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消化系統常見腫瘤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消化系統疾病 - 食管的炎症、狹窄與擴張 - 胃炎 - 消化性潰瘍病 - 闌尾炎 - 炎症性腸病 - 病毒性肝炎 - 酒精性肝病 - 肝硬化 - 肝代謝性疾病與循環障礙 - 膽囊炎與膽石症 - 胰腺炎 - 消化系統常見腫瘤

食管癌[編輯]

胃癌[編輯]

大腸癌[編輯]

原發性肝癌[編輯]

原發性肝癌是肝細胞或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根據組織學來源和特點分為三型: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和兼有兩者的混合型肝癌。由於各自的地理分布、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形態和生物學特徵等均不同,故分別敘述。

肝細胞癌[編輯]

肝細胞癌發生於肝細胞,占原發性肝癌的90%以上。此癌發病隱匿,早期可無臨床症狀,故臨床發現時多為晚期,死亡率較高。近年,甲胎蛋白(AFP)和影像學檢查使早期肝癌的檢出率明顯提高。

病因[編輯]

尚不清楚,相關因素如下:

  • 肝炎病毒:資料已表明HBV和HCV與肝癌關係密切。學者們已發現,肝癌患者常見有HBV基因整合到肝癌細胞基因組內。HBV基因組編碼的HBx蛋白能抑制p53蛋白功能,還能激活有絲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和Janus家族酪氨酸激酶(JAK)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通路(STATA), 活化原癌基因,誘導肝癌發生。HCV的致癌機制尚不明確,一些證據提示可能與HCV的直接細胞毒作用和宿主介導的免疫損傷有關。
  • 肝硬化:肝癌常合併肝硬化,尤其是HBV引起的肝硬化。據統計,一般需經7年左右肝硬化可發展為肝癌。
  • 酒精:肝癌的致癌因子,間接經由肝硬化,而後修補過程產生肝癌。
  • 真菌及其毒素:黃麴黴菌等可引起實驗性肝癌,尤其是黃麴黴毒素Bl與肝細胞肝癌的密切關係已被高度重視。

病理變化[編輯]

肉眼,腫塊的大小因病程長短而異,單個或多個,局限性或瀰漫性分布,肉眼形態一般可分為四種類型:

  • 小肝癌型:單個癌結節最大直徑<3cm或兩個癌結節合計最大直徑<3cm的原發性肝癌。小肝癌多呈球形,界清,切面均勻一致,出血及壞死少見。大多數病例屬於早期肝癌。
  • (多)結節型:最常見,通常合併有肝硬化。癌結節可為單個或多個,散在,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
  • 瀰漫型:癌組織彌散於肝內,結節不明顯,常發生在肝硬化基礎上,形態上與肝硬化易混淆。此型較少見,僅占1%左右。
  • 巨塊型:腫瘤體積巨大,直徑多>10cm,圓形,右葉多見。切面中心部常有出血、壞死。瘤體周圍常有多少不一的衛星狀癌結節。本型不合併或僅合併輕度肝硬化。

鏡下,肝細胞癌分化程度差異較大。分化高者癌細胞類似於肝細胞,分泌膽汁,癌細胞排列呈巢狀,血管多(似肝血竇),間質少。分化低者異型性明顯。癌細胞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除了巨塊型外,常並發肝硬化。

擴散[編輯]

癌組織先在肝內直接蔓延,易在肝內沿門靜脈分支播散、轉移,使肝內出現多處轉移結節。肝外轉移通過淋巴道,可轉移至肝門淋巴結、上腹部淋巴結和腹膜後淋巴結。晚期通過肝靜脈轉移至肺、腎上腺、腦及腎等處。侵入肝表面的癌細胞脫落後可形成種植性轉移。

膽管細胞癌[編輯]

膽管細胞癌發生於肝內膽管上皮,占原發性肝癌的10%以下。此型與肝硬化和HBV或HCV感染無關,目前病因不明確,可能與膽管內寄生蟲或接觸膽管造影劑有關。
肉眼:多為單個腫塊,含豐富纖維結締組織,色蒼白。
鏡下:癌細胞呈腺管狀排列,可分泌黏液,癌組織間質較多。易發生肝外轉移,常見部位為肺、骨、腦等。

混合細胞型肝癌[編輯]

含有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的成分,極少見。

胰腺癌[編輯]

膽道腫瘤[編輯]

胃腸間質瘤[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