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酮及醛
< 有機化學
醛酮類命名[編輯]
沸點以及鍵角[編輯]
醛酮類製備[編輯]
醛的製備[編輯]
一級醇的部份氧化[編輯]
這個反應需要在無水的狀況下,使用氯鉻酸吡啶鹽(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PCC)
(如果有水的話,醇會繼續氧化為羧酸)
從脂肪酸[編輯]
(HCOO)2Ca + HEAT ----> HCHO + CaCO3
(CH3COO)2Ca + 熱----> 丙酮+ CaCO3
(CH3COO)2Ca + (HCOO)2Ca ---->乙醛
Stephen還原反應[編輯]
又稱Stephen醛合成(Stephen aldehyde synthesis),由 Henry Stephen 首先發現並提出。 腈(R-CN)用氯化亞錫-鹽酸(SnCl2/HCl)處理,得相應的亞胺離子(R-NH2+),然後再經水解,得到醛類。[1]

羅森蒙德還原反應[編輯]
酰氯在部分失活的鈀催化劑(Pd/BaSO4)作用下用氫氣進行還原,得到相應的醛。

酮的製備[編輯]
二級醇的氧化[編輯]
(粗略比較,一級醇氧化變成醛,二級醇氧化變成酮。)
From Grignard reagents[編輯]
從腈(nitrile)[編輯]
From gem dihalides[編輯]
Oppenaur oxidation[編輯]
Friedel-Crafts acyl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編輯]
烯烴的臭氧分解(Ozonolysis)[編輯]
機制[編輯]
Hydration of alkynes[編輯]
Keto-enol tautomerism[編輯]
Reaction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編輯]
與羰基(carbonyl)碳反應[編輯]
親核加成[編輯]
與羰基(carbonyl)氧反應[編輯]
氧化[編輯]
誘導效應和希臘字母分配[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 Stephen, H. (1925). "A new synthesis of aldehydes". J. Chem. Soc., Trans. 127: 1874–1877. doi:10.1039/CT925270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