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史前文化與傳說時代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00萬年前 - 約公元前8,000年)[編輯]

舊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打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階段,是石器時代的早期階段。一般認為這段時期在距今約250萬年-約1萬年前。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時期劃分一般採用三分法,即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體上分別相當於人類體質進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

這個時期的人們主要是製造簡單的工具以作打獵和採集的用途,以中國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為例,據考究,他們使用石器和木棍來獵取野獸,並懂得採集果子來充飢。他們主要居住於山洞中,而在考古時,從其洞穴中發現木炭、灰燼、橈燒石、燒骨等痕跡,顯示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術,並會砍取樹木作燃料。

總體來說,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已經學會了用火,中期出現了骨器,晚期已經能製造簡單的組合工具,而且開始形成了母系氏族

元謀人藍田猿人北京人等基本上都處於這一時期。


元謀人[編輯]

元謀人牙齒化石

元謀人,是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發現於雲南元謀上那蚌村附近,共計左右門齒兩顆。後來還發現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跡的動物肢骨等。元謀人的距今年代為170萬年左右,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有爭議,或為約60萬年~50萬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亞熱帶草原—森林環境中。

元謀人的化石包括兩枚上內側門齒,一左一右,屬同一成年人個體。其石化程度深,顏色灰白,有裂紋幾處。

化石[編輯]

對元謀人牙齒化石的研究發現,其齒冠保存完整,齒根末梢殘缺,表面有碎小裂紋,裂紋中填有褐色粘土。這兩枚牙齒很粗壯,呈鏟形,切緣部分較為擴張,唇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複雜,具有明顯的原始性質。

元謀人門齒的特點有:齒冠基部腫厚,末端擴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結節凸起,有發達的鏟形齒窩。齒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狀突很長,指狀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側的半面。

元謀人左側門齒長11.4毫米,寬8.1毫米,高11.2毫米。右側門齒長11.5毫米,寬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緣在生前有磨耗。

藍田人[編輯]

藍田人在1963年中國陝西省在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現,化石為一30多歲女性的頭骨。眉嵴碩大粗壯,左右幾乎連成一條橫脊;頭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過北京人,腦量只有780毫升,亦小於北京人。據測定距今約50萬年,晚於公王嶺化石。有人將這件化石也稱為藍田人。但不少學者主張,這一名稱以專用於公王嶺的直立人化石為宜,而另把陳家窩的直立人化石稱作陳家窩人。她是目前亞洲北部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並懂得製造石器的人類。

藍田人的年份較北京人早數十萬年。因此他們在體質形態上有不少差別。

北京人[編輯]

北京人中國的直立人化石。生活在距今大約70-20萬年。遺址發現地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

北京人頭骨複製品

這處遺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和美國、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發掘。1929年12月2日,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發掘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而在此時期所發掘出來的。

研究發現,北京人通常幾十人結成一群。壽命很短,大多數人在14歲之前就夭亡了。

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8,000年 - 約公元前2,000年)[編輯]

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

這個時代,人類開始從事農業畜牧,石器的製作也從打制變磨製, 將植物的果實種子加以播種,並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其食物來源變得穩定,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人類亦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紡織,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明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銅器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仰韶文化[編輯]

仰韶文化半坡遺址人面魚紋彩陶盆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分布在今天從東至海岱、西至河湟、南至淮漢、北至河套,這一廣大的區域,相當於赤縣神州中的雍、冀、兗、豫四州,仰韶文化以關中豫西晉南地區為中心。

仰韶文化的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半地穴式,早期的房屋以圓形單間為多,後期以方形多間為多。

仰韶文化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半坡遺址(距今6800至5300年)出現了等旱地作物的種植,也已開始種植蔬菜。仰韶先民的農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鏟、磨盤等,除此之外還有骨器;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開始出現輪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編織物印下來的紋路,還有可能為早期文字的雛形的標誌符號陶符;各種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紅陶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現紅色,紅陶器上常彩繪有幾何型圖案或動物型花紋,是仰韶文化最明顯特徵,故也稱為彩陶文化。

河姆渡文化[編輯]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陶豬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於中國浙江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至舟山群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年代大約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之前,因以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掘最早,故稱作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蹟,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子等,動物方面有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打獵工具,亦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鏟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準,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1000攝氏度。河姆渡陶器為手工製作,十分厚實,呈灰黑色,表面常打磨,常有繩紋,或雕刻植物、動物圖案。其他的河姆渡手工藝品,包括粗陶動物及人偶,以及鳥類圖案的木雕及象牙雕,其中以「雙火鳥」紋雕刻最為知名。

大溪文化[編輯]

大溪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主要分布在峽江地區和兩湖平原,年代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

大溪文化的發現,陶器多呈紅色,普遍以碳化稻殼末為孱和料,代表當時較高制陶水平的產品是篦點戳印紋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長江中游的一種以紅陶為主並含彩陶的地區性文化遺存;營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築,在居住面下往往鋪有厚的紅燒土塊墊層,有的房屋牆外鋪有紅燒土渣地面散水或有專門的檐廊,以適應南方多雨炎熱氣候。

大汶口文化[編輯]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遺址白陶鬹

大汶口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2500年,是中國黃河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分布以泰山地區為中心的山東中、南部以及江蘇北部地區,晚期遺址的分布更廣,東起黃海之濱,西到河南東部,北至遼東半島,南及淮北,安徽北部、河南東部也有受到該文化影響的遺存發現。

在大汶口的許多遺址中都發現氏族公共葬地,各墓之間隨葬品的多寡懸殊。在後期墓葬中,出現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帶小孩的合葬,這時可能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然而,大汶口文化最重要的發現在於陶文,這種疑似文字的刻畫記號極可能與漢字的起源有關。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點鮮明的陶器為主要特徵。以夾砂陶泥紅陶制為主,大汶口文化遺物也有灰陶、黑陶,並有少量硬質白陶。泥質陶器上常飾鏤孔、劃紋,有彩陶和簡單的朱繪陶。沙質陶器上少數飾附加有堆紋和籃紋。

良渚文化[編輯]

良渚文化良渚古城模型

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遺址。

良渚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延續上千年後突然消失了,其文明程度在末期的急遽衰退更有可能是由人文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遭受到同一時期境外不同文明的毀滅性入侵及征服,從而致使當地的原有文明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轉變。也有學者認為這是過度依賴單一糧食作物稻穀造成的。

紅山文化[編輯]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較重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因發現於熱河省(今屬內蒙古)的紅山而得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5000至8000年前,持續時間約2000年。

紅山文化以農業、飼養家畜和狩獵、採集野果為生。生產工具有不同的類型,包括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細石器;陶器分為泥質紅陶夾沙灰陶兩種,細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夾砂的劃紋粗陶用來盛載食物;精巧的玉石雕刻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色,亦生產經過打磨石器,帶有幾何裝飾圖形的紅陶、灰陶等。

龍山文化[編輯]

龍山文化呈子遺址蛋殼高柄杯

龍山文化,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是仰韶文化的繼續發展,又名「黑陶文化」,也是中國青銅器文化的形成期,主要分布於東至大海、西至隴山、南至江淮、北至晉中–燕山的地域,相當於赤縣神州中的雍、冀、兗、豫、青、徐六州。

黑陶是龍山文化的突出特徵,是區別於仰韶文化的根本特點。龍山文化的黑陶是繼仰韶文化的彩陶之後興起的一種制陶技術。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有比較發達的畜牧業。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三皇五帝與傳說時代[編輯]

三皇五帝[編輯]

三皇五帝,一般指傳說中遠古時代的帝王,時間在夏朝之前。至於「三皇五帝」具體是誰?歷來說法有很多種。他們可能是一些傑出的部落部落聯盟的首領。

「三皇」共有五個版本,伏羲氏神農氏在各版本均同時出現,而針對這最後一位「皇」究竟是誰,史家眾說紛紜,西漢的《史記·三皇本紀》中記載為女媧氏;先秦的《尚書·序》和西晉的《帝王世紀》則提到了軒轅氏(即黃帝);後人對《尚書》的解釋性著作《尚書大傳》認為是燧人氏;東漢的經學解釋性著作《白虎通義》記載為祝融氏;北宋的《資治通鑑外紀》則與眾不同的提出共工氏作為三皇一員的說法。

同樣,「五帝」的說法也各不相同,有認為應當是黃帝、帝顓頊、帝、帝、帝(《史記》、《禮記》、《世本》、《易傳》、《國語》),有認為應當是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尚書·序》、《帝王世紀》),有認為是黃帝、黃帝、庖犧(伏羲)、神農、帝堯、帝舜(《戰國策》),有認為是黃帝、帝顓頊、帝太昊(伏羲)、帝少昊、炎帝(《禮記》、《淮南子》、《呂氏春秋》),有認為是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少昊(《資質通鑑外紀》),還有認為是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協光紀,黃帝含樞紐(《史記正義》),而發掘的先秦重要文物郭店楚墓竹簡中則稱應當有「六帝」。

堯舜禹和禪讓制[編輯]

三皇五帝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堯和舜。按照傳統儒家的正統歷史觀來看,堯仁厚愛民、大公無私,做共主達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樂業。堯年老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兒子不肖,便接受眾人的推薦,任用舜助理政事,考驗他的能力。堯經過細心的觀察後,證實舜有領導才幹,確是難得的治國人才,決定退位讓賢,把共主的權位禪讓給舜。

舜在位五十年,選賢任能,重視民生。堯在位初期,黃河泛濫成災,曾派鯀治理洪水。鯀用傳統的堵塞法,在河岸築堤防水,過了九年仍然沒有成效,百姓長期受苦。舜決定把鯀處死,改派鯀的兒子禹治水。

禹視察全國地勢,汲取其父親鯀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法,動員百姓開挖河道掛洪,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平息水患,解除了人民的苦難。相傳禹全心投入治水,因公忘私,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此人們都歌頌他,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舜年老時,仿傚堯的做法,把共主之位禪讓予禹。

而在另外一個版本的記載中,堯舜禹就不再是和平地以禪讓的方式選賢自代來轉移政權了。《古本竹書紀年》載,舜曾經放逐堯,禹也曾經放逐舜。這種記載表明當時在中原大地上的確可能有一個大型的共同體,而其領袖的權力也似乎並不太穩定,僅是以實力論位次。

其他傳說[編輯]

除去三皇五帝,傳說時代還流傳下來了許多其他神話,比如《尚書》(共工驩兜三苗)和《左傳》(混沌窮奇檮杌饕餮)中都有提及的四凶;比如夸父追日(《山海經》)、后羿射日(《莊子·秋水》疏)、共工怒觸不周山(《史記·三皇本紀》)等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比如湘夫人(《九歌》)、鯤鵬(《莊子·逍遙遊》)等深入人心的神話形象;比如扶桑肅慎朝雲(《山海經》)等古國名、古地名。傳說時代的故事也許並不是全部都真實存在的,但後世所賦予其的內涵和深意已將這些傳說變為中華文化寶貴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編輯]

書籍[編輯]

  • 許倬雲:《說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維基百科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