年(1633年)逝世。崇禎時,徐光啟建議修正曆法,「帝(崇禎)從其言,詔西洋人龍華民、鄧玉函、羅雅谷等推算曆法,光啟為監督」。史稱他「雅負經濟才,有志用世」可惜在明末腐敗政治下,未能施展其才幹。

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共60卷,包括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穀物、蔬菜、果樹)、蠶桑、蠶桑廣類(木棉、麻)、種植(經濟作物)、牧養、製造(食物、房屋)、荒政等12類,對農具、農業技術、土壤、水利、施肥、選種、果木嫁接等各方面都有詳盡的記錄,特別對於甘薯和棉花的種植技術與經營方法,作了重點的介紹。書中還附有作者與義大利傳教士合譯的《泰西水法》六卷,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農政全書》可以說是我國明代一部農業百科全書。

文學著作[編輯]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編輯]

羅貫中(約1330—1400),名本,字貫中,山西太原人,一說錢塘(今浙江杭州)或廬陵(今江西吉安)人。關於他的生平和創作,留傳下來的資料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很不得志的江湖流浪者。寫過戲曲,但主要精力則從事於小說創作,相傳著有《十七史演義》。不過他的作品,多經後人增損,原作被湮沒。較能保存他原作的面目的,還只有他編撰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作《三國志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但也讓許多人誤以為《三國演義》的內容就是三國歷史。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施耐庵與《水滸傳》[編輯]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相傳為江蘇興化人,曾在錢塘做過官,但無確證。又說他原籍蘇州,後遷淮安,元至順(1330—1333)中過進士,卒於明洪武(1368—1398)初,年七十五。當代史學家羅爾綱,則認為《水滸傳》為羅貫中所著。元末明初,施耐庵就在民間傳說和話本的基礎上,創作了長篇小說《水滸傳》。這部小說問世後,許多文人不斷進行加工修改,出現了不同的本子。清初金聖歎腰斬《水滸》,截取前七十回,卷首添段引子,後面加盧俊義驚噩夢的尾巴,又出現了一個七十回本。

《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六才子書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歎刪修為七十回本。

吳承恩與《西遊記》[編輯]

吳承恩(約1500—1582),號射陽山人,江蘇山陰(今淮安)人。出身在一個小商人家庭。「性敏多慧,博覽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即秦觀)之風。復善諧劇,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淮安府志·人物誌》)。但在科舉考試中卻屢試不中,直到45歲才得了一個歲貢生(地方官學選送國子監學習的生員)。六十多歲時,因家貧母老,無以贍養,謀了一個浙江長興縣丞。由於不願向上司折腰,不久又拂袖而歸。晚年寫了《西遊記》。其他詩文著作很多,死後大多散失了。後來,他的親戚邱正綱收集他遺存的詩文,編成《射陽先生存稿》4卷。

《西遊記》,中國古典神怪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一般認為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書中講述唐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也有觀點認為西遊記是權力場諷刺小說。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編成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等,版本繁多。

戲劇[編輯]

湯顯祖與《牡丹亭》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義仍,號海若、清遠道人,晚年號海若士,一作若士。繭翁,齋名玉茗堂,江西臨川人,漢族江右民系。明代末期戲曲劇作家及文學家,被譽為與莎士比亞同期及影響力相等的偉大文學家。

《牡丹亭》,原名《還魂記》,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創作於1598年,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生死之戀。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玉茗堂四夢」。

5)書畫[編輯]

明朝時書法比以前更為普及。有人形容:明代三尺童子即能揮筆作書。當時主要以草書、行書為主要字體,出現了董其昌等優秀的書法家。 明朝的繪畫以山水、花鳥居多。水墨寫意花鳥畫在前人的技藝上推陳出新。有著名畫家徐渭和唐伯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