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倉頡輸入法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頁面一覽

待加強部分

  • 【倉頡字母與輔助字形】:重新挑選例字,並用顏色標出例字上的字根。
    • 例字選取原則為:1.具有代表性,能反映該字根的特色。2.盡量選常用字。3.除該字根外,其他部分應盡量簡單。
  • 【取碼原則】:字形特徵原則重新挑選例字,並調整格式,仿照包含省略的例字說明形式呈現。
  • 【例外字】:特殊字的部分改寫。
  • 【特別注意】:擴充更多字。字形差異的部分,例字改用圖片,用顏色標出主要的差異之處。
  • 【難拆字綜合辨析】擴充。

--ceku 2008年9月23日 (二) 12:20 (UTC)回覆

【倉頡字母與輔助字形】部份已完成。--Cangjie6 (留言) 2016年8月14日 (日) 11:33 (UTC)回覆

2018年7月To do

輔助字形:

  • 「Cjek-b11-3.png」不用「夢」字,改用「榮」字。
  • 「马」圖片,「㇕」字根著色。
  • 「夕」圖片,「𠂊」字根著色。
  • 「齊」圖片,「ㅑ」字根著色。

例外字:

  • 「秦」複合字首圖片,黑白版及彩色版。

特別注意:

  • 楷體「閻(日弓.竹屍.難)、閻(日弓.屍竹.難)、閻(日弓.弓.竹難)」、「沒(水.竹屍.水)、沒(水.弓.水)」、「築(竹.一.竹弓)、築(竹.一.弓大)、築(竹.一.弓十)」、「麻(戈.十金.金)、麻(戈.木.木)」、「反(一水)、反(弓水)」、「死(一弓戈心)、死(一弓.心)」、「⿱刀巴」、「毋(田十竹)、毋(田十)」

進階知識:

  • 「函」要做三代、五代取碼彩圖。
  • 「Egcjk-hxyc.png」長橫要塗上黃色。

--Cangjie6 (留言) 2018年7月18日 (三) 20:45 (UTC)回覆

不建議使用楷體,因為楷體筆畫不清楚,需要較大的圖片,對行動版使用者的頻寬和螢幕都不好。同理,建議盡可能使用向量圖(svg),以方便要放大縮小的使用者,及想要修圖的編輯者。(內建字體選標楷體是因為倉頡輸入法比較多根據台灣字形取碼,台灣主流系統內建字體只有標楷體和新細明體,當時新細明體有大量舊字形造成顯示誤差,只有標楷體可選擇。現今新細明雖已更新,但考量有人用舊版而未採用;微軟正黑體則是黑體,不適合用於標準字形。總之,未製圖的範例字仍繼續使用楷體;一旦要製圖,則製成明體或宋體,這也比較接近倉頡系統使用的字形。)--ceku (留言) 2018年7月20日 (五) 15:10 (UTC)回覆
好的,最後大概所有字最終都要做圖呢。那麼,有沒有好用的編輯svg軟體推介?對我來說這方面是首次接觸。Cangjie6 (留言) 2018年7月22日 (日) 07:56 (UTC)回覆
感謝費心把大量字圖改為向量圖及明體,但有些字形要注意精準度,例如「File:Egcjm-msho.svg」、「File:Egcjm-bsd.svg」和標準字形差異頗大,就不太適合。這方面可多參考(或直接使用?)全字庫宋體的字形,畢竟倉頡系統過去也是有參考過CNS11643的。--ceku (留言) 2018年9月5日 (三) 19:23 (UTC)回覆
起初我想用Glyphwiki的,但發現要每個字形下載,再拖到Ai裏作業,每次都要調過大小位置等,比先建好可以改字的底稿慢得多。而下載回來的圖,筆畫都已合併成一塊,無法取得筆畫分離的版本,這跟選用其他字型一樣要自行𠝹開筆畫,無法節省時間。結果現在我主要用開源明體「一點明體」,最主要是因為他們有支援我製作字根,此外,該字型是開源的,而且有些異體字可以選,控制點也比較潔淨。而倉頡編定時,其實台灣「標準字形」還未面世,根據是當時的傳承字形,即是說本來字典上的明體字是這樣的,反而是後來台灣教育部改形了,而其他地區未必習慣。例如我有一本父母輩傳下來的霉黃老字典,看像是用字粒印出來的。另外有一本還新淨的字典,自己依學生書單買的商務,也是傳統明體字。舉例說「爭」字那「爪」頭,在用明體字的字典裏都是這樣的,這形狀在明體裏反而比較精準。有個別字我會視乎取碼選字形,選符合倉頡取碼的,甚至自己修改。好像「⻗字頭」無論傳統明體還是台式都不合用,自己改成四個頓點;「戶」字也盡量縮短「撇」與「尸」之間那豎的高度。但那些無論傳承字形或台式寫法皆合用的,就不特別改成台式寫法,沿用原字。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5日 (三) 21:09 (UTC)回覆

難以解釋的規則問題

(有些問題較為難解,可能會考慮寫信向朱邦復工作室詢問

1. 何以「𢦏」取「十戈」而非按先繁後簡原則取「土戈」?——一說是引入「優先選取不截斷筆畫的取碼方式」的規則,但此說未見於官方手冊,且難以解釋何以「巳」不取「尸山」而取「口山」。

2. 三面或四面包圍的字形普遍可套用包含省略原則,何以「勹」、「戊」、「臧」不能套用包含省略?——「勹」或許可解釋為視為二面包圍,但其它顯然不能。

3. 何以「曲」、「西」、「丳」允許字形跨越「囗」,而「毋」、「曱」、「甴」、「亜」必須切斷取碼?如何決定能跨越或不能跨越?

4. 按目前歸納,「精簡原則」優先於「字形特徵原則」的「轉角分則」,否則「乃」取「弓竹尸」而非「弓竹女尸」、「东」取「大木」而非「大女木」、「与」取「卜尸一」而非「卜女尸一」、「鸟」取「心卜尸一」而非「心卜女一」、「专」取「手弓戈」而非「手女弓戈」皆為錯誤。沈紅蓮曾提及「夨」應取「女弓大」(而非「女大」)[1],與此牴觸,但漢文庫典五、六代「夨」皆編碼為「女大」,應如何解釋?

5. 何以「𡆵」取「田中中中」而非「田中一中」、「田中女中」?——曾有網友引入「對稱原則」解釋,但此說未見於官方手冊,且定義不明,又有許多難以解釋的矛盾之處(例如何以「韭」不對稱取碼「中中一一」而是「中尸一一」)。

6. 何以「亞」取「一中中一」而非「一中中廿」?

7. 五代手冊謂「山」視為延伸分割的字首。還有哪些字形可按此方式分割?比如「巫」是否視為字首「工」、字身「从」?(附錄〈常用整體字字碼表〉有列入「巫」,但也列入了字首一節己明言為組合字的「幽」,故此部分可能為筆誤)

8. 手冊言「丶」附屬於整體字形時視作整體,按此「倉」應視為字首「人戈」、字身「日竹口」?還是字首「人」、字身「戈日口」?抑或不套用此原則而取作字首「人」、次字首「丶」、次字身「日口」?決斷依據為何?

9. 三代、五代手冊皆謂「碼數相同時,選擇先繁後簡的取碼方式」,可見「精簡原則」先於「先繁後簡原則」。但有網友詢問六代倉頡何以「步」的取法是「止中的的」而非「卜中火」時,沈紅蓮回應「先繁後簡原則」優於「精簡原則」[2],與之牴觸。此外,若沈說成立,則三代「乍」取「竹尸」而非「人卜卜」、「之」取「戈弓人」而非「卜竹人」、「礻」取「戈弓火」而非「卜竹火」皆屬錯誤。

10. 「𠃊」應先取或後取?「𠦣」、「𢧠」、「𢯇」、「𢧰」等字應如何取碼?——既有官方編碼如「県」取「月山女火」,「眞」取「心.月山金」,「陋」取「弓中.一月.女」,都是後取;而「亾」取「女人」,「𦬆」取「廿.女人」,「㠩」取「女人.竹.中山」,都是先取。

11. 手冊謂「八」形視為與上部相連,如「詹」分割為「⿸厃八」「言」,但「芬」「氛」「容」「岺」「答」等字之編碼何以不從此說?單純橫筆下接縱或斜向筆畫時視為相連,但「堊」取「一一土」則似乎是分割為「⿱亞土」,所據何在?——一說若字形分合明顯則不須遵從,但是否「明顯」如何定義?例如「釁」下部似乎明顯應分割作「酉分」,但實際取碼時卻分作「酉八」「刀」;而「堊」之分合亦難稱明顯。又如「泉」、「汞」等字應視為組合字或整體字?

12. 「大」不視為與上相連,例如「槔」取「木.竹日.十」而非「木.竹大.十」;「厶」也不視為與下相連,例如「矣」、「牟」皆視為組合字。但「⿱厶大」卻視為相連,如「參」取「戈大.竹.竹竹」,「軬」取「戈大.十田十」,似乎牴觸,應如何解釋?

13. 三代及五代倉頡中,台灣標準字形的「𠫓」應取碼作「大戈」或「卜戈」?——多數舊版本取「卜戈」是因未支援台灣標準字形;但有人詢問過官方,沈紅蓮一次回說漢文庫典(2003年版五代)於「卜」部引入了新輔助字形「𠫓去丶」而取「卜戈」,但另一次去信又說沒有。此外,若此輔助字形存在,何以「車」不取「卜手」、「東」不取「卜木」?

14. 何以「𢀚」取碼「尸一一」而非「尸卜一」?「𡷊」取碼「心卜一山」而非「心卜卜山」?如何決斷可否套用「卜」的輔助字形「Cjrm-y1」?

15. 根據「完整原則」(通稱「先繁後簡原則」)「夫」取「手人」而非「十大」,但何以「未」不根據同樣原則取「手火」而是取「十木」?一說是根據「字形特徵原則」,「十木」較「手火」更符合字形特徵,但「夫」與「未」字形相似,何以便不認為「十大」較「手人」更符合字形特徵?類似地,何以「夂」取「竹水」而非「弓大」,但「夜」又取「卜人弓大」而非「卜人竹水」?

16. 「Cjrm-n11」應歸於「尸」或「弓」?按漢文庫典,「片」取「中中一尸」,但「卍」取「弓難」、「吳」取「口女弓大」、「永」取「戈弓水」,似不一致。

17. 何以「练」取「女一.大女金」而非較精簡的「女一.手木」?

18. 何以「韭」不取「廿廿廿一」而取「中尸一一」?


大家也可協助補充新問題,但數字請往下加,免得引用時亂掉。 --ceku (留言) 2018年9月4日 (二) 13:39 (UTC)回覆

問題8:「酓」官方取「人戈弓田」,「盦」官方取「人戈弓廿」。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6:07 (UTC)回覆

我知道,不過「酓」「盦」的編碼仍然無法區分是點附於下或不點附,也不清楚是基於什麼理由判斷。--ceku (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6:14 (UTC)回覆
五代手冊說「乛」視為與下方相連,因此「⿱乛酉」應當是一個整體。若「丶」在字身能附於下,它不會只附於「乛」而應附於「⿱乛酉」。那麼,雖然「酓」的取碼看不出來,但「盦」就應該取「人.戈田.廿」。而官方取「人戈弓廿」,依前述,只可以用「人.戈.弓廿」來解釋。(除非官方又說:『「⿱今?」的字中,「乛」不向下連。只是手冊寫漏了。』這樣就無言了。)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8:11 (UTC)回覆
我覺得那批歸納原則不太可靠,不見得能全信。「乛」就字例來看主要是處理「甬」、「矛」、「了」、「氶」這類情況,頗有可能不適用於「⿱今酉」。--ceku (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8:39 (UTC)回覆

問題10:「県」官方取「月山女火」,「眞」官方取「心.月山金」,「陋」官方取「弓中.一月.女」,都是後取(「陋」的「𠃊」更是與「丙」割開);「亾」官方取「女人」,「㠩」官方取「女人竹中山」,都是前取。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7:01 (UTC)回覆

去信詢問得到的答覆是:「亾」難以區分誰高誰低,於是視為左右形。這樣好像還是不容易解決「𠦣」、「𢧠」、「𢯇」、「𢧰」等字的取碼。還有六代把「亾」取碼改成「人女」,五代三代是否也要比照?--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38 (UTC)回覆
感覺上相當「hea答」,其實「県、眞」等許多字形也難分高低。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7:查五代手冊第二章第一節寫明了「山」視為延伸分割的字首,範例又寫了「幽」字,顯然是視為組合字。但如此一來,五代手冊附錄〈常見整體字字碼表〉列入「幽」字就是錯誤了。但整體字一節又說「噩」是整體字,這樣「巫」要比照「山」或「王」就不太好說了。--ceku (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7:50 (UTC)回覆

去信詢問得到的答覆是:內嵌字形一碼取足者視為連體字。若是這樣是否「㡭」應視為組合字?--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38 (UTC)回覆
感覺上相當「hea答」,「噩」也不是「內嵌字形一碼取足」,四個「口」要取四碼。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我的理解是若鑲嵌字型可一碼取足,即視為連體字。按此,「巫」、「噩」之中的「人」、「口」皆可一碼取足,故視為連體字;而「幽」、「豳」因「么」、「豕」超過一碼,故視為組合字。--ceku (留言) 2018年9月27日 (四) 13:54 (UTC)回覆

問題12:「⿱厶大」實在是很坑的組合,難以解釋。是否要比照「春」「冬」「登」等歸為複合字首?--ceku (留言) 2018年9月8日 (六) 03:25 (UTC)回覆

就是爲了這字形,當時一郎跟我吐苦水,他被某群的一些人狠狠批評。一郎他不斷指出按規則寫明的道理它不可以是字首,應當要拆作「厶=字首,大=次字首」,群中其他人只以查碼表都統一視為字首去反駁。一郎堅持規則和實際取碼不應不一致,要麼碼表有誤,要麼規則有誤。其他人都不認同看成碼表有誤,但也沒有誰在規則上能給予解釋,就只是說一郎他不了解發明人、為自己一時爽而要求改碼之類。我聽完他吐苦水,斟酌了許久才鑽空子規則化,要解釋它是字首而又不與現成規則衝突實在不易,因爲官方確是明明白白地寫著「厶」下必割。正如我昨天所言,視「⿱乛酉」爲一塊時,也因爲官方確是明明白白地寫著「乛」下必連。不過「酓」還可以用像「岺、汞」之類去解釋,「⿱厶大」實在……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8日 (六) 18:35 (UTC)回覆
如果是複合字首,或是特別規定視為向上或向下相連,其實寫清楚就好。主要是手冊沒寫,又與已寫的東西推論出的結果牴觸,才造成困擾。--ceku (留言) 2018年9月19日 (三) 23:37 (UTC)回覆
同意,但可能我們高估了目前活躍的倉頡族群人士。據一郎所言,他們許多人都覺得官方有光環似的,既不想完善規則,也不想改良編碼,兩邊都不想動,任由規則和編碼之間出現矛盾。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0日 (四) 12:24 (UTC)回覆
去信詢問得到的答覆是:「大」視作與上面「厶」的橫筆相連,但「大」不與封閉形相連。但我還是不明白「大」與上相連是根據什麼規則?或許是套用「單純性橫筆與下面的縱、斜向筆畫視為相連」?但「厶」的橫筆能否算是單純性橫筆可能會有爭議……。--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38 (UTC)回覆
感覺上相當「hea答」,根本沒有從規則去解釋。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2:去信詢問答覆是想減少記憶量。問題是一致性不重要嗎?orz...--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58 (UTC)回覆

感覺上也是「hea答」矇混過關。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3:去信詢問答覆是單純的「丨」須切斷,且「丳」應改碼。不過我不明白「單純」要怎麼定義?為什麼「丳」上面的兩豎是單純的豎,而「曲」上面的兩豎不是?「婁」可以比照「曲」取「十田*」嗎?「甫」在「月」上面的豎能算「單純」嗎?--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54 (UTC)回覆

可說是「hea答」到極點,必須揚棄。否則,「弗」的兩豎又是否單純的豎,而「弗」又要不要改正編碼?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弗」因「弓」不是完全的封閉字形,可能不適用此原則。--ceku (留言) 2018年9月27日 (四) 13:55 (UTC)回覆
其實有沒有「對於囗、曰等類完全封閉形之字,若有其他字形貫穿其間時,必須切割,以保持字形特徵」的出處啊?我自己找不到。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7日 (四) 18:51 (UTC)回覆
如原信所言寫在三代手冊,民國73年(1984年)7月再版的書是在第35頁。有些地方可以找到PDF下載。--ceku (留言) 2018年9月28日 (五) 14:54 (UTC)回覆

問題5:去信詢問得到的答覆是該字為錯碼,「當取全」。不過我不明白具體要怎麼取。--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44 (UTC)回覆

不明白+1。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6:去信詢問答覆是根據「字形特徵原則」而末碼不取「廿」。不過我不明白是怎麼看的。--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49 (UTC)回覆

不明白+1。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18:去信詢問答覆是「韭」取「廿廿廿一」也可以orz...--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44 (UTC)回覆

即是官方錯了,但找藉口不改碼而已。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17:去信詢問答覆是「练」取「女一.手木」不太容易看出「手」形。但「不太容易看出」是不那麼取碼的好理由嗎?--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44 (UTC)回覆

可說是「hea答」到極點,必須揚棄。許多人一眼已看出。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11:去信詢問答覆是「土」、「水」不是單純的豎、撇筆,所以不視為與上相連。但「單純」要怎麼定義?手冊舉的例字「焉」的「正」下面的部分能算是單純的豎筆嗎?--ceku (留言) 2018年9月24日 (一) 14:46 (UTC)回覆

不明白+1。Cangjie6 (留言) 2018年9月25日 (二) 16:56 (UTC)回覆

問題15:目前有一個可能的解釋:尹卂兄的最長橫說,他曾用於解是未末等字的取碼。待我把它釐清一下,將放在臉書一朗兄的倉頡討論社群中。

方才還未登入,上面那句話是我留的。我認為最長橫一說是有理,只是尹卂兄未把他解釋清楚,或者是他見到未末二字就下結論了。TNTErick (留言) 2019年4月29日 (一) 03:43 (UTC)回覆
「最長橫說」解釋不到「來」字爲何取「木廿」而不取「十火木」。Cangjie6 (留言) 2019年5月7日 (二) 16:33 (UTC)回覆

問題04:若與要按照轉角不切開,也應拆為心尸一而非卜女尸一,而前者亦符合精簡。TNTErick (留言) 2019年4月29日 (一) 03:48 (UTC)回覆

練習

請問練習在那?為何一本教科書會無練習?--218.191.110.233

正在書寫……--222.90.94.25

請不要手動轉換異體字

有編輯者會做些把「舉」轉換為「擧」之類的轉換,但在現今中、港、澳、台等主流漢字使用區皆是以前者為正字,《康熙字典》及許多古籍文獻也以前者為主,後者僅為少用的古字,基於個人偏好等非正當理由轉換異體字違反維基百科的方針,將視為破壞處理。--ceku (留言) 2018年8月31日 (五) 18:38 (UTC)回覆

如果是指「㐦(HCQN)」字的「字首 + 次字首」,它的確是「擧」不是「舉」,這個有必要用「擧」,涉及到「五代默許複合字首」的註釋文字。(目前變成了「舉」,我暫時不敢改,不過是錯的。)Cangjie6 (留言) 2018年8月31日 (五) 19:39 (UTC)回覆
使用在那裡的確是合理的,我再改改。--ceku (留言) 2018年8月31日 (五) 19:59 (UTC)回覆

關於其中的失效連結

在這裡有些信件及參考網站的連結,尤其是在Ejsoon的論壇地下的網域在上個月(2019/2/1前後)參訪時發現其失效。 TNTErick (留言) 2019年2月19日 (二) 01:20 (UTC)回覆

請把連結裏的phpbb改成ph3,像這樣。我也沒仔細檢查,閣下和各位可以幫忙,謝謝!-Cangjie6 (留言) 2019年2月19日 (二) 13:50 (UTC)回覆

蒼六的幾個疑點或筆誤

/版本差異#六代輔助字形變更 只能今日再覽,見表中有筆誤處:

  1. 萬取作 廿田戈月,連體。

另外我很好奇該表內容的來處,有些處很有疑慮,若非第一手資料,我認為本人對於卜的輔根有另一個更可能的推測:即反亠形為其新輔根,如此亦不須限制車等不得使用,自取大根優先規則即明。TNTErick (留言) 2020年11月10日 (二) 20:25 (UTC)回覆

日前有人從漢文庫典挖出卜輔根的字形,因此是這樣認為。[3][4] --ceku (留言) 2020年12月12日 (六) 11:09 (UTC)回覆

朱邦復只是把「字」從字典上剪下來,沒有把字剪碎

請勿過度解讀原著。當年在製作倉頡時,朱邦復把「字」剪下來之後,放進縱橫表格中,用這種方式排重。萬不可據此引申出「剪刀原則」,這實在過於荒謬可笑。 --Ejsoon (留言) 2020年12月2日 (三) 03:50 (UTC)回覆

喜歡以一己幻想凌駕客觀事實,不停造謠謾罵的尹卂,果然如我過去所料,終於會忍不住手,企圖把維基教科書改寫成尹卂原創發明的「尹卂倉頡宗教教典」。尹卂在自家論壇裏如何造謠,如何扭曲事實,鑑於地方是這廝的,我管不了。但維基講求客觀,講求事實。剪刀之說,不但有官方說法依據,同時也有多本倉頡敎材也如是說。相反,閣下原創的「放進縱橫表格中」,有何憑據?你拿到出來嗎?是誰「過於荒謬可笑」?-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2日 (三) 19:37 (UTC)回覆
我請Cangjie6看清楚這裏是甚麼地方,這裏是維基教科書,不是你自家的博客,也不是你自建的論壇。你要發狂耍賴請去其他你能掌控的地方,這裏是要講道理的。
  • Cangjie6說我「以一己幻想凌駕客觀事實,不停造謠謾罵」這是錯誤的,這跟本話題無關,跟倉頡規則無關。Cangjie6必須對此作出澄清更正,正式誠懇的道歉,並且懂得悔改,從此不再講任何攻擊別人的話,不再談除倉頡規則以及敍述道理以外的話。我會拿此文向廣大群友徵求意見,看看是誰不講道理。我本人堅決維護我的言論自由、人格受到尊重等一切權利,堅決制止Cangjie6這樣懷有惡意的言行。
  • 這裏說明朱邦復只是把「字」剪下來,貼到對應的位置上:
《智慧之旅》〈第三部、炎夏〉〈二、立夏〉:「  我買了十多本國語小字典,把每一個字都剪下來。再根據早先已經研究妥當的構想,在紙上畫出橫、直座標。橫軸以字首為索引,縱軸則取字身,各預留廿六區。我先找出字首和字身比較多的,當作索引符號,每種符號各佔一格。然後再把剪下來的字,照字首、字身的索引位置,一一貼在索引所指向的空位上。
 所有的字都貼完後,我再檢查整張紙上空位與文字的分佈情形。我知道唯有文字平均的分佈在索引表中,編碼成功的機率最高。如果空位太多,就表示索引分配不合理,如果有些位置上文字太多,則該字必須再行分解。」。
他這樣做是要為字排重,而不是「把字剪碎」。這裏已經到了排重階段,取碼規則已經定好了。(讀懂了嗎?我發現各位讀不懂書,別人指出了還不承認,照舊歪曲誤解官方說法。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停下吧各位,用心讀點書吧,不要整日只懂「整人」而不講道理。)
  • 這裏我回覆「放進縱橫表格中」的憑據:
一,《倉五手冊》末尾有「附錄三 常用字首字碼表,附錄四 常用字身字碼表」。
二,倉頡取碼規則是「首二身三」。
三,《智慧之旅》同篇章內容:「我的解決方法是以「形聲法則」為依據,以中文的「全方位功能」為目標。因此,字母應有文字的代表性及基礎性,輔助符號則要有視訊的聯想性,但不宜過多,否則難以辨識。在字母確定後,取碼數也就沒有變通的餘地。
我把形部視作字首,聲部作為字身。字首約有數百,以二十六鍵而言,取一至兩碼是理之必然。同理,字身有數千個之多,則要取一到三碼。取碼規則是最後才考慮的,在避免重碼字的前提下,所有有效的方法都是規則。
四,《倉五手冊》第一章第一節倉頡輸入法源起:
2,根據說文解字,中文源自象形、指事、轉注、假借、會意、形聲六書。其中百分之八十之文字,皆依據形聲所造,是以,本輸入法即以「形聲」為取碼及組字之基本法則。將所選取的文字一一整理,共計分析出594 個字首,9897個字身。
4,因限於26鍵,其中保留了一鍵供特殊用途,餘25鍵,594 個字首,每一字首若取一至二碼,可得到650 種排列組合;字身9897個,每個取一至三碼,可得一萬餘,顯然可涵蓋所有之字首及字身。因此,以字首碼加字身碼,即每字取一至五碼,適為全部收集字之最小公倍數。
--Ejsoon (留言) 2020年12月3日 (四) 04:37 (UTC)回覆
我目前並未在官方或其他倉頡教材看到「剪刀」之說,鑑於目前並無該說之明確證據,加上不須該說也足夠說明「區塊分則」,先刪除相關文字及改寫相關段落。--ceku (留言) 2020年12月12日 (六) 10:58 (UTC)回覆

可笑的剪刀原則下架之後,cj6一聲不吭,看來剪刀原則確實是扶不起的阿斗。 Buqiik (留言) 2022年12月30日 (五) 00:52 (UTC)回覆

現在應該沒有人再提「剪刀原則」了。特別不會在ichirou的面前提起。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ichirou如果稍有點文學審美和常識,他會給一個取碼規則起名字叫「剪刀原則」嗎?真是可笑啊! JEPEEN (留言) 2024年5月1日 (三) 04:25 (UTC)回覆

不同的倉頡版本與碼表間存在差異,教科書應以何者為準?

若按照維基精神,有爭議地方就應該一併列出。如果你覺得應該「最新版五代」為準,我建議直接分家。--AngeCI (留言) 2020年12月16日 (三) 04:46 (UTC)回覆

閣下說這話,彷彿是指敎科不兼容各官方版本。可是觀察閣下的編輯,閣下所謂的「不同版本」,並非任何官方版本,而是一些個別民間人士或機構或品牌的自訂編碼,而且是違反官方準則的錯誤編碼。如果閣下真的是正常人而不是偏頗於個別故意與事實作對的民科說法,即使認為要說明,也應該放在倉頡輸入法/特別注意#編碼訛誤的段落中,而不是把它們視作正常官方版本來敘述,誤導學習者。--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16日 (三) 05:40 (UTC)回覆
至於「鸟」等字在俗稱六代裏的作法,由於與通行的三代和五代分別太大,本教科書以三代和五代官方版本為主,六代的作法已於倉頡輸入法/版本差異#六代與五代的差異裏說明。不應混入正常字根表中。官方已宣佈廢除的1987版亦同,在倉頡輸入法/版本差異#1999年版五代與1987年版五代的差異中也已清楚說明,若強行混入正常字根表中反而誤導學習者。--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16日 (三) 05:49 (UTC)回覆
主頁面有寫:

本教科書主要根據發明人朱邦復及主要助手沈紅蓮之說法(簡稱「官方說法」)為主要架構介紹相關規則,其中主要參考發明人的著作《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簡稱五代手冊)、《倉頡第三代中文字母輸入法》(簡稱三代手冊)、以及朱邦復工作室公開發表過的資料。官方說法不夠詳細或有爭議者,再參酌其他客觀資料(如官方實際取碼字例)微調或補充,並另行附註。

本教科書主要介紹三代及五代倉頡,其中五代倉頡的部分主要依循官方五代手冊,基本上為1999年版五代倉頡。其他版本由於實際上幾乎無人使用,或資料不全,只收錄於〈版本差異〉一節備查,或只於特定主題因考證需要略為提及。其他非官方碼表原則上不特地介紹,除了個別特定主題(例如〈編碼訛誤〉一節談及市佔率最高的微軟倉頡編碼訛誤)。--ceku (留言) 2020年12月16日 (三) 16:36 (UTC)回覆
也就是說,你們認為「冎」、「钅」這些字不存在於官方三代手冊,所以這種字不可以用三代倉頡打出來。三代倉頡據我觀察用的人還是不少啊(只是當中很少人有興趣討論倉頡規則),所以我覺得提出將教科書分拆成三代和五代兩個版本,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AngeCI (留言) 2020年12月17日 (四) 07:32 (UTC)回覆
我個人沒有說它們「不可以用三代倉頡打出來」,請閣下不要學習某個故意與客觀事實作對般的民科,不要像他一樣強姦他人的發言。「冎」、「钅」等在三代也可以有符合官方說明的編碼,可是閣下所修改的版本之內容,並不是說官方的三代,而是說一些個別民間人士或機構或品牌的自訂編碼,而且是違反官方準則的錯誤編碼。說得粗俗點,可以說是「野雞三代」。「野雞三代」並不等於官方三代,這個基本中的基本概念請閣下分清楚。真正官方三代與官方五代分別不大,現行內容已同時照顧好兩者,不用分家。哪怕即使分家,也應盡量以官方為準、作為一般教學內容,個別民間人士或機構或品牌的自訂編碼與官方相異者,寫在特別注意版本差異的章節中,而不是把它們與正常內容混淆起來。如果閣下足夠客觀理性,應該能明白這點才對。
觀察閣下之前的修改,把違反官方說明的「野雞」編碼混進一般知識裏,現在又主張所謂三代五代分家,都有受近日惡意鬧事的民科的影響的痕跡。忠言逆耳,我想提醒一下,雖然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視點,幾乎沒可能人人一樣,但什麼東西違反官方,尤其是那民科眾多扭曲事實瘋狂荒誕之言,冷靜下來即可判斷。少去民科惡意排斥事實的「自我高潮竇」,他連你說『我的宗旨在於盡量減少對「常識」的依賴,使盡可能多的元素能用理性的規則來描述』也長篇大論地東拉西扯胡亂反駁,罵你在『強制用戶』、在『干涉他人的自由』,他要全球人類百分百聽從他的「有義字形說」這種官方早已多番說明錯誤的自家「玄學教條」才可以(他還把這玄學教條妄自稱為『常識』,但連個標準定義都不敢下/下不到)。我不是因人廢言,但如果同一個人,針對某個範圍的事,持續長期且大量地發表甚至堅持違反客觀事實和官方說明的東西,且不惜極多次地扭曲他人言論、扭曲事實,他在這範圍內的發言還有多少可取?還要繼續受他的影響嗎?--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17日 (四) 08:14 (UTC)回覆
本教科書旨在提供一套源於官方的合理三代、五代倉頡規則,以作為學習者及開發者的憑依,其中會對官方手冊做一定程度的修正、補充和延伸(否則看官方手冊即可,要本教科書何用?),但務求一切都是根據官方資料及可靠證據而來;至於官方未明說又無足夠可靠資料可得出合理解釋的,就只能存而不論,或只描述爭議所在而不下任何判斷,否則就是原創研究而違反維基方針。
官方三代沒收「冎」,但我之前的編輯已經在附註用了不少文字說明為什麼應該認定官方三代支援「」輔助字形,以維持三代及五代規則的一致性,我想有好好讀過的人應該可以理解,一套源於官方的合理三代倉頡如果要支援「冎」字,應如何編碼。至於「钅」,既然已知是1987版五代才加入的複合字首,顯然三代倉頡規則沒有這個複合字首,那麼一套源於官方的合理三代倉頡如果要支援「钅」或衍生字應如何編碼,我想應該不難判斷……。
至於實際存在的三代(或五代)倉頡是如何編碼,就是另一回事了,非官方倉頡也許有其他考量或需求而選擇不採用本教科書的規則,這是他們的自由。要介紹非官方規則也行,但這超出了本教科書的主要範疇,況且民間倉頡版本何其多,我們也沒那麼多心力去做篩選及介紹,目前只有介紹微軟倉頡的錯誤(與本教科書規則衝突)編碼,這是考慮微軟倉頡市佔率極高,幾乎所有倉頡學習者都可能用到,並且造成學習過程的困惑。如果有心想介紹更多值得介紹的非官方倉頡,也可以仿此開闢適當的新章節介紹,但是不應該把它們和本教科書介紹的主軸規則混為一談。
三代、五代倉頡分家並非絕不可行。但三代和五代規則大部分相同,差異只有一些輔助字形、例外字的定義,及少許至今尚無合理解釋的爭議編碼,因此把共同規則合併介紹,個別差異分列處理,是現實上比較省工和可行的。要是分拆成三代、五代教科書,每更改一段規則敘述都要分別改兩套版本,還要不斷比對兩個版本的頁面確保內容一致,有人願意花這個心力去維護嗎?--ceku (留言) 2020年12月17日 (四) 18:21 (UTC)回覆
若非你去過你口中所說的「自我高潮竇」,你怎麼能看見我講過這些話?我勸你也少去。
本人並非完全認同他的學說,且本人確實認為他寫的某些規則確實有「玄學」之嫌。我並不代表他,我只代表我自己。
--AngeCI (留言) 2020年12月18日 (五) 05:37 (UTC)回覆
他並不是有「某些規則」有玄學之嫌,而是基本上是通盤玄學,由其立論基礎已經是違反官方說明的(只不過他故事曲解官方,聲稱他才是全球上唯一讀懂官方意思的人,其他人都不懂),建立在這樣的地基之上的規則,會只是「某些」有問題嗎?我僅在核査他發表的反事實民科言論時才去看,而不是去與他討論、企圖採信他部分說法。觀看閣下在這類的發言和編輯,我誠心奉勸閣下抽離一下他那套論述,不要讓自己在「只代表我自己」時也被人感到是代表他似的(就例如閣下剛剛的留言般)。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18日 (五) 07:16 (UTC)回覆
經過連日來的討論,我覺得我該找個日子好好研讀一下官方手冊,然後將所有教科書上原創的內容,不論是誰寫的,統統清理並禁評之。以後教科書上出現的內容,都只能是官方文字的paraphrasing,沒講的,一律禁評。cangjie6已無意與本人溝通,我將不再回應他的發言。--AngeCI (留言) 2020年12月20日 (日) 09:42 (UTC)回覆
所以閣下強逼他人修改成民科邪說不成功,而且一邊叫嚷自己不是那玄學民科的黨羽卻一邊用實際言行打自己臉後,就惱羞成怒發飆了?本教科書,以及市面上許多倉頡教科書之存在,並不是要複製官方(不然的話只要直接看官方手冊即可),而是以更便利學習者的舖陳、舉例和解說,讓學習者明白吻合官方的取碼法則,得出與官方取碼一致的結果。這些舖陳、舉例和解說,必然有編寫自己的表達,它說出來的道理其實跟官方一致,但不可能都盡是官方文字的重述(再者,如果都盡是官方文字的重述,也會有版權方面的爭議。)。相似的說話,Ceku也表達過。而且換著不是「倉頡輸入法」而是其他的客觀知識,情況也一樣。閣下聲稱若不是官方文字的重述就要「禁評」和「清理」,一再以實際言行表現出閣下跟那玄學民科毫無二致。
還有,我並沒有「無意與本人(閣下)溝通」。要是我無意跟你溝通,何苦浪費我的時間,打這麼多文字,跟你說話,向你提問希望你能誠實回答?只不過是我的言論和提問,正好刺中了、揭示了閣下不願意承認的一些事實,閣下就迴避。這也一再是閣下打自己臉。就如同閣下平常,也沒有到過多個正常地以事實討論倉頡的地方發言,就只是前往那玄學民科的自家竇一樣,到底是誰無意面對事實,到底是誰無意與看事實的人溝通?-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20日 (日) 10:06 (UTC)回覆

警告AngeCI:請停止你的破壞

說話在上方已說得清清楚楚。請自重,不要自己企圖摻進違反官方的民科邪說不遂,就發飆搞破壞,宣稱既有的客觀說明要「禁評」和「清理」。你這樣只是把你如何地無理野蠻呈現給整個倉頡社群看,大家協力修復內容後,剩下不能修復的就只有你這些破壞行為的歷史紀錄,以及從破壞行為中所反映出的你的人格。沒有教科書可以只作另一本教科書文字的重述,但這不等於既有的客觀說明違背官方;相反,閣下原先企圖摻進來的民科邪說,卻是官方早就以具體文字說明錯誤的。-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20日 (日) 10:22 (UTC)回覆

警告Cangjie6:請停止你的人身攻擊

我個人沒有說它們「不可以用三代倉頡打出來」,請閣下不要學習某個故意與客觀事實作對般的民科,不要像他一樣強姦他人的發言。「冎」、「钅」等在三代也可以有符合官方說明的編碼,可是閣下所修改的版本之內容,並不是說官方的三代,而是說一些個別民間人士或機構或品牌的自訂編碼,而且是違反官方準則的錯誤編碼。說得粗俗點,可以說是「野雞三代」。「野雞三代」並不等於官方三代,這個基本中的基本概念請閣下分清楚。真正官方三代與官方五代分別不大,現行內容已同時照顧好兩者,不用分家。哪怕即使分家,也應盡量以官方為準、作為一般教學內容,個別民間人士或機構或品牌的自訂編碼與官方相異者,寫在特別注意版本差異的章節中,而不是把它們與正常內容混淆起來。如果閣下足夠客觀理性,應該能明白這點才對。 觀察閣下之前的修改,把違反官方說明的「野雞」編碼混進一般知識裏,現在又主張所謂三代五代分家,都有受近日惡意鬧事的民科的影響的痕跡。……

閣下不是說「我並不代表他,我只代表我自己」嗎?為什麼這些發言,卻有如「他」——那個惡意地曲解事實的民科——的代言人?

「羗」字的說法符合官方解釋,但教科書內本來沒有以「羗」以作例,何以無端提出?這只讓人看到閣下是附和著民科的惡意攻擊。……

請閣下停止聲稱不代表某民科的某民科觀點好嗎?……把一大堆在字形上不是這樣子的東西硬掰成這樣子,這樣討論真的好嗎?真的有建設嗎?真的符合事實嗎?真的代表閣下自己嗎?真的沒有信從某些民科的違反事實邪說嗎?

難怪上方我問了這麼多問題都不敢回答,原來果然真的終於搬出民科強暴事實的核心玄學「有義字形論」了。同類字首字身的字形比較,是單純從視覺出發,只涉及視覺上的形狀,並不判斷有義無義。我也在正常的、講求事實拒絕造謠的倉頡之友論壇上說明過:「這是完完全全的純粹形狀對比,跟字義毫無關係。」居然可以這麼強詞奪理地鬼扯到所謂「有義字形論」,過去全球就唯一只有那個玄學民科這樣無恥地主張。結果,現在就有全球唯二的出現:就是在口頭上號稱只代表自己不代表那民科的AngeCI。說著一模一樣的抹黑謊言的AngeCI,還好意思喊別人「詭辯」,完全是賊喊捉賊的行為。

號稱只代表自己的AngeCI終於親口說明閣下的狼子野心:「㗊型結構需要使用有義字形來進行分割」,並企圖把閣下這個「只代表自己」的個人主張強行寫進維基教科書,或者干擾維基教科書的正常說明了

可是官方手冊和朱邦復先生的親自發言都說得、寫得清清楚楚:倉頡輸入法拆字絕不以字義來做判斷:

……

閣下在這裏高呼什麼「只代表自己」、「別把我強姦成尹卂的黨羽」,卻企圖借著所謂「㗊形結構」的問題造文章,把那玄學民科邪說的局部分摻進教科書裏,咄咄逼人地要他人違背官方清晰的說明,寫進閣下背叛官方的邪說(你的所謂「最好的辦法」那兩個選項,無論哪一個都顯然是背叛官方),哪怕你繼續呼天搶地聲稱你不等於那民科,但你的實際主張、要求、言論,都反映著要麼你的想法已被那民科蠶蝕而背叛官方;要麼你就真的是那民科的兵馬。維基教科書不是讓你們用來背叛官方、樹立自家民科邪說的基地。要是閣下尚有一點兒廉恥,還請問問你自己的良知,懸崖勒馬!

P.S.官方完全沒有說明的東西,甲老師有一套「甲解釋」,乙老師有一套「乙解釋」,然後你參詳過後,汲取了部分「甲解釋」和部分「乙解釋」提出糅合兩家的「丙解釋」,那麼你的確可說自己是「中間派、騎牆派」。可是現在的情況時,官方字正詞嚴說明「不是這樣」,全世界幾乎每個認真學習參詳過的人都認同「不是這樣」,就只有一個故意扭曲事實的玄學民科說「是這樣」,然後你就跟大家說「有50%是這樣」,這算是哪門子的「中間派、騎牆派」?這還不算是那個玄學民科的兵馬嗎? 對著一道彩虹,它可以分析成多少種顏色組成,這的確有許多不同的分析方法,彼此間是觀點立場不同而不是對與錯之分別,當中可以有多種所謂「騎牆派」的立場。可是對著一頭鹿,我們就是有「牠是鹿」和「牠不是鹿」兩種選擇,不存在所謂的「中間」或「騎牆」立場。當全世界認真看事實的人都說牠是鹿,只有一個屢次故意扭曲事實的玄學民科聲稱「牠是馬」,然後你走過來說「牠50%是鹿,50%是馬」,這並不是「騎牆」,而是與那玄學民科一樣否認事實,扭曲事實,背叛事實,與那玄學民科同一鼻孔出氣。

所以閣下強逼他人修改成民科邪說不成功,而且一邊叫嚷自己不是那玄學民科的黨羽卻一邊用實際言行打自己臉後,就惱羞成怒發飆了?本教科書,以及市面上許多倉頡教科書之存在,並不是要複製官方(不然的話只要直接看官方手冊即可),而是以更便利學習者的舖陳、舉例和解說,讓學習者明白吻合官方的取碼法則,得出與官方取碼一致的結果。這些舖陳、舉例和解說,必然有編寫自己的表達,它說出來的道理其實跟官方一致,但不可能都盡是官方文字的重述(再者,如果都盡是官方文字的重述,也會有版權方面的爭議。)。相似的說話,Ceku也表達過。而且換著不是「倉頡輸入法」而是其他的客觀知識,情況也一樣。閣下聲稱若不是官方文字的重述就要「禁評」和「清理」,一再以實際言行表現出閣下跟那玄學民科毫無二致。 還有,我並沒有「無意與本人(閣下)溝通」。要是我無意跟你溝通,何苦浪費我的時間,打這麼多文字,跟你說話,向你提問希望你能誠實回答?只不過是我的言論和提問,正好刺中了、揭示了閣下不願意承認的一些事實,閣下就迴避。這也一再是閣下打自己臉。就如同閣下平常,也沒有到過多個正常地以事實討論倉頡的地方發言,就只是前往那玄學民科的自家竇一樣,到底是誰無意面對事實,到底是誰無意與看事實的人溝通?

哇哈!這世界上有人很喜歡用自己的實際行為來給自己打臉。AngeCI閣下不是大大力地說「自代表自己」、「別把我強姦成尹卂的黨羽」嗎!?結果閣下卻一次又一次地打自己的臉,首先借所謂「㗊形結構」來企圖把那玄學民科的「有義字形說」灌進來,現在又進一步,把那玄學民科的「強聯規則」都要灌進來了!!所謂的「強聯」,除了那個故意屢次背叛官方的玄學民科外,還有誰會這樣說、這樣主張?首先是「有義字形」然後是「強聯」,接下來什麼時候把「橫截」、「縱貫」、「禁貫字元」、「兩尖相對」諸如此類也陸陸續續灌進來了?

若cangjie6有心與我繼續溝通,請立即停止你的人身攻擊,否則我不會再浪費時間與你繼續爭論。--AngeCI (留言) 2020年12月21日 (一) 05:27 (UTC)回覆

警告AngeCI:不要找藉口轉移視線並繼續你的破壞

於是大大力地說「自代表自己」、「別把我強姦成尹卂的黨羽」的AngeCI閣下,就捉字虱地把直接說出事實的說話標籤成所謂「人身攻擊」,藉此轉移視線,無視他人對閣下破壞的警告,並且繼續閣下的編輯戰破壞,對別人提出的種種理據視而不見嗎?

我的說話,全部是基於事實,並不是所謂「人身攻擊」。我沒有花時間刻意說套話來假裝中立,但所有言詞都有實際依據:

「野雞」,《粵典》釋義:「(廣東話) 唔受認可 (英文) unlicensed; of low status」。含有錯碼、取碼違反官方說明的原則之版本,確實不受官方認可,確實是野雞。

「民科」,《中文維基百科》釋義:「具有偏執傾向,在缺乏科研素養的同時,運用大規模宣傳、向有所屬單位的科研工作者寄送電子郵件、求見權威科研工作者等方法強行推行自己的理論。」你聲稱你只是「騎牆派」地局部認同的那個人,確確實實做出定義中所述的行為,確實是民科。

指出閣下「有如那個民科的代言人」、「讓人看到閣下是附和著民科的惡意攻擊」、「企圖把閣下的個人主張強行寫進維基教科書」、「干擾維基教科書的正常說明」、「咄咄逼人地要他人違背官方清晰的說明,寫進閣下背叛官方的邪說」等等等等,都是在說出閣下這幾天內確確實實做出來的行為。無論你怎麼否認,你的修改確確實實違背官方說明,確確實實多處的倉頡社群都不認同、各倉頡教材都不這樣說(甚至明言這是訛誤),唯獨那一個民科如此提倡。你確確實實在做這些事情,我直接指出來,這並不是人身攻擊,不涉及閣下與當前論題無關之個人特質(比如閣下吸不吸菸、嗜不嗜賭、好不好色、說不說粗口等跟當前討論不相關的個人事項)。相反,那個民科真真正正地做著符合w:訴諸人身的事,例如謾罵沈紅蓮女士是「二奶」,你卻沒哼過半聲。

我還沒有說你怎麼在維基以外想替那個民科打點舖排,涉嫌違反w:維基百科:傀儡#真人傀儡方針。

若要人不說,除非己莫為。你確確實實這樣做,我沒有可能自我河蟹不說出來。解鈴還需繫鈴人,是你先這樣做,我才不得不說。你停止你的破壞行為,不要再企圖把顯然違背官方說明的內容灌進來,我自然會停止,不用再說。

而且,此刻閣下正在持續破壞,這是重點,這是導致目前情況的原點原因。是時候停止這個導致現狀的因,停止閣下的破壞了。我不想再三重覆地說。請AngeCI閣下自重,停止破壞。---Cangjie6 (留言) 2020年12月21日 (一) 11:35 (UTC)回覆

Ejsoon 的破壞

Ejsoon(尹卂)及其傀儡 EjmoogHexiamonds 曾多番對「倉頡輸入法」眾多頁面進行破壞。而且在破壞期間,他曾發佈以下似是疑非的言論,現僅保留於下。但其實相關言論他也多次在不同的倉頡輸入法討論區或群組上發佈,被其他人多番指出他歪曲事實、造謠、偷換概念等眾多問題,逾越理情討論底線,他仍堅持如此。此人無意達成共識,堅持要以自己的原創理論取代官方或眾多倉頡教材的一致說法。敬請管理員留意。Cangjie6 (留言) 2021年6月24日 (四) 19:44 (UTC)回覆

然而,真正喜歡上架個人理論,不經討論,無意與他人達成共識的,是騎沈四傑。

比如剪刀原則,ichirou直接說是朱邦復的基本取碼原則,未與任何人達成共識就上架,結果鬧笑話。再如「韭:廿廿廿一」,也未見他跟其他人達成共識。非常可笑! Buqiik (留言) 2022年12月30日 (五) 00:56 (UTC)回覆

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7%B9%81%E7%AE%80%E5%A4%84%E7%90%86#%E5%8B%BF%E6%89%8B%E5%8B%95%E8%BD%89%E6%8F%9B%E7%95%B0%E9%AB%94%E5%AD%97

一是在現代漢語中或者電腦輸入中已經不再使用或者極少使用的異體字,如「靑/青」、「敎/教」、「囯/國」,這種情況下,將異體字轉換為正體字是值得提倡的,反之則視為破壞。

...

如果所有地區皆常用A,罕用B→可將原始碼B直接改為A,不宜使用轉換。

為何本頁面及本頁面的討論頁有一大堆「敎」?

Un1Gfn (留言) 2021年12月18日 (六) 09:35 (UTC)回覆

查歷史是cangjie6對話頁 | 用戶貢獻)編輯時改動的,這要請他解釋了。如無特殊理由我個人贊成改成「教」。 --ceku (留言) 2022年10月21日 (五) 12:41 (UTC)回覆
那如果沒有人反對,就請人把「敎」改掉吧… 五四四五 (留言) 2023年10月4日 (三) 13:35 (UTC)回覆