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法
词汇
[编辑]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和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类似,有九品词。但词类之间的界限较宽松,一类词有时可兼作另一类词。文言中的词汇,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文言中的一个词一般由一个汉字组成,为单音节词。但也有两个及以上的词汇,这里词成为复音词。复音词又可分为叠音词、联绵词、重叠词、附加词和复合词。
实词
[编辑]实词是指有实际含义的词。
名词
[编辑]名词是对一个事物的称呼,例如“君子”“子”“句”等。
数词
[编辑]数词是数字的表示形式,例如“一”“十”“三百”“万千”等。
代词
[编辑]代词是指代名词的词,例如人称代词“我”“汝”,指示代词“此”“彼”等。
动词
[编辑]如“曰”“行”等。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需要跟宾语,如“杀”等;不及物动词则不需要,如“死”等。
形容词
[编辑]文言的形容词和动词享有类似的特征,例如“悲”“喜”“说(悦)”等。
副词
[编辑]虚词
[编辑]虚词是指没有实际含义的词,主要可以依据功能大致划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感叹词”等。汉语的“介词”与“连词”关系紧密,境界模糊,因此有时也合称为“关系词”或“联接词”[1]
介词
[编辑]引领一个名词性短语作状语或补语以修饰句子的词,如“于”等。
连词
[编辑]起逻辑连结作用的词,如顺承、转折连词“而”等。
助词
[编辑]感叹词
[编辑]表达感叹声音的词,例如“呜呼哀哉”等。
活用
[编辑]文言中,时常将一类词用作另外一类词,特别是将其他品词用作动词为多见,这种用法称作品词活用。活用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有时活用后的用法会成为其主要的用法,或引申为另外一个主要含义,甚至写作另外一个分化字(例如“弟”后作“悌”)。
- 名词作动词
- 数词作动词
- 《经传释词》:“其义一也。”
- 形容词作动词
有时,自发动词会用作使动动词,这种情况也称作活用,例如:
- 《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之=使之立,即扶立)
-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惊姜氏=使姜氏惊,即惊吓)
- 《郑伯克段于鄢》:“生庄公及共叔段”(生庄公及共叔段=使庄公及共叔段生,即生育)
- 《史记·项羽本纪》:“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使之活)
短语
[编辑]并列短语
[编辑]并列短语,即两个近义词并列组成的短语。
- “孝弟”“朋友”
偏正短语
[编辑]偏正短语,即修饰词与中心词组成的短语,其中修饰词起到修饰中心词的作用。修饰词主要有两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形容词所修饰的中心词往往是名词,而副词所修饰的中心词则往往是动词。
- “形容词-名词”形
- “高山”“绿水”“远方”“异端”
- “代词-名词”形
- “我”
- “副词-动词”形
- “不知”“不忠”“未学”
主谓短语
[编辑]动宾短语
[编辑]- “为人”“犯上”“作乱”“务本”“爱仁”“无耻”
动补短语
[编辑]语序
[编辑]文言以主状谓对宾补的语序为主,亦有大量倒装用法。其中主语[注 1]、状语、补语、宾语均是可省略的。一个完整的句子最核心的部分是谓语。
句子结构
[编辑]- 【主】[状]谓(宾)〈补〉
主语
[编辑]主语是表示作出动作的人,一般位于句首。
状语
[编辑]状语是修饰谓语的成分,一般位于谓语之前,由副词和介宾结构等构成。
谓语
[编辑]谓语是句子核心的成分,主要由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注 1]构成。
宾语
[编辑]宾语是表示对象的成分,仅出现在需要宾语的谓语之后。
补语
[编辑]补语。
兼语
[编辑]兼语一个名词既作前一个分句的宾语,也同时作下一个分句的主语时,这个词就作兼语。
倒装
[编辑]在文言中,有时若要表达一些特殊语气,例如强烈的语气时,会使用倒装。其中一种模式是将主语倒装至句末,构成“谓语(语气助词)主语”的结构,其中语气助词有“哉”等,例如:
- 《论语·八佾》:“大哉问!”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颜回真聪明啊!)
- 《论语·公冶长》:“君子哉若人!”(这人真的是君子啊!)
- 《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人真的是君子啊!这人真的崇尚道德啊!)
备注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王力. 汉语语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